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姓分布 全国萧氏人口分布一览表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萧姓分布 全国萧氏人口分布一览表,第1张

全国萧氏人口分布一览表

序次 省名 分布密度(人/平方公里)分布范围(占全省面积比例) 备 注

1 四川 30 全省 宜宾、泸州高达36

2 重庆 30 全市 永川高达36

3 湖南 30 全省 娄底、益阳、邵阳、长沙、株洲高达36

4 江西 30 全省 吉安、萍乡高达36

5 湖北 29 全省 襄樊高达36

6 广东 20 全省 梅州、揭阳、潮州、汕头高达30

7 山东 16 全省 烟台、威海高达30

8 贵州 16 全省 毕节、遵义高达30

9 福建 15 全省 邵武、长汀、宁化、武平高达18

10 浙江 11全省

11 江苏 11 全省

12 安徽 11 全省

13 河南 07 全省

14 吉林 063 全省

15 河北 062 全省

16 北京 06 全市

17 天津 06 全市

18 上海 06 全市

19 广西 06 全区

20 海南 06 全省

21 台湾 06 全岛

22 黑龙江 06 1/2 大兴安岭、黑河、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市

23 辽宁 06 1/6 朝阳市、葫芦岛市、大连市

24 内蒙 06 1/5 通辽、乌兰浩特、呼伦贝尔、鄂伦春旗

25 山西 06 1/3 运城、临汾、晋城、长治

26 陕西 06 1/2 汉中、西安、宝鸡、安康、铜川

27 云南 06 1/3 丽江、昭通、昆明、泸西、砚山、富宁

28 甘肃 06 1/5 天水、武都、临潭、碌曲

29 青海 06 1/10 甘德、达日、斑玛

30 06 1/16 昌都

  一、萧氏出自子姓,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

  黄帝嫡传商成汤王建国传17世、34王到帝辛(纣)。纣原是一个相当聪敏,并且勇力过人的君王。他早年曾亲自带兵,平定了东夷,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带。但后期的纣和桀一样,只知个人享乐,不知百姓死活。听信佞臣费仲、尤浑的谗言,纳冀州侯苏护之女妲己为妃之后,朝欢暮乐,荒*酒色。更令人吃惊的是,他在摘星楼下挖了左右两个大池。左池以糟丘为山,山上插满树枝,树枝上挂满肉片,名曰“肉林”;右池注满醇酒,名曰“酒海”。他与脱光了衣服的男女,整日整夜地在里面追逐嬉戏,渴了喝酒,饿了吃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酒池肉林”。更有甚者,他听信妲已的谗言,造炮烙(将人缚在烧红的铜柱上活活烤死),设虿盆(将人投入遍布毒蛇的坑内喂蛇),残害忠良和百姓。

  纣王之同母兄微子启对于纣的所作所为很不满,数次向纣王进谏,但纣王执意不听,微子启估计纣王至死也不能清醒,打算一死了之,或离开纣王,但自己无法决断,便去询问太师(箕子)和少师(比干),微子说:“殷朝已经没有清明的政治,不能很好地治理四方。我们的祖先在上世贡献了才力,取得了成功,纣王当今竟一味沉溺于酒宴之中,惟妇人之言是从,扰乱败坏汤王的德政。殷朝上下大大小小都热中于草野盗窃、犯上作乱,而朝廷大臣也互相仿效,违法乱纪,使得人人有罪。 朝廷既乱,百姓便各起于四方,互为仇敌,天下失去了协和的局面。现在,殷朝丧失国典,如同乘船渡河找不到渡口。殷朝的灭亡,指日可待了。”他继续说:“太师,少师,我将何去何从呢我们的殷朝还能保住吗你们若无意告诫我,我将陷于不义,怎么办呢”太师说道:“王子啊。天帝降临灾祸灭亡殷朝,殷纣上不畏天、下不畏民,又不采纳长者老者的意见。今天,您即使自己死了,国家还得不到治理,那就不如远走他乡。”于是,微子决定离开殷朝。与太师、少师隐于微地。后其叔箕子因数谏佯狂被囚,比干因直谏被剖腹视心,致使天下大乱。武王伐纣,纣退鹿台,和衣自焚。周武王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地(今河南商丘)以祀殷后。武王死,武庚乘机谋反,周公旦奉周成王之命平定了武庚的叛乱。把微子封于殷地,以代殷后,爵为宋公,以后为宋国,都于商丘。

  春秋时,宋国有一员猛将叫南宫长万,在攻打鲁国时被俘,鲁庄公把他囚禁在后宫中,几个月后才把他放回宋国。归国后的长万非但没有受到礼遇,反而常常被戏弄。有一次,宋闵公居然对长万说:“最初我很敬重你,今天,你只不过是鲁国的一个俘虏。”

  公元前682年秋的一天,南宫长万随宋闵公外出游玩。长万受命表演一种自己拿手的游戏,博得了不少人的夸奖。这下激起了宋闵公的妒忌之火,他要与长万比赛他自己擅长的游戏,输者受罚喝酒。结果长万连连告输,醉到八九分的样子,心里还是不服气,要与闵公一决高低。谁知闵公嘲笑道:“常败之家,还敢与寡人赌输赢!”长万心里自然不高兴,表面上仍然装出笑脸。正在这时,有人来报周庄王驾崩和周整(xi)王即位的消息。闵公说:“周王更立新王,自当派人前往祝贺。”长万向闵公奏道:“臣愿前往。”闵公却笑着说:“宋国没有人了,要一个俘虏奉使前往”周围的人皆哈哈大笑。 长万恼羞成怒,加之微带醉意,一时性起,顾不得君臣之分,大骂道:“无道昏君,你可知道俘虏也能杀人吗” 闵公怒道:“大胆囚徒,竟敢无礼!” 说着闵公就要去夺长万的武器,两人扭打在一起,闵公就这样死在了长万的手下。接着他又杀死大夫仇牧和太宰华督,另立‘公子游’为君。把戴、武、宣、穆、庄之族悉数赶出宋国都城。

  宋国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萧县),‘公子御说’跑到亳(今安徽亳州),南宫长万的儿子南宫牛及其亲朋猛获率领大军围攻亳。

  萧邑,大夫是宋国始祖微子启的后裔,名大心,他把这些公族子弟及他们的随从聚合起来组成一支军队,又到曹国请来援军,讨伐南宫牛,将他杀死,并活捉‘公子游’杀死在宋都,然后,立‘公子御说’为君,称为桓公。南宫长万逃奔陈国,猛获逃奔卫国,但最后还是被索回处死。在这场战争中,大心平乱有功,宋桓公即位后,报周天子,把大心封在萧,为附属国,称为萧叔。萧,古代的小国,春秋时合并为宋国的县,大心时改为宋国的小国,即今江苏萧县(现属安徽),至公元前597年,楚国灭萧。萧自公元前678年大心得国至公元前597年被楚国灭亡,共约81年,后又成宋邑,萧被楚灭亡后,虽有一些复国之举,但终末成功。大心的后世子孙为纪念亡国遂以封地命姓,称萧姓。尊叔大心为萧氏得姓始祖。

  萧氏同其它姓氏一样,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源远流长、人口众多的一支族姓。中国的姓氏百科全书《百家姓》中明确指出:“萧兰陵”,说中国萧姓发源于今天的江苏常州(兰陵)一带。

  萧姓最初的起源,于春秋年代,得姓始祖是萧大心,因国得姓。古代萧国,大概位置在现在豫东、皖北交界的萧县一带,后期属吴国,战国时期属楚国。

  三国时期,萧姓已成为东吴地区集地主、官傣、商人于一身的特权阶层,西晋末年,中原地区曾发生过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当时,琅琊王司马睿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江南五州军事。使南方比较稳定,北方的许多土族、地主、宗族、部曲、宾客等在动乱中纷纷南逃,史称“永嘉南渡”。萧姓就是在此间从江北来到长江以南地区的。

  公元420年,中国南方进入历史上所称的南朝时期。刘宋末年,皇族之间连年混战,大权集中在中领军将军萧道成手中。升明2年(479年),萧道成废宋顺帝刘佳,自立为齐高帝,史称“南齐”或“萧齐”。永元2年(500年)雍州刺史萧衍率兵进入健康,次年自立为梁武帝,史称“萧梁”。“萧齐”、“萧梁”时期,作士族、官僚的的萧氏庄园经济相当发展,萧衍的弟弟萧宏,有三十余间库房,存钱三亿余万,还有六七十间房库“贮布、绢、丝、绵、漆、蜜、蜡、朱砂、杂货,但见满库,不知多少。”

  唐代之后大举南迁,萧氏的大举南迁,始于唐高宗年间(650年—683年)总章2年(669年),泉州、潮州一带发生“蛮獠啸乱”。唐朝廷诏令归武将军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府兵前来平定“啸乱”。诏令中规定:“开堡建屯,共期垦治。请寇患于炎方,奠皇思于绝域。”

  唐垂2年(686年),粤闽交界的漳州建州立县。北方民众的南迁,给粤闽一带地区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明,经济、文化均有较快的发展。“安史之乱”使北方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不少州县成了废墟,大量北方士族纷纷入闽、入潮。正是在此期间,萧氏后人入闽定居,至宋乾道二年状元萧国梁,因官漳州府,遂成为漳州萧氏开基始祖。

  据《崇正同人》谱所载,萧氏入潮是在南宋年间。

  南宋庆元元年(1195),开基漳州的状元萧国梁的孙子萧洵,任潮阳县令。萧洵在任期间,爱民勤政,深得潮阳民众的好感。萧洵御任以后,喜爱潮阳山水秀丽,民富物阜,遂落籍卜居于县城城南涂库。《萧氏族谱》中载:潮阳之有萧氏,自府君始也,萧洵为潮阳萧氏始祖。

  潮阳萧氏历代人才辈出,是当地之名门望族。萧氏在封建社会中,中举、成进士者代不乏人。仅列入《潮州世家列表》者即有24人之众,其中入点翰林者2人,得中进士者4人,解元1人,余皆举人、贡生、皆在朝为官。其中,佼佼“有名者,当数潮汕人家喻户晓的萧氏十二世孙萧与成的儿子萧端蒙。可谓一门二进士、双翰林。

  其中萧端蒙在《潮州府志》、《潮阳县志》皆有传。他曾任山东道御史、掌管京城防务治安,负责清理、整顿驻京军队的任务,纠正官场的邪恶习气。明嘉靖24年(1547年),贵州发生民族骚乱,他奉旨在贵州巡按,采取“置督臣,增试额”的办法,选拔当地贤良参政,妥善处理民族矛盾。嘉靖32年(1555年),又发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他奉诏入京,负责挑选训练延安,绥德精兵,保卫京城。以后,又奉旨巡按依法查处了骄奢*逸的江西藩王部属,深得民心,嘉靖33年(1556年),奉诏还京,病逝于途中。江西父老深为哀痛,立祠纪念。至今,潮阳西岩寺石岩上尚有“萧端蒙读书处”。他题写的“海潮古刹”,东岩“卓锡”迄今仍然完好保存。

  万历26年(1610年),萧氏第十四世孙萧定得中进士,授福建清化县令。他以母亲年老为由不赴任,移居澄海,是今天澄海萧氏的开基祖。明代以后,萧氏后代又分别迁至揭阳、潮州、普宁、饶平等县。至此,萧氏遂于粤东地区发展繁衍,枝柯遍布,玉树扬风,万叶同根了。

  二、少数民族萧姓来源

  契丹族的先世鲜卑人“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并无固定姓氏。其最早得姓是唐代所赐的汉姓。唐高祖武德年间,以契丹酋长窟哥为松漠都督,赐姓李,但一般平民仍无固定姓氏。辽代契丹只有耶律、萧两姓。关于萧姓的来历,《辽史·后妃传》序说:“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太祖建国以后,开始以其妻萧敌鲁任北府宰相,终辽之世,后族几乎全部垄断北府宰相预选权,后族即宰相之族。辽代的萧氏包括早就与耶律宗室通婚的拔里、乙室两族,太祖岳家述律氏和世宗皇后母家的国舅别部,还包括被征服的奚人五王族,“世与辽人为婚,因附姓述律氏中”。

  满族 《清朝通志·氏族略》说:“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刘庆华《满族姓氏录》说,清满洲八旗姓伊喇氏后改为萧氏。萧姓仍是现在满族重要姓氏之一,如河北省青龙县萧营子村就是一个以满族人为主的自然村,因萧姓族人较早居住而得名。该村的满族,是清代正白旗汉军包衣 (奴隶)的后裔,他们的先世是清内务府的“鹰户”,于顺治和康熙年间,由滦州等地迁来此地。这些汉军包衣的祖先,在明朝时,由于奉旨开边、经商等原因,陆续到了关外,在今辽宁省的铁岭附近定居下来。满族统治者将他们编入汉军正白旗包衣。在八旗中,包衣不直接参加战斗,只是随军做一些战斗辅助性工作,如运送粮草、驮背杂物、击鼓鸣锣等。清军入关时,他们随军入关,驻扎在北京、滦州(今河北滦县)一带。顺治时,被调往口外开垦,在今萧营子村的 4大姓、13户中,萧姓占了3户。

  佤族 佤族有自己的姓氏;但随着与汉族关系的发生与发展,佤族很早就采用汉姓了。由于各地区的佤族与汉族发生关系的早晚和密切程度不同,受汉族影响的大小也有差别,永德、镇康等地的佤族因长期与当地的主要居民汉族交错杂居,受汉族影响较大,早就采用汉姓了。阿佤山边缘和镇康、永德地区的司彭牙特氏、斯内氏,汉姓均为萧,萧姓成为这一地区普遍采用或较多采用的汉姓之一。1980年前后《苍源县班洪寨社会调查》对佤族所作的调查显示,萧姓是该寨人口最多的姓氏,全寨 76户居民中,萧姓有20户。1958年《苍源县岩帅区贺南乡社会经济初步调查报告》显示,萧姓为贺南乡5大家族之一,该乡的贺南寨有274户佤族居民,姓萧的有 13户;贺南大寨146户,由李、田、赵、萧、陈五个家族组成。

  普米族 严汝娴在《普米族》说,普米族改用汉姓后,一般都是一个氏族借用同一个姓,即借用当地通用的姓,如巴落瓦支氏,即改为汉姓萧、马、杨等。

  彝族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聂苏”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姓氏,据《巍山彝族姓氏分布调查》知,云南巍山彝族的83771人中,有149个姓氏,其中有萧姓,但人数不是很多。

  傣族 傣族民间原来大都是没有姓氏的,有姓氏的只限于土司贵族,但随着汉化程度的加深,傣族中也出现了汉姓,萧姓就是其中之一。江应梁《傣族史》说:“在德宏沿边接近汉地的各村寨,因为人民汉化程度很深,所以也可见到有姓有名的傣族人家,常见的姓氏有曩、冯、萧……等。”

  在阿昌族、壮族、土家族、回族、白族中也均有萧姓。

1000种。当地肖姓字辈:晋 光 前 永 代 兴 文,求肖姓中能对得上字辈的,未明春景荣道德跃忠贤 我是绵阳的~我们那里辈分是~眼 清 祯 世 代 长。“天字在于景,进士起文明,永廷财事实,荣华富贵新” 这些字是音,具体是不是那个字我还搞不清楚,反正是父辈口传下来的。

中国大陆在20世纪70年代推行 二简字之后,“萧”整个字的所有义项都被合并到“肖”(不仅姓氏)。于是所有的萧姓被写为肖姓(如同一简之后留姓全部被写为刘姓),可后来正式废除二简字之后由于户籍管理部门的相关规章,更改姓氏十分困难,所以肖姓很少有人改回 萧姓。

而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原来就有“肖姓”,但与“萧姓”的源流不同。历史上确曾经寥若晨星地冒出过“肖”姓,但非常罕见。明代 凌迪知的《 万姓统谱》卷103:“肖:汉,肖安固。肖始、肖玉、肖雩、肖同(俱 陈留人,见《印薮》)。明, 肖靖, 襄城人, 宣德中 解元。”

1、萧姓原出于子姓,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名将名叫南宫长万,在攻打鲁国时战败被俘,被囚于后宫,几个月后才回到宋国,宋闵公为此曾多次取笑他,长万因被触痛处而恼羞成怒,一次乘酒兴杀死了闵公,并从此公开叛乱,另立公子游为君。宋国群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后来宋国微子之后大心率王族弟子及随从组建的军队,诛杀了南宫长万,平息了这次叛乱,扶闵公之弟御说继位,是为宋桓公。宋桓公因大心平叛有功,就把大心封于萧地,以为附庸,建立了萧国,称大心为萧君,人称萧叔大心。公元前五九七年萧被楚所灭,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称为萧姓。大心也就被后人尊为萧姓的得姓始祖。

2、据有关资料所载,古代嬴姓各部族首领伯益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其后代延袭姓萧。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被赐姓,得姓萧。汉朝时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两晋南北朝时契丹巴哩、伊苏济勒、部噜三氏改姓萧。少数民族中满族、佤族、傣族、普米族等也有受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的影响而流改为汉姓萧氏。

4、肖姓,中国姓氏。中国大陆在20世纪70年代推行二简字之后,“萧”整个字的所有义项都被合并到“肖”(不仅姓氏)。于是所有的萧姓被写为肖姓,可后来正式废除二简字之后由于户籍管理部门的相关规章,更改姓氏十分困难,所以有不少人没有改回萧姓。不过,历史上确实寥若晨星地冒出过“肖”姓,但读四声,与“萧姓”的源流不同。明代凌迪知的《万姓统谱》卷103:“肖:汉,肖安固。肖始、肖玉、肖雩、肖同(俱陈留人,见《印薮》)。明,肖靖,襄城人,宣德中解元。”

肖姓与萧姓是同一个姓氏,萧姓原出于子姓,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名将名叫南宫长万,在攻打鲁国时战败被俘,被囚于后宫,几个月后才回到宋国,宋闵公为此曾多次取笑他,长万因被触痛处而恼羞成怒,一次乘酒兴杀死了闵公,并从此公开叛乱,另立公子游为君。宋国群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后来宋国微子之后大心率王族弟子及随从组建的军队,诛杀了南宫长万,平息了这次叛乱,扶闵公之弟御说继位,是为宋桓公。宋桓公因大心平叛有功,就把大心封于萧地,以为附庸,建立了萧国,称大心为萧君,人称萧叔大心。公元前五九七年萧被楚所灭,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称为萧姓。大心也就被后人尊为萧姓的得姓始祖。

萧姓分布 全国萧氏人口分布一览表

全国萧氏人口分布一览表 序次 省名 分布密度(人/平方公里)分布范围(占全省面积比例) 备 注 1 四川 30 全省 宜宾、泸州...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