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沛公家族分布哪些
姓氏源流
古人自序,如屈子离骚,马班二史(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罔(无)不上溯姓源,谱牒(书)亦然。唐书宰相世系表、卢陵欧阳氏谱,老泉苏氏谱,并沿其例,逎(音“乃”,“是”之意)古法也。近时景城纪氏谱,诸城(刘墉)刘氏谱,均以不著族姓源流为慎,盖(“此”之意)非古义。今沿旧例,著族姓源流。
刘氏之先,盖出帝尧陶唐(国名。先住陶,后住唐,统称为陶唐)氏,推而上之,则出于黄帝轩辕氏。黄帝元妃(即第一夫人)曰嫘祖,生少昊(音浩)金天氏。少昊帝生蟜极,蟜极生帝喾高辛氏。帝喾三妃曰庆都,生帝尧,名放勋(熏+力)。尧为高辛氏次子,乃黄帝之元孙(玄孙)也。姬姓名放勋 (熏+力),育于母家伊侯之国(今河南伊阳县),后徙耆(今山西黎城县),故曰伊耆氏,年十三佐帝(辅佐帝王)挚封植(官衔),受封在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后迁到唐(今河北唐县),故为陶唐氏。
帝尧有子九人,其第九子曰源明,受封于刘,是为刘氏。厥(音“刻”,“其”之意)后历夏、商、周以迄(至)春秋,功在当时,彪炳史册。汉大祖高皇帝(即刘邦)起于丰沛(今江苏丰县,自立为沛公)洙秦灭项(打败秦国和楚国项羽),平定天下,传世廿有四,享国四百余年。汉书高帝纪赞曰: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匄(音“丐”,一人名)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复姓),在周为唐杜氏(复姓)。晋复盟为范氏,范氏为晋士师(官名),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还其处者为刘氏。
刘向(校书天禄阁的儒人,西汉著名文学家和经学家)云,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迁大梁(地名),都于丰,故周市说雍齿曰丰,故梁徙也,是以颂高祖云。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丰公盖(原是)大上皇父,其迁日浅,坟墓在丰鲜焉,及高祖即位,置祠(设祠堂)祀官,则有秦晋梁荆之巫(古祭祀官)。世祠天地,缀(不绝之意)之以祀,岂不信哉。由是推之汉承尧运,德祚(音助,吉福之意)已盛,班彪(班固之弟)王命论曰:帝尧之苗裔又曰刘氏,承尧之祚,氏族之世,著于春秋,繇(音尤,同“由”)是观之(总的看来),我刘氏为神明裔胄(音注),德祚(皇赐吉福)已盛,族姓之蕃,有由来矣。汉兴,以海内新定,惩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分割地方)立二等之爵(贵族等级),大封同姓,以镇天下。文帝以后,率循斯制(一概照此办理),综西汉之世,皇子而封为王者三十余人,王子封侯者四百余人。卯金之裔(刘氏后代),由是遍天下矣。文帝、景帝(文帝长子),继承大统。景帝八子(刘胜)中山靖王胜出郡彭城(封为“中山靖王”的官衔。在“彭城”,今江苏徐州)。胜五子贞封涿县(刘胜第五儿子,做官在今河北涿县)陆城亭侯(官名),酎金失候(献金祭神,失去了诸侯官),因家焉(只闲住在家乡),传十余世生蜀昭烈帝(即刘备),定鼎西蜀(建都在四川),绍承汉祚(继承汉朝皇帝),后主(刘禅)继位,保存正统四十余年,先主次子永(刘永)初封鲁王,继封甘陵王(“甘陵”,地名),魏咸熙元年(公元二六四年,甲申岁)东迁洛阳,遂家焉(就这样在此居住下来),自五胡乱华(外族人入侵),永嘉沦覆(“永嘉”年号,失陷),晋祚播迁,衣冠南徒(东晋时,做官的多数南移),永公之裔亦迁居江南。维时(那时候),南北纷争,中原板荡,尔乃(这样)疾风劲草,弗聩家声(不败家声),潜德邱园,庆基弥固(藏美德于田园,根基更好)。唐僖宗乾符(年号)间,黄巢叛乱(实是农民起义),海内骚然,居民流离转徙,于时有翰林(学名)学士观察使(官名)天锡(刘天锡)公弃官,奉父祥公(刘祥)避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之石壁洞。后世遂用以祥公为宁化始迁之祖(即刘氏中代始祖)。自是枝条蕃衍,德业益宏,名臣硕儒(著名官人学者),先后辈出。宦业行谊,史不绝书(当官行好者,不绝于书)。积厚流光,蔚为闽汀望族(积德流芳,成为福建汀州很有声望的氏族)。
迨宋末,河南宣抚使龙公之第七子讳(尊称的一个虚词)开七公,官于上潮,因王事(公事)殁,葬兴宁北厢之岗背,子孙遂家于兴邑。七公子瑞金县令广传,讳弁(音并),生子十有四,孙八十有三。瓜绵椒衍,支派益繁,蕃殖之广,几遍天下。而溯其发祥之地,实在兴宁。遂群宗(尊崇)开七公为兴宁肇(奠)基始祖。
是故我兴宁刘族,始于陶唐,显于三代,著于春秋,盛于汉室,派衍于中山,望著于涿郡(今河北涿县),积庆于洛阳,蜚声于闽峤(峤即山岭之地)。经百余世之积功累仁(积仁义之声),而蕃衍于兴邑。肇基以来,又六百有余岁,历世三十余,生聚十数万指(仅指兴宁内地)。士(读书、做官的人)食(当动词用,即享受)旧德之名氏,农服先畴之畎(音犬)亩(耕田在村里),世守忠孝,里崇廉让,率亲念祖,绳绳不坠(一根根绳子一样接着不断)而至于今。
呜呼!根之深者其叶茂,膏之沃者其光烨,以于见我先人之遣泽(恩泽)孔长矣(很长了)。或曰(有人说)礼不祖天子(不记述天子的事情),兹列汉世帝王,且上溯五帝,于礼安乎(对礼来说可无愧于心吗)?予曰否,否(我说:不是,不是),不祖者不祖其礼(不记述他的政事),非不祖其人也(不是不记述他的为人)。若不祖其人,是忘本矣。先王以孝治天下,圣人以孝教后世,忍使子孙弃其祖父哉?圣王制礼,实本人情(制定礼节是人之常情)。故夫(所以)不祖天子者,所以尊王(不记述天子的事,是为了尊王)。而不得不祖天子者,所以敬祖,道相维而不相悖(不懂事不记述天子,是为了敬祖。道理上是不会对立的,不会抵触的)。上溯帝王庸何伤乎(庸何,即又有什么不对)?爰(音:援,因此)记吾族之源流如右(当年族谱直排,故称名右)。
纪晓岚活了多少岁?
纪晓岚活了82岁;1724出生 ,这样的话,算下来应该属龙 纪晓岚作为清朝中叶执学术牛耳的一代文宗,不仅以学识渊博、才思敏捷而备受文坛仰慕,而且也以健康长寿令世人称奇。连嘉庆皇帝亲自给他撰写的《御赐碑文》中也称他是“体崇雅正,耄及而眼无花”。 纪晓岚逝于嘉庆十年,即公元1805年。
纪晓岚是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啊?
纪晓岚(1724-1805) 纪晓岚1768年从新疆回到北京,刚好归属和珅管辖。和和纪晓岚基本没有同朝为官,因为此时纪晓岚就是负责四库全书。
纪晓岚活到多少岁?他是怎么去世的?去世的时候是哪个皇帝当朝?
纪昀(jǐ yún),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
和坤和记晓岚哪个岁数大,哪个出生的早,哪个出生晚,哪个死的早,哪个死的晚,和坤和纪晓岚都活了多少岁
姓名:钮祜禄·和珅
生卒:1750年-1799年
49岁
更多(7张)
纪昀(雍正二年六月十五日-嘉庆十年二月十四日,即1724年7月26日-1805年3月14日)
81岁
和珅活了多少岁
和珅(音:hé shēn)(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即乾隆十五年——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
活了49岁!
历史上活的最长时间的人活了多少岁?
我国古代的寿星中,享年逾百岁,甚至几百岁的老老寿星不少: 黄帝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现在地球上的中国人,无论生活在什么国度,都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子孙、龙的传人。 相传,黄帝是一位百岁寿星。他之所以能年逾百岁,是因为有一套长寿秘诀。 彭祖 彭祖是中国传说中寿命最长的老寿星,相传他活了800多岁后,仙化而去。彭祖名筏铿,历尧、舜、禹、夏、商、周多代,以讲究营养、善于烹调著称于世。他做的饭菜,色香味形俱佳,强身健体延年,不但世人喜欢,连上帝都喜欢得不得了。 吴普 汉朝吴普(三国时医家),广陵(今江苏江都县)人。为名医华佗之弟子。精于医术,且专长于本草学及养生。吴普向华佗学练“五禽之戏”,坚持锻炼,年九十余而尚牙齿完坚、耳目聪明,活了200多岁。吴普且辑有本草书《吴普本草》,原书早佚,为后代某些本草及其他著作引用。近现代尚有人辑出铅印本。另又编集《华佗方》,一作《华佗药方》,已佚。 慧昭 我国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刘慧昭,著名高僧,公元526年生,816年卒,是我国最长寿的人,活了290岁。 陈俊 世界历史纪录最长寿者,唐朝陈俊,享年444岁。翻阅福建省永泰县志,有一个惊人发现,世界历史上最长寿者,居然是在福建省永泰县汤泉村(今永泰县梧桐镇汤埕村)。翻开民国版县志杂录,栏下赫然写着:陈俊,生于唐僖宗中和辛丑年间,卒于元泰定甲子。这是有历史纪录在案可查的,至今发现的,最长寿的老寿星。 孙思邈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兼营养学家,享年101岁,百岁时还精力充沛,著书立说,写成了不朽经典《千金翼方》。 孙思邈之所以能享如此高龄,除了他本人知医识药外,讲究饮食科学是主要原因。他尤其注重饮食的防病治病、强身健体作用,并在其钜著《千金要方》中写有“食治”专篇,强调在一般情况下,应把食物的治疗保健作用放在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首位。用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这便是孙思邈的长寿秘方。由此可见,要想长寿,绝不是吃饱喝足即能达到目的。什么样的身体应吃什么样的饮食,哪些食物可防治哪些疾病,这是有讲究的。当你把这些讲究都烂熟于心并用它指导你的饮食生活时,长寿也就在向你招手了。 贾铬 元朝时一代名医,享年106岁,明朝初年还健在。他的长寿秘诀,是十分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和饮食的保健作用。 朱元璋得到贾铭真传后,十分注意饮食保健,活到古稀之年,成为历代皇帝中比较长寿的帝王之一。 冷谦 明朝养生学家冷谦,享年150岁。一生注重养生,所著《修龄要旨》一类书,提出“十六宜”,第一就是“发宜常梳”。明代学者焦竑“焦氏类林”写道:冬至子夜时,梳头千二百次,以赞阳气,经岁五脏流通,为“神仙梳头法”。清朝慈禧太后。每日叫太监梳头,年过七旬,仍青丝满头。 李清云 世界最长寿的人——李清云!活了256岁 我国的一位老中医,李清云先生,就活了256岁,而他是一位素食主义者! 李清云出生于1677年,死于1933年,在世256年岁,是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医中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在他100岁时(1777年)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 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的时候,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清云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常年将枸 煮水当茶饮。 汤云山 汤云山,我国清代乾隆50年,湖南江夏汤云山寿星活了141岁。乾隆御赐“再阅古稀”匾额,同时在“乾清官”行“千叟宴”,
刘庸 纪晓岚 和珅谁的年纪最大
刘墉最大。
和珅(1750~1799),钮祜禄氏,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由护卫擢部侍郎兼军机大臣,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公。乾隆四十一年后,和珅的官运达到了顶峰,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国史馆总裁、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等一连串令人眼花目眩的头衔,接二连三地往他身上挂。以乾隆死去的那年为断,和珅专横跋扈的日子,长达二十多年。其间虽然不无短暂失意之时,但总的说来,是左右逢源,步步高升,成为乾隆宠臣。后终因大肆贪没,于嘉庆四年(1799)乾隆帝“驾崩”后,被抄家籍产,赐令自尽。
刘墉,1719年生,1804年逝世,山东诸城人。清代书法家。字崇如,号石庵、青原、香巖、日观峰道人。统勋子。乾隆进士、官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諡文清。书法浑厚雄劲,得钟太傅、颜鲁公神髓,一时名满天下。在乾隆之际,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刘墉并享书法声誉。当时人们称翁、梁、王、刘“四大家”。其书法
艺术
成就,当推刘墉最高。亦有以来其与翁方纲、成亲王永瑆、铁保并称“翁刘成铁”。包世臣《艺舟双楫》称:“文清少习香光,壮迁坡志,七十以后潜心北朝碑版,虽精力已衰,未能深造,然意兴学识,超然尘外。”近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石庵亦出董(其昌),然大厚思沉,筋摇脉聚,近世行草作浑厚一路,未有能出石庵之范围者,吾故谓石庵集帖学之成也。流传书迹较多。著有《石庵诗集》,刻有《清爱堂帖》。《小楷册》,书于嘉庆元年(1796)。纸本墨迹。凡24行,共360字。各页均纵118厘米,横6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刘墉的书法,初看圆润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络分明,内含刚劲。刘墉精于小楷,其特色由此件作品可窥一斑。他书的蝇头小楷具有擘窠大字的恢宏气象,结体丝毫不令人觉得拘紧,点画洁净讲究。尤其粗重与纤细交织在一起,加之偶尔揉入行草笔意,使得整个作品在规模的大效果中不乏生动活泼的情趣,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后世人们称许他的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风致,实不为过。
纪晓岚生平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六月十五日,纪晓岚出生于河间府献县崔尔庄。关于他的出生,长久以来就流传着种种神奇的传说。据朱为之写的墓志铭说,在他出生的前夕,“水中夜夜有光怪”,并有一道火光闪入其出生地对云楼,后遂被人们认为他是“灵物化身”。于是“昀”就被作为了他的名字。“昀”即日光的意思,晓岚是他的字。
他本人69岁时在《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中自述:“余四五岁时,夜中能见物,与昼无异。七八岁后渐昏阍,十岁后遂全无睹。或半夜睡醒,偶然能见,片刻则如故。十六七岁以至今,则一两年或一见,如电光石火,弹指即过。盖嗜欲日增,则神明日减耳”。垂老之言,大概不会虚妄吧。
纪晓岚有几个孩子
他一共有4子3女。
大儿子是纪汝佶生于乾隆甲子年,从公安、竟陵两派入,幼年时他极为聪颖,20岁中举人,可谓前途无量之人。但其后来随泰安知府朱子颖学习之时,迷恋上蒲松龄所著的《聊斋志异》而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纪晓岚流放新疆时,纪汝佶终因沉迷而不悟疯癫而死,年仅二十几岁。
纪汝佶(1743—1786),字御调,又字侠如,纪晓岚长子。乾隆乙酉举人,候选知县。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记汝佶事:“亡儿汝佶,以乾隆甲子生。幼颇聪慧,读书未多,即能作八比。乙酉举于乡,始稍稍治诗,古文尚未识门径也。会余从军西域,乃自从诗社才士游,遂误从公安、竟陵两派入。后依朱子颖于泰安,见《聊斋志异》抄本,(时是书尚未刻)又误堕其窠臼,竟沈沈不返,以迄于亡。”
查《景城纪氏家谱·生卒谱》,纪汝佶生于乾隆癸亥(八年),上文纪晓岚写成甲子(九年),或为误记。
纪汝传(1747—1777),字绪承,纪晓岚次子。
监生,由《四库全书》馆议叙,历任湖北布政司经历,江西南昌、九江等府通判。
纪汝似(1766—?),字象庭,纪晓岚第三子。
附学生,由鸿胪寺序班加捐广东候补东莞县丞。《家谱》只载其为广东县丞,未记何县,民间传说其为东莞县丞。
纪汝亿(1784—?),字万斯,纪晓岚第四子。事迹无考。
卢见曾(1690—1768),字澹园,又字抱孙,号雅雨,又号道悦子,德州人。康熙六十年进士。历官洪雅知县、滦州知州、永平知府、长芦、两淮盐运使。性度高廓,不拘小节,形貌矮瘦,人称“矮卢”。学诗于王渔洋,有诗名,爱才好客,四方名士咸集,流连唱和,一时称为海内宗匠。乾隆三十三年,两淮盐引案发,因收受盐商价值万余之古玩,被拘系,病死扬州狱中。著有《雅雨堂诗文集》等,刻有《雅雨堂丛书》。纪晓岚长女嫁卢见曾之孙卢荫文。盐引案发,纪昀因漏言获谴,戍乌鲁木齐。
大女嫁给卢见曾的大孙子卢荫文;二女嫁给袁照;三女夭折
姓源、初祖、始祖、远年世系和联宗合谱 楼主
清代以前,人们编写家谱,叙述家族历史,往往讲述家族姓氏的由来,所以谱书多有得姓源流的内容,而且一追溯就追到黄帝、帝王、名臣、圣人、贤人那里,就以后世尊为楷模的欧阳修和苏洵分别制作的家谱讲,都有姓源的内容,分别推到越王勾践和祝融氏。清人继承了前人的观念,多数人认为写姓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有人提出异议。《四库全书》的总纂纪昀家族修谱,不讲姓源,纪昀说,汉将军纪成与晋司徒纪瞻不是一系,纪少瑜是吴姓,与中原纪氏无涉,因此纪姓之人虽都姓纪,但不是出于一个祖宗,是所谓“流合源殊”,因此修谱“不述姓源,慎也”。道光间江苏海门王氏修谱,处家馆的施桢为作序文,发表了王氏姓源非一的见解。他说,一般人认为王氏有三个地望,为太原、琅琊,系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另一为京兆,出信陵君,是以这三望之王均被说成是姬姓后裔,然而几乎同时还有吴国王犯、晋国王良、秦国王稽、齐国王驩,难道都出于姬氏?表示相当程度的怀疑。他又含蓄地批评儒家大贤韩愈,说韩愈写王仲舒神道碑,将所有王氏视作三者后裔,这是应当斟酌的。据此,他不主张写作姓源,及为此制作图谱:“总之,世系在千百载以前,代远难稽,作谱者但略着其梗概,以示数典不忘祖足矣,不当扭合为图,丛生纰缪”。他主要批评姓源不实,以帝王为荣而误认祖先。创修于光绪四年(1878)、成书于宣统三年(1911)的甘肃《武威段氏族谱》,就段氏姓源问题,在《凡例》上说,有的人说段氏是共叔段之后,有的说是老子李聃遗胤,还有说是战国时魏人段干木的后裔,“诸说纷纭,莫衷一是”,何况“古今姓氏之学,不足征信也久矣”,所以不必考姓源,“以免附会”。看来不写姓源的主要是两个原因,即姓氏可能是多元的,而流传久远,资料有限,一个家族很难考证清楚;考辨不清,强作附会,仍是不明祖宗是谁,倒贻笑大方。
反对在家谱中考证姓源的,在修谱人中是少数,多数人还是视为大事,以为非写不可。雍乾时期官员曹一士讲修谱有二“道”,一是“慎而谱之”,凡是不知道的事情就不写,以免附会疑误;二是“考姓氏,溯时代,由我之从生以及乎初生,毋敢有率略放佚焉,此追而谱之也”。主张考论姓氏源流、始生之祖(初祖),只是在做法上采取谨慎态度,阙疑存信。乾隆十一年(1746)江苏盐城李氏修谱,李成章序云:“窃怪今之为谱者,不慎考其所自始,详细其所自生,每排张其门地,影响附会,冒不可知之祖而尸祝焉,殂豆焉”。他批评人们将精力放在附会冒认上,而不下力气考证姓氏源流和始祖,可知他希望弄清姓源。咸丰间广东南海朱次琦修谱,强调学习纪昀谱法,但在姓源问题上看法相左,他说“姓氏源流,不可不考”,纪氏家谱为慎重而不写源流,不符合古人谱法义理。他叙述姓源的理由不外两条:不述姓源,是数典忘祖;记述是继承古人谱法传统。
纪昀谱法为许多人所尊重模仿,朱次琦谱法晚出,也产生不小的影响,他们在写不写姓源问题上的争论,反映清人修谱在族姓源流、初祖、始祖问题方面遇到难以处理的实际问题:不写不好,写则很难弄得清,为免出谬误,还是不写为好,这是不得已做法;也知道难写,故取慎重态度,但应竭力而为之。两种态度,两种做法。这都要表示谨慎从事,愿望都是不忘本根,不犯数典忘祖的误失。
关于家族的远年世系,许多族谱有著录,对于其真实性,怀疑者、批评者实在不少。康雍之世的李绂为江西南丰傅氏族谱作序,见谱上列有自商代传说开始的六十三代人的世系表,因而说“世次详明若此,岂别有所据耶”?明着说不知其制表的材料来源,实际露出怀疑其真实性的态度。又给江西新建赵氏作谱序,指出前此的赵氏谱书,所记述的始迁祖赵抃事迹,与苏轼所写的神道碑不合,家谱上载有朱熹的序言,可是《朱子大全》上并没有此文,这都是误失,靠这次修谱改正过来了。为李绂所赏识的全祖望讲到浙江鄞县西厢董氏族谱的世系表,在明初以来的人员准确,而在这以前的,与正史和志书皆对不上茬,真是“漫无依据,任心附会”,因而询问董氏修谱人,回答说是抄录的旧谱,对此也有怀疑,但是先人的东西不敢改,并表示愿意做得精确,于是全祖望为之作出改订。纪昀修谱不讲姓源,但作世系源流,“谱首上溯始祖,而中间六世,阙所不知”。制作远年世系,然而极其谨慎,不清楚的人物就不作纪录。特别指出,谱系人物,“但存其可考,无牵合附会剿说氏族之书,以贻君子之讥者,是皆可作谱者法”,告诫人们不要抄袭姓氏、谱牒之书的成说,以免牵强附会,给他人提供说笑的资料。开启近世经世文编之作的陆燿 对此更其严格,批评欠缺严肃的家谱,“世次统系,冒滥相沿,甚者至引远代君王将相为始祖”,接着指明汉末以来江左著姓陆氏、顾氏后人的一些家谱世系不实的情形,说陆氏的各个支派,“世历千年,屡经变革,承传次第,安保无不可深信之处”?而所寓目的几种顾氏族谱,“大抵非两汉六朝显荣赫奕之人,耻以为祖”。他为避免陆、顾二氏修谱所出现的远年世系不确的弊病,所作之谱是十一世以来的“近谱”,十一世以前不予著录。安徽泾县包世臣的家族自称是俗传“包青天”包拯的后人,谓其祖先包辉是包拯第四子的孙子,赠封吏部尚书,包世臣对此颇有疑问,因为他查阅史书,知道包拯只传一子,哪里来第四个儿子?包辉赠封的事,显然是后人依据明朝的制度推测的,不足为据。批评族人世代相传的讹传,具有相当的勇气。道光元年(1821)江苏海门王氏纂谱,对老谱卷首的两个世系图,“考信无征”,然而先人留下的,又不便取消,只好写个跋语,使族人知其不实的情况。光绪末年,安徽祁门程氏纂辑家谱,发现明朝中叶自徽州迁出的程敏政所著程氏统宗世谱,将善和程氏仁山门下增添二代,后人不察,历次修谱,仍因其旧,至此次编纂,发现他的错误,予以改正,并在《世系谱图》附载程敏政的世系图,以及专门的辩驳文章。
关于远年世系的讨论,要点大致在下述四个方面:第一个是勉强作远年世系,意图尊重祖先而实际上是误认祖宗。如李兆洛所说,“有谱而其世系乃益不明”,反而制造了混乱。全祖望说得更深刻:“夫数典而忘祖,不可为也;攀援华胄而无祖,尤不可为也”。忘祖不好,诬祖更坏。第二是不要迷信老谱,以为前人所作,照抄过来就行,或者明知有误,但因系祖宗所传,不敢改动,这就是纪昀及道光元年海门王氏、光绪末年祁门程氏纂谱者所指出的,应从实际出发作出更正。第三个是详近略远,与己身较近,知道确切的就书写,远年不清楚的就从略,即世系从可知之世开始写,系谱就准确了,所以恽敬说:“夫以远为不尽信,以近为可信,则谱信矣”。第四是采取阙疑的态度和办法,世系中传疑的人物宁可不记载,而不将疑似的收录进去。
关于联宗合谱,谨慎者严格认定同宗,趋利者冒认求合,辨别不清者分合无常,实出无奈。同治间编著的江西《萍乡县志》,说当地人重视谱系,经常纂修家谱,对于“同姓异宗,必严辨之”,意即在同宗的情形下才能联合修谱。河间纪昀家族所在地,还有北杨村、小河、王家庄的纪姓,与纪昀家族仅仅是同姓,并不同宗,纪昀修谱,特在谱名上冠以“景城”地望,表示与北杨村等地的纪氏不是一个家族,自然更不会联合修谱。乾隆间江苏武进的奔牛、辋川里两个姚姓家族联合修谱,到道光间,奔牛姚氏续谱,找辋川里姚氏合修,辋川里的姚煦信等人经过细心考订,得知这两家人所尊奉的始祖并非一人,也即并不同宗,拒绝合作,并自行编纂辋川里姚氏宗谱,这种求实态度得到名流的称赞,为之作序,其他“乡先
辈见者,谓敦本睦族,崇实黜华,焕焉炳焉,洵家藏之至宝矣”。可见明辨宗派,为有识者所特加留意。
从现有资料看,奔牛姚氏道光间仍欲与辋川里姚氏合谱,倒并非有意作伪,而是辨别不清是否真正同宗,但是有些家族则是明知故犯了。如同李兆洛所批评的:“攀援华胄,合宗联谱,以为夸耀,诬祖忘本,抑又甚焉。”这是微寒之族,攀附望族,以图提高家族的社会地位。江苏嘉定、宝山的黄氏都出了名人,道光间崇海的黄氏修谱,找到嘉定黄宗起的祖父,要求合谱,遭到拒绝,但是光绪间黄宗起修谱,寻觅家族史资料,发现崇海黄氏的谱书竟有本家族名贤的名讳,可知崇海黄氏盗用嘉定与宝山黄氏族望。苏州吴县洞庭安仁里严氏是大族,祖先有以“伯”字为辈字的,与同县王家泾、后山严望里严姓并非同宗,可是嘉庆十四年(1809)在祖坟边上冒出两个坟头,刻碑云“安仁里始祖之墓”,并书两个“伯”字辈的人名,引起安仁里严氏的警觉,进行交涉,对方同意铲去“安仁里”字样,可知同姓不同宗的严姓,羡慕安仁里严氏的盛名,加以冒附,而本主则严行制止。武城曾氏因系圣裔,享有优免的待遇,冒附的人自会不少,所以宗谱特作规定“严查混冒,杜紊宗也”。
处在一个地方的同姓之人,由于年代久远,是否同宗,有时分辨不清,修谱的分合不定,成为并不乏见的现象,前述武进两个姚氏的情形就是显例。先迁崇明,后又部分迁徙海门的王氏,向有太原、琅琊二望的岐说,可是又弄不清楚,因此族谱合而分,分而合,“其间得失未可深言,即后来续修诸谱,或远绍多收而适成附会,或衍讹踵缪而绝少折衷”。
是故意的同姓不同宗合谱,还是分辨不清而误合,都违背笃信“一本”共祖的家族宗法原则,也失去修谱合族的本意,李兆洛分析得至为深刻:“夫谱以辨昭穆,非其祖之昭穆何辨焉;谱以收族属,非其祖之族属何收焉”。
不是的。
纪连海,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北京师大二附中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西城区学科带头人,西城区兼职历史教研员。
1986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长期从事历史教学工作,CCTV—10《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之一。
其主讲“正说清代名臣”系列(和珅、纪晓岚、刘墉等)激情澎湃、诙谐幽默、设问解疑、鞭辟入里,极受欢迎,收视率屡创新高,成为亿万观众热捧的超级学术明星,被誉为《百家讲坛》“十大名嘴”中的“最另类”。
扩展资料:
纪晓岚的家庭成员:
1、长辈
先祖:纪椒坡,景城纪氏一世祖。
高祖:纪坤(1570—1642),字厚斋,明朝廪膳生。
曾祖:纪钰(1632—1716),字润生,附监生,考授州同。
祖父:纪天申(1665—1732),字宠予,监生,考职县丞。
父亲:纪容舒(1685—1764),字迟叟,康熙癸巳恩科举人。
2、兄弟
长兄:纪晫(1706—1777),纪昀同父异母兄。
从兄:纪昭(1717—1770),纪昀从兄。
3、妻妾
正妻:马月芳(?~1795年),东光进士马周菉的二女儿,是纪昀的邻县人。
妾:文鸾、郭彩符、沈明轩。
4、子女
长子:纪汝佶(1743—1786),字御调,别字侠如,乾隆朝举人。
次子:纪汝传(1747—1777),字绪承,曾任九江府通判、江宁府同知。
三子:纪汝似(1766—?),字象庭,广东县丞。
四子:纪汝亿(1784—?),字万斯,纪晓岚第四子。
-纪连海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一部撷录中华文化史料的笔记,是纪晓岚在文津阁编修《四库全书》时从库藏的无数秘本珍籍以及禁毁书中抢救采撷下来的,有的还加上自己的评注。
清代的文字狱是非常严酷的,稍有不慎便遭祸害,就连像纪晓岚那样深受乾隆重用的大臣,也曾因坐泄机事而被削去官职,流放到新疆三年多。但他为了抢救祖国文化史料,不忍坐见其被毁,仍甘冒身家性命的危险,秘录了这部笔记。
可是这部倾注了他多年心血的《阅微笔记》后来竟失落了。
原来纪晓岚才华出众,深得乾隆宠爱而遭和珅记恨,把他视为威胁自己权位的政敌,处处钳制他,寻找谋害他的把柄,并在《四库全书》的编纂处安插了耳目毕庸。
纪晓岚的那部私录的秘册《阅微笔记》恰被毕庸窥知,于是密报和珅。纪晓岚处于危险境地中,幸有一位名叫王丁的义士,凭着一身轻功,赶在和珅搜抄之前的一个深夜,潜入文津阁,把这部《阅微笔记》取出秘密隐埋在野外双塔山上。纪晓岚避去了一场灭门之祸。但是后来亲自藏秘的王丁死去,这部《阅微笔记》孤本再也寻找不到了。
现在流传下来的《阅微草堂笔记》是《阅微笔记》失落之后纪晓岚追忆重写而得的。断断续续“追录见闻,忆及即书”,积十年才成此书,但所记事迹中史料还不到原笔记的十分之一,内容远不及原笔记丰实,全书仅以记述狐鬼神怪为主,由于文笔淡雅质朴,深受封建士大夫们赏识。据说每脱一稿,就被竞相传抄,在上层社会广为流传,一时竟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相媲美之盛誉。
《阅微笔记》的失落,无疑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损失。凡注意于清史研究的人都知道,乾隆在他组织编修《四库全书》和弘扬中华文化幌子的背后,另有一个阴险的目的,这就是“寓禁于毁”,借“修史”之名来行其毁书的目的。纪晓岚敢于反其道而行之,冒着杀身之祸,力图保存其中一些珍贵史料,这在当时是件非常大胆勇敢的行为。
《阅微笔记》原稿至今存亡未卜,有待于今后。
萧穆初受业于朱道文(字鲁岑)。青年时除读经史,致力于古文外,即留心朝章国故,注意网罗文献,开始收书、抄书。时有族人买得旧书数千卷,萧穆闻之赶往,日夜翻阅,并取数十部归,中有禁书《孙麻山遗集》,惊喜过望。因之遍示友人,劝之抄录副本。27岁时,为戴名世作《传略》。
萧穆先后游于文汉光、刘宅俊、方宗诚、吴汝纶、徐宗亮等文人学者门下。后又不惮跋涉远访,从之问业于江浙诸老学者有江宁汪士铎(梅村)、嘉定钱秦吉(警石),以及遵义莫友芝等,交天下有学问之人,读天下难得见之书。萧穆以穷乡之寒士,后以淹雅博洽著名,终成为清末文献收藏之名家。
穆生严酷好收买书籍,遇有善本孤本,不惜重价收购,典衣缩食,毫不顾虑。为学不专主一门,综览多书,爱好掌故,精于校勘。同治十一年(1872年),他得曾国藩之助,到上海制造局翻译馆任编纂。在馆30余年,亲自勘校书籍900余种,以校刊罗念《鄂州小集》、徐铉《骑省集》、刘大櫆《历朝诗约选》、姚鼐《古文辞类纂》为最有名。黎庶昌偕他赴日本,遍交一时名人,名声大振,四方公卿,必曰萧穆。他尤重地志、谱牒,曾为《国安县志》作《记》,取其中有关文献异闻者,以意摘抄数十纸。又作《记景城纪氏家谱第三刻本》。晚年曾作《宿松县志附记》及《记乾隆亳州志》等文。他对方志艺文类编写提出自己的见解;又代人为《句容县志》作序;并致书吴汝纶,论志书必当有图,指出吴所作《深州志》无图,实为憾事。
光绪末年,制造局总办易人,穆不事逢迎,总办藉口其老停其供职。时魏光焘任江南总督,来上海访萧穆,欢谈3日,总办大惊,即向穆谢过,并倍增薪俸。穆叹息说:“真才实学,一钱不值,总督光临,身价倍增,喜耶悲耶”遂谢绝增资,仍奉原薪。
萧穆在日本时,日本的一些名流学者,多研究中国文学,并质疑问难,穆一一为之分析原委,辨其异同,日人叹服。然而他们认为穆的学问虽博洽,但未必能诗。日本名流宫岛诚一郎邀请穆往游红叶馆,设宴招待。红叶馆是日本著名的游览胜地,席中宫岛起座,请穆为该馆题咏;穆应题拈笔,赋古诗一首,近千字,席未终而诗成。穆因此名震东京,执贽于门下的日本人源源而来。
萧穆年70卒于上海,葬于会宫乡萧氏宗祠西。萧穆一生致力于校勘,遗著仅有《敬孚类稿》16卷。
纪晓岚(1724~1805),名昀,晓岚是他的字,直隶河间献县(今河北沧县)人。据史书记载,他一生诙谐、滑稽,机敏多变,才华出众,给后世留下许多趣话,素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之称。他是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目录学家和小说家。总体而言,他的一生与民间传说中的形象和银屏上的形象存在很大的不同。
在流行的民间传说和电视剧中,纪晓岚与乾隆这对君臣的关系是十分融洽的,其间充满信任、调侃和幽默。这是经过美化了的描写,历史上并不如此。实际上纪晓岚不过是乾隆蓄养的文学词臣而已。这要先从纪晓岚的长相说起。
在民间传说中,纪晓岚的形象风流倜傥,一表人材;在银屏上,基本上由张国立“垄断”的纪晓岚形象,也颇说得过去。真实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据史书上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所谓“寝”,就是相貌丑陋;所谓“短视”,就是近视眼。另外,跟纪晓岚交游数十年的朱珪曾经有诗这样描述纪晓岚:
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
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
如此说来,纪晓岚还有口吃的毛病。当然,纪晓岚既然能通过各层科举考试,其间有审音官通过对话、目测等检查其形体长相以及说话能力,以免上朝时影响朝仪“形象”,应该不至于丑得没法见人,但无论如何,纪晓岚长相不好看,却是无疑的。长得丑,近视眼,口吃,这些生理特点都成为纪晓岚一辈子与乾隆貌合神离、不得乾隆真正信任的重要原因。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背景知识。纪晓岚的官场命运是由乾隆掌握的。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圣主”,也是一位自小生长深宫的皇帝,有很多怪习。对于纪晓岚来说,乾隆最要命的一条就是对身边近臣的用人标准。他不但要求这些人机警敏捷,聪明干练,而且要相貌俊秀,年轻漂亮。例如和珅、王杰、于敏中、董诰、梁国治、福长安等人都是数一数二的“美男子”,故而得到重用。和珅的美貌是不用说的了,即使是福长安,能在乾隆晚年得到宠信,一方面是由于他死心塌地地追随和珅,与其结成死党,另一个重要原因却是因为他年轻漂亮。曾经来华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其著作中记载说,福长安英气逼人,是一个典型的贵族美少年。
长相本由天注定,没有办法选择。相貌丑陋的纪晓岚却偏偏又碰上乾隆,所以即便他再才华横溢,也难得到真正的重视,难以参预重大的政治决策,只能以文字安身立命。纪晓岚只能做乾隆的词臣,而难以做乾隆的宠臣、重臣。纪晓岚一生中两次任乡试考官,六次任会试考官,三次任礼部尚书,均是这种际遇的体现。这种官职并无重权、实权,只是大清朝廷的摆设而已。即便是乾隆派他出任都察院,因判案不力,本应受罚,乾隆却说:“这次派任的纪晓岚,本系无用腐儒,本来只不过是凑个数而已,况且他并不熟悉刑名等事务,又是近视眼……他所犯的过错情有可原。”可见纪晓岚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其实,长相不过是一个表层原因。纪晓岚跟乾隆的隔阂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专制君主从本质上来说,不会喜欢稍有个性、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有一次,内阁学士尹壮图指陈弊政,称各省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我经过各省地方,问起官吏的好坏,人们都皱眉叹息,各省风气大抵皆然”。由于这些话惹恼年岁已高、再也听不进忠言的乾隆,结果军机大臣要将尹壮图拟斩。尹壮图之父尹松林与纪晓岚为同年进士,当纪晓岚打算为尹壮图求情时,乾隆竟勃然大怒,当即骂道:“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原来,皇帝让纪晓岚总纂《四库全书》,并不是真正把他当成独当一面的重臣,只是把他当作给皇帝解闷的戏子之流。公元前一世纪,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因为为李陵说了几句话,竟惹得汉武帝大怒而受到残酷的宫刑。司马迁痛定思痛,说道:“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1800多年过去了,纪晓岚面临的竟是同样的处境:在专制的皇权面前,一个知识分子是难有尊严的。纪晓岚面对乾隆的指责,只能忍气吞声。我想,在电视剧中,是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镜头的吧?
正如清史专家邓之诚先生所言,乾隆用人“颇以貌取,文达(即纪晓岚)貌寝短视,且江北人,故不为纯帝(即乾隆)所喜。一时若翁覃溪、朱竹君、王兰泉、邹一桂皆不得朊(ruǎn)仕,际遇颇相似,纯帝所许为明敏之才,率外擢督抚。若于文襄、梁文定、董文恭,皆以弄臣蓄之”。以长相作为选用人才的标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悲哀。
如上所述,纪晓岚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不过如此。那么,从纪晓岚这一方来说,他是怎么认识自己的处境呢?纪晓岚一生,做过翰林院编修、日讲起居注官、侍读左庶子、侍读学士、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总理中书科事务、兵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官,诰受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兼文渊阁直阁事,赐紫禁城内骑马。中间只有乾隆三十三年(1768)因给亲家卢见曾通风报信而卷入盐政亏空案,被发配到乌鲁木齐,但也仅仅两年多就被召回京师做官。所以在一般人眼里,纪晓岚也可以算是官运亨通的一个人。然而,久在官场浮沉的纪晓岚并没有体会到多少飞黄腾达的快感,他的内心更多的时候是充满孤独、愁苦的感叹。这从纪晓岚一生中的几个细节可以看出来。
不敢著书纪晓岚一生著述甚丰,既有以官方身份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等,也有以私人身份著述的《阅微草堂笔记》。但在纪晓岚生前,就有关于他平生不著书的说法流传。
有人说,纪晓岚认为自己的作品超不过古人,所以不重著述,不存作品。纪晓岚的门生刘权之就说他老师文名满天下,经常给人写文章,但都“随手散失,并不存稿”,原来纪晓岚总是认为这些文字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没有刊刻的价值。纪晓岚的另一门生陈鹤也说,老师自从主持纂修《四库全书》,纵观古今著述,知道该有的都已经有了,后来的人再怎么挖空心思,所著也不出古人的范围,而那些自谓超过古人的人,都是自不量力罢了。所以纪晓岚“生平未尝著书”,偶尔为人作序记碑表之类的文字,也都随即丢弃,未尝保存。陈鹤感慨地说,如今某些人偶尔写了一点小东西就四处炫耀,急欲表露,真是厚颜啊!
清代大学者江藩在其《汉学师承记》中却说,纪晓岚一生精力全都耗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书,又喜欢写些稗官小说,故而“懒于著书”,他青少年时期的著作都藏在家中,未曾流传于世。
而按照纪晓岚自己的说法,与上面都稍有出入。纪晓岚晚年就曾讲起,“我早年就学习诗歌,其间意气风发,与天下同好互相唱和,总是不甘人后。如今我年纪差不多80岁了,却转而瑟缩不敢著一语,平生所写的稿子也不敢自存”。他说这是因为随着阅历的增长,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得意作品,大多都是古人已经说过的东西,自己辛辛苦苦地著述,不过是徒自苦耳。从纪晓岚的话来看,他并不是“未尝著书”,早年还是勇于吟诗弄赋的,只不过后来他对自身所处的世道逐渐有了深刻的体会,越来越不敢从事写作了,而且也不敢保存自己的稿件。要说是因为怕超不过古人而罢笔,这个理由似乎很是勉强。这个理由背后还有着极大的社会政治背景,那就是乾隆年间思想控制的加强,文字狱屡见不鲜。
清朝文字狱集中发生在号称盛世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其中著名的,康熙时有庄氏《明史》狱和戴名世《南山集》狱,雍正时有查嗣庭狱和吕留良、曾静狱。其中查嗣庭狱是莫须有的罪名外,其他的还是或 多或少确因文字有犯忌之处。而在乾隆时期,文网更加苛密,大多是无中生有、借题发挥来杀人。例如有内阁学士胡中藻狱。胡中藻的诗歌中有两句诗引起乾隆的敏感。一句是“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认为是故意加浊字于大清国号之上,大不敬;一句是“老佛如今无病病,朝门闻说不开开”,乾隆认为这是讽刺他朝门不开,不进人才。又因为胡中藻在广西学政任内,曾出试题“有乾三爻不象龙说”,乾隆认为龙与隆同音,这是诋毁他的年号。乾隆就凭着这些强词夺理的借口,将胡中藻杀了。乾隆一朝的文字狱,大多都是这样。作为乾隆的词臣,纪晓岚对这些文字狱自然深有感知。
同时,纪晓岚及其同僚也因纂修《四库全书》而饱尝文字所带来的窘迫,甚至家破身亡。本来,进行偌大一个文化工程,中间出现一些差错是难以避免的。只要尽心尽力,有错即改,加以完善就可以了。可惜纪晓岚他们面对的是乾纲独断、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一点点不完善之处带来的就是杀身之祸。在纂修四库过程中,总纂纪晓岚、陆锡熊和总校陆费墀等人因有差错而遭到多次呵斥、交部议处、罚赔等处分,最后,总纂陆锡熊死在前往东北校书的途中,而陆费墀因无力负担江南三阁的修改费用而被革职,郁郁而终,家产被查抄,妻离子散。同僚和自己的亲身遭遇一定会给纪晓岚带来更深的感触,也使他真切认识到自身所处环境的险恶。
《清稗类钞》中有一则纪晓岚轶事很值得回味。据说纪晓岚做翰林时,有一天起草文牍,文思枯竭,于是出屋顺着走廊散步。廊下有一个老兵正睡得香,鼾声阵阵。纪晓岚拍醒了兵士,问他睡得可好。老兵说很好。纪晓岚于是拿来一部书让他认字,老兵说不识字。纪晓岚这时若有所思地说:“人生识字就是困苦患难的开端,你不识字,真正是快乐啊。”这则轶事不一定是真,但它所反映的心态可能跟真实的纪晓岚相距不远。纪晓岚4岁就跟笔砚结缘,后以文字走上仕途,却没料到文字也动辄给人带来杀身之祸,给他带来窘迫,有这种感叹自在情理之中。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他“瑟缩不敢著一语”的现象,不正反映了他在专制君主面前那种战战兢兢的感受吗?
观弈道人纪晓岚有一个别致的自号,叫“观弈道人”。纪晓岚晚年很喜欢下围棋,在下棋的同时,他也从中体悟官场、世道、人心。乾隆五十一年(1786),他曾经请朋友沈云浦画了一幅《桐荫观弈图》,自题诗一首:
不断丁丁落子声,纹楸(qiū)终日几输赢。
道人闲坐桐荫看,一笑凉风木末生。
何仙姑
在这里,他以“观弈道人”自比,闲看世间风云变幻。7年后,他再次检视《桐荫观弈图》,又有感叹。他认为当初请人作观弈图,也不过是道人(也就是纪晓岚自己)不亲自参与胜负而已,但其心中仍然存在着胜负之心,而如今看来,连这个胜负之心也都是幻象呢。这种心态在另一首与弈棋有关的诗中暴露无遗。这首诗是写《八仙图》的,图中八仙,各具情态:何仙姑与韩湘子对弈,其余五仙旁观,而铁拐李一个人却在一旁呼呼大睡。纪晓岚写道:
局中局外两沉吟,犹是人间胜负心。
那似顽仙痴不省,春风蝴蝶睡乡深。
韩湘子
“顽仙”既指铁拐李,也是纪晓岚自喻;“春风蝴蝶”,化用庄子化蝶故事,比喻自由自在,不存人间胜负之心。纪晓岚在这里表达了超然世外的态度,可算是看透红尘。不过,他在乾隆官场上摸爬滚打了半个世纪,想要超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自挽联纪晓岚在69岁那年,有一天跟同僚聊天,聊得兴起,说:“从前陶渊明自作挽歌,我今天也自题一首挽联,希望我死后大家能够用它挽我。”这首自挽联如下:
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挽联第一句是说在官场中起落浮沉,就好比鸥鸟一样,这把仕途的艰辛描摹出来了。第二句是说自己埋头于图书之中,好比在书中生死的蠹鱼一样,这表达了他对自身命运的喟叹。从这一自挽联中可以看出纪晓岚对官场的厌倦之情,其中也包含了纪晓岚对自己一生的认识。
从以上这些细节可以看出,纪晓岚不太可能做成乾隆的宠信之臣、重用之臣,充其量不过是皇帝养起来的一个文学词臣而已。
与和珅的关系
在电视剧中,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经常是形同水火,势不两立。民间也有不少传说,多次讲到纪晓岚如何捉弄和珅。《清朝野史大观》就记载,和珅在宰相府内修建凉亭一座,需要一幅亭额,便求纪晓岚题字,结果纪晓岚爽快答应,题以大字“竹苞”。这二字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中“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句,人们常以“竹苞松茂”颂扬华屋落成,家族兴旺。和珅得到纪晓岚的题字,大为高兴,就高高挂在书亭上。乾隆偶尔临幸和珅宅第,一见纪晓岚题字,马上就知道了纪晓岚是在捉弄和珅。他笑着对和珅说:“纪晓岚是在骂你们一家‘个个草包’呢。”结果和珅对纪晓岚恨之入骨,几次进谗言,参奏纪晓岚。
其实,这种事情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我们仅从一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乾隆朝晚期,纪晓岚好友、御史曹锡宝欲弹劾和珅,纪晓岚虽为朋友担心,但也仅以宋人《咏蟹》诗相赠:
水清讵免双鳌黑,秋老难逃一背红。
意思是说,现在弹劾和珅,恐怕时机不够成熟。但曹锡宝没有听从纪晓岚的告诫,毅然上书,指参和珅。结果乾隆大怒,要将曹锡宝治罪,此时的纪晓岚再也不像上次救卢见曾那样,尽心为朋友出力,而是在乾隆面前竭力表白,声称自己毫不知情。结果由于他表现得过于露骨,反而使乾隆认为纪晓岚正是幕后指使者。可见,纪晓岚怎么会把自己树立成和珅的对立面呢?
有史料记载,和珅在他发达之后,曾与文学名流诗文唱和。有时他私下请纪晓岚、彭元端为其作品润色。而纪、彭二人考虑到和珅权大势重,万一不从,被他穿了小鞋可受不起,也就每每代为捉刀。当然,也就仅仅润色文字而已,纪晓岚并不是要依附和珅去谋求高位。据朝鲜使臣徐有闻所见,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投靠,只有刘墉、纪晓岚、朱珪等人始终不依附。看来,在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下,纪晓岚所能够做到的也就是尽力不与和珅同流合污而已。
晚年的纪晓岚,常以弈道为喻,言其心志。比如前文所引题《八仙图》诗,就表达了他超然世外的态度。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世故的态度,也是纪晓岚从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积累出来的经验。纪晓岚久任官场,官职也不低,能够在官场之中左右逢源,肯定有他的为官之道。这种为官之道,正是各不得罪,尽量保持中立的身份。而他长期追随乾隆,游山玩水,吟诗作对,阿谀奉承之作居多,也可见其为人。从纪晓岚这种性格特点来看,他不会与和珅发生面对面的冲突。电视剧中的那些镜头,根本就不会出现。
嘉庆十年(1805),纪晓岚老死于京城,享年82岁。生前他自撰挽联:“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就是这样的一位“世故老人”,他又如何肯、如何敢与权倾朝野的和珅直接对抗呢?
老百姓的明星
既然纪晓岚只是乾隆的一个文学词臣而已,也不是一个跟和珅针锋相对的斗士,然而他在广大民众中间却极受欢迎,似乎可以说是老百姓的明星,这是为什么呢?有关纪晓岚的民间传说不计其数,这恐怕也是中国文人少有的待遇吧?仔细想来,恐怕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第一,纪晓岚具有幽默风趣的真性情。清代笔记中记纪晓岚,提得最多的就是纪晓岚的诙谐。如牛应之《雨窗消意录》说:“纪文达公昀,喜诙谐,朝士多遭侮弄。”钱泳在《履园丛话》中也说:“献县纪相国善谐谑,人人共知。”如果说纪晓岚幽默风趣,大概不会错。但仅仅是幽默,还不足以达到人人传颂的地步。纪晓岚的幽默,还有真性情的一面。在流传下来有关纪晓岚的幽默故事里面,有两点比较突出,最能看出纪晓岚的真性情。这就是纪晓岚敢于跟权势人物开个小玩笑,而且也能讲荤段子。
例如他敢称呼乾隆为“老头子”,敢趁题亭额的机会讥嘲和珅一家,尽管这些故事不一定真,但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纪晓岚面对权势人物的幽默作风。对于文人一般不敢惹的太监,纪晓岚也敢开个玩笑。有一天散朝时,一个太监想听纪晓岚讲笑话。纪晓岚假装沉思半天,说:“从前有一个太监……”说了半句,就不说话了。这个太监等了半天,就问:“底下如何?”纪晓岚答道:“底下一样没有。”闻者绝倒。对于这样的调侃,当事人倒也不好表示什么,也不便于施加报复。这也许是纪晓岚借幽默来表达性情的原因吧。
纪晓岚还时不时来点段子,更可以见出其性情。有一次,一个姓平的朋友做了新郎倌,纪晓岚送了一部《诗韵》贺喜,人们都很奇怪这个礼物有什么奥秘。平某思索了好几天,才知道纪晓岚取四种声调即“平、上、去、入”跟自己开了个玩笑。这种荤段子向来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要想它不流传天下也难。明清两代,民间非常流行的一部笑话总集《笑林广记》中,大概有一半内容都是与性有关。
第二,纪晓岚善于对联之戏。对对联,俗称“对对子”,既是文人自幼接受教育启蒙最基本的课程,又是民间流传甚广的一种娱乐活动,深受百姓喜爱。纪晓岚才思敏捷,诙谐不羁,尤善对对联,常有妙语。比如他为一穷苦铁匠所写对联为:
纪晓岚等编《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三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
又比如,他为理发匠所写的对联为:
虽然毫发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寥寥数字,精细入神,堪称绝对。
有一次纪晓岚入值南书房,有位老太监久闻纪晓岚大名,特地前来一睹风采,只见他身穿皮袍,按当时文人的习惯,手持折扇。这位太监便出题:
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
此联巧妙地将春、夏、秋、冬四季相嵌,且暗含对纪晓岚打扮的讥讽,非常不易回对。不料纪晓岚轻松应对:
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
此事迅速被传为笑谈。
纪晓岚善于对联,应该是事实。纪晓岚这个才能在当时的官场上也是流传已久。
纪晓岚首先引起乾隆注意的,是他出的一副灯谜。一年元宵,乾隆命大小臣工上进灯谜,以供紫禁城悬挂。纪晓岚所献灯谜为一副谜联,注明上下联各猜一字: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猜不出答案,查知系纪晓岚出题,便召其回复,结果得知其答案为字的偏旁谜,即“猜谜”二字,大加赞赏。纪晓岚的座师刘统勋等人,也乘机对乾隆夸奖纪晓岚。此后,纪晓岚名声更著。
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五十寿辰,文武百官纷纷撰联赋诗,无非万寿无疆之类。而纪晓岚所写之联别出心裁:
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
五十年圣寿,自前兹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上联指清朝统一全国后,西起葱岭,东濒大海,北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纵横均为四万里,版图之大,为历史上所未有;下联指五十圣寿再加九千九百五十岁,正好合为万岁,敬祝乾隆万寿无疆。见到此联后,乾隆大喜,当即传旨,将纪晓岚擢为京察一等,以道府记名。
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月,39岁的纪晓岚奉旨出都,任福建学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翰林来说,外放学差无疑是仕途上的一个转折点。纪晓岚对此喜不自胜。登车启程,至济南改乘舟船,沿运河南下,一路行来,山川秀丽,他也不停写诗作赋,后来还结集出版,名为《南行杂咏》。
传说在行舟途中,纪晓岚遇到一位老者,亦乘大船南下,还给他送来一张纸条:“我看阁下必是一位文士,现有一联,如阁下能对出,敝船必当退避三舍,如对不出,则只好委屈阁下殿后。”老者的上联是: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这是一副语意双关联。“橹速”谐指三国著名文臣鲁肃,“帆快”暗指西汉著名勇士樊哙,一文一武,正巧构成双重含义,表面上是说橹不如帆,暗含的意思是说文不如武。纪晓岚深知此联难对,不禁冥思苦想,结果让老者扬帆远去。他到福州后,主持院试,乐声轰鸣。纪晓岚触景生情,想出下联:
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笛清”暗指北宋名将狄青,“萧和”暗指西汉宰相萧何,也是一语双关,一文一武,文胜于武,对得天衣无缝。
世上流传的纪晓岚对对子故事,有真有假。例如,有一则故事说纪晓岚曾随乾隆南巡,路过黄河碎石滩。乾隆出了一个上联:“石头渣稀烂棒硬。”纪晓岚漫不经心地答道:“黄河水翻滚冰凉。”对联上下句都体现了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算是不错。但其实乾隆六次南巡,纪晓岚没有一次扈从过。不过,纪晓岚善于对对子是真,而这些真真假假的故事更广泛地传播了纪晓岚的大名。
第三,纪晓岚朋友遍朝廷,门生满天下。纪晓岚早年就与一帮志趣相投的文人学士结成文社,半月聚会一次,谈古论今,切磋诗文。文社中有他的族兄纪昭和后来成为著名学者的钱大昕。就连上科进士刘墉,这时已由翰林院编修升为侍讲,也参加进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纪晓岚与刘墉一齐被推为文社领袖。由于文才出众,也由于性格谦和,纪晓岚很快在朝廷上下拥有了一批兴趣相投的朋友。
纪晓岚多次担任过考官。他先后任过乾隆己卯山西乡试正考官、庚辰会试同考官、本省壬午乡试同考官、提督福建学政、甲辰会试副总裁官、己酉武会试正总裁官,嘉庆丙辰会试正总裁官、己未武会试正总裁官、壬戌会试正总裁官等。正因为他经常担任考官,所以门人众多。
朋友和门生一多,纪晓岚的名字未免在他们口头、著作中经常出现。久而久之,纪晓岚的声名怎么可能不越传越大呢?
第四,与两部名传天下的书有关。第一部就是清代的文化大工程——《四库全书》。纪晓岚是这部书的总纂官。纪晓岚借此机会还删定了一部重要的目录学巨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本书在学界也享有盛名。第二部书就是纪晓岚自己的《阅微草堂笔记》。这部笔记流传甚广,也获得后世极高的赞赏。鲁迅认为此书“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既有趣,又有真知灼见,而其“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
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鲁迅据此盛赞纪晓岚是当时社会中“很有魄力的一个人”。小说家孙犁认为这部笔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其他同类作品所不能超越的位置,“它与《聊斋志异》是异曲同工的两大绝调”。这两部书都留名后世,其编纂者纪晓岚自然也就名动天下了。
纪晓岚死后,谥号“文达”,这是对他文学才能一种相当高的认可。江藩在《汉学师承记》中说他是一代通儒,“胸怀坦率,性好滑稽,有陈亚之称。然骤闻其语,近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这就是说纪晓岚不仅学识好,而且也是性情中人,幽默得也很在理。应该说,这一评价是基本上符合实际的。
http://wwwrwabccom/diqurenwu/diqudanyirenwuasppeople_id=2496&a_title=%B3%F3%C2%AA%D3%D6%BF%DA%B3%D4%B5%C4%BC%CD%CF%FE%E1%B0&p_name=%BC%CD%CF%FE%E1%B0&category_name=%CE%C4%B3%BC%CE%E4%BD%ABabc&p_addr=%BA%D3%B1%B1%CA%A1
中国的清代,有一位在正史和野史中都很炫人耳目的人物,他不仅在正统的史传中占尽风光,而且在民间也有很好的口碑。
这个人物,便是乾隆时期执学术牛耳,成为一代文宗的纪晓岚。
纪晓岚,名昀,晓岚为其字,号春帆,别号茶星、三十六亭主人、观弈道人,晚号孤石老人、石云。直隶河间府献县人(今属河北省沧县)。他是乾隆丁卯科顺天第一名举人,甲戌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办理院事,历任日讲起居注官、侍读左庶子、侍读学士,后来因为牵扯进他的儿女亲家___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字澹园,又字抱孙,号雅雨、道悦子,山东德州人,任长芦、两淮盐运使)的一个案子,被 发配到乌鲁木齐,在戍所里任印务章京,鞅掌簿书,那是乾隆三十四年的事。第三年便被恩命召还,复任编修。从此在宦途上一帆风顺,历任日讲起居注官侍读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总理中书科事务。也任过兵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诰受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兼文渊阁直阁事,赐紫禁城内骑马。
不过纪晓岚一生中最主要的业绩,是他的学术活动。他一直是官方学术工作的***,凡有编辑之役,修书之事,他必在其间。他历充武英殿纂修官,“三通”馆提调兼纂修官、“功臣馆”总纂官,<胜国诸臣殉节录>总纂官、国史馆总纂官、方略馆总校、<四库全书>总纂官,<职官表>总纂官、<八
刘氏沛公家族分布哪些
本文2023-11-12 21:55:2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65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