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7位皇帝顺序简表怎么记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2浏览:1收藏

明朝17位皇帝顺序简表怎么记,第1张

最近很多人对明朝的17位皇帝很感兴趣,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明朝的17位皇帝分别都有谁呢?还有这明朝的17位皇帝如果要记的话,那应该怎么记呢?这些问题也都非常的有意思了,也是值得我们来详细的说说的,下面是明朝17位皇帝的顺序简表了,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

先给大家说一下,明朝只有16位皇帝,但是有1位皇帝登基过2次,所以很多人说明朝有17位皇帝,其实只有16个人了,这里大家不要搞错了。

明朝的17位皇帝顺序的名字其实也很好记的,如果死记硬背的话,那还是有点麻烦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侧面出发,也就是朱元璋家族起名的套路来记,朱元璋家族起名都是按照严格的家谱制度来起的,所以只要记住20个字(其实用都的就10个字),然后搞清楚,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个五行相克的道理,那记起来太轻松了。

朱元璋家族肯定都姓朱,然后朱元璋的儿子都是2个字,其余的都是3个字,所以他们的名字就是:姓+辈分+五行字

然后朱元璋家家谱的20个字分别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还有一个特殊情况是,太子朱标后代家谱中的允和燕王后代家谱中的高同辈)

最后明朝17位皇帝排序就来了:

1、朱元璋

2、朱炆(为何用允,因为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辈分同)

3、朱(朱元璋四子,后面全是朱棣的后代,所以规规矩矩按照家谱,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来起名了)

4、朱炽(姓不变,取家谱中的字,棣是木字旁,木生火,所以取炽为名)

5、朱基(姓不变,取家谱中的字,炽是火字旁,火生土,所以取基为名)

6、朱

7、朱

8、朱镇(姓不变,取家谱中的字,基是土字旁,土生金,所以取镇、钰、镇为名)

9、朱深(姓不变,取家谱中的字,镇、钰、镇是金字旁,金生水,所以取深为名)

10、朱樘(姓不变,取家谱中的字,深是水字旁,水生木,所以取樘为名)

11、朱

12、朱熜(姓不变,取家谱中的字,樘是木字旁,木生火,所以取照、熜为名)

13、朱垕(姓不变,取家谱中的字,照、熜是火字旁,火生土,所以取垕为名)

14、朱钧(姓不变,取家谱中的字,垕是土字旁,土生金,所以取钧为名)

15、朱洛(姓不变,取家谱中的字,钧是金字旁,金生水,所以取洛为名)

16、朱

17、朱检(姓不变,取家谱中的字,洛是水字旁,水生木,所以取校、检为名)

然后明朝亡。

明朝初年,建文帝登基不久就开始着手削藩,前后有五位藩王落马,到燕王朱棣的时候,朱棣被迫以区区八百亲兵起兵靖难清君侧,并最终成功夺位,建文帝从此下落不明,朱棣登基后还未坐稳时其他藩王为何没有趁机造势,效仿朱棣靖难,起兵反燕,?要知道,在靖难之时宁王朱权就拥有不下于朱棣的武功和实力!为何最后都顺从于朱棣统治。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藩王开始并无反心,建文削藩后,人人自危

建文帝刚登基的时候其实藩王们并没有反心,一是朱允炆是朱元璋亲自扶上位的正统皇位,得位很正,第二,朱允炆之父是朱元璋嫡长子朱标,朱标在世时非常友爱兄弟,大家就算看在朱标的面上也不会想着对付朱允炆,而且在其后落马的周王朱橚、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五位藩王都是丝毫没有抵抗的,其中湘王朱柏更是被逼的全家自焚也没有想着去起兵造反。这个时候其他藩王已经是人人自危了,生怕哪天建文帝的刀就斩向自己。

其实,在建文帝准备向朱棣下手的时候,其他藩王都在观望,因为大家都知道燕王,秦王,宁王这几位都是手握重兵镇守边塞的重要藩王,实力是诸多藩王中最强的几个,如果燕王朱棣都倒下了,那么其他实力弱小不通兵事的藩王就更无力抵抗建文帝的狠辣削藩手段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大家都在观望事情进展,都在等朱棣的动作,如果朱棣也倒台了,那么如宁王,秦王这两位其中一个必定会出手,哪怕只是为所有兄弟姐妹们着想,他们也不会让朱元璋的儿子们全部落难。所以说,的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引起了所有藩王的“同仇敌忾”,尤其是在湘王死后,大家就算没有明着支持朱棣,心里也是希望朱棣能成功的,因为朱棣上位肯定比朱允炆当皇帝更符合诸位藩王的利益,所以首先是建文帝倒逼的诸位藩王团结。

朱棣本身实力是诸王中最强的一个,在靖难战争中势力又不断变得更强

朱棣的靖难之役,对于明初的普通官员来说,不过是明朝内部的权力转移而已,不像外族入侵,会造成大家的同心协力,同仇敌忾,尤其是朱允炆刚登基不久,还没有建立起内部的铁板一块,所以说,对于朱棣来说还是有隙可趁的,而且朱允炆登基后重用儒臣,文士,而不亲近武将,所以对于武将集团来说,当然是本身就军伍出身的朱棣上位更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朱棣在靖难之役过程中不断创立封赏新的军功阶层,得到了很多反对建文的朝廷军官们的支持,把利益绑在了一起,朱棣的势力就这样在不断滚雪球中越变越大,早已超过了其他藩王的实力,比如朱允炆少数信任得过并委以重任的李景隆,就可能和朱棣接触过,眼睁睁看着朱棣攻入城中而无所动作。

朱棣登基后立刻恢复了建文时期废除的几位藩王王位,并提高了诸位藩王薪资待遇和地位

登基后,朱棣其实也怕其他藩王会趁机效仿他的作为,所以他也开始着手“削藩”,但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后朱棣比建文帝聪明多了,他采取更加柔性的手段,比如通过提高藩王的俸禄地位来换取收回藩王权力,通过实行政府改组,悄悄减少藩王封地的官署和守备等比较软性不激烈的方式,实际是提高待遇,减弱了藩王军事能力,让诸位那个变成了没有牙齿的老虎,把大量的地方权力集中收回到皇帝的手中,从此藩王就被限制于皇帝可控的范围内了。其他本来就没有实力的藩王更加不会想着去造朱棣的反了。

何况,在当时老大老二老三都去世的情况下,朱棣已经是当时最年长的藩王了,其他八王都算是朱棣的弟弟,属于关系比较亲近的自己人。在登基后朱棣把都城定在了自己的老巢幽州,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都,把支持自己的追随者和投降过来的人都一起迁到了北京,把原来建文的班底大部分留在了南京陪都,从而加强了明朝的政治稳定,彻底坐稳了朱棣的江山,从此之后,其他诸王就算有心,也已经没办法威胁朱棣的位置了,这就是朱棣能在夺位后,其他藩王顺从的所以原因。

首先是建文帝这个人只能是一个文弱书生,他缺乏谋略,当一个守成之君,应该没问题。但是面对这些骄兵悍将的叔叔们,他的能力是驾驭不了。

建文元年七月初五(1399年8月6日),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战争持续三年。由于建文帝任用主帅不当,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以燕京(今北京)为基地,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官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六月十三(1402年7月13日)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建文帝失踪,朱棣登上帝位,是为明成祖。

一个戍守边塞,手握重兵的叔叔,突然有一天听说自己还在撒尿和泥的侄儿要把自己整死,你说他会怎么办?

朱允炆的性格非常温柔儒雅,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保受战乱,需要安定的新朝确实需要这样一位宽仁的帝王,民众才得以休养生息。他最大的政治成就,大概就是洪武二十九年,参考《礼经》,将《大明律》里的严刑峻法进行了一定删改,洪武三十一年,实施宽政。客观的说,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是一个深得人心的好皇帝。

然而对老百姓宽仁,对自己的皇室宗亲,他却一点也不手软,而且非常理想化,认为自己是天子,削藩有理,于是就大张旗鼓的开始废除藩王。

对于周王、湘王、齐王、代王、岷王这些反应慢半拍,实力又不如中央政府的,收权还算顺利,但是对于燕王这样虎踞龙盘于北国边塞的大将,他也采用老办法。以为派几个封疆大吏过去宣宣旨就可以让一大票人束手就擒,未免过于天真不切实际。

建文元年一直到建文四年,朱允炆的中央军和朱棣的燕军最初的实力是不分高下的,而且还有像耿炳文、徐辉祖、铁铉这样忠勇可靠的将领在前线死守。四年中,两军其实一直是你进我退,互相钳制,有胜有负。然而正是因为差距不大,稍微有一步棋走错,便是万劫不复。

在指挥军队上,朱允炆就不是朱棣的对手了,他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因为战事失利,就用李景隆换下善于防守的老将耿炳文,是为临阵换将,兵家之大忌。

建文四年,何福、平安率领的中央军在小河大胜燕军;而徐辉祖也在齐眉山获得大捷。燕军恐惧后计划北归。朱允炆误以为燕军已经北撤,召徐辉祖班师,致使何福孤军奋战。于是在灵璧之战中,燕军大胜。是为分兵减灶,兵家之大忌。

相比朱棣,朱允炆有一个很大的麻烦,为他效力的臣子,更多是为朝廷效力,吃的是官饭,除了个别君子,大多数都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降,大不了换个主子,挪个地方继续混饭吃,然而朱棣的军队,如果打不赢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全部都得齐心协力,一心卖命。事实上,盛庸、李景隆、陈瑄这些曾经抗击燕军的朝廷要员,最后关头都是投敌变节。

相比起燕王装疯卖傻,秘密准备,先发制人的策略,朱允炆做什么都是光明正大的,可能在他认为堂堂朝廷,举国之力,治一个叛军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兵不厌诈,对于动辄就上万人的生死之战,他还是太缺乏了解。

朱允炆身边是方孝孺这样的迂腐文人,而朱棣身边是姚广孝这样的世外高人。几番交手,就知道定力和对策的高下了。

在当时的环境下,建文帝比朱棣唯一占优势的一点就是道义和法统,他毕竟是举国皆知的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然而,就是这仅有的法统的防线也被朱棣的诡诈轻易破除,叛军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至少表面上并没有反对法统。最主要是建文帝没有雄才大略。

明朝17位皇帝顺序简表怎么记

最近很多人对明朝的17位皇帝很感兴趣,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明朝的17位皇帝分别都有谁呢?还有这明朝的17位皇帝如果要记的话,那应该怎么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