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皇室家谱和天皇姓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2浏览:2收藏

日本皇室家谱和天皇姓氏,第1张

现代的日本人,恍然于编纂伪史的无聊,才渐渐敢于说真话,不过有时又过火,认为他们的历史都不可信,尤其不愿意承认他们的皇室是由中国传流下来的。但是我们的学者卫挺生博士,在他不朽的大作中,确实证明了神武天皇就是徐福。

日本之有正史始于第四十代的天武天皇。在壬申之后,这位君主认为当时所传的史实误谬颇多,真实的情形常常过了一段时期之后,便走了样,必须制订正史。他于是命令了一位二十八岁有照相板记忆力的稗田阿礼,根据史料《帝纪》、《旧辞》等,重加整理,去伪留真,来制订一部正史,以传后世。

但是经过三十余年后,稗田阿礼并没有能完成他修史的大业,而阿礼已经老迈不堪,到了元明女帝时代,不能不另外敕谕一位文笔非常秀丽的太朝臣—— 安万侣,来帮忙阿礼共同续写那未完成的著作,这就是所谓的《古事记》 (公历712年完成)。在古事记之外,天武天皇还创立了一所历史编纂馆,任命了一大批编纂委员,要他们仿效中国的《史记》、《汉书》的纂写方式,广搜数据成为一部完备的国家纪录。

经过整整四十年的工夫,这部巨作完成了,就是现今还流传的用汉文写下来的《日本书纪》,公历720年完成,共三十卷,一、二两卷是神话,第三卷是日本正史的开始 ——《神武纪》。 神武纪》是神武天皇本纪,其中最重要的描述,是东征的一役,虽然很像是一篇神话,但叙述的行踪忽东忽西、忽行忽止,尤其他在不同地区留滞的期间忽长忽短,不像是故意的虚构。据卫博士的考证,根据《神武纪》的记载:

一、“可确知神武天皇不生长于日本,乃乘天盘船自高天原飞降者。天盘船谓航海之楼船。‘飞降’谓操纵风帆而来,‘高天原’乃指海外之一地而言。”

二、当时日本文化的程度,停留在绳文文化时代,并没有任何冲击,能使日本忽然飞跃到青铜的弥生文化。据卫博士的研究:“近年,自筑紫至远贺川口,出土青铜器时代之刀剑戈矛镕范甚多,与《神武纪》所云,居‘吉备’数年以蓄兵食之语相应,‘兵’即兵器。神武东征途中先折而西行,停驻远贺川口多日,因其地为其兵器制造区,故亲往视察制造情形,从已出土之兵器而言,其形式与先秦之大陆中原之刀剑戈矛无异,可见神武兵工之技工来自大陆。

日本产铜之各地,多在伊豫安艺以东,而当日制造兵器之场所,反集中九州岛的西北,去矿场甚远,显然当时日本铜矿尚未被发现,不得已乃自大陆齐楚沿海运铜入倭,铜矿笨重,故将其冶铸集中于日本去齐楚海岸最近之港湾,因而自唐津以至冈田皆成其冶铸之工业区。”以上说明了神武东征武器的来源。

神武是谁呢?卫博士肯定地说,他必然是徐福。徐福到了日本之后,为了避免秦始皇的追踪、侦访,甚至于讨伐,他利用了语言的隔阂来保持他的秘密。

他禁用当时通用的中国语言,甚至采用了秦始皇的愚民政策,认为人民有了知识之后,便会兴风作浪,“以古而非今”了。文字是罪魁,是知识思想最可怕的媒体,所以他根本废弃了文字,在文字还没有流布很广的时候,便扼杀了它。那时其手下还有几千名由齐楚各地征调而来的童男女,他不授以中国文化,反而让他们倭化。

这时大局已平定,他这批青年战友,一个个也已长大成人,便让他们和当地土著男女婚配,创立家业,断绝他们思乡的念头。他为了示范,娶了原始居民木族中的贺茂氏的女儿——媛蹈鞴五十铃媛为正妃,翌年并立她为皇后。他自己在辛酉年即位于橿原宫,称帝了。

以上是卫博士根据《神武纪》,再考证了我国各书类中有关徐福的记载而推断的,合情合理。显然的,神武确有其人,确有其事,唯独有一点不能符合的是神武即位之年。照《神武纪》中明确的记为辛酉之年,为纪元前660年,约当春秋齐桓公葵丘之会一匡天下的时候,距离徐福之生,四百有余年,所以徐福似乎不可能就是神武。

不过神武时代,日本根本尚未纪年。日本本来无历,是从钦明天皇时代,由百济的历博士一位名叫观勒的高僧传授得来,到了推古女帝九年辛酉,才由当时主政的圣德太子推行历法于全国。除了历法之外,圣德太子还制订了冠位、朝仪、宪法,确实应了中国谶纬家的预言,辛酉是个革新之年。圣德太子为了修史,不能不订一个大吉祥的日子,作为日本的开国之期,因此他认为辛酉年最能象征革故鼎新,而为了表示日本是与我国相埒的古国,于是订了推古九年辛酉以前的第二十一个辛酉,为神武即位之年。

是神武千余年后,他四十余代的子孙硬替他装上去的,焉能可信!不过辛酉每逢六十年必有一次,假定真的是辛酉年,如若不是第二十一个,而是第十七个辛酉,那也能吻合了。

总之卫博士的研究,解答了历史上的大谜。为什么徐福三次出海?三千童男女的踪迹何处去了?日本何以忽然由绳文时代,一跃而到了精美的青铜器时代?不过这并不能使得我们与日本之间更密切,徐福的原意似乎就是想隔绝日本与大陆的关系的。

姑不论日本的学者有没有雅量来承认这一事实,日本的第一位君主的来源,我们总算是清楚了。神武以后,根据《古事记》与《日本书纪》,有八代帝王,而无事迹。据日本学者水野佑的研究,这八代帝王根本无其人,名字是虚构的。这当然可能。那是因为把神武的存在提前了四百年,当然产生了很长的空隙,为填这四百年的空档,至少需要八代以上的君主,当然只能是有名而无事迹的阙史时代了。由于把神武提前了四世纪,日本的古代史的真伪更难确定。真实可考的史实,要从仁德王开始了。

  “紫式部”这个名字,并非实名,所有宫中女官都称作“式部”、“少纳言”、“弁”、“右近”等,都不是实名。直到今天也可以使用通称对人加以称呼。紫式部的实名为何,看来是不得而知了。因皇宫内的女官不少,“式部”这个通称,如果不冠以“紫”、“和泉”之类,究竟所指是谁,则很难区分。有的人冠之以姓,有的人冠之以父亲任职所在地的地名,还有母亲的名、丈夫的名等,怎么方便就怎么用。“清少纳言”[清少纳言:生卒年不详,宫廷女官,平安王朝中期随笔作家、歌人,著有随笔集《枕草子》、歌集《清少纳言集》,在日本古典文学史上素与紫式部齐名,为平安王朝文学的双璧。]是清原氏,“江侍从”也是一样。(“江侍从”读作“がうじじゅう”,都是将姓氏的一个字冠于前,读法为音读[音读:模仿汉字发音的日本汉字读法,与“训读”(用日本固有语音读汉字)相对而言。]。“清少纳言”也同样。)如是男子,则称作“江帅”(がうそち)、“藤大纳言”(とうだいなごん)、“在中将”(ざいちゅうじゃう)等,也都是音读。(“江帅”若读作“えのじじゅう”就不好听,另有例外。)“和泉式部”是和泉守道真之妻,“伊势大辅”是伊藤祭主辅之女,“大弍三位”是太宰大弍成章之妻。(“伊势大辅”读作“いせだいふ”,如读作“いせの”则不好听。“大弍三位”应读作“だいにせんみ”,而读作“だいにの三位”则不合习惯。这些名称都不付注汉字。)

  由这些例子可以见出,“紫式部”因姓“藤原”,也应该读作“藤式部”(とうしきぶ),但实际上却读作“紫式部”,原因何在?对此有种种说法。

  《河海抄》云:“有一种说法,本来叫‘藤式部’,听之不美,又因藤花的颜色是紫色,于是改为‘紫’。”现在看来,此说不可靠。难道“藤式部”中的“藤”字不美吗?将“藤”自用于姓名,有何不美?而且,“藤”本来就是一个很美的字。这种说法,大概是对“紫式部”中的“紫”字的来源加以推测的牵强说法,故不足信。

  又,清辅朝臣[清辅朝臣:即清辅朝臣(1104~1177),平安时代歌人,和歌理论家,著有《奥义抄》、《袋草纸》等。]在《袋草纸》中云:“‘紫式部’这个名字,其成因有二说。其一,《源氏物语》中有《若紫》卷,饶有趣味,故得其名。其二,紫式部是一条院乳母之女,所以后来才得以侍奉上东门院,紫式部对上东门院说:‘幸得恩宠,是为有缘,请多加垂怜!’‘紫’字即由此而来,是‘武藏野’(むさしの)之意。”对于此二说,一直以来人们都取第一种说法。《河海抄》也写道:“统观全书,关于紫上[紫上:《源氏物语》中的女主人公之一,又称“若紫”、“紫姬”。]的描写最为动人,所以改‘藤式部’为‘紫式部’。”其他研究者的意见也都大致如此。但现在看来,此说并不可靠。《若紫》卷写得固然很动人,但为什么就以这一卷中的人物名字来改名呢?照理说,这部物语的名字叫做《源氏物语》,那作者更应该叫做“源氏式部”才对,而以“紫上”这个名字来称呼,仍觉理由不足。

  考究起来,《袋草纸》所举的第二种说法却颇有道理。从该书中所列的家谱来看,紫式部的母亲是常陆介为信之女,她曾做过一条天皇的乳母,此事有无其他文献,待考。但无论如何,这是古来的说法,不是后人的推测。既然说与皇门“有缘”,那就是说与天皇是“乳兄妹”。由此,“紫”字就有了来由。所谓“紫”是“武藏野”(むさしの)之意,见于《古今和歌集·杂歌上》所收佚名歌人的一首歌,歌曰:

  茫茫武藏野,

  野草令人生哀怨,

  紫根一脉连。[出典《古今和歌集》卷十七,总第867首。原文:“紫の一本ゆえに武藏野の草はみながら哀れとぞ见る。”]

  可见在古代和歌中,“紫”有“缘分”之意。因此,为了表达“是为有缘”的意思,才称为“紫式部”。

  《紫式部日记》中有一段记载:“左卫门督(公任卿)[左卫门督,即藤原公任(966~1041),藤原道长的堂兄弟,著名歌人、学者。]说:‘失礼啦,有一个叫做若紫的女子,是在这里吗?’我听罢答曰:‘与源氏相同的人尚且没有,那个‘紫上’怎么会有呢?’”这是因为当时的人都已经把她叫作“紫式部”,藤原公任才联想起了《源氏物语》中的人物紫上,并将她戏称为“若紫”。由《紫式部日记》上的这段话来看,认为《若紫》卷写得动人,便将“若紫”与“紫式部”的名字联系起来,是没有道理的。假如“紫上”与“紫式部”之间果真有什么联系,那么,公任卿那句话的幽默诙谐味道就彻底丧失了。公任卿说这句话是带有机智幽默之雅趣的,因为“紫式部”之名与“紫上”本来没有关系,所以公任卿这样一说,听起来才新鲜有趣。总之,谨慎思考之后,我认为“紫”是“缘份”之意,这一说法是成立的。

确切的说不是藤氏,而是藤原氏

你说的藤原氏和源氏,再加上平氏和橘氏,共称日本四大姓氏。其中藤原是公家的最显赫的家族,而源氏是武家最显赫的家族

藤原家族 藤原家族是日本历史上的显赫家族之一。从8世纪后期天皇迁都平安(即京都)以后,藤原家族操纵日本皇室约300余年,权倾一时。但是藤原家族的权力和威望不是依靠勇武善战,而是靠着无数政治谋略取得的。比如藤原家族将家中的女性成员嫁给天皇,这意味着藤原家族的外孙就是未来的天皇。结果,藤原家族的族长,无论在朝在野,都可以左右朝纲。藤原家族还利用佛教夺权,他们经常以虔信佛教的几位天皇出家修行为范例,劝说有独立思想的天皇不理政务,出世隐退。同时,藤原家族亦丝毫没有忽视为他们的政治权力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他们怂恿各地贵族将土地托庇于藤原氏名下。这一方面使土地所有者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免除纳税的义务,另一方面又使藤原家族得以将国家钱粮饱入私囊。

藤原家族的始祖是中臣镰足(Fujiwara Kamatari)(614 — 669),是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7世纪早期,苏我氏已经完全把持朝政。645年,中臣镰足和后来的天智天皇(即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杀死苏我氏的首领苏我入鹿。天智天皇登基后,任命中臣镰足为内大臣。他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大化改新。这次革新的主要内容就是把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移植日本,包括制定法律;丈量土地;登记户口;把全国分成若干个国(省),由朝廷中央派人治理;发展交通,建设新的道路和驿站;还有就是采取统一的税制。中臣镰足死时,天智天皇赐姓藤原。从此,中臣家族便以藤原为姓。

中臣镰足之子藤原不比等(Fujiwara Fuhito)(659 — 720)是采用新姓的第一个人。由于父亲的威望,他在宫廷中取得了很高的地位。701年藤原不比等成为起草著名的《大宝律令》委员会的***。他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圣武天皇,开始与皇族结成裙带关系。但是直到9世纪下半叶,藤原家族才开始操纵政权。

藤原良房(Fujiwara Yoshifusa)(804 — 872)是在位天皇的岳父,皇太子的外公。857年任太政大臣。天皇死后,于858年扶立九岁的太子登基,是为清和天皇。藤原良房亲任摄政,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个非皇族血统而担任此职的人。自他开始,藤原家族把持朝政达300余年。此后,藤原家族每每说服天皇及早退位,而以幼童登基,以便使他们继续行使摄政权。在其后的两个世纪中,这样的逊位竟达八次之多。藤原家族虽然没有推翻或取代皇室,但是已经成为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不过,天皇到了法定亲政年龄,是必须结束摄政的,因此藤原良房的侄子藤原基经建立了关白制度。

藤原基经(Fujiwara Mototsune)(836 — 891)872年成为藤原家族的当主,四年后任摄政。他为了进一步扩大权力,创立了“关白”官职。“关白”一职比摄政和首相有着更大的权利,他是天皇的代言人,是天皇与廷臣之间的联络媒介,其地位仅次于天皇。884年迫使阳成天皇退位。887年非藤原氏女儿所生的宇多天皇即位,却不再启用藤原氏摄政,直至他最后六年的统治也没有藤原系统的人做关白。但是藤原基经的儿子藤原时平很快重新确立起了藤原家族的霸权。

藤原时平(Fujiwara Tokihira)(871 — 909426)二十一岁成为藤原家族的当主。宇多天皇企图限制藤原氏的权势,但由于藤原时平具有行政管理才能,因此宇多天皇不得不任命他为高官。899年藤原时平任左大臣,著名学者菅原道真任右大臣。901年藤原时平设法陷害菅原道真,使其被流放到九州岛,从而消灭了他政权独立的一大敌人。藤原时平虽然始终没有得到“关白”的职位,但是,他已经成为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由他撰修的行政法规《延喜式》,至今仍有历史价值。

藤原忠平(Fujiwara Tadahira)(880 — 94999)909年成为藤原家族的当主。但直到其晚年才开始控制政府。在他当政的时期,各地都发生了叛乱,盗匪横行,连皇宫都不安全。

当然,最能体现藤原家族的权力的人物是藤原道长(Fujiwara Michinaga)(966 — 1027)。作为平安中期的摄政,藤原道长的权势极大。995年成为藤原家族的首领。1017年任太政大臣,一切朝政均由他的“政所”决定。先后有四位天皇与他的女儿结婚。藤原道长在三十余年的时间里享尽了荣华富贵,他的府邸比皇宫还要富丽堂皇。日本著名古典小说《源氏物语》和《荣华物语》所描写的正是藤原道长的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宫廷女侍清少纳言的著名随笔《枕草子》中亦以他为典型,描述了藤原道长的许多事迹。1027年藤原道长死后,藤原家族开始了没落。

藤原赖通(Fujiwara Yorimichi)(992 — 107432)曾任三代天皇的摄政,并建了平等院,其内有日本佛教艺术最优美的装潢。藤原赖通把持朝政五十二年,直至非藤原氏女儿所生的后三条天皇于1068年即位,藤原赖通被迫引退。到12世纪,在日本朝廷中终于肃清了藤原家族的势力此后的日本便是源平二氏之争的天下。

源氏的诞生日应该是弘仁五年(814年)五月八日。因为,这一天52代的嵯峨天皇因财政困难的原因,第一次下诏赐四位皇子和四位皇女以源氏之姓氏。之后又陆续有十三名皇子和十一名皇女被赐以源姓。这就是日本源氏最初的由来。

此后,日本历史上先后共有二十一位天皇赐过源姓。然而二十一流源氏中,最为显赫的便是清和源氏,他是56代清和天皇赐予其孙源经基的。一般谈论日本武将时,提到平,源二氏就是专指清和源氏与桓武平氏。因为他们均是日本历史上的朝权重族,对日本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桓武平氏掌握朝廷重权,且领有整个关东地区之时,清和源氏一系则以关西为根基,形成势力强劲的武士家族,伺机而起。

日本皇室家谱和天皇姓氏

现代的日本人,恍然于编纂伪史的无聊,才渐渐敢于说真话,不过有时又过火,认为他们的历史都不可信,尤其不愿意承认他们的皇室是由中国传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