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的历史沿革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请教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的历史沿革,第1张

历史文化悠久 昌邑秦时设县,宋朝定名,有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史称鄑邑,北海,都昌。

1994年7月撤县设市。

古称鄑邑、都昌。

春秋时设城邑,本齐之都昌邑,汉因置都昌县。

唐朝时,称北海。

宋建隆三年(962年),称昌邑,以邑在汉之都昌城,故名。

1994年6月10日,撤销昌邑县,以原昌邑县的行政区域设立县级昌邑市。

1993年7月2日,撤销昌邑县龙池乡,设立龙池镇;撤销青乡乡,设立青乡镇;撤销卜庄乡,设立卜庄镇,撤销仓街乡,设立仓街镇;撤销丈岭乡,设立丈岭镇。

1995年,昌邑市辖13个镇、9个乡:都昌镇、柳疃镇、青乡镇、龙池镇、卜庄镇、仓街镇、饮马镇、塔耳堡镇、岞山镇、石埠镇、围子镇、下营镇、丈岭镇、李家埠乡、夏店乡、东冢乡、宋庄乡、南逄乡、流河乡、双台乡、太保庄乡、北孟乡。

1996年12月27日,撤销昌邑市北孟乡、李家埠乡,设立北孟镇、李家埠镇(鲁政函民字[1996]62号)。

1997年7月4日,撤销都昌镇,分别设立奎聚、都昌两个街道办事处(注:以原都昌镇北海路以东的行政区域设立奎聚街道办事处,以原都昌镇北海路以西的行政区域设立都昌街道办事处),将双台乡的北褚、南褚、东褚、前埠、后埠5个行政村,南逄乡的刘埠、王逄2个行政村,李家埠镇的高家道照、长埠2个行政村划归都昌街道办事处管辖(鲁政函民字[1997]28号)。

1997年7月9日,撤销宋庄乡,设立宋庄镇(鲁政函民字[1997]31号)。

2000年,昌邑市辖2个街道、15个镇、6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683182人,各乡镇人口: 奎聚街道 52339 都昌街道 37342 李家埠镇 29325 柳疃镇 30103 青乡镇 19711 龙池镇 25526 下营镇 7909 卜庄镇 31930 围子镇 41922 仓街镇 27408 宋庄镇 30513 石埠镇 30738 饮马镇 44560 北盂镇 39933 昨山镇 35531 丈岭镇 24907 塔耳堡镇 32513 南逢乡 22445 双台乡 31126 东冢乡 18481 夏店乡 20300 流河乡 17850 太保庄乡 30770 2001年,昌邑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李家埠镇划归奎聚街道,青乡镇划归柳疃镇,南逄乡划归都昌街道,下营镇和东冢乡划归夏店乡,仓街镇划归围子镇,流河乡划归石埠镇,塔耳堡镇划归丈岭镇。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市总面积1812平方千米。

辖2个街道、11个镇、2个乡,818个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市总人口680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54万人。

2003年,全市总面积1812平方千米。

辖15个乡(镇、办事处),818个行政村(居委会) 。

年底全市总人口67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万人。

2006年,昌邑市辖2个街道、11个镇、2个乡:奎聚街道、都昌街道、柳疃镇、龙池镇、夏店镇、卜庄镇、围子镇、宋庄镇、石埠镇、饮马镇、北孟镇、岞山镇、丈岭镇、双台乡、太保庄乡。

2007年,昌邑市将2个街道、11个镇、2个乡调整为2个街道、6个镇、1个乡:撤销双台乡,并入都昌街道;撤销夏店镇,并入卜庄镇;撤销宋庄镇,并入围子镇;撤销石埠镇、岞山镇,并入饮马镇;撤销丈岭镇,将原丈岭镇的40个村(即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前原丈岭镇辖区)与太保庄乡合并设立太保庄镇,将原丈岭镇的45个村(即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前原塔耳堡镇辖区)并入北孟镇。

2007年,将太保庄镇、岞山镇、丈岭镇(连同峡山及峡山水库)划归潍坊市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还包括饮马的几个村)。

2008年,将部分村庄的归属乡镇做了调整。

比如原属于北孟的小营村划分给饮马镇。

昌邑县已于1994年改为昌邑市。北塔庄应为白塔村,现分为三个行政村,分别为东、西、北,村人大多姓陈、温。出过一个将军,叫陈干。

陈干(1881-1927) 字明侯,山东省昌邑市白塔村人,受父辈影响,自幼好学。16岁渡海赴关东学习纺丝谋生,目睹中日甲午战争遗迹,遂下定复仇报国之大志。后返乡务农,同时读了许多历代经典著作。 21岁时,陈干前往北京参军,立志报国,但因发表抨击现实的文章,被逐出军营。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后,陈干于同赴东北的商震、蒋慕谭等人以辽阳为基地,宣传革命,培养人才,聚集力量。 1906年春,陈干和商震到日本考察军事,在同盟会东京本部加入了同盟会。不久他奉派返辽东,在东北各省积极为革命奔走。 1907年8月,陈干回故乡昌邑,向乡亲们宣传革命,发展吕子人等加入同盟会。 为培养更多的革命人才,1908年初陈干同商震、景定成等人赴德人侵占下的青岛,创办了新式学堂震旦公学。革命党人丁惟汾、刘冠三、陶成章等都关心震旦公学,为办学献策出力。震旦公学注重革命思想教育和对学生军事技能的培养,并注意把革命思想传播到校外群众中。学校不断购置武器,发展革命组织,为武装起义做准备。震旦公学实际上成了同盟会在山东的一个重要机关。 震旦公学师生们的革命活动,引起青岛德国殖民当局的恐慌。他们派密探监视学校师生的举动,并以学校师生参加山东保矿斗争有碍治安为由封禁了学校。 此后,陈干为革命事业奔波于日本和中国东北地区。他在长春组织山东同乡会,为革命积蓄力量。 武昌起义爆发后,各地革命党人纷纷响应。陈干认为山东革命应集中力量由津浦铁路北伐策取济南,便至南京,获得支持,被陆军总长黄兴任命为山东军统领,一路攻打清军,光复了徐州。随后担任第三十九旅旅长。袁胜凯当政后,陈干辞职。黎元洪代行大总统职权后,陈干一度任山东省民政厅长,第二年辞职退居青岛,投身反日爱国斗争。1922年他被各界推举为中日谈判代表,又被北洋政府任命为鲁案接收第一部委员,为收回青岛进行艰苦的谈判斗争,被康有为誉为“鲁案砥柱”。 1927年陈干死于军阀派系斗争中。

山东省潍坊市邮政编码是261000;山东省昌邑市邮政编码是261300。

潍坊市,古称潍州、潍县,别称鸢都,山东省辖地级市,Ⅱ型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位于山东半岛西部,东与青岛市、烟台市连接,西邻淄博市、东营市,南连临沂市、日照市,北濒渤海莱州湾。

潍坊市属北温带季风区,是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自西向东有小清河、弥河、白浪河、潍河、北胶莱河5条主要河流流入渤海。截至2022年,潍坊下辖4个区、2个县、代管6个县级市,总面积1616723平方千米,另设4个开发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潍坊市常住人口为9386705人。

昌邑市,潍坊市代管的县级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潍河下游,莱州湾畔,介于北纬36°25′ ~37°08′,东经119°13′ ~119°37′之间,东与莱州市、平度市以胶莱河为界,南与高密市毗连,西与潍坊市坊子区、寒亭区为邻,北濒莱州湾。

昌邑市属市域总面积16275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2月,昌邑市辖3个街道、6个镇。2021年末,昌邑市常住人口5597万人,户籍人口5797万人。

潍坊市和昌邑市的特色

潍坊市作为东夷文化核心、齐文化腹地、两汉经学重镇、南北朝佛教文化的东方热土和明清时期海岱间的文学中心,明清是有名手工业城市,清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1904年开埠,作为胶济铁路线上的中心点,带动了近代民族工商企业的崛起。1988年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昌邑市在春秋战国时期为邑,秦时设昌邑县,属东郡。东汉属胶东国。1994年6月10日,撤销昌邑县,以原昌邑县的行政区域设立县级昌邑市。昌邑市资源物产丰富,盛产粮、油、桑和蔬菜、水果等,石油、天然气、地下卤水等储量较大,被誉为中国丝绸之乡、华侨之乡和中国溴·盐之乡。

昌邑市属环渤海经济圈,为国务院确定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先后被评为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超纤产业基地、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等荣誉称号。

-潍坊市

-昌邑市

请教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的历史沿革

历史文化悠久 昌邑秦时设县,宋朝定名,有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史称鄑邑,北海,都昌。 1994年7月撤县设市。 古称鄑邑、都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