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有家谱
古人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寻根问祖,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而为人孝悌,始终是治家的根本。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百家姓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只有简简单单一两个字的一个个姓氏,其中的由来却值得深挖。有的姓氏来源于贤士名臣,有的姓氏来自于古代王朝,有的姓氏是甚至来源于三皇五帝,历史悠久。经过千年的传承,我们每个人的姓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史诗,都流淌着古老而高贵的鲜血,不妨看看你的姓氏有什么有趣的来源和历史吧。
人口数量最多的姓氏
让我们先从宗族最庞大的四个姓氏说起!
1李姓
李姓是现在最庞大的姓氏,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也是最为闪耀的群星之一。李姓是帝王姓,有传说它来源于秦始皇的嬴姓,而它确实没有辜负它不平凡的血统,从唐高祖李渊到南唐后主李煜,大唐盛世几乎被李姓承包了。从古至今都算上,李姓更是出了六十多位皇帝。
2:王姓
王姓,多么霸气侧漏的名字!它的来源也绝不低调,王姓最早出自于玉宸大帝姬晋。那时还是东周,"王"即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可见王姓的霸气和高贵。王姓氏族也没有辜负如此贵气的出身,先后建立了赵汉、齐、燕、郑、赵、前蜀、北平、闽、蜀、安阳、高丽等政权,更是前前后后出了一百多位名将,流芳千古。
3张姓
张姓是宋朝第三大姓,也是明朝元朝的第二大姓。张姓的本意是把线绷在弓上,张姓的由来也和弓箭有关!张姓始祖是黄帝之孙张挥,作为弓箭的发明者,他无论是在自己的王朝还是放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功不可没的。相传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又赐他姓氏为张。张姓以清河县东面的青阳为发源地,所以也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弓箭代表着力量与智慧的结合,出了名将张飞,名臣张之洞,开拓丝绸之路的张骞,发明地动仪的张横等等名人能士。
4刘姓
刘姓始祖为尧的后裔刘累,是有着古老血脉的姓氏。相传刘累有着训龙的本事,被赐姓为御龙氏,所以刘姓可都流淌着御龙者的血脉!刘姓建立了西汉、后汉、南汉等政权,有刘邦,刘备等帝王。
人口数量最少的姓氏
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那些最为稀有神秘的姓氏
1姒姓
提到姒,我们就会想起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得冰美人褒姒一笑,但这个姓氏要比那时更久远,它是上古八大姓氏之一,有着最为古朴高贵的血统。相传夏禹之母是吞下薏苡生出禹的,在禹治水成功之后,舜就命令大禹仍继承姒作为祖姓,就此便有了姒姓。廖、夏、曾、相、鲍、欧阳等姓氏都出自姒姓。
2贶姓
这个姓氏是极其少见的姓氏,其姓不过百人,均出一系。贶姓是况姓的一个支系,而况姓又起源于姚姓,况氏得姓祖为况烈,况烈的谥号是文简,经纬天地曰文, 道德博闻曰文, 学勤好问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愍民惠礼曰文, 赐民爵位曰文 ,一德不懈曰简, 平易不訾曰简,如此称颂,可见其伟大。
3酱姓
这个姓氏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个听起来可爱又美味的姓氏之一,也是其中人数最少的姓氏,仅有十四人,更有趣的事情是,在这种情况下,居然阴差阳错有两位酱姓人士的名字是一模一样的,他们的名字就是……酱豆腐!
如此美味又接地气的名字,真是再可爱不过了!
族谱也称家谱、宗谱。
看过一篇类似的文章,后半部分是家谱的意义,或许能回答你的问题。
中国人,为什么必须有家谱?(原文部分篇幅有删减)
清明,中国人最重要的祭祀先人和祖宗的节日,我们在这一天进行庄重祭祀,以表达我们的追思、怀念、感恩和不忘本。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先人和祖宗是谁。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在中国,家谱有约3000年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古人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寻根问祖,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代代的接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而为人孝悌,始终是治家的根本。
家无家谱,就如国无国史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自古以来,家谱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着人格精神,维系着社会秩序。
纵观历史,国家可灭,朝代可替,家庭可散,个人可亡,惟有家族历久长存,生生不息。只有一个个家族存在和延续,才有整个民族的存在和延续;只有一个个家族团结,才能构成整个民族的团结,保证一个国家的团结;只有一个个家族兴旺和稳定,才能维系民族与国家的兴旺和稳定。
而家谱就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的唯一存在证明。因此自唐代以来,历代都对撰修、研究家谱大力提倡和支持。“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家庭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后人可由此了解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每个人的生卒年月与婚姻状况,以及本家族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
同时家谱也为地方志和正史的可信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佐证,对历史学、人口学、民俗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因此,续修、新修家谱既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家谱,流淌着中国人的血脉
家谱到底有什么用?那种价值,是根本性的。
明辨世系,尊宗敬祖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孩童时代,疑问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而成人懂事之后,关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谁,为何生活在这里?而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家谱。
通过家谱,可以查证自己的血统,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亲我者,我亲之。”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心系血缘,才能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长久存在和不断复兴,就是要告诉人们不忘根本,使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得到发扬光大。
寻根留本,承前启后
古人曰:“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说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有了谱书你就能够追根溯源。
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世几十年总归要悄悄地离开人世。“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连一个名字都没留在世上,若干年后自己的子孙连先祖是谁都不知道,岂不是天大的憾事。
换言之,你的孩子也就此失去了根本。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你的根在那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由于诸多因素,有相当一部分人就连自己祖父母的名字都已经忘记了,更何况自己是哪支哪房了。
古人曰:“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一个人,无论他漂泊有多远,总是忘不了他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曾经养育他的亲人,那里埋葬有他的祖先。因此,家谱就是“根”的代名词,是中国人尊宗敬祖的一种信仰,是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是一个人根本意义上的“身份证”。
敦亲睦族,凝聚血亲
一个家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凝聚力,但是修谱建谱是最有凝聚力的途径。古人认为,家谱有“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教化作用。通过修撰家谱过程中的反复登门拜访,不断了解情况,追根溯源,寻祖问宗,加强了家族内部人员和家庭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了家族内部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凝聚了人心,使得族人受到深刻的族系传承亲情教育,激发起对祖辈的敬意与怀念。
因为修撰家谱和逢年过节中缅怀先祖的各种仪式,使得子孙后代能更加自觉地做到尊老敬长,怜惜孤寡幼小,在族中崇尚亲热之气,倡导和睦之风,有利于家庭的团结和幸福,有利于家族以及社会的和睦与和谐。
“亲不亲,故乡情”,今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遍及天涯海角,这也是今后我们子孙们的必行之路,难免有时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有了族谱联宗,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就能更进一步加深了解。人在他乡,路人不如乡人,乡人不如亲人,有了家谱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也可能联接到那份血肉亲情,并且更温暖、更深厚。
治家齐国,教化子孙
家谱中包含的许多祖训家规,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敬父母、尊长者、睦族人、和友邻、恤贫孤、尙节俭、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酒色、戒*逸等内容。有的家谱中记载有先辈族人们孝敬老人、忠君爱国、造福乡梓、刻苦学习、奋发拼搏的典型事迹,都是对族人和后代进行人生教育的生动教材。
治国先治家,治家先育人,正人先正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族,一个家庭,要想自立于世界,自立于社会,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教育出众多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才,好的祖训家规就能弥补现代教育只重知识才能却忽视品德的不足,用心良苦、精心修撰的家谱正有着这样的功能。
传承历史,问祖凭证
家谱都有姓氏渊源、始祖源流、支派迁徙、世系繁衍、人口变迁等诸多内容。家族的历史,反映的就是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了解、熟知自己家族的历史,也就是了解熟知中华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人类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海外华人热心回国寻根问祖,造福乡梓,他们寻根问祖最信得过的就是查阅家谱。对于因各种原因迁居他乡的普通人,家谱就是他们与祖籍、族人沟通的桥梁,是他们思乡念祖的精神象征。因此,家谱不但是家族历史的记录,也是天涯游子落叶归根的精神寄托和寻根依据。
查阅中国历史,但凡国势强盛、社会安定的朝代,从皇家贵族到普通平民,均以修撰家谱或族谱为一件大事。乱世藏金,盛世修谱,现今国运昌盛,经济迅猛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正是修撰家谱的恰当时机。
愿中国每个家庭、每个家族,都能拥有一本自己的家谱,使自己的根得以延续,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中国人,为什么有家谱
本文2023-11-12 22:09:1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65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