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的经济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2浏览:3收藏

黄陵县的经济,第1张

黄陵县有山有川气候宜林,土壤肥沃,植被繁厚,草木茂盛,森林资源丰富。子午岭山脉支脉—桥山,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延伸,形成了以松、柏、杨、桦、栎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区。县境东部高原及沟壑地带分布少量片状人工林。

据1985年西北林业勘察设计院和县林业局森林资源清查资料表明:黄陵县林业用地280万亩,占总面积的82%。其中:有林地212万亩,占林业用地的76%,林木总蓄积量为687万立方米,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

据史念海著《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载:“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平原、丘陵、山地曾到处都生长着森林。”陕西省一八五勘探队的勘探资料也表明:店头地区原煤属远古时期覆盖该地的茂密森林所形成。古代,黄陵地区森林茂密。由于历代战争、火灾和人为滥伐等重复性破坏,使桥山的原始森林逐渐演替,形成现今的天然次生林。

民国以前,封建地主、山主对森林随意砍伐,致使山秃水浑,地不打粮。当地群众中流传着:“有林不治旱,有地不打粮,穷人的光景真惜惶。”1945—1947年,又多次发生森林火灾,使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森林资源倍加保护。从1954年起,先后成立行政和业务管理机构,负责管护林木。1961年成立桥山林业局,统管桥山林区至今。在40年的森林经营中,黄陵县各级林业部门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以经营、培育、改造、利用次生林为中心的各项林业生产,实行科学育林,使森林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渐提高。西部林区林地面积由1955年的938万亩增加到1985年的201万亩,林木蓄积量由1955年的3973万立方米增加到1985年的658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955年的427%增加到1985年的829%。1989年底累计为国家提供各类商品材577万立方米,上交税金7684万元。

森林植被面积不断扩大,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多种防护效能得以充分发挥,使横贯林区的沮河输沙量减少435%,含沙量减少254%。

黄陵县东部原区,沟壑纵横,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河溪输沙量为1632吨/平方公里,是林区的11倍,属中度水土流失区。建国40年来,黄陵县委、县政府组织群众广泛开展植树种草,绿化“五荒地”活动,截止1983年全县人工造林累计保存面积为255万亩,1989年多为中、幼龄林,目前尚有20万亩宜林荒山有待绿化。 黄陵工业历史久远。县文馆所收藏的境内出土文物证明远古时代,就有原始手工业生产。新石器时代,始有陶罐、尖底瓶、石锛、石斧等的制作和使用;商周时期,陶鬲、铜斧制品出产;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铜鼎、马衔、车马饰、铜釜等日常生活生产用品和铜戈,铜箭头等兵器制作;秦汉时期,较精致的铜钫壶、铜釜、铜镜、铜币、六级瓦等制品的应用较为普遍;唐宋及元、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素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县境内的砖瓦,陶瓷等生产初具规模,同时铁器加工、榨油、纺织,印染酿造等业亦相继出现。

黄陵县煤炭开采业,早在唐、宋、明代就已初具规模。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由于剥削制度束缚生产力,因而发展缓慢,煤炭开采始终停留在手工开采阶段。

中华民国期间,黄陵工业较前有所起色,但生产仍戆处于手工劳动状态,少数工业开始有半机械化生产。

民国30年(1941),本区专员余正东提倡纺织运动,督饬各县设立纺织工业,中部县(今黄陵)购置纺织机器架及其它工具,在黄帝庙旁建起一所小型纺织厂,从业22人,日产布匹10余丈,民国31年(1942),中部县合作社联合社成立,县政府将所置纺织机交其经办,同年又建起造纸厂一个,有工人10名,日产白纸1000多张,很受用户欢迎。同年,县政府通过银行投资,还在黄帝庙东侧建成水磨厂(主要加工面粉),从此,沮河川道水磨应用逐渐普及。

民国32年(1943),第二战区西北制造厂中部(今黄陵)分厂建立,黄陵县始有钢铁与酒精制造业,建有7个工区,1700余名职工,装机100马力。次年,该分厂还在黄陵县龙首乡上翟庄村设立军鞋厂一个。抗日战争胜利后,西北制造厂黄陵分厂迁回山西太原。

民国33年(1944)《黄陵县志》载,民国期间,黄陵县民间有从事木器、石器、陶器、铁器、纺织、酿酒、榨油、漏粉、晒醋、服装、印刷、修理、造纸、挖煤等个体手工业和劳动者达30余户,年总产值35万元左右,由于地僻人稀,需求有限,加之交通不畅等,致使黄陵工业生产长期停滞于手工业制作水平上。

1949年前,由于封建剥削制度的存在、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底子极薄,黄陵经济发展缓慢,据1949年统计,全县工业总产值仅为35万元,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33%。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陵工业得到发展。

1950—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政府采取保护工商业政策,将原有私营酿酒作坊,小煤窑等改建成地方国营企业;将个体手工业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组、社,促进工业发展。195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252万元,较1949年增长25776%;从事各类工业生产者(包括小手工业者)近200人。

1954年,黄陵县委,县政府根据党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对私营工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底,全县建成10个国营企业,即:修配厂、煤矿、糖厂、电厂、酒厂、陶瓷厂、炼油厂、铁厂和小水泥厂等。1957年底,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到3231万元,从业人数增加到300余人。

1958年,“大跃进”期间,黄陵县工业企业出现“高指标,浮夸风”,统计产值与实际产量不符等虚肿现象,1960年工业总产值高达37437万元。

1961年,根据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黄陵县停办铁厂、糖厂、造纸厂、炼油厂等四个工厂,196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696万元,196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上升到110万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正常的生产秩序被打乱,一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和正确措施被当作“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加以批判,工矿企业管理有章不循,常停产“闹革命”,致使黄陵县工业发展迟缓,经济效益不高。1968年工业总产值107万元,比1967年下降398%。

1970年—1978年,随着社会秩序的逐渐好转,黄陵县工业企业除原有的外,新增加有电力、建材、化肥、森林工业和部分乡(镇)企业,工业产值逐年增长,到1978年底,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41个(其中全民12个,城镇集体12,社办17个)产值达到10876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936%。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黄陵县在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过程中,根据县情,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使黄陵县工业生产跨入一个新时代。1985年,全县有各种工矿企业247个,从业人员9925人,工业总产值422413万元,固定资产381323万元,增值32764万元,乡(镇)小煤矿(包括队办和联办小煤矿)191个,年产原煤100多万吨,产值2000多万元,给国家上交税金100多万元。

1989年12月底,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441个。其中;省、地属5个,县属15个,集体属55个(包括乡办企业30个),村属48个,农村联办37个,个体私属200个,城镇个体及联办51个,工业总产值增长到978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372%。工业总产值中,全民221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236%,集体3355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093%,村以下工业产值493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038%。现代工矿企业从无到有,规模由小到大,快速发展。

建国四十年来,黄陵县新建扩建了煤炭、发电、水泥、机砖、农机制造等重型工业;革新改造了酿酒,制陶等轻工业;增添了木材、粮食、食油,食品加工业。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原煤生产为骨骼,体现黄陵县资源优势的工业生产体系。出现了农业,工业相辅相成,协调并进的经济发展新局面。

黄陵县形成了一个以煤炭工业为基础,电力、建材、酿造业为骨干,相关产业作补充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产品有煤炭、水泥、白酒等。到上世纪末地方原煤产量已达到500万吨,矿区总产能突破1000万吨,发电量突破7亿度,水泥达到10万吨。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达到3603家,完成总产值56亿元,上缴利税9898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

2012年黄陵县生产总值达1148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75亿元,财政收入17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9亿元,粮食总产5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554元。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44347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19亿元。

黄陵县属鄂尔多斯台地的一部分,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略呈倾斜,分为西部梁峁、川道河谷、东部塬面三个地貌单元,平均海拔1200米。

境内主要河流有沮河和葫芦河,属北洛河水系的两大支流。沮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年均流量23亿立方米,水库4座,总有效库容901万立方米,地表地下水资源丰富。 黄陵县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黄陵县年平均气温94℃,年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1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17℃,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零下45℃;年平均降水量5963毫米,最多年降水量10372毫米,最少年降水量3060毫米,5到10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4%,7、8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2%,暴雨出现在5到9月份,7、8两个月出现暴雨的次数占全年暴雨出现次数的90%,连阴雨大多出现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出现在3到10月份,5到8月份出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次数占全年出现次数的88%;年平均风速3米/秒,盛行风向为西北和东南风;年平均日照时数25284小时,最多年日照时数2688小时,最少年日照时数1791小时,5月份日照时数为一年之中最多,平均为240小时,9月份最少15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72天。

黄陵县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冰雹,暴雨,霜冻,大风。其中危害最为严重是干旱,因降水年际和季节分配不匀,变率大,易发生春夏连旱和伏旱;其次是冰雹和暴雨,冰雹对果业和农业造成了很大的威协;另外,暴雨、突发的短时高强度降水和瞬时大风使局部地方发生洪涝灾害和风灾。

黄陵县戏剧(曲)艺术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末和清初。当时在陕西、甘肃一带兴起修庙宇祭神灵的风气,黄陵县境内凡有庙宇的地方都建有戏楼,这些庙宇、戏楼,一律砖木结构,飞檐筒瓦、雕梁画栋,非常讲究。凡“龙王庙”、“山神庙”、“娘娘庙”、“关帝庙”、“文庙”等每年定期有庙会,过庙会时必然要唱3天4夜大戏。这样年深月久,相约成俗,一直流传下来。黄陵县典型的戏剧庙会有:农历(以下同)二月十五日县城庙会,三月三日店头街庙会,三月初六隆坊街庙会,三月初十太贤村庙会,三月十八日上官村庙会,三月二十二日田庄街庙会,三月二十六日土桥子庙会。还有“长寿山”、“老爷山”、“忠义山”、“晋公庙”、“普乐寺”、“栳栳寺”等处不定期的庙会,都要演戏祭神。这些戏剧演出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联系在一起,每逢遇庙会唱戏时,周围数十里地的群众拖儿带女全家出动。既向神灵烧香献供,又看戏观光,以饱眼福。即使一些交通不便的小山村。也修建有各种名堂的小型庙宇,群众为了表示善心诚意,唱不起大戏时,也要设法唱上3天4夜“皮影戏”、“线胡戏”或“木偶戏”。

黄陵县群众习惯把首场演出称为“挂灯”,把末场演出称为“落台戏”。每次庙会祭神,各家各户都自觉捐钱,多少不限,群众俗称给神上“随心布施”。各家各户还要按男性(男丁)给戏班子艺人管饭。 上畛子汉墓群:位于黄陵县西73公里处的上畛子。1981年10月文物普查发现,该汉墓群位于沮河南岸,西距上畛子村1公里,三个墓室均为砖砌,系青砖平铺与人字形间隔砖法,大小高低不等,但墓室上下砖外都铺有20厘米厚的木炭层,其中一墓带有耳墓,一墓为夫妻合葬墓。

双龙西汉墓:位于双龙乡双龙村中。1988年文物普查发现,该墓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南为沮河,东西至村两边,北靠山脚,长2米,宽17米,高1米。1986年群众修建时挖开,出土文物有汉罐4个、铜锅4个、铜铃9个,为西汉时墓葬。

李东垣墓:李东垣,黄陵县阿党乡阿党村人,金元时期中医四大家之一。主要论著有《脾胃论》三卷,因发明“内伤”一证,后世称他为“补土”《脾胃》派的创始人。其墓位于阿党乡阿党村正西500米处。该墓地距原畔100米,北为农田公路,南距沟沿。墓前原立有石旗杆,上刻“精歧黄之业起死回生德泽被土庶君臣,建元戌之勋护国保民声名播东西南北”。现旗杆已毁。

黄陵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北距革命圣地延安124公里,南距古城西安165公里,辖6镇4乡1个街道办事处,全县总面积2292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人。黄陵人文资源浓厚。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寝位于县城北1公里的桥山之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有“天下第一陵”之盛誉。黄陵县被命名为“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和陕西省首批旅游强县。黄陵县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地质储藏量273亿吨,是中国33个重点产煤县和陕西省四大煤田之一,具有埋藏浅、易开采、中灰、低硫、低碳、高发热量的特点,是优质化工、动力与生产用煤,矿区现已形成年生产能力2285万吨。黄陵县是世界苹果最佳产区之一。全县苹果面积达20万亩,年产打23万吨以上,是陕西省苹果出口基地之一。黄陵县地处陕北能源重化工区与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区交汇地带,包茂高速、210国道及西延、秦七铁路从横贯穿全境,交通条件优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城市功能比较完善,人居环境优越。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跻身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进入西部百强县行列。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8356元,财政收入159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2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9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23元。

儿[儿、倪、郳,读音作ní(ㄋㄧˊ),不可读作ér(ㄦˊ),不可写作“儿”]

一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姬姓。出自上古五帝之一颛顼后裔邾国君主之子的封邑,属于以国名为氏。

儿,古体字为“儿”、“倪”、“郳”,读音作ní(ㄋㄧˊ)。“儿”字有简化字“儿”,但“儿”字不可用于姓氏字。

儿氏源于姬姓,出自曹姓小邾国,亦称儿国、倪国、郳国。

黄帝最初随父亲少典姓公孙,并继承了有熊氏的称号,因生在轩辕,就取名叫“轩辕”。后来,黄帝成为部族首领,他的部族主要活动在姬水流域,姬水源自子午岭东麓的沮源关,向东蜿蜒一百二十八公里汇入洛河,横贯黄陵(今陕西黄陵)全境,又称沮河,轩辕黄帝因“长于姬水”,因此又以姬为姓。

黄帝的姬姓部族兴起之日,正值原来统治中原、与黄帝有血缘亲属关系的炎帝部族走向衰落之时。黄帝利用这一大好时机,联合其他中原部族,“振德修兵”,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然后向炎帝部落发动了一次猛烈的进攻。经过一场空前血战,黄帝打败了西方的炎帝部落,“诛炎帝而兼其地”。紧接着,黄帝又率部消灭了东夷蚩尤部落,并经过一系列南征北战,第一次统一了中国大地上的大部分原始氏族、部落和民族,建立了中原华夏民族最早的原始国家政权酋邦。黄帝自然成为这个新兴的早期国家政权的君主,被尊为帝。当时被征服的各氏族和部落,都遵从黄帝的号令,成为黄帝统治下的子民。而黄帝又把自己的众多儿子、亲信、贵族分派到四方,去监督、管理天下臣民。久而久之,黄帝与酋邦内务原始部族的关系,便由领袖与臣属关系演变为父子亲属关系。各部族的成员,都认黄帝为父,他们的后裔子孙和分衍的各个姓氏,便也远溯黄帝为始祖。这样,黄帝不仅成为姬姓,而且也成为包括朱姓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始祖。

黄帝的酋邦统治着当时天下近万个小邦国,实际上是很多原始的部族。他制订了许多制度,他统治的时代是几千年来被中国历代政治家们所歌颂的文明典范。据史籍《淮南子》等书记载,黄帝时代,中原华夏地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幸福长寿;社会安定,强不凌弱,众不欺寡,贵贱平等相待;法律简明不繁,官员公正无私,君臣上下同心;甚至出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城郭不关,邑无盗贼,人们互相谦让,各族和平共处的太平景象。

传说黄帝在位一百年,活了一百十一岁才去世,葬在桥山,其墓即今陕西省黄陵县北桥山的黄帝陵。黄帝娶了四位夫人,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正妃嫘祖生二子:昌意、玄嚣。

昌意一支,居住在若水,即今青海墨曲、四川若尔盖和岷江上游—带。姓氏学权威经典《元和姓纂》上就明确记载说:“朱,颛顼之后。”

帝颛顼,姓姬,名颛顼,号高阳,属于黄帝、昌意一支。传说当年黄帝长子昌意因才德低下,不足继承帝位,被降职到西南若水流域做诸侯。昌意被调派若水后,娶当地土著蜀山氏酋长之女昌仆为妻,在这里成家、立业、定居。在典籍《大戴礼·帝系》和《帝王世纪》中都说,昌意的正妃昌仆又名女枢,某晚看到天空有“瑶光之星贯月如虹”的异象,并因此心有所感而怀了身孕,后来便生下了朱姓血缘远祖颛顼。但在典籍《山海经·海内经》中对此又有不同的记载,认为颛顼是黄帝曾孙、昌意之孙,并说颛顼之父为韩流。《山海经》为上古南方人记南方事的奇书,所记当更为真实可信。颛顼像他的祖先黄帝一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圣大贤之人。他出生在若水,少年时随着部族不断顺黄河流域东迁,后加入少昊东夷部落,定居于穷桑(今山东省曲阜县)一带,因此又号穷桑氏。

颛顼少负大才,年仅十岁便成为东夷部落首领少昊的得力助手,二十岁时,便继承少昊的帝位,成为东夷部落酋邦的首领,建都穷桑。此后,颛顼又率领他的部族向西迁徙,挺进中原。在这里,颛顼先与来自西北的共工部落大战一场,打得“天柱折,地维绝”,终于将共工氏赶到南方。接着,颛顼又兼并了大批中原华夏集团的小邦国,最后统一了四方,继承了他祖先黄帝的帝位,做了中原华夏酋邦的君主,迁都中原的帝丘(今河南濮州颛顼城)。在史籍《帝王世纪》、《皇览》等书中记载,颛顼于公元前2514年登帝位,执政七十八年,享年九十八岁时才去世,葬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广阳里(今河南内黄梁庄乡)。而在《山海经》中则说葬于汉水上游的鲋鱼山(务隅、附禺)。在史籍《春秋命历序》中还记载,颛顼高阳氏曾传位二十代,统治中原三百五十年。颛顼死后,被尊为中国上古五帝之一,又被尊为五方之神中的北方之神,故典籍又称他为北帝、黑帝。

颛顼娶邹屠氏、腾隍氏两位夫人,生了很多子女,见于史书记载的就有姒鲧、骆明、穷蝉、季禺、罐头、瘦约、伯服、祷杌等。其中,颛顼的次妃腾隍氏又名叫女禄,她生了两个儿子:称、禺。称,有的史书上也写作“伯称”,字伯服。称的儿子叫老童,有的史书也写作“卷章”。老童娶根水氏部族的女子骄福为妻,生了重黎和吴回。颛顼的这一支后裔,自称至吴回,因系庶出,没能承继颛顼的帝位,并逐渐向南迁徙,到重黎和吴回兄弟时,已迁徙至我国南方。

在中国远古时期,部族首领的名字也往往就是部族的名字。老童的大儿子重黎,就是因为担任了重黎部族政权的酋长,才以部族名取名。作为颛顼的一个分支后裔,重黎被当时的中原华夏酋邦君主帝喾任命为火正,即远古时期为酋邦政权掌管火的官职。远古时火官官名叫祝融,所以人们又以官代名,称重黎为祝融。

但重黎经常受到帝喾集团的排挤。当时,帝喾派祝融重黎到南方去镇压强大的反叛部落共工氏,后却以平乱不力为借口,杀了重黎,另改任重黎的弟弟吴回接任火正祝融一职。这样,吴回也被称为祝融氏。吴回代兄为祝融氏,继续率他的部族南下与共工氏作战。后来终于镇压了共工氏的叛乱,但吴回却也死在南方,葬在南方衡山之阳的祝融峰(今湖南衡山)。祝融去世后,被尊为传说五方帝中南方炎帝的辅佐火神。

祝融的地位远逊于黄帝、颛顼、晏安、曹侠。祝融吴回死后,他的子孙和部族成员大都北返中原。后来,祝融部族不断裂变出众多分支,形成历史上著名的“祝融八姓”。祝融吴回生子陆终。陆终在朱姓历史上也有重要地位,《邾公幼钟》铭文即说:“陆终之孙邾公(全力)作厥和钟”,因而邾国、朱氏都自称为陆终的后裔。陆终娶了一位奇特的夫人,名叫女媸(也作女赜),她来自一个叫鬼方氏的西南部族。这位奇特的女人怀了一胎,孕三年(一说十一年)之久还没生出,于是做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剖腹产,竟取出六个儿子:三个从左胁下取出,三个从右胁下取出。

陆终的六个儿子分别是:樊、惠连、(竹钱)、莱言、晏安、季连。六兄弟后采都封疆立国开姓,其中樊封昆吾,后裔形成己姓;惠连封参胡,后裔形成董姓;筏封大彭,后裔形成彭姓;莱言封郐,后裔形成坛姓;晏安封曹,后裔形成曹氏;季连封楚,后裔形成芈姓。历史上把这六个姓再加上从彭姓分出的秃姓和从曹氏分出的斟姓,合称“祝融八姓”。

曹氏的鼻祖晏安,又名安,也作安斟。在文献《 朱氏建安谱·姓氏》上记载,作为祝融吴回的后裔,晏安曾在中原华夏民族的虞舜王朝任职,为舜帝的辅佐之臣。后来,晏安因辅佐舜帝有功,被舜帝封于曹地,建立曹国,赐姓曹。舜帝约公元前2255年~前2206年在位,则曹氏大约形成于公元前二十三世纪晚期。

曹字与枣有关,曹地即以盛产红枣得名。据专家研究,晏安最初所封曹地,正在以盛产红枣闻名于世的今陕西省灵宝县东曹阳。大约到夏代,曹人因受到夏朝的征讨,被迫东迁到今河南滑县南的古曹城;到商代,更东迁国于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即西周曹国之地。晏安之后所建曹国,顽强地生存了一千多年,几经迁徙,大约在商末灭国。

周武王灭殷商后,推行了一项著名的政策,即在封同姓贵族的同时,又广封异姓诸侯。当时,晏安后裔所建曹国早已灭亡,武王克商,夺得曹国旧地,改作他的弟弟姬叔振的封邑,即为西周曹国(今山东定陶县)。同时,武王又寻找古曹国遗族,得到晏安苗裔曹侠,遂将他封到邾(今山东邹县),以继颛顼、晏安的香火。

史书记载,当年邾侠草创的邾国,只是一个方圆仅三十华里的小部族国家,而且只是鲁国的一个附庸国,它的一切内政外交、国家大事,实际上都必须听从北邻大邦鲁国的旨意。邾国本是原东夷邾氏族的故地,这里原采生活着一个崇拜蜘蛛图腾的氏族。商周鼎革后,邾地为周朝夺得。曹侠封邾后,在这里建立氏族国家。

当年曹侠封邾时,率领他的曹氏族人同迁邾地,但当地土著邾氏族仍为主体。此后曹氏与土著邾氏族通过长期的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邾国民族。他们继承了邾人的蜘蛛图腾,故以邾为国名,以邾为氏,同时又继承了曹人的血缘标志——曹氏,此即成为后世中华民族主体成员之一的曹氏朱氏。邾国的名称,经传又写作“邾娄”,战国时又通称“邹”或“驺”。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结果,认为邾娄是当地土语,邾是正名,而邹、驺则是战国后所用的同音通假字,与偃国称燕之类相同。邾侠开创的邾国,后来又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并衍生出小邾与滥国。他也因开创之功而被后人尊为朱氏、邾氏、颜氏、邹氏、娄氏等姓的大始祖。邾国的“邾”字写法很多,但总的看起来形状都很像蜘蛛,由此可知,邾国的先人,这支曹氏部落,曾经以蜘蛛作为本族的图腾。建国以后,便以“蛛”作为国名,后来为了方便起见,改为“邾”字。

“邾”字的读音在古代有两种读法。在齐人所作的《公羊传》一书中,“邾”字读为“邾娄”,鲁人作的《左传》一书中读为“邹”。为什么会有这两种读法呢这是因为古人读字时有急声和慢声两种。如果读成慢声,就是“邾”和“娄”的合音,读成“邾娄”;如果读成急声,就成了“邾”或者“邹”。这两种读法在古籍中被写成“邾国”或者“邹国”,其实指的是同二个国家。

邾国在西周诸国中只能算作一个小国,从开始建国,它就是鲁国的一个附庸国,方圆不过几十里,疆域东到今山东费县城西,西到今鱼台县东北境独山湖北岸一带,南到今滕县安上村一带,北到今邹县县城附近。邾国建国之初国力实在太弱,无法与其他大国抗衡,因此在史书中没有留下它的事迹,只有简单的世系供我们参考。西周时期,自曹侠为第一位国君开始,其世系是:曹侠→非→成→车→辅→将新→訾父→夷父颜。自夷父颜始,邾国的历史可以零星地见于史书之中,这时已经到了春秋时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邾国已经开始强大起来,但它仍是鲁国的附庸。

继位的夷父颜是一个昏君,他重用奸臣,把邾国搞得一团糟,政治极为腐败。后来,他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弟弟叔术。叔术非常贤达,他不愿意接替兄长的权力,只做了很短一段国君便把王位传给了夷父颜的儿子夏父。夏父作了国君之后,便封自己的兄长友到郧地(今山东滕县),建立了小邾国。小邾国共传十四世,战国中期被楚宣王所灭。同时夏父还把叔术封到滥(今山东滕县),建立了滥国。鲁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滥国国君黑肱降于鲁国,国亡。

夏父分封友和叔术建国,使邾国周围有了两个附庸国。夏父死后,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仪父,鲁庄公十六年(公元前678年),仪父死,其子继位,是为邾宪公,他在位十二年,在鲁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逝世,邾文公继位。邾文公在位期间,曾经把都城由峄山之北迁往峄山之阳。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大国不断攻占小国的领地。邾国离鲁国最近,又是鲁国的附庸国,因此,它必须听从鲁国的指挥。邾文公以前的邾国国君都曾多次朝贡鲁国,还要参加鲁国召集的多次会盟。如果鲁国国内有人不能在国内立足,就会跑到邾国,邾国国君还要以礼待之,不敢有丝毫怠慢之处,以免这些人在得势之后找麻烦。如鲁庄公二十三年,鲁国大臣臧纥逃奔到邾国,邾人非常热情地接待他,就像对待鲁国的使臣一样。

尽管邾国对鲁国一直都很尊敬,仍然遭到鲁国的攻伐。鲁哀公七年,鲁国大举入侵邾国,邾国的军队只作了小小的抵抗便大败而归,国都也被鲁军攻下了。鲁军进入邾国国都之后,毫不客气地冲进贵族和平民家中,不分白天黑夜地抢劫财物,然后趾高气扬地满载而归。这次抢劫,使邾国好不容易聚集的财物损失殆尽,人民的生命财产也遭到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减少战争损失,邾文公决定将都城迁到峄山的南面。这个地方以怪石和曲径通幽的山洞闻名,易守难攻。这之后,邾国被抢劫的事情便很少再有了。邾文公在位五十二年。

鲁文公十二年(公元前615年),邾定公继位,在位三十七年。鲁成公十八年(公元前578年)邾宣公继位,在位十八年。鲁哀公十七(公元前556年),邾悼公继位,在位十五年。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邾庄公继位,在位三十四年,他死后还要以活人殉葬,这种做法在春秋晚期已经属于非常落后和野蛮的行为,因此遭到了各诸侯国和本内人士的反对。当时的舆论对这件事进行了言辞激烈的谴责。有人说:“祭祀不用六畜,怎么能用人做殉葬呢?”由此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邾国还比较落后。

鲁定公三年(公元前507年),邾隐公益继位。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鲁国又一次攻打邾国,这一次他们不但对财物进行了抢劫,还把邾隐公也俘虏到了鲁国,把他囚禁起来,这大概是邾隐公得罪了鲁国。两年之后,邾隐公被释放,继续做他的国君。重新执政的邾隐公却整天忙于游乐,被国人骂作无道。邾隐公不得人心的做法成为吴国攻打邾国的借口,他们凭借锐利的武器和勇猛的军队攻入了邾国,俘获了邾隐公,把他带到吴国进行教育,同时立邾隐公的儿子革为国君,他就是邾恒公。

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邾隐公逃出了吴国,他先到鲁国,又到齐国,最后投奔了越国。越国人把他送回邾国,重新立他为国君。但是备受流浪之苦的邾隐公却不思悔改,仍然被国人骂作无道,这一次就连支持他的越国人也发怒了。他们出兵将邾隐公抓到越国囚禁起来,并立曹革的弟弟曹何为国君。

此后,邾国世系缺乏详细的记载。只能简单地知道邾国共传二十九世,最后为楚国所灭。

邾国灭亡后,楚国将其王室成员和贵族迁到邾城(今湖北黄冈),而其他邾国王室成员和平民则迁往邾城或迁往齐、鲁等国。他们去“邑”以朱为姓,以记住亡国之恨。

在历史上,除曹侠所建邾子国外,另外还有一个小邾子国,它便是由邾国所分离出而由邾友所建的即国。当年,邾武公夷父颜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夏父,次子叫友。

邾友,本名邾肥,字友,又字友父,传世有邾友父鬲等青铜器。据文献记载,当年邾颜有功于周王室,于是周宣王封邾颜的小儿子到郳(今山东滕县),建立另一个附庸小邦。郳在初时本只是邾友的一个封邑,但后来却逐渐发展并从邾国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的小邦国。它既是邾国的支裔和附庸,但同时也是鲁国的附庸。

邾友所封的郳国,初时未有国名,而邾友子孙仍自称为邾人,但时人及后日史家认为此邾已非旧邾,且由旧邾所衍生,故加小以为别,称做小邾,也叫小邾娄;又因小邾国国都在儿,因而又称儿国,其子孙国民便以国名为姓氏,因其地又为古郳国故地,后人加“邑”称为郳国、郳氏。

小邾国虽以邾友开国,但奉邾颜为始祖。据记载,邾友生两子,后分为两支:长子继位为小邾国君;次子邾爽,到鲁国任下大夫的官职。邾爽后裔,以祖父邾颜之名为氏,称颜氏,此即后世中国颜氏的由来。

邾友所建小邾子国,传到他的孙子邾黎来时,因多次朝见鲁国,又数次跟从齐桓公勤王有功,遂得到各华夏大国的承认,并正式被周王室封为子爵,成为与其母邦邾国平起平坐的国家。但事实上,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小邾的势力都要远弱于邾国,因而它始终都与邾国保持附庸关系,其军政外交等重大决策也多与邾国同进退。

邾黎来之后的小邾国世系,因文献记载缺失,待考。人们只知邾黎来之孙为小邾穆公,小邾穆公之孙为小邾惠公。小邾惠公之后再传六世,小邾国亡。因此,小邾自邾友起共传十四代,在战国中期同邾子国一同被楚宣王所灭。

小邾灭国后,子孙一部分以国名倪为姓,改姓倪氏;一部分则去郳字邑部为兄氏;更有一部分加入朱氏。《续文献通考》就记载,“小邾传国十四世,去邑为朱氏”。

楚宣王熊良夫执政时期(公元前369~前340年),邾国、小邾国一起被楚国灭亡,族人为避殃杀,遂改为儿氏,战国后期又加“亻”偏旁改为倪氏。

邾国君主世系:

曹 挟:公元前1046~前?年待考

曹 非:生卒年待考

曹 成:生卒年待考

曹车辅:生卒年待考

曹将新:生卒年待考

曹訾父:生卒年待考

邾武公:曹颜(曹夷父),生卒年待考

曹叔术:公元前795~前781年

曹夏父:公元前780~前?年待考

邾安公:曹克(曹仪父),公元前?~前678年待考

邾宪公:曹琐,公元前677~前666年

邾文公:曹蘧蒢,公元前665~前615年

邾定公:曹貜且,公元前614~前573年

邾宣公:公元前572~前556年

邾悼公:曹华,公元前555~前541年

邾庄公:曹穿,公元前540~前507年

邾隐公:曹益,公元前506~前486年

邾桓公:曹革,公元前485~前474年

邾隐公:曹益,公元前473~前471年

曹 越:公元前471~前?年待考

曹 越:之后八世灭亡。

得姓始祖:倪宽。

在典籍《康熙字典》中注释:“儿,姓也。 :儿良一篇。师古曰:六国时人也。 :儿宽,千乘人也。”

儿宽,即倪宽,是千乘郡人(今山东高青),西汉大臣,水利家。治尚书,历侍御史、中大夫、左内史等职,后拜御史大夫。儿宽在任期间,重视水利建设,调发民工,于郑国渠上流南岸,开辟六辅渠,使周围高地得以灌溉。他政绩卓著,得到人民拥护。

儿宽乃颛顼后裔。周武王时,封颛顼后裔于邾,传到夷父颜时,由于有功于周天子,就将其次子友(一说肥)别封为附庸,居于郳,因郳为邾之附庸,所以又称小邾国。其曾屡次从齐桓公尊王攘夷,所以荣耀一时。战国时期,郳国被楚国所灭,子孙便以国为氏,后为避难去掉“阝”旁成儿氏,最后又加“亻”旁成倪氏。因郳国始封于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其后裔儿宽见诸史册,名声显赫,故后世倪氏尊倪宽为倪氏的得姓始祖。

二郡望堂号:

1郡望:

千乘郡:春秋时齐国有封邑名为千乘,因齐景公狩猎于境内的青田而得名。西汉时期改置为郡,治所在千乘县,故城在今山东省高青县高苑镇北部,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北部博兴、高青、滨县等一带地区。东汉时期曾一度改为乐安国。

2堂号:

千乘堂:因郡立堂。

三最古老的家谱:

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家谱,目前为安阳殷墟出土的殷商时期甲骨所记载儿氏家谱。中国最早的有形的用文字记载的家谱,当推距今三千多年殷商武丁时期的“甲骨家谱”《儿氏家谱》。

1994年,在香港大学召开的第八届亚洲族谱学术研讨会上,对《库方二氏藏甲骨》(库方二氏乃美国的两位传教士,专门从事甲骨文的收藏工作),第1506版中牛胛骨上的刻辞,组织了专门研讨,认定为这个拓片上所著录的铭文,是中国最早的家谱,台湾历史学家张秉权、董作宾先生认定为“牛胛骨上的儿氏家谱”,并将拓片上刻辞的儿氏十一代传人,按长幼排辈依次列位,使人们清清楚楚地认识了上古族人。台湾第三代甲骨文研究传人“国立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副教授黄兢新女士,为牛胛骨上的儿氏家谱作了专题论著,在其“结语”中,阐述了中外考古研究专家对“儿氏家谱”的真伪之争,肯定了“儿氏家谱”的真实性。

在传世的甲骨文中,却还保留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实物家谱。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和释读,共有三件甲骨片可以确认为是最古老的家谱,一件最早见于容庚等编的《殷契卜辞》中,序号为209;一件最先收录于《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中,序号为1506;一件最初见于董作宾的《殷虚文字乙编》,编号为4856。第一、第三件文字不多,价值相对差一些,第二件“库1506”为一大片牛肩胛骨,1903年左右为美国人方法敛收藏,今藏大英博物馆,所载文字是一极为完整的、典型的商人家族世系。有关本片的真伪一直存在争议,认为是伪刻的有胡小石、董作宾、郭沫若、容庚、唐兰、胡厚宣等先生,认为是真品的有张政朗、陈梦家、于省吾、饶宗颐、李宗勤等先生。不过,近年来的学者,大多认为是真品。全片从右到左,共十三短行,每行一句,除第一行为五字外,其余十二行均为四字,行间无直线。陈梦家先生在其《殷虚卜辞综述》一书将这件甲骨片定为武丁时代所刻,武丁是商代第十世二十三任国王,距今大约有三千二百余年。这件家谱一共记录了儿氏家族十三个人名,其中父子关系的十一人,兄弟关系的两人。也就是说,这件家谱共记录了这个家族十一代的世系。

通过这件家谱实物,人们可以这么认为,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了以表格形式记录家族世系人物的家谱了。此外,这三件实物资料上的人名,均不见于商代先公先王谱系之中,显然,它们都不属于商代王室成员。由此又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早在三千二百多年之前,不仅王室,就是其他一些显贵家族,也已有了本家族文字记载的家谱。“库1506”家谱共有十一代世系,以每一代世系三十年计,这个家族有家谱的历史又可上推三百余年,这件家谱实物年代之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此后的家谱文献,中隔了许久,且为上层社会所拥有,就是说,凡记载久远历史的家谱,通常都是高宦名门后裔。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谱成为显要氏族间联姻和入仕之主要依据和纽带,应用价值的提高,使之得以相对广泛发展,其地位日渐上升。汉唐时期,地方富贾及绅士编修家谱悄然兴起,到宋朝中期,民间编修家谱已经合法化了。而明清两朝及民国期间,家谱编修达到盛极。

瓮姓汇宗

其一,上古有为土陶者,艺佳,做大容器,称之瓮,其祖制后裔以瓮为姓,

其二,先民有居山中者,山势如瓮,围山而居者则以瓮为姓。

其三,古有城郭,其外环为瓮城,其中或有以此为姓。

其四,吾祖尚贤,刚直不阿,得罪权贵,为免遭刑戮,见瓮稳重,便指物为姓。

其五,瓮姓祖上或有为官者,因战乱纷纭,藏匿瓮内,自此,以重生之瓮为姓。

其六,旧朝宫内皆有各种匠人,若为粮仓陶瓮者,帝赐其姓瓮。

其七,或先民为北方游牧族群,姓氏发瓮因,随化汉字,瓮为祖姓。

其八,……

大江南北各有瓮氏子孙,来源各有不同,瓮以容为任,以宽为量,包容宽阔,携手同心。

瓮姓历史记载

听祖辈人讲,瓮姓与朱元璋东宫瓮氏有关。朱棣为瓮娘娘所生,小时就与其他兄弟不同,别人在外玩耍,而他则怀抱宫中玉柱玩,被称做金龙缠玉柱,有帝王之相。

在元史中多次出现瓮吉剌带的记述,但没有说明被汉族融合后的情况。在元史演义中也有马娘娘毒死瓮娘娘的说法,有关瓮吉剌带部融合后简姓为瓮,在我们那里也有传说,我们瓮楼村也有几百户瓮姓,我们这里的瓮姓,是清康熙年间从河北保定迁居过来的,族谱中有“族郡保定本关地”的说法。我也看到在河北保定有姓瓮的人。台湾记忆Taiwan Memory--国家图书馆,有关河北早期 党员革命活动情况记载,有瓮氏,墨山。河北定州人。

瓮氏家谱记载,辈分有:培,廷,兰,文,山;少,守,在,外,边共十个其他的现在不清楚瓮姓按:瓮字应为瓦上作分,读PEN,姓。在承德宽城《瓮》是大户

瓮姓历史名人

瓮大悟,明朝人。曾任徽州照磨。

附:照磨,

即“照刷磨勘”的简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

元朝建立后,在中书省下设立照磨一员,正八品,掌管磨勘和审计工作,另肃政廉访司中负责监察的官员也称照磨,“纠弹百官非违,刷磨诸司文案”(《元典章》)。在此之外,元朝 在其他机关,上自六部、宣政院、宣徽院等,下至地方行中书省、诸路总管府等均设有照磨一官,负责对本部门的收支进行审计。

明朝在各地继续强化照磨制度,在各省布政使司中,均设照磨1人,从八品;按察使司中,设照磨1人,正九品;各府亦设照磨1人,从九品。清朝沿用明制,继续设立照磨官,品级亦从之。

瓮墨山:(1905--1986)定州市人

192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在校时,鉴于列强侵凌我国,军阀混战,矢志救国,组织新知学社,研究救国方略。曾任 河北省第九中学校长,“九·一八”事变后,立即实行军训,加强学生抗日意识,以待请缨报国。1934年任陕西中部县(今黄陵县)县长,负责筹备第一届民族扫墓节,由邵元冲等祭祀黄陵。抗战胜利后,任 河北省党部委员兼宣传处长、河北省参议会议员,被选为驻会委员。1947年当选为第一届“国大”代表。大陆解放后去台湾,1986年10月28日在台北逝世。

瓮姓轶事

郑成民国《郫县志》说:“(花园)在县西南三十里,旧日瓮店,俗传汉淮南王瓮妃故里也。场有瓮氏夫人庙。”据《元丰九域志》载,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这里曾设雍(瓮)店镇。清末曾名古兴乡。民国初年改称花园乡。民国29年曾一度建镇。1967年改名向阳人民公社,1980年改名花园场乡。花园场曾先后几次从乡分出设镇,1984年建镇后,1985年撤乡入镇,实行镇管村。

功之父郑芝龙,小名一官,字甲,号飞虹(或飞黄),福建南安县石并乡人。从小不喜读书,好舞枪弄棒,可以说是天生的土匪性格。18岁就出外闯荡。《台湾外记》卷一云:“至天启三年癸亥夏五月、程有白糖、奇楠、麝香、鹿皮欲附李旭船往日本,遣一官押去。”此官就是郑芝龙,他到日本之后,娶了一日女瓮氏为妻,也就是郑成功的生母。

黄陵县的经济

黄陵县有山有川气候宜林,土壤肥沃,植被繁厚,草木茂盛,森林资源丰富。子午岭山脉支脉—桥山,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延伸,形成了以松、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