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八旗是从何而来。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3浏览:1收藏

清朝的八旗是从何而来。,第1张

  八旗的形成

  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诸部,伴随统一战争的进行,归服的人口日众,先前那种只凭血缘关系的军事与生产组织,已不能适应统一战争的需要了。于是在这种特殊的政治历史环境下,八旗制度便应运产生了。《满文老档》中记载如下:“聪睿恭敬汗将收集众多之国人,尽行清点,均匀排列,每三百丁编一牛录,牛录设额真一人、牛录额真下设代子二人、章京四人、村拨什库四人。将三百男丁以四章京之分编塔坦,无论做何事,往何地,四塔坦的人按班轮值,其同工、同差、同行走。”(额真来自蒙语,是主人的意思。)

  随着统一战争的不断扩大,牛录编设的增多,为适应多兵力、大规模作战统一指挥的需要,努尔哈赤将五牛录(实际大多不止五个)组成一个甲喇,在由五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即旗。并以八种不同形式的旗帜作为标志,行军战斗;生产劳动;行政管理均为一个固定单位。旗是八旗制度中的最高组织形式,也是最大的军事编制。

  起初,努尔哈赤一人直接指挥各牛录兵作战,没有旗一级的组织。随着军队的扩大,出于战争包抄战术的需要,遂分成两、四路,各以不同旗帜导引,逐渐固定化。便形成了开始的四旗。清《高皇帝实录》中记载:“初设有四旗,旗以纯色为别,曰黄曰红曰蓝曰白,至是添设四旗,参用其色镶之,共为八旗。” 清代档案中所记载的八旗创建时间并不完全一致,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疑点。实际上,八旗制度的创制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五十余年的过程,可以分为初制、建制和定制三个阶段。即从牛录到四旗,从四旗到八旗,再从八旗到二十四旗。可以说,万历十一年(关于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不久,满族的军队就有了牛录组织。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正式整编牛录,建立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正式整编八旗,建立八旗制度。满洲八旗建立后,又建立蒙古八旗,再建立汉军八旗,从而使八旗制度完善。努尔哈赤创建的八旗制度,将国家的中枢机构与基层的牛录组织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把星散于深山密林间的满洲臣民组成一个社会军事化、军事社会化的新型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把生产力低下、文化落后的满族人高度有效地组织起来,使建州女真从原始部落迈入了国家社会。这是满洲社会崛起的一个关键。

  八旗制度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总领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意为大箭;额真,又称厄真,意为主)。

  八旗的建立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俗写亦作厢)。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其制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 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据史籍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

  八旗制度的特点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 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清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实即禁军。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崇德元年(1636)始定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9等。八旗按引军旗色定户籍。 八旗兴办宗室觉罗学、官学等,课其子弟。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丧等均有规定。清初定满汉不通婚,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实际上民间早已通婚。

  八旗的兴衰 清军入关, 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闲散人口,清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八旗官兵因此获得一部分旗地。兵丁份地大多数靠本人带同家属从事耕种,后多迫于生计被典押出去。清统治全国以后,八旗兵丁生计日渐拮据。清王朝虽采取了种种措施,但直至清末,八旗生计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陷于贫困的境地。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共存在 296 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为发展和巩固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嬗变,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明显,严重地束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征战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历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参考资料:

http://wwwbaiducom/swd=%B0%CB%C6%EC&cl=3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一人,五牛录为一甲喇(队),设甲喇额真(参领)一人,五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都统、旗主)一人,副职一人,称为左右梅勒额真(副都统)。

皇太极继位后为扩大兵源在满八旗的基础上有创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编制与满八旗相同。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构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满清入关后八旗军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

正黄旗

以旗色纯黄而得名。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 为上三旗,上三旗内无王,都归皇帝所亲统.兵 是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 至清末,是八旗满洲中人口最多的一个,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

镶黄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南部。清代八旗之一, 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 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 从上三旗中选。清末时的规模是辖84个整佐领又 2个半分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13 万人。很多清皇室成员都是镶黄旗.如嘉庆帝的 皇后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贵妃,朝廷的高级官员中 也有不少是来自镶黄旗的。

正红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 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为纯红而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 统。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规模 为下辖74个整佐领,兵丁2.3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1.5万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隶正红旗; 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也是正红旗人。

镶红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 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红色镶白而得名,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 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6个整佐领 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清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就是镶红旗人。

正白旗

位置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初定,以旗色纯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 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旗而有正蓝旗,因在 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这以后就成了定制。正白 旗是皇帝亲统旗之一,旗内无王,兵为皇帝亲兵, 并从中挑选侍卫皇室的成员。清末规模为辖86个整佐领(基本户口和军事编制单位,100—300人 为一单位)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 万人。清末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镶白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于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贝于分统,清末时的规模是84个整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正蓝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闪电河流贯, 邻接河北。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衮降 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 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3个整佐领又11 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 万人。

镶蓝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 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质色为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 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7个整佐领又一个 半分佐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便是镶蓝旗人,历史上臭名远扬的“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和正直善良的慈安皇太后(也称东宫)都是。[编辑本段]八旗的建立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镶,俗写亦作厢)。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由皇帝自将,称为上三旗,余下五旗称为下五旗。[编辑本段]八旗分类

清朝的八旗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中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的主体是骑兵,他们的普通士兵分为三个等级,马兵,战兵和守兵,军饷依次降低。普通的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男子十岁开始每三年可以参加考试,达标为守兵,享有军饷,以后每三年可以参加晋级考试,考试合格升入高一级,增加军饷。马兵,战兵和守兵是等级而不管你是否骑马。汉军八旗也叫乌真超哈(重装部队)其主要是炮兵。[编辑本段]八旗方位

清代的八旗军,包括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在行军、驻营时所居的位置是固定的。据说是依“五行相克”说制订的。在《八旗通志》中有如下的记载:“两黄旗位正北,取土胜水。两白旗位正东,取金胜木。两红旗位正西,取火胜金。两蓝旗位正南,取水胜火,水色本黑,而旗以指麾六师,或夜行黑色难辩,故以蓝代之。”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东方属木,颜色为青,木能克土;南方属火,颜色为赤,火能生土克金;西方属金,颜色为白,金能生水克木;北方属水,颜色为黑,水能生木克火;中央属土,颜色为黄,土能生金克水。从五行所属的颜色和五行相克的角度讲,八旗所处的方位恰恰与五行相克的方位是一致的:两黄旗属土,土能克水,所以在北方;两红旗属火,火能克金,所以两红旗位于西方;两白旗属金,金能克木,所以两白旗位于东方;两蓝旗属水,水能克火,所以两蓝旗位于南方。[编辑本段]八旗制度概述

明朝立法从明代中叶就逐渐散乱,之所以用了一百余年才最终倒台,实在是因为我们的帝国过于庞大,任何新生的力量都难以一口吞下,神宗万历皇帝曾进行了六场战争,赢了五场,包括在朝鲜完胜日本,只输掉一个萨尔浒战役,这场战役间接导致满洲人的兴起,并最终统治了整个中国。

满洲人建立的清帝国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奇迹。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民族,竟然征服并牢牢统治了人口将近一亿的汉族地区和蒙藏回疆广袤的面积。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数字也并不奇怪。实际上如果将任何年代的中华帝国中官僚和贵族人口合计,差不多也是这个比例。换句话说,满洲人基本上构成了帝国的新的上层金字塔结构,而一个小小的民族能够实现这一点,其中的奥妙,就在被称为“八旗制度”的满洲人组织方式上。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耕战合一的社会组织形态。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的一种耕战合一的社会组织形态。是军政合一的最高一级单位,因为出征时用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颜色的军旗以示区别,所以也称为“八旗”。后来又将被满洲人征服的蒙古、汉人编为蒙古八旗、汉八旗,连同满洲八旗一共三八二十四旗,但其核心还是满洲八旗。

八旗的上层结构则可以概括为“用血缘粘合地缘,用族权支持政权。”这两句话是从西周篇直接拷贝过来的,因为他们简直太相似了。而固山统带甲喇、甲喇统带牛录这样的组织法则,则是标准的金字塔结构。其实类似的结构在本沸沸整个法制史中出现过不止一次,鲜卑民族的府兵组织,女真民族的猛安谋克,成吉思汗的十户、百户、千户、万户,简直是几乎任何一个新兴民族都靠这样的模式将自身组织起来,然后才能在战争中征服中国大地。因此十七世纪的满洲人,社会发育程度已经达到西周时期的水平。

从法权结构看来,这又是一个非常怪异的帝国,如同一具陈旧衰老的身躯上“嫁接”了一颗年轻稚嫩的头颅。满洲社会经历着活力四射的青春期,将新学到的中华法系的原则发扬的淋漓尽致。但对中华法系的主体汉族社会来说,却在“失去大脑”的状态下被异族带领着退回到昨天。中华法系的问题并不是如何更有效的回到过去,而是如何面对从组织力量对抗野蛮人的征服到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转变。清帝国的容光焕发阻碍了这一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清代法制是中华法系发展的重大退步。

1“计口授田谕”、包衣和肉刑:

早期满洲人将土地理解为河流、森林乃至空气、阳光一样是公共物品,建立后金之后,“土地公有”观念的影响仍然存在,努尔哈赤结合八旗制度,将土地也按人头平分给八旗民众。天命六年(1621年),他发布“计口授田谕”,将征服的辽东土地除保留一部分“给我驻扎此地之兵马“的公田之外,”平均分给,每一男丁五日种粮之田,一日种棉之田。”任何君主进行的均田措施都是有潜台词的,就是授田的农民负担支持君主的义务,人头税体制总是与均田令如影随形的出现,北魏、隋唐如此,一千余年之后的满洲的大金国也如此,均田之后,“三男丁耕种公田一日,二十男丁内,一人当兵,此二十丁内,一人应役。”

大金国扩张太快,征服获得大量人口、财富,自身农业生产反而显得并不重要。加上出关后又迅速融化到土地私有化到了相当程度的汉族社会,因此满洲早期“均田令”往往不为人注意。其实“计口授田”才是八旗精兵征服关内的物质基础。入关后的“圈地令”,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国有均分”土地制的延续。

满洲社会的奴隶现象也比较明显。努尔哈赤征服女真各部,全体满洲人也都可以当作是他的家奴,在满洲人看来,“奴才”有“亲近”、“自己人”的含义,因此满洲贵族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以区别于汉人官员称“臣”,这甚至是一种特权。不过满汉平民一般被称为“诸申”、“伊尔根”,分别是满语“国人”、“民”的意思,对国家除了编户义务之外,人身依附尚弱。而完全属于主人的奴隶则被称为“包衣”,满语“家里人”的意思。满洲内部矛盾简单而扩张极快,丁壮奇缺,包衣的待遇还算不差。后来满洲征服了大片领土,主子们飞黄腾达,奴才们也跟着发迹,混个“庄头”之类的奴才总管不成问题,因此包衣对主子也很效忠。曹雪芹四世祖曹振彦是睿亲王多尔衮家的包衣,直到康熙朝,曹寅还对皇帝自称“包衣老奴”。这种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也是满洲内部稳定坚实的原因之一,而这种“主子面前的奴才,奴才面前的主子”的双重法律地位,也是造成一般社会成员作为法的主体的意识严重扭曲的重要原因。

出关以前的满洲人的法律也向辽夏金元一样原始简单。法律基本上是军法和刑法,财产法和契约法则简单的可以忽略不计。有人愿意将“八旗制度”称为行政法,我更倾向于理解成社会组织方式,虽然八旗制度的上层规则勉强可以称为“官制”,但那只是八旗制度的一个侧面。入关前的刑法基本上是部落民狩猎习惯和军纪的发展总结。满洲社会自身文化水平非常落后,连成吉思汗《大札撒》这样水平的民族法典都没能孕育出来,其罪名散乱无章,主要包括侵犯八旗贵族和汗(皇帝)、逃亡叛逆、杀人盗窃、通奸乃至迷信杀人等。

惩罚犯罪的方法也是典型的野蛮落后。死刑有斩首、烧杀、炮烙、碎尸、淹死等。关外时期满人始终处于扩张战争中,劳力十分缺少,因此没有流徙等自由刑和劳役刑,个别贵族有“拘禁于空屋子内”的处罚,大多数社会成员则广泛采用便捷的肉刑和痛苦刑,如鞭责、“打腮”、“贯耳鼻”、“射鸣镝箭”等,还有饿饭等特色方式。另外轻罪过失也采用纳金赎刑的做法,一切都似乎都回到了汉族先民的商周时代。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 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清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实即禁军。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崇德元年(1636)始定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9等。八旗按引军旗色定户籍。 八旗兴办宗室觉罗学、官学等,课其子弟。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丧等均有规定。清初定满汉不通婚,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实际上民间早已通婚。[编辑本段]八旗编制

八旗的最小单位是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 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牛录既是一种社会组织,也是作战时的一个单位编成,每牛录300户,每户出一个壮丁,父死子继,兄亡弟代,在全军出动时才有每牛录300人。一般作战,每牛录只有几十人。八旗的组成是满洲八旗300牛录,其中包括约100个已经满族化的蒙古牛录,纯粹满洲牛录仅210个。蒙古八旗129牛录和汉军八旗167牛录。终清一代牛录的数字增加不多。

据史籍记载,当时编有满洲牛录308个,蒙古牛录76个,汉军牛录16个,共400个。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编辑本段]八旗兴衰

八旗的兴衰 清军入关, 满族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闲散人口,清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八旗官兵因此获得一部分旗地。兵丁份地大多数靠本人带同家属从事耕种,后多迫于生计被典押出去。清统治全国以后,八旗兵丁生计日渐拮据。清王朝虽采取了种种措施,但直至清末,八旗生计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陷于贫困的境地。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共存在 296 年。它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为发展和巩固中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为保卫边疆防止外来侵略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满族社会的发展,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嬗变,八旗制度中落后的一面也日益明显,严重地束缚了满族人民的发展,在征战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小。八旗制度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历了由盛而衰,由衰而亡的整个历史过程。

近代史中屡战屡败的八旗军 八旗驻防之制,早在清入关之前即已实行。入关之后,八旗驻防制度更有重大改进,使之在全国构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主要形成以下几条驻防线:运河驻防线(京师、德州、京口、杭州)、黄河驻防线(德州、开封、西安)、长江驻防线(江宁、京口、荆州、成都)、东南沿海驻防线(杭州、福州、广州)、此外还有京畿驻防线、关外驻防线、塞外蒙古编旗驻防及甘肃新疆驻防线等等——清廷根据旗民分治的原则,在驻防地为旗人筑城别居,或者在城内划出一角令旗人居住,通常称之为“满城”。

八旗军在近代战争史中可以说得上是屡战屡败。

一与洋人作战

1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进攻满清军队防守的广州(为八旗驻防点),被道光帝任命为“靖逆将军”的满清宗室奕山无力作战,向英军求和,交纳了“赎城费”六百万银元。此后,英军又攻克了八旗军驻防的乍浦、镇江,接着进逼八旗军驻防的南京,屡战屡败的满清不得不议和,在南京与英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克了八旗驻防点广州、后进占八旗驻防点天津、再侵入八旗驻防兵力最雄厚的北京,清咸丰帝逃往热河。在此期间,满清政府不得不又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卖国条约。

3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朝鲜后,渡过鸭绿江侵入满清老巢东北,多次在野战中击败满清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吉林将军长顺率领的八旗军,而且还攻占了一系列的八旗军在东北的驻防据地,计有:凤凰城、金州、海城、岫岩、熊岳、盖州、牛庄、营口、辽阳、鞍山等地。满清由于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除了若干丧权辱国的内容外,还含有割让东北的辽东半岛,后经俄、德、法三国干涉,日本放弃占领东北的辽东半岛,但仍向满清索取赎金。

4 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八国联军攻陷了八旗驻防兵力雄厚的天津及北京,慈禧太后、光绪帝西逃,八国联军又陆续攻陷了八旗军的驻防地山海关、保定、张家口等,在此期间,沙俄还单独出兵侵占了满清的老巢东北,至此,满清八旗军颜面丢尽,之后,屡战屡败的满清政府不得不又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卖国条约。

二与太平天国作战

太平天国起义后,太平军先后攻克八旗驻防要地有南京、镇江、沧州(曾屠城)、杭州、乍浦、汉中等处;包围但没有攻克的有开封、天津、西安等。

在太平天国、捻军、洪门、回教等一系列反清战争中,八旗驻防的乌鲁木齐、伊犁曾被伊斯兰教徒(有外国分裂势力介入)攻陷、八旗驻防的广州亦曾被义军围困、八旗驻防的西安曾被捻军围困。

清廷从各地调动了大批八旗兵参与围剿太平军,例如在咸丰三年春,满清建江南、江北两大营于大江南北,以围困天京。

江北大营由满清钦差大臣琦善节制调遣各路清兵,计马步兵一万八千人,值得注意的是,江北大营之将领士兵,大多数为满洲人,其后增援的尚有蒙古兵。而江南大营最初由向荣统率,据《李秀成自述》指出江南大营围困天京时曾经“有满兵数千、汉兵二、三万之众”。单从江南、江北两大营的八旗兵力来看,满清显然是下了血本的。

遗憾的是,满清的寄以厚望的江南、江北两大营在太平军不断的反攻下先后惨败、最终崩溃了。此后,咸丰帝不得不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钦差大臣节制大江南北各路清军,从而把消灭太平天国的希望寄托在曾国藩的湘军之上。

三与捻军作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廷命 僧格伦沁亲王为钦差大臣进剿捻军,僧格伦沁率军一万人(其中八旗马队3500人、步队2000人;绿营5000人)。后,由于首次作战失败,再从直隶古北口及内蒙古等地抽调八旗马步队2300人及绿营1500人增援(此时僧格伦沁部队八旗马步队为7000人左右、绿营9000人左右)。

在四年的征战中,僧格伦沁部队中的八旗名将恒龄、副都统格绷额、伊兴额、总管伊什旺布等先后战死;侍郎瑞麟因战败被革职、富克精阿、精色布库等将领因怯战被军法处斩。由于连年征战、损兵折将,到1864年著名的高楼寨之战前,据说僧军能战者仅余1300人。

1864年在著名的高楼寨之战中,僧格伦沁部队全军惨败,僧格伦沁本人战死,虽然清廷没有公布其被歼总数,但统计此战前重新得到补充的僧格伦沁部队共136万人,战时损失约7000人,其中马队近2000人(还有一种说法,僧格伦沁部队此役共有3万人,损失1万人,其中马队6000人)。

清廷这支嫡系军队覆灭后,自此不得不专依靠汉人的湘淮军。

四辛亥革命时期

辛亥革命中,八旗兵驻防的南京、镇江、杭州、乍浦、福州、广州、荆州、成都、西安、伊犁等都先后失陷(其中有一些驻防点由于八旗兵放弃抵抗,而被革命军兵不血刃拿下的、也有一些驻防点的八旗兵由于反抗而被革命军血腥镇压,例如西安)。

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东北后,东北三省的政要在是否“独立”还是继续拥护满清小朝廷的问题上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最后的折中办法是把东北三省代表清廷的“黄龙旗”降下来,更换了“**旗”,产生了所谓的“国民保安会”,分别由东北三省原来的总督、巡抚担任会长。虽然尚未算正式“独立”,却也在世人面前暴露了满清无力量控制东北三省的事实。

清未,八旗军早已经军政久弛、岁以为常了。就以绥远驻防的八旗为例,计八旗二十佐、二千马甲、七百步甲、六十三弁,其中染鸦片烟毒的约十之六七。暮气沉沉,这样的军队自然不堪一击,在无兵可用的情况下,清帝不得不宣布退位(实际在辛亥革命时,革命军并没有将八旗军视为主要对手,而是将袁世凯的北洋军视为主要对手。当然,也有部分八旗军改练成新军,例如京师八旗曾挑选部分兵丁交袁世凯仿照北洋常备军的形式训练,编入后来被称为禁卫军的陆军第一镇及陆军第六镇中,不过此军名为禁旅,而将校却都是袁世凯的部下,实无异袁的私军)。

——注:文中所述的八旗军在近代战争史中被侵占的驻防点及结局均引自各类公开出版的通史(例如: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中国军事史大事记》等)。

八旗军与太平天国作战时,江北大营的兵种的记载来源于台湾“三军大学”编的《中国历代战争史》第十八卷第一三八页(大陆军事译文出版社86年版)。

江南大营的兵种的记载来源于罗尔纲编的《李秀成自述原稿注》一三九页(中华书局82年版)。

僧格伦沁部队的人数及被歼人数来源于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捻军史》(郭豫明著)之二七一页、三七零页、三七一页所引的朱学勤等著的《方略》第八十四卷第三十页;及《国瑞奏档》、《薛福成日记》(《捻军史料丛刊》第三集,第二九二页);佚名的《山东军兴纪略》也透露高楼寨之战后,新捻军“新得官马四五千”(《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捻军》之四第九六页)。

绥远驻防的八旗的例子来源于罗尔纲先生的《晚清兵志》(中华书局)一七七页所引的光绪三十年九月庚寅贻彀奏(见《光绪东华继录》卷一八九页)。

禁卫军的内容来源于罗尔纲先生的《晚清兵志》(中华书局)二一八、二一九页所引的光绪三十年十一月二十日兵部奏的《筹议变通武备章程谨拟办法》(见《光绪政要》兵部练兵处陆军部卷六)、宣统元年陆军部奏(见《皇朝续文献通考》卷二四零页)、同年训练禁卫军大臣贝勒载涛等奏(见同上书卷二七零)、宣统二年谕(见同上书卷二百六)、宣统三年七月壬子谕(见《宣统政记》卷三八)、同年命冯国璋充禁卫军总统旨(见《皇朝续文献通考》卷二七零页)。

在人们的口语中,谈到清朝八旗制,常常会听到汉军、汉八旗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人,在明朝时期,由女真民族首领努尔哈赤统率,逐渐强大,于1616年建立了后金国。努尔哈赤把自己属下的部民,按旗编制组成军队,先是四旗,即四种颜色的旗子。后来,人数增多,变为八旗,这便是八旗的由来。满族人都编入旗内,都称为旗民,也称为在旗的。由于满族全部编入旗下,所以,便出现了凡满人都是旗人之说。但旗人并不都是满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努尔哈赤、皇太极势力增大后,把征服的蒙古族人也编入旗内,统归八旗管辖,被称为蒙古八旗。后金天命九年(公元1624年),努尔哈赤把征服的蒙古族人编成五个"牛录",隶属于满洲八旗。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皇太极把蒙古五牛录扩编成两个蒙古旗。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又把两旗扩编成八旗,至此,蒙古八旗出现了。

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大量汉人被掠为奴,编入满洲八旗之内,成为家内奴或拖克索(农庄)内从事生产的奴仆。同时,为扩大兵源,从为奴的汉人中抽出一些壮丁(规定每20人抽一人当兵),其所需马匹器械由20名汉人共同出钱购买。其壮丁家为汉军户,对汉军户有优厚待遇,比如,可以全家迁入努尔哈赤所在的城中居住,以示信任。

皇太极即汗位后,改变努尔哈赤对汉人的政策,不再把被征服地区的汉人编入满洲八旗人家为奴,编庄别居,减少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对这些汉人,由投降过来的原明朝官员或后金提拔的汉人官员来管理。

天聪七年(公元1633年)二月,明朝辽东总兵毛文龙被袁崇焕处死,其部下孔有德、耿仲明等率军从山东登州前来辽东投奔后金。皇太极对他们来投非常重视。当他们来到沈阳城郊时,皇太极在浑河岸边亲自迎接,行满族特有的抱见礼,可以说是非常之举。为与满洲八旗有别,命孔、耿所部使用白镶皂旗帜,即白旗镶黑边,受皇太极直接统辖。这是第一次出现打着有别于满洲八旗旗帜的汉军。汉人既然可以编成军,皇太极决定自己建立汉军,下令从所属的满洲八旗的汉人壮丁中每十名抽出一名,组成一旗汉军,这是皇太极组成汉军的开始。随着军队的发展,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即皇太极称帝改后金为大清的第二年,又分汉军旗为两旗。又过五年,崇德七年(公元1572年),把汉军扩为八旗。至此,汉军八旗正式出现,成为清朝三军之一。所使用的旗帜和满洲、蒙古相一致,即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

由于汉军编成八旗,所有旗下成员都是旗人,也称汉军旗人。因此,应说旗人是由满、蒙古、汉三族人组成的,而不能说旗人都是满人。

涞水县明属保定府易州。清初属保定府。雍正十一年(1733)涞水属易州。

怡贤亲王园寝位于北京西南大约88公里、涞水县以北125公里的石亭镇东营房村西云溪水峪。墓主人就是康熙皇帝第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该陵寝也叫十三爷坟。

民国时期。涞水初沿清制,属易州。民国二年(1913年)属直隶省范阳道)、保定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涞水直属河北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8月,涞水隶属河北省保定专区。1968年8月,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涞水属保定地区。

1993年调整行政区划,设:涞水镇、永阳镇、义安镇、石亭镇、赵各庄镇、九龙镇、三坡镇等7个镇,明义乡、王村乡、东文山乡、娄村满族乡、宋各庄乡、其中口乡、龙门乡、胡家庄乡等8个乡,辖284个行政村。1994年保定地、市合并后,涞水属保定市未变。面积16505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易州治所在今易县,后置易县为州治。唐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南,安新、满城以北,南拒马河以西。辽以后屡有改变。清雍正时升直隶州。辖境兼有今涞源、涞水两县地。

1913年废,改本州为县。境内有长城之险,为河北地区门户。五代、北宋初,常在此和契丹剧烈战争。明代和瓦剌等部相持,此地为节制紫荆诸关重镇。又以产佳墨著名,世称“易水法”。

古易州文化源远流长。有8000年的人类活动史、5000年的炎黄奋斗史、2400年的慷慨悲歌史、1400年的置州管县史。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远近闻名的“易州十景”:雷溪春涛、紫荆残月、侯台清晓、太巍烟岚、狼山竞秀、洪崖积雪、孔山星月、太宁叠翠、易水秋风、金台夕照。

-易州

-涞水县

满族最早的祖先来自通古斯,被明朝收留到长白山地区。后来逐步并入蒙古部落旁支而发展壮大,并接受了比他们发达的蒙古文字,如叶赫部落就是蒙古部落旁支。曾假借女真名称,后又被皇太极禁止。后期的满族成员复杂,很多有功的蒙、汉等族均被抬籍入旗,后来都被称作满族。实际上上被称为旗人更合适,入旗籍就像今天的入d党,只不过更难些。旗内各族可以自由通婚,不能与旗外人通婚称旗、民不通婚。例如加入旗籍的汉人不能与不在旗的汉族通婚,但可以与当时的满族、在旗的蒙古族通婚(如康熙的母亲就是在旗的汉族)。对违反通婚规定的旗人的惩罚就是开除期籍。

其实东北的很多满族人都是明末从辽宁、关内劫掠而来的汉族人。所以当时就有很多满族人是汉姓,最著名的如曹雪琴。

政治合成民族 -- 满族

新中国建立之后, 御用文人学者, 为了学习苏联, 为了政治正确, 确立了中国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个民族, 族族伟大光辉, 族族共创灿烂中华 以定下的政治目标后, 翻遍古藉, 把历史进行重新大演译 他们在满清时代的蒙-满-汉三类原始兵团的八旗基础上, 以他们的后人划立组成"满族" 为了为这个政治民族增添光辉, 涂上金粉, 从中国古藉上, 找些在中国古代, 由远古到近古, 凡是在东北出现过的东胡人, 也即是出口转内销的所谓通古斯人, 其中包括肃慎人、挹搂人、勿吉人、女真人 , 渤海国人、金国人, 这全都是政治民族满族的祖先 这个满族可谓"历史悠久", "灿烂光辉", 网上一些认同了"满族", 自号满洲的人, 曾经号称满州历史六千年, 比中华五千年, 还远久一千年, 甚至有海外满独, 更进一步, 号称满州历史八千年 无论是国内满遗隐独, 还是海外明码满独, 他们全都在官方民族史观, 民族政策的演译基础上, 发展他们的"慕容复"事业前奏曲--鼓起民族自豪感, "满族"有伟大光辉民族文化历史, "满族"民族自古独立

对於这个所谓几千年一条龙的满族来说, 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 肃慎、挹搂、勿吉等远古部落, 因年代太久, 这些人没有自创文字, 进行自我记录, 而只能依靠邻居华夏人代笔, 华夏人见到就记, 看不见就不记, 所以远古不同时代的原始东胡人, 根本没有连贯性可言, 那些猎人, 牧民, 他们搬迁, 游移, 被人教化, 同化, 他们到了那里, 他们是谁, 谁也说不清楚 至于近一些时期的渤海国, 追踪比较容易一些, 但同时来争的人就多了 有朝韩人认为渤海国是他们祖先建立的 在海外论坛有土耳其人认为渤海国是土耳其人的祖先建立的

我认为渤海国是当时当地的土人, 在中原来的华夏人协助下, 共同建立 他们的后代那里去了 答案是消融于中国 金国的情况也一样, 生女真人是黑龙江以北更北, 靠鱼猎为生的原始东胡人 在唐朝没落后, 东北权力真空, 他们占了时机和地利之宜, 女真人南下渡江, 后来在有更高知识的华夏人协助下, 组织复杂的政治架构立金国 后来蒙古人联合南宋灭金国, 一些侥幸没被消灭金国女真人, 成为北方汉人, 也即是说, 少数生还的金国女真人, 消融于中国 在明末东北的后金, 亦是同样情况 奴儿哈赤的生女真一族, 五百年前, 还在黑龙江以北更北的地方鱼猎, 过着住鹿皮帐, 穿鱼皮衣的生活 在明朝时期, 他们接触到西南面的蒙古人, 学蒙古人抄来抄去的蝌蚪字母, 拼写他们的语言 努儿哈赤一族, 根本不认识原本抄袭华夏字, 制造女真文字的金国女真人 因此, 努儿哈赤族, 满州族的先祖,根本接不上和他们自己声称的和金国女真人的承传关系

"满族"是在50年代的马列政治意识下, 人为地把满清时代奴儿哈赤建州部生女真人, 一些和奴儿哈赤合作蒙古人, 和一些投降奴儿哈赤, 被奴儿哈赤女真人收编的汉人, 及一些奴儿哈赤女真人被抢略成为奴隶的汉人, 等集各族群后裔的政治大合成 真正称得上"满"的, 其实只有奴儿哈赤部族的后人 这个部族五百年前是处于原始部落群居状态, 三百年前处于奴隶社会状态 在明未李自成造反迫死崇正后, 奴儿哈赤部族在历史契机下, 霸占全中国, 并学习和利用华夏文明的政治技术, 加入他们世传的女真原始奴隶社会概念, 并有效地统治中国, 奴役了中国人二百六十七年 在这个时期, 真正意义上的满人, 也是处于半奴隶社会的形态, 而且还拖累了华夏文明大倒退

这才是真正的"满族"历史

关于女真人是不是满族的祖先的论证。

1,无论是肃慎、挹娄、勿吉还是靺鞨都不是一个民族或民族共同体的名字,而是古代中国人,更确切得说是古代汉族人(包括华夏族先民)对位于今天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地域包括今天日本北海道、关东地区的称呼,根本就不是楼主文中千方百计暗示的一个民族名或民族共同体的名字。众所周知,古代中国人对于周边外族并不怎么热心,更不可能会对其究竟是一个民族或一大批民族感兴趣,有的只是一个笼统的地域称呼,比如把草原上所有游牧民族,也不管是这些游牧民族根本就不是一个民族甚至不是一个人种,统统称之为胡;把欧洲所有国家都称为佛郎机。古籍中所谓的肃慎、挹娄、勿吉还是靺鞨都是这一类的名词,根本就不是什么民族或民族共同体的名字。举一个,就拿靺鞨来说,所谓的栗末靺鞨是和汉族朝鲜族一样的束发农耕民族,连服装都几乎一模一样,而黑水靺鞨则是一个剃环辫的渔猎民族,其发式服装文字语言和栗末靺鞨有着天壤之别,更别提什么民族认同感了,如何可能是一个民族?至于其他的安车骨、拂捏之流根本就是尚处洞穴时代的原始人,差得更远了,根据民族一词四个共同的概述,这靺鞨根本就不可能是一个民族。肃慎、挹娄、勿吉等也一样。

2,关于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的问题。首先要澄清的一点是努尔哈赤一族根本就不是什么女真人,如果有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清楚得发现满人和金女真人无论在服装、发式、文字上根本就扯不上任何关系,也无任何继承性。尤其是文字,任何一个民族对其民族文字的感情是无须多论的,女真文属于象形文字,甚至在明朝还相当流行,明永宁寺碑(设于明奴尔干都司首府特林,位于黑龙江入海口)上就与汉蒙两族文字并列,可见其流行程度,而满文则是回鹘系字母文字,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体系,可见女真和满人从根上就不是什么一族人。而且满人自己也从不认为自己不是女真人,视女真人为劣等民族(当时尚有女真人存在),满人对汉族最忌讳的除了被汉族人称为胡外就是被汉族人将其与女真人混为一谈,纵观满清一朝,女真二字根本不见书册,甚至连《四库全书》《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满清官方编篡的书中都见不到女真二字。清酋皇太极更是公开将女真人称为墨尔根,称自己民族为诸申,最后为此还改族名为满洲。因此楼主硬要把女真人归为满人祖先实在不可思议,要是楼主生在满清的话,凭此一点怕就要被抄家灭门,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所谓“明代以来,散居在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流域的女真人纷纷南迁,尤其是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率领部众离开斡朵伦(今依兰马屯一带),南迁到吉林乃至辽宁的东部和北部。”根本就不合历史事实。根据中国和朝鲜的历史资料如满文老档、明朝官方档案及朝鲜李朝历史记载,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根本就不是什么“离开斡朵伦(今依兰马屯一带),南迁到吉林乃至辽宁的东部和北部。”,根据历史文献和专家考证,其原住地在今天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东北的会宁、咸兴、镜城等地,猛哥帖木儿其人也不是什么中国人,其人最初是朝鲜李朝册封的万户,后因获罪鲜王李朝而北逃中国奴尔干都司为明朝皇帝所收留,即所谓的明朝增设建州左卫,说穿了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就是一外国政治难民,哪里是什么南迁女真人。依兰马屯只是猛哥帖木儿从朝鲜逃到中国境内后的第一个落脚点,这地不是他满人的而是当时的中国---明朝政府的。

3,所谓的明朝的野人女直、建州女直、海西女直的关系:其实三者不是一个民族。海西女直其实是蒙古人,如叶赫部就是蒙古土默特部旁支,哪里是什么满人。野人女直和金女真有直接关系,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服装发式和金女真没多大分别,应当是女真人,但决不是诸申,后来也未融入满族。至于建州女直嘛,正牌的早就没了,正牌的建州女直和明朝皇室有亲戚关系,早就不知道在哪代被国外流窜来的外来户努尔哈赤一族给篡了,至于努尔哈赤一族是哪族哪来的,见上文。

清初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人口总数

顺治五年,八旗满洲有男丁55330人,八旗蒙古28785人,八旗汉军45849人,按照一丁对五口的比例,则八旗满洲共30万人口,八旗蒙古共14万人口,八旗汉军共25万人口另有包衣男丁216967人,共100万包衣人口

康熙六十年八旗编审丁册

满洲十五万四千一百一十七丁,蒙古六万一千五百六十丁,汉军、抚西尼堪、拜唐阿尼堪、台尼堪二十三万九千五百一十丁,包衣二十四万一千四百九十四丁,共六十九万六千六百八十一丁

依据一丁对五口的比例,满洲共80万人,八旗蒙古共30万人,八旗汉军120余万人,包衣共120余万人

清皇太极诏曰

《清太宗实录》卷二十五、及《满文老挡》天聪九年十月十三日条:“我国原有满洲、哈达、乌喇、辉发等名。向者无知之人,往往称为诸申。夫诸申之号乃席北超墨尔根之裔,实与我国无涉。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之后,一切人等,止称我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

清初,通过大规模的战争和圈地,所有的八固山(八旗)贵族和普通批颊人(披甲人)阶级几乎都拥有了自己的奴隶,他们获得奴隶的途径有四条:

1、通过战争俘获的俘虏。“国初时俘掠辽沈之民,悉为满臣奴仆”;“向来血战所得人口,以供种地牧马诸役”;“俘获人口,照例给赏登城被伤之人”,这些大量的无辜各族人民被强制沦为奴隶,再加上大量的所圈土地,使满清治下的中国几乎成为一个庞大的奴隶制农庄。

2、买卖人口。入关以前就有人口买卖,入关后,贩买人口为奴仍存在。北京就有“人市”,“顺承门内大街骡马市、牛市、羊市又有人市,旗下妇女欲售者从焉”,在满清治下,汉族人民是可以与各种牲口一起自由买卖的而且买卖人口是清政府法律所许可的,康熙二十二年规定:“旗下官兵,须用奴仆,除直隶各省大小文武官员及驻防将军、副都统,不准买所属之民外,其余仍照旧买人”,所以,文武官员竞相“买良民为奴,甚至多买馈送亲友”。

3、将罪犯及其家属没入为奴。这样的奴隶也占相当数量,凡是犯了重罪的罪犯,往往家产充公,家属发给“批颊人”(吴振臣:《宁古塔纪略》)为奴。《满清律》规定:“谋反及大逆”之家属,“男年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给付功臣之家为奴”。所谓为奴,实际上女性被充作军,日夜供批颊人*乐,反复轮(某些人所谓的融合),男人成为苦力,除去必要的生活保障外,一切产出均被无偿地侵占,以供其玩乐

4、投充的奴隶。满清入关后,宣布“贫民无衣无食”者,准“投入满洲家为奴”。实际上,女真依靠权势,强迫大批汉民投充为奴。“距京三百里外,耕种满洲田地之处,庄头及奴仆人等,将各州县庄屯之人,逼勒投充,不愿者即以言语恐吓,威势迫胁。各色工匠,尽行搜索,务令投充”。汉人投充之后,身分降为奴隶,生活处境更为艰难

满清就是这样为了在中国获得最大的利益而不惜开历史倒车的。这样野蛮黑暗的压迫如何不激起人民的反抗?已经成为满清奴隶的众多汉人不能忍受如此无耻血腥的压迫,自杀逃亡的现象不断发生,康熙,这个阴谋家也不得不自供说:“朕见旗下仆婢,往往轻生,投河自缢,必因家主责治过严,难以度日,情极势迫使然”,“先时,满洲往往轻毙其家人,朕乃立为差等之罚,今此风则少息矣”。奴隶主杀他的奴隶,只要受“差等之罚”就可以了,而所谓的差等之罚,实际上只不过是增加一些赋役罢了,大多也是走走过场,或者由汉人代为埋单,最后还是由汉人来承担他们犯下的罪恶,而即使是这样的惩罚,也不是满酋良心发现,而仅仅是为了巩固其统治而已。

由于汉族奴隶的大量逃亡,使满清统治者感到危机,认为奴隶逃亡将首先损害批颊人的利益,批颊人又是满清立国和维护罪恶统治的基础,于是制订出极其狡诈阴狠的《逃人法》。其具体内容是:逃人鞭一百,归还本主。隐匿之人正法,家产籍没。邻右九甲长乡的,各鞭一百,流徙边远”。用白话说就是逃跑的奴隶只给予轻量的处罚,而窝藏的人则要毫无回旋的予以抄灭,甚至株连乡邻。以严厉惩罚“窝主”为侧重点的逃人法不惜株连众多,引发公愤,也要保障其八固山统治集团的利益。

参考资料:

http://hibaiducom/knowbldu/blog/item/0dcfa5081ba115d763d98674html

[转贴]"女真"与"满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2008-07-27 10:25一 两个民族的起源与民族构成

"女真"与"满洲"这两个民族的组织结构和华夏族都相差甚远!

女真人的族源异常复杂,它开始被称呼为"女真"时只是一个庞杂的民族集合体的概称,类似于突厥系,分支众多。其生存方式类似西方的斯拉夫民族,都是发源于森林的民族,虽然包含有游牧的部落,但整体上并不完全以游牧为主。女真人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北宋时。

满洲(通古斯)人根据中国百科全书记载,是蒙古人种的北极亚人种,与爱斯基摩有亲缘关系。叶赫那拉·根正(慈禧弟弟的孙子)郝晓辉在<<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中也写到: "最早满族是从通古斯来的,也就是现在的西伯利亚。"通古斯人在西伯利亚可能是受到了俄国哥萨克人的排挤,因而迁徙到中国明朝的东北,被当时的中国明朝政府收留。"满洲"的形成远远晚于女真,成立于1635年农历10月13日。<<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中写到: "说起清廷,或者说满族的传说很复杂,因为所有的资料都是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的往上追溯,也只有六代,到上面第七代的时候,基本上都没有什么记载了。我们家的家谱上也是这样。"在构成上"满洲"还包括汉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成分。确切的说当时的满族只是一个政治团体。

英国的大百科全书也说满洲人自称是女真的后代。那么为什么满洲人要自称是女真人的后代呢可能是满洲人的祖上被女真统治过,所以自称是女真后代。打出了与早期女真人同源的幌子,以便反叛明朝,建立政权。就像当年匈奴人刘渊一样,为了占领中国,居然也打出了“汉”的旗号一样,滑天下之大稽,为了政治目的而欺世盗名。事实上,满洲人也曾经自称是日本人的后代,这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也是为了政治上的目的--------建立满洲国。在溥仪为祭祀日本天照大神而特发的"国本奠定诏书''中,满人认祖宗是清河源氏,以天照大神为国教,视日本先祖为满洲先祖,修建国神庙。

二 "女真"与"满洲"的历史发展比较

1,女真在金国后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蒙古人灭亡金国后,对其实施了大规模的屠杀。根据1183年(金大定二十三年)金国公布过的人口统计,女真人只有400多万。在经历战乱和屠杀后,残留的女真后裔被继续汉化,以至于在蒙元占领中国时期明确规定“女真生长汉地,同汉人”,这个时候的史料也记载“父虽虏种,母实华人…非复昔日女真。”说明女真人在蒙元已逐渐失去了民族特征,成为汉族的一部分。换个角度思考,即便女真的后裔当时没有汉化,在这漫漫800多年里也与周边其他民族融合了,不可能在几百年后繁衍出一个庞大的满州族。

2,距金国灭亡几百多年出现的满人,还在氏族公社和奴隶制之间徘徊---金国的时候社会发展已经到了封建社会,怎么他们的后代过了几百年不但没有进化却退化到奴隶社会?在人类历史上,同一个民族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因此,如果"女真"与"满洲"是同一个民族的话,世界历史必须对这种特殊现象重新进行研究,可能全人类的历史都要重写。

三 双方民族文字的巨大差异

文字是传承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的载体,我们看一下东亚一些文字的发展路线吧:

汉字-〉日本汉字-〉假名

汉字-〉女真大字

汉字-〉女真小字

梵文-〉藏文-〉蒙古新字

回鹘文-〉蒙古文-〉满文

可见女真和满族的文字来源是不同的,从文字发展上看应该不是一个民族。

下面具体比较一下这两个民族的文字:女真文是金代用于记录女真语言的文字,属于表意文字很像汉字。笔画有横,直,点,撇,捺。 书写自上而下,从右向左换行。

女真字

再来看看满文,满文是拼音文字前期参照蒙文创立,后来又有所改进。 但是满文和女真文是属于不同的文字。而且文字本身毫无相似之处。 满人只恢复蝌蚪文,如果真是女真人后代的话,为何不恢复类似于汉字的金国字

满文

其实就算文字有着许多的共同点都不能证实是同一民族。 比如:日本文字,西夏文字,契丹文字都是根据汉字所创,但使用者是几个不同的民族。更何况女真文字和满文的巨大差别,更难以证明双方是同一个民族了。

四 两个民族服饰上的不同

1 女真服饰

女真人的服饰受汉族影响很深,明显也是交领衣服《三朝北盟汇编·女真传》说女真服饰“衣短而左衽”。宋人的《虏廷事实》中说女真:“自古以来披发左衽”。

侵入黄河流域后,女真头饰有裹逍遥巾的,即以黑纱笼髻,上缀五钿,年老者为多。冬戴羔皮帽。《金史·舆服志》记载,女真女子喜穿遍绣全枝花的黑紫色六裥襜裙,襜裙就是前引《大金国志》所说用铁条圈架为衬,使裙摆扩张蓬起的裙子。上衣喜穿黑紫、皂色、绀色直领左衽的团衫,前长拂地,后长拖地尺余,腰束红绿色带。许嫁女子穿褙子(称为绰子),对襟彩领,前长拂地,后拖地五寸,用红、褐等色片金锦制作。头上多辫发盘髻。从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女真进入中原后,服饰受到华夏族影响后,衣着逐渐比较华丽的,发型与饰物也讲究起来。

下图为:六裥襜裙\黑纱笼髻

事实上,随着金国的汉化,女真人逐渐直接干脆穿戴起了汉服。金国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十二月,朝廷颁布如下禁令:“禁女直人不得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并且规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金史》卷四三《舆服志》(下)云:“初,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违者杖八十,编为永制。”这大概就是大定二十七年的禁令内容。章宗时也多次颁布过类似的禁令。金国泰和七年(1207年)九月,“敕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由这些政府禁令可见:女真人却纷纷改着中国人的服饰,并且屡禁而不止。

而反观满族的服饰,大拉翅,高跟旗鞋。衣着不但没有进化,反而比女真服饰粗糙,尤其是领口为右衽,女性的头部饰物更与女真不同。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他们是女真后代的话,在明末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时,穿戴的肯定是汉服才对。

五 民族姓氏的不同

《金史》记载的女真姓氏有:完颜、乌古论、纥石烈、徒单、女奚、兀颜、蒲察、颜盏、温迪罕、石抹、奥屯、孛术鲁、移剌、斡勒、纳剌、夹谷、裴满、尼忙古、斡准、阿典、阿里侃,温敦,吾鲁,抹颜,都烈,散答, 呵不哈,乌林答,仆散,术虎,古里甲。

另一方面,随着侵入中原,女真人逐渐采取了汉族姓氏。上文提到的有关服饰的几条禁令,都包括了禁止女真人使用汉族姓氏。金国世宗、章宗时期曾屡次下诏加以禁止,大定十三年(1173年)五月,“禁女直人毋得译为汉姓”,说明此时女真人改用汉姓的情况已经比较常见了。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十二月,朝廷再次颁布如下禁令:“禁女直人不得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前面已经说了此次禁令还规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违者杖八十,编为永制。”章宗时也多次颁布过类似的禁令。明昌二年(1191年)十一月,“制诸女直人不得以姓氏译为汉字”;泰和七年(1207年)九月,“敕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这些禁令同时也说明了采取汉族姓氏是整个女真社会的风气。至金朝后期,几乎所有的女真姓氏都有相应的汉姓,据陈述先生统计,金代女真人译改的汉姓共计 59个。

五龙令旗也称五营令旗或五方令旗,而五营又分为东、西、南、北、中营,而五营令旗又有不同的颜色,令旗之形状为三角形,上头通常会绣上龙凤等图样或不绣,只绣上一个「令」字。而每一营的令旗又有著不同的兵马数量与名称。

五营神兵(兵马)本是王爷(如五府千岁等)才有的兵将,受其调派与指挥,不过现在有许多区域性神明,如妈祖、关圣帝君、大道公等都已备有五营神兵,来保卫庄头,抵御邪魔与鬼魂。

基本上,五营有分内外营,凡是受过历代帝王敕封的正神,如关圣帝君、妈祖、保生大帝与众王爷等,都设有内外两营,而没有兵权却擅自拥兵的厉神,如大众爷、万善爷等则只设内营。内营总兵马为三十六万(三十六营将),是王爷的禁卫军,负责王爷本部的安全与秩序维护,大都以五营旗和五营头来象徵;而外营是以主庙为中心,分布在庄头的五方位营寨,总兵马为三十一万,是庄头角落的派驻守卫军。

内五营归属

东方青令旗=张公圣者

南方红令旗=萧公圣者

西方白令旗=刘公圣者

北方黑令旗=连公圣者

中央黄令旗=李公圣者

外五营归属

东方青令旗=温元帅

南方红令旗=康元帅

西方白令旗=马元帅

北方黑令旗=侯元帅

中央黄令旗=赵元帅

当然,维护庙宇及地方安全的五营兵马们,辛苦工作一年一样须要慰劳及犒赏~俗称为犒军, 所谓的「犒军」指的就是犒赏五营兵马。五营兵马是隶属神界中军事系统的兵将,主要负责阴阳两界的作战防御,以保护地方的平安。而犒军要准备的有:牲礼(三牲)~鱼/鸡/猪肉,有的大庙或大型法会甚至于是以全羊全猪之类来祭祀。除了牲礼外还可以准备一些糖果、饼干、水果、白米并用专属的犒军用的金纸。而平常有安五营兵马的庙宇,为了感谢这批守卫队的神兵神将,大都会有一盆兵马草,并予以早晚焚香以示尊敬!

举办重大活动像要做醮也会犒军,请五营兵马来维护该坛的安宁及秩序,并保护参与活动人员的安全及平安!

五龙令旗摆放顺序

东营姓张将军,青面青令旗;

南营姓萧将军,红面红令旗;

西营姓刘将军,白面白令旗;

北营姓连将军,黑面黑令旗;

中营姓李将军,黄面黄令旗。

最初作为八旗军,是打仗的一种编制;清朝入关后,八旗驻防;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 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

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

入关以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

清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实即禁军。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

再后来,八旗就仅仅成为一种编制。战斗力经过和平年代退却了;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一人,五牛录为一甲喇(队),设甲喇额真(参领)一人,五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都统、旗主)一人,副职一人,称为左右梅勒额真(副都统)。

皇太极即为后为扩大兵源在满八旗的基础上有创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编制与满八旗相同。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构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满清入关后八旗军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

清朝的创建者努尔哈赤为了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来管辖女真族人(即后来的满洲),发明了八旗制度。这就像他的先祖完颜阿骨打在建立金朝之初创建猛安谋克制度一样。

因为女真人是狩猎民族,不像汉族是农耕民族。狩猎民族居无定所,和游牧民族一样,他们也时常更换自己的住所。因为某处森林的猎物一旦被猎杀殆尽,他们就不得不离开这里。因为食物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供给

八旗,有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

清朝的八旗是从何而来。

  八旗的形成  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诸部,伴随统一战争的进行,归服的人口日众,先前那种只凭血缘关系的军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