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的儿子都有谁
朱棣有四个儿子。
朱棣的儿子有:
1朱高炽:朱高炽是朱棣的大儿子,1378年出生母亲是文皇后徐氏。在朱棣死后朱高炽继承皇位,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也就是明仁宗。
2朱高煦:朱高煦是朱棣的第二个儿子,和朱高炽是同一个母亲,朱高煦最开始被朱棣封为高阳郡王,但是朱高煦不肯去高阳就一直留在南京,想要篡夺太子的位置。在朱高炽死后明宣宗继位朱高煦起兵造反失败最后被贬为庶人。
3朱高燧:朱高燧是朱棣的第三个儿子,和朱高炽还有朱高煦都是一个母亲生的,被朱棣封为赵王。但是最后因为和朱高煦一起造反被捉拿,最后被罢免爵位在宣德六年去世。
4朱高爔:朱高爔是朱棣的第四个儿子,但是在出生的一个月以后就夭折了所以没有被封任何的爵位。
扩展资料:
朱棣的第二个儿子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言行轻佻,太祖朱元璋在世时,便对这个孙儿非常厌恶。在朱棣诸子中,朱元璋最欣赏以儒雅仁爱著称的朱高炽,并亲自立他为燕王世子。
他是正统继承人,名正言顺,而且在朱棣靖难的时候留守北京,以万人之军挡住了建文帝五十万大军的进攻,守住了北京城,也为靖难之役带来了巨大的转机。
而且留守后方是以太子名义监国,把后方打理的井井有条,深得朱棣满意。但是朱棣不喜欢他的原因就是这个儿子和自己太不像了,没有自己的勇武。
还有朱高炽由于双腿行动不便,走路时总是跌跌撞撞,个人形象很差,常常让朱棣感觉不满意。对于老二朱高煦,朱棣是非常喜欢的,这个儿子和自己一样勇武好战,简直就是自己的翻版。
但是很不听话,嚣张跋扈不服管教,而且还骄傲自大,让朱棣很是头疼。汉王的封地原本在云南,朱高煦不肯去,嫌那地方偏僻,朱棣又把他封到青州,他又嫌穷。
最后朱棣没辙了,问他到底想去哪,结果朱高煦哪都不想去,就想在南京待着。忙于国事的朱棣也没工夫搭理他,就让他在南京赖了下去。
而且朱高煦软磨硬泡,把皇帝的亲军天策卫要来当了自己的护卫。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当初被封为天策上将,朱高煦出门时就洋洋得意地跟别人夸耀:哎,你看看本王,像不像唐太宗啊。
人人都知道,唐太宗是干掉了自己父兄才当上皇帝的,在朱棣死后,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但是朱高炽的身体不好,在位仅仅十个月后就操劳过度而死,他的长子朱瞻基紧急的从南京赶往北京奔丧,顺便即位。
但是这个时候朱高煦本就不安分的心就又活动了起来,在半道设伏准备杀掉朱瞻基,然后自己登基。但是他没想到的是朱瞻基速度之快,在伏兵还没就位的情况下就赶到了北京,继承了大统。朱高煦失去了这次绝佳的机会。
但是他还是不甘心安心地当一个亲王。宣宗获悉朱高煦造反的消息后,听从大学士杨荣的建议亲征,很快便打到乐安城下。城中军民听闻皇帝亲自来攻,很多人便想着倒戈,将朱高煦抓获后献城投降。
朱高煦刚刚竖起反旗,便发现已经是穷寇末路,为避免落得被出卖的下场,便亲自献城投降。就这样,一场本来会给帝国带来大动荡的叛乱,竟然离奇地收场。有一天朱瞻基去看望这个失败的叔叔时,朱高煦也不知道是哪根筋跳错了,竟然在朱瞻基临走的时候伸脚绊了他一下。
这下朱瞻基大怒,命人用一个铜缸把朱高煦盖住,没想到朱高煦天生神力,只一会功夫便用头将铜缸顶起来,并扔倒在地。
宣宗见状怒不可遏、杀心顿起,便命人将朱高煦锁在铜缸中,然后在周围点燃木炭,最终竟然将叔父活活烤死在铜缸中。
随后,宣宗又下令处死朱高煦的几个儿子,算是彻底消除心腹隐患。朱高煦被杀时,年仅46岁。随后朱高煦的几个儿子也相继被杀。
—朱棣(亲属成员)
⑴洪武 太祖朱元璋 (1328-1398)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建立锦衣卫,(比英国的007机构还早了近五百年)(为孙子建文登位扫清道路)锦衣卫隶属于皇帝的亲军体系,长官为指挥使,下领官校,官为千户、百户,校为校尉力士,明中后期达到十几万人之众。锦衣卫下设镇抚司,有监狱和法庭锦衣卫木印。
借口胡惟庸谋反,趁机宣布撤销中书省,从此不设丞相。
⑵建文 惠帝朱允文洪 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 (1377-1402)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史籍称为建文帝。
在齐泰、黄子澄、方孝儒辅助下仿效西汉初年削藩之策。
⑶永乐 成祖[原燕王]朱棣 朱元璋之第四子 (1360-1424)1402年即位,在位23年。时年65岁
用“恢复祖宗旧制”为旗号,起兵反叛,登上了皇位,史称“靖难之役”。清除建文余党,严厉地处决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对于意降的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既往不咎,量才录用。
在锦衣卫外,另设东厂,因设于东安门北而得名。
1421年迁都北京、营建北京皇城和建造紫禁城(今故宫),修筑砖构万里长城,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
五次御驾北征蒙古,稳定北部边疆。[永乐帝死于北征归途]
组织郑和下西洋、扫除了禁海闭关的痼疾,开创了中国一个伟大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⑷洪熙 仁宗朱高炽 朱棣之长子 体弱多病,登极后从政仅8个月,就一病不起,
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南方人聪明刻苦,进士之中多为南方人,北方人天性纯朴忠贞)”的科举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满清。
⑸宣德 宣宗朱瞻[zhān]基 朱高炽之长子(1398-1435)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宣德帝当政10年,在洪熙帝奠定的基础上,倚靠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永乐、洪熙、宣德三朝老臣)”及尚书蹇义、夏原吉,组成了志在守成的稳健的统治核心。
宣德皇帝既是一个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皇帝,又是一个喜欢射猎、斗促织和戏游无度的皇帝。
⑹正统 英宗朱祁镇 朱瞻基之长子(1427-1464)
“正统”;(1435-1449)18年
“天顺”;(1457-1464)在位23年。英宗朱祁镇[复辟]
即位时才9岁,“三杨”谢世和离任,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土木之变”后,其弟朱祁钰继位,改元景泰,英宗被尊为太上皇1450年,被放回,英宗回到北京,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短暂的仪式之后英宗被软禁在南宫,开始了他七年的软禁生活。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
英宗“天顺”停止中国千年以来帝王死后嫔妃的殉葬。
英宗“天顺”以谋逆罪冤杀了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大学士王文等。
⑺景泰 代宗朱祁钰[景帝] 8 朱瞻基之次子
“代宗”的庙号,表明他不过仅是代替他人当皇帝。
景泰帝起用了兵部左侍郎于谦,确立了在朝臣中的威望。也先挟持着朱祁镇,率数十万大军已兵临北京城下,景泰帝命于谦为统帅,军民同仇敌忾,初战告捷,大败瓦剌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议和不成,进攻又失败,只好在将英宗扣压了一年之后,送还京城。当朱祁镇返回北京,朱祁钰与他在东安门执手相泣后,便将他送进南宫软禁起来。
朱祁钰在位期间,出于确保自己皇位传承的私心,又做了件大蠢事,即废祁镇之子朱见深的皇太子名位,立自己儿子见济为皇太子,结果招致满朝大臣甚至自己皇后的反对。
景泰八年(1456年)景泰皇帝得了重病,英宗“夺门之变”,复辟,代宗下台。
一个月后,朱祁钰在西宫病亡,年30岁。死后也不能进明帝陵,只葬在京西金山。
现有文物景泰蓝聊以慰藉。证明他当过皇帝。
⑻成化 宪宗朱见深 朱祁镇之长子 在位23年
万贵妃控制后宫
⑼弘治 孝宗朱右樘[chēng]18朱见深之第三子 (1470-1505)年号 1487年即位,在位19年。时年36岁。
(对万贵妃本人,也没有听从臣下的建议对她削溢议罪。这一切都出于一个孝字,孝敬父皇,维持传统,以宽仁忠孝为主,他死后被定庙号为孝宗,也正因为此。)
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史称“弘治中兴”。被誉为“中兴之令主”。
⑽正德 武宗朱厚照 朱右樘之长子 (1491-1521)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过度,(南巡游乐中不慎翻船落水,回京后于第二年三月病崩)时年31岁。
明武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最浪漫的皇帝。纵观明武宗一生,贪杯、尚兵、萧洒,所行之事多浪漫不经,精通佛学,会梵文,还能礼贤下士,甚至痴情于艺妓。
⑾嘉靖 世宗朱厚囱[cōng] 朱右樘之侄 (1507-1566)1521年即位,在位46年。时年60岁。
严嵩当上内阁首辅,独揽大权20余年。
海瑞 (1514-1587)海瑞终被被罢官入狱,在狱中住了10个月。嘉靖世宗皇帝死后,穆宗即位,恢复海瑞原职,改任兵部武库司主事。隆庆元年调尚宝司任司丞,后升审谳平反冤狱的大理寺寺丞、南京有通政。隆庆三年升金部御史巡按应天。后张居正当权,张居正政见与海瑞不合,始终没有起用海瑞。
⑿隆庆 穆宗朱载后 朱厚囱之第三子(1537-1572)1566年即位,在位7年。时年36岁。
⒀万历 神宗朱翊钧 朱载后之第三子 (1563-1620)1572年即位,在位48年。时年58岁。「明之亡,亡于神宗」。
即位时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与张居正默契)主持政务。
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享乐,政治腐败;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
张居正 (1525~1582)神宗是为首辅,为相十年(明太祖朱元璋时已经没有宰相的设置,但是他却有宰相的实权),是明朝的唯一大政治家,也是汉朝以来所少有的诸葛亮和王安石二人,可以与他相比。在军事方面重用戚继光等名将,平定倭寇外患;内政方面实行“一条鞭法”。
戚继光抗倭寇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
⒁泰昌 光宗朱常洛 朱翊钧之长子(1582-1620)1620年即位,在位1月。时年39岁。
贪财好色,由于*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
东林党
⒂天启 熹宗朱由校 朱常洛之长子(1605-1627) 1620年即位,在位8年。时年23岁。
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政治腐败。努尔哈赤宗乘机攻占沈阳。
魏忠贤
⒃崇祯 思宗朱由检 朱常洛之第五子(1610-1644)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破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福王即位于南京,1645年(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清军攻破南京,明亡。
朱棣一脉还有后人。朱棣一脉还有后人,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
朱棣的后代
明太祖朱元璋,自1368年建立大明朝起,到1644年灭亡,明朝共享国276年。
朱元璋的子孙后代,有276年的时间,进行繁衍生息。有人曾大胆推测,在明朝灭亡前,朱元璋的实际后裔人数,最多可达百万之巨。
即使是保守估计,万历三十二年,即公元1604年,明代皇家玉牒上记载的宗室人数是8万多人。明代徐光启根据当时明朝宗室已有的繁衍速度,总结出了规律,即30年左右增加一倍。以此推测,到1634年,明朝宗室人数大概在16万余人。
到了1644年,即使最保守的估计,前十年仅增加了4万余人,朱元璋此时后裔的人数也已经多达20余万了。
朱元璋有这么多的后裔,从概率上来说,不管怎么搜捕,屠杀,也是很难被斩尽杀绝的。更不要说,还有非常多的因为没钱贿赂明朝户部官员,根本就上不了玉牒宗谱的朱元璋后裔了。虽然这一部分,被饿死了不少。
因此,朱元璋的后裔,虽然历经了李自成、张献忠和满清的数次大清洗,还是有人顽强地将血脉传承了下来。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考虑到子孙繁衍,为了防止名字重复,专门制定了取名、名字的规定。他给24个儿子的后代世系,各拟定了20个字,每个字为一世。三字姓名,姓都是朱;中间的那个字,就从世系表规定的20个字中取;而最后一个字,则按照“火土金水木”的顺序来定偏旁。
比如,燕王朱棣一脉,燕王朱棣的儿子就分别取名朱高炽、朱高煦(繁体字是火字旁)、朱高燧、朱高燨等。
朱元璋后裔,除了一部分确信被杀,大部分都失踪,没有了记录。这一部分失踪的朱氏后人,应该是隐姓埋名,隐居山林、田园了。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史书上有记载,传承下来的朱元璋后人。
国姓爷郑成功占领台湾之后,一部分朱氏宗室投奔了台湾。台湾失陷后,宁靖王朱术桂不愿做亡国奴,自尽殉国。朱术桂无子,经过清朝廷允许,过继了益王朱怡镐之子朱俨珍为嗣子。史书记载,朱俨珍被遣回大陆,并在1693年被清廷安置在了河南开封杞县。朱俨珍的后裔也就定居于此。
宁靖王朱术桂有了嗣子,而益王朱怡镐,应该还是有其他儿子在世的,只是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
另外,宁王的一部分后裔,在明朝灭亡后,避居江西的崇山峻岭之中。在清末之时,他们还修订了《江西八支朱氏宗谱》,并被妥善的保管至今。
清朝入关之后,对明宗室实行了血性的屠杀政策,直到康熙七年,即1668年,圣祖玄烨才下旨:“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令悉归田里;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复旧。”
阴谋、阳谋用太多,就会没人信了,朱元璋的后裔根本没几个应声的,还是安心过自己的日子。因此,康熙查访了很久,也没找到一个朱元璋的后人。
一直到了雍正二年,即1724年,世宗胤禛才正式在汉八旗旗人中,查访出了一名叫做朱之琏的明朝宗室后裔。朱之琏的祖父在明朝灭亡时,投降了清朝。
传到朱之琏时,已经做了三代旗人,而清朝大局已定,雍正为了收买人心,削弱反清复明的势力,加封朱之琏为世袭一等延恩侯,并正式加入了汉白旗旗籍,负责奉祀明孝陵。
这位一等延恩侯朱之琏的爵位,共传成了十二代。最后一代延恩侯朱煜勋,在清朝灭亡后,还继续领着溥仪的俸禄,直到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之后,延恩侯朱煜勋也不知所踪。
朱棣有四子,其中长大成人有三位,夭折一位。
夭折的为第四子朱高爔,出生后一个月夭折,无封位
长子: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母亲是文皇后徐氏
次子:朱高煦,高阳郡王(汉王)。与长子同一个母亲。(朱高炽死后明宣宗继位,朱高煦曾起兵造反,失败)
三子:朱高燧,赵王(赵简王)。与长子、次子同母。
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明成祖朱棣的父亲是明王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
朱棣出生时,朱元璋还未建立明王朝,甚至连他本人都未站稳脚跟,毕竟,元末时各地动荡不安,作为红巾军的一支,朱元璋也在巨变的浪潮之中努力生存下来。也正是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给了朱元璋一个广阔的舞台,不然,他也只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民。
从家世来看,朱元璋堪称开国皇帝里面最底层的人:家里世代农民。只是,因元末朝廷腐败,朱元璋受到时代浪潮的裹挟,最后依靠自己的能力,成为了弄潮者,最终建立了明王朝,成为一代帝王。
在朱元璋努力向前的过程中,逐渐在他周边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像后期的大将徐达、常遇春、刘基和李善长,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是在他们的帮助之下,朱元璋先后战胜了陈友谅、张士诚,拥有了足够的实力,开始了结束元王朝统治的军事北伐。
当时,为此朱元璋曾颂布北伐檄文,其中的口号现在读出来依然让人振奋不已。在徐达、常遇春的率领之下,朱元璋顺利拿下北方地区,并且将中原王朝失去四百多年北方屏障燕云十六州重新收回,北方地区再也不用时刻担心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了。
之后,朱元璋内部恢复生产、外部持续打击各方势力,巩固了明王朝的边疆。当然,除此之外,朱元璋对功勋的屠戮也是让人不寒而栗。
这也没办法,朱元璋倾力培养的太子朱标早逝,而帝位又想交给太孙朱允炆,为了防止出现手下的骄兵悍将威胁太孙帝位,朱元璋罗织罪名,几乎将洪武一朝的勋贵一扫而空。只不过,他孙子的帝位也未能保住,四子朱棣几年之后发起了“靖难之役”坐上了皇位。
要知道,在朱元璋的计划里,朱棣是维护朱允炆的帝位的重要支柱,结果却是双方反目,建文帝失踪,朱棣一系继承大统。
综上所述,是关于朱棣父亲的一些简要说明,希望对你有帮助。
明成祖朱棣的儿子都有谁
本文2023-11-13 01:40:1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66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