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上官.我想知道上官的家谱..谢谢
上官
121 江苏武进
(清)上官星宝 上官庆元六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宝善堂铅印本 十册
历史所
注:上官达始终于明万历二十三年。
122 江苏武进毗陵符言上官氏族重修宗谱八卷
(民国)上官廷修等重修
民国八年(1919)宝善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123 江苏武进毗陵洛阳上官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上官荣泉重修
民国十一年(1922)宝善堂木活字本
南开大学
注:始修于明万历间,此为七修。
124 浙江遂昌上官氏宗谱六卷宗
民国三十五年(1946)刊本
浙江遂昌县石练乡柳村
125 山东临沭上官氏支谱
钞本
山东临沭县郑山乡西海子
126 湖南湘潭中湘上官氏五修族谱十卷末一卷
(民国)上官之蜾等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敦本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湖广安陆府荆门州上官氏庆源图略序》
谨按:吾上官氏谱系散处于齐越闽洛吴楚者不一,而自江右徙楚荆者则近之,真正派也,其姓氏之自与始生之,祖后裔之繁世泽之远,想在旧谱上历历可考。惜初刻者沦于宋季之干戈,继梓者灾于国初之兵燹,其一二仅存者又残缺于世还遗散于人亡,遂使后之人懵懵然,莫知千载而上厥初生民谁为吾主,则有其始之莫或及之,有其本之莫或报之,此孝子慈孙千百年不纾之恨也。顾尚考孔氏家谱,其夫人为上官氏,则上官氏之族自成周有之,周之前无可考……至东汉有郎中公资,晋有洛阳守巳,李唐御世人文辈出,而首兴则西台侍郎公仪,后历五代,赵宋洎我皇明代不乏贤,抒华掞藻则文采溢云霞,蒙难捐躯则义胆耀虹日,防奸杜敌则忠猷与智虑交深,遗思却馈则仁泽共清风济美,抗疏极言则正气塞霄壤二间,树勋报政则良躅接汉庭诸史,弃事游神则玄抱脱尘凡千劫,显绩班班史册,而姓氏不异矣……祖父有知,当使谱系之失者终获,疑者终信,残缺者终完,而涣散者终乃萃也。子孙中有显扬贤才者向其遡千派汇一源,修全谱为家庆光哉……
江西上官氏家族与湖北上官氏家族之渊源
江西省吉安市上官氏祠堂为“花萼堂”,此祠堂下有同族两支,即:桃林支派和庆泽支派。桃林支派和庆泽支派为同宗,否则不可能同续一谱,现存湖北荆门地区《上官氏宗谱》(明光绪三十年修)原本上每页均印有“花萼堂”字样,且记录有两支详情,但桃林支派和庆泽支派两支之上溯渊源资料已毁于战火,暂无可考。
湖北荆门地区《上官氏宗谱》(光绪三十年续修本)之《吉水县桃林上官氏谱记》<花萼堂序>载:“上官氏其先福建邵武人也,宦流吉州,因家桃林。厥祖讳均者,登哲宗元佑八年(公元1092年)戊辰进士,授正言历御史擢尚书左丞,子讳悟登徽宗大观三年(公元1110年)已丑进士,授判江陵迁刺德州,子翔宇讳鹗(注:荆门《上官氏宗谱》记载:唐永徽宰相仪之九世孙上官均(生于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卒于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生三子:长子怡、次子悟、三子恒。怡生四子:沔、淮、沛、涿。悟生子潼。恒后无记载。潼生二子:墀、圻。圻生四子:诏、该、谋、谏。 诏公生子鹗……)者发自贤良科任巴邺县尉,迁知吉州(由此可见,鹗公应为桃林上官氏入吉州(今江西吉安市)第一人),事仁宗皇庆(注:元朝仁宗皇庆年代为公元1312—1313年,推断此时段应为鹗公入吉州时间)癸丑嗣秩魁江西行省解元……”
湖北荆门地区《上官氏宗谱》之《上官氏庆泽》载:“宋绍兴之元年(公元1131年)三月,宋抚州路儒学教授上官仕英,号乐轩,徙吉州路永丰县四十五都(据此记载,仕英公为上官氏庆泽支派入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第一人,先于鹗公一百多年进入吉安),地名空坑水南,卒葬水南之门前,娶孙氏生子四:大郎、二郎、三郎、四郎。”
仕英公三子三郎徙居永丰县明德乡三十八都带,原地名上带,娶宦氏,生子景先。
景先公娶董氏,生子二。子文明徙居吉水,另一子徙居泰和。
文明公娶湖西罗氏,生子二:长有贵,次叔贵。
有贵公由江西吉水徙湖北宜昌府长阳县,嗣续繁盛,长乐、三界场等处上官氏(官氏)皆为其后焉。派序名:永世必昌应志大希宗明秉正思祖泽开光维兴国……
叔贵公娶王氏生子平翁。
平翁公娶黄氏生子朝愈。
朝愈公娶刘氏,生子四:玉辉、玉清、玉振、玉成。
玉成公(朝愈公四子)生子二:长习礼,次习经。
习经公生子三:长任美、次任高、三任达。
《荆门州上官氏祠堂序》载:……上官氏在吉州最称望族,国初以来,衣冠文物项背同望,宏治间(注:推断应为明弘治年间,即公元1488年—1506年,此时段也与任高公生卒时间相符)进修翁讳习经者携其仲子缵修翁任高商于楚,因婚荆门,钜姓实谓谷村李者,遂家焉……
习经公长子任美娶吉安大栗女,生子乳名折仔,有足疾。任美公后由湖北荆门迁湖北黄冈(据查,现黄冈市黄州区档案馆存有《官氏族谱》二十卷,因未亲睹,不敢枉断为何支何派,推断应为任美公之后)。
习经公次子任高(公元1449年—公元1516年),号缵修,定居荆门,提为荆门州上官氏家族第一世。现荆门及其周边地区上官氏(官氏)皆为其后。
习经公三子任达娶吉安杨九实女,生子二:昱、旻。其后不祥。
北宋大文豪司马光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司马光砸缸的典故更是几乎家喻户晓。年仅七岁的司马光见玩伴掉入水缸,便勇敢的拿起石头打破水缸救出了玩伴,而被救的儿时玩伴到底是谁呢?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陕州夏县人(今属山西运城),他的父亲司马池学问渊博,为人正直,宋仁宗时期任天章阁待制。小时候的司马光便深受父亲的影响,自幼便聪颖好学,史载司马光七岁时便能将《左传》倒背如流,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由此可见司马光从小便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也促使他成年后决心编写出一部恢弘的,可以与《史记》相媲美的史书,后来经他十几年呕心沥血,果然写成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鸿篇巨制《资治通鉴》。
少年的司马光不仅聪颖好学,而且勇敢机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如今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更是被选入了中小学教材。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的出处,正是来自于正史《宋史》,说明了这绝不是为了美化司马光而杜撰出来的故事,而是真实发生过的,据《宋史》记载: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说的是在司马光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玩伴一起在后院玩耍,其中一个玩伴出于好奇跑到大缸上玩,结果失足掉到水缸里。这可怕其他玩伴吓坏了,大家都争相跑走,而勇敢的司马光,却急中生智拿起一块大石头向大缸砸去,缸破水喷涌而出,落水的孩子得救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事情很快便传开了,汴京、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
“司马光砸缸”的典故早已是家喻户晓,但是司马光救的小时候玩伴是谁,却几乎没有人知道。
虽然连《宋史》这样的正史都没有指出司马光所救少年玩伴叫什么名字,但根据“司马光砸缸”发生地如今的河南省光山县(司马光籍贯山西运城,但出生于河南光山)上官氏家谱记载,司马光儿时砸缸救出来的玩伴就姓上官,名尚光。司马光虽然是山西运城人,但是由于他的父亲司马池年轻的时候在光县当地方,所以在这里生下了他。
这个叫上官尚光的小孩,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虽然他长大以后便移居城西龙堤南坡,与司马光再也没有什么往来,但他始终记得司马光当年的救命之恩,为此建亭名曰“感恩亭”,以报答司马光当时的机智勇敢救了他一命。这件事,根据世代流传的光山县上官姓氏家谱有着明确记载。上官尚光后来同样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并一路升迁成为北宋有名的宰相,不过,他的事迹从未出现在正史中。
由于上官尚光这个名字仅见于光山县的上官氏家谱中,正史从未记载过这个名字,这使得司马光砸缸救出的人到底是不是上官尚光始终存疑,在不能完全确定的情况下,老师自然也不能草率就认定司马光所救之人就是上官尚光了。
中国江苏武进毘陵符言上官氏族谱十卷,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宝善堂铅印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
江苏武进毗陵符言上官氏族重修宗谱八卷,(民国)上官廷修等重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宝善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武进毗陵洛阳上官氏族谱十二卷,(民国)上官荣泉重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宝善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浙江遂昌上官氏宗谱六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遂昌县石练乡柳村。
山东临沭上官氏支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临沭县郑山乡西海子。
湖南湘潭中湘上官氏五修族谱十卷,末一卷,(民国)上官之蜾等纂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宁都州南郊上官氏重修族谱,著者不详,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福建石狮上官氏四修族谱,(民国)上官纲纂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天水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官氏三修支谱三卷,首一卷,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天水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官氏湖南省浏阳市续修支谱五卷,宣统二年(1910年)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浏阳族人收藏。
上官源于华姓,是以官职命名的复姓。从《元和姓纂》和《唐书·宰相世系表》上的记载可知,上官氏的得姓始祖,是春秋时代楚国庄王的少子子兰。这位公子兰,官拜上官大夫,以官为为氏而姓了上官。一说“上官”为地名,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其公族中人以封邑为氏。秦灭六国后,迁徙楚国公族大姓于关中,上官氏则被被迁往陇西上圭。《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说,汉时,为充实关中人口,朝廷曾下令将许多大姓迁往关中,基中上官氏被迁往陇西上圭。上圭,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这也正是源自楚国公族的上官氏在天水成为望族的缘由。唐时,上官氏已出现于中原的河南地区,并在河南的陕州出人头地。太宗贞观年间的文学家上官仪,就是陕州人。唐末纷扰,逼得中原民众大举南迁,上官氏的先人也受影响,很快就在今福建的邵武生根开花结果了。上官名人,唐有才女上官婉儿,宋有龙图阁一说“上官”为地名,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其公族中人以封邑为氏。秦灭六国后,迁徙楚国公族大姓于关中,上官氏则被被迁往陇西上圭。《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说,汉时,为充实关中人口,朝廷曾下令将许多大姓迁往关中,基中上官氏被迁往陇西上圭。上圭,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这也正是源自楚国公族的上官氏在天水成为望族的缘由。唐时,上官氏已出现于中原的河南地区,并在河南的陕州出人头地。唐末纷扰,逼得中原民众大举南迁,上官氏的先人也受影响,很快就在今福建的邵武生根开花结果了
上官姓源流单一,出自芈姓。上官氏的始祖是战国时楚国公子子兰。一说上官姓以地名为姓氏。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上官”为地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南。
战国时,楚怀王时他的小儿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子兰的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上官氏。一说上官姓是以官职命名的复姓。据《元和姓纂》和《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上官氏的得姓始祖是春秋时楚怀王的少子子兰。公子兰官拜上官大夫。于是,以官衔为氏而姓了上官。
扩展资料
知名人物
1、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 ,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
2、上官仪
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唐朝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
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
3、上官均
上官均(1038-1115年),字彦衡,宋邵州邵武(今福建省邵武县)人。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科考榜眼,任监察御史等职,一生廉正,以龙图阁待制致仕。上官均著有《曲礼讲义》2卷、《奏议》10卷、《广陵文集》50卷等。
-上官姓
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七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二。
官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福建、广东、湖南、四川等省为多。这支得姓于北方的姓氏后世却昌盛于南方。
上官(Shàng guān)姓。
源出
出自芈姓,春秋时楚国有上官大夫,其后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楚怀王封他的小儿子子兰为上官邑(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大夫,子兰的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上官氏。
得姓始祖:子兰。古代春秋时期,楚国有处地名叫上官,就在现今河南滑县东南一带。那时楚国君主楚庄王将他的小儿子封为上官大夫。这位公子名叫子兰,他的子孙就居住在上官地方,后来以地名为姓,形成了上官姓。故上官氏的始祖就是子兰。
迁徙分布
上官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官源于芈姓,是以官职命名的复姓。从《元和姓纂》和《唐书·宰相世系表》上的记载可知,上官氏的得姓始祖,是春秋时代楚国庄王的少子子兰。这位公子兰,官拜上官大夫,以官为为氏而姓了上官。一说“上官”为地名,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其公族中人以封邑为氏。秦灭六国后,迁徙楚国公族大姓于关中,上官氏则被被迁往陇西上圭。《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说,汉时,为充实关中人口,朝廷曾下令将许多大姓迁往关中,基中上官氏被迁往陇西上圭。上圭,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这也正是源自楚国公族的上官氏在天水成为望族的缘由。唐时,上官氏已出现于中原的河南地区,并在河南的陕州出人头地。太宗贞观年间的文学家上官仪,就是陕州人。唐末纷扰,逼得中原民众大举南迁,上官氏的先人也受影响,很快就在今福建的邵武生根开花结果了。上官名人,唐有才女上官婉儿,宋有龙图阁一说“上官”为地名,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其公族中人以封邑为氏。秦灭六国后,迁徙楚国公族大姓于关中,上官氏则被被迁往陇西上圭。《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说,汉时,为充实关中人口,朝廷曾下令将许多大姓迁往关中,基中上官氏被迁往陇西上圭。上圭,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这也正是源自楚国公族的上官氏在天水成为望族的缘由。唐时,上官氏已出现于中原的河南地区,并在河南的陕州出人头地。唐末纷扰,逼得中原民众大举南迁,上官氏的先人也受影响,很快就在今福建的邵武生根开花结果了。上官在今河南滑省县东南一带。后来望族居天水郡,即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南。
============================================================
公姓宗祠通用对联
〖公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天水;
源自子兰。
——佚名撰上官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上官姓的郡望和源流(见上题头《四、郡望堂号》和《一、姓氏源流》介绍)。
天水世泽;
西台家声。
——佚名撰上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上官姓望族居天水郡。下联典指唐·上官仪,永徽初进西台侍郎。
工诗创体;
奉法还金。
——佚名撰上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陕州人上官仪,字游韶,贞观年间进士,历官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西台侍郎,太宗写诏谕,常派他修改。擅长五言诗,婉媚华丽,达官贵人多仿效,称为“上官体”。下联典指宋代邵武人上官凝,字成叔,庆历年间进士,官铜陵尉,期满离任时,有十几位老人送他几箱药,打开一看,都是金子,他急忙追回老人,退还了金子。后官至尚书职方员外郎。
杖巫立社;
练勇击兵。
——佚名撰上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上官均,字彦衡,上官凝次子,熙宁年间进士,历官北京留守推官、监察御史、给事中、龙图阁待制,遇事敢言,往往切中时弊。据载,有巫声称可托神为人带来祸福,因此致富,上官均焚烧神像,用杖击巫,并驱逐出境。下联典指宋代开封人上官正,字常清,历官殿前承旨、作坊副使、西川招讨使、左龙武大将军、平州防御使。在四川时,逢李顺之乱,他率数百疲惫之兵,合成都监军,奋力敌数千人。
刳肝愈母;
视业西台。
——佚名撰上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上官超,母病笃,超刳肋取肝进之,遂愈。下联典指唐·上官仪。
-----------------------------------------------------------------
〖公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上正下必顺;
官清民自安。
——佚名撰上官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上官复姓之“上官”二字的嵌字联。
-----------------------------------------------------------------
〖公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率疲卒激义破贼;
杖妖巫善政福民。
——佚名撰上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左龙大将军上官正,字常清,宋代开封人。曾平西川有功,累官西川招讨使,左龙武大将军。下联典指宋代龙图待制上官均,有巫声称可托神为人带来祸福,因此致富,上官均焚烧神像,用杖击巫,并驱逐出境。
-----------------------------------------------------------------
〖公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论青苗而力苏民困;
返白金而志矢天知。
——佚名撰上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上官均,哲宗初为御史,论罢《青苗法》。下联典指唐·上官凝还金事典。
奉嫂抚孤,名扬宋史;
量才评士,梦应昭容。
——佚名撰上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邵武人上官怡,字友先,十六岁时试太学居第一。母亲年高病重,他在暑天里从早到晚侍侯在侧,驱赶蚊蚋,母亲去世,居丧极哀。二兄死后,他又侍奉嫂嫂,抚养孤儿,敬爱兼备。下联典指唐代上官婉儿,上官仪孙女,其母郑氏怀孕时,梦中见神人给六大秤,说:“拿这可称量天下才。”婉儿聪慧能文,又习吏事,受武后喜爱,十四岁入宫为婕妤(妃嫔的称号),中宗时立为昭容,每引名儒赐宴赋诗,则令他品评等级,量才选士。
才擅吟哦,竟称上官新体;
性惟清俭,追还老叟遗佥。
——佚名撰上官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初诗人上官仪,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人。官至西台侍郎。其诗多应酬、奉和之作;其词绮丽而婉媚;人多仿效,称“上官体”。下联典指宋代进士上官凝,字成叔,邵武人。任铜陵尉,秩满去,有老叟十数人馈药数器,发之皆金,追而反之。终官尚书职今员外郎,通判处州,所至有声。
============================================================
上官姓典故、趣事
〖上官鼻怎奈下官口〗
陈亚天性滑稽幽默。他在任润州太守时,属吏中有一个名叫上官弼的人,深得他的信任。
上官弼任职届满,临走时,陈亚问他:“您可有教诲我的高见?”上官弼诚恳地说:“您的才干和品行都是没得说的,只是太爱调谑,似乎过分了一些。”陈亚点头笑道:“君乃上官弼(鼻),怎奈下官口何?”上官弼闻之,大笑而去。
——宋·范正敏《遁斋闲览》
家族名人——历史名人
上官桀:汉朝人,武帝时任太仆。武帝临终时,任上官桀为左将军,与霍光同受遗诏辅佐少主,封为安阳侯。后来上官桀密谋欲废昭帝,但事情败露,被诛族灭。
上官仪:字游韶(约608-664),唐朝诗人,尤其善于做五言诗,在技巧上独树一帜,许多人都很赞赏,也有人模仿他的这种五言诗。当时这种写法称为“上官体”。上官仪举为进士后做官,但因反对武则天而冤死狱中。
上官洎:号惠安,唐僖宗乾符末镇将,与其子上官兰剿黄巢俱战死,封赠忠勇将军,敕建专祠名“惠安祠”。
上官凝:字成叔,邵武人。宋代文士,庆历二年(1042年)举为进士而做官,为人刚正纯直,不受馈赠,善决疑案,有政声。他的儿子上官均,孙子上官恢都举为进士。
上官均:字彦衡,宋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策试时考官吕大临、苏轼拟其第一,以策中诋新法忤王安石,遂改第二。历官光禄寺丞、监察御史、龙图阁侍制,赠紫金光禄大夫。著有《曲礼讲义》二卷、《广陵文集》五十卷等。
上官音:字仲雍,政和二年进士。尚书吏部员外郎。著有《尚书小传》、《论孟略解》、《史统》、《史旨》等。
上官恢:字闳中,宋元丰五年进士,历知深州、南剑州、徽州。胡安国上书宰相,言其谙历世务,端重有守,遂与杨时同荐于朝。官至中大夫。
上官周:字文佐,号竹庄。长汀(今福建省长汀)人。布衣。与查慎行、黎士弘友善。善画山水,烟风弥漫,墨晕可观。查慎行题其罗浮山图,有“上官山人今虎头”之句,其推许可谓到矣。人物神情潇洒,于唐寅、仇英之外,别树一帜。刊晚笑堂画传,所画古今名人,各具神态。张浦山(庚)谓其有笔无墨,尚未脱闽皆也,人物工夫老到,亦未超逸。似非确论。兼精篆刻,能诗。著晚笑堂诗集。年至八十五尚作台阁风声圆。
上官婉儿:上官仪之孙女。上官仪父子因反对武则天执政被杀,婉儿与母亲被配入宫廷。婉儿辩慧能文,习吏事,武后爱之,拜婕妤(女官名),秉机政。她14岁起就为武则天草拟诏令。中宗李显即位后,她被立为昭容,掌管文学音乐,经常为皇后和公主作诗,韦后夺权失败后,被斩于旗下,时年46岁。
上官涣然:字文之,宋理宗淳佑元年(1241年)进士,历官至朝奉大夫、司农丞、右司郎。入仕30余年,家无余资。
上官涣酉:字元之,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进士。历知真州、池州、尚书佐郎、大理卿、右文殿修撰、朝议大夫等。为官清廉,晚年居京口时,散兵劫掠富室,过其门摇手相戒曰:“个官人不要钱,不得犯!”
上官
121 江苏武进
(清)上官星宝 上官庆元六修
清同治十三年(1874)宝善堂铅印本 十册
历史所
注:上官达始终于明万历二十三年。
122 江苏武进毗陵符言上官氏族重修宗谱八卷
(民国)上官廷修等重修
民国八年(1919)宝善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123 江苏武进毗陵洛阳上官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上官荣泉重修
民国十一年(1922)宝善堂木活字本
南开大学
注:始修于明万历间,此为七修。
124 浙江遂昌上官氏宗谱六卷宗
民国三十五年(1946)刊本
浙江遂昌县石练乡柳村
125 山东临沭上官氏支谱
钞本
山东临沭县郑山乡西海子
126 湖南湘潭中湘上官氏五修族谱十卷末一卷
(民国)上官之蜾等纂修
民国十八年(1929)敦本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湖广安陆府荆门州上官氏庆源图略序》
谨按:吾上官氏谱系散处于齐越闽洛吴楚者不一,而自江右徙楚荆者则近之,真正派也,其姓氏之自与始生之,祖后裔之繁世泽之远,想在旧谱上历历可考。惜初刻者沦于宋季之干戈,继梓者灾于国初之兵燹,其一二仅存者又残缺于世还遗散于人亡,遂使后之人懵懵然,莫知千载而上厥初生民谁为吾主,则有其始之莫或及之,有其本之莫或报之,此孝子慈孙千百年不纾之恨也。顾尚考孔氏家谱,其夫人为上官氏,则上官氏之族自成周有之,周之前无可考……至东汉有郎中公资,晋有洛阳守巳,李唐御世人文辈出,而首兴则西台侍郎公仪,后历五代,赵宋洎我皇明代不乏贤,抒华掞藻则文采溢云霞,蒙难捐躯则义胆耀虹日,防奸杜敌则忠猷与智虑交深,遗思却馈则仁泽共清风济美,抗疏极言则正气塞霄壤二间,树勋报政则良躅接汉庭诸史,弃事游神则玄抱脱尘凡千劫,显绩班班史册,而姓氏不异矣……祖父有知,当使谱系之失者终获,疑者终信,残缺者终完,而涣散者终乃萃也。子孙中有显扬贤才者向其遡千派汇一源,修全谱为家庆光哉……
江西上官氏家族与湖北上官氏家族之渊源
江西省吉安市上官氏祠堂为“花萼堂”,此祠堂下有同族两支,即:桃林支派和庆泽支派。桃林支派和庆泽支派为同宗,否则不可能同续一谱,现存湖北荆门地区《上官氏宗谱》(明光绪三十年修)原本上每页均印有“花萼堂”字样,且记录有两支详情,但桃林支派和庆泽支派两支之上溯渊源资料已毁于战火,暂无可考。
湖北荆门地区《上官氏宗谱》(光绪三十年续修本)之《吉水县桃林上官氏谱记》<花萼堂序>载:“上官氏其先福建邵武人也,宦流吉州,因家桃林。厥祖讳均者,登哲宗元佑八年(公元1092年)戊辰进士,授正言历御史擢尚书左丞,子讳悟登徽宗大观三年(公元1110年)已丑进士,授判江陵迁刺德州,子翔宇讳鹗(注:荆门《上官氏宗谱》记载:唐永徽宰相仪之九世孙上官均(生于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卒于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生三子:长子怡、次子悟、三子恒。怡生四子:沔、淮、沛、涿。悟生子潼。恒后无记载。潼生二子:墀、圻。圻生四子:诏、该、谋、谏。 诏公生子鹗……)者发自贤良科任巴邺县尉,迁知吉州(由此可见,鹗公应为桃林上官氏入吉州(今江西吉安市)第一人),事仁宗皇庆(注:元朝仁宗皇庆年代为公元1312—1313年,推断此时段应为鹗公入吉州时间)癸丑嗣秩魁江西行省解元……”
湖北荆门地区《上官氏宗谱》之《上官氏庆泽》载:“宋绍兴之元年(公元1131年)三月,宋抚州路儒学教授上官仕英,号乐轩,徙吉州路永丰县四十五都(据此记载,仕英公为上官氏庆泽支派入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第一人,先于鹗公一百多年进入吉安),地名空坑水南,卒葬水南之门前,娶孙氏生子四:大郎、二郎、三郎、四郎。”
仕英公三子三郎徙居永丰县明德乡三十八都带,原地名上带,娶宦氏,生子景先。
景先公娶董氏,生子二。子文明徙居吉水,另一子徙居泰和。
文明公娶湖西罗氏,生子二:长有贵,次叔贵。
有贵公由江西吉水徙湖北宜昌府长阳县,嗣续繁盛,长乐、三界场等处上官氏(官氏)皆为其后焉。派序名:永世必昌应志大希宗明秉正思祖泽开光维兴国……
叔贵公娶王氏生子平翁。
平翁公娶黄氏生子朝愈。
朝愈公娶刘氏,生子四:玉辉、玉清、玉振、玉成。
玉成公(朝愈公四子)生子二:长习礼,次习经。
习经公生子三:长任美、次任高、三任达。
《荆门州上官氏祠堂序》载:……上官氏在吉州最称望族,国初以来,衣冠文物项背同望,宏治间(注:推断应为明弘治年间,即公元1488年—1506年,此时段也与任高公生卒时间相符)进修翁讳习经者携其仲子缵修翁任高商于楚,因婚荆门,钜姓实谓谷村李者,遂家焉……
习经公长子任美娶吉安大栗女,生子乳名折仔,有足疾。任美公后由湖北荆门迁湖北黄冈(据查,现黄冈市黄州区档案馆存有《官氏族谱》二十卷,因未亲睹,不敢枉断为何支何派,推断应为任美公之后)。
习经公次子任高(公元1449年—公元1516年),号缵修,定居荆门,提为荆门州上官氏家族第一世。现荆门及其周边地区上官氏(官氏)皆为其后。
习经公三子任达娶吉安杨九实女,生子二:昱、旻。其后不祥。
我姓上官.我想知道上官的家谱..谢谢
本文2023-11-13 04:27:3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6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