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滇黔韵·昆明之旅·圆通山·螺峰山野圆通胜境
清清滇黔韵·昆明之旅·圆通山·螺峰山野圆通胜境
圆通山位于昆明东北角,因山色深碧,盘旋如螺,古名螺峰。
南诏时,曾依岩建寺,名“补陀罗寺”,山亦名“补陀罗崖”,后寺毁于兵燹。元大德五年至延祐六年(1301—1319)重建殿宇,更名“圆通寺”,山也更名“圆通山”。圆通山现为公园,虽在城区,却有浓厚的山野气息。山上怪石嶙峋,林木苍翠,园中遍植花木,香飘四季。夏有荷花,冬有腊梅,秋有金菊、丹桂,春有山茶、玉兰。春花区里更植有樱花、垂丝海棠数千株,阳春三月,相继开放,满树枝头花团锦簇,溢光流彩,灿若云霞。花前花后,莺飞蝶舞,笑语欢歌。樱花林附近还有动物展区。
山南削壁之下的圆通寺,是昆明城区最大的古刹。门前有牌坊,上题“圆通胜境”,柱高坊阔,颇有气派。坊脚为鼓形狮面白玉石雕。走进牌坊,两旁古柏森森,绿荫盖径。再往前走,一池春水环绕一座八角亭,前后以石桥接引。过桥往北,便为庄重宏丽的“大雄宝殿”。殿内正中塑有释迦牟尼像,左塑阿弥陀佛像,右塑药师佛像,个个神态逼真。据传塑造者名叫罗都道太,是专门从四川成都请来的匠人。殿内高达10米的两根大柱上各塑一青龙一黄龙,两龙似腾空搏击,相向争斗,富于动态美,为昆明古代雕塑的力作。殿内四壁还有五百罗汉,各呈奇姿。殿宇采用重檐歇山式,琉璃宝顶,飞角腾空,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大雄宝殿前,有清代云南布政使刘鸿翔撰书的一副对联。对联富佛家气氛,寓释教哲理,而且上下联分别以“圆”、“通”开头:“圆如满月丽天,靡幽弗显,广照大千世界,觉路同登,休论珠火为眉,青莲作眼,但入选佛场,莫非罗汉;通喻慈航泛海,无往不达,普渡亿万众生,菩提共证,岂必金花著面,卐字横胸,如知转轮王,即是如来。”
圆通山下潮音洞旁,还有“咒蛟台”。传说过去有蛟龙潜伏在洞内,时常出来危害人们。寺里有个和尚认识岣嵝文,能诵大禹治水时留在云南的可降蛟龙的《岣嵝碑文》,便修筑咒蛟台,诵经降蛟,蛟患从此平息。这里当年有无咒蛟和尚说不准,但清乾隆年间,题大观楼长联的孙髯翁曾隐居于此地一座小屋里,晚年更号“蛟台老人”。他取陶渊明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之意,将所居小屋命名“夕佳阁”,又称“壁立堂”。他以卖卜为生,常常“求百钱不可得,恒数日断炊”。一代名士,竟毕生郁郁不得志。他死后,“壁立堂”也日渐荒芜。但人们来此寻幽,仍感“咒蛟台上松风冷,犹如孙翁起啸吟”,故呈贡诗人戴淳曾写道:“君不见,孙髯翁,卜居依螺峰。老梅杈桠千树古,新诗险怪七言工。人才仅以布衣终,壁立堂址今蒿蓬。”
吴越文化是水乡文化,那里河网纵横,吴越文化与水有密切关系。西南地区属于边陲山寨,因交通不便,与内地交往不甚密切,加上云贵高原地势险要,地形复杂,多民族交错杂居,因而滇黔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征。
吴越文化精致典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
◆滇黔文化较吴越文化更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清清滇黔韵·贵阳之旅·甲秀楼·一楼甲秀收春色
甲秀楼在贵阳城南南明河鳌矶石上,由贵州巡抚江东之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当年兴建时,先在河中垒台作“奋鳌状”,名“鳌头矶”,再于台上建阁,名“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楼曾几毁几建,1981年维修一新。
贵州贵阳甲秀楼
甲秀楼高20余米,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底层十二根石柱托檐,四周白色雕空石柱围护,画甍飞檐,翘然挺立。楼下浮玉桥横卧河上,桥上有涵碧亭,桥下为涵碧潭。远远看去,楼台碧潭,交相辉映。清代包家吉《滇游日记》赞此楼说:“登楼北望,贵阳城中烟火万家,历历在目。……(楼)依山临水,晴漪叠翠,积岫送青,如入辋川图画中。楹联云:‘常倚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又云:‘烟雨楼台山外寺;画图城郭水中天’。……虽无六桥花柳,而四山环翠,中阜弄珠,又西子所不能及也。”
清代,贵阳人刘玉山曾仿昆明孙髯翁大观楼长联,作甲秀楼长联:《一楼甲秀收春色》古诗句出处: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开拓。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夔,迢递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岩疆半壁。应识马乃碉隳,乌蒙菁扫,艰难缔造,装点成锦绣湖山。漫云筑国偏荒,莫与神州争胜概;
数千仞高踞牛渚,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颓波挽住。想秦通僰道,汉置牂柯,唐定矩州,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留得旧迹多端。对此象岭霞生,螺峰云涌,缓步登临,领略些画阁烟景。恍觉蓬莱咫尺,拟邀仙侣话行踪。
上联主要写四方景物,下联追叙贵州历史,寄兴寓情,多有歌功颂德之辞。甲秀楼楼壁嵌有不少诗人题咏。其中清代刘玉藻写道:“霜花寥落不胜秋,雨后亭台事事幽。何日登楼穷远目,满城春色已全收。”涵碧亭亭柱上镌有两副对联:“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银汉浮空星过水;玉虹拖雨雁横秋”,想象奇特,譬喻贴切。前一联为清代曾任贵阳知府的汪炳璈所书,字为行书,写得俊逸跌宕,富于气韵。而今,甲秀楼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为贵阳市的标志。
刘玉山长联中所提到的“双柱重镌”,指甲秀楼前曾有两对分别立于清雍正十年(1732)和清嘉庆二年(1797)的铁柱。这两对铁柱为当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改土归流”时镇压古州(今榕江县)苗族人的反抗和云南总督勒保镇压布依族王囊仙起义而铸的“纪功柱”。
清初,由于明末动乱等原因,贵州一带各部族土司的势力极度膨胀,成为大清王朝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一大障碍。清雍正四年(1726),云贵总督鄂尔泰奏请“剪除夷官,清查田土,以增赋税,以靖地方”。清王朝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定实行“改土归流”(改土司制为流官制)。鄂尔泰进一步提出“计擒为上,兵剿次之;令其自首为上,勒献次之”,招服了一些地方土司,但也遭到一些地方土司的强烈反抗。鄂尔泰命张广泗等率军队围剿,一直进逼到当时苗族土司的主要据点古州。古州的苗、侗族人自恃工事坚固,地形险要,又有从吴三桂部下缴获的“大炮重甲火药”,准备顽抗。清军乘黑夜用数十只木船作浮桥偷袭成功,苗、侗族人被“擒斩四千”,残部逃进深山溶洞。清军没有遵行“计擒为上”等原则,而是一味“伐山通道,穷搜窟宅”,滥杀无辜。据清军报告,当时焚毁一千二百多个寨子,斩杀一万七千多人,俘虏二万五千余名,使贵州人民付出了重大代价。反抗被镇压下去后,鄂尔泰为了纪念自己的“功绩”,在甲秀楼前树起一对铁柱。
“改土归流”后,满汉官僚地主和原来的土司一起,加重了对少数民族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人们在黔西南南笼府布依族女子王囊仙的带领下举行起义,南笼知府吓得“触楹而死”。义军声势震撼了清廷,嘉庆皇帝派云南总督勒保将其镇压。勒保回到贵阳,把缴获的义军武器销毁铸成两根铁柱并立于甲秀楼前,以纪其“功”。清人陈矩来此曾有诗叹曰:“甲秀晚凉寻古迹,血花斑斑生腥风。”铁柱现已被移到省博物馆。
清清滇黔韵·安顺之旅·阳明洞·洞古山深含至乐
在修文县城东约15公里的龙冈山上,有一个阴暗潮湿的山洞,原名东洞,人称“阳明洞”或“阳明小洞天”。洞从山腰开面,洞口朝东,洞厅前后两进,面积约90平方米,是王阳明当年居住和创办龙冈书院的地方。
王阳明,名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年轻时曾隐居在绍兴的阳明洞,自称阳明子,故人们叫他王阳明,二十七岁中进士,任南京兵部职方主事。明正德元年(1506),宦官刘瑾排除异己,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逮捕入狱,王阳明上书营救,触怒刘瑾,被谪为龙场驿(今修文县城)丞,正德三年(1508)抵龙场。“初居无室,居龙冈丛棘间,迁于东峰石穴,即阳明洞也”。王阳明是个心性豁达的人,一个既暗且湿的山洞竟使他又惊又喜,艰苦的生活条件反而成了他砥砺学问、著书立说的动力。他经常端坐洞中默记旧日所读诗书,总结心得体会,苦苦思索,孜孜探求,终于“悟”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真谛,从而确立了他的哲学思想体系,撰写了《居夷诗》一卷、《五经臆说》四十六卷、《杂著》二十三篇。后来,“龙场民悯其阴湿,相与伐木,作室于丛棘之右,名曰‘何陋轩’”。(明代曹学佺《贵州名胜志》)室名为王守仁亲取,出于《论语》:“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王守仁在这里穷且益坚,随遇而安。他曾作《龙冈漫兴》抒怀:“投荒万里入炎州,却喜官卑得自由。心在夷居何陋有,身虽吏隐未忘忧。春山卉服时相问,雪寨蓝舆每独游。拟把犁锄从许子,漫将弦诵止言游。”
在这期间,王阳明还设坛为远近山民子弟宣道讲学。他以古洞为校舍,办起一间“山洞书院”——龙冈书院。他制订学规,要求学生以“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作为准则。他认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他除了教授儒家经典著作外,还教音乐,带学生做游戏,寓教于乐。他提倡学生向老师提问,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并认为,“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因是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王阳明的教育活动对当时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三年后,即1510年,王阳明离开龙场。
明清以来,阳明洞一直为人们所景仰。1551年(明嘉靖三十年),龙冈书院被改建为“王文成公祠”,其他建筑物也一再翻修,增添房舍,广植花木。今天来到阳明洞,穿过高耸的门楼,可以看到翼角高翘、四面环廊的房子,那就是“何陋轩”。轩内的墙壁满是清代名宦的刻石,内容均为辑录王阳明记述龙冈的诗篇和文章。其中乔用迁的手录《玩易窝记》字体由颜体化出,自成一格,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何陋轩右侧下方,是“阳明小洞天”,刻在洞顶的“小洞天”三个字是清代云贵总督李星沅的手迹。这里小洞连大洞,大洞顶刻有明代贵州宣慰使安国亨题的“阳明先生遗爱处”。洞中十分潮湿,石钟乳滴下的水珠打湿了满洞苔藓,王阳明在他的诗中曾这样描绘:“白云晚忆旧岩洞,苔藓春应遍石床。”洞外平台的右端,有两株相传是王阳明手植的柏树。继续登高,可见一座双层攒尖顶的六角亭,传说为当年王阳明抚琴赏景处。亭前立有清云贵总督贺长龄手录王阳明《君子亭记》。亭周围原遍植茂竹,王阳明认为竹有君子之德、之操、之时、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不愧于其名,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亭前有古梅一株,据说为王阳明手植。亭岩壁下有蒋介石的题刻:“知行合一”。君子亭对面的“王文成公祠”正殿塑有王阳明坐像,大门石柱两边镌有楹联:“三载栖迟,洞古山深含至乐;一宵觉悟,文经武纬是全才。”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将领张学良曾被拘禁于祠里东配殿楼上约三年。
王阳明的学说在国外、特别在日本也有很大影响。有人曾记述王学传入日本的情景:“盖王学传于日本,日出之乡莫不精究良知之理、知行合一之用。其后一战胜俄,西乡大将军等多有佩‘一身低首拜阳明’印章者,乃感文成之教能保其国,厥功伟矣……”光绪年间,日本东宫宗亲偕武官高山、金子等到阳明洞访问,并请侍讲文学博士三岛毅题诗一首:“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冈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他们本想将此诗刻碑置于阳明洞,后因交通不便,来自日本的观光者不易追攀,改立于贵阳扶风山阳明祠。
清清滇黔韵·黔东南之旅·青龙洞·“入黔第一洞天”
青龙洞位于镇远县城东潕阳河东岸中河山,距县城中心半公里,是一组占地近2万平方米、长达1里多的岩洞和古建筑群的总称,包括青龙洞、中元洞、万寿宫、儗砚亭和香炉岩四个建筑群组。那山间隙地、悬崖绝壁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飞甍吊檐,绿瓦粉墙,回廊如带,曲径连绵,衬以蓊郁的古树藤蔓、时隐时现的洞口,真有说不尽的妙处。由于楼阁地处两水夹流、绝壁千尺的中河山上,从对岸仰望,如悬空殿宇,重重叠叠,壮丽异常,人称“入黔第一洞天”。明代任国玺曾有“溪静鸟喧青幢里,月明人渡镜函中”句。青龙洞大门两侧的石刻阳文楹联“文笔临溪,二水潆洄环古刹;香炉鼎峙,万家烟火接丛林”,也巧妙地道出了这一带的环境。
青龙洞四个建筑群组中,青龙洞是明代一个姓李的道人化募捐修,为道教胜地;中元洞是佛门弟子所建,本名“中元禅院”;清咸丰、同治年间,来往于镇远的商旅以同乡会的名义在中间地带修建了万寿宫等殿阁。青龙洞建筑群很有特点,它们依山而建,面壁临空,据山势和地形建于崖上、洞口。殿阁下部宽敞宏阔,从下到上逐渐收缩,有的楼台伸出山外,下面由十几根巨杉撑持,远望似腾空而起。建筑物之间的石径或顺势开凿,或砌基补路,都掩蔽在绿树丛中。殿阁内,雕梁画栋,彩绘装饰。整个建筑群错杂而不散漫,相互联接又有层次,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青龙显灵
青龙岩洞盘亘于山腰,当地每到端午节还要在璙阳河举行划龙船比赛,龙船上并竖起青龙旗。人们说,洞的起名及龙船比赛等都是为了纪念一条好心的青龙。
古时候,中河山下有南北两洞,南洞住着一条青龙,生性善良,乐于助人;北洞住着一个女妖,是千年水蛇修炼成精,它常在水底掀翻船只,吞食生人。中河山不远的河边住着一户姓何的渔家,有兄弟三人。一天,何家三兄弟正在捕鱼,水妖顶翻渔船,吞掉落水的老大老二,只有老三阿旺游得快,逃脱性命,回家就生了病。一天,一道人前来化缘,对着昏迷中的阿旺吹了一口长气,阿旺醒来说朦胧中见一巨大青龙向他吐雾喷雨。从此,他浑身有了使不完的劲。一天,他驾船来到北洞洞口,忽遇女妖作乱,阿旺经激烈搏斗打死水妖,自己则被一青龙相救。为了纪念青龙,每年端午当地都在这里举行划龙船比赛。
龙舟奇遇
端午节龙船赛形成风俗后,有一年端午节,潕阳河涨了“绿豆水”,正好赛龙船。比赛结果,周街的龙船得了第一名,大家兴高采烈地放着鞭炮划船回来。划到水深浪高的香炉岩下时,突然碰到一个大漩涡,龙船跟着漩涡沉了下去,人们异常悲痛。但水底不见影,下游不见尸。到第三天早晨,香炉岩边水面上突然响起“咚咚哐”的鼓锣声,龙船又回来了。船上的人说,那天龙船划到这里,因水急浪大,一时把握不住,眼看就要撞到香炉岩上。突然间,一个漩涡卷来,将龙船旋下水去。只见水自动朝两边分开,一位老翁带他们来到仙宫一般的房子里,招呼大家吃喝,然后又送他们回去。上船后大家觉得飘飘荡荡的,转眼就到了香炉岩前。他们回头一看,只见一条青龙盘在石壁上向大家点头道别。他们才知道,是青龙搭救了他们。人们便在中河山南洞一带修庙祭祀青龙,以后各种殿宇楼阁逐渐增多,形成青龙洞古建筑群。
清清滇黔韵·安顺之旅·安顺文庙·两匠献艺双柱腾龙
安顺府文庙坐落在安顺市区东北角,占地12亩,规模宏大,布局谨严。
据《贵州省志·名胜志》载,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明清两代几次复建、增修。整个庭院共有四进,步步升高,气势宏阔。第一进院中建有半月形水池,称“泮池”,池上横跨一座三孔石拱小桥。在封建社会,凡中秀才者得从石桥上过,称“游泮”。泮池上方有“棂星门”、“乡贤祠”、“名宦祠”等。棂星门石坊的坊栏上雕有古代读书人从发蒙、受业、应试、中举直至荣归的全过程,其精细娴熟的技艺和壮观浓烈的气势常引人驻足观赏。第二进大院有“桂香阁”、“尊经阁”、“大成门”、“文官厅”、“武官厅”、“孝义祠”、“忠烈祠”等。大成门明间有一对造型为石狮背驮盘龙石柱的巨大楹柱,高3米多,大可合抱,为整石深浮雕式。狮首相对,龙身腾跃,生动有气势。第三进大院是由正殿(大成殿)、两庑和大成门合围而成的一座四合院,大成殿供奉孔子、“四配”、“十二哲”牌位。殿前明间檐下,有两根更奇妙的檐柱,高近5米,直径约80厘米,也是用两块巨石透雕镂成的盘龙大柱。柱础为石雕雌雄二狮,雄狮足蹬绣球,雌狮口含铜铃,怀中还有一幼狮。它们背负万钧,昂首长啸。柱上两条石龙龙首遥相呼应,有声有色,龙身出没于缭绕的祥云瑞气之中,忽隐忽现,宛如从天而降,又似跃海凌空。整座石雕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实为罕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据说是清代的两个工匠,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雕成的。
当年,为造这对石龙柱,监修官员发榜悬赏招聘能工巧匠。一天,来了一位老石匠。他选出一块石料,不几日就雕琢出一副石算盘,算盘上的石珠颗颗能拨动。监修官员和围观者齐声喝采,正要聘用他,人群中又挤出一位中年石匠。只听他大声说:“算盘虽好,毕竟不是活物,看看我这个吧!”说着从身后提出一个石雕雀笼,只见石笼笼篾纤细如丝,笼里一只石雕画眉拍翅欲飞,引颈长鸣。监修官员当下就聘用了他,也聘用了那位老石匠。据说,当年大成殿飞檐的翘角上,还悬挂过这个石雀笼呢!
作者:蒋平阶
诗名:送李分虎之滇黔
朝代:清
全文:
万里南中路,春风入五溪。
地分铜柱北,山险桂林西。
树酒尊堪泛,箄船棹自携。
关梁庄蹻设,碑字武乡题。
水出滇池倒,天临瘴岭低。
鸟言通八部,绣面接诸黎。
圣武初经略,征南振鼓鼙。
三军持毕节,一战下和泥。
荒服开州郡,穷边走寄鞮。
阑干红罽入,歌舞白狼齐。
汉使难重问,磨崖不可梯。
乌蛮新幕府,属国旧朱提。
君听南征曲,能令乡思迷。
山深鹦鹉语,花老杜鹃啼。
河外青蛉县,关前白马氐。
还将《碧鸡赋》,迟尔到金闺。
清清滇黔韵·大理之旅·蛇骨塔·段赤城献身除大蟒
在苍山马耳峰下,羊皮村北,有一座古塔巍然屹立,塔高39米,共十三级,为密檐式四方砖体结构,塔顶有青铜葫芦形宝顶。据考证塔建于南诏国晚期,为纪念除蟒英雄段赤城而建。传说塔砖是用蛇骨和在土里烧制而成,故名蛇骨塔,又名佛图寺塔。整座塔古朴壮观,那动人的传说更为它增添了几分神奇的色彩。
段赤城的传说明代已见于古籍记载。谢肇鞵《滇略》载:“赤城,叶榆人,有胆略。蒙氏时,龙尾关外,有大蟒吞食人畜,赤城披甲持双刀赴蟒,蟒吞之,刀出于背,蟒亦死。土人破蟒腹,出赤城骨葬之,建塔冢上,锻蟒骨以垩塔。”杨慎《南诏野史》也载:“唐时,洱河有妖蛇,名蒲劫,兴大水淹城。蒙王出示,有能灭之者,赏半库官,子孙世免差徭。部民有段赤城者,愿灭蛇,缚刀入水,蛇吞之,人与蛇皆死,水患息。王令人剖蛇腹,取赤城骨葬之,建塔其上,毁蛇骨灰塔,名为灵塔。”
民间传说与此相近:南诏时,苍山马耳峰下绿桃村有一个卖草度日的姑娘。一天,她割了草背到水边漂洗,忽然看见水里冲下一个大绿桃,就捡起来吃了。不料,她因此怀了孕,十三个月后,生下一个小男孩,取名段赤城。段赤城从小跟母亲割草,跟大人打石,锻炼出一身好力气。那一年,佛图寺出了一条大蟒,修行二十年未成正果,倒成了一条吃人的妖蛇。它常常出来吃人,吃牲畜,兴风作浪,淹没城池村庄。段赤城挺身而出,要为民除害。他请铁匠照自己身材打了七道铁箍,再用好钢打七七四十九把利刀,每道铁箍上安七把利刀,刀尖朝外,然后再提两把宝剑,前往与大蟒搏斗。来到寺边,他举起宝剑刺向大蟒,大蟒一口把他吞进肚里。他就在蛇肚里乱翻乱滚,把大蟒五脏六腑搅得稀烂。大蟒疼痛难忍,跳入大海而死,段赤城也被闷死于蛇腹。人们将它葬在马耳峰下,用大蟒骨灰拌泥烧砖修建了一座“蛇骨塔”来纪念他。
有人考证,蛇骨塔原建斜阳峰下、宝林村后,已不存。今存者实为佛塔,因两塔相近,故仍称其为“蛇骨塔”。
清清滇黔韵·昆明之旅·圆通山·螺峰山野圆通胜境
本文2023-11-13 07:55:3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68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