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姓 栋氏家谱 栋姓起源 栋姓名人 栋姓的来源 栋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2浏览:4收藏

栋姓 栋氏家谱 栋姓起源 栋姓名人 栋姓的来源 栋姓简介,第1张

栋[栋,读音作dòng(ㄉㄨㄥ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黄帝后裔轩栋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轩栋氏,为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之一,是上古时期古老的姬姓氏族部落名称之一。

在轩栋氏的后裔子孙中,确有省文简化为单姓栋氏者,但源流详情还需要进一步考证,证实之前暂不祥述。

第二个渊源:源于职业,出自古代建筑工匠栋甍,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

“栋”:框架结构屋的正梁,即屋顶最高处的水平主梁,支承着椽皮的上端房子的大梁;也叫正梁。“梁”: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木。

“栋梁”,人们后来用它来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代,在进行房屋建筑之时,上栋即上大梁时是非常隆重的,要由最有名望的工匠大师进行,这个“挑大梁”的大师就称作“栋甍”。

在栋甍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栋氏。

本书按:

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子临川康王刘义庆(公元403~443年),自幼才华出众,精擅文学,撰有著名的《世说新语》。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赏誉》中第一次使用了“栋梁”之辞:“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庾子嵩,子嵩,颖川人,恢廓有度量,自谓是老、庄之徒,仕至东晋王朝的豫州长史。时有汉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刘舆在东晋王朝东海王司马越的太傅府任长史,刘舆很有才华,看不起其他人,因此在他任职期间,有许多名于故世之人多都被他构陷,只有庾子嵩不把心思放在世事上,使他没有空子可钻。

后来,刘舆抓住庾子嵩生性吝啬而家境富裕的特点,怂恿司马越向庾子嵩借千万钱,希望他表现出吝啬而不肯借钱给东海王,自己就可以找到可乘之机予以劾陷。司马越果然上当,真的就在大庭广众面前的宴席之上向庾子嵩借钱。

当时庾子嵩已经醉醺醺的,头巾都颠落在小桌上,他把头伸进头巾里戴上,然后慢吞吞地回答说:“下官家里原来大约就有两三千万,随您取多少!”

在一旁等待机会的刘舆傻了眼儿,这才万分佩服庾子嵩,以后也不再找他的麻烦了。后来有人向庾子嵩谈起这件事时,庾子嵩说:“这可以说刘舆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第三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时期建州女真与黑龙江女真,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栋阿氏,亦称东鄂洛氏,满语为Dongga Hala,属于黑龙江女真的一支,世居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海参崴),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栋氏、佟氏、邓氏、东氏、洛氏等。

②满族栋佳氏,亦称董家氏、董佳氏,满语为Dongiya Hala,属于建州女真的一支,世居董佳城(今辽宁新宾)、嘉木湖(今辽宁新宾)、嘉哈(今辽宁新宾夹河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栋氏、董氏、邓氏、陈氏、冬氏、侗氏等。

③满族栋鄂氏,亦称董鄂氏,满语为Donggo Hala,以居住地“董鄂”为姓氏,董鄂在今辽宁省桓仁县、宽甸县一带。后多冠汉姓为董氏等,亦有称栋氏者。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清朝时期著名经学家惠栋,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惠栋,公元1697~1758年,字定宇,号松厓;江苏元和人(今江苏苏州吴县),著名的清朝时期汉学家,汉学中吴派的代表人物。

惠栋生在经学世家,家学渊厚,师有专门。祖父惠周惕,字元龙,又字研溪,是吴学派的开山祖师。《清史稿·儒林传》说:“清二百余年谈汉儒之学者,必以东吴惠氏为首。惠氏三世传经,周惕其创始者也。”惠周惕少年传其父惠有声(字朴庵,明贡生,曾以九经教授乡里,尤精于《诗》)之学,受业于时人汪琬,而与徐枋雅相友善,结为知己。工诗及古文词,皆有规度。至于中年,为贫困所厄,于是遍游四方,得与当代名士相交。当时已成为社会名儒的朱彝尊曾极口称赞他的学问,因之文名益著。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惠周惕举博学鸿儒科,因为丁忧,未得参加考试。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惠周惕成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因他不习国书,改任密云知县(今北京密云),有善政,不久即卒于官上。惠周惕不仅有学,而且富于才华。就其学问来讲,著有《易传》、《春秋问》、《三礼问》诸书。就其才来说,有《诗说》、《研溪诗文集》。他论《诗经》,认为大小雅的区别在于其音不同,而不以政别,澄清了附在《诗经》上的一些误会。他还认为,无论天子还是诸侯,均可以有颂。这些,对其继承者惠栋都有直接影响。

惠栋的父亲惠士奇是使吴学派由发生而走向成熟的过渡性人物。惠士奇,公元1671~1741年,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号半农。惠士奇十二岁就能作诗,其“柳未成阴夕照多”的诗句,曾得到先辈们的极力赞赏。二十一岁时,惠士奇正为诸生,却自愿不参加省试,自谓“胸中无书,焉用试为?”从此奋志力学,晨夕不辍,终于博通六艺,对诸子及《史记》《汉书》《三国志》诸史书皆能背诵。一次,名流宴集,坐中一客故意难之说:“闻君熟于《史》《汉》,试为诵《封禅书》。”于是惠士奇当场背诵终篇,竟然不漏一字,众皆惊服。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惠士奇得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曾官编修、侍读学士。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惠士奇典试湖南,督学广东,在任上积极提倡经学。三年后,通经者多。惠士奇曾举荐海阳进士翁廷资为韵州府学教授,部议格置不行,不过清圣祖康熙皇帝亲自干预说:“惠士奇所举,谅非徇私,著如所请,后不为例。”惠士奇盛年经史兼治,晚则尤邃经学。著有《易说》六卷、《礼说》十四卷、《春秋说》十五卷、《交食举隅》二卷、《琴笛理数考》四卷、《红豆斋小草咏史乐府》、《南中集》、《采莼集》、《归耕集》各一卷、《人海集》四卷、《时术录》一卷。内容除经学外,还包括天文、音乐、文学诸方面。

惠家本来住在吴县的东渚村,后来迁居到城东南的香溪北面,当时附近的东禅寺内种着一株红豆,本来早已老而枯干,此时竟然复生新枝。惠周惕移一枝栽于阶前,更是生机盎然,焕发出勃勃活力,四方名士过吴门者,必停舟相访。因此,惠周惕即自号为红豆主人。同里乡人习惯上把他唤做老红豆先生,而把惠士奇称为红豆先生,把惠栋称为小红豆先生。

惠士奇有子七人,惠栋是老二,在兄弟中学问最好。他自幼笃志向学,孜孜不倦。家有藏书,日夜讲诵,自经史子集到百家杂说、稗官野乘、释道二藏及儒家毖纬之学,无不津逮。由于他生长在一个书香世家,又赶上政治、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的“乾嘉盛世”,因而得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当时他父亲的朋友李绂一曾竖指称赞说:“仲孺有子矣!”

惠士奇督学广东期间,惠栋形影相随,时广东高材生苏珥、罗天尺、何梦瑶、陈海天,有“惠门四子”之称,随从惠士奇讲论文艺,与惠栋为莫逆交,但四人皆自以为学问不及惠栋。以后,惠栋又来往于京口一带,因父亲在清雍正初年“入对不称旨,罚修镇江城,以产尽停工削籍”,饱尝饥寒困顿之苦,甚于寒素。不久,父母双亡,惠栋恪守孝道,并不以贫废礼,终年教授学生自给,任凭甑尘常满,处之坦然。

生活虽然困苦,但惠栋对古代典籍甚为爱惜,每得一善本,不惜倾囊,也要买来,有时还借读手抄,精审地予以校勘,以至对古书之真伪,了然若辨黑白。惠栋读书主张从名家入手,而在远大处着眼。当时学者余萧客写成某书,向他求正。他说:“子读书撰著,当务其大者、远者。”余萧客闻之深受触动,当下执弟子礼。

在学派上,惠栋与皖派经学代表人物戴震既有师生之谊,更为忘年交。清乾隆大帝登基后标榜风雅,鼓励士子们从事经学考究,免得成天琢磨“反清复明”,因此在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诏令各地举荐明经行修的士人。当时陕甘总督尹继善、两江总督黄廷桂与惠栋并无半面之识,但因早闻他的学行,因此交章论荐,认为他“博通经史,学有渊源。”然而,因为惠栋因为没有及时将著作呈递给掌权者,更不擅长胁肩谄笑的贿赂,再加上他名大招忌,因而罢归,失去一次极好的入仕机会。此后,他与仕宦再无半分缘分,故而专事著书立说,在大半辈子的治学生涯中,培养出一大批封建时代最优秀的第一流学者,余声所及,及于今日,犹自未绝。如著名的余萧客、江声、钱大昕、钱大昭、王鸣盛、戴震、王兰泉、顾广圻、王昶、江藩等等诸人,都与惠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师承关系。没有这些学者,所谓“乾嘉学派”也就失去了光彩。因此,惠栋可以说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

对《周易》的研究,是惠栋学术的顶峰。他著作有《易例》二卷,“乃熔铸旧说,以发明《易》之本例,实为栋论《易》诸家发凡。”《易汉学》八卷,“掇拾孟喜(汉宣帝时博士)、虞翻(三国时传孟喜之易者)、荀爽(东汉治古文费氏易者)绪论,以见大凡。”其末篇附以己意,发明汉《易》之理,以辨证河图、洛书、先天、太极之学。《周易述》二十三卷,“以荀爽、虞翻为主,而参以郑玄、宋咸、干宝之说,约其旨为注,演其说为疏。”可惜的是,这部书并未完成,缺《未济》以上十五卦及《序卦》、《杂卦》两传。后来,他的再传弟子江藩代为补注,作成《周易述补》一书。

惠栋治《周易》有两大特点:一是专主 之说,二是混淆家法。这两个特点主要来自惠士奇。惠士奇有《易说》六卷,专主汉说,认为《易》始于伏羲,盛于文王,大备于孔子。这种观点,沿袭了“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传统讲法。清朝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曾十分强调汉族人的最重家法和师法。汉族人最讲学有专门,而惠士奇则有意混淆汉朝的家法与师门。如孟喜以卦气、京房以通变、荀爽以升降、郑玄以爻辰、虞翻以纳甲分别说《易》,实际各不相同,但惠士奇却认为:“其说不同,而指归则一,皆不可废。”这就不管汉朝的门户界线,而给以综合融汇的功夫。此外,对孔子据以正名的《春秋》,也是事实据左氏,论断多采《公》、《谷》。至于汉朝以后,他认为自三国魏王弼以玄言注《易》,其古义便荡然殆尽了。到了惠栋,几乎全部承袭其父的观点,但更加精审详实。不过他认为唐朝李鼎祚《周易集解》还是保存了一些汉朝精华。

除《周易》外,惠栋还遍通诸经。他有《九经古义》十六卷,讨论《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的古音古字古义。小学本《尔雅》,六书本《说文》,其中《左传补注》六卷因有别本单行,有目无书,故称“九经”。他论证详博,考证精确,因而又被人誉为“惠九经”。

对于《春秋》三传,惠栋尊郑玄之《周礼注》、韦昭之《国语注》,而对杜预《集解》多所驳正。他认为,严彭祖所传《公羊春秋》,即熹平石经所刻;颜安乐所传乃为何休所注。讨论古代明堂制度有《明堂大道录》八卷、《谛袷说》二卷,认为古代的帝礼(一种祭祀)乃在明堂举行,而明堂制度来源于《周易》。于史部有《后汉书补注》十五卷,取《初学记》《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太平御览》诸书,补谢承、薛宝、司马彪、华峤、谢沈、张莹、袁山松七家之亡。又有《诸史会要》《竹南漫录》,惜未成。《王文简公(士祯)精华录训纂》二十四卷,《太上感应篇注》二卷、《山海经训纂》十八卷、《九曜斋笔记》二卷、《松崖笔记》二卷、《松崖文抄》二卷。除此之外,惠栋还曾帮助卢见曾手定《雅雨堂十种》、《山左诗抄》、《感应集》。

值得强调的是《古文尚书考》二卷。讲到东晋枚赜所献伪孔传本《尚书》,人们总是先提到阎百诗的《古文尚书疏证》八卷。实际上,惠栋的《古文尚书考》与阎百诗相比,别具特色,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据 、钱大昕的惠书序,阎百诗著成《疏证》之前,“先得定宇之指,定宇书不谋而与之合,文词未及其半,而辨证益明,条贯亦清益。”阎百诗之书终“未若先生之精而约。”可见惠书之特色。从外,阎百诗沿袭许多前人的错误,直接影响了其价值。如周公摄政称王,封康叔于卫,阎百诗相信蔡沈在《书集传》中的臆说,以“武王诰命为卫侯”。又相信宋人王柏之说,认为《诗经》所谓郑卫*风非孔子手订,为可删。这些又反衬出惠书的价值。惠栋则坚持认为,郑玄所传的二十四篇《尚书》乃孔壁真古文,东晋晚出的二十五篇为伪。对唐人所说郑玄所传乃张霸伪造的百二篇,今文《泰誓》出于伪造,都一一予以驳证。创见颇多,在史学界产生过深远影响。

学者皮锡瑞认为,惠栋为雍乾以后汉学大宗,但未尝废宋学。实际上,他认为只有汉朝学者才保存了圣人的真谛,因此在惠栋的著作中,几乎全是发明汉朝人的言论。钱大昕在《潜研堂文集》中评论说:“惠氏世守古学,而先生所得尤深,拟诸汉儒,当在何邵公(休)、服子慎(虔)之间,马融、赵歧辈不能及也。”也是把他同汉朝学者相比。因此,惠栋可称是汉学大师。

但是,惠栋固守汉儒之《易》说,而且不复甄别,以致当时及后世人对其有“株守汉学”、“嗜博泥古”之讥。

惠栋为世人留下的著述有《古文尚书考》、《易汉学》、《易例》、《周易述》、《后汉书补注》、《九经古义》、《明堂大道录》、《松厓文钞》、《春秋左传补注》等,为清朝吴派经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深得乾嘉学者推重。

在惠栋的后裔子孙中,就有栋氏、李氏两支别于惠氏之原姓。栋氏,当取先祖之名为姓氏,而李氏因何而变出,惠栋的后裔子孙皆讳莫如深,有待进一步考证。

二郡望:

苏 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苏州的历史已有四千多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苏州城始建于周敬王六年(吴王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建阖闾城,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在吴都城设会稽郡、吴县,自此,当时的苏州称为吴县,或有时称为吴州。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唐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代宗设苏州为江南唯一的“雄州”,从此,苏州名称被固定作为通称。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宋徽宗曾改苏州为平江府。苏州城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期原来的位置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三历史名人:

栋阿赖:(生卒年待考),亦称董鄂洛;满洲正白旗人。著名清朝将领。

佟·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之时归附,以护军参领从征,其后屡建军功,授一等轻车都尉,累官至副都统、都察院副都御史。

栋阿赖逝世后,其子栋闪袭其世职。

一、姓氏源流

利(Lì)姓源出有四:

1、春秋时期,楚国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的后代,以祖字为氏。上古商代时,有位王族叫理利贞,为了逃避商纣王的迫害,曾路经一棵李树下以李子充饥,后来就改姓为李利贞。李利贞的十一世孙李聃,被后人尊为道家创始人,就是老子。老子后代中,有的为纪念远祖中的王族李利贞,取利字为姓,切代相传。所以,李姓、理姓、利姓的远祖是同一人。利姓产生较晚,是老子李聃的后代中形成的。

2、出自芈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楚国有公子受封于利邑(今四川省广元县境),其子孙就以封地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利。

3、出自姬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食采于利邑,其后人以利孙为氏,后改为单姓利氏。

4、出自北方鲜卑族有叱利氏所改。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叱利氏,入中原后遂渐与汉文化融合,后改为利氏。

得姓始祖:利贞。利氏的出处,跟人多族大的李氏及理氏,不但读音极为相似,而且追溯起来,三姓还同出一源,可以说是兄弟。原来李氏的出处,根据《元和姓纂》的考证是:“颛顼高阳氏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为尧下官,子孙因姓理氏,裔孙理征,得罪于纠,其子利贞逃难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命,因变李氏。”本文所讨论的利氏,根据《路氏》的记载,则是“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老子,姓李名耳,是距今二三千年前一位影响我国学术思想既深且远的不朽哲学家,他的祖先叫利贞,而依照上述《路史》的记载,利贞的后裔之中也有人以李为姓。如此看来,利李二氏是系出同源。利氏家族于上古时期,一直都是以河南地区为繁衍中心,所以,河南应是利氏的发祥之地和老家所在地。望族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县东北)。故利氏后人奉利贞为利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利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利氏有三个来源。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祖名利贞,其后代中有利氏;周朝时楚国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被称为利氏;北魏时,叱利氏也改称为利氏。有说认为利氏与李氏同宗,因为李氏来源之一是避难时,遇李树解渴的理利贞,他还是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祖先,其后代中就有以他的名字利为姓氏的。周朝时,楚国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他的后代就以邑名为姓氏,称为利氏。北魏时,叱利氏的后代也有改称为利氏的。据《路史》载: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又《姓纂》记载:“楚公子食采于利,因以为氏”。望出河南。

三、历史名人

利 仓:西汉时期名丞相,现今发现的马王堆湿尸就是他的夫人。

利 几:汉代武将,先是项羽部将,后来为刘邦带兵。

利元吉:宋朝学者,字文伯,盯江人。是宋代著名儒者陆九渊的高才生,学问独到,陆九渊的儿子后来想拜他为师,利元吉谢曰不敢当。中国古文化的要领,常出于师徒口耳相传。举进士而当官,为官清正廉洁,爱民如子,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政绩显著。晚年以教书为乐。

利本坚:明朝英德(今广东省)人。由监生任赣县主簿,调四川安岳县令。为官公正,爱民节用。为众论所推许。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据《姓纂》记载:“楚公子食采于利,因以为氏”。望出河南。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2、堂号(缺)

============================================================

利姓宗祠通用对联

〖利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利邑;

望出河南。

——佚名撰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利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中山贤相;

东海真人。

——佚名撰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人利乾,任中山国相,有贤名。下联典指汉代人利真源,隐居于东海,后得道为真人(道家称“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

-----------------------------------------------------------------

〖利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明译几何原本;

宋有九渊高徒。

——佚名撰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意大利人利玛窦,寓居中国三十年,卒于北京。他通华字毕语,译著颇多,其中有《几何原本》,由他传授,再由徐光启折受。泰西科学输入中国,殆始于此。下联典指宋代绍熙进士利元吉,字文伯,盱江人。为金溪县丞。他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的高足弟子。陆九渊之子行之,尝欲师事之,他谦谢不肯。

-----------------------------------------------------------------

〖利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秀毓河南发达远;

宗开利贞源脉长。

——佚名撰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利姓的郡望和得姓始祖利贞(见上题头《四、郡望堂号》和《一、姓氏源流》介绍)。

-----------------------------------------------------------------

〖利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武冠三军,韬钤素裕;

文齐众士,科甲高登。

上联典指汉代项羽部将利几事典。下联典指指宋代进士利溉事典。

利姓来源

一、姓氏来源

利(Lì)姓源出有四:

1、春秋时期,楚国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的后代,以祖字为氏。上古商代时,有位王族叫理利贞,为了逃避商纣王的迫害,曾路经一棵李树下以李子充饥,后来就改姓为李利贞。李利贞的十一世孙李聃,被后人尊为道家创始人,就是老子。老子后代中,有的为纪念远祖中的王族李利贞,取利字为姓,切代相传。所以,李姓、理姓、利姓的远祖是同一人。利姓产生较晚,是老子李聃的后代中形成的。

2、出自芈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楚国有公子受封于利邑(今四川省广元县境),其子孙就以封地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利。

3、出自姬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食采于利邑,其后人以利孙为氏,后改为单姓利氏。

4、出自北方鲜卑族有叱利氏所改。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叱利氏,入中原后遂渐与汉文化融合,后改为利氏。

得姓始祖:利贞。利氏的出处,跟人多族大的李氏及理氏,不但读音极为相似,而且追溯起来,三姓还同出一源,可以说是兄弟。原来李氏的出处,根据《元和姓纂》的考证是:“颛顼高阳氏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为尧下官,子孙因姓理氏,裔孙理征,得罪于纠,其子利贞逃难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命,因变李氏。”本文所讨论的利氏,根据《路氏》的记载,则是“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老子,姓李名耳,是距今二三千年前一位影响我国学术思想既深且远的不朽哲学家,他的祖先叫利贞,而依照上述《路史》的记载,利贞的后裔之中也有人以李为姓。如此看来,利李二氏是系出同源。利氏家族于上古时期,一直都是以河南地区为繁衍中心,所以,河南应是利氏的发祥之地和老家所在地。望族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县东北)。故利氏后人奉利贞为利姓的得姓始祖。

二、郡望堂号

汉置河南郡,现在河南省洛阳市《路史》载: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 《姓纂》记载:“楚公子食采于利,因以为氏”。望出河南。

三、迁徙分布

(缺)利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利氏有三个来源。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祖名利贞,其后代中有利氏;周朝时楚国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被称为利氏;北魏时,叱利氏也改称为利氏。有说认为利氏与李氏同宗,因为李氏来源之一是避难时,遇李树解渴的理利贞,他还是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祖先,其后代中就有以他的名字利为姓氏的。周朝时,楚国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他的后代就以邑名为姓氏,称为利氏。北魏时,叱利氏的后代也有改称为利氏的。据《路史》载: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又《姓纂》记载:“楚公子食采于利,因以为氏”。望出河南。

四、历代名人

利元吉——字文伯。宋朝盯江人。是宋代名儒陆九渊的高才生,为官清正廉洁,爱 民如子,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政绩显著。晚年以教书为乐。九渊子持之欲拜为师,元吉谢不敢当。

利本坚——明朝英德人。由监生任赣县主簿,调四川安岳县令。为官公正,爱民节用。为众论所推许。

利仓——西汉时期承相,现今发现的马王堆湿尸就是他太太。

利几——汉代武将,先是项羽部将,后来为刘邦带兵。

王韬--原名利宾,字兰卿,号仲弢、天南遁叟、弢园老民等。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苏州吴县角直人。道光八年十月初四(1828年11月10 日),王韬出生于角直镇书香门第,自幼毕读群经,博学多才,18岁便以第一名考中秀才,后应乡试不第,从此绝意仕途。1998年角直镇人民 为纪念王韬这位思想家,弘扬他的爱国思想和开放意识,筹建了王韬纪念馆,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共分王韬生平事迹陈列室、王韬故居、弢园三部分。

史科:大宋姓氏研究会

祖居堂号:汉置河南郡。现在河南省洛阳市。

得姓始祖:古代春秋时楚国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的后代,以得姓始祖李利贞的名字为姓,相传姓利。又楚公子受封于利(今四川广元县境),就以封地名为姓相传姓利。

附录附注

一据(路史)记载:老子之后有利氏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

二据(姓纂)记载:“楚公子食彩于利因以为氏”,望出河南。

寻祖追源诚勉之言

在周楚盛世时,河南楚庄王之子,名曰楚公子,食彩利邑,因此赐利为姓,生下一世。名曰利九,经两千多年岁月,历史渊源,永垂后世。

在西汉时有楚将利几,见到秦二世的残酷统治,民族不聊生,怨声载道的惨状,怀著正义感救民感的心情,参加推翻暴政的行列,是当时一员得力猛将,给刘邦建立西汉直接或间接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称西楚名将。利乾,字行健,满腹经纶,文韬武略,辅明君,展朝纲,施仁政,民心悦,百业兴,家齐国治,重礼仪,礼邦兴,内外皆康,国太平。建树多,宠封为中山贤相,德望流芳。

利申,字有甫,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伟大贡献,得汉皇宠爱,在湖南长沙划地封侯(仑侯),名耀中华。真是文有振兴中华之才,武有安邦治国之能,封侯拜相享天禄,九公开族展辉煌。

遥念先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所建树的丰功伟绩,感欣欣向荣、如身同受的景象。追考时像征先祖在嘱托,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发扬和光大先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辉煌业绩,长江后浪推前浪,以慰先祖在天之灵。

楚公子利邑启绪。九公繁衍开族,二至七世芳名和建树,在我族谱文内均已失载,甚至第十二世利周字鲁条以下,不知何因便没有一代一代接续下来,迄今将将近三千年岁月,仍未追及前征。查阅无据,全族人民有愧对先祖之感,也是全族人民最大遗憾。因此我族前后有二位心明大义的贤达之仕:花县利希神、紫金利焕南,在天地良心驱使下,怀著尊祖敬宗的心情,代表全族人民的心愿,进行寻踪究祖溯祖追源的伟大创举,力求把祖追查清楚,以释全族人民的心愿。

二十世纪初,花县利希神,本著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心情愉快地组织村中族中兄弟进行寻踪究祖、溯祖追源,所是由於当时交通和通讯十分不便,没走几步路,中途搁了下来。但却大大地鼓舞了下代见多识广的贤达之仕,对寻祖追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九八八年,紫金利焕南继承和发扬了利希神寻祖追源的胸怀,下定决心组织村中人仕利国宜、利学廉等,肩负著全族人民的希望,在寻祖追源中跑遍中南各地,初行告捷,把本坚公先祖追查出来。本坚公是中南几省利族的先祖。但仅仅是利族在中南一大枝族。鼓舞了当代,扣动了全族人民的心弦。育勉了下代要发扬和光大前辈贤达之仕,怀古念今寻祖追源,对全族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胸怀。下代贤达之仕在寻祖追源中,要发扬全族人民智慧,出谋献策,群策群力顺藤摘瓜。踏著前辈贤达之仕足迹,一步一个脚印,一代接一代继续追寻下去。以免令族人感到本坚公先祖是从那裏来的,无法再追考的迷惘。要解开这个谜团,需要全族人民高度重视。更需一代又一代的贤达之仕去实现。相信利族祖源来龙去脉在不久将来,被我族一代代的心明太义的贤达之仕追查清楚,把本坚公一代接上一代直接到利周字有鲁条,不间断地接到利九公。到那时,祖源清楚,枝派亦分明,这是全族人民的深切愿望。也是历代先祖在中华发展史上所建树辉煌业绩,再现光辉,普照于后代。

予虽不才听到花县利希神、看到紫金利焕南两代贤达之仕这种寻祖追源的伟大胸怀,欣喜之余,用简陋粗俗的语言,写下寻祖追源诚勉之言,抛砖引玉,策励下代又下代心明大义的贤达之仕,树立坚持不懈。把祖源追查清楚的雄心壮志,造福后代,重振先祖风采。

本坚公三十五世孙

观和写

芸野公二十六世孙

西元二00二年辛巳岁十二月初六

利族开源

在周楚盛世时,河南楚壮王之子,名日楚公子,食彩於利邑(地名),因此赐利为姓。生下一世名曰利九,发展成为汉族百家姓其中的一个姓氏。经二千多年岁月,历史根源永垂后世。

楚公子利邑启绪源流远

利九公繁衍开族世泽长

一世祖

利九公 室 氏 子

二至七世祖

我族家谱失载,有待追查补载。

八世祖

利乾 字 行健 室 氏 子 永贞 公西汉时封中山贤相德望流芳

九世祖

永贞 字 葆元 室 氏 子 利真 利兴

十世祖

利真 室 氏 公敕授得道真人,其裔大部迁安徽

利兴 室 氏 子 利申 公裔迁湖广

十一世祖

利申 字 有甫 室 氏 子 利周 公浩封仓候名重江都

十二世祖

利周 字 鲁修

利氏家谱序

祖有讳宣者号芸野字欣耀,由东莞大沥而来惠阳隐操自高不求闻达,其子讳安邦积学擢科拜官刺使,至孙讳应龙宋朝奉郎,引年归老,因见博罗山水之秀,土地之饶,乃落藉铁冶之胜,於是卜而居焉。逐占籍博罗,随其所处而著姓焉。奉郎之子讳用元潮州府学教授,子讳象峰乃元巡檄官,长子讳子所字子可,长子仁智仁忠游学东莞落藉龙眼岗,其后裔授县尉巡檄,次子讳云所字文可务韬光弗耀,云所子讳济川由庠序学员大学,交址九真州同知,是为宣公九世孙也,自安邦公至济川,凡八世而显荣于盛

者,衣冠蝉联,可谓缨华胄乔梓世家,其川公赏修其家谱,既求国子监博士黄彦清监丞梁裏浒助教傅贵清三先生之序之诗,揄扬赞美,既详矣,然其始祖。

宣公至百十五公四世编次残缺,济川复掇拾是召穆有序,统派不紊,既灿然明白矣。明景泰辛未济川之子讳确。来求余言,以释其族谱之意,余与济川居同裏学同师出处相先后学问相表裏,永乐余乡贡尾畋尾会试过期。寄监以待来科,故谱系而续之於越三年,济川亦充贡来大学四年,余进士,第拜官给事九年余与同官坐事累谪交址,是年济川亦真有九真州之命,又获相聚,得以尽交游之谊,暇日赏命余作序,以发明族谱之详,余时未暇序之未几。济川既有九原之隔矣。今确复申前谊,不容默。予推谱蝶之作古今甚重,世代君子之家不可以无谱,家之无谱,则昭穆不明,亲疏无别,甚至以尊为卑,以贵弃贱视之如途人者有之矣。济川知其然故,质其所见闻而不纪其不可知,深得前人作谱遗志,其尊祖敬宗之心,诚仁人孝子之心也。吁有作於前亦而善继於后,必能永保其传焉。为子孙者,当以济川之心为心。而思其木本水源之义,以兴起尊祖敬宗之心。续而补之。则是族谱之作,岂可小补哉。

时景泰三年岁次辛未孟春吉旦赐进士身之林郎山东监察御史前工部

给事中八十翁致士罗浮东麓翁周岐后序。

一世祖本坚公

二世祖隽卿公

三世祖应瑞公 字 梦麟 室 氏 子 良材 颜材

四世祖良材 讳 室 氏 子 寅宾 弟 颜材 讳 梓交址东都城是其后人

五世祖寅宾公 字 杨明 号 天宝 室 氏 子 益夫 顺夫

六世祖益夫公 讳 伯谦 号 云樵 室 氏 子 廷凤 弟 顺夫 讳 伯巽

七世祖廷凤公 讳 鸣时 号 芝岩 室 氏 子 宇南

八世祖 字 宇南 讳 载道 室 氏 字 世美

九世祖世美公 讳 袭 室 谢氏美公 生四子 长子 秀野住大沥 次子 兰野 住东莞城西门外油榨尾 三子 芸野 住博罗岑坑 四子 惠野 住南海大沥后分枝花县从化等

十世欣耀公 讳 宣 号 芸野 室 林氏 子 安邦 始迁博罗岑坑为一世祖

十一世祖安邦公 室 杨氏 子 观光 观国 耀科拜官 授朝议郎

十二世祖观光公 室 张氏 子 百十五

十三世祖百十五处士 室 陈氏 子 应龙 住岑坑应宗住淡塘

十四世祖应龙公 室 郑氏 长子 用 次子 念 三子 和 用念二公住岑坑和公住惠州城应宗室邓氏子元亨公住淡塘

十五世祖用公 室 郑氏 子 象峰 授登仕郎元潮洲府学教授

十六世祖象峰公 室 徐氏 子 子所 授登仕郎元巡檄官

十六世祖子所公 室 胡氏 子 仁智 仁忠 云所公 字 文可 子 济川

十七世祖仁忠公 室 孔氏 授县尉巡檄由岑坑而至龙眼岗成化间

十七世祖济川 室 氏 子 利确 公庠序大学生员交耻九真州同知府

芸野公后裔:利宾传略。

芸野公二十六世孙 德谦 抄入族谱纪念前人,鼓舞后代。一九九0年五月二十六日抄。

利宾字用卿。归善人(即今惠州市)少颖。诗书过目成诵,年十二即补邑庠。嘉靖壬午举於乡宰,湖广新化县,不避权贵有势宦特椒房戚畹,强占民田宾判还原主,上官批驳。坚决不移。擢刑科给事中,濒行时士。民送者塞途复建生祠祀之,比还朝即疏四事。一曰正大纪,以昭法守,一曰戒諡谕,以彰成意,一曰严察稽,以修兴视。一曰戒僭惑以端士习。上嘉纳之。嘉靖十六年典南院试。十八年改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时有臣宦,夺民女为妾宾得治以律。二十二年,迁福建按察司佥宪。 民允。狱无冤民。二十六年擢贵州布政司右参议。凡私征滥派有病於民者者革徐殆尽。思南车同仁各府。蛮盘山洞。迭出劫掠宾率兵捣其剿,扑灭之访知平越羊肠平关隘。为蛮苗出没之所。亲履其地。据要安营,委官防御。蛮苗不敢犯。民赖以安。疏言抚蛮要略六则。一曰宣德扬威,一曰开菁辟路。一曰添兵置讯。一曰裁革土官。一曰禁采矿徒。一曰制造火器皆下九卿议可施行。二十九年。调湖广参议,旋以老乞休。优游林下。十余年。卒年七十有四。著宦游草治安要略。祀乡贤祠。〖抄自惠州府志〗卷二十一人物,光绪辛已年重修吴定贤馆长摘。利羽云之侄汉诚转抄。西元一九 八月十二日。

利宾居惠州西湖上二十余年,湖中纪兴:西湖水绕百官池。万丈飞鸿任所之。屿亭倒影游鱼避。

郊竹连阴倦鸟知瀑布乘风小艇。波先和月照芳湄。几家烟火相邻处。抚景年年泛紫芝。

旧序

慨自丙辰春利氏家谱为贼火焚,迄今六十三载,予虽有志於考订然见所未真、不敢妄为修补,闻所未实不敢少为揄扬孰意天潢世系竟得绪。

乾隆皇帝三年秋七月十九世孙邑文。”学名”士琰,字国宝,抄录岑家谱授予编序。

到祖之功劳世系之长幼予启其遗文乃知一世祖始于龙川利名宣公字欣耀号芸野。二三四世至五世祖名应宗公卜居淡塘围一子讳元亨室车氏又为淡塘岑子头之始祖世。不胜欣然。喜日前有开明之先人。后有可冯之来者,庶几家谱其无失矣。讵知明末请初两朝交会之际,祖妣考不存名氏,有恐无多也。奈何或有告予日,,斋戒沐浴焚香祷告。自然有获,予聆其言,朝夕虔祝于列祖前日嗣孙天培欲修族谱而无由。祖灵有知来於暮夜以相以示,似觉半月之间近予祖者报应不爽,后又积诚不倦。搜求不懈未几有客到舍见予编次艰辛。客指迷途予之家谱现在车村予聆其言,询其来由,答曰昔年岑坑利有同抱谱教读车家借看。未及送还,予亟俯首拜订良言唤族侄贯一即去车村披星戴月取旧谱而览,其外皮书康熙九年为重修。窥其内实写景泰三年始作,谱中载济川公九世之勋猷。其子名确来为交耻州同知,请序于年父赐进士出身之林郎山东监察御史前科给事中八十翁致士罗浮东麓翁周讳岐公作序,则后世之修谱者应尊其序。敢曰贤智先觉,但事有不济,风有不古,分别予祖於谱外幸友同一笔留一线。故得见。元公子云峰公为正统,明朝已未科乡选举,原任广西太和县知县其子昌可昌甫昌荣三大房。青衿岁贡和国学生。长子字太初号古愚连捷进士成化丙戌科未仕而终。次鼎初公官升福建蒲田县知县,秉初公任授广西桂林府,后代日秀公岁贡栋选训导,似可诗书传家显盛当世。援笔直书,敬登谱内。聊为后之子孙奋志耳。其中或有不隐其螟蛉,不讳其妾氏与褒守义而贬失节者。非修谱之为功过昭旧职也。方知前徵之昭垂。无使疏间亲小加大。贱妨贵,贵弃贱,师师济济於一堂昭昭穆穆于奕礼其尊祖敬宗之心诚有仁人孝子之义也。夫虽然莫为之前,虽美弗传,其为之后,其后不违,吾为之草创就正于世叔乐得后之子羽,子产以相绳,绳於勿替云尔。

时乾隆三年岁次戊午菊月中浣日十八世孙字天培序。

时嘉庆十年岁次乙丑孟秋月二十世孙名经时字致中率男琼林追述堂祖讳天培旧序。

可以。我打开了。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A

丁姓人家

卜氏家园

卜商联谊会

于姓的天空

王氏源谭

王氏家谱网

王氏-中华

王氏-河北

方氏谱牒

方氏网络

方氏-台湾

尹氏译站

牛氏家园

甘氏宗亲网

孔氏宗亲网

孔氏论坛

毛氏族谱x

丘氏-中华

白氏宗亲

田氏族谱

田氏宗亲网

左氏家园

冉氏宗谱

史氏宗谱

石氏寻根

五心联谊会

江氏宗谱

江-话江厝

池氏宗亲网

向氏家园

成氏网站

成氏宗亲会

伍氏家族

朱子网

朱氏家谱x

仲氏宗亲网

米姓源流x

伊达氏宗族

庄氏宗亲会

匡氏家族网

B

李姓家谱

李氏网

李氏-小港

李氏-东坑

李氏-镇海

李氏家谱

李氏族谱

李氏公会

吴氏-永定

吴氏-华夏

吴氏家族

吴氏在线

汪氏家族志

汪氏宗亲网

初氏族谱

余氏族谱

余氏宗亲会

余氏-中华

余氏宗亲网

宋氏名录

宋氏宗亲

何氏台中会

何氏-世界

巫氏网

巫氏平阳堂

吕氏联谊会

吕氏大族谱

岳氏家谱

岳飞网

岑氏族谱

狄氏宗亲网X

别姓网X

角谷氏家谱

昌氏网

周氏-中华

林家花园

林氏族谱

林姓大族谱

林氏大族谱

林姓宗亲会

林氏-苗栗

林家-屏东

林氏部落格

林姓-海陆

韦氏族谱

范氏-浙江

范氏家谱

范氏-中华

范氏宗谱

范氏部落

金氏寻根

金氏族谱

金氏联谊会

C

幸氏家族网

明氏家族网

尚氏宗族

易氏-天下

房氏介绍

房氏-中华

冼氏宗谱

孟氏宗亲网

施氏宗亲会

施氏网站

胡氏宗亲网

胡氏家谱

胡氏-汉川

段氏家谱

信氏宗亲

侯氏族谱

侯氏在线

修氏宗亲

修氏渊源

姚氏宗亲网

柳哲寻根室

纪氏宗祠

席氏宗亲网

夏氏家谱

夏氏家族

洪氏-南安

郝氏中华

柯蔡宗亲网x

柯氏公会

徐氏网页

徐姓联谊

徐氏-中华

涂氏-中华

涂涂氏家族

涂氏宗亲网

秦氏文化网

翁氏家园x

耿氏宗亲网

贡氏宗亲网

马氏家族

马氏-金紫

梁氏文化

梁氏家族网x

梁氏家谱网

D

袁氏家谱

袁氏研究

西袁氏

袁氏-中华

袁氏-湖北

韦氏宗亲网

孙子研究

孙氏纪念堂

曹姓查寻网

曹氏网

崔姓家园

崔氏宗亲网

崔氏-中华

莫氏庄园

高氏宗亲

高氏宗亲网

高氏家园

高氏家谱网

高氏族谱

高氏家谱

章氏宗亲

章氏宗亲网

章氏家族

毕氏家谱

辜氏族谱

辜氏家园1

辜氏家园2

粘氏宗亲

卿氏族谱

凌氏来源

凌氏宗亲网

戚氏族谱

戚氏家园

许氏-中国

许氏-中华

许氏文化

张姓家谱

张氏族谱

张氏家谱

张姓论坛

张氏一族

张姓-中华

张姓-安徽

张姓-湖南

张氏-挥公

黄氏台湾网

黄六成家谱

黄氏-广东

黄氏族谱

黄姓宗亲会

黄氏家谱

黄氏-其它

黄姓-潮人

黄氏全球网x

黄姓大家园

E

乔氏宗亲网

舒氏-中华

云氏宗亲网

费氏-中华

焦氏论坛

路氏族谱

董氏家族

森氏家族

冯氏族谱

揭氏家谱

靳氏家谱网

强氏族谱

唐氏宗亲网

唐杜氏家谱

曾子

曾氏族谱1

曾氏族谱2

曾氏家谱

曾氏宗亲网

曾氏-海南

曾氏-中华

傅氏源流

傅氏族谱

程氏家谱

程氏联谊会

程氏宗亲网x

彭家网路

彭氏族谱

彭氏宗亲会x

贺姓来源

费氏-中华

温氏宗亲会

万氏起源

蒲氏家谱

詹氏统谱

詹姓公谱

詹姓大宗族

詹姓一家亲

詹氏-中华

邱氏论坛1

邱氏论坛2

邵氏家园

郝氏-中华

邓氏-金陵

F

郭姓研究网

郭氏宗谱

郭氏之源

郭氏之家

郑氏网

郑氏古厝

郑氏家族

郑氏文化馆

邹氏宗亲网

邹氏-中华

邹氏-范阳

鄢氏家族

鄢氏考源

邝氏族谱

酆氏家谱

陈氏宗亲会

陈氏宗亲网1

陈氏宗亲网2

陈氏论坛

陈排湾宗亲

陈氏-溪湖

陈氏-下曾

陈氏-下坑

陈氏-竹角

陈氏-路口

陈氏-凌村

陈氏-广州

陈氏-永和

陈州-中华

陈氏-永春

陈氏-九房

陈氏-南海

陈氏-台山

陈四源公业

陈氏在线x

陈氏大宗祠

陆氏家园

陶氏家谱x

陶氏会馆

陶氏族谱

陶渊明故里

隋氏族谱网

汤家村

汤氏家园

杨氏-九龙

杨氏-九龙

杨氏宗谱

杨氏-湖南

杨姓一家人

杨氏宗亲网

杨氏在线

杨姓论坛

杨家将

杨氏-台湾x

齐藤氏族谱

甄氏宗亲网

翟氏族谱

经姓家园

G

葛氏宗亲网

宁氏全球网

熊氏家谱

裴氏宗亲网

廖氏增谱

蔡氏-济阳

蔡氏-建阳

蔡氏联谊会

蔡回忆录

赵氏网

赵氏家谱

赵氏族谱x

诸葛氏家谱

纵氏族谱

宾氏家族

欧阳网

欧阳氏族谱

蒋氏家谱

蒋家全传

蒋氏文化x

黎氏大家园1

黎氏大家园2

黎氏大家园3

黎氏-电白

黎氏数据库

黎氏联谊会

黎氏宗会

黎氏论坛

刘氏族谱

刘氏西港谱

刘家老伙房

刘氏家园

刘姓社区

刘氏-中华

刘氏-汉家

刘氏-兰苑

刘氏-成都

刘氏-墨庄

刘氏-泊庄

刘氏-丰县

刘氏-太邱

刘氏-湖南

刘姓宗谱网

刘氏宗亲网

刘姓宗祠

刘姓宗亲会

刘氏联谊

练氏家族网

谌族网

攀家人

薛氏家族

骆氏宗亲

H

钱氏联谊会

应氏家园

钟氏情缘

潘氏宗亲网

阎氏通谱

阎氏家谱

赖氏宗祠

赖姓宗亲会

谢氏世谱序

谢氏大族谱

鲜氏家谱

简明家谱x

简氏家谱

简姓宗亲会

简姓天下

阙氏宗亲会

聂氏家园

苏氏族谱

苏氏-眉山

罗氏家园

罗氏通谱网

罗家祠堂

萧氏书山谱

萧氏-兰

宁都宣城邓氏初修族谱,著者待考,始修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六修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安化潺溪坪宣城邓氏族谱,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饱义公五世孙焕良、焕让派下七修,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嫩省图书馆。

注:上述二谱中序称:吾邓氏本姓李,乃南唐烈祖李升之后,长子璟是为元宗,生子十人,而第八子名从镒,封蒋国公。“元宗殂,后主煜,名从嘉,从镒乃从母弟也。主甚爱之,加封邓王,出镇宣城。”宋太祖诏令攻金陵,城陷,李后主请降,授光禄大夫,而录用其子弟。从镒子衡,字天和,耻受命,乃操舟登金陵由洪都而上止新淦之金(淦)水渡,卜筑于桃花溪。宋太宗即位,诏江南诸路捕南唐宗室,衡乃易李姓,以父封国邓为氏,祝发为僧,游闽越间。后主殂而捕令除,衡复还桃花溪,递传至忠旺,生三子,长子饱仁居江西,次子饱义,名连,字仲高,由乡荐官楚之常德府武陵郡守,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解组,偕三弟饱礼同上辰州,饱礼卜居沅陵漪溪,饱义卜居溆浦栎杨乡,尊饱义为一世祖,生处厚、处恭、处仁、处义四子,次子处恭由溆浦迁长沙之安化十四都潺溪坪。

第一批:1978年7月18日公布,共34处;

第二批:1979年12月19日公布,共22处;

第三批:1989年6月29日公布,87处;

第四批:2002年7月17日公布,共122处;同时重新核定并公布了一、二、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46处;

第五批:2008年11月18日公布,共104处;

第六批:2010年5月10日公布,共49处。2011年1月19日又增补3处。

第七批:2012年10月20日公布,共99处。

广州市

越秀区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1-3)

中国***广东区委会旧址(1-6)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1-9)

广东贡院明远楼与中山大学天文台旧址(1-10)

清真先贤之墓(1-34)

中国***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2-1)

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2-2)

白云楼鲁迅故居(2-7)

六榕寺花塔(3-18)

五仙观及岭南第一楼(3-26)

荔湾区

广雅书院旧址(4-97)

广东邮务管理局旧址(4-103)

粤海关旧址(4-104)[1]

通福桥(5-10)

锦纶会馆(5-11)

海珠区

仲恺农校旧址[2]

琶洲塔(3-25)

纶生白公祠(4-49)

康乐园早期建筑群(4-110)

邓氏宗祠(5-68)

天河区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将士坟园(4-117)

云从龙墓(5-4)

刘氏家庙(5-69)

白云区

升平学社旧址(1-1)

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2-3)

石井桥(4-59)

卢廉若墓(5-71)

黄埔区

南海神庙(1-18)

外国人公墓(4-96)

番禺区

莲花塔(3-24)

莲花城(3-51)

留耕堂(3-52)

屈大均墓(3-87)

花都区

资政大夫祠建筑群(4-69)

萝岗区

玉岩书院与萝峰寺(5-13)

增城市

万寿寺(3-28)

湛若水墓(4-12)

从化市

五岳殿(4-15)

广裕祠(4-31) 深圳市 福田区

黄默堂墓(4-11)

罗湖区

元勋旧址(4-16)

南山区

南头古城垣(4-17)

宝安区

曾氏大宗祠(4-55)

铁仔山古墓群(5-5)

龙岗区

大万世居(4-50)

鹤湖新居(4-51)

茂盛世居(4-52)

龙田世居(4-53)

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4-119)

盐田区

中英街界碑(3-10) 珠海市 香洲区

苏兆征故居(2-5)

梅溪石牌坊(含陈芳故居)(3-61)

杨氏大宗祠(4-56)

石溪摩崖石刻(4-80)

苏曼殊故居(5-72)

唐绍仪故居(5-73)

甄贤社学旧址(5-74)

香洲烈士墓(5-75)

后沙湾沙丘遗址(6-1)

东澳湾沙丘遗址(6-2)

唐家三庙(6-9)

东澳岛铳城(6-10)

淇澳岛抗英遗址(6-34)

容闳故居遗址(6-35)

万山海战遗址(6-48)

斗门区

菉猗堂及建筑群(5-14)

金湾区

宝镜湾摩刻画(4-74)

三灶岛“万人坟”遗址(含“千人坟”遗址)[3] 汕头市 金平区

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旧址(2-4)

崎碌炮台(3-59)

国民革命东征军总指挥部、总政治部旧址(4-111)

潮海关旧址(6-38)

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旧址(6-39)

濠江区

达濠古城墙(6-11)

潮阳区

大颠祖师塔(1-15)

文光塔(3-39)

莲花峰摩崖石刻(3-68)

海门“万人冢”遗址[4]

潮南区

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红宫红场(2-9)

澄海区

大莱芜炮台(3-57)

龟山建筑遗址(3-80)

陈慈黉故居(4-83)

南澳县

猎屿铳城(3-37) 韶关市 中共广东省委、中共粤北省委机关旧址(6-46)

浈江区

北江农军学校旧址(1-11)

走马岗遗址(1-29)

武江区

张九龄家族墓地(1-33)

余靖墓(4-10)

曲江区

“马坝人”出土地点(1-27)

鲶鱼转遗址(1-30)

仙人塔(2-15)

韶州府学宫大成殿(5-16)

乐昌市

应山石桥(4-57)

薛岳故居(6-V-16)[5]

南雄市

珠玑石塔(2-16)

梅关关楼与古道(3-15)

钟鼓岩摩崖石刻(3-65)

广州会馆(4-20)

南雄府城正南门(4-18)

里东戏台(5-19)

始兴县

罗围城堡建筑遗址(3-81)

仁化县

双峰寨(1-12)

澌溪寺塔(2-12)

华林寺塔(3-19)

文峰塔(5-15)

双水塔(5-17)

丹霞山摩崖石刻(5-66)

翁源县

湖心坝民居群(6-8)

[]新丰县

雁塔(4-58)

乳源瑶族自治县

云门寺南汉碑(3-64)

镇溪祠古戏台(5-18) 佛山市 禅城区

梁园(3-53)

河宕遗址(3-73)

林家厅及古民居群(4-70)

简氏别墅(4-99)

兆祥黄公祠(4-107)

霍氏古祠建筑群(5-35)

南海区

北涌亭(1-19)

西樵山遗址(1-28)

鱿鱼岗遗址(3-72)

曹氏大宗祠(4-30)

崔氏大宗祠(4-36)

绮亭陈公祠(4-44)

石燕岩采石遗址(4-7)

慈悲宫牌坊(5-36)

良二千石牌坊(5-38)

云泉仙馆(5-43)

平地黄氏大宗祠(5-45)

象林塔(5-46)

顺德区

清晖园(3-54)

贞女桥(4-14)

何氏大宗祠(4-26)

青云塔(4-34)

明远桥(4-35)

陈氏大宗祠(4-48)

西山庙(4-61)

黄氏大宗祠(4-62)

金楼及古建筑群(4-71)

尢列故居(4-92)

尊明苏公祠(5-37)

真武庙(5-39)

刘氏大宗祠(5-40)

报功祠(5-41)

梅庄欧阳公祠(5-42)

冯氏贞节牌坊(5-44)

察院陈公祠(5-47)

聚奎阁(5-48)

七乡蟠龙水闸(5-49)

冰玉堂(5-96)

三水区

胥江祖庙(3-21)

银洲贝丘遗址(4-4)

大旗头村古建筑群(4-43)

梁士诒墓(5-95)

高明区

灵龟塔(3-33)

大岗山窑址(3-83) 江门市 蓬江区

陈白沙祠(2-18)

江门海关旧址(5-93)

新宁铁路北街站旧址(5-94)

良溪罗氏大宗祠(6-24)

江门中山纪念堂(6-45)

江海区

陈少白故居(4-84)

新会区

龙兴寺石塔(1-13)

镇山宝塔(1-21)

新会学宫(3-32)

崖门炮台(3-55)

周源李公祠(4-73)

司谏进士坊(4-25)

张将军家庙(4-42)

陈垣故居(4-87)

恩平市

《大田洞摩崖石刻平瑶记》石刻(3-71)

台山市

紫花岗摩崖石刻(4-82)

汀江圩华侨近代建筑群(4-95)

陈宜禧故居(4-108)

台山县政府大楼(4-116)

台山县立中学(5-90)

浮月洋楼(5-91)

翁家楼(5-92)

开平市

司徒美堂故居(3-14)

赤坎旧镇近代建筑群(4-94)

风采堂(4-85) 湛江市 霞山区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4-101)

坡头区

乾塘陈氏大宗祠(6-32)

麻章区

新坡村广济桥(4-60)

吴川市

张炎故居(3-13)

双峰塔(4-37)

陈兰彬故居(4-88)

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梅录旧址(5-97)

李汉魂故居(5-98)

香山古庙(6-26)

水潭吴氏大宗(6-27)

廉江市

罗州故城遗址(1-32)

雷州市

三元启秀塔(2-17)

唐氏墓群(5-9)

莫氏宗祠(5-52)

真武堂(5-53)

医灵堂(6-25)

超海宫(6-5)

夏江天后宫石刻(6-33)

陈瑸故居(6-III-30)[5]

遂溪县

湛江人民抗法斗争旧址(1-2)

庐陵周公墓(6-4)

徐闻县

贵生书院与门前古道(3-38)

广府会馆(5-54) 茂名市 茂南区

文武帝庙(5-56)

新坡许氏宗祠(6-28)

化州市

化州学宫(4-63)

信宜市

大洪国王宫旧址(3-2)

凌十八故居(4-91)

高州市

宝光塔(3-47)

电白郡、县城旧址(3-82)

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旧址(4-113)

高州冼太庙(4-38)

高州中山纪念堂(5-99)

广南医院旧址(5-100)

电白县

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含娘娘庙)(4-9)

电城钟鼓楼(5-55) 肇庆市 端州区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1-7)

崇禧塔(1-23)

包公井(4-13)

石洞古庙(4-32) 鼎湖区 荣睿纪念碑(2-20)

蚬壳洲遗址(3-74)

端石老坑洞遗址(4-6)

鼎湖山摩崖石刻(4-75) 高要市 高要学宫(2-19)

文明塔(3-49)

茅岗建筑遗址(3-76) 四会市 江头乡农会旧址(5-101) 广宁县 周其鉴故居(3-9)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4-120)

广宁县农民协会旧址(4-112) 怀集县 怀城文阁(5-58) 封开县 黄岩洞洞穴遗址(2-22)

泰新桥(3-43)

塘角嘴遗址(3-75)

大梁宫大殿(4-39)

垌中岩遗址(5-2)

罗沙岩遗址(5-3)

封川县古城墙(5-57) 德庆县 三元塔(3-29)

龙山宫(3-30)

三洲岩摩崖石刻(4-78)

华表石摩崖石刻(4-79) 惠州市 惠城区 归善学宫(4-27)

邓演达故居(4-100) 惠阳区 叶挺故居(3-7)

会龙楼(6-20)

碧滟楼(6-21) 博罗县 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2-10)

罗浮山摩崖石刻(3-66)

银岗古窑场遗址(4-5)

陈百万家族建筑群(6-19) 惠东县 田坑村古建筑群(5-25)

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6-43)

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东江革命委员会、红二师师部旧址(6-44) 龙门县 功武村古建筑群(4-68)

廖金凤墓(5-6)

见龙围与炮楼(5-24)

鹤湖围(6-22) 梅州市 梅江区 人境庐及民居古建筑(3-1)

千佛铁塔(3-17)

东山书院(5-21)

福禄岌民居群(6-31) 兴宁市 兴宁学宫(3-35)

两海会馆(4-41)

磐安围(6-17) 梅县区 灵光寺(1-20)

元魁塔(3-34)

南华又庐(4-40)

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4-65)

棣华居(4-106)

联芳楼(4-115) 大埔县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2-11)

“丝纶世美”牌坊(3-36)

节烈坊(3-56)

花萼楼(4-21)

泰安楼(4-54)

张弼士故居(4-93)

森堂公祠(5-77)

三河中山纪念堂

通议第(6-18)

通议大夫第(6-14)

邹鲁故居(6-36)

肇庆堂(6-40) 丰顺县 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遗址(3-12) 五华县 长乐学宫(3-31)

狮雄山塔(3-46)

英烈庙(3-50)

狮雄山建筑遗址(3-79)

李惠堂旧居(5-76)

荣槐楼(6-16)

李威光故居(6-13) 平远县 邹坊文祠(5-22)

凌风塔(5-23)

小树庐(5-78)

井下吴屋(6-15)

广东省四大银行金库旧址(6-47)

蕉岭县

丘逢甲故居(3-3)

石寨土楼(4-22)

谢晋元故居(4-86)

罗福星故居(6-III-29)[5] 汕尾市 城区 坎下城城墙(5-26) 陆丰市 陆丰县总农会旧址(3-8)

广德禅院(5-27) 海丰县 赤山约农会旧址(1-4)

彭湃烈士故居(1-5) 河源市 源城区 龟峰塔(老塔)(1-17)

阮啸仙故居(3-5)

石峡恐龙蛋化石埋藏地(4-1) 龙川县 正相塔(老塔)(1-14)

坑仔里遗址(1-31)

下塔(3-22)

龙川学宫(5-20) 连平县 黄潭寺遗址(3-77) 紫金县 德先楼(6-12) 阳江市 江城区 北山石塔(2-13)

阳江学宫(5-51) 阳春市 独石仔洞穴遗址(2-21)

崆峒岩摩崖石刻及洞内古建筑(3-69)

通真岩摩崖石刻(3-70)

铁屎迳铸钱遗址(3-84)

刘氏家塾(4-45) 阳西县 七贤书院(5-50) 清远市 清城区 藏霞古洞(5-62)

峡山石刻(5-67)

英德市

南山摩崖石刻(1-26)

蓬莱寺塔(2-14)

碧落洞摩崖石刻(3-63)

史老墩遗址(4-3)

观音岩摩崖石刻(4-77)

牛栏洞遗址(4-2)

功垂捍御牌坊(5-61) 连州市 慧光塔(1-16)

冯达飞故居(4-90)

巾峰山摩崖石刻(4-76)

惠爱医院旧址(5-102) 佛冈县 东坑黄氏宗祠(5-60) 阳山县 贤令山摩崖石刻(1-24) 清新县 陈可钰故居(4-118)

鳌头塔(6-7) 连南县 大云洞摩崖石刻(3-67)

南岗古排(5-59) 东莞市 金鳌洲

栋姓 栋氏家谱 栋姓起源 栋姓名人 栋姓的来源 栋姓简介

栋[栋,读音作dòng(ㄉㄨㄥ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黄帝后裔轩栋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轩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