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前家谱只能官修 普通人修属“犯上”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3浏览:1收藏

宋代以前家谱只能官修 普通人修属“犯上”,第1张

 核心提示:袁义达说,在宋代以前,中国的家谱只能“官修”,也就是说,只有帝王将相、名臣才有资格修家谱。普通人如果要修家谱,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属于“犯上”。

 众多家谱上,都有个“亮闪闪”的名人是自己的先祖,或为帝王,或为名臣。

 比如,有的李氏称李唐皇帝为本族始祖,萧姓则号称自己这一支先祖为萧何,张氏则拉张良、张飞等为自己的祖宗……

 其实,“攀附”名人并非简单如阿Q般“我祖上比你阔多了”。这样做,除敬重祖先的思想外,老百姓也有自己迫不得已的原因。

 宋代以前家谱只能“官修”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采访了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袁义达长期从事姓氏群体遗传学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室主任,出版过《中华姓氏大辞典》等著作。

 袁义达说,在宋代以前,中国的家谱只能“官修”,也就是说,只有帝王将相、名臣才有资格修家谱。普通人如果要修家谱,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属于“犯上”。

 宋代以后,民间言论开放,普通人才开始修家谱。因为中间多年文献断档,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祖上到底是谁,只能根据自己大概来自哪里,和哪个同姓官员的某一支重合,就直接跳过去了连接上了。

 当然,老百姓们这么做,也是受了刘邦的启发。众所周知,刘邦做皇帝前仅仅是个小小的亭长,出身低微。他当了皇帝后,竟然拐弯抹角把自己的家谱续成了炎帝之后。老百姓一看,皇帝都这么干,大家当然可以效法。于是,几乎所有的家谱,往上数祖先必定是名人,因为普通人根本就没有家谱传下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曾有人要为他续家谱,想把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认成他祖先,但最终放弃。有人说,是因为年代太近,朱熹子孙尚在,朱元璋实在不好蒙混;也有人说,是朱元璋后来自己没同意,而是把自己讨饭的经历给写上了。

 家谱文化是一种信仰

 如果家谱是这么来的,那它还可信吗?袁义达说,家谱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了一种信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保留几千年的家族文化。这种信仰,也是对祖宗的敬畏,让人有根有源,知道自己从哪儿来。

 实际上,对于家谱,前面是真实的,后面也是真实的。也就是说,家谱前面多少代,因为有文献记载,是有据可依的;最近数代,牵涉自己的叔伯、爷爷、曾祖等,也是真实的。唯一的断层就是在文献缺失的那些年代。

 “曾经有人发现,一个县如果有5个进士,那么全县同姓的人都认这几个人为祖先,难道这几个进士就没有兄弟吗?其他人都去哪儿了?”袁义达说,这就像是一棵大树有众多分支,你本来属于第三支第五根,但是你认了第一根,中间的差别其实并不大。

 说到底,中国的家谱文化,就是整个民族的血脉信仰。

 袁义达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黑人开始寻根,由此带动了华人寻根。和他们不同的是,我们有家谱,追根溯源,就知道自己从哪儿来。不管中国的社会结构如何变化,只要姓氏文化不丢,我们的文化就能传承。

 姓氏轶事

 朱熹的“序”被多个姓冒用

 除了认名人当祖先,以前还有人喜欢假托名人作序。史料显示,朱熹作谱序的家谱多达十几个,有的是真的,有的则是伪作。

 他的一篇谱序,竟为周、黄、刘、戴、吴、洪等姓氏的家谱同采用,其中只姓氏一字之别,其余文字均雷同。

 明清时期,甚至有了职业“谱师”、“谱匠”,专为一些家族制作假冒伪劣家谱。

 如今,随着寻根和民间修谱的兴起,“谱师”这个职业又重出江湖,甚至有了专门的修谱公司。

 有学者说,这应了“盛世修谱”这句话,也跟“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修谱传统有关。

 在南方一些城市,如今的“谱师”月入上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但有些“谱师”修出来的家谱并不靠谱。修家谱需要仔细考证,要把每个人诞生、工作、嫁娶的轨迹都找到,何时迁徙、埋葬在哪里等都要弄清楚。掌握好这全部的要素,并不是一件易事。

 刨根问底

 五百年前是一家?这事真不一定

 常常有两个同姓的人初次遇见,会笑称“五百年前是一家”。也有人会主动和名人搭关系,比如姓孔的就认为自己是孔子后代,姓关的认为自己是关羽后代。

 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有学者解释称,一方面,同一姓氏最终追溯到老祖宗,不可能是一个人,而应该是一个家族。比如姓孔的,老祖宗可能是孔子,也可能是孔子的兄弟。再比如,中华民族所有姓氏追溯到头就是炎帝和黄帝,但不可能只有这两人,而是两个家族。

 更重要的是,在姓氏流传和演变过程中,会影响一个姓氏“血统”的纯正。大量的赐姓、改姓,还有姓氏避讳等,都使得“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说法难以成立。

 “岳”姓是怎么来的?

 近日,有岳姓读者打来电话咨询岳姓的来历。

 据袁义达、邱家儒主编的《中国四百大姓》,岳姓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124位,总人口大约149万。

 “岳”和“山”有关,来源于先民对大山的崇拜。岳姓源出风姓,伏羲氏后代。相传在尧舜时期,有大臣羲和,掌天地四时之官,擅长观察天象,发明了日历,因此为尧执掌历法。他的后裔建立了羲、和两国,在今天河南登封、荥阳、巩义一带。

 岳姓血脉一直纯正,几乎没有混入过外族的血脉。南宋民族英雄岳飞遇害后,他的后代和族人有北上东北的,在辽宁定居,到明清时,和当地满人融合。

1 家谱的意义

家谱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记录了家族的血脉、世系和家族文化,是家族历史的见证,更是家族认同的象征。家谱不仅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帮助家族成员了解自己的亲属关系和家族背景,传承家族的优秀传统和价值观念,增进家族成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2 家谱的来源

家谱的来源有很多种,包括口耳相传、手工记录、电脑编制等。在古代,人们通常采用手工记录的方式记录家谱,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现代人们则可以通过电脑编制软件,更方便、更快捷地生成家谱。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记录家谱,都要注意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家谱的局限性

尽管家谱记录了家族的世系和亲属关系,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一方面,家谱只能记录到有传承下来的世系,对于战乱、迁徙等原因导致家族血脉中断的情况很难记录。另一方面,家谱只能记录到表面的亲属关系,难以了解家族成员的性格、职业、兴趣爱好等方面。因此,家谱作为一种资料记录方法,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4 家谱的保护

作为文化遗产,家谱有着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因此,保护家谱应该成为每个家族成员的责任。家谱的保护首先是要防止遗失、毁损和滥用。此外,还要注意家谱传承的方式和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在传承家谱时,应该经过所有有关家族成员的同意,尽可能地将家族文化和价值观念传递下去。

5 家谱的价值

家谱不仅有历史和文化价值,更有人文意义。家族成员可以通过阅读家谱,了解自己的亲属关系、家族历史和家族传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家族;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也能从家族文化和人物故事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因此,每个家族成员都应该关注并传承家谱,让家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6 家谱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家谱研究。从家族历史和文化角度出发,研究家谱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家族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寻找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同时,家谱也是民间史学的重要资料之一,研究家谱有助于增加对社会历史演变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家谱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7 家谱的发展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家谱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电脑编制软件生成家谱,利用互联网分享和存储家谱信息;同时,也可以利用基因和DNA技术研究家族世系和谱系,了解家族的族群特点和演化规律。未来,家谱的发展方向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具有更加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8 家谱的总结

家谱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记录着家族的世系和亲属关系,是家族历史的见证,更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的保护和研究,对于维护家族文化、传承家族优秀传统和价值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完整的家谱一般包括:谱序,首事名录,字辈世系行号,家训,家谱中当然看把每个家族成员记载进去啊。

简言之,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规家训。家谱中较为常见者,大致包括了以下内容:(一)、注重家法、国法(二)、和睦宗族、乡里(三)、孝顺父母、敬长辈(四)、合乎礼教、正名分(五)、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总之关于修家谱的东西很多, 需要修谱的朋友还是建议找专业的修谱的人咨询。-百姓通谱

宋代以前家谱只能官修 普通人修属“犯上”

 核心提示:袁义达说,在宋代以前,中国的家谱只能“官修”,也就是说,只有帝王将相、名臣才有资格修家谱。普通人如果要修家谱,是要冒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