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什么和尚
朱元璋是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最奇之处在于他从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一个游方僧成为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彻头彻尾出身底层的皇帝。是什么成就了朱元璋,他又是怎样开创了一个延续277年的大明王朝?这样一个开创一代帝业的皇帝,他的出身究竟怎样?他究竟又为何曾经出家为僧?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他的属下揣摩他的心理,要为朱元璋立家谱。于是,历史上就流传着各类版本的朱元璋家谱,更有家谱表明,朱元璋的祖上是宋代理学家朱熹,事实是否真是如此? 在传说和野史中,对于朱元璋的出生地,有着很多的说法,那么,朱元璋究竟是哪里人?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为何曾经一度为僧?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朱元璋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和特别的经历呢? 朱元璋身在寺院,多年如一日,本该不问世事,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朱元璋离开寺院,从军而去,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将与我们一同开始一段新的历史之旅,拨开大明的历史迷雾,寻找事实真相。 (全文) (看到明朝十七位皇帝的说法,很多观众或许会疑惑不解。明朝不是只有十六位皇帝,怎么又会多出一位呢?是历史记载有什么错误?还是又有了新的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将与我们一同揭开明十七帝疑案的第一疑案,再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前世今生,揭秘他身世的四大谜团。)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开始讲《明十七帝疑案》。为什么我们说是十七帝呢?我想有这几方面原因。第一个,明朝建都于南京。只是到了永乐十八年以后,明朝才迁都北京,最后确定北京为明朝的首都是在正统年间,这是第一条。第二条呢,就是明朝实行的是两京制度。明朝迁都北京以后,南京作为一个政治、经济的中心并没有取消。北京是京师,南京是陪都,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在明朝末年,李自成军队攻克了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而死,清朝军队进入北京,占领北京城,明朝还不能算做灭亡。第三点,在明朝北京陷落以后,江南的大片土地仍然在明朝的势力控制之下。明朝的军队和大臣们又在南京拥立了一个叫做“弘光帝”这样一个皇帝,年号叫做“弘光”,我们称他做弘光帝。这个弘光帝他仍然是明朝各派势力,各个宗室都承认的正统的中央政权。弘光帝的政权结束了,明朝才算灭亡。这样,把最初在南京建都的朱元璋和在南京做皇帝的建文帝和在北京朱棣明成祖以后的几个皇帝再加上在南京的弘光帝,这样正好是十七帝。因此我们说,明朝是多少位皇帝呢?是十七帝。明朝的灭亡是在什么时候呢?是在公元1645年。它全部的时间是多少年呢?是从1368年到1645年,这样是277年。 (当我们解决了这样一个困扰我们的疑问之后,277年王朝的风云变幻以及17位帝王的命运浮沉也将渐渐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而第一位走进我们视野的就是这位显赫而奇特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有的皇帝。不仅是他治理天下,他的方法、策略少有。他的出身奇特,也是少有的。他是从赤贫,社会最底层,成功地登上帝座,建立一个辉煌的皇朝。延续了二百余年。这样一个大明皇朝的皇帝。以前也有出身底层的皇帝:刘邦。刘邦是亭长,也是地方的小官吏。朱元璋不同,没有尺寸之地。他的出身十分奇特,为什么这样一个赤贫的,出身的普通人,能够最后登上帝座呢?他的身世有什么暗藏的秘密吗? 我们先讲他的出身地之谜, 大家知道有一个流传非常广的民谣,这民谣写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凤阳花鼓》。第三句就说了朱元璋的出生地,出身之地。自从出了朱皇帝,那就是凤阳出了朱皇帝,他的出身之地没有争议,但是有的朋友就问,我可看到一些材料说,朱元璋不是生在凤阳,是生在泗州盱眙,江苏苏北。这个地方还有朱元璋的祖陵在那里。为什么朱元璋的出生地,会有这样的争论呢?我们查一下最早的记录,按照朱元璋本人,最早的说法,我生在濠州之钟离,就是安徽凤阳,没错啊,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到了清朝以后,就出现了泗州盱眙的说法,为什么呢,怎么这么容易就混淆了,这两个地方,我们在往前推,查一查《元史》,《元史》上记载,泗州盱眙是属于安丰路,《元史》的,《地理志》上写的,安徽的濠州钟离呢,在元朝的时候属于淮安路,所以在朱元璋的时候,这两个地方,根本不能混淆,为什么到了中后期,就混淆了,后来就混淆了呢?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他提高了他老家的地位,他把他的老家,建立成了中都,而且称为凤阳府,这个凤阳府,不仅包括钟离,濠州钟离,而且把泗州盱眙,也纳进来了,所以这一大片都是凤阳,而泗州盱眙,又有朱元璋的祖陵,所以就容易造成混淆,我们怎么判断呢?我们根据朱元璋自己的回忆判断,朱元璋说,他的父亲从泗州盱眙,迁到濠州钟离之东乡,在五十岁的时候,“而眹生焉”,有没有盱眙这一说呢?有,当时他父亲,是从泗州盱眙迁过来的,迁到了濠州之钟离,就是安徽凤阳,在五十岁的时候,生了朱元璋,后人把这两条,这两个地方弄混了,但是我们以朱元璋,自己的说法为准,确认他生在安徽的凤阳。 (在刚才的那首歌谣中,我们听到了这样一句话,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为什么一位开国皇帝,反倒使他的老家,十年到有九年荒呢?历史真相果真如此吗?) 实际上,这和朱元璋当皇帝以后,实行的一项政策有关系。大家知道,这首歌,这首歌谣什么人唱,一般都是打着凤阳花鼓,流浪的乞丐唱,他们是从哪里来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他学习汉高祖当年,把齐、楚、十万户富民,迁移到关中,充实关中的地区,这个做法,(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呢,就把江南富户,15万户迁到凤阳,凤阳这个地方,是他老家啊,老家不能贫穷,不能没有有钱有势的人,他就把江南富户,十几万户都迁到凤阳周围,凤阳是中都,一定要让它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显得非常繁荣,加强他老家的势力,但是这些人来到凤阳以后,并不安心啊,离开江南富庶之地,到了安徽贫穷之地,经常想家,又不敢明着回去,怎么回去呢?一路装扮成乞丐要饭,讨要回到老家探望,这样就有一句话,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是不是荒年,他们都要回家探望,经常回家探望,这种情况就发生在,朱元璋做皇帝以后,所以民谣就留下来这一句,“十年倒有九年荒”。 (在中国人的传统中,一贯重视修家谱,尤其是要在家谱中,写下一些光宗耀祖的名字,以显示家族的显赫,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更是不会例外,但朱元璋的家谱,却奇特得出乎人们意料,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么朱元璋的家谱,究竟有什么不同,他又为什么,要这样写他的家谱呢?) 朱元璋家谱之谜,朱元璋的家世怎么样呢?他做了皇帝以后,也有的臣下,揣摩朱元璋的心理,想给他找一个辉煌的祖先,他们找到了谁呢?找到了宋朝的大官僚,大学者朱熹,这个朱熹做过大官,又是一个大学问家,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如果朱元璋祖上,有这么一个人,他也很有光彩,朱元璋说,不用,我就是我,我就是朱元璋,我们家非常穷,我要原原本本地,把我的出身告诉大家,朱元璋他们家,什么情况呢?他的先世住在,江苏金陵的句容,从金陵句容,迁到了泗州的盱眙,又从泗州的盱眙,迁到到了濠州钟离,就是迁到了凤阳,他的家当时什么情况呢?他曾经让儒臣,给他写他家庭情况的,回忆的文字,儒臣写了以后,(朱元璋)不满意,再写以后,(朱元璋)还不满意,两次写他的家史,(朱元璋)都不满意,于是(朱元璋)自己,亲自执笔回忆他的家史,这个家史记载在,《御制皇陵碑》上,《御制皇陵碑》在哪里?在现在的安徽凤阳的皇陵,前不久我们到了,安徽凤阳皇陵,看到了皇陵碑,我们身后的这个碑,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御制皇陵碑》,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皇陵,在皇陵碑上,朱元璋,想到他过去的生活,写到,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彷徨,--朱元璋《御制皇陵碑》。那么“是方”在哪儿呢?就是指的这块土地,皇陵碑碑文,记载了(朱元璋)的历史,皇陵碑文怎么写的呢?予时秉鉴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事之艰辛。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运,俾世代见之。--朱元璋《御制皇陵碑》,这几句话什么意思?他说,我经常拿着镜子,看自己的模样,“予时秉鉴”拿着镜子,“窥形” 看自己,“但见苍颜皓首”面目苍老,“皓首”白头发,“忽思往事之艰辛” 想到往年的艰辛,可是我想到往事艰辛,儒臣们不是这样,他给我回忆的时候,都给我把过去的生活,粉饰了,没有实事求是地说出来,没有把我的苦难,告诉后世子孙,不能够作为他们的借鉴,我要原原本本地说,我是怎么样出身,怎么样一步一步成长,那么朱元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碑文接着写,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彷徨。--朱元璋《御制皇陵碑》 说过去我的父亲,就在这个地方住,“寓居是方”“农业艰辛”做着艰苦的农业生活,“朝夕彷徨”早晚都没有依靠,不知道要做什么好。朱元璋小的时候,家里没有土地,他给别人去放牛,但是这个小放牛童,是非常聪明的,关于朱元璋小的时候,有一些传说,说朱元璋小的时候,和一群小孩放牛,他们经常做游戏,朱元璋是这些小孩子们的头,是小领袖,跟他一起放牛,都有什么人呢?有汤和这些人,汤和比他大三岁,一起放牛,他们装扮成在朝廷当中,朝拜的情况,朱元璋用这个车的幅板,做成朝天冠,用散板做成芴板,大家朝拜朱元璋,山呼万岁,还传说,没有金銮殿,坐在哪儿呢?没有宝座怎么坐呢?他就把割草的篮子摞起来,在上面朱元璋坐上,大家朝拜,几个孩子都往上去坐,坐上去就摔下来,只有朱元璋坐上去稳稳当当,大家朝拜,这些小孩子们,包括汤和,都信服朱元璋,(朱元璋)是他们的小领袖,以后汤和也是重要人物,我们还要说,就在朱元璋17岁的时候,他家乡,现在的安徽凤阳遭了大灾,什么灾呢?先是旱灾,紧接着是蝗灾,蝗灾过后是瘟疫,父亲、母亲、(大哥), 先后死去,无处掩埋,朱元璋跟他(二哥),一起去求田主,别人的土地不能让他掩埋,田主对他说,呼斥昂昂,这是在《御制皇陵碑》,写的词汇,我们身后的这个土坡,就是明朝的皇陵所在,当年朱元璋一家几口人,在蝗灾、旱灾当中,死去以后,没有地方埋葬,田主对他“呼斥昂昂”,他得到田主哥哥的照顾,最后才埋在这里,当时是什么情况?当时是一片荒土。 朱元璋父母埋葬的时候,情况非常凄惨,葬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朱元璋《御制皇陵碑》,这几句话什么意思呢?“葬无棺椁”,没有棺材,埋葬的时候,身上盖着件破衣服,“体被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拿三尺浮土把他掩埋了,没有任何吃的,任何喝的东西,给父母供奉,坟前都要摆一点,果品、食品、点心供奉先人,祭奠先人,没有,“浮掩三尺,奠何肴浆”,非常凄惨。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当过和尚的皇帝并不多,而朱元璋就是其中一个,而且一当就是四五年,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走进佛门,是他历经世态炎凉,看破红尘了,还是他雄心泯灭,遁入空门,朱元璋出家之谜。) 做和尚的原因,有一些传说,一种传说,说是朱元璋生下来以后,不能吃东西,小孩一般生下来以后,马上就要吃东西,但朱元璋不会,他的父母非常着急,父亲就去请大夫,到了大夫,到了医生那里,医生没有办法,不得而已,又返回家,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一位道士,这道士说,先生,您干什么去了?他说我家生了一个小孩,不能吃东西,我非常着急,请大夫了,大夫也说没办法,道士说:不用着急,这个孩子命很大,到了午夜子时,这孩子就能吃东西,他父亲将信将疑,说如果照您说的,我的孩子,到了午夜能吃东西的话,长大了我就让这个孩子,出家当和尚,(朱元璋父亲)许这个愿。于是后来,朱元璋当了和尚了,这是一个铺垫,一种说法。 按朱元璋在,《御制皇陵碑》中,写的情况,没有这么浪漫,碑中怎么写的呢?“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朱元璋《御制皇陵碑》。说安葬了父母以后,“既葬之后,家道惶惶”,我们的家境,仍然是没有办法,“仲兄少弱”,“仲兄” 老二 二哥,“少弱”,年纪不大,“生机不张”,也没什么生计啊,“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大嫂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娘家,大哥这个时候也死了,他的哥哥,父母都死了,灾荒瘟疫并没有过去,旱灾以后是蝗灾,蝗灾以后是瘟疫,碑文当中写道,“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无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朱元璋《御制皇陵碑》,粮食都吃尽了,草木都吃尽了,我有什么呢?“予亦何有”,我没有呀,没有,“心惊若狂”,我们当时心急得要发疯了,贫穷,没有饭吃,皇陵碑继续写道,“兄云此去,各度凶荒。我为兄哭,兄为我伤。皇天白日,泣断肝肠”,--朱元璋《御制皇陵碑》,我对哥哥说,我们就此分手吧,大家度过这个荒年,他为哥哥哭,哥哥为他伤心,光天化日之下,各奔东西,他哥哥走了以后,没有别的办法,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朱元璋入寺当了和尚。皇陵碑有这样几句话,“兄弟异路,哀动遥苍。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礼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朱元璋《御制皇陵碑》。兄弟分手了,悲痛感动了上苍,感动上苍也感动了,邻居一个汪母,汪妈妈,汪妈妈备了一份礼物,让她孩子到寺庙求人,到寺庙里送礼,要求寺庙的主人,留下朱元璋当和尚,这时候朱元璋,才走上了为僧之路,朱元璋当和尚,是万般无奈,走头无路,并不像传说当中,说的那么浪漫,朱元璋在寺庙里头,每日做功课,念经书,最重要的是有饭吃,因为他就是为了吃饭,才到寺庙里,但是,因为周围都闹灾荒,寺庙也不能够维持长久,刚过50天,寺主就把和尚们,叫到一起,告诉大家,庙里头没有吃的了,大家四处云游,从此朱元璋托着一个钵子,四处云游。 云游的生活,也是非常艰苦,皇陵碑怎么写的呢?是这样两句话,”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朱元璋《御制皇陵碑》,说早晨起来,走在路上,看见哪家烟囱里,冒烟着火了,一定是这家做了早饭,或者做了饭了,要赶到人家吃饭的时候,去要一口吃的,如果去晚了,要不着了,所以是,“突朝烟而急进”,赶快走,“暮投古寺以趋跄”,晚上投奔寺庙好歇脚啊,不能在荒天野地里睡觉,但是一身疲惫,又没有歇脚之处,尽管很累,但还是踉踉跄跄,投奔寺庙,他在外面云游,经常是月夜、寒风、霜雪,皇陵碑怎么写的呢?有这样两句话:“仰穹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朱元璋《御制皇陵碑》。靠在山石上,看着高高的山峰,看着天空,月亮照在身上,想着父母,天人异路,猿猴叫着,凄凉、寒冷、无依无靠,如同漂蓬,朱元璋原原本本,把他当和尚,当游方僧的艰苦生活,写在《御制皇陵碑》上,朱元璋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云游就是三年之久,三年之后,朱元璋又回到了寺庙,做他的和尚,这三年的云游,对于朱元璋来说,很重要,长了见识,有了经历了,他知道如何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开出一条生路,知道怎么样待人接物,知道怎么样和社会相处,朱元璋可以说,在他的智力身心上,有了一个很重要的飞跃。 (如果朱元璋,每日只是如此地,在寺庙中读书、扫地,或许佛门会多出一位高僧,但命运之手,却把朱元璋推上了,大明王朝开国皇帝的宝座,从一个普通的和尚,到一代帝王,他们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奇迹,改变了朱元璋的人生命运?朱元璋身世之谜四,从军之谜。) 朱元璋做和尚,平静的生活,有一天被打破,一个人带了一封信,送给朱元璋,什么人,汤和,刚才我们说小的时候,他们一起放牛,汤和比他大三岁,这些人都把朱元璋,看成他们的小领袖,他们的头。郭子兴起义以后,汤和带着家乡的十几条汉子,投了郭子兴军中,汤和投了军,他必然想到,小的时候他们的小领袖,他很信服朱元璋,他很自然地就想到朱元璋,把他请到军中来,朱元璋就接到了,这样一封信,这封信在朱元璋心里,是起了轩然大波,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怎么办呢?在他地回忆中,也有一段话,“既忧且惧,无可筹详”,说既担心也害怕,拿不出办法来,怎么办?与知者相商,与他的知心的人,商量商量吧,大家可能会问,说汤和让你去,你就去吧,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不是,形势非常复杂,红巾军起义之初,军队并没有严格的纪律,到处抢掠烧杀,用朱元璋自己的回忆,烧杀的情况非常惨,是屋没有一个完整的椽子,墙没有一垛完整的墙壁,四处杀人,“焚荡城郭,屠戮士夫”,当然,红巾军当时,主要打击的对象是富人,“屠戮士夫”嘛,朱元璋担心,如果我出去遇见红巾军,不知道我是什么人,把我也杀了,还不如在庙里待着,可是还有一个危险,遇到元军也不安全,元军去讨伐红巾军起义,但是他们不敢直接,跟红巾军作战,这些当官的怎么办,就让这些士兵,到处抓老百姓,抓了老百姓以后,就把老百姓头上,裹上一块红头巾,说这是红巾军,送给上级请赏,朱元璋就说,我要留下的话,红巾军也肯能杀我,我出去的话,元军也可能害我,怎么办呢?这时候来了一封信,真是不知道怎么办,叫“无可筹详”,他的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到庙中,去算一褂呢? 于是朱元璋就到了,庙中的佛前,给自己求卦,用什么来算,用珓杯,这个珓杯,是用竹木做成的,一个象杯形的算挂的工具,叫做珓杯,两个杯仍上去,落在地上,扣着是阴,仰着是阳,朱元璋说,如果你说我离开这里,可以平安的话,请你给我两个阳杯,如果你希望我留在这儿,留在这儿也能够平安的话,那么你给我一阴一阳杯,这是朱元璋本身的盼望,他投,投珓杯落下,得到两个阴杯,既不让他走,也不让他留,朱元璋心里盘算,这个不能定,第一次不算,再投,他心里想,我还是希望走,你一定要让我,得到两个阳杯,我带着干粮就离开寺庙,再投又是两个阴杯,朱元璋不甘心,怎么又是两个阴杯,既不是走也不是留,再投第三次,第三次什么都不是了,既不阴也不阳,(珓杯)斜着站着,到底是怎么回事?朱元璋在盘算,莫非你是让我自己起事吗?自己挑起来来做事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再给我两个阴杯,朱元璋又投起来,落地一看,两个阴杯,这一件事记录,在朱元璋自己写的,一篇回忆文章当中,这个文章叫做《记梦》,说往事像梦一样,《记梦》,这是朱元璋写的回忆,我们说朱元璋,经历了四处的云游,见到了天下大乱,看到群雄并起,他自己不能不有所心动,但是他在决定取舍的时候,需要借助外力,来坚定他的信心,古人迷信,跟我们现在不一样,算卦之后,朱元璋决定投军。从此离开寺庙,朱元璋从此走上了,他成功之路。
朱姓字辈
朱姓明代王族字辈
朱元璋为秦愍王朱樉后裔制订的20个派字是:
“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晋王朱棡后裔,以:
“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20字为派语。
楚王朱桢后裔,以:
“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土立全功”等20字为本族派语。
代王朱桂后裔,以:
“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耀壮洪基”等20字为派语。
庆王朱椭后裔,以:
“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衍,骘眷发需昆”等20字为本支派语,以分昭穆。
朱撼后裔以:
“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等20字为派语。
韩王朱松后裔,以:
“冲范征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等20字为派语。
沈王朱模后裔,以朱元璋所定的:
“佶幼诠勋胤,恬理效回瑝,湜源諲皙暐,圭璧澈澄昂”等20字为本系派语。
唐王朱柽的后裔,以朱元璋所定的:
“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等20字为本系派语。
伊王朱(木彝)的后裔,以太祖所定的:
“禺页勉諟讦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等20字为本系派语。
韩王朱松后裔,以:
“冲范征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等20字为派语。
一、姓氏源流
崔(Cuī)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以邑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资料所载,炎帝神农氏后裔,西周时齐国国君丁公伋的嫡长子季子曾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县),子孙以邑为氏,是为山东崔姓。根据多种古籍的记载,崔氏出自姜姓。崔姓出自于西周时期的齐国,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曾经长期是山东望族和中国著姓。齐国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建都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开国君主是吕尚。吕尚本来姓姜,因为他的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从其封姓,故称为吕尚。吕尚的儿子丁公佶,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来应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北),后来以邑为氏,就是崔氏。 而这位丁公佶,相传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儿子。由此可见,崔氏中国人是源自姜太公的直系后代,追本溯源还是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的子孙。他们的得姓,算起来大约有3000余千年的历史了。
2、据《新唐书》所载,唐时新罗国有崔姓。
3、出自少数民族崔姓:
① 清代高丽人、满洲人姓氏中有崔姓。
② 今彝、回、蒙、土等族均有崔姓。
得姓始祖:崔季子。相传炎帝神农氏为少典之子,因居于姜水(渭水支流)之滨而得姜姓。西周初年,其后人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人称姜子牙,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姜太公之子在周成王时为齐丁公。齐丁公嫡子季子本该继承齐国国君之位,却让位于其弟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其后人以邑为氏,称为崔姓,并尊仁爱有德的季子为崔姓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崔姓崔姓发源于山东境内。季子后人一直仕齐国卿大夫。秦汉时,季子后裔崔意如任秦国(都今陕西咸阳)大夫,封东莱侯。长子崔伯基为西汉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一说今山东武城县西),后分衍出鄢陵(今属河南)、南祖、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青州房等支派。次子崔仲牟,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后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等支派。崔姓一族可谓门庭显赫,人丁兴旺,故有“清河”、“博陵”两大郡望。另东汉末年,军阀争战,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避居朝鲜,后发展为朝鲜大户。魏晋南北朝时,崔姓依旧以门第高贵、族大人众而著。史载,西晋时,崔姓位居北方士族之首,遂被列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有:“崔殷(崔伯基八世孙)有七子,长子崔双为东祖,次子崔邯为西祖,三子崔寓为南祖,亦号中祖。崔寓四世孙崔林,魏司空、安阳孝侯,曾孙崔悦,前赵司徒、左长安、关内侯,有三子:浑、潜、湛。崔湛之孙崔蔚,北魏郢州刺史,居荥阳(今属河南),号郑州崔氏。”唐代崔姓官仕宰相者多达二十七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列二十三人,该书《校勘记》又增补四人),由此可见唐代崔姓地位显赫之一斑。此期,崔姓繁衍之地以北方为主,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遍布崔姓。宋元时期,有较多崔姓南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明朝初年,有山西大槐树崔姓移民于人迹稀疏之地。明清之际又有大批崔姓族人迁往辽东一带,多与朝鲜族杂居。清末又有入居东南亚国家者。总之,唐代以后,崔姓虽陆续有迁徙之举,但仍不失为一北方姓氏。今日崔姓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五省崔姓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崔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八。
三、历史名人
崔 浩:清河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人,后魏时官至司徒。其修史以彰直笔,因暴露“国恶”,而遭灭门之灾。
崔 宏:南北朝时清河东武城人,官至吏部尚书,曾执掌机要,参与草创过各种制度。
崔 鸿:今山东平原人,著名史学家,初仕魏中散大夫一职,后迁黄门侍郎,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撰《十六国春秋》一书。
崔 颢: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代大诗人,官至司勋员外郎。早期多闺情诗,诗风浮艳,晚期诗风慷慨豪迈,后人辑其诗成《崔颢集》。
崔 护: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官至岭南节度使。其诗《题都城南庄》,有句“人面桃花相映红”千古传诵。
崔 白:濠梁(今安徽省凤阳)人,北宋名画家,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其笔法劲利如铁丝,设色较淡,改变了宋初以来画院流行的浓艳细密之画风。
崔 立:将陵(今山东省德州)人,金末自称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郑王。
崔 斌:元朝名臣,官至中书左丞(副丞相)。其人才思敏捷,性情刚直,为官清廉,深受元世祖信任。
崔 述:大名(今属河北省)人,清代历史学家,考据学者。字承武(1740-1816),号东壁,河北大名人。乾隆举人。曾任福建罗源、上杭知县。任职期间,兴利除弊,为人称道。30岁后,因见群经的传记、注疏多与原经文有出入,由怀疑而进行考据,辨别真伪。他考辨先秦古事,一切取信于经。对战国以下的书,都以为不可全信,因而专攻古史。对近代史学界怀疑古书古事的风气,颇有影响。所著书以《考信录》为主,包括《三代考信录》、《丰镐考信录》、《洙泗考信录》等,近人汇印为《崔东壁遗书》。
崔马因:东汉涿郡安平(今属河北省)人。少与班固、傅毅齐名,曾为府掾,后改主簿,著有《达旨》等,有“儒家之林大才子”之称。其子崔瑗,官至济北相。为著名书法家,工章草,其书“点画精微,神变无碍”,人称“草贤”,著有《草书势》。
崔善为:唐代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善天文算历和断狱。曾随李渊起兵,后封清河县公。
崔敦礼、崔敦诗:南宋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二人均为绍兴进士。敦礼著有《宫教集》、《刍言》。其弟敦诗文才敏赡,著有《玉棠类稿》、《西坦类稿》等。
崔子忠:北海(今山东省莱阳)人,明代著名画家。擅画人物、仕女,兼工肖像画。与陈洪绶并称“南陈北崔”。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崔姓郡望主要有清河郡、博陵郡、汞阳郡等。
清河郡:汉高祖所设置,相当于今天河北省清和及枣强、南宫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东汉时改为国。
博陵郡:三国魏正始三年设置,西晋时置为国,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安平,饶阳、安国等地。
汞阳郡:由三国时的河南郡分置,西晋时也被设置为国。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黄河以南,东至朱仙镇、西至汞阳南至密县,以及黄河以北的原阳县地。
2、堂号
噤李堂:“噤李”是指使李白不能够开口吟诗。传说唐朝崔颢游黄鹤楼,在楼上题了一首诗,文情俱佳。后来李白也游黄鹤楼,见到崔颢的诗,便不敢在上面题诗了,只是吟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此外,崔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清河堂”、“德星堂”、“敦叙堂”、“默阴堂”等。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什么和尚
本文2023-11-13 05:16: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67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