皇太极家谱
清朝家谱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通称顺治皇帝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通称雍正皇帝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通称乾隆皇帝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通称嘉庆皇帝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通称道光皇帝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通称咸丰皇帝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通称同治皇帝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通称光绪皇帝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
清穆宗
同治皇帝载淳
清穆宗,名爱新觉罗· 载淳(公元1856-1874年),咸丰病死后继位。在位13年,患天花而死(另一说为患梅毒而死),终年19岁。葬于惠陵(今河北省易遵化县西北),谥号为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同治帝载淳,生于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其母为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公元1861年7月咸丰病死后,他于同日在灵柩前继位,改年号为“祺祥”。
同治皇帝的即位是清代帝王中最顺理成章,最没有争议的一个,咸丰皇帝共有两个儿子,同治是他的长子,次子三岁就夭折了,所以同治成了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同治即位时,只有6岁,由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辅政。这一年的十月,载淳的生母慈禧太后满八位大臣专权,和恭亲王奕炘合谋发动辛酉政变,乘 皇室从热河回北京之机,将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其他五人革职或遣戍,实行两太后“垂帘听政”,自己掌握实权,改年号为“同治”,以第二年为同治元年。
慈禧任奕炘为议政王、军机大臣,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族地主武装,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实行借洋兵剿逆的政策,先后镇 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起义,延缓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使清王朝得到暂时稳定。她一方面采用洋务派“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开办一些新式工业, 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另一方面,又支持顽固派 对洋务派进行牵制,以加强深宫集权。被清朝统治阶级称为“同治中兴”。
同治幼年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顽童,亲政以后,作为一个青年皇帝,确实是辜负了朝野上下对他的殷切期望。同治的荒*程度比他父亲咸丰还要厉害。他有许多后 妃,却还要常常带了两个心腹太监,换上平民服装,偷偷溜出皇宫,到京师的南城娼妓区去寻花问柳,夜间不回皇宫。据说,时间一长,染上了梅毒,病倒了。起初 只觉得浑身发烧,口渴,腰疼,小便不畅。太医摸不透是什么病,只当普通的感冒来治。一连几天,烧热不退。又便秘,颈项、肓背、腰部等处发出紫红斑块。到公 元1874年11月,头部、脸面上都出现紫色发亮的斑块,左边脸颊上的斑块被抓破,渗出血水,又颊肿得厉害,上下嘴唇都朝外鼓着,腰部化脓,很远就能闻到 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慈禧太后怕同治从镜子里见自己的尊容会受惊,便命太监将养心殿内所有的镜子都收藏起来,不便挪动的穿衣镜等,用红缎蒙上。同治命人拿 镜子,皇后等人也以病人不宜照照子为理由劝阻。
为了维护皇帝的尊言,宫中对于同治患梅毒之事多方掩饰,只说是出天花。一天,同治的皇后去养心殿探病,并向他诉说慈禧太后又为细微小事责骂她,还失声 哭泣起来。慈禧本来就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并设下了监视的耳目。这天,慈禧听说皇后去探视皇帝,便亲自到养心殿东暖阁外偷听他俩的谈话。她听到皇后在诉说她 的不是,就怒气冲冲地闯了进去,一把抓住皇后的头发,举手就打,并且叫内廷太监准备棍杖,要严厉责罚皇后。同治见状,被吓得昏厥了过去,慈禧这才没有对皇 后用刑。同治的病势却从此越来越重,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死于养心殿东暖阁。
同治死后的庙号为穆宗毅皇帝,史称同治皇帝。
清德宗
光绪皇帝载湉
清德宗,名爱新觉罗· 载湉(公元1871-1908年),是道光帝的第七子醇亲王奕寰的儿子,慈禧太后外甥。同治皇帝病死后继位。为清入关第九帝,在位34年,病死(另一说是 被慈禧或袁世凯毒死),终年38岁。葬于崇陵(今河北省易县西50里),谥号为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光绪帝载湉,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同治皇帝死后没有儿子,慈禧为了能名正言顺地把持朝政,亲自指定醇亲王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亲生子,年仅4岁的载湉继承皇位。
当时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已有身孕。慈禧担心阿鲁特氏日后如生下个儿子,将会威胁她的地位,便下令断绝阿鲁特氏的饮食。只得依靠母家送来的一些食物 维持生命。阿鲁特氏暗暗写了一张纸条传到母家,问她父亲该怎么办。她父亲写到“皇后圣明”四个字,意思是别人都没有办法救你,只有你自己决定了。阿鲁特氏 绝望,于公元1875年2月20日深夜三更时分吞金自杀。
对于慈禧的决定,许多大臣极力反对,御史吴可读更实行“尸谏”。他事先吞服了生雅片,然后去见慈禧。他头也不磕,大声说:“你知道载湉并不是嫡派的继 位人,所以选择他,只不过因为他是你妹妹的儿子,使你可以继续听政,掌握大权。臣下都反对你这样做。先皇(同治)的同胞兄弟溥伦亲王应该是皇位的继承人! 今天我斗胆讲了这些话,你一定会用苦刑折磨我。可是我已经吞下了生雅片,马上就要死了。我临死之前,一定要让你明白,你选择载湉继承先皇,实在为天下人所 共恨!”说完,他就跑到同治墓前倒地死去。慈禧不为所动,于公元1874年12月乙亥日立载湉为皇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光绪”。
光绪继位后,由慈禧专权。至光绪16岁,慈禧"归政",但仍实掌大权。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岁次甲午,朝鲜发生东学党之乱,日本趁机进占汉城,击沉中国运兵船,并攻击驻牙山清军。七月一日中、日两国正式宣战,后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史称为甲午战争。
年轻的光绪皇帝眼见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耻辱,“不甘作亡国之君”,一心想有所作为。他接受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的变法,准备进行资本主义 改革,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一度成为维新派心中的“救世主”。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光绪皇帝下诏变法,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推行新政,变 法图强。光绪发布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诏令,但变法危及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为主的清室贵族的阻挠。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把 希望寄托在统辖新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身上,派谭嗣同深夜去见袁世凯,要他发动兵谏,协助光绪推行新政。袁世凯也表示坚决忠于皇上,一定照办。但谭嗣同走 后,他便去向荣禄告密。慈禧因颐和园得到荣禄密报,立刻返回紫禁城。光绪料到事情败露,急忙派人送信要康有为等人赶快逃命,他自己被慈禧带到议政堂,被迫 写了退位诏书,将政权全部交给了慈禧,然后被关进了南海中的瀛台,也就是荷花池中央一座四开间的平房中,断绝了和外边的一切接触,他最知已的珍妃也被慈禧 关押在别处。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谭嗣同等人被杀,戊戌变法宣告失败,使清王朝改变旧章的一线生机被扼杀。因变法历时仅一百零三天,又称为百日维新。
光绪被囚于瀛台,由慈禧的四名亲信太监监视着。他或者坐在露台,双手抱膝,愁思哀伤,或者睡在木床上苦思苦想。在太监的监视比较松懈时,就偷偷地记日 记。这样差不多被关押了整整两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引起英、俄、法、德、美、日、意、奥匈 等八国联军入侵。在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时,光绪被慈禧带着逃亡西安。临时前,慈禧命总管太监李莲英硬将珍妃推入东华门内的一口井内。在逃亡中慈禧下令剿杀义 和团运动。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岁次辛丑,九月七日,清政府在北京与各国所订立的条约,共十二款,以赔款一项为最重,数目高达白银四亿五千万 两,为不平等条约中最苛刻的。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一月,光绪又被慈禧带回北京,仍然被囚禁在瀛台。光绪帝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天颜 戚戚,常若不悦”,心境悲怆,终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剧命运。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光绪生病卧床。这时慈禧也生病了。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现在病得很重,但是我心觉得老佛爷(指慈禧)一定会死在我 之前。如果这样,我要下令斩杀袁世凯和李莲英。”不料这段日记被李莲英获悉,他立即报告了慈禧,说:“皇上想死在老佛爷之后呢!”慈禧听了,恨恨地说: “我不能死在他之前!”当天(癸酉日),即21日就命令光绪的饮食、医药之事统统由李莲英服侍。这天下午,光绪的病情突然转危,不久死去。据说是慈禧令太 监将他毒死的。有的学者认为,由于袁世凯的叛卖告密,使慈禧镇压了维新运动。袁世凯担心慈禧死后光绪重新执政,将会问罪于他,于是就与庆亲王色结,打算废 黜光绪,立庆亲王之子为帝,事不成,就下手毒杀了光绪。又有学者认为光绪是病死的。光绪自幼身体孱弱,一直有脾胃虚弱的毛病。成年后又有滑精症状,而且一 天比一天厉害。他又长期咳嗽,似乎患有肺结核。政治上的失意,长期的精神抑郁,更使他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心悸、失眼、食欲不振等症状相继出现,逝世前 一年已病入骨肓,直接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并发急性感染。这一说法为多数学者接受。
光绪病死后的庙号为德宗景皇帝,史称光绪皇帝。
(好了,就这些,希望您能满意)
谢“手工刀匠张师傅”邀答。
这个问题,我看“张师傅”自己也已经回答了,而且也得到了推荐展示,说得非常在理,很是专业,与我的认知高度一致。
这种刀一般被称为大环刀。演义小说里,甚至还有过很长很拉风的“紫金厚背九环泼风刀”之类的名字。我也认为,这种设计的大刀主要有三种目的:
一增加刀的分量,加强劈砍的力道。 众所周知,刀的重量越大,劈砍带来的势能就越大,单刀面对木棍长枪也许很难砍断,但这种厚背加环的大刀却可以制造出接近斧劈的势能,如果使用者力量够大,就有可能将对手的武器直接劈毁。仔细看上图,李连杰的单刀不就被大环刀砍出了很多的崩口了吗?要换了更单薄的长剑,甚至会被砍断。
二限制劈砍的深度,避免刀刃入体太深。 否则可能会卡在敌方身体里,不便立刻拔出,影响继续战斗。
三制造声势,先声夺人地震慑敌胆。 就像李小龙出手前喜欢发出咿咿呀呀地怪叫,那就是一种扰乱对手心神的战术。提刀炫耀时的“叮叮当当 ” 、抖动示威时的“哗啦啦啦 ” ,还是劈砍时带来的“唰啷啷啷”,不同的“语境 ” 下,这刀还可以代主宣言,省却不少口水。打斗中,发出的类似环蛇攻击猎物的声音令人胆寒,或者哗啦啦的噪声令对手心烦,这对刀主当然都是有利的。
不过,不管是 历史 上还是影视、小说中,使用这种武器的,殊少有真正的高手。基本上都是些身大力不亏的豪放派猛汉或莽汉,力气不小,武艺嘛,只能说平平而已。往往出场就是来印证那句——“武器越怪,死得越快”的网络名言的。
直接说结论,刀背上的铁环的主要用途就是装X,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事实上古代根本就没有大环刀,这种带铁环的刀是清末卖艺的人发明的。
我国考古中发现的古代刀剑武器不计其数,但是至今也没有发现过一把大环刀。大环刀最早的记录也只是清朝的,是当时街头卖艺的人表演杂耍用的。
因为他们发现在刀背装上铁环,舞动的时候噼啪作响,非常的唬人,表演效果非常好,慢慢的卖艺杂耍艺人就都开始用起了大环刀。卖艺表演讲究的就是声大。
但是在实战中是没人用的,因为这样做不仅没有用处,还有不少的弊端。
首先刀动起来响声太大,敌人很容易就能发现你,起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打仗偷营的时候一阵噼啪响,敌人隔着几里地都听到了,不是找死吗。
其次这样也增加了刀的重量,使用不便。
所以说,大环刀都是卖艺杂耍用的,没什么实际用途。
我是一名喜欢研究冷兵器的手工刀匠,有冷兵器或者刀剑的问题,记得邀请我哦~
古代兵器大刀背上装很多铁环,这种大刀一般来说都很重,铁环的主要用途是为了增加劈砍效果。
当刀直立竖起时,金属环下垂,刀的重心整体会向手的方向偏移,利于控刀。
而当劈砍时,金属环受到惯性的作用,向前甩出,这时刀的重心会向着刀头的方向偏移,以增加劈砍杀伤力。
铁环还有一个用途:限制劈砍深度。 因为特别宽重的刀,一旦砍进身体是很难拔出来的。而铁环可以使多余的动能把对手的身体往后推,可以在砍进去以后一弹就出刃了。
一般来说,就是这几个作用了,古代有铁环的大刀并不多,一是很重,二是铁环声音太大,丧失了偷袭的机会,使用这种武器有的时候是一种炫耀:表示光明正大,从不背后偷袭。不信你看电视剧里用大铁环刀的,是不是都是比较豪气的人物?
这个事情我们冷兵器研究所刚有过文章科普《大环刀上的环究竟有何用处?为什么正规军和正史中鲜有它的记录?》
其实除了小说评书还有**影视,还是真有大环刀存世的。上图为清代的存世大环刀,我们看一下细节就明白了。
可以清晰地看到,刀虽然有锈蚀,但是品相完好,刀刃很平直,刀根本就是没有开刃的,并非刃已经锈没。实际上,存世的大环刀很多都是这样没有开刃的,也就根本谈不上增加威力什么。其实,大环刀根本就不是实战武器,是拿来练功所以及表演所用,练功时可以通过环抖动的声音来判断自己发力正不正;拿来表演,有铁环哗啦直响也更有利于吸引观众。毕竟古代通讯基本靠吼,大刀哗啦一响观众就会循声赶来观看。
至于网上所谓刀环的四大实际用途,都是纯扯淡
惯性作用,调节重心,增加劈砍杀伤力;(扯淡第一条)
只要有兵器格斗经验的人都知道,对于利刃来说,根本无需增加威力,人体相对与刀剑相当脆弱,其实无须太大力气,只要砍中非死即残。尤其是大环刀这种宽刃大砍刀,自身攻击力已经无需增强了,反而是应该增加出手速度让对方难以格挡到或是闪开,即应该增加的是命中能力。毕竟力量再大的一刀,砍不到人都是毫无意义的。同时,如果力量太大一刀砍空,难以及时收回刀,就等于自身要害全部暴露在对方面前,破绽实在太大。不说刀背上的环只能增加几厘米的重心改变,起不到什么作用,单说会导致出刀以后一旦砍空,难收回就已经是得不偿失了。
先声夺人,震慑恐吓敌人(扯淡第二条)
说这话的估计连群架都没打过吧?那么装逼要被对方嘲笑死,要么被对方追着砍死……
装饰自信,绝不暗箭伤人;(第三条扯淡)
民间械斗都是你死我活,这么装逼还混什么江湖啊?绝不暗箭伤人?这么正派当什么古惑仔?
勾住圆环,方便拔刀;(第四条扯淡)
说这话的以为械斗是厨师砍排骨吗?真正刀法中都不存在像剁肉一样完全剁下去这种动作。刀刃有弧度,砍下去只要顺势往下一拖,刀刃就会顺着弧度直接划出来。不但能收回刀,还能造成更大的伤口。而往后一拖,收回刀时,刀尖正好向前还能再接一招突刺。所以根本不需要装环来防止刀砍得太深。
主要是乱人耳目,装上威猛,一使开来哗拉拉的,当年上官金虹就用金丝大环刀,后来背大环刀不太方便,后来从把刀上金环摘两个下来练成龙凤双环。排名在小刀飞刀之上,天机一棍之下,在机缘巧合之下上官金虹用龙凤双环砸死了天机一棍,勇夺天下第一,没想被小刀飞刀背后偷袭,上官金虹死后,此刀流落江湖数百载,在宋未时流入蒙古,落入蒙古喇嘛教手中,被奉为教中圣物,铁木真为一统天下,以此刀为奖,举行大比武,金轮法王勇夺冠军,大汗将此刀奖与金轮法王,金轮法王使用后觉得刀背金环比较好使,金轮法王摘下刀背上的五个环,经过修练练成金银铜铁锡五环,金轮持此五环称雄天下,武功不在当时五绝之下。后金轮法王死于杨过之手五环被忽必列所得,随蒙古西征到西方,流转至法国被“奥运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所得到,他也对这五环爱不释手,用五环当成奥运标志,奥运会名气大涨后,后来希特勒心生妒嫉,发动二战把这五环抢到德国,在战争中,法国拿五环阻挡战争,在战争中被希特勒用“通古斯”超级大炮轰坏一只,五环变四环,四环被希特勒赏赐给奥迪,奥迪把他当车标。剩下两环被铁木真摘下流传后世后来被“双环” 汽车 拿到当成他的车标,刀上九只金环摘下后,刀被铁木真赐与郭靖,后来此刀和杨过所送的玄铁剑一起重新铸造变成倚天,屠龙二神器,持之可横行江湖,号令天下,后来屠龙刀被明教法王谢逊所夺,谢逊传给他义子明教教主张无忌,张无忌用这刀反元兴起义兵,但张教主不想当皇帝,将此刀赠朱元璋,朱元璋倚仗此刀反元成功,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两大对手,登上皇位,为防人借“倚天剑”做乱,于洪武五年春下旨令徐达,常遇春,蓝玉为将燕王朱棣为统帅点兵五十万兵临峨眉山下威逼峨眉派交出倚天剑,峨眉派都是女流之辈,遇到这等大事早就六神无主,只得交出“倚天剑”。这两柄神器从此在皇宫大内,外人不复得见,在天启年间阉党作乱,宝刀神剑被阉党盗出皇宫,宝刀被李自成得到,李自成得刀号令群雄兴起百万义军,灭了大明。而宝剑却被“关宁铁骑”首领被吴三桂所得,而“倚天剑“”本来就和“屠龙刀”相克相生,吴三桂仗“倚天剑”之威,外加八旗从旁协助,李自成兵败九宫山,为不使宝刀落入鞑子之手,临死前将宝刀交给四大待卫之首胡一刀老爹守护,胡一刀老爸为防鞑子追踪把“屠龙刀”更名为“冷月宝刀”,而倚天剑吴三桂兵败后,“倚天剑”被江湖豪侠“金面佛”苗人凤所得,倚天屠龙本来就相互克制,所以金面佛与雪山飞狐也有一番龙争虎斗,两刀剑互相克不分上下,随主人退出江湖,“倚天剑”在清末被“同盟会”所获,剑献给孙中山,孙中山死后剑归蒋介石,蒋介石创办了黄甫军校”军校,军校生毕业发的“中正剑”就是“倚天剑”所熔倚天剑容合五金锋利无比在抗日战场杀得倭冦所向无敌。而“屠龙刀”后来被大刀王五所得,清灭后此刀被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将军得到,日冠入侵,山河破碎,宋将军忍痛割爱,把“屠龙刀”献出重起高炉,利用江湖上帮派商人华侨捐献五金把屠龙刀熔了铸成无数大刀,二十九军上下官兵人手一把,把鬼子脑袋像砍西爪一样砍下,鬼子被刀砍脑袋砍怕,日本军部闻迅给在华日军一人发一个铁项圈,但也不能阻当大刀队威猛,著名歌曲《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就是记念二十九军将士至今任留传,足见以屠龙刀所铸宝刀之锋锐,二战结束后,日本项圈还没来得及脱下就投降了,日本项圈上被美国焊上一根铁链,链头被美国拿着,日本成了美国养的一条狗,日本这条狗会欺骗人,美国被愚弄,现己逐渐放松警惕,链子有所松动,我们要时刻握紧大刀日本敢咬我们,我们要毫不客气把它狗头斩掉,“倚天剑”和“屠龙刀”都殊途同归都为抗日做出重大贡献这难道不是天意乎?刀上金环原本是九只,二战时毁掉一只这难道是九乃数之大及,天道不敢太满故意毁掉一只,以证明月圆必缺天下没有十全十美之事呼?
大环刀刀背上的环子是干什么的呢?有人说是用来增加配重的,有人说是防止砍到肉里拔不出来的,真的是这样吗?纯粹胡扯!
大环刀在历代很少会做为军队的制式武器,一般是作为民间的兵器,打把式卖艺的江湖客、看家护院的教师爷、护镖送货的镖客、打家劫舍的土匪都把这种大刀作为常用武器。你发现一个特点没?对了,就是这些人都是追求一个声势。通过制造声势,打把式卖艺的江湖客可以更快的聚拢观众;通过制造声势看家护院的教师爷可以不用费力气就吓跑毛贼;通过制造声势护镖的达官趟子手可以让劫道的匪寇退避三舍;而通过制造声势,土匪们能轻而易举的让村镇里的百姓闻风丧胆。
所以为了达到制造声势的目的,大刀可以加八九个哗啷啷作响的铁环,三股叉也会加上铁环或者响铁,月牙铲也会加上类似的东西,总之要有声势,要让人看了听了能产生强烈的视听感受。
为什么说大环刀的环子不是用来增加配的呢?因为这种大刀刀身其实非常沉重,它的刀背薄的有五毫米,有些刀的刀背厚度甚至能达到一公分,一个人单手提着时间长了都费劲更别说用它格斗了。这种大刀一般是双手带,也就是两手使用。这种七八斤甚至十来斤的大刀用几个小铁环来配重是完全没用的,而且从大刀的用途来看配重完全没有必要。
那么是不是用来防止砍到肉里拔不出来呢?更不是了,刀砍到肉上拔不下来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除非刀太轻太薄被骨头卡住。这种大环刀刀身有巴掌宽,刀身又很重,要是抡起来砍到胳膊腿上,必然是一截两段。砍到身上也必然是一个小孩嘴样的口子,不会出现所谓的伤口把刀夹住的情况。事实是这种情况对于别的刀也很少出现的。
方便铲(网图,侵删)
三股托天叉(网图,侵删)
大环刀(网图,侵删)
看到这个问题,我在自己的脑子里过一遍,发现从我了解到的古代兵器知识中,找不到这种兵器。但实际上似乎对这种兵器却又觉得并不陌生。
仔细想了想,想通了。
这种兵器在实际运用中的确是不存在,我脑中的这个铁环刀的形象,完全是从演绎故事中得来。
中国古代兵器大刀背上装上很多铁环,用途完全就是将这种兵器进行“艺术加工”。
中国古代最崇尚使用刀。刀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用石器磨制成的匕首就是刀的前身。
刀也是最为普及的工具,它不同于其它所有冷兵器,其它冷兵器专以用来格斗和战争。唯有刀其实是最古老的的生活工具。
生活工具的属性当然是实用。那么在刀身上的所有发展都应该是贴合使用中的实用性。
但如标题所述,我们却发现了很多奇特的刀类。在大刀的刀背上打上几个孔,再装上铁环,作什么用?
现代的厨房刀上,我们的确看到在刀背首的地方开一个孔,有些西式刀具也会在刀刃上开一些孔。那是因为这些开的孔都有其科学性。刀背首的孔是方便刀具挂在墙面上,刀刃上的孔是方便切菜时不至于让料里粘贴在刀身。
但古代的铁环大刀,想来想去绝无实际用处。
最习惯于用刀的几个朝代中,无论是汉环首刀、东晋铁刀、唐陌刀、宋凤嘴刀中,只有宋凤嘴刀会在刀背处留一孔。
在刀背上留多个孔再挂上铁环这种现象,至少在明代以前都没有发生过,查遍史籍资料我们也看不到。
在刀背上打上几个孔,再挂上铁环,刀一动叮当乱响,除了夺人眼目外,实在没有其它用处。只有卖艺人靠着发出的铁环撞击声音,来吸引看客。
因为这种大刀,实在是不实用。
所以在实际用途中,我们看不到这种多环大刀。至少在古代军队的正式编制中,没有这种大刀的存在。
这种大刀的出现,要么是在演绎故事中,要么就是出现在民间那些耍把式卖艺人的身上。而这两种出现方式,全都是因为“艺术加工”的需要。
看到很多人说这个铁环就是装样子,实际上还真不是,这种刀是专门制造的,当然只限于民间使用,古代军中是绝对不会使用这种武器的。这种刀被称为大环刀,大环刀的刀背上有专门镶嵌的环,一般现实中是见不到这种武器的,因此很多人都以为,这可能就是古人用来装饰,用来装样子的。
大环刀造型奇特,才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把刀都是民间专门打造的,基本都是一些江湖人士在使用,至于大环刀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这个在史书上并无记载。似乎是从清朝开始才有这种刀的,因为不可考证,所以也不能确定就是清朝才有大环刀的。有趣的是 大环刀上的铁环数量并不是固定的。
力量大的人可能会使用九个环或者是七个环,力气小的人一般都是使用六个,也有过使用三个铁环的记载,那么这些铁环的用途到底是什么呢?首先第一个,这种铁环使用时的声音是非常大的,使用者在彰显自己是个光明磊落的人,绝对不会去干偷袭的事情,古代行走江湖,是非常讲究光明磊落的。
第二个用途也是最为重要的用途,那就是刀竖起的时候,铁环下垂,当刀挥出去的时候,因为惯性力量会更大,可以增加杀伤力。当然也有武术专家曾经说过,这种铁环其实增加不了太多的力量,反而如果劈空的话,不能迅速收回来,反而增加危险。
总的来说,大环刀在古时候也不常见,因为对使用者要求很高,最起码得有很大的力气,其次就是还得会武,因为仅靠蛮力是远远不够的。
电视连续剧里面和武侠小说里面往往都有那种使着所谓“五虎断门刀”刀法的三流龙套,这帮龙套出场的作用包括但不仅限于给主角送经验、供主角泄愤、为主角泡妞提供更好的机会。
注意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具有这么一个特色——那就是手里拿的武器实在是很low,往往都是一把大刀,刀背上还非常杀马特的安上几个铁环环。看上去别提多蠢了,一看就是三流炮灰或者是三流龙套。
不少人收到演义小说和影视剧的影响,当真以为使这种武器的都是一些小瘪三和三流龙套,总之非常low就是了,这种武器应该是编辑自己想当然发明创造的吧,实际上,这种武器还真不是异想天开的发明创造,在 历史 上,这种武器有着赫赫有名的名字,叫做“大环刀”,这种刀往往造的就很重很厚,尤其是刀背,还上了许多铁环,一旦挥起往往哗啦哗啦,十分吵人。
与武侠小说当中截然相反的是,用这种大刀的人绝不是什么狗屁三流高手,这种人往往是一流高手,那些个小白脸主角拿着的那种精美异常的宝剑匕首,连在会使用大环刀的好手手里走过一合的机会都没有。
能用这种大刀的人本身就不会是什么喜欢虚头巴脑的人,这些人本来就非常朴实,所以他们的这个武器充满了实用美学——这种大刀本身铸造的就非常重,配上很多铁环之后,重量就更加上去了,这些武者挥起这种大刀,巨大的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在巨大质量和惯性下可以变成一种极为可怕的破坏力。
并且值得大说特说的是,在演义和武侠小说当中,经常会出现什么四两拨千斤,轻轻这么一钩这种大刀的铁环,这种大刀居然就会脱手,这种情况完全就是编辑的脑洞,在实际情况下,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丝一毫的可能性——大环刀的重心由于铁环的存在,强行将大环刀的全部重心移到了靠近手的位置,想大环刀被挑脱手那可能就不是什么四两拨千斤了,而是应该是万斤拨千斤了——这是一个力臂和力矩的问题。
至于影视剧里面广为人吐槽的铁环砰砰作响产生的噪音,显得很不讲究,实际上,也就只有影视剧里面打个仗会那么讲究,现实当中两方交手,自然是怎么狠怎么来,抡砍过程中,哗啦啦的声音能干扰敌人?会不会不道义这都属于现代人吃的太饱的问题。古代人绝不会放在心上,砍翻了对面才是第一要务。
在清代的时候,这种实惠的武器被广泛使用于镖局,押送镖车的师傅们往往都携带这种大杀器,经过疑似有山贼的地方,可以先行晃晃这个大环刀,给山贼听一听声音,也让他们掂量掂量一下,是否敌我双方实力对等,同时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极大的威慑。
值得一提的,这种大环刀的实用性还有一点,那就是便携性,按理来说这种大刀应该比较难以携带,但是大环刀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大刀的携带与这铁环很有关系——在铁环上绑好绳子,这样才能背在背后的,毕竟这种大环刀重量不轻而且造型往往非常粗犷耐操,因此基本上没有整鞘,只能选择将它背在后面。
在古代形容一个人武艺高超都会说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里的十八般武器指的就是古代的十八种兵器。
当然这并不是说古代就只有十八种武器,虽然是冷兵器时代,但武器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仔细清算的话有不下数百种,加上暗器就更多了。
十八般武器一般是指弓、弩、枪、棍、刀、剑、矛、盾、斧、钺、戟、殳、鞭、锏、锤、叉、钯、戈。比较常见的就只有刀、枪、剑、棍,矛和盾在军队里出现较多,因为这才符合它本身的优势。
那么古代大刀背上为什么要装这么多的铁环呢?
其实古代大刀背上装铁环只是刀的一种,名为大环刀,为步战所用,并不是所有的大刀都有环。
大环刀背上带有的铁环一般有六环、七环、九环,当然还有带其他数量的大环刀。对于刀上环的数量现今存在两种说法,一说是看使用者的心情和喜好来定。另一个说法是看他的能力来定环的数量,因为环的数量会加重刀身的重量,这就需要看个人能力的强弱了(感觉这个说法接近真相一点)。
这是刀上环的数量上的区别,那装环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增加劈砍效果,增大威力。由于刀的使用和其他武器最大的区别就是刀的重量,刀一般的招式是砍或劈。所以对重量方面是有要求的,因此加上环的一个目的就是增大它的质量,在使用时可以增大惯性,增加它的威力。
当然这样也会增加它的使用难度,使用者对自身平衡的掌握和臂力的要求更高,但不妨碍人们对它的喜爱。
二是增加威慑力,起到吓人的效果。一般使用大环刀的人并不多,因为刀的重量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且大环刀身上的环会发出响声,不易偷袭。
所以使用大环刀的一般都是镖师和较为正直的一类人(也有单纯喜欢使用大环刀的人),这样在行走时会发出响声,告诉他你是有武器在身,吓唬一下例如土匪这一类的人。
但还有一类人也喜欢使用大环刀,就是江湖卖艺的。你要知道古代可没有音箱,所以他们使用大环刀在表演时可以自带音响功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三是能限制砍的深度。由于刀身重量大,惯性大。虽然威力增大,但如果你的刀砍下去就出不来,可以自行想象一下场面。所以刀上的圆环就是在刀与身体的部分形成一个卡拌,使得刀在砍到身上是深度有限,能够拔出来。
四是修饰作用。有的人也说加上圆环的一个作用是给刀身作修饰的,我们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毕竟 时尚 这种东西在那个朝代都是有的。
虽然听上去没有太大的说服力,但加上圆环的大刀确实比一般的大刀要blingbling的好看一些,比较拉风。
万氏家谱
本字辈由忠县倒灌溪万家坝万大德一九九二年九月初二收集于重庆市忠县万板桥系谱和忠县倒灌溪万家坝福一公系谱。现发布于万姓族人。
前二十字为:
廷
邦
正
永
宗,广
物
学
继
能,
元
世
书
大
有,仁
智
以
承
先。
后二十字为:
绍
启
本
贤
良,天
开
孝
里
昌,
德
善
光
前
代,荣
华
富
贵
长。
忠县倒灌溪万家坝万书根二OO八年二月发布。
郑氏每个地方的字辈都不一样,具体如下:
1、福建泉州惠安:兴隆知祖德显达念君恩复回同一派攀举陟龙门。
2、福建泉州安溪:煌观先祖基尊显受恩怡仰奉丹书赐芳声远代期。
3、重庆大足:永世长朝惜文兴大国昌天才开周泰宗明万代发。
4、湖北十堰:德建明兴顺道隆华日昌。
5、湖北广水:文章华国申名远忠厚传家世代长。
6、四川凉山:赢征思虎国山经朝万天永在成加显首本后循环。
扩展资料
郑氏名人:
1、郑爽
郑爽,1991年8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毕业于北京**学院,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2009年,郑爽因主演现代剧《一起来看流星雨》而进入演艺圈,她也凭借该系列剧获得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剧最佳女演员提名。
2、郑恺
郑恺(Ryan),1986年4月17日出生于上海市,华语影视男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07年,出演个人首部**《奔跑吧有情人》,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
-郑姓
一、姓氏源流
崔(Cuī)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以邑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资料所载,炎帝神农氏后裔,西周时齐国国君丁公伋的嫡长子季子曾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县),子孙以邑为氏,是为山东崔姓。根据多种古籍的记载,崔氏出自姜姓。崔姓出自于西周时期的齐国,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曾经长期是山东望族和中国著姓。齐国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建都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开国君主是吕尚。吕尚本来姓姜,因为他的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从其封姓,故称为吕尚。吕尚的儿子丁公佶,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来应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北),后来以邑为氏,就是崔氏。 而这位丁公佶,相传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儿子。由此可见,崔氏中国人是源自姜太公的直系后代,追本溯源还是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的子孙。他们的得姓,算起来大约有3000余千年的历史了。
2、据《新唐书》所载,唐时新罗国有崔姓。
3、出自少数民族崔姓:
① 清代高丽人、满洲人姓氏中有崔姓。
② 今彝、回、蒙、土等族均有崔姓。
二、迁徙分布
崔姓崔姓发源于山东境内。季子后人一直仕齐国卿大夫。秦汉时,季子后裔崔意如任秦国(都今陕西咸阳)大夫,封东莱侯。长子崔伯基为西汉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一说今山东武城县西),后分衍出鄢陵(今属河南)、南祖、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青州房等支派。次子崔仲牟,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后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等支派。崔姓一族可谓门庭显赫,人丁兴旺,故有“清河”、“博陵”两大郡望。另东汉末年,军阀争战,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避居朝鲜,后发展为朝鲜大户。魏晋南北朝时,崔姓依旧以门第高贵、族大人众而著。史载,西晋时,崔姓位居北方士族之首,遂被列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有:“崔殷(崔伯基八世孙)有七子,长子崔双为东祖,次子崔邯为西祖,三子崔寓为南祖,亦号中祖。崔寓四世孙崔林,魏司空、安阳孝侯,曾孙崔悦,前赵司徒、左长安、关内侯,有三子:浑、潜、湛。崔湛之孙崔蔚,北魏郢州刺史,居荥阳(今属河南),号郑州崔氏。”唐代崔姓官仕宰相者多达二十七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列二十三人,该书《校勘记》又增补四人),由此可见唐代崔姓地位显赫之一斑。此期,崔姓繁衍之地以北方为主,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遍布崔姓。宋元时期,有较多崔姓南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明朝初年,有山西大槐树崔姓移民于人迹稀疏之地。明清之际又有大批崔姓族人迁往辽东一带,多与朝鲜族杂居。清末又有入居东南亚国家者。总之,唐代以后,崔姓虽陆续有迁徙之举,但仍不失为一北方姓氏。今日崔姓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五省崔姓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崔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八。
三、历史名人 崔 浩:清河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人,后魏时官至司徒。其修史以彰直笔,因暴露“国恶”,而遭灭门之灾。
崔 宏:南北朝时清河东武城人,官至吏部尚书,曾执掌机要,参与草创过各种制度。
崔 鸿:今山东平原人,著名史学家,初仕魏中散大夫一职,后迁黄门侍郎,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撰《十六国春秋》一书。
崔 颢: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代大诗人,官至司勋员外郎。早期多闺情诗,诗风浮艳,晚期诗风慷慨豪迈,后人辑其诗成《崔颢集》。
崔 护: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官至岭南节度使。其诗《题都城南庄》,有句“人面桃花相映红”千古传诵。
崔 白:濠梁(今安徽省凤阳)人,北宋名画家,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其笔法劲利如铁丝,设色较淡,改变了宋初以来画院流行的浓艳细密之画风。
崔 立:将陵(今山东省德州)人,金末自称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郑王。
崔 斌:元朝名臣,官至中书左丞(副丞相)。其人才思敏捷,性情刚直,为官清廉,深受元世祖信任。
崔 述:大名(今属河北省)人,清代历史学家,考据学者。字承武(1740-1816),号东壁,河北大名人。乾隆举人。曾任福建罗源、上杭知县。任职期间,兴利除弊,为人称道。30岁后,因见群经的传记、注疏多与原经文有出入,由怀疑而进行考据,辨别真伪。他考辨先秦古事,一切取信于经。对战国以下的书,都以为不可全信,因而专攻古史。对近代史学界怀疑古书古事的风气,颇有影响。所著书以《考信录》为主,包括《三代考信录》、《丰镐考信录》、《洙泗考信录》等,近人汇印为《崔东壁遗书》。
崔骃 :东汉涿郡安平(今属河北省)人。少与班固、傅毅齐名,曾为府掾,后改主簿,著有《达旨》等,有“儒家之林大才子”之称。其子崔瑗,官至济北相。为著名书法家,工章草,其书“点画精微,神变无碍”,人称“草贤”,著有《草书势》。
崔善为:唐代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善天文算历和断狱。曾随李渊起兵,后封清河县公。
崔敦礼、崔敦诗:南宋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二人均为绍兴进士。敦礼著有《宫教集》、《刍言》。其弟敦诗文才敏赡,著有《玉棠类稿》、《西坦类稿》等。
崔子忠:北海(今山东省莱阳)人,明代著名画家。擅画人物、仕女,兼工肖像画。与陈洪绶并称“南陈北崔”。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崔姓郡望主要有清河郡、博陵郡、汞阳郡等。
清河郡:汉高祖所设置,相当于今天河北省清和及枣强、南宫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东汉时改为国。
博陵郡:三国魏正始三年设置,西晋时置为国,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安平,饶阳、安国等地。
汞阳郡:由三国时的河南郡分置,西晋时也被设置为国。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黄河以南,东至朱仙镇、西至汞阳南至密县,以及黄河以北的原阳县地。
2、堂号
噤李堂:“噤李”是指使李白不能够开口吟诗。传说唐朝崔颢游黄鹤楼,在楼上题了一首诗,文情俱佳。后来李白也游黄鹤楼,见到崔颢的诗,便不敢在上面题诗了,只是吟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此外,崔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清河堂”、“德星堂”、“敦叙堂”、“默阴堂”等。
============================================================
崔姓宗祠通用对联
〖崔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世推三虎;
人羡五龙。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中书舍人崔琳、及其弟子詹事崔珪、光禄卿崔瑶三弟兄。崔琳官至太子少保,崔珪官至太子詹事,崔瑶官至光禄卿,时号“三虎”,因官阶都在三品以上,又号称“三戟崔家”。下联典指唐代博陵安平人崔玄暐及其弟崔昪、子崔琚、孙崔涣、曾孙崔郢五人,人称“五龙”。崔玄暐,明经科进士,历官高陵主簿、记部员外郎、凤阁舍人、天官侍郎,为官公正廉洁,深得武则天赏识,长安年间官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因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有功,任中书令,封博陵郡公。一生以清白著称。崔昪,历官司刑少卿、尚书右丞。崔琚,历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崔涣,长于议论,历官亳州司功参军、司门员外郎、巴西太守。安史之乱中,玄宗逃往四川,他在路上迎接以表示中心,又由宰相房琯推荐,于是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肃宗时,官江淮宣谕选补使,选拔人才,不照顾亲友。代宗时,官御史大夫,因批评宰相元载而被贬为道州刺史。崔郢,历官商州防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
一门孝友;
三礼义宗。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武城人崔邠,,字处仁,进士出身,历官吏部侍郎、太常卿,以耿直知名。他家三代同灶,和睦相处,宣宗曾说他家“一门孝友,可为士族的典范。”下联典指南朝梁东武城人崔灵恩,少年时读遍五经,尤其精通“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和“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在魏时官太常博士,入梁,官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聚徒讲学时,听者常有数百人,后出任桂州刺史。著有《周礼集注》、《三礼义宗》《左氏经传义及条例》等,共一百三十余卷。
五原贤守;
四皓齐名。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崔寔为五原太守。下联典指汉·崔广号夏黄公,为“商山四皓”之一。
覆瓯待相;
却璧鸣廉。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武城人崔琳,受玄宗器重,玄宗曾写下他的名字,用金瓯覆盖。下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魏安平人崔挺,字双根,孝文帝时官光州刺史、光州大中正、北海王司马。为官廉洁,有人送他玉璧,被他拒绝,说:“过去没有杨震之金,今日岂能有崔挺之璧。”
秉仁岳峻;
动智渊明。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后魏太中大夫崔敬邕碑文联句。
和睦妯娌;
善事姑嫜。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苏少娣嫁氏,妯娌间常有纠纷,少娣事妯理甚恭,使之愧悟,遂相和睦。下联典指唐·崔远祖母唐夫人事姑至孝,每旦以乳汁奉姑。
-----------------------------------------------------------------
〖崔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八行称于众口;
三相出诸一门。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密州文学崔贡,字迁硕、仁和人。端重有学识。大观中诏天下郡县保任士有孝弟睦蠏任邱中和八行者,贡入太学,司成考验以闻,后授密州文学以卒。乡尊之曰“八行先生”。下联典指唐代中书舍人、封魏国公崔铉一门三相。
-----------------------------------------------------------------
〖崔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中年弍才号大儒;
少小博学通百家。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官吏、文学家、书法家崔瑗,字子玉,涿郡(今河北省平安)人。十八岁进京师,精通天文、历数等,后举弍才,被荐为宿德大儒,从政有绩,升迁济北相。下联典指东汉文学家崔斛,字亭伯,涿郡(今河北省平安)人。年十三,通《诗》、《易》、《春秋》,博学多才,尽通训诂百家之言。后官至司徒。
教民纺织留世远;
立石直笔播誉长。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尚书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是著名的政论家,桓帝时任议郎,后迁司马,出为五原太守,教民纺织。其代表作有《政论》,对当世大胆抨击,为时人称颂。下联典指后魏司徒崔浩,字伯渊,清河人。诏总理史务,监秘书事,作国书三十卷,立石以彰直笔,因暴露“国恶”,而遭灭族之灾。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才高八斗”的大诗人崔颢《黄鹤楼》诗句联。崔颢,汴州(今河南省开封)人。开元进士。曾官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黄鹤楼》一诗。甚为李白所推崇。李白《登黄鹤楼》诗中有句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有《崔颢集》。
苏少娣能和妯娌;
唐夫人善事姑嫜。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苏少娣嫁氏,妯娌间常有纠纷,少娣事妯理甚恭,使之愧悟,遂相和睦。下联典指唐·崔远祖母唐夫人事姑至孝,每旦以乳汁奉姑。
床堆象笏兴宁里;
名卜金瓯宰相家。
——佚名撰河南省巩县白沙村崔氏祠堂联[祠祀此支崔氏始祖崔思义]
崔氏祠堂坐落在白沙村北、老官道(今汴洛高速公路)南,背临洛水,南望嵩山,占地面积达2900平方米,由舞楼、山门、耳房、拜殿、过厅、正殿、配殿、偏殿、库房、厨房等十余处建筑组成,气势宏伟,富丽堂皇,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全是皇族家庙式样。山门上方嵌“崔氏祠堂”木匾,正殿后墙镶“崔氏祠堂”石匾。正殿暖阁内设始祖碑,拜殿明柱上悬挂着这副孤形的木质楹联。山门内过道旁,还竖有袁世凯撰文并书写的《崔继泽墓表》。祠堂对面,建有一座戏楼,砖瓦木质结构。戏楼前台的四根石柱上,保留着咸丰壬子(1852年)年间镌刻的两副对联,分别是:“乃文乃武把往事何妨再叙;演忠演孝劝世人莫作闲看”、“刻羽引商此中隐寓春秋意;知往观来局外须深劝戒心”。早年,祠堂后墙上悬挂着皇帝亲书的钦赐牌示,凡在官道上过往的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务必入祠参拜,无不肃然起敬。元朝末年,中原大地兵连祸接,人口损伤惨重。朱元璋南京即位以后迁山西、河北等省之民,到河南及沿海各省。洪武四年(1371年),崔氏始祖崔思义,自山西省潞安州长子县兴宁村迁居河南省巩县白沙村。生有五子,后分为五门。单说次子举,传至四世满时,生有七子。其中第三子名标,因作战有功,被招为亲王郡马,官拜亲王府仪宾。
-----------------------------------------------------------------
〖崔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慈父神君,民歌遍汲县;
清风高节,师表出增城。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官吏崔琼的事典。下联典指宋代观文殿大学士崔与之的事典。崔与之,字正子,增城人。治绩卓著。谥清献,有《菊坡集》。
千百载祖德宗功,培根固本,忆先世文臣学士、武将王侯,岂第名覆金瓯,独高唐代;
三万里川源河岳,毓秀钟灵,愿后人黼黻簪缨、垂绅缙笏,依旧门排棨戟,大振潜阳。
——崔阳廷、崔显达合撰安徽省岳西县沙岭崔氏支祠联(32+32=64字)
--------------------------------------------------------------------------------
中国人民 崔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崔田民中将
崔田民(1912-1991),陕西省绥德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北省苏维埃 副主席兼保卫局局长、国民经济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第78师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689团政治委员,344旅政治部主任兼冀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兼新编第二旅政治委员, 冀鲁豫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华北局党校第四部主任、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 铁道兵团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 铁道兵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班主任兼政治委员,铁道兵政治委员、顾问,第二炮兵顾问。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 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11月1 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崔文斌少将
崔文斌(1917-1998),陕西省绥德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参加红军,1936年转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大学特务团连副政治指导员兼教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 陇东特委正宁县工委主任,镇远中心县委组织部部长,新四军第6支队营政治委员,新四军第4师11旅33团政治处副主任,盱眙总队副政治委员,淮北军区第3军分区独立第1团政治委员,独立第4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6纵47团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24军72师政治部主任,第71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4军71师改建为空军,师部和211、213团机关编为中南军区空军预科总队,任总队政委,212团调到北京编为警备团。1951年5月,编为空军15师,任师政治委员。1951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空15师入朝作战,编入志愿军空军序列,这支队伍刚组建,经过改装训练、学习组织飞行的程序和方法、6000米以下单机到大队的基本训练、团的编队训练、战斗使用科目训练,飞行员仅飞了20多个小时,1952年2月在空4师带领下升空作战,3月20日在空4师一个大队掩护下,击落敌机2架,击伤1架。经过8次空战,1952年5月,空15师撤回吉林省公主岭机场休整,9月转场到东丰机场,保卫小丰满水电站。9月中旬,空15师接收米格-15飞机52架,随即进行改装训练和战斗科目训练。1952年11月,空15师再次入朝作战。空15师两次参战,共击落敌机51架,击伤16架,被击落41架,击伤37架。空15师涌现出3名二级战斗英雄:吴胜凯(击落敌机4架、击伤1架)、蒋道平(击落敌机5架、击伤2架)、韩德彩(击落敌机5架,其中击毙美国“双料王牌”飞行员费席尔)。回国后,任空8军政治部主任,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政治委员, 空军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获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1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崔建功少将
崔建功(1915-2004),原名崔日发,河北省大名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 。1938年6月任涉县独立团教导员时,改名“崔建工”,号“广运” ,意思是广泛开展群众运动,建设工农政权。1954年从朝鲜回国后,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秘书处将他的名字错写为崔建功,他便顺其自然,沿用此名至逝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5军团第73师政治部敌工干事等职。参加了山西永和、陕西桥板以及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129师新编第1旅1团政治处副主任、团政治处主任,第3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晋东南反“九路围攻”作战以及山东高塘东月寨、香城固、林南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7军分区司令员,第12旅副旅长,太行军区独立第1旅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27旅旅长、旅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15军45师师长等职。参加了平汉、汲县、安阳、豫北、豫西、淮海、渡江、广东、广西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 第15军45师师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师长,参加了第5次战役,1952年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回国后,任中国人民 第15军副军长,第14军代军长,后入南京军事学院上级速成系第一期学习,1956年毕业,任第13军军长,1960年11月指挥5个团21个营跨越国境进入缅甸,在东西长三百公里、南北宽一百公里的热带山地丛林,与缅甸国防军双边夹击滞驻“金三角”的 残军。经过80天的出国勘界警卫作战,消灭了 残军的“复兴基地”。后任昆明军区司令部参谋长等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立了功勋。是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三级获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9月10日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
中国人民 崔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崔毅中将
崔毅(1930-——),山东省蓬莱县人。1945年加入中国 。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 。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胶东军区分区连文化干事,连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 青年部助理员、科长、副部长,师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处长、处长、副部长、部长,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1993年退役。是中国 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一、姓氏源流
裘(Qiú)姓源出有四:
1、由仇氏改姓而来。根据史籍的记载,有一支裘姓本来是仇姓,后来为了避免仇杀而改成了裘姓。
2、出自姬姓,来源于邑名,以地名为氏。春秋时期的卫国有个大夫被分封在裘邑,他的后人于是用裘作为自己的姓氏。
3、来源于官职名,以官为氏。相传周朝有官名为裘官,职责是负责制作皮质。他的后代于是以这个官名作为姓氏。
4、来自求姓。为了书写简便,有一支求姓改姓为裘。
得姓始祖:裘侯。春秋时,卫国有个大夫被封于裘邑(在今河南省东北部),时人称其为裘侯。其后世子孙便以居住地为姓,遂成裘氏。故裘氏后人尊裘侯为裘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裘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春秋时候,卫国有益为大夫叫作食,被分封在裘邑(今河南省北部)。他的后代以封地的名为姓氏,成为今天裘姓的来源。关于裘姓,有考证说和周朝时候的裘官有关。古时候中原冬季寒冷,朝廷里面保存了大量的皮革衣裳(裘,就是皮革衣裳的意思)。周朝为了便于管理这些衣裳,设立了一种官职叫作裘官,专门司职宫廷衣裳的制造,等级,保管,赏赐等方面的工作。有些裘官的后代就一官职为姓,成为了今天裘姓的另一支源。在古代,裘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渤海。渤海郡治所在今天的河北省、辽宁省渤海湾沿岸一带。裘姓族人在全国许多地方均有居住,如北京,上海之松江,河北之景县,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太原、大同、运城,江西之崇仁,福建之清流等地。裘姓是当今较常见的姓氏,分布广泛,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1%,尤以浙江、江苏多此姓,两省裘姓约占全国汉族裘姓人口的61%。
三、历史名人
裘 仲:汉朝名人。
裘万顷:字元量,宋朝时期新建人。著名诗人,进士。对待父母很孝顺,学问也很大。作过江西抚干。
裘 琏:浙江省慈溪人,清朝时期康熙进士,著名的戏曲家。现存他创作的杂剧《昆明池》、《集翠裘》、《鉴湖隐》、《旗亭馆》,均取材于唐代故事,合称“四韵事”。
裘安邦:清朝徐州总兵。字古愚,号梅林,会稽人。嘉庆年间进士,官至徐州镇总兵。喜好文学,能作诗。他很关心老百姓的生活,爱民如子。他去世以后襄阳的老百姓很怀念他,为他建立了石碑庙宇纪念他,每年都举行仪式祭奠他,看到他的石碑,没有一个不流泪的,因此人们也把这块石碑叫做“堕泪碑”。
裘曰修:清代尚书,新建人。乾隆年间进士,历官礼、刑、工三部尚书,多有政绩,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最大的政绩是治水。
此外,裘姓的名人还有:周朝时有裘牧仲;汉代有裘仲;唐代有诗人裘瑜;宋代有诗人裘万顷,孝子裘仲容;元代有裘廷举;现代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渤海郡:西汉时期设置,在今天的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
2、堂号
敦睦堂:来源于一个和睦的家庭。宋朝时期的裘承询一家,居住在云门山的前面,他们一家相处得很和睦,从来不闹分离。19代没有分过家。
============================================================
裘姓宗祠通用对联
〖裘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居渤海;
源自春秋。
——佚名撰裘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裘姓的郡望和源流。
求同存异;
衣锦荣归。
——佚名集句撰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集成语以鹤顶格嵌裘姓的“裘”字的析字联。
著书嗜古;
治水标功。
——李文郑撰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钱塘人裘焕,字煜炎,号了苍,十五岁时为诸生。擅长绘画,又精通医术,博览古代典籍,终生以著书为事。下联典指清代新建人裘曰修,字叔度,一字漫士,乾隆年间进士,历官礼、刑、工三部尚书,曾奉敕撰《热河志》、《太
皇太极家谱
本文2023-11-13 12:13:4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70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