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广西南宁人,我祖籍是山东白马县,其实真正的南宁本地人都是这里来的,但是为什么调查这个位置不是山
在南宁郊区和郊县,许多汉、壮人的家谱都记载祖籍是山东白马县(或白马驿、白马苑、白马冉、白马堰)。民国以来,一些姓氏和家庭曾多次派人到山东访祖,解放后广西有的县志办负责同志也专程出去考究过,均未果。1996年、1997年,因修志工作需要,《南宁市郊区志》办公室多次派人到河南的滑县、浚县、沁阳市、安阳市、郑州市及山东的青州市、寿光市考查,拜访了以上两省和广西的修志专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和学者,重点查阅了以上省、市、县历代志书的有关记载,也考察了大量历代墓碑。经查证,基本认为“山东白马县”其实是在今天的河南省滑县一带。
古时“山东”非今日山东
山东,因朝代不同,所指的地域也不同,广西各地大量的家谱记载祖籍都写是“山东白马县”,还未发现写“山东省白马县”,一字之差所指的时代和地域是有区别的。
古人说的山东是个地理名词。战国秦汉时期,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带为山东,与当时所谓关东含义相同,一般指黄河流域,有时泛指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领土。《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修甲兵而守之。”“……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以上引文中的山东,都是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也有指太行山以东为山东,这主要是因春秋时晋国、建都平城时代的北魏、五代时晋国,以地居太行山以西,故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山东”被正式确立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单位,元代属中书省,明代置山东布政司,清代称山东省,并以济南为省会。
山东和河南,古时都是指一个广泛地域的名称,两者相互涵盖、互相包含。古山东包括今河南政区,唐代时今山东政区又属河南道。中华书局为《新唐书》中的《黄巢传》关于“盗兴河南”的注释说:河南,指河南道,约当今山东、河南两省及苏北等地。白马县在汉、魏、晋代属兖州管辖,南朝时兖州城在今河南滑县东,后来州城迁到今山东省。兖州划给山东政区管辖后,白马县归河南政区。
“白马县”不在山东在河南
白马县的行政区划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家”。在全国只有今河南省滑县古时叫白马县,今山东省地域自古至今未发现有白马县。白马县的建制始于秦代,废于明代,前后经历了1500多年之久。
白马县城在今河南省滑县城东10公里,关于白马县和其县城的所在地,在秦、汉、唐、宋以来的史书、地理书上就有详细记载。《战国策》:“张仪说赵王曰:守白马之津。”《史记》郦食其说汉王曰:“塞白马之津。”
《中国历史地图集》记载白马地名最早的是战国时期叫白马口,在今河南滑县东北(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图和地名索引第11页)。唐代李泰著《括地志》载:“滑州:白马县滑州故城、古南燕国,黎阳津一名白马津,在滑州白马县北二十里。”《续汉书郡图志》云:“白马县有韦城,金堤一名千里堤,在白马县东五里。”
白马县行政区划始建于秦代,历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都沿袭其名。明代撤白马县入滑州。
民国十八年(1929)《河南新志》载:“滑县,春秋卫曹邑。秦朝白马县,属东郡。汉因之,魏因之……宋因之,元因之。洪武初,省白马入滑州。”历史学家们一致认为,古白马县故城,在今滑县东10公里,因五代后梁朱温的父亲名城,避讳而改为白马墙,今白马墙村即其旧址。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白马县曾归兖州辖,在金、元两个朝代,白马县隶属山东大名府(路)。所以,一些家谱上写的“山东白马县”,在古代是可以理解的。
历史上白马县不仅在政治、军事、交通领域的重要地位,在文化方面也有极丰富的内涵。白马县自古就有自己的传说。《重修滑县志》中的《白马考》载:“大凡名邑名国,非以山名则以水名。如汉元东郡白马县,盖以秦之白马津而名也。秦之白马津,盖以古之白马水、白马山而名也。”《开山图》云:“山下常有白马,群行山上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在广西一些“白马县移民”居住的地方,都流传着类似的白马神话传说。南宁市郊区有个马村,族谱这样记载:宋代跟狄青南征南下戍边的先祖,在沿邕江两岸选村址时,发现山上有一群白马,白天出外觅食,晚上回山栖息。这里靠山傍水,土地肥沃,是块风水宝地,后来就在这里建村址,马村缘此得名。
尚姓字辈排行如下: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尚寨村字辈:正大光明富丰先思善书。
湖北襄阳市南漳县东巩、肖堰一带尚姓字辈:正世开德盛,万仕广明经,有志仁贤义,才柏之秀云。
湖北十堰郧县五峰乡尚家河尚氏字辈:应化克广,文志从选;继立学政,大启荣显;勋建天朝,恩垂邦典;世德振兴,全修万善;永发承祥,尊祖业传;远影康乐,道宏瑞满;维敬群雄,英明佑贤;谦益俭良,代忠存延。
湖北襄阳歇马河尚家壪尚氏字辈:川(廷春),乾(遇友)应(金锡),建其士瑞,玉麟发祥,宗功永秀,世代荣昌,承奉圣贤,书礼弘扬,文武全才,治国安邦,顺之道正,仁义昭彰,祖德遗辉,明久兴旺。
湖北襄阳谷城县城关镇尚家埠口尚氏排行:正大光明,安邦治世。
山东郓城尚氏字辈:盛德伯作昭诗书可景习理成大宗兴志先文怀继余传恩树良善秀万春效仰方俊耀乃延庆嘉隆昌。
山东德州尚氏字辈:文其明玉祥。
山东淄博尚氏字辈:曰大维宏家声振宗善敬启广丕作保方良承佩贻肇锡庆长。
山东淄博王村尚氏字辈:仁义力志慎修克贞(zheng)可。
山东龙口尚氏字辈:大德玉福振(宗)作书香世守乃祖。
山东泰安尚氏字辈:其思永继元希荣绪廷先大德传宗广延庆佰世芳。
山东莱芜故事村尚氏字辈:宪绪念传永,蕙兰胜馨香,祖佑师叔第,富庶诏华堂。
山东滨州大尚村尚氏字辈:仁义礼智信,俊哲文明贵,忠厚传家远。
山东利津尚氏字辈:育蕃应攸叙宪祖自熙淳世传忠孝德尊训久茂祥。
辽宁大连尚氏字辈:文云思德肇志忠厚传家远诗。
辽宁沈阳尚氏字辈:世德尔祖。
辽宁海城尚氏字辈:继学可之崇玉维政宗昌其久世德尔祖承效克适伟佩绍宪本大乃永纪惠汝述。
辽宁铁岭花耳山尚氏字辈:云起邦国永成明君发洪贵殿志文俊兴。
辽宁铁岭李千户尚氏字辈:宏玉新成庆尊崇国运昌德荣思守法宝善致发祥。
辽宁新宾尚氏字辈:传绪振恒衍庆修阳培源思茂承宗宜凝。
辽宁新宾这一支应来自江苏赣榆或山东日照,字辈:传绪永德,衍庆修明,积善之家,济世运昌,培源思茂,承宗贻荣。
吉林市郊尚氏字辈:崇登士永国廷有中希文起瑞云殿昌荣名芳德峻才大声鸿百祥连汉万载丰恒。
河南孟津尚氏字辈:汝师恒弘景全修德乃成廷怀连去际芳远照永清从玉金作宝如宗广来明道长世法有守存本建兴。
河南淅川尚氏字辈:德光宗士宏兴良善花荣胜店家占坤明。
河南南召尚氏字辈:从春兴广泰久士相恒昌吉照迎增水仁义和友邦。
河南新乡东曲里村尚氏字辈: 文、彦、春、家、祥、福、德、广。
河南叶县常村乡尚氏字辈:应进宗明,克清凤永。学书耀祖,振德家生。文行忠信,延年增荣。正新诚意,太和春景。尧邦舜国,浩志可兴。平安久远,同望盛隆。智丰惠沛,均建奇功。润珍贵宝,泽善顺祯。
湖南桑植县一支:大启正龙世、文华遗泽长。
二支:光大开文运、昌明启后良、英贤先自立、家道永垂芳。
三支:本立道生、源远流长、昭穆顺序、孝友滋彰、名高三楚、声振一堂。
河北磁县尚氏字辈:西古祖而显勤春林有清福禄禛祥庆大中正常生阳照苗盛旺万物广多兴。
河北保定、辽宁辽阳尚氏字辈:增(昌)明(其)永(久)德(世)利(德)富(尔)贵(祖)。
河北省宁津县,现居辽宁黑山:云顺文鸿志,百世永吉昌。
河北廊坊尚氏字辈:国、存、近、在、德、景、文、俊、振、海、宏。
现居北京市昌平区百善镇半壁街村:如、德、志、红。
黑龙江肇源尚氏字辈:之国登永崇守泄廷万书广大教育群英圣为人瑞德乃家声。
山东泰安夏家庄、肥城安家庄、大尚庄、小尚庄是一支。其中字辈有:绪、乾、节、立、太、玉、随、林、富、生。
山东泰安肥城老城镇辛屯村(胡庄组)亦尚存一支。其中字辈有:成、永(金)、仁、义、礼。
安徽太和赵集乡尚寨,马营村一带。其中字辈有:孔,学,凤,守(照),成。
安徽怀远后尚,前尚,西尚,尚庙,尚庄是一支。其中字辈有:成,登,守(佩),林(殿),元,国登。
安徽当涂县黄池镇,其中字辈有:师、玉、文、世、定、启、贤、坤。
安徽霍邱县花园镇迎龙村尚大台子,其中字辈有:习、显、伟、德、发、传、应、由、申、嘉。
山西运城永济平壕村尚家字辈:修善积德广前玉后。
四川成都尚氏字辈:作开宏俊。
尚氏一支字辈:正金大光明富丰先永祥。
扩展资料:
尚氏家谱文献现状
辽宁海城尚氏续修宗谱六卷,(清)尚玉德、尚维慎修,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尚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民国)尚渊涛等纂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飞熊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辽宁海城尚氏宗谱十一卷,末一卷,(民国)尚其宪纂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海城市档案馆。
尚茂公三房草稿,著者待考,民国年间世德堂稿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辽宁海城尚氏六修宗谱不分卷,(现代)尚久蕴、尚世海编修,1994年计算机排印本。
辽宁、吉林尚氏六修宗谱补遗一卷,(现代),尚久蕴等修,1997年铅印本。
河南许昌尚集尚氏族谱三卷,(现代),尚德河等编,1999年计算机排印本。
参考资料:
永昌腾冲白族先民聚居考
关健词永昌;腾冲;白族;聚居
史籍和出土文物证明,永昌、腾冲一带,唐至元代有白族先民聚居,并且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主体民族之一。
《保山地区志》下卷载:“据1990年普查,全区有白族人口34168人,占总人口的163%”;“其中保山市(古永昌今隆阳区)30821人,腾冲县1824人,昌宁649人”。“永昌(明、清‘永昌’曾辖腾冲),是白人的主要聚居区。明代洪武年间随着大批汉族人口的迁入,白族分布区域向山区周边地区收缩,或与汉、彝等民族融合。至今白族在保山的集中分布只剩下保山市(今隆阳区)北部和西部的瓦窑、杨柳、瓦马三个乡,其它白族人口大多为清末及民国年间从大理、鹤庆、剑川、云龙等地经商、做木活、教书等迁入的。解放初,边纵七支队部分白族指战员随军进入保山各县,后转业在当地工作,成为解放后迁入保山地区的白族群体”[1]p487---488。据此志说明,古代保山,曾是白人的主要聚居区,而笔者考证,唐至元代在永昌、腾冲一带,白族还一直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主体民族。
一、“濮”、“僰”之变
白族属秦汉僰人,春秋前濮人(非两晋以后之濮),“濮”、僰、“白”一音之转。据《史记》的《五帝本纪》、《夏本纪》载,黄帝正妃漯祖生二子:玄嚣、昌意,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曰昌濮,昌濮生高阳”,“黄帝崩······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禹生启遂有夏朝。《竹书纪年》进一步说:“帝高阳氏即位,居濮”[2]p30。“濮”即濮水,在今濮阳为中心一带,《文献通考·舆地三》说:“实于濮州,颛顼与昆吾之墟也,故谓帝丘”[2]p30。可见颛顼与昆吾同在濮地,是昌濮之后的表亲两族。与昆吾、昌濮同为蜀山氏之后的柔濮,《山海经·大荒东经》又说:“有柔濮是雏赢土之国”;李正清解释《诗·商颂》“挞彼殷武,奋发荆楚”说:“柔濮之民和昆吾之国这两支夏人的远裔、盟友(因商人的讨伐)不得不逃到南方,一支流浪于汉水流域,被称荆楚”[2]p32。可见蜀山氏商时已分三支;昌濮后人为夏族,昆吾之后称荆楚,流于汉水者称濮(柔濮)。故白族颂歌与楚辞相同。《史记·六国年表》说:“禹家于西羌”,《诗·生民》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所以夏、周、濮同祖于羌。因而《逸周书·伊尹朝献》:“臣请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瑇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逸周书·王会解》还说:“成周之会,卜(濮)人以丹砂(献)[3]p63。一个强制性的“令以······献”,一个是会中主动献,在周武王伐纣时,濮人也盟誓参加,而且诸多史家都解释濮与周都是羌人后裔,“他们是近亲”。
可见濮人与商周的关系。
“濮”称之为“僰”,史家多认为与濮人的不断迁徙有关。“濮”,有论者研究甲骨文的字形,认为是手捧葫芦祭天的象形,即“濮人”就是崇拜葫芦的“葫芦民族”,“自古以来,汉、壮、布依、侗、水、黎、仡佬、彝、白、苗、瑶、畲、德昂、佤等民族都有以葫芦为原始共祖的神话传说。”濮人分出上述如此多的支系,所以史称之“百濮”[4]p179。有论者联系上述“卜(濮)人以丹砂(献),”的说法,认为“濮”是人在制作东西的象形,濮人是擅长手工制作的部族,流动性很大,如《民族研究论文集》。其实甲骨卜辞中,“濮”多用“卜”代用,如“丁丑贞,卜又布”的卜辞,郭沫若就诠释为:“卜即卜子之卜,乃国族名”[4]p176。他们的流动实因外族的逼迫。汤伐夏桀,当然也伐柔濮和昆吾,于是昆吾奔楚,濮逃汉水。“熊霜六年(公元前822年),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亡,避难于濮,而少弟徇立,是为熊徇”;周恒王十六年(公元前704年),“楚熊通······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周景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23年)五月,“楚舟师以伐濮”。这样“在荆楚的打击下,(濮人)沿长江而上至朱提江流域,在这里建立了僰侯国,被人称为僰人”;“战国末期,楚将庄蹻西征,通过僰侯国区域,许多濮人随楚军进入滇池、邛都、叶榆等广大地区,濮人成了覆盖西南最广的民族群体”[2]p28---34。公元前二世纪,僰侯国为秦所灭,濮人终于退出了朱提江流域,向滇西迁徙。这就是这个悲壮民族从“濮”到“僰”的历史。“僰”之族名始见于《吕氏春秋·恃君览》:“氏羌、呼唐,离水之西;僰人、野人,篇笮之川。舟人送龙,突人之乡,多无君”。《夷裔考》:“僰人者,其先世本华人,有罪贬往远方”[3]p17—18。僰人、野(越)人,篇(编)竹为筏,一个筏接一个筏,像龙舟送人一样,男女老少站在筏上,一窝峰地冲向抢劫目标。这种无君长、无组织的大迁徙,必然侵犯土著利益,受到土著的仇恨和厌恶,所以《广韵》说:“僰、贱称,丑也”。《礼记·王制》说:“屏之远方,西方曰棘;东方曰寄,终身不齿”。汉郑玄注:“棘当为僰,僰之言逼。按《汉书》云‘西南有僰夷’,知非彼夷而读为逼者,以与‘寄’之相对、‘寄’非东方夷名,是寄旅之意,则僰亦非西方夷名,故以为逼近夷独也”[5]p84。这就是说,僰人,其先本是华人(与夏周有亲缘关系的柔濮),因为与当政者(商、楚)有矛盾,被迫迁入远方,他们与越人(野人)杂居,从江汉入川滇黔,虽有抢掠,实属被逼,寄于夷戎。故“僰”一直称为“羌僰”。杨雄《长杨赋》就说:“羌僰东驰”,《汉书·五被传》也说:“南越宾服,羌僰贡献,东瓯入朝”。颜师古注:“僰,西南夷也”。可见“濮”、“僰”一脉相承,并非越人,也非孟高棉语系的汉晋以后所称的“濮人”(上述德昂、佤等的先民)。《史记》、《汉书》对此民族只称“僰”而少用“濮”,东晋《华阳国志》以后,“濮”只专称孟高棉语系民族,其中缘由待研究。继秦灭僰侯国,汉武帝元封二年(109年)又派巴蜀兵击灭滇东北今曲靖一带的劳浸、靡莫(“僰”之对音);地皇五年(公元20年),王莽残酷镇压僰人的反抗,改胜休县为胜僰县。僰族大批逃亡,“僰”之名慢慢消失。如此,濮、僰之族在不断迁徙中不断发展,不断与周边民族融合,两汉以后从僰道往南折向滇西直到保山一带,与当地的部分昆明人融合,又吸收了屯守当地郡县的汉族人口,成为生产文化水平都很高,开放性、包容性很强的蜀汉夷帅大姓,隋唐时又称之“白蛮”;元代以后直称“白人”、“白族”了。尽管这样,他们都在自己的旅途中留有“熊耳”、“濮水”、“濮岩”、“濮人冢”的遗址,表明他们一脉相承的光辉历史。
二、永昌之“僰”
白族何时聚居永昌,史籍无载。虽新石器时期属氏羌文化的大理江川白羊村型文化遗址遍布保山五县区(旧石器时期至今仍未发现氏羌遗迹),但当时还未分化出今天具体的族属。西汉时,据东晋常琚的《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孝武时,通博南山,渡兰沧水,濝溪置巂唐(今漕涧)、不韦(今隆阳区金鸡村)二县,徙南越相吕嘉子孙宗族实之,因名不韦,以彰其先人恶”。班固《汉书·西南夷列传》说:“天子(孝武帝)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等人余辈间出西南夷······。四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大将军凤于是荐金城司马陈立为牂牁太守。立者,临邛人,前为连然长、不韦令,蛮夷畏之”[6]p243—253。始知永昌始设郡县,并派有太守、县令等官员族人进入统治,同时募有豪民大族到永昌屯垦“入谷于外县,受钱于内府”,以巩固朝廷的统治。“汉族移民的活动,主要是在通往内地的交通道路沿线的平坝区,接触的土著民族是西南夷中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僰族”;“汉晋时期先后进入西南夷中的汉族人口,后来都逐步融合入僰族之中”[3]p23-2
4。可知当时已有僰人(白族先民)定居于此。
东汉初年,哀牢王柳貌归汉,在此又设了博南(今永平)、“哀牢”(今保山城太和坊之东)二县,移入部分官族、军队、民众屯垦戌守。这些汉族逐渐“僰族化”,“因为当时云南的土著,只有僰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原始的氏族部落界线已经破坏,容许汉族人口迁入与之共居,并与僰族的奴隶主大族发展成南中大姓”(同上注)。这些大姓“恩信著于南土”,“为夷汉所服”。永昌的吕凯大族“凯恩威内著,为郡中所信,故能全其节”。“吕氏世官领郡,于今三世矣。大姓陈、赵、谢、杨氏”[6]p254。明万历《云南通志·永昌府》说:“诸葛营,在府城南十里,诸葛孔明南征屯兵之所。孔明既凯旋,汉人有遗于此者,聚庐世居,至今犹称为旧汉人。曹遇诗:‘孟获生擒雍闿平,永昌南下一屯营。僰人也解前朝事,立向斜阳说孔明’”。“直到明朝时期,仍然存在的诸葛营的‘旧汉人’,实际是僰人”[3]p31。即进入永昌府的汉族人口,明以前已融合变成“僰人”。据《永昌府志·戎事》载:“唐武后延载元年,永昌蛮酋董期率部落二万户(《资治通鉴》作‘20余万户’)内附”[7]p122;《永昌府文征》卷四载:“杨兴,永昌郡人。蒙氏时为布燮,天宝八年,率所部入附,玺书褒美,旌其门,子孙进为永昌酋长,历段氏、高氏”[8]p3136---3142。“董”、“杨”为白人大姓,而且唐初只有白人有姓氏,即董期、杨兴两氏应为“僰人”(白族),而且其内附的部落有2万——20万户之多,可见,唐初永昌已有“僰人”聚居。
三、白族的聚居
唐代,永腾属南诏重镇。“自澜沧江以西,越赕、朴子,其种并是望苴子。倘尚勇力,土又多马。开元以前,闭绝与六诏不通。盛罗皮始置柘俞城,阁罗凤以后,渐就柔服。通计南诏兵数三万,而永昌居其一”[9]p88。南诏第六代孙盛罗皮所置的柘俞城,即今天的保山城(疑哀牢废县旧址一带,南诏建城喜依山临水)。“柘俞”,为僰文“拓西”之意,即“明德圣君将开辟西边险阻无人的关隘之地”的意思,与40多年后,其孙凤迦异在善阐府(今昆明市平定乡)所建的柘东城“意义相承。既已置城,必派有官族军队镇守。尤中先生说:南诏王朝“其王虽然是蒙舍的‘乌蛮’,但大臣如清平官、大军将、六曹长等等,几乎全部是‘白蛮’杨、赵、董、段等姓中的贵族分子充当。‘白蛮’在南诏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实际上起着主导作用”[3]p93。这些军政首脑、官员部族应该是白族。这以明正德《云南志·名宦传》所载的保山城南的张罗疋碑为证;“张罗疋,南诏清平官,永昌郡都督,以破蛮功升大监军,故有碑在城南,称其义勇有度量”[10]p183。“大监军”已属朝臣却筑墓于永昌,可见族人已定居永昌。又据樊绰《云南志》载:天宝七年(公元748年),“(爨)崇道(南宁都督爨归王兄之子,两爨大鬼主)俄亦被杀,诸爨由是离弱。及归义卒,子阁罗凤立,守偶(被崇道所害死的归王之子)并妻(阁罗凤之妹)归河赕,从此与皇化隔绝。阿姹(守偶之母,归王之妻)自为乌蛮部落主,从京朝参,大蒙恩赏。阁罗凤遣昆川城使杨牟利(白族)以兵胁西爨徙二十余万户于永昌城。乌蛮以语言不通,多散林谷,故得不徙。是后自曲、靖州(今昭通地区)、石城(今曲靖市)、外麻川、昆川(今昆明市)南至龙和(今禄丰)以来,荡然兵荒矣。日用子孙今并在永昌城界内”。“西爨,白蛮也······。当天宝中(公元742——756年),东北自曲、靖州(今昭通市),西南至宣城(今元江),邑落相望,牛马被野。在石城、昆川、曲轭(今马龙)、晋宁、喻献(今澄江、江川、玉溪、通海)、安宁至龙和城,谓之西爨”[9]p47-48。从今昭通、曲靖和整个昆明市至江川、玉溪、通海大片地区20万户的白族,迁到永昌城内(疑为永昌城辖区),这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民族大迁徙。因而“乌蛮以言语不通”,“故得不徙”,可见永昌城界内(辖区)早已为白族聚居区,与这20万户白族是语言相通的。
至于腾冲白族的迁入,《元史·地理志》说:“腾冲府,在永昌之西,即越赕地。······蒙氏九世孙异牟寻取越赕,逐诸蛮,有其地,为化府,其后白蛮徙居之改腾冲府。元宪宗三年,府酋高救内附”。尤中先生注释说:“如此,则南诏以前腾冲无‘白蛮’。至南诏重新统一越赕之后,设化府、腾冲府,迁一部分‘白蛮’驻守于府城之内,‘白蛮’的分布区便从过去的永昌(今保山)向西延伸到腾冲。元宪宗三年内附的‘府酋高救’的民族成分便是‘白蛮’”[3]p94。南诏以前,至今确实仍无实证和史籍证明有白族聚居,但阁罗凤刊木通道“西开寻传”以后,不仅在今隆阳区置永昌节度(永昌府),而且也在今盈江旧城设押西(白语义为“镇西”)城,在今密支那(金宝城)西南的蛮莫置摩零都督城,设丽水节度。押西城与摩零都督城双管伊洛瓦底江上淘金兴起的诸城。即樊绰所说的“南诏特于摩零山上筑城,置腹心,理寻传(即丽水城)、长傍(今拖角)、摩零(蛮莫)、金(金宝城)、弥(弥城在今盏西)城等五道事云”[9]p24。只是因为押西城、摩零都督城等气候炎热,烟瘴甚毒,“河赕人(今大理)至彼,中瘴者十有八九,阁罗凤尝使领军将于大赕中筑城,管制野蛮,不逾周岁,死者过半,逐罢去不复往来”(同上注)。而作为中转、控制押西城、摩零城的腾冲,也不可能没有南诏官员和军队驻守。唐代宗时宰相贾耽(736---803)的《皇华四达记》就载:“一路自诸葛亮城(今镇安古城山)西去腾充二百里”[8]p3138。又西至弥城百里。又西过山,二百里至丽水城。乃西渡丽水,龙泉水二百里至安西城······”。樊绰《云南志》也载:“从藤充过宝山城(今昔马),又过金宝城(今(密支那)北大赕,周回百余里,悉皆野蛮,无君长”[9]p21,腾冲作为“藤充”、“藤冲”的城名早已存在。“腾冲”、“藤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白汉词典》注为“De`wart:腾冲”音为“藤弯”,为唐前腾冲城(今西山坝西源城址)名,白语义是:“养马狂奔的坝子”。可见异牟寻取越赕以前,腾冲已是重镇,与阁罗凤所建诸城已有联系,交通,不可能没有官员和军队镇守,而南诏的地方官员和军队将领多为白族。这可以腾冲来凤山的杜光庭子墓为证。杜光庭父子投降南诏后,夷化为白族。杜光庭是阁罗凤的清平官,(应是阁罗凤“西开寻传”时,书《南诏德化碑》的杜光庭),其子分驻腾冲,死为永昌都督张罗疋所葬,清·腾冲知府屠述濂《腾越州志》评:“知腾冲南诏时有清平官也”(11)p51。张罗疋后因破蛮功升任大监军,说明至迟异牟寻取越赕之后,为取代押西城、摩零城管制伊洛瓦底江诸城及淘金诸族的职能,而设“软化府”(应为“ 化府”)之后,腾冲的政治、经济地位上升,使大批量地迁入白族到此屯垦驻守成为可能,因为既“逐诸蛮”,必然留下大批闲置耕地。
四、白族成为主体民族
宋元时期,白族已成为永腾的主体民族之一。
在中原唐朝灭亡的五代十国纷争中,南诏王朝也分崩离析,先后出现了“长和国”、“天兴国”、“义宁国”三个王朝。直到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73年12月),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在高、董大族的内应下,联合“乌蛮”三十七部夺取了杨干贞义宁国的政权,改国号为“大理”,才使政局得到稳定。虽然收缩了西南边疆的领土,但也基本恢复南诏时期的范围,十六个府郡中,永昌腾冲建制基本无变:永昌府驻今隆阳区,辖今腾冲外的保山市、临沧地区和德宏东部;腾冲府驻今腾冲,辖今德宏州龙川江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带,,永昌腾冲皆为段氏、高氏大族统治,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民族。其证据是史载从元宪宗三年内附的“府酋高救”,到明初降王真又构麓川兵“屠永昌城”,“俘指挥使王真”的“土府”高泰、高惠,都是统治腾冲的白族高氏大族。永昌则“宋乾德间,段氏仍置永昌府······封高明信为演习,世守其土”;“元丰间,高氏因之”[7]p38。“永昌府和腾冲府都不是‘金齿白夷’的主要居住地,而是南诏大理以来的白族官吏们的驻地,居民多白族和‘乌蛮罗罗’”[3]p207。永腾爨僰军(寸白军)史载明初仍存,洪武十六年腾冲归附后设腾冲守御千户所,因元代军制,设汉、土两军,土军即爨僰军,诸多家谱亦可证实。今存的孟观音庆墓(腾冲知府)、尹明墓碑(元腾冲府吏)、烈女史梅风墓碑等均可为证。遍布永腾的白族阿叱力教遗迹如隆阳区白塔、陶官,如腾冲来凤山、石牌、绮罗、顺江等地出土的大量火葬墓群;隆阳栖贤山报恩寺碑、观音山兰若碑的记载,腾冲金轮寺、黑塔寺、宝峰寺、护珠寺、天应寺的大量阿叱力遗物也可作证。腾冲绮罗、和顺、来凤山史载的“景帝庙”(有论认为正统间所建,其实70多年后的正德南京户部侍郎张志淳《南园漫录》已明确指出是祀南诏主世隆,世隆死后谥景庄,非汉人明时所建,《腾越州志》也如此说。我们认为也可以这样看,古汉语“景”有“大”的意思,“景帝”即“大帝,”多指广开疆域的君主,是白族普遍的本主神,是白族本主神的泛称,既可称专用的英雄,也可称抽象的神灵。据统计,大理白族地区的英雄本主庙近150座,其中景帝庙不下30座,有育物景帝、南诏主世隆、渔民之神、地方神、英雄人物等。白语多保留古汉语习惯,也可为“濮”“僰”之变的证据),腾冲小西的“娘娘庙”(祀大理总管段功及其阿盖公主),城西的西盟寺(元代与麓川等族会盟之所),吴邑的土主灵祠等的本主崇拜遗迹也可为之证据。(清)腾越知州屠述濂《腾越州志》所述,“腾冲所系守御千户所(明洪武时置),多土人(即原爨僰军子弟)”。其中,副指挥同知四人,有王胜、陈福是本卫人;指挥佥事十人,有冯睿、张善、刘睿、尹晟、明贵、黄谦、王敏、王文用8人系“本卫人”。“方言出之夷罗(白族、彝族)者,实难晓其义,如山川村落多用‘矣’(眉批注:方言蛮呼‘水’为‘矣’,然‘水’未有‘以’音,夷不知书、汉因书为‘矣’也)字打头。村哨谓之‘喧’,保甲谓之‘牛丛’,曰‘甸’、曰‘赕’、曰‘睑’,皆沿蒙段遗法”。其俗:“服礼教久矣······”。“火把节,即星回节。六月二十五日农民持炬照耀田间以祈年”[11]p122-247,显然系白族语言风俗。近年出土的,有的号称原籍南京的家族祖先的墓志铭上仍有“原籍土著”的字样。总之不少遗迹可证,白族曾是唐宋至元代,永昌腾冲的重要主体民族。只是后来白族大姓如高惠、高泰等的叛乱遭到镇压(“高氏始绝”);明王朝对爨僰军的“以夏变夷”政策和军费不投入而役战频增加,白族的大量逃亡和与汉族的融合,爨僰军的瓦解,大批的军屯、民屯、商屯,汉族的大批涌入,白族才终于从城坝消失。
参考文献:
[1]云南省保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保山地区志》下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1。
[2]李正清,《僰人考》,赵怀仁主编《大量民族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11月。
[3]尤中《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
[4]黄懿陆,《滇国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5]《中华大字典》上册(缩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10月。
[6]耿德铭《哀牢国与哀牢文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7](清)刘毓珂主编,徐鸿芹点校,《永昌府志》,昆明雅昌图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印,保新出(2007)准印字第65号。
[8]李根源辑,校本主编杨文虎、陆卫先,《永昌府文征》第四册,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12月。
[9](唐)樊绰撰、向达原校、木芹补注,《云南志补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
[10]徐鸿芹,《永昌钩沉》,香港天马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春。
[11](清)屠述濂修,张志芳点校本主编,《腾越州志点校本》,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12月。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湖广填四川”这个说道,它是指发生在清朝时期以湖广行省为主的老百姓大规模向四川移民以填补该地区人口极度凋敝的群体迁徙行为。虽说除了“湖广”以外,还有江西、福建、两广等十多个其他省份,但是湖广人最多,所以 历史 上仍习惯叫作“湖广填四川”。
“湖广”最早是元朝设立的省级行政区域,全称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老百姓嫌麻烦,就简称“湖广行中书省”、“湖广行省”、“湖广省”或干脆叫“湖广”,这些简称在清朝仍在沿用,不过清朝设湖广总督(又称两湖总督),把元朝、明朝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域“湖广行省”以洞庭湖为界划分为湖南、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区域,但是统一由湖广总督管辖,驻节武昌府。
很多人一看见“湖广”两字,马上联想到“两广”,其实到了明、清两朝,“湖广”与广东、广西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 历史 上的“湖广行省”这个称呼人们还习惯沿用,所以最高长官自然而然就叫“湖广总督”。
那么,为什么要组织湖广行省为主的十多个省份的老百姓大规模地去“填充”四川省呢?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元、明、清三朝,特别是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两个阶段,四川出现了长时间、大规模的战乱以及后来的瘟疫、疾病等灾害让四川人口极度减少,需要补缺和“填充”。
“湖广填四川”人口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什么原因呢?
首先,从地理位置来看,在古代的条件下,麻城是进入四川盆地的最佳路线。所以湖北麻城从元代至清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中,进入四川落业的人最多。
早在元朝末年的红巾军农民起义将领——湖北随州人明玉珍率领十几万湖北籍农民军及大量失去土地的湖北籍农民进入四川。明玉珍属于红巾军南方徐寿辉这一支系的重要将领。后来明玉珍率军攻入四川,以后在重庆自称陇蜀王,再改元称帝,他建立的“大夏”政权经过两世9年后被朱元璋所灭,他带入四川的人中就有很多是麻城人。
麻城移民条件有三个先天优势:一是麻城离重庆不远;二是麻城移民 历史 悠久,在元代、明代初年就有大量的麻城移民入川。三是与张献忠农民起义有关。张献忠在鄂屯兵时间长,后又转战湖广、江西,特别是麻城,有许多农民入伍。故张献忠部下不少是麻城人。张献忠失败后,有一部分人隐姓埋名留在四川。四川南川县(今属重庆南川区)的移民都是来自湖广省,尤其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明初麻城设四个乡,明成化年间并孝感乡入仙居乡内)为多 。
详情见拙作:
“湖广填四川”之浴血重生
https://wwwtoutiaocom/i6478045151863243277/
湖广填四川,麻城过一半。
问君祖籍在何方,湖北麻城孝感乡。
这里所说的孝感指的不是孝感市,而是古代麻城辖制的孝感乡。明清时期,湖广之地大量移民迁至四川地区,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麻城的孝感乡,久而久之,麻城孝感就成为了国内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
元末明初与清朝初期,由于当时的大规模战乱等缘故,四川地区人丁锐减土地荒芜,典籍记载当时的四川:“有可耕之田,无耕田之民”。为了填补川渝地区的人口空白,由官房组织了大规模有计划的移民,将湖广地区的人口大量移到四川地区。
不过久而久之,出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四川地区的外来移民之中,有很多都在家谱之中标注自己的祖籍位于麻城孝感,最终让人形成了一种感觉,就是有很多的移民都是麻城孝感出身。然而实际上,麻城孝感不过区区之地,如何能有如此之多的移民。
麻城孝感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明朝时期麻城县之下分成四个乡区,分别是仙居、太平、亭川与孝感。
说明白点,麻城孝感乡在明朝初期就已经出现,到成化年间被裁撤并入了仙居乡。然而,当年的孝感乡并不算大,人丁也没那么多,即便是单独置县都不可能,又遑论以一乡的人丁填补大半个四川 。
那么,为何川渝之地的外来移民之中,有那么多自称出自麻城孝感呢?
第一,假称祖籍,托郡望叙乡里,求保自重元末明初时期,湖北随州明玉珍参加的红巾军攻克重庆,后称帝建元,国号大夏,而当时明玉珍之部几乎都是湖广人,其中黄州麻城县人最多。明朝初期,从麻城孝感迁居到四川的移民之中,不乏后来成为名人望族者,比如明朝新都状元杨升庵、武宗时期内阁首辅杨廷和、清初遂宁相国张鹏翮等等。
由于这个缘故,当时在川渝之地,“麻城孝感”成为了一块金字招牌,不仅人多势众,而且成为了一方的名门。明玉珍旧部大多麻城后裔,子孙繁衍人才辈出,百姓尊仰,官府重之,新移民假称自己是麻城孝感人,也有“攀亲戚”的意思 。
第二,麻城孝感本身就是个移民中转站明清时期,共有五个移民转运集散地,除了麻城孝感,还有广东南雄珠玑巷、山西洪洞大槐树、江西瓦屑坝与苏州阎门,其中,山西洪洞大槐树与湖广麻城孝感乡分别是北方与南方最著名、规模最大的两个移民转运集散地。
北方很多人都声称先祖来自大槐树,但从不考虑一个村子怎么可能有如此众多的人口能够让子孙遍布各地,事实上,麻城孝感乡与大槐树都一样,只不过是当时的一个中转站。明清时外省移居四川的民众,大多都在孝感乡聚集登记造册,再集中前往四川 。
麻城孝感终究不算很大,为何成为湖广填川移民的重要中转枢纽?
一,处于人丁过剩的地方麻城一带从宋元时期开始,就是著名的人丁兴旺之地,“常为乡之患害”,麻城与周边地区的自身条件非常便利,不仅自身人丁充足,更重要的是,这里在元末明初与明末清初,吸引了大量的江西与其他地方的人口。
元末之时,红巾军等攻克中原与江右,使得大量河南与江西人口进入麻城,一时之间麻城一带人口骤增,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土地供养不足,这就有必要将过多的人口迁出去,而麻城孝感一带刚好有事当时江西与两湖地区人口流动的重心所在。
二,明朝为稳固江山做出的决定大多数四川的麻城籍移民,他们的先祖入蜀之时虽是楚籍,但也有大量非湖广之民,比如徽州、江西、河南等地,这些地方都是较早纳入明王朝版图的地方。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的同乡们与他们的亲属成为明廷的精英,而当时作为明朝立足湖广前沿阵地的麻城,自然成为了明朝最为看重的要冲之地。
明朝将大量率先归顺自己的民众,大量移居到明玉珍曾掌握的四川之地,除了开发当地的资源经济之外,也有权衡势力方面的考虑。从自己经营多年的黄麻地区庶出人口,可以更有效分化瓦解消化四川明氏旧部势力的残余,以防不测 。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当年在湖广填四川运动之中,定居在四川的麻城孝感人的确有,但真正的麻城原籍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区区一个孝感乡能够填充四川重庆大半人丁,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一件事。
之所以造成后来,大量的川渝之地外来移民称先祖来自麻城,主要原因无非三个:一是假称是麻城孝感人,希望凭借这块招牌靠拢当地的宗社力量,尽快站稳;二是压根不知道自己籍贯到底何处,因自称麻城者众多,所以也有了从众之心;三是的确有大量的移民经过麻城孝感移居到四川,但很显然他们混淆了祖籍与中转站的区别。
我是湖北麻城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并说一些我个人的见解。
湖广填四川,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也有 历史 依据可查。明末农民军起义,张献忠在四川屠城,导致四川人口锐减,于是从湖广移民过去。
湖广是哪里?明朝以前,湖广的范围很大,明清两朝,是湖北和湖南两省。这两省处于全国的最中心,历来就有“湖广熟,天下足”一说。
但是移民四川所说的麻城占一半,这句话我个人是持怀疑态度的。虽然现在说有官方记载,麻城孝感乡移民四川,包括有很多四川人说祖籍是麻城孝感乡,还来麻城寻祖。麻城现在没有孝感乡这一地名,至于以前有没有,这个还真不确定,所以不敢乱言。
麻城建有一个很大的移民公园,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还有寻根文化。邓小平的胞弟邓垦曾说他的祖籍是湖北麻城,还有李鹏的祖籍也是湖北麻城,这都是他们亲口所说。
按说这么多真凭实据,我没有理由置疑,但我仍然想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麻城是一个县级市,现在为黄冈代管,在 历史 上从未做过州府之地,而且它处于大别山,今天的人口也不过120多万,我不知道明末是多少人,但也不至于将麻城的那么多人口移民到四川去。有人说并不是麻城人移民,麻城只是移民的一个集中地。
麻城是黄冈诸县中离长江较远的一个山城,移民四川应该是溯江而上,那么不在江边上集合移民,跑到麻城这个山城来集合移民是为什么呢?
另外我的一个置疑是,黄冈地区历来做为州府之地的只有黄州和蕲州,这两个地方文化名人辈出,而麻城呢,恕我孤陋寡闻,除了建国后出了开国将军之外,还真未出过什么 历史 文化名人,而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炒作文化,而麻城又无文化可炒,那么移民和寻根文化就被迫不及待地抓住了。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不一定正确,希望大家进行讨论。
题主说的“麻城孝感”应当是麻城孝感乡。 对于麻城孝感乡是否存在其实存在一定争议 ,但早在1997年,著名学者葛剑雄就考证证实了麻城孝感乡的存在, 即今天黄安县城关镇一带 ,随后四川学者陈世松、麻城地方学者凌礼潮等都对地名进行了细致考证,证实了葛剑雄先生的观点。
麻城孝感乡迁入四川的数据, 据民国《简阳县志· 氏族志》所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该县349族两湖籍移民中,自称来自麻城者有239族,占685%, 其中自称来自孝感乡者, 有228族,占麻城籍的954% 。但正如题主所问的一样, 麻城孝感乡只是一个乡,至多只占今红安县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这么小的一个地方不可能有如此多的人口迁往外地,那么至于为什么会流传这么广,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量:
首先,因为元朝末年麻城等地是农民起义的中心之一 ,麻城人邹普胜辅助罗田人徐寿辉建立了天完政权,麻城与罗田在明清时期均属黄州府,所以天完政权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麻城即罗田附近人,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以后, 随州人明玉珍正率领湖广籍士兵在四川作战, 可能其中麻城籍较多,或者较有影响,遂以麻城孝感乡为祖籍地。
其次,是麻城孝感乡是一个移民中转站。 如四川庐州《王氏族谱》序言所说:
王氏先祖在麻城孝感乡居留的时间才两年多。类似的事例应当不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人已经不记得祖籍地,只有麻城孝感乡这一地名,遂称麻城孝感 乡。类似的情况还有“江西瓦屑坝”,恰好是在麻城及所属的黄州府,众多家族都称元末明初来自“江西饶州府瓦屑坝”,而据清代以及现代学者考证,瓦屑坝其实也只是一个小地名,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迁出,所以其同孝感乡类似,也是作为一个移民中转站。
最后,就是冒籍现象的存在。 不仅是本县其他乡的人冒籍(也有可能孝感乡裁撤以后,原属居民仍然自称孝感乡人),还有麻城县以外,其他湖广籍的人冒籍,如曹树基考证,民国《云阳县志》称该县向、何、谭、孙、于、张、贾、李、王诸大姓,都是“明洪武年间自麻城迁入”,曹认为“向氏是鄂西、湘西典型的蛮族大姓, 是不可能迁自麻城的。”也就是其他湖广籍冒称麻城孝感乡。
其实,麻城孝感乡像 历史 上的江西瓦屑坝、山西洪洞大槐树、福建宁化石壁、南雄珠矶、江苏苏州间门、南京柳树湾石门坎一样,分别为湖广人、华北人、客家人、华南人、苏北人、云南汉族的根一样, 不过是一个移民来源地的象征意义的祖地 。 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迁入地的生活,取得入住权,所以会有附会等,意图以同乡之谊建议一种联盟,甚至续及联宗。
参考文献
葛剑雄:《中国 历史 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一——麻城孝感乡》
陈世松:《“麻城孝感乡现象”探疑》
凌礼潮:《麻城孝感乡移民考》
湖北麻城是我国古代“八大移民发源地”之一,而“孝感乡”是“湖广填四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是巴蜀公认的“祖籍圣地”。麻城在明末清初设置有“湖广填四川”移民机构,很多移民都在此报道,认祖归宗也就从这里可以考察。
最近,我看到不少“湖广填四川”的问题,所以也回答了一些。毕竟自己就是四川人啊!从族谱上得知,自己也是湖北移民,而且还是麻城的。当时自己才十几岁,还不懂事,爷爷让我抄字辈,当时翻了两下,然后就把字辈抄了下来,到现在不知道去了哪里。我们80后这一代人,家族观念已经没有爷爷那一辈的家族观念强了。说实在的在四川很难看到宗祠,我们哪里根本没有什么宗祠,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移民的缘故,导致没有宗祠。直到我去了广州,才知道宗祠这一说。我的一个湖南同事,说他们哪里也有。我说我们哪里没有看到,他还不相信。当然,我一个人不能代表四川所有人,反正我们那个地方,是没有看到什么宗祠,是不是被毁掉了也不知道,长这么大也没有听长辈说起这件事情。
现在祖辈那一代,知道 历史 过往的,基本相继去世。我们年轻人对祖籍也不太重视,我个人是比较喜欢 历史 的,对 历史 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看到这个问题我也忍不住来回答,毕竟自己的祖辈也是移民大军的一员。我们的祖籍就在湖北麻城,只是具体地址我没有细看。其实,我们年轻人这一代,家族观念已经不再了,但是我觉得这是一种文化传承。在我们这一代,不应该断掉啊!不知道现在族谱还在不在,如果有机会,真想去湖北麻城看看,说不定还能找到很多五百年前的亲兄弟。
很多四川人一被问到“湖广填川”时,祖籍来至哪里?就会说是来至湖北麻城孝感,其实这应该说都是一种误导!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因为那时这种大规模的移民,是由官方政府组织的,可能当时的麻城孝感是一个积聚点,周边县市的民众都要到那里集合,然后再从孝感统一一起移民到四川才更加合理!据说当时很多人不愿意移民,官府就把大家的双手绑着,途中需要大小便,再解开,才有了四川人说上厕所方便说成“解手”一说。移民到四川的人那么多,大多数都来至湖北麻城孝感是绝对不可能的!这里所说的这部分人除去来至湖南,广东,广西的。
我也是四川人,我家祖普上记截来自于麻城的资料。出于好奇我也了解过其他人的祖普资料,大部份都来自于麻城,至于为什么这么多麻城人来川不得而知。我猜想古代的麻城应该是商业及手工业集散地吧?
麻城孝感的任姓多吗?
我是四川人,据说是湖广填四川过来的,我们的字辈这些和周边的任姓不一样,不知道他们是否也是填过来的。
另外我们没有祠堂没有族谱这些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填过来就丢了还是怎么回事,只有长辈口中念叨的字辈,也就那么几个字,并不多,我这一代就没人用字辈来取名字了,下一代更不会,甚至连仅有的字辈信息都忘了。
另外,我们所在的村庄,祖坟不多,最多到四代以上,再往上也没有,感觉填过来就百多年 历史 !
老一辈早已故去, 历史 已经没人记得了,也没有留下来任何文字记载。
请读一下已找到的孝感乡都碑记就会明白为什么麻城人在四川那么多人。
那是因为古时不计划生育,麻城孝感乡地狭人多,只要人口过多,只能移民,每次成群结对出走很多,其中因孝感乡在麻城举水河冲积平原上,人口最多,所以孝感乡出去的人最多。
很多人只以为是湖广填四川中的麻城人那部分,却不知从元未到清朝后期几百年来,麻城民间自发移民不断。
古时麻城人相信是多子多福,一家生十个八个不是奇闻,三五个只是平常之家,这人一多,长大后地不够种了,所以几百年麻城民间有一种说法,挑着家谱往西走,就不会饿死。小时候我听老人说过,但不知道为什么往西走就能生存,现在知道了,西边有天府之国的四川,那里有同姓同宗的人。
有人说,那为什么别的地方没去四川?
我分析三个原因,一是民风民俗不同,像有的地方就不愿多养孩子,苏东坡流放黄州时,就被当地的溺婴恶俗吓的几天睡不好,当地人一般生两子一女,再生下来就放在水中溺死。
二是麻城人去四川早,元未麻城就有几万人参加红巾军入川,明未跟随张献忠入川已有几万,这些人中有部分后来在当地定居下来,发现四川是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好地方,导致后来去四川的人越来越多。所谓人多势众,就不怕别人欺负了,能抱团生存,后来去四川的麻城人都说是孝感乡的,甚至有些不是麻城的,为了生存也冒认从麻城孝感乡来的。
三是麻城是山区,在农耕时代养不了多的人,而湖北大部分地方是江汉平原,在家乡就能生存,何必外出。
孝感乡在明中期被撤的原因就是人口出走太多,当时麻城县令姓陈,认为这么多人从这里出走,这个地名应保留下来,于是三次上书朝庭恢复孝感乡而未成,后在原乡都之旧地立一孝感乡都之碑,后有人作碑文,存于家谱之中,此文清楚记载孝感乡一事。
不管怎样,当年麻城孝感乡就是一张生存符,她护佑一代代移民在川生根发展。
不能说麻城 历史 文化少。明朝麻城科举在全国影响很大,出了一百位文进士和几百位举人。有“山阳礼记,麻城春秋”之说。出这么多的进士和举人,黄、蕲二州是没法比的,在全国是罕见的。还有十位麻城人上了明史列传。公安派和竟陵派文学的创始人也是麻城籍。
我是广西南宁人,我祖籍是山东白马县,其实真正的南宁本地人都是这里来的,但是为什么调查这个位置不是山
本文2023-11-13 02:35:4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67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