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国父遗教促进世界大同写进《廖氏族谱》凡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3浏览:1收藏

遵国父遗教促进世界大同写进《廖氏族谱》凡例,第1张

遵国父遗教促进世界大同写进《廖氏族谱》凡例

廖名龙

最近我整理了好几篇关于“国父”孙中山的文章。国父,意指对于国家政权缔造有特殊贡献之人。孙中山(孙文)是辛亥革命领袖,中华民国肇基者,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被国民政府授予"国父"的称号。

说来也奇,最近四川岳池廖大才宗亲给我邮寄过来两本民国丁亥年(1947)补修的《廖氏族谱》,让我帮忙理一理世系源流,族谱破损比较严重,我将慢慢解读并和大家一起分享。先分享第一篇:

翻看目录,接下来第一篇是“补修族谱凡例”,第一条就是:本谱遵国父遗教民族主义之意联合家族及宗族进而团结国族促进世界大同故于谱内增订家训十二守则。示我族人作时代上之指针,在国家必移孝忠,在乡族必化莠为良。

“大同世界”是孔子提出来的,也是孔子一生追求的理想。

孙中山倡导“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倡导建立世界命运共同体。

在廖氏族谱里面提到“国父”,促进“世界大同”以及“民族主义”,团结国族等带“政治色彩”内容并专门订立“家训十二守则”,我是第一次看到。说明我们廖氏与时俱进、眼光长远。

文章发出来之后,廖华宗亲点评:国家是大家,姓氏是小家,由无数小家组成大家,必与时代政治有关。

第一世(始迁)文友 相传为旺公之子雅好孔子春秋元末避乱隐于巢湖之滨诗书教子不求闻达实高尚之流也因子永安永忠功赐封侯爵妣□氏子五人长永清次永坚三永宁四永安五永忠

第二世永清 文友公长子元至正年间举人明洪武初以本生子升贵赠明威将军公笃嗜诗书隐居不仕妣邵氏封大德人相传其后嗣多半徙居苏州枫桥及湖北武昌府

第二世永坚 文友公次子巢湖水军主要指挥者之一后投奔陈友谅仕汉汉灭后隐居湖南湘阴前四子迁回湖北其余子尚居湘阴

第二世永宁 文友公三子元至正进士候补县丞明初后裔迁回湖北

第二世永安 生于1320年卒于1366年字彦敬文友公四子洪武初封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妣林氏龚氏无子以长兄永清公子升承嗣祥

第二世永忠 文友公五子生于1323年卒于1375年妣王氏一子权又妣何氏一子志广(见广东南雄廖氏族谱)明初封德庆侯后裔散布湖北、湖南长沙、广东南雄、广西等地据传江西、四川临水县也有其裔

第三世升 永安公继子生于1335年卒于1426年荫封指挥使妣夏氏子四人长基次垕三矶四垣建文四年受侄儿镛,铭案牵连发配广西戍边公元1225年获赦还乡湖北

第三世权 永忠公子生于1347年卒于1385年妣徐氏花氏王氏明初以功臣子为散骑舍人洪武九年从冯胜练兵西安十一年从御史大夫丁玉征松叠等州克之十三年袭封德庆侯十四年从颖州侯傅友德征云南十五年领兵守毕郡寻守泸州十六年夏五月召还十七年夏四月癸已以疾卒子四人长镛次铭三钺四钟

第四世基 升公长子妣□氏子三人长子承庆次子善庆三子余庆

第四世垕 升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矶 升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垣 升公四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镛 权公长子生于1367年卒于1402年袭封德庆侯官至都督妣方氏据《廖姓史话》载其孙廖垂远从江西迁湖南长沙按公与弟铭同受学于方正学先生先生被难二公笃师弟谊收其尸瘗于聚宝门外山上遂同坐死并追去所赐铁卷金章母女谪发浣衣局子侄俱发充奉义金山两卫军史称被逮时母王夫人泣送之曰今日之事皆好读书所致此后家人切勿读书二子泣顾曰此事非读书人不能作传语后代儿孙益当读书云厥后金陵建方正学先生祠二公皆配享焉

第四世铭 权公次子事略同镛公妣李氏后世迁湖北潜邑黄中垸

第四世钺 权公三子袭封指挥使死于广西戍所妣□氏子嗣无考

第四世钟 权公四子隐居湖南华容

第五世承庆 基公长子袭封指挥使妣□氏子三人长奉次春三泰按公以方正学先生案株连发充广西奉义卫军田宅金章铁卷尽被追去宣德时观察某奏请清勾靖难罪名旋赦还复官职公在戍日夜哭泣竟以瞽废辞不仕复触朝廷怒发守凤阳陵寻卒

第五世善庆 基公次子卒于广西奉义卫军戍所子嗣失考

第五世余庆 基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奉 承庆公长子妣□氏一子赞

第六世春 承庆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泰 承庆公三子正统举人官山东钜野县教谕升河南河间府教授妣□氏子三人长许次谊三让按廖氏自元末迁巢湖户族流离谱牒失传公始搜订之承先启后实有大功焉

第七世赞 奉公子子嗣失考

第七世许 泰公长子妣□氏子二人长世兴次世华

第七世谊 泰公次子明廪膳生妣向氏子一人世昌

第七世让 泰公三子后裔徙居寿县安丰圹廖家老圩(详见寿春廖氏宗谱)

第八世世兴 许公长子妣□氏一子伏亨

第八世世华 许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八世世昌 谊公子明庠生妣韩氏子三人长伏初次伏元三伏思

第九世伏亨 世兴公子妣□氏子嗣失考

第九世伏初 世昌公长子妣□氏一子自勉

第九世伏元 世昌公次子字柳溪明庠生著有柳溪集公自凤阳陵戍所迁居寿县东乡王叶巷坊因以廖家湾名葬于本村前卯乙过峡转巽卯山酉向妣宋氏合墓一子自新

第九世伏思 世昌公三子妣□氏子二人长自成次自功

第十世自勉 伏初公子妣□氏二子长必登次必选

第十世自新 伏元公子字守畦明庠生附葬伏元公墓左侧妣刘氏合墓子三人长严次秀三实

第十世自成 伏思公长子妣□氏一子必春移居怀远廖家巷

第十世自功 伏思公次子子嗣失考

元朝统治者把全国人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社会地位最高;第二等是中亚细亚人(色目人),社会地位次之;第三等是汉人,即原属金国统治下的中原人;第四等是宋王朝的遗民,蒙古贵族称之为“南人”,地位最低。铁木真曾规定:凡杀死豪古人的,须偿命;杀死色目人的,罚80两白银;杀死一个汉人或南人的,只要交一头毛驴就可以了。蒙古贵族统治者将“汉人”和“南人”每20户编为一“甲”,首长叫“甲主”,由元“政府”派蒙古人担任,这20户人就是“甲主”的奴隶,财产和妇女任由“甲主”享用。蒙古统治者还禁止“汉人”和“南人”打猎,不准“汉人”和“南人”练武术和持有兵器,连赶集做买卖、拜佛集会、夜间出门行走也被禁止。蒙古贵族又特别崇拜喇嘛,任他们为所欲为,于是这些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活佛”,却是“汉人”和“南人”的灾难。他们所到之处,随从如云,或强占民宅,或强占民女,或勒索财物,或挖掘坟墓**金银珠宝……。为避乱,文友公举家辗转来到巢湖水边。适值江淮大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为反抗元鞑的暴虐统治,也为保一方平安,文友公五子永清、永坚、永宁、永安、永忠在巢湖建立水寨,训练水兵,扯起义旗。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5月,朱元璋义军驻和阳,欲渡江发展而苦无舟楫。永安兄弟和俞廷玉父子相约投奔朱元璋,元璋大喜,曰“天助我也!”亲自迎接永安等于巢湖水寨。得到这千余艘战船,万余名水兵,特别是永安兄弟和俞通海兄弟皆才勇之将,长于水战(明史称永安为水杰),朱元璋的起义军如虎添翼,声威大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终于摆脱“高筑墙、广积粮”的被动防守局面,转入积极进攻阶段。

从1355年到1368年的十三年中,永安、永忠任正、副水军统帅(永安陷吴后,永忠任水军统帅),协同徐达、常遇春、汤和等陆军将领先后打败元中丞蛮子海牙,灭掉汉陈友琼、吴张士诚,又讨降方国珍、陈友定进克福州。使得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朱元璋的势力范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王朝。

洪武元年(1368年)永忠拜征南大将军,由海路取广东。东莞伯何真归降,至广州又降元将卢左丞,擒海寇邵宗愚而杀之,广人大悦,广东悉平。接着进军广西,在梧州降元达鲁花赤拜住,继而攻克南宁、象州,广西悉平。洪武三年,永忠从徐达北征,攻克察汗脑儿。洪武四年,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败夔府守将郭兴,智取瞿塘关,擒同佥蒋达等八十余人。继而帅舟师直捣重庆、铜锣峡,蜀主明升投降,又招谕成都守将戴寿、向大亨等归降,蜀地悉平。洪武五年,从徐达北征,收复和林。洪武六年帅舟师扫荡盘据在沿海岛屿上的倭寇(日本海盗)大胜而归。

由是可见,永安、永忠兄弟的战迹几乎遍中国,尤其在长江流域,华南、西南诸省战功最为显著,堪为开国元勋。朱元璋曾亲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赐之悬于门上。又在“平蜀文”中褒其功,有“一傅二廖”之语(傅是傅友德、廖即廖永忠)。洪武初封永安为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封永忠为德庆侯。一时廖家成为应天(南京)的名门豪族。

事态有变。永安攻打张士诚部和徐达攻克宜兴,乘胜深入太湖与吴将吕珍战时,战船搁浅,后续部队迟来一步,永安被俘。张士诚爱永安文武全才,欲招降之,不从而被囚,八年后死于吴,吴平后,灵柩运回南京,太祖迎祭于郊。葬于钟山,因功配享太庙。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永忠“功超群臣”,为何不封公爵而只封了次一级的侯爵呢?

先前,朱元璋起义初期,因羽翼未丰,多次得到明王救援与庇护,朱元璋便拜明王为主而称臣,后来明王日渐式微,无奈之下,遣使谕元璋欲移驾应天,到元璋的地盘上来。元璋一面“恭迎”来臣,一面派永忠驾舟迎驾。至瓜步,船翻,小明王韩林儿淹死。这件事有些蹊跷。永忠舟可渡海作战,怎么会在太平水域翻船?永忠加害小明王自己又能落得什么?无论将来是明王称帝还是元璋称帝,永忠都只能是一个臣子。所以,明眼人一看便知究竟。由于只有永忠最了解内情,恐怕也就埋下了隐患。果然不出所料,如果“故止封侯而不公”也就罢了,洪武八年(1375年),终以“坐僭龙凤”被赐死,年仅五十三岁。当然,当年的功臣名将在朱皇帝坐稳天下后都没有好下场。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是也,火烧庆功楼在所难免了。

永忠死后,子廖权于洪武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权公子廖镛以嫡子为散骑舍人,累官都督。建文时惠帝常与议兵事,宿卫殿庭。可见廖镛在朝廷中的地位。不久,燕王朱棣兵变,攻克南京,建文逊国。忠于先皇惠帝的一班臣子一个个被杀。大学士方孝儒首当其冲,灭九族。廖镛与弟廖铭曾就学于方孝儒门下,见方横尸暴野,便收其遗骸而葬之,也被论死。灭九族,又加上学生一族,成为历史上“祸灭十族”的先例。这一次灾难非同小可,不仅田产宅第均被没收,还追回皇家先前赐予的铁卷、金章、第钺,所有男丁如三弟廖钺等一律充军边陲,妻女谪发浣衣局,沦为皇家奴。从此金陵廖家再无踪影。

廖家经过两次杀身之祸,死的死,充军的充军,能逃的则逃,又加上不断迁徙和军旅生涯居无定所,便形成后来支脉数省的罕见局面。

(一)廖承庆迁居凤阳,安徽廖氏家族

永安公无子,兄永清公子廖升过继而嗣之。升随永安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永安死后,升嗣公爵,授予指挥佥事。侄儿镛、铭惨案后,升公也受牵连,虽年事已高,仍被发配广西戍边。1425年,仁宗继位(年号洪熙),谕礼部:“建文诸臣,已蒙显戮,家属籍在官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其外亲戍边者,留一人戍边,余放还。”这该是建文时殉难诸臣家庭命运的一次转机。这时廖钺已死于边塞。升公除留下长孙廖承庆继续戍边,其余子孙皆获释为民,得以返回故里。宣德年间(1426—1435),宣宗为安抚死难诸臣的后裔,颁诏赦免诸臣,承庆公感慨先祖们的悲惨遭遇,终日恸哭,对恢复官职已心灰意冷,婉言拒绝了皇家的任命,这下又触怒朝廷,以其积怨未消,再贬凤阳守皇陵,从此便在这里扎下根。

经过数世繁衍生息,九世祖廖伏元(字柳溪)深感生口日繁居所紧缺,便将自己这一支及弟伏思一支迁到当时寿州东乡,现在的淮南市廖家湾,聚族而居,成为当今的淮南廖氏家族。大概与此同时,七世祖廖让公的后裔迁到寿州南乡,今寿县廖家圩定居,形成寿县廖氏家族。十世祖廖自功又自廖家湾迁到怀远县廖家巷成为淮南廖氏的一个支脉。十三世祖廖应桢迁到今日长丰县水家湖,后裔成为淮南廖氏又一支脉。自一世祖文友公起,在安徽的后裔到目前已传至二十二世到二十八世,其中人口最多的当属二十五世。

(二)湖北永清公永坚公永宁公永忠公后裔

据我谱载,永忠“其裔半在庐州府,龙池支谱载其子迁居湖广武昌府及四川顺庆府临水县或亦有所据也。”近查“湖北仙桃市廖氏谱(光辉和利和于2007年元月4日去湖北调查,复印仙桃市廖氏宗谱首卷一册),使我们对这一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世祖廖永清(派名道清号永德字子芳)元至正举人,分发湖北侯补粮捕府,二世祖廖永宁(派名道恒号永定字竹斋),进士,侯选县丞。见江汉之间田肥美,民殷富,便在梅子山前(今武汉市境)建立家园。我谱载文友公“雅好孔子春秋,诗书教子,实高尚之流也”。可见当时廖家是书香门第、功名之家。时值元末大乱,地方上的土匪盗贼乘隙横行乡里,生灵涂炭。为避乱,“乃至父母兄弟各异”。我们知道便有了文友公举家迁徙巢湖之举。明初大定,社会秩序大大好转,洪武二年,永清、永宁年事已高(1355年永安兄弟投奔朱元璋时,最小的永忠已三十二岁,到明朝建立时已四十五岁,可想永清、永宁这时都很大了。)便又回到湖北的家园隐居起来。永坚公曾在陈友谅部下做过事,汉灭后,隐居湖南湘阴。永坚公前四子后来也迁回湖北。仁宗大赦时,廖升率子孙(廖钺已死于边塞)也是回到湖北,当今湖北廖氏人中,很多都是他们的后裔。

据湖北八县廖氏联谱记载,后裔分布如下:

廖永清(湖北谱记为兰山,派名道清,号永德)生子六:瑾、瑜、瓒、瑨、瓘、琛。瑾、瑜不知去向。瓒(即廖升,永安嗣子)生子六:辅显、辅谟、辅翰、辅贤、辅明、辅仁,后裔散居汉川、沔阳(仙桃)、天门、潜江、监利、应城、荆门、嘉鱼、蒲坼、钟祥、孝感、汉阳等地。总人口最多的为仙桃市,人口最集中的是天门市。瑨公的后代聚居于潜江渔洋镇。瓘公的后裔居于潜江的袁硚和周矶。琛公后裔居于监利新沟镇。

廖永坚生子六:远、逵、通、达、遂、运。前四子后来由湖南湘阴迁回湖北。远、逵、通的后裔分别聚居京山、潜江、当阳。达后裔居荆门、钟祥等地。

廖永宁(湖北谱记为旭山,派名道恒,号永定)生子三:玮、璜、玺,后裔分别居于天门市的渔薪镇北千弓、石河镇海湾村、汪场之廖家河岭,还有一支迁襄阳。

(三)湖南永忠公和永坚公后裔

永忠公和永坚公在湖南的后裔,现已清楚的有六支:

一是永坚公的第五、第六两子遂和运没有回到湖北,其后裔居于湘阴。

二是永忠孙镛、铭、钺、钟的后裔,聚居于华容东山乡及湘阴等地。

三是永忠的六世孙,廖镛曾孙廖垂远,明正统年间由江西吉水县迁居湖南长沙市湘春门北门正街,形成一个廖永忠世系。其中第十世廖国遴,明朝末年官户部给事中,国遴的侄子廖远度是文学家。

四是郴州市宜章县栗源镇廖氏。据该地谱载:廖永忠有子三:邦佐、枚佐、从佐。邦佐始封御营指挥。洪武九年随黔国公平云南,公出力建功,奉召镇守长沙兼摄茶陵卫,殁于王事。妣符氏、马氏、许氏、阳氏,生子六:则斌、则善、则卫、则和、则忠、则华。后裔聚居于栗源镇石波潭村等地。历代功名鼎盛。早年建有永忠公祠,2008年重建。

五是永安公后裔,明洪武时迁长沙城,随迁长县白箬乡长冲及城南外烂泥冲。至1949年族人已有12000余人。宗祠设河西长冲。

六是永忠公后裔,明洪武年间由江西南昌徙居湘阴黄谷县,至1948年已传23代,共有4000余人。分布于归义乡丝塘、河市乡。宗祠在黄谷乡。

(四)广东永忠公后裔

广东廖氏这一脉主要有三个支系:

一是南雄支系。1368年(洪武元年)征南将军廖永忠帅舟师抵达广东,东莞伯何真率众官出迎,见永忠真英雄豪杰之士,便将女儿嫁给永忠。广东平后,奉太祖令进军广西,按当时制度,妻女不准随军,便将何氏寄在东莞,此时何氏已怀孕,后生子名志广。1375年,永忠死时,志广才七岁,何氏贞节不再嫁,携幼子定居南雄,志广成年后修祠于南雄珠玑巷,到1988年已传至23世,成为一个典型的廖永忠世系。

二是清远支系。据清远市《永忠廖公宗支族谱考》记载,广东清远市即今清新县珠坑坪杉树嘴又名雷公潭有永忠墓,清远滨江池水岭背村有永忠祠。公有夫人康氏、何氏、吴氏等。其中康氏生三子:尚英、尚俊、尚奉,后裔聚居清远。传到四世祖国谅后,陆续有部分后裔播迁广州市、韶关、黄埔、乐昌、越南等地。

三是怀集支系。明朝成化年间,永安、永忠后裔登宝等人由湖南邵阳迁来,至今已传二十五世,聚居于怀集县西北的兰钟镇。在后岗村曾建有宗祠一座。

(五)广西永忠公后裔

明初,南方岑伯颜不服明朝统治,仍坚持元朝体制,待广东平定后,征南将军廖永忠奉命进军广西,降服岑伯颜。至此,明朝基本上统一了全中国。洪武三年(1370年)永忠班师回朝,这次征南共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广西期间,永忠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安民兴业,民感其惠,为之立祠。永忠的部分后裔也便在广西安家落户。子孙昌盛,遍布南宁、武鸣、隆安、平果、田阳、上林、天等各地。先祖廖以庄官云南大理寺少卿,廖受珍官监察御史,廖应先官至中宪大夫。

另外在广西平南县东华乡也聚居有廖永忠后裔,据史料记载其始迁祖是日正。日正的祖辈是廖广,号君门,封千总军门提督。日正四兄弟:日正、日照、日闪、日升。日正生于明末清初乱世之中,为避战乱,随祖母来到阆口三甲落籍。日照后裔分布于安怀镇、官成镇、怀城镇、思旺镇以及柳州、象州等地。日闪嗣子其昌的后裔除居住平南县东华乡外,大部分分布在藤县大黎镇、东荣乡以及蒙山县陈塘镇等地。

又据广西平乐县廖氏族谱载:廖源广(1450~1528),字泰弦,号绍堂,明代人,永忠曾孙,奉旨率师统兵进伐九洲楠木洞(今广西东部一带),镇剿苗民叛乱。平定叛乱后,被皇上封为廖太尉征南将军昭灵太师金毗六殿显惠侯王,受命镇守九洲楠木洞。因爱此地山水秀丽,遂于弘治五年(1492)带领兄弟子侄从湖南衡州府清泉县珠玑巷(原名猪鸡巷)迁居昭州(今广西平乐县)东乡里榕津仙宫寨立寨创业。至今已生殖繁衍了22代后裔,分支遍布平乐、钟山、荔浦、恭城、贺县、昭平等六县的五十多个村庄,人口约有三万余。

(六)云南廖永忠后裔

云南板桥廖氏是廖永忠后裔,开基祖是应寿,由四川泸州迁至云南镇雄不受县平坝立业。应寿一子尚珍,尚珍生七子:明忠、明时、明政、明义、明和、明孺、明智。从应寿至今已传13代。字辈是:应、尚、明、君、联、启、发、仁、正、万、天、国、元、延、绵、永、世、洪、忠、怀、文、凤、登、朝、彩、兴、德、顺、祯、祥。

700年间,文友公的裔孙遍布大江南北,纵贯数省,播迁全国各地。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永安等兄弟的不平凡经历形成的。据我谱记载,永清公尚有一支后裔迁苏州枫桥,承庆公尚有留在凤阳的后裔,据传江西龙南和四川境内也各有永忠的一脉。这些都还未证实,或许今后得力于信息技术的发达,更由于廖氏子孙的努力,会很快水落石出。

二。谱牒

自文友公迁居巢湖传四世至镛、铭二公,因受其师方孝儒案株连,家破人亡,宗牒散遗,传六世至泰公(官河南河间府教授)搜集史料始修宗谱,承前启后,功莫大焉。传至乾隆年间,旧谱存于十九世蘧风公(廪生)处,可惜毁于东邻一炬。所幸二十二世所称公(岁贡生)手录之谱稿犹存,复订而修之,公挽我谱厄运于一旦,功亦大焉。清宣统年间,二十一世绍董公偕众叔伯、兄弟、子侄采访手录而藏之,为以后续修家谱做了大量工作。

辛九郎始迁湖南省 永州市 双牌县 茶林镇(辛落洞)现有辛九郎祖坟,还墓碑。廖字辈顺序;文、思、永、廷、仲,世、大、生、有、一。应、元、开、宗、朝,才、高、五、代、钦。善、继、昭、先、德,同、方、在、守、成。多、能、宣、治、化,景、运、兆、升、平,有待修谱。注老一辈口传。记载人:廖伍石(游子)

廖姓起源

一、出自颛顼后裔。

1、廖姓始祖之颛顼后代叔安、皋陶

颛顼(Zhuān xù 专旭),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号高阳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继黄帝而担任炎黄部落联盟的领袖,在位78年,据说活到98岁。死后葬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汉水上游也有颛顼墓。

黄帝娶西陵氏的女儿嫘祖为妻。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一个玄嚣,也就是青阳,被封为诸侯,降居在江水担任氏族首领。另一个是昌意,也被封为诸侯,降居在若水担任氏族首领。若水在今岷江上游。昌意氏族崇拜太阳神,以双日为图腾。昌意娶蜀山氏的女儿为妻。蜀山氏名昌仆,又名女枢、淖子。据说有一天晚上女枢抬头看见天上的瑶光之星十分明亮,心中有所感动,便生下了颛顼。颛顼继承了父族崇拜太阳的传统,故号高阳氏。

颛顼具有圣人的品德,黄帝死后,炎黄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便由他继任。当时国家还没有正式形成,世袭制度也还没有出现,天下惟有德者居之。玄嚣、昌意因德行不够完美,都未能继立,颛顼便是最适当的人选了。从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来看,首领的继承重视血统的高贵已经初露端倪。此后由颛顼到帝喾到尧舜的禅让,再到禹传夏启,建立奴隶制国家,过渡阶段的时间并不算太长,应该说这一时期中国历史进展的速度是相当快的。

颛顼继承了黄帝的事业并有所发展。他沉静稳健而有机谋,通达干练而明察事理;注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生产;通过敬事天地鬼神,祭祀祖先来制定礼仪加强教化。颛顼还当过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曾经率领自己的部族由今河南的许昌、杞县一带迁至山东曲阜,并在那里建都。当时那里的地名叫穷桑,所以颛顼又称穷桑帝。后又迁都于帝邱,帝邱即今河南濮阳颛顼城。在此期间,与炎帝族的共工氏发生激战,击败共工氏,发展了部族的势力。据有的古书记载,他乘龙而至四海,凡日月所能照临的地方,莫不归附于他。可见颛顼在位所控制、活动的地域较黄帝时期更为广大。

关于颛顼,古代有不少神秘离奇的传说,大致是因为人类处于文明初启阶段,尚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缘故。就拿古书中所说的“龙”来说吧,确实是令人费解,黄帝骑龙升天,颛顼乘龙巡行,如果从后世神化的、具有象征意义的龙来看,还比较容易理解,但要坐实,却非常困难。犬,可以称为“龙犬”;马,可以称为“龙马”;蛇,可以“龙蛇”连用;扬子鳄,又叫“鼍龙”或者“猪婆龙”。犬、蛇、扬子鳄都无法骑;骑马巡行说得过去,但骑马升天似乎过于平淡,意味不足。那么“龙”是不是一种古老原始图腾的变形或升格呢它既有鲶鱼般的须,鳄鱼般的嘴,又有鹿的角,狮子的眼,蛇的身,鹰的爪,还有满身鳞甲,能兴云播雨,真是够精灵古怪的了。从上古三代开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及皋陶(ya。摇)、伊尹一班人,非常讲求实际,及至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原始神秘色彩渐趋消退。汉代出了个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据《史记》记载,颛顼号高阳氏,姬姓,他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古籍中也有说他是黄帝曾孙的,谓昌意之后为乾荒,乾荒之后为颛顼。颛顼是我国远古时代社会秩序的建立者,他在位的时候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命令重、黎两位大神“绝地天通”。据说在他之前,天地是相通的,天上的神可以随意来到人间,地上的人也可以随时上天,神人之间可以随便来往,自由交谈,所谓“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天与人,旦有语,夕有语”。这种天地相通、神人混居的状况,可以说是百无禁忌,太自由自在了。既谈不上有什么规矩,也谈不上有什么尊卑,人人可以通神,人人可以作乱,这对社会的管理来说,自然是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颛顼便命令他的孙子开天大神重和辟地大神黎把天地之间的通路阻断。从此,普通人就不能与神来往了,只有至高无上的部落联盟首领也就是他本人和专职的巫觋祭司才拥有沟通天人的特权。后来的帝王更有所发展,都宣称自己是“真命天子”,凡有所行动,无不打出“秉承上天旨意”的旗号。这种规矩、秩序的确定,足以威慑四方。它的肇始,便出自颛顼。

1、叔安受封于飂国,以国为姓

颛顼娶滕氏奔的女儿女禄氏为妻,生了一个儿子叫老童,廖姓的始祖叔安便是他的后裔。老童的寿命特别长,据说有返老还童、死而复苏的本领。他有许多儿子,最有名的是重、黎、吴回等。黎和吴回都做过火正之官,火正之官的职务名称为“祝融”,所以黎和吴回也称祝融。火对人类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从远古时代起就有守火之司的常设机构专门加以管理,火正“祝融”是很重要的官职。吴回在黎之后继任兄职为祝融,他的儿子叫陆终。陆终的子孙繁衍众多,衍生出祝融八姓:己、黄、彭、秃、坛、曹、斟、芈(mi米)。己姓又衍生出昆吾、苏、顾、温等姓。昆吾,己姓,在夏朝时期为伯主。

叔安是帝颛顼的后代,夏朝时被封在飂国为侯,飂,与廖音同,有些古书中也写作郅、蓼、嫪或廖。据说是叔安传37世到春秋时飂伯高把“飂”字改为“廖”字而成为廖姓的。飂国是叔安的封国,都邑故址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90里的湖阳镇,东北依廖山。五代后晋天福七年(942年),曾在廖山山顶建造廖山神祠,俗称廖王庙。附近有条小河叫作蓼阳河。

古飂国的辖境,约当于今河南省唐河县南部、湖北省枣阳县北部,向东包括桐柏、随州一部分。发源于伏牛山的唐河从这里流过,南流汇人唐白河至襄樊人汉江。在春秋时期,这一带分布着许多小国,后来均为楚国所灭,这些国家的国人后来大部分也就成了楚人。据《左传·桓公十一年》记载:“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鲁桓公十一年为周桓王十九年,即公元前7。1年。楚国势力的兴起,对周边小国造成很大的威胁。郧与随、绞、州、蓼五个小国伐楚失败,楚国兴师问罪,次年伐绞,随后灭蓼。后人改“飂”为“廖”,成为廖姓。

2、 皋陶后裔受封于蓼国,以国为姓

颛顼又娶邹屠氏的女儿为妻,生了八个儿子,他们合在一起称“八恺”,其中一个字庭坚。庭坚就是皋陶,他也是廖姓的始祖。他是东夷部族首领之一。虞舜时任掌管刑法的狱官之长,以正直著称。据说他利用一只名为獬豸(Xiè zhì 谢志)的独角神羊断案,准确无误,后世传为美谈。秦汉以下,刑狱之官都戴獬豸冠,就连清朝的御史、按察使的补服也都绣有獬豸的图案。禹继舜位,皋陶继续肩负重任,担任要职,并被举为禹的继承人选。大禹治水,皋陶和伯益发动东夷族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皋陶死在大禹之前,葬在崇山(即今嵩山),后世祭祀如帝王之礼。在人们的心目中,皋陶的功业与古帝王等同。唐人皮日休曾经赞美他说:“咎繇德齐于舜、禹,道超乎稷、启。”

舜在位时皋陶的职务是掌管刑狱,断狱根据实情,非常公平,百姓都很佩服。他是当时著名的贤臣,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尚书·皋陶谟》和《史记·夏本纪》中记载了他的一些有关施政的言论。

禹在位的时候,准备禅位给皋陶。因皋陶先禹而去世,禹便封他的后人于英、六等国。西周、春秋时期分布在汉、淮间的群舒与偃姓诸国,都是皋陶的后代建立的。 他的后代封于蓼,子孙以国为姓,即廖姓。皋陶后代受封的古蓼国,故址在今河南省固始县,县东有蓼城冈。周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2年),楚公子燮灭蓼。

二、出自黄帝后裔

据古史记载,黄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因生长在姬水之滨,所以又以姬为姓。姬水,即今陕西岐山县南的横水河。黄帝受国于有熊,也称有熊氏。据说黄帝的母亲名叫附宝,有一天晚上见到天上的闪电感而受孕,怀孕24个月后生下黄帝。黄帝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出生不久就能说话,幼年时期非常聪明,长大以后诚实勤奋,见识高明,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不凡的才能。

轩辕时代,炎帝神农氏部落的势力已经衰落。炎帝生于姜水,以姜为姓,姜水在今岐山东,是渭河的一条支流。炎帝也是少典之子,所以古籍中称黄帝和炎帝是兄弟,他与黄帝一起,同为中华民族的远古始祖。由于炎帝族首先发明农业,早就开始了半定居的农业生活,部族强盛时期比黄帝族更早一些。炎帝传至榆罔时,各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榆罔没有力量征讨。这一时期,蚩尤九黎部落联盟力量日益强大,据说有兄弟 81人,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并且善于制造兵器,威振天下。他们是古代苗蛮民族的祖先。蚩尤九黎兴盛和发展起来,首先与炎帝部落联盟发生冲突和战争,驱逐榆罔,夺取了炎帝部落联盟的领导权。炎帝战败以后,向黄帝部落联盟求援,共同对付蚩尤九黎。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与蚩尤九黎大战于涿鹿之野,战斗极为惨烈,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漂杵。最后黄帝擒杀蚩尤,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蚩尤九黎的部分部族经战争以后被融合到炎、黄为代表的华夏集团之中,一部分向南流徙,在江淮地区和洞庭湖、鄱阳湖一带形成新的“三苗国”。

战胜蚩尤九黎之后,炎帝再度扩张势力,兴兵攻伐各部落方国,但部落方国皆归服轩辕黄帝。黄帝于是修明政治,整顿军旅,发展生产,安抚民众,发展了力量,威望越来越高,并与炎帝战于河北涿鹿附近的阪泉之野。黄帝征服了炎帝,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巩固了在炎黄部落集团中的领导地位。炎帝势力中的一部分退避到南方。此后,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派兵征讨,所到之处,披荆斩棘,劈山开道,忙于开创基业,没有空闲的日子。

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今甘肃东部的崆峒,登上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熊山、湘山。往化驱逐了荤粥(Xūn yù 熏玉,匈奴的祖先),来到今河北省怀来县东的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在涿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

轩辕部族生长于黄土高原,活动于黄河流域,广袤的黄土高原是大地母亲宽敞的胸怀,奔流不息的黄河水是大地母亲甘甜的乳汁。就是在这块黄土地上,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古老文明。

黄帝战胜蚩尤,取代炎帝以后,设置官职,祭祀山川鬼神,天下归心,万国安定。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变化,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轩辕以武力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制止了部落间的长期混战,故有土德之瑞。土的颜色是黄的,所以号称黄帝。黄帝亲自主持制作冕服,穿戴**衣冠以作为受命于天地神祗和拥有权力的象征,对**的崇拜也就由此产生。后世帝王依此故事,**便成了象征权力和尊贵的帝王专用之色。古代凡皇宫、祭坛、太庙的台基,都用黄土筑成,其他如龙袍用**,宫殿覆盖黄瓦等等,都属此类。

相传黄帝的时候有许多创作发明,历法、算数、蚕桑、医药、舟车、宫室、文字等等,都是从这时开始的。黄帝的正妃嫘祖是西陵氏的女儿。嫘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玄嚣,一个是昌意。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生下高阳,高阳就是颛顼帝。玄嚣的孙子叫高辛,高辛就是帝喾。

1、廖姓始祖之周文王子伯廖

帝喾(kù酷),号高辛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他是黄帝的曾孙,玄嚣的孙子,娇极的儿子,颛顼的侄子。颛顼死后,由他继位,在位33年,活到63岁。死后葬在今河南省濮阳县附近。

高辛生来就很灵慧,一出世就叫出自己的名字。他从小生活在颛顼身边,从15岁起就开始协助颛顼处理部落联盟的事务。30岁继颛顼之后担任炎黄部落联盟的首领治理天下。帝喾建都于亳(今河南偃师县),后来迁至顿丘(今河南濮阳市附近)。他把恩泽普施给众人而不为自己个人考虑。他天资聪明、卓有远见而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处理问题上顺天意,下合民心,宽仁而威严。他善良诚恳而又信守诺言,并且注重自身品德的修养,所以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尊敬和爱戴。他注重发展生产,节省开支,安抚百姓,教化万民。他在位的时候创立了日月干支系统,发展了农业、养殖业和制陶业,设置各种工正管理生产。史书上称赞他“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郁郁,有文采的样子,形容他的神采风貌,《论语》中有“郁郁乎文哉”的话;嶷嶷,高峻的样子,形容品德崇高;其动也时,说明他治理天下,善于把握时机,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其服也士,指他的穿着、服用、车马、宫室,如同普通士人。这些都体现了帝喾作为当时部落联盟首领的美德和风范。至于“溉执中而遍天下”,对于首领来说,那就更重要了。“溉”者,概也。概是古代用采平量的器具,用斗斛量米,装满以后要用东西刮平,用来刮平的器具叫概。执中,不偏不倚,也就是公平的意思。治理天下,做到了“公平”二字,所以凡日月所照、风雨所至的广大地区的民众也就心悦诚服了。

帝喾的正妃是有邰(Tái 台)氏部族的女儿,名叫姜嫄。姜嫄有一次在郊野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心里感到喜悦就想去踩它,结果一踩上去,就觉得身子振动好像怀了孕似的。到时候生了一个孩子,她认为这孩子不吉利,就把他扔在狭窄的小巷子里,但牛马经过时都绕开走怕踩伤他。于是把他移到山上树林子里,恰好那里人多,只好又换个地方。把他扔在沟渠的冰上,飞鸟围集用翅膀遮护枕垫暖和他。姜螈觉得很神奇,于是把他抱回家养大成人。因起初想把他扔掉,所以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弃。弃小时候就喜欢种庄稼,长大后好农耕。尧、舜时担任农师,主管农事,教民耕种,给老百姓带来很多好处。舜把他封在邰,以官为号,称后稷。《诗·大雅·生民》所咏就是他的事迹。

后稷去世后,他的儿子不窋(Zhú 竹)继位。不窋末年,逢夏朝政治混乱,废弃农师,不窋失去官职,流落到戎狄地区。不密去世后,他的儿子鞠立。鞠去世后,他的儿子公刘立。公刘是周族的著名首领,夏朝末年率领周族迁到豳(bin宾)地。豳,在今陕西彬县东北。《诗·大雅·公刘》写他率领族人迁至豳地初步定居,发展农业生产的情景,歌颂了他的伟大业绩和高尚品德。公刘去世后,他的儿子庆节立,庆节建都于豳。

庆节去世后,子皇仆立。皇仆去世后,子差弗立。差弗去世后,子毁喻立。毁喻去世后,子公非立。公非去世后,子高圉立。高圉去世后,子亚圉立。亚圉去世后,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去世以后,子古公亶父(Dan fu 胆甫)继位。

古公亶父,周族著名首领,即周太王,周文王的祖父。他重修后稷、公刘的大业,积累德行,广施仁义,受到国人的爱戴。因戎狄侵扰,他率领族人由豳地迁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北),建筑城邑房屋,设立各种官职,改革戎狄风俗,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使周族日趋强盛。《诗·大雅·绵》即叙述古公亶父始迁于岐及其定居、发展的经过,并写到文王的事迹。《绵》与《生民》、《公刘》,都是叙述周族兴盛、发展和开国的史诗。

古公亶父的长子叫太伯,次子名虞仲。他的小儿子叫季历,季历是太姜所生。季历娶太妊为妻,太妊和太姜一样,都很贤惠。太妊生昌,有圣人的吉兆。古公亶父说:“我们家族将会兴盛,要是兴盛的话,大概就在昌的身上应验吧。”太伯、虞仲知道父亲想让季历继位,以便传位给昌,便有意躲开跑到南方去了。古公亶父去世后,季历继位,就是公季。公季继承、发扬古公的传统,努力施行仁义,诸侯都归顺他。

公季去世后,他的儿子昌继位,就是西伯,西伯也就是周文王。西伯是殷时诸侯,居岐山之下,受到诸侯的拥护。曾被纣囚禁于羡(Yǒu 有)里(今河南汤阴县北),后获释,为西方诸侯之长。他解决了虞、芮两国之间的争端,使两国归附,随后归附的诸侯有40国之多。周文王灭崇以后,迁都于丰邑(今陕西西安南)。当时掘得死人骨骼,西伯命人安葬。有人认为无主佑骨,可以不葬。西伯说:“有天下者,天下之主;有一国者,一国之主。寡人固其主矣。”于是殓以衣冠,为之改葬。人们听到这件事,对西伯更加敬重,闻风归附的又有30国。至此,人心向周,文王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从而为周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文王有一个儿子叫伯廖,周武王灭商,周朝建立以后,武王封他为伯爵。后代以伯廖的名为姓,即廖姓。

2、廖姓始祖之周文王后裔召伯廖

在周文王的后裔中还有一个召伯廖,也是廖姓的始祖。召伯廖是春秋时周惠王的卿士。周惠王十年(公元前667年),召伯廖奉命出使齐国,赐封齐桓公为侯伯,同时要求齐桓公讨伐卫国。

召伯廖的先人是召公爽。召公爽是周文王的儿子,与周武王为同父异母兄弟。因他的封地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召伯。武王灭纣以后,封召公于北燕。成王时任太保,与周公旦分陕而治,自陕而西由召公治理,自陕而东由周公治理。他与周公共同摄政,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是周初德高望重深得人心的大臣。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召公爽下传至召穆公。召穆公,即召虎,也称召伯虎。周厉王暴虐,“国人”围攻王宫,他把太子靖藏匿在家,而以自己的儿子替死。厉王死后,拥立太子靖继位,即周宣王。周宣王时,淮夷不服,宣王命召虎领兵出征,平定淮夷。《诗·大雅·江汉》所咏“江汉之浒,王命召虎”,指的就是这件事。

由召穆公再传至召伯廖,他的后人有取“廖”字为姓的,也是廖姓的一个来源。秦汉以前,在今河南、河北、陕西等地都有廖姓人生活居住,汉代的廖颉担任过钜鹿太守,在历史上钜鹿廖姓曾经为望族。

三、赐姓及他姓改姓

殷纣王执政时,残酷无道,在宫廷中任职的缪、颜二姓因之弃官隐居,改姓为廖。《小溪廖姓祖祠房谱廖姓考源》、台湾《廖氏大族谱》(民国五十八年编修)中都有相同的说法:“廖姓为颜缪二姓并合留形之改姓也,颜姓为冠盖之官,缪姓居衣裳之职。因殷纣无道,荒*绝谏,虐杀朝臣,暴殓天物,臣民离心,衣冠虽属官爵,宫廷常物而求精美华丽,本属人之常情,当混乱朝政之时,艳装诲*物议,不无瓜田李下、惑君之嫌,在良莠不齐之时宜有洁已之道,因而弃官隐于维阳山谷(后称武威)。后恐子孙而受追踪之累,始并合改姓曰廖,以表志同道合,留形不忘本源。”

据官陂《张廖姓族谱》记载:明洪武七年,原籍云霄西林村和尚塘张天正的第三子张愿仔(或作张元子)字再辉,到官陂(时称三都)游学,经常住在当地一个名叫廖化(又称廖三九郎)的人家中。廖化为人和善贤达,家殷富足,膝下只有一女,名叫大娘,品貌端庄,禀性贤淑,知书达理,事亲至孝。廖化见张愿仔善良朴实,忠厚勤勉,是理想的东床之选,便将其招赘为婿(张愿仔入赘时兼养子,改名为廖元子),待若亲子,并把全部田园产业都交由张愿仔掌管。张愿仔也非常孝敬岳父母,就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

明洪武八年(1375年),张愿仔48岁,独子廖友来出生,在友来未冠之时,廖族有亲眷犯国法而逃狱,以当时社会律法十的规定,往往株连九族,因此连累廖氏全族。张愿仔以廖族家人的身份到官府申辩,不料官司拖累多年,结案后,张愿仔身染重病,临终嘱咐儿子廖友采:“吾深受汝外祖父母知遇之恩,欲舍命图报,未能如愿,汝当代父报答,子孙生当姓廖,以光母族,死当姓张,以存子姓,生死不忘,张廖两全。”

廖友来谨承父志,以张承廖,并立誓:“凡我子孙,生则姓廖,殁后书张,不违祖命,以报廖公之德。吾本姓张,来源于河南河郡衍派,云霄西林和尚塘有祖迹,以后应回祭祖扫墓,以尽孝道,若移居外地,姓张、姓廖由其自便。”于是张廖二姓遂成一脉,生时写廖,死后书张,故有“活廖死张”、“人廖神张”、“张骨廖皮”之说。

传说清朝嘉庆年间,因为系出同源的张、廖两姓发生的一次误会,而产生了张廖姓氏。官陂十三世祖廖国宝在朝内当御前侍卫,深得嘉庆帝重用,引起朝内张国公的妒忌,于是他保举廖国宝出征,在阵上廖国宝被张国公谋害致死。死后,张国公才知被他害死的原是自家亲人,后悔莫及。为接受这一惨痛教训,同时认识自己血缘的真正归属,移居外省或侨居海外的张愿仔公后裔,便把张廖二姓联起来并用。如移居台湾台中西屯区、南投、云林县西螺、板桥、三仑乡的张廖子孙就有数万人,建有30多座宗祠。他们都一直奉守祖训,除了户籍登记,平时提到自己的姓氏,大多张廖并用。再如旅居日本大孤市侨胞有张廖富源、张廖富南等,都是官陂愿仔公的后裔。又如移居广东潮汕一带的张廖族人,也多用联姓。

在此之前,元末有简德润者,入赘南靖张家,此派下张简同宗,以后乃有张廖简三姓联宗之说。另一说法认为张简联宗是为了避祸。唐初福建廖崇德有三子九孙,一门高官进爵而为奸臣媾陷,为避祸九孙分三姓埋名隐迹,后世子孙乃以张廖简三姓联宗。

自唐代初年开基福建虔化,廖崇德的子孙很快便分衍至福建及广东各地,崇德生三子,长子兰芝,讳佩,唐总章戊辰进士,承武威郡祀;次子兰楷,继清河郡公;三子兰德,承太原郡祀。兰芝次子光尧,讳德登,为宣州刺史,生三子,长瑞碹,次琼碹,三琳碹。时因奸臣,自此子孙埋名隐姓,命九子分三郡,张廖简三姓联宗自此开始。老大文广、老二文兴、老三文举,仍然本姓廖,奉祖传的“武威”为郡望;老四文福、老五文亮、老六文禄,分姓为简,以“太原”为郡望;老七文有、老八文明、老九文峰,随母姓为张,袭用张姓的“清河”为郡望。

四、少数民族廖姓

壮族:

据史书记载,壮族先人在唐、宋时期有因其居住地区而得名的“西原蛮”、“南丹蛮”、“抚水蛮”等,当时他们已有了廖、宁、侬、黄、莫、韦、周等大姓。现在廖姓仍是壮族的主要姓氏之一。

苗族:

早期的苗族有名无姓,到了明万历年间,有的地区开始出现了姓氏,如在湘西地区就有了“吴、龙、石、麻、廖”五姓。石启贵的《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说:“苗民生活乡间,多属一姓聚族而居……所以寨子大而团体固,人口多而势力强。古时候,吴、龙、廖、石、麻五姓为湘西苗族五姓。所住区域,几乎占湘西整个苗区。”清檀萃的《说蛮》对五姓有不同的说法:“生苗、红苗有吴、龙、石、麻、田五姓。”然而无论从传说或者是实际情况看,“田”应该是“廖”斯误。廖姓出于苗族禾瓜家族,现主要居住在凤凰县廖家冲一带。

毛南族:

毛南族是居住广西、贵州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河地市、南丹县境内。毛南族原名“毛难族”,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现名。毛南族属古越族支系“僚”和“伶”人的分支,有自:己的姓氏,《毛难族简史》说:“宋时抚水州民有区、廖、潘、吴四姓”,抚水州后改安化州,就是现在广西环江、贵州荔波一带。毛南族现在仍有廖姓。

高山族:

据《台湾省通志》载:清乾隆二十三年(1761年),赐台湾高山族七姓,第四姓为廖。

瑶族:

据《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平地瑶的大姓有廖、黄、李、陈、邓等,灌阳道州千家洞(今属广西)之后散居于富川,分布于今富川县富阳、福利、麦岭、朝东、城北乡和钟山县两安、平安乡。

仫佬族:

据《广西仫佬族社会历史调查》称仫佬族中有廖姓。《嘉定县志》也说上海嘉定有廖姓,为贵州仫佬族。

此外,布依族、壮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水族亦有廖姓。

-------------------------------------------------------

廖姓古今迁徙史

先秦时期,廖姓活动、分布的地区主要在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南、河北一带。两汉、三国时期,长江流域已多廖姓居住。隋唐以后,南方成为廖姓分布的主要地区。这种变化的出现,是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背景相联系的。春秋时期的楚人灭蓼,晋朝时期“五胡乱华”,宋朝时期的“靖康之变”,元朝时期蒙古贵族对汉人、南人的奴役,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的大规模移民以及沿海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等等,对廖姓迁徙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三国时期的廖立,是廖姓最早见于记载的南方人。至于他的祖先或者他本人是如何到南方定居的,现在已无从知道了。廖立,字公渊,临沅人。临沅属今湖南常德市。刘备为荆州牧,用廖立为从事,后来升任长沙太守。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孙权派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廖立只身逃到益州,被任为巴郡太守。刘备称汉中王,用廖立为侍中,后迁长水校尉。诸葛亮称赞他是“楚之良材,当赞兴世业者也”。后廖立因恃才自负,没有被列为上卿而当面质问诸葛亮并诋毁朝臣,诸葛亮亲加弹劾,将他削职为民,徙汶山郡。他在徙所率妻子耕种自守,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流涕叹息。后来廖立就死在汶山。汶山在今四川省。廖立是当时很著名的人物,他从湖南到四川做官,也可以说是迁徙,他的后人是留在四川汶山,或是回到湖南临沅,或是蜀亡后去了北方,无从得知其下落。名人尚且如此,许许多多普通廖姓人自然更是难免湮没无闻了。

台湾省

台湾廖氏 台湾廖姓人有单廖与双廖之分。单廖是指纯粹廖姓人;而双廖,又称张廖,是明初福建省漳州府诏安县官陂乡张愿仔的后裔。台湾地区廖姓人口约28万余人。就分布而言,以云林县的二(山仑)乡最多,约为15000人。其次是西螺镇,14000多人。再其次是台中市西屯区、台中市北区、台北县板桥市。这5个地区都是张廖族系的聚居地,是所谓“福佬人”。单廖系廖姓族人的主要聚居地为台北县新店市、桃园县、新竹市、苗栗县、高雄县、屏东县等地,他们的先人是从广东省大

说闽南话,应该是安溪过去的。

安溪县、南安市廖氏 大多数是唐末五代廖俨的后裔,衍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总人口超过4万人。廖俨是江西宁都始祖崇德的后裔,他的大多数儿孙都在安溪蕃衍,分居于上苑、善益、马狮、新厅、益林、后塘、美井、官桥、尚卿、后沟、东林、房巷等地,并播迁到泉州、惠安、南安和江、浙、湘、鄂、川、粤、桂、台、港等地,以及东南亚各国。

上苑廖氏

廖俨入安肇基上苑娶黄氏、郑氏、周氏、陈氏,生八子:长曰泰,字君平,后梁贞明元年(915年),授义勇将军;次曰该,字君盛,约于后汉乾祐二年(948年),授义勇将军;三曰评,字君善,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授清源将军;四曰庭诲,字君示,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授平海将军;五曰惮,字君太,后梁乾化元年(911年),探花及第,后舍官入寺修行;六曰环,字君实;七曰坦,字君宽,后梁时授义勇将军;八曰瑀,字君玉,号金精,后唐时封国师。长房、三房定居上苑,五房出家修行,其余各房因仕途迁往浙江、江西、台湾等地。

上苑是安溪廖氏的发祥地。上苑廖氏至今已传四十世,分为美井派、后塘派、厚家派,后裔衍播于官桥、魁斗、城厢、凤城、蓬莱、虎邱、湖头、剑斗等乡镇。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廖广德从上苑深格迁往蓬莱鹤前村桥仔坑,任朝真寺主持,其后辈专理当地各项佛事。民国时期,廖修忠等因经商从上苑迁居湖头街。

上苑廖氏自九世起陆续外迁。九世孟、迎泰、如迁居浙江,其中孟任平阳县主簿,迎泰派系仕途显达。十世德远任长泰县尉,居长泰县。十七世拗,字士华,迁居浙江。十九世资安迁居惠安县土寨,资龄迁居台湾,志迁居龙溪县。二十世真远迁居浙江省瑞安市及厦门海沧。二十一世新发、新华迁居浙江省苍南县廖家坪,昭阳迁居南安县翔云。二十五世应其迁居浙江省平阳县。二十八世豪生迁居南安县下都,雄生迁居南安县东田,显生迁居厦门市山场,日石迁居台湾,其后裔于20世纪90年代回乡谒祖,捐资重修东林祖祠。美井派六房二十五世毓秀,二十六世启朝、启吉、启元、启尾迁居浙江省温州。二十八世维简迁居江西省,天英迁居厦门市;二十八世维多、二十九世喜、送、来、进、才、到、尝、俦、向、用、枢、三十世天然、天受、天竹、天必,三十世马忍、心奏、向、高、缪、三、窕、铜、孙胁、姜、希、额、幼、桂、元、宁、亦等相继于清雍正、乾隆年间迁居台湾。三十世至三十八世,于清末以后,不少廖氏族人因谋生、经商、求学、工作而迁往国内外。迁往国内的有泉州、厦门、福州、西安、贵州、北京、江西、广西、上海、内蒙古、台湾、香港等地;迁往国外的有印尼、菲律宾、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在印尼、菲律宾和新加坡都成立廖氏公会。

善益廖氏

元大德年间(1279~1307年),十三世廖廷琇(号洪山)从上苑分居犀山下,建善益大宗祠,繁衍善益、马狮、新厅、益林四个村,廖廷琇为善益廖氏始祖。至二十一世,廖氏从善益迁居虎邱镇湖西村水办。两支从善益迁居城厢镇雅兴村廖边。

善益廖氏自二十二世起陆续外迁。长房新厅派二十二世齐迁居仙游县。二十四世敷志迁居广东。二十六世胤秀迁居崇安县、衍江西。长房顶第派二十四世仰取迁居南安县,细仔、仰和迁居浙江省温州。二十五世应春迁居泉州。二十五世心举、心兹,二十六世明尽,二十七世彬阳,三十世翠峰、克让、克配、克相、克喜、克榜,三十一世大滚、大节、成春,三十二世先钦、晋恭、神霜,三十三世永河迁居台湾。三十三世永建迁居泉州,永谟迁居厦门。长房中厝派二十三世季仔、尾治迁居南安。二十八世交政迁居福清。二十八世禄道、三十一世丽水、仕列、金星迁居台湾。长房二思敬派二十八世成锁,三十世满乡、可对、簪英,三十一世冬启,三十二世神鑫、江河、嘉熟、光贤、含蕊、三发,三十三世克秋,三十四世夏春迁居台湾。长房三祖治派二十一世天养,二十四世毓芳迁居温州。二十一世天进迁居德化。二房二十三世东朔、东周兄弟迁居福州。二十五世忠秉迁居晋江。三房二十二世素采迁居温州,二十三世道焕迁居广东省潮州市。四房二十一世妈祖迁居厦门市同安区进美山。二十三世发仔、升仔迁居广东,弼仔迁居德化,一贤迁居永春。二十四世五仔迁居温州,有进迁居晋江。二十五世观宝、观用迁居温州,平剩迁居台湾。二十六世仕香,二十七世孝光,二十九世必色迁居台湾。三十三世文兰迁居鼎美。五房二十三世一交迁居南安,新民、化民迁居乌秋。二十六世契英迁居温州。三十三世祥迁居台湾。六房二十一世玄祖,二十二世孙宁迁居南安,天华、天恕迁居永春。自三十二世至三十六世迁往国内各地及东南亚各国比较多。

尚卿欧阳廖氏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欧阳德安自南安县东田徙至安溪尚卿新楼开基后,至三世长房石轩(1473-1560年)繁衍翰卿村后湖、大书房、杉林、旧圩、坝头、慕头、东山,新楼村仓前、儒林、南斗、小溪、加封、东墘、新宇、德塔,灶坑村高美寨和灶美村高婆仑。二房石斋(1477-1540年)迁往江西。三房石峰(1486-1554年)繁衍新楼村长林、月山、天师宫、新楼、南山、溪坂、下垅、边墘、井兜、溪心和徐州。三世石峰之孙从吾,迁居剑斗镇举口村。石峰之三孙秦,号举吾

(1534-1587年)、九世从善迁居尚卿乡徐州村。十一世知美自翰卿迁居灶美村高婆仑。民国7年

(1918年),剑斗举口村廖姓一支迁居剑斗潮碧村。十二世心斋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往湖头街开设药局,店号“荣元斋”。其店联:“荣卫有方功参造化;元精克补术绍岐黄。”世代行医,祖传秘方“养脾散”,曾畅销县内外及东南亚等地,长盛不衰,其后裔部分定居湖头街繁衍。

尚卿欧阳廖氏自三世起陆续外迁。三世石斋至九世有一支迁往江西。三世石轩之玄孙而上(1574-1642年),官至中宪大夫,迁居泉州北门。三世石峰之子带溪居新楼长林。五世金峰后裔居新楼、溪坂、溪心、岩兜、下垄、南山、华林、边墘、月山、天师宫。三世石峰的六世孙魁麟迁居宁德市飞鸾镇梅田塘田,魁守迁居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县峡口莲花山鸳鸯桥,魁瑶(字子池)迁居宁德县二都榕溪村建碗窑。大宗二房八世子盈(讳粮),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迁居江西省广信府玉山县牛吞湾。九世奋芙之子盛迁往浙江省温州,万英之子梁迁往台湾。一支迁居沙县富口镇白海口村,一支迁居永安县安沙镇,一支迁居惠安县涂寨镇廖厝村。土迩(字兆远),于清乾隆中期迁居台湾琅峤。清源、文御、文偌于清道光初迁居台湾琅峤。德月、清团于清代迁居台湾八分寮。清嘉庆至宣统年间

(1796~1911年)一支迁居印尼巨港,已繁衍6000多人;一支移居占碑,已繁衍1000多人;一支迁居新加坡,已繁衍1000多人;一支迁居马来西亚,已繁衍数千人。

剑斗镇举口廖氏,成玉、六世卫庆、卫储、卫成、卫瑞(字伯图),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迁居台湾北路新庄。八世宗富昆仲迁居政和县三里亭。十二世昭府、昭砚等迁居马来西亚。

魁斗溪东廖氏,宋庆元六年(1200年),上苑厚家派廖氏迁居魁斗镇溪东村龙头角落。其长房长有五兄弟,其中二房迁居台湾;四房迁居浙江温州。

凤城廖氏,新中国成立后,安溪廖氏各支系一些族人因工作、经商等原因,先后迁居凤城镇,主要分布在北石、凤山、小东、朝阳、上西、祥都、凤明等居委会。

安溪县廖氏人口分布

据2004年12月安溪县人口资料统计,安溪廖姓共21969人,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安溪姓氏中居第12位。分布全县9个乡镇,其中以官桥镇最多,尚卿乡次之。

遵国父遗教促进世界大同写进《廖氏族谱》凡例

遵国父遗教促进世界大同写进《廖氏族谱》凡例 廖名龙 最近我整理了好几篇关于“国父”孙中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