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回答甘肃永昌县的冉姓起源于什么地方?谢谢!
冉(Rǎn)姓源出有三: 1、出自高辛氏,是帝告之后,帝告为炎帝部落首领,其下由八个部落组成,其中有冉姓。世代姓冉。 2、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以邑名为氏。据《姓氏寻源》记载,文王第十子季戴,武王封之于[冉阝](Nuó 音挪,在今湖北省荆门县一带)邑,称[冉阝]季戴,以有令名于天下而辅佐成王。其后世子孙以封邑名“冉阝”为姓,后去邑旁为冉姓。 3、出自楚国叔山氏,以父名为氏。据《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有大夫叔山冉,其后代形成两支,一支仍以父姓为叔山氏,一支以父名为姓,称冉氏,形成冉姓一支。 得姓始祖:季载。据《姓氏寻源》记载,周文王的儿子季载被封于[冉阝Nuó]邑,他的子孙后代以地名去邑旁为氏,称为冉氏。而《元和姓纂》则记载说,冉氏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叔山冉的后代。我国公认的冉氏家族的始祖,就是周文王的第十位王子冉季载。根据史书的记载,武王驾崩,年幼的成王继位,辅政周公就把弟弟季载举为司空,同心协力辅佐年幼的侄子,冉季载的贤名传遍天下。冉氏于周朝初年得姓以后,主要活动于琅琊一带,即现在的山东省境内。春秋时代就有许多姓冉的人出于鲁国。望族居于武陵郡,就是现在的湖南省溆浦县南。故季载是冉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冉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冉姓出自姬姓。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个儿子名叫季载,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他的哥哥周武王打败纣王,建立西周以后分封天下各路诸侯,将他封在[冉阝]邑(亦做冉,在今湖北省荆门县一带),称为冉季载。冉季载的后代就以封地名[冉阝]去邑旁作为姓氏,称为冉氏,世代相传,是今天冉姓的最早起源。春秋时候楚国有个人叫叔山冉,在朝廷里面做官,家族很昌盛,他的后代中有的以叔山为姓氏,有的以他的名冉字为姓氏,这是今天冉姓的又一起源。 三、历史名人 冉 求:中国儒学者,即冉有,字子有,春秋时鲁国人,是孔子的学生,少于孔子29岁,列孔门政事科。因为冉求做了季孙氏的家臣,帮助季孙氏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所以孔子对他极其不满,称为:“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赋。”又说“求也艺,於从政乎何有!”声称冉求不再是他的学生,要他的学生“鸣鼓而攻之”。唐开元年间封“徐侯”,宋又封“彭城公”,后又改称“徐公”。 冉 雍:中国儒学者,孔子弟子。字仲弓,春秋鲁人,列于孔门德行科。父为贱人,但雍极有德行,孔子称为“犁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孔子极称雍曰:“雍也可使南面。”唐开元年间封“薛侯”,宋隔又封“下邳公”,后又改称“薛公”。 冉 耕:字伯牛。春秋莫鲁国人,孔子弟子。唐开元年间封“郓侯”,宋追封为“东平公”,后又改称“郓公”。 冉 孺:孔子弟子。姓冉,名孺,字子鲁,春秋末鲁国人。少孔子50岁。唐开元年间封“纪伯”,宋又封“临沂侯”。 冉 季:孔子弟子。姓冉,名季,字子产,春秋末鲁国人。唐开元年间封“东平伯”,宋又封“诸城侯”。 冉 闵:字永曾,东晋十六国晋朝将军,魏国(公元350-352年)的建立者。他父亲冉瞻就是当时有名的将军,勇猛善战,冲锋在前。冉闵除继承父亲勇猛的武艺外,还善用计策,智勇双全,曾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季龙败于昌黎,闵军独全。及败梁犊后,威名弥振。永和六年(350年)自立为王,改元永兴,国号魏,史称“冉魏”。在位两年多,为慕容恪所擒,诛死。 冉 泽:四川省江北县(现重庆市江北区)人,1912年出生。父亲是贫苦农民,他7岁开始打猪草、喂猪 、拾柴、挖树根、采野菜。8岁父亲到重庆一家小饭店当烧火工,冉泽和母亲也到了重庆,他白天拾破烂,晚上跟父亲学做篾制品。 13岁时,他在中共办的一间贫民夜校读了两年书。后来冉泽在一家鞋店当学徒,因不堪师傅的欺辱,离开了鞋店。他向亲戚借了些钱,当上了走乡串镇的货郎。1933年,他在卖货的路上,遇到红9军和四川军阀打仗,他扔下货物,和红军战士一起冲进敌阵,凭一根扁担,缴获了一支步枪,参加了红军,在红9军27师81团3营当战士。冉泽历任排长、中队长、营长、团长、作战科长、军分区参谋长。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围攻长春时,他是东野独立9师的参谋长,作为我方代表之一,两次和长春守敌代表谈判,终于兵不刃血。他后来担任42军155师参谋长 。建国后,冉泽任广西军区后勤部长,他曾到南京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班学习,1954年毕业后,担任41军副军长、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冉泽1964年晋为少将。获叁级八一勋章、叁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冉季载:周文王第十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弟季载于冉。因他有驯行,周公就举他为周司空,辅佐周成王,有令名于天下。 冉觐祖:字永光,清朝中牟人,康熙举人,是清初著名作家,尤对理学有深刻研究。在主持嵩阳书院期间,讲解他自己所作的《为学大指》以及《天理主敬图》,学者云集。后以进士授检讨,归主请见书院,卒年82岁。著有《五经四书评说》、《诗文杂著》等20余种。 此外,冉姓名人还有:春秋时代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就有冉姓弟子,像冉求、冉季、冉耕、冉雍等人。除孔子弟子之外。清代有经学家冉永光……等,都是出类拔粹的。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武陵郡:汉高帝置,治所义陵,在今湖南省溆浦县南。 魏 郡:汉高帝置,治所邺县,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琅琊郡:秦始皇置,相当于今天山东省东南部谙城、临沂、胶南一带。 2、堂号 南面堂:孔子弟子冉雍,气量宽宏,沉默重厚,孔子夸他有人君风度,“可使南面”。 迎圣堂:孔子弟子冉求,性谦逊,多才多艺,知兵,任左统帅,大败齐师,将流亡在外14年的孔子迎回鲁国。 ============================================================ 冉姓宗祠通用对联 〖冉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帝喾; 望出武陵。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冉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勤学好问; 多艺博闻。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冉孺,字子鲁,孔子弟子,少孔子50岁,以勤学好问闻名。下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冉求,字子有,孔子弟子,居政事科。孔子曾说他:“冉求多才多艺,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后做大夫季氏的家宰。 谠篪奏响; 恶画图形。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宋代播州人冉琎,冉璞兄弟,俱有文才,朝廷屡次征召,都不愿做官。后来,余玠任四川安抚使,筑招贤馆以礼贤下士,兄弟二人前往拜谒,被任为郎官,为余玠所信任、依赖。“篪”(Chí 音池),古管乐器名,用竹子制成,单管横吹,用于雅乐。 ----------------------------------------------------------------- 〖冉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圣门五贤士; 蜀郡两郎官。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冉雍、冉孺、冉耕、冉季、冉求,都是孔子弟子(见上题头《三、历史名人》介绍)。下联典指宋代播州人冉琎,冉璞兄弟事典(见上一联联释)。 鸣琴答空谷; 散步卧松林。 ——清·冉正岳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诗人冉正岳《清溪纳凉》诗集句联。冉正岳,四川酉阳人。 ----------------------------------------------------------------- 〖冉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通毅谋深,威望弥振; 政通人和,颂声懋奕。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游击将军冉闵,字永曾,善谋策,通力绝人。历位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屡立战功,威声弥振。宿将莫不惮之。下联典指宋代内江令冉虚中,取前令善政次第举行之。政通人和,颂声懋奕。 尔公尔侯,济济圣门高弟; 允文允武,彬彬贤馆异才。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有冉雍等圣五贤。皆孔子的得意门生。下联典指宋代播州才人冉琎、冉璞兄弟二人,俱有文武才,辟召不起。余玠安抚四川,筑招贤馆以礼士,琎兄弟闻之,谒玠,为画筑城钓鱼山之策,后果赖之。 拜将封侯,父子韬略齐备; 献策不仕,兄弟文武双全。 ——佚名撰冉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都督冉瞻,骁猛多力,历官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其子冉闵,位游击将军,见注1。下联典指宋代播州才人冉琎、冉璞兄弟二人事典。 ============================================================ 附录:冉氏家规 尊祖敬宗,和家睦族,毋致因利害义,有伤风化。 祠宇整修,春秋祭祀,毋致失期废弛,有违祖训。 各宗坟墓,山林界止,毋致缺祀失管,有被占据。 读书尚礼,交财尚义,毋致骄慢啬吝,有玷家声。 富勿自骄,贫勿自贱,毋致恃富疾病,有失大礼。 婚姻择配,朋友择交,毋致贪慕富豪,有辱宗亲。 周穷恤匮,济物利人,毋致悭吝不为,有乖礼体。 珍玩厅巧,丧家斧斤,毋致贪爱蓄藏,有遗后患。 冠婚讲礼,称家有无,毋致袭俗浮奢,有乖家礼。 房舍如式,服饰从俭,毋致僭侈繁华,有于例禁。 凡我族,如有不肖子孙玷辱祖宗,必须公同告庙出族,以全清白家风。然系万不得已之事,须郑重,慎经率。各 开后: 大不孝者,出。如骂詈父母、夺产、养之类 大不悌者,出。如骂伯叔、殴辱兄嫂、凌虐弟侄之类为盗贼者,出。 为奴仆者,出。 为优伶者,出。 为皂录者,出。妻女*乱不制者,出。 盗卖祭产者,出。 盗卖荫树坟石者,出。 以上十有犯者,族长传单通知合族会集,告于祖庙,吊齐各谱,削去名字,祠墓不得与祭。但须确有实据,众论佥同,方准出族。如其传影响,总宜容隐。所谓罪疑惟轻,以存厚道。凡有过失,另当酌其轻重,以示罚。 -------------------------------------------------------------------------------- 冉氏家族简介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本来应该被重重描上一笔的家族——冉氏家族却由于诸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几将被历史淹没了,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作为冉氏后人不仅对此感到悲哀,也更被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压得几乎喘不出气来,不是拿自己曾经辉煌的先祖们在人们面前炫耀借此沾光,也不是为了编造一段子虚乌有的家族史为自己贴金,我仅想在此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多年来家族史研究方面所获取的点滴知识让大家有所了解。 冉氏家族在历史上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在春秋战国时代,冉氏先祖在儒学方面的贡献。其二,中国历史上最豪勇最杰出的英雄--北魏皇帝冉闵,在汉民族最黑暗的历史时期--东晋末年,汉族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对汉民族的延续作出的历史贡献。虽然第二个贡献最大,但是由于冉闵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汉民族被一些凶悍的少数民族残杀到无法生存(包括江南东晋统治区),人员大幅度减少,几乎过半,北方和中原地区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人沦为奴隶,土地被掠夺,家园被毁的情况下,采取了极端的手段--民族韧杀政策,让整个最强悍的中原地区势力最强大的胡羯民族在历史上消失,使得他在中国历史上成了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原因是他先随父亲被后赵的石勒俘虏暂获生存积蓄力量有违中华民族正史上虚伪的节烈宣教,又被那些虚荣的历史学家以不迎合所谓的汉民族固有的宽容性列入另类;还因为他出生低微,又是敢于背叛最高统治者的代表人物,以后的中国历史上那些忘本的统治阶层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愚民政策对他不仅不加褒扬,还对他采取丑化和弱化影响的手段,以至于在中国历史上少了他应有的几页,仅仅作了一些简单介绍,关于这些,我计划将来搜集够充分的资料,专门写一本书详细介绍,在这里,先介绍第一个方面。 冉氏家族 如果上溯冉氏起源,据说源自周文王十子,从姬姓,传十七代,封为曹叔(负责治理今山东菏泽地区的行政长官,有待考证),封地在冉,自此取冉为姓。 春秋末年,冉氏父子兄弟十多人师从孔子,最著名的五人,他们分别是冉耕(字伯牛、长门祖)、冉雍(字仲弓、二门祖)、冉求(字子有、三门祖)、冉孺(字子孺、冉求之长子)、冉季(字子产,冉雍次子,笔者二世祖),另外还有冉孟(一说冉猛、冉雍长子)、冉烈等,他们为儒家学说的创立和儒家学派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相当的贡献,自此,与孔氏家族和儒家学派结缘。在过去,人们根据儒家典籍和有关历史记载,将儒家学派的先人这样描述:最高层次:孔子;第二层次:四圣,颜曾思孟(其中,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孟子是子思的学生);第三层次:十二哲,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冉仲弓、宰我、子贡、冉子有、季路、子游、子夏、曾参、子张,十二哲包括四圣中二圣,其实是孔子学生中最出色的,他们是儒家诸多典籍编写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在过去文庙中列孔子左右。第三层次:二十四贤,也就是比较著名的儒家弟子,对儒家学说和儒家学派的发展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分别被后世统治者追封过先贤某子的,比如子孺和子产被封为先贤冉子。这些人多被后世统治者追封为侯,比如,子孺被唐代追封为临沂侯,明代追封为公爵。他们位列十二哲之后,居文庙东西庑。第五层次:有名者七十二人,其实近百人,分别在典籍中或历史资料中提到名字的,其中包括四配和十二哲,冉氏家族中有冉耕、冉雍、冉求、冉猛、冉烈等五人。所以,冉氏家族的祖庙中多有这样的对联:一门五子从圣,十哲三贤列科。 冉氏族谱跟孔氏族谱一样,是至今保留最为完好的族谱之一,每一代男性后裔全部入谱,除了少数因战乱迁徙或者因灾避难无法取得联系的之外,没有任何的间隔和遗漏,辈分一点不乱,并且明确规定冉姓后裔决不允许通婚,包括冉姓子孙因出继他人而改姓的都有详细记载。据我们的家的家谱记载,我们是二门冉雍的后代,因有典籍中写有这样一句:子曰:雍者,简也。所以,我们的堂号叫“敬简堂”,一方面表示我们这些后世子孙要崇尚节约,也表示我们是二门冉雍的后代。据记载我们的六十五世(到我为七十五世,到现在已有八十三世人出生)之前多为儒生(从教)和从政,也算是儒学传家吧。 因与孔氏家族和儒家学派的源缘,冉姓各堂长门多次随孔孟曾颜几大家族被统治册封,到清代为世袭五经博士、翰林学士,至今我们河南夏邑一支还保留有皇帝封赠的杏黄旗一面,出视该旗可以免征皇粮和不拉兵车、不出徭役,据说在解放前还可以用呢,就是那些强梁好汉见了我们的旗子也不敢下手,在民国初期,我们这一带土匪横行,到现在流传着其他姓氏“借旗”之说。我们二门冉姓跟山东曲阜孔家和山东邹城孟家一样,我们有我们的冉府、冉林、冉庙,在山东菏泽西南十五华里有仲公庙,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山东菏泽城郊有冉府遗迹,毁坏时间较早;山东定陶(属荷泽地区)有冉林,多次遭战火和人祸破坏,文革中被挖掘,现在比较荒凉,保护不好。 冉氏后人在全国任何一个省份都有,其中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天津、四川最多,长门冉伯牛后裔多南迁,四川冉姓为巴南八大姓之一,人口众多;二门冉仲弓之后多在山东、河南、安徽、河北;三门冉子有后裔多在山东、河北、天津、山西等地方最多;不过,由于太多原因,冉姓各堂子孙散居全国各地很多,也有很多已经说不清自己的堂号和世系,最近一个多世纪,海外冉姓后裔也不少。 冉姓子孙为了保持姓氏的纯正,冉姓所用任何杂役仆人一律不象其他姓氏一样随冉姓,所以,冉姓不象其他姓氏一样有太多的杂支。在历史上,冉姓曾遭两次重创,其一,由于冉姓后裔多为儒生,曾遭到秦始皇的大肆迫害;其二,冉闵所帅部队多为家乡子弟兵,而且在那个时代姓氏的号召力相当重要,冉姓子弟参军太多,失败后自然遭到杀戮过多。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冉氏后裔总人数不是太多,近一百万人。 冉氏家族曾经在历史上辉煌,但是,元明以后没有多少人因在政治和学术上有一定成就而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可是,不甘寂寞勇于进取的冉姓子孙们在努力着奋进着。 冉氏家族和孔氏家族 同为败落贵族后裔,同是鲁国人,为冉氏父子跟孔子历史性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冉伯牛和冉仲弓应该跟孔子年龄几乎同龄,学术上的差别让他们走进孔子学生的行列,两人性情敦厚谦逊,虚心好学,修为高,所以,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他们两人比较被看重,所以在十二哲排位也很可前,众多文献典籍的记载中,孔子很少把他们当学生看,对他们的一些学术见解很尊重。冉子有稍小一些,在众多弟子中间学术造诣很高,这是历史记载中认定了的,而且,孔子让他主持政事科(孔子把学术分为四科),足见孔子对他的器重。子孺和子产作为三兄弟的后辈,自然比孔子小许多,但是,由于他们的学术成就和品行,他们也成为孔子弟子中的佼佼者,至于他们的交往,我略举一些事例如下: 典籍载: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斯人而有斯疾耶?斯人而有斯疾也!(看重) 典籍载:子曰:雍者,简也。(褒扬)冉姓二门称为“敬简堂”。 典籍载:孔子把学术分为四科,冉子有主政事科,政事问答子有最佳。(曲阜孔子精华苑有载) 典籍载:颜子可以举一反十,子孺可以举一反三,樊迟只能举三反一,由于子孺天资聪慧,又爱好睡觉,就出现了一个故事: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孺子不可教也。 曲阜孔庙孔子一生活动简介石碑栽:子产是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博学多闻,品德高尚,威信相当高,人们很尊重他,虽然他是孔子的学生,孔子很尊重他,由于他三十多岁就死了,孔子很悲伤,亲自撰文和主持仪式祭奠他,并且伤心和痛苦很长时间。 论语和其他典籍中,冉氏父子五人的名字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之一。 冉氏先人的妻子姓氏中,曾、颜、孟、孔出现频率相当高。 在清朝乾隆皇帝赐予孔姓三十辈辈分之后,曾、颜、孟、冉也先后被同样赐予相同的辈分(希言公彦承,宏文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凡祥,令德惟纯佑,钦绍念显扬),只是同样的辈分这几姓要低于孔姓的辈分,几家被同样赏赐世袭五经博士、翰林学士。 各地文庙的塑像中的十二哲塑像中冉耕(字伯牛、长门祖)、冉雍(字仲弓、二门祖、笔者正祖)、冉求(字子有、三门祖)和二十四贤塑像中子孺、子产的存在。 冉姓祖庙上的对联大多为:一门五子从圣,十哲三贤列科。 …… 可以这样说,冉氏家族和孔氏家族在孔子那个时代关系相当密切,否则,他们不会父子十多人师从孔子,并且在众多著述中多次提到他们的名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冉氏家族也因为世代业儒和从政跟孔氏家族和儒家学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一辱俱辱,一荣俱荣,冉氏家族也以有这些联系而感到自豪。可是,不知道当今的文献中很少提及两个家族的关系,包括我曾经去曲阜拜谒三孔的时候,孔氏后人居然对此一无所知,甚至在孔子七十七代孙女孔德懋女士的孔氏家族介绍文章中,整整一本书提到了四圣却没有提及冉氏家族一个字,孔子精华苑中的介绍中仅仅提到了冉求,跟孔氏家族有牵连的名人介绍中一些历史上不太知名没有多少建树的曾颜孟家族中人都有所介绍,却没有冉氏家族一人,当时,我沉默了,或许由于冉氏家族的败落,或许由于孔氏家族的院墙越来越高阻隔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当我游完三孔,隔着大成殿的窗户向里翘望三位祖先的塑像时,我着实有了一种羞辱感,难道冉氏家族自豪了七十多代人的东西仅仅是自我安慰的默默自语,难道冉氏家族因为没有值得荣耀的祖先而自攀高门?多年来的圣洁感没有了,原来圣人门前也是讲究势利的,没有“势”和“利”是什么都不必讲的,可是,我又没有什么办法把那些典籍中带有我祖先名字和我们姓氏的文字抠掉,也无法把自己的祖宗从大成殿和各地的文庙中请回家里去,我内疚自己让祖先们在那里受屈辱却无能为力,只好在背后悄悄告诉冉姓后裔们:清醒一点吧,别再抱着圣人的大腿不放了,该大家奋发了。
冉:中华姓氏之一。冉姓是黄帝长子玄嚣后裔周文王的嫡派子孙,属于以国为氏。得姓始祖冉季载,是周文王的少子、周武王的同母弟,武王灭商后被封于冉(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一带)。因季载有善行,成王时被举为司空,主管军事,成为周王室的重臣。
一、 姓氏起源
1、 出自高阳氏,是帝喾之后,帝喾为炎帝部落首领,其下由八个部落组成,其中有冉姓,世代姓冉。
2、 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文王第十子季载,武王封之于聃(今河南新郑,一说为四川茂县),称聃季载,以有令名于天下而辅佐成王。其后世子孙以封邑名为姓,去耳旁为冉姓。
3、 出自楚国叔山氏。春秋时期,楚国有大夫叔山冉,其后代形成两支,一支仍以祖姓为叔山氏,一支以祖字为姓,称冉氏,形成冉姓一支。
二、 郡望堂号
郡望
武陵郡:汉高帝置,治所义陵,在今湖南省溆浦县南。
魏郡:汉高帝置,治所邺县,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堂号
"南面堂":孔子弟子冉雍,气量宽宏,沉默重厚,孔子夸他有人君风度,"可使南面"。
"迎圣堂":孔子弟子冉求,性谦逊,多才多艺,知兵,任左统帅,大败齐师,将流亡在外14年的孔子迎回鲁国。
三、 历史名人
冉季载:周文王第十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弟季载于聃。因他有驯行,周公就举他为周司空,辅佐周成王,有令名于天下。
冉耕:孔子弟子,字伯牛,唐赠郓侯,宋封东平侯,加封郓公。
冉雍:孔子弟子,字仲弓,唐赠薛侯,宋封下邳公,改封薛公。
冉求:孔子弟子,字子有,即冉有,春秋时鲁国人,唐赠徐侯,宋封彭城翁,必封徐公。因为冉求做了季孙氏的家臣,帮助季孙氏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所以孔子对他极其不满,声称冉求不再是他的学生,要他的学生"鸣鼓而攻之"。
冉孺:孔子弟子,字子鲁,唐赠纪伯,宋封临沂侯。
冉季:孔子弟子,字子产,一字子达,鲁人。唐赠东平伯,宋封诸城侯。
冉闵:魏郡内黄(今属河南)人,字永曾,小字棘奴,晋朝将军。以善战著名。他父亲冉瞻就是当时有名的将军,勇猛善战,冲锋在前。冉闵除继承父亲勇猛的武艺外,还善用计策,智勇双全,曾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季龙败于昌黎,闵军独全。及败梁犊后,威名弥振。永和六年(350年)自立为王,改元永兴,国号魏,史称冉魏,公元350—352年在位。在位两年多,为慕容恪所擒,诛死。时有羯胡暴孽,残害汉民,先有驱数十万汉丁修林苑甲兵,死伤遍野之举(五十万人造甲,十七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后有夺汉女四万入后宫肆意凌辱之行。汉儿冉闵为羯主石虎之义子,忍辱偷生三十载,一朝得机,旦夕间尽灭羯胡二十余万,及至遭群胡围攻,其首战以一千汉骑破胡骑七万,再战以汉军八万破众胡联军十二万,三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三万,四战又有以步卒八千敌慕容鲜卑铁骑十万竟十战十捷之绩!廉台决战,冉闵骑朱龙,持矛戟,冲入鲜卑重军,手刃三百余人,及至马倒被俘,面对鲜卑国主质问仍大呼:“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天下大乱,你们这些禽兽一样的蛮夷尚且可以称王称帝,何况我们堂堂中华英雄呢!)其后鲜卑王慕容俊斩闵首于遏陉山,慕容俊遣使祭祀,追谥闵为武悼天王。
冉觐祖:字永光,清朝中牟人,康熙举人,是清初著名作家,尤对理学有深刻研究。在主持嵩阳书院期间,讲解他自己所作的《为学大指》以及《天理主敬图》,学者云集。后以进士授检讨,归主请见书院,卒年82岁。著有《五经四书评说》、《诗文杂著》等20余种。
冉楠:字行云,生卒年不详。相传唐朝贞观年间人,是古代罕有的探险家,少年曾游历阿拉伯,高丽等国,中年后,组织一百多人驾船沿印度洋环游诸国。据说曾达到今天的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等地,曾著书《行云西游记》,后在日本海遭遇大风暴,无人知其所终!
冉子耕
1、源于高辛氏,出自帝喾之后,属于以古部落名称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帝喾为炎帝部落联盟首领时,其属下联盟是由八个大部落组成的,其中即有冉氏部落。冉氏部族人世代为冉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2、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叔山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著名的大夫叫叔山冉,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力士,与百步穿杨的神箭手养由基同为楚共王熊审的属下。
3、源流三
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秦国太后芈八子之弟魏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魏冉,亦称秦穰侯,他是著名的秦国宣太后芈八子的异父弟弟。在魏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冉氏、魏氏、芈氏、陶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扩展资料:
姓氏名望
1、冉求
冉求:字子有,春秋时鲁国陶(今山东定陶)人,孔子弟子。有治政之术,列政事科,曾为季氏宰。
2、冉季
冉季:字子产,春秋时鲁国陶(今山东定陶)人,孔子弟子。
3、冉耕
冉耕:字伯牛,春秋时鲁国陶(今山东定陶)人,孔子弟子。以德行称,后得恶疾而亡。
4、冉雍
冉雍:字仲弓,春秋时鲁国陶(今山东定陶)人,孔子弟子。出身贫寒,有德行。孔子以为可任诸侯治民之官,后曾为季氏宰。
5、冉孺
冉孺:一作冉儒,字子鲁,春秋时鲁国陶(今山东定陶)人,孔子弟子。敏于学。勤于问。
冉求(前522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冉贤集)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十四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冉求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
基本介绍 本名 :冉求 别称 :冉有、冉子 字号 :子有 所处时代 :春秋时期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出生地 :鲁国(今山东省菏泽市) 出生时间 :前522年 去世时间 :前年 主要成就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人物生平,典籍记载,历史评价,家族世系,序言,详表,翰林院五经博士,故里考证, 人物生平 冉求在青年时期曾做过季氏的家臣,公元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在《春秋左氏传·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春,齐为鄎故,国书、高无丕,帅师伐我,及清。季孙谓其宰冉求(此年冉有三十八岁)曰:齐师在清,必鲁故也,若之何?求曰:一子守,二子从公[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之后],御诸竟。季孙曰:不能。求曰:居封疆之间。季孙告二子,二子不可。求曰:若不可,则君无出,一子帅师,背城而战。不属者,非鲁人也。鲁之羣室,众于齐之兵车。一室敌车,优矣,子何患焉?二子之不欲战也宜,政在季氏,当子之身,齐人伐鲁,而不能战,子之耻也,大不列于诸侯矣(列,齿也)。季孙使从于朝,俟于党氏之沟。 冉有画像 武叔(叔孙氏)呼而问战焉,对曰:君子有远虑,小人何知(音智)懿子(孟孙氏)强问之,对曰:小人虑材而言,量力而共(音恭)者也。武叔曰:是谓我不成丈夫也。退而蒐乘(阅兵)。孟孺子泄帅右师,颜羽御,邴泄为右(将帅所乘兵车:将帅居左,御马者居中,卫者执戟居车右。兵车:御者居中,车左之人执弓矢,车右之人执戟以卫)。冉求帅左师,管周父御,樊迟为右。季孙曰:须也弱(樊须,字遟,孔子弟子,是年三十一岁)。有子(冉有)曰:就用命焉(言樊遟懂得服从命令)。季孙之甲七千,冉有以武城人三百,为己徒卒(皆步兵),老幼守宫,次于雩门之外。 五日,右师从之(不积极参战)。公叔务人见保者(姬为,字务人,鲁昭公之子,鲁哀公之叔),而泣曰:事充(徭役烦)、政重(赋税重),上不能谋,士不能死,何以治民?吾既言之矣,敢不勉乎?师及齐师,战于郊,齐师自稷曲。师不逾沟,樊迟曰:非不能也,不信子也,请三刻而逾之。如之,众从之,师入齐军。右师奔(逃也),齐人从之(从音纵,追也),陈瓘、陈庄(二人齐将也),涉泗。孟之侧(孟孙氏之族人)后入,以为殿,抽矢策其马,曰:马不进也(冲锋陷阵在前者勇,撤退殿后者勇,自谦之辞,不自伐功也)。林不狃之伍曰:走乎(逃也)不狃曰:谁不如?曰:然则止乎?不狃曰:恶,贤。徐步而死(从容战死)。师获甲首八十,齐人不能师。宵,谍曰:齐人遁。 冉有请从之三(从音纵,追也),季孙弗许。孟孺子语人曰:我不如颜羽,而贤于邴泄。子羽锐敏,我不欲战而能默(虽心有怯战、想着逃跑的话,忍住不说出来),泄曰:驱之(奔逃也)。公为(公叔务人)与其嬖僮汪锜乘,皆死,皆殡(嬖童姓名曰汪锜,亦用成人葬礼,棺椁等装殓),孔子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殇,非正规葬礼,多用于未成年者之死,用瓦罐等装殓)。冉有用矛于齐师,故能入其军,孔子曰:义也。 冉求像 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后随孔子周游列国。子有多才多艺,性谦逊长于政事,孔子称赞其才可于千户大邑,百乘兵马之家,胜任总管职务。孔子晚年归隐鲁国 ,受到子有很多的照顾。唐赠徐侯,宋封彭城翁,必封徐公。 典籍记载 有一回孟武伯问孔子说:"冉有是否能够办政治?"孔子就回答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就是说冉求可以在诸侯国当邑宰,或在卿大夫家里当家臣。这也就表示说;冉有他很有政治才华。而政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要办好政治必须具备各种才能。像子贡通达物理,以及子路的果敢、果决,都是办政事的好人才;而冉有他在政治上的天赋,主要是多才多艺。 冉求画像 像有一次季康子就问孔子:“冉有可以从事政治吗?”孔子回答他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就是说冉求多才多艺,对于办政治有什么困难呢?又有一次,子路问孔子怎样才算是一个完备的人?孔子回答说:“要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及卞庄子的勇敢,再加上冉求的才能、技艺以及礼乐的陶养;也就可以算是一个人格完备的人了。”可见冉求的才艺在当时是非常出色的。而且他能够受到当政者的赏识,有机会出来办理政事,虽然冉有跟子路同样有政治才华,同属政事科,但两个人的个性完全不一样;子路是较果敢、果决,冉有比较退让。也因此孔子对子路、冉有的教导方式有所不同。 比如说同样听到一件合于义礼的事,孔子对子路说要请教父兄才可以去做;而对冉有说,听到了就马上去做。这表示冉有天性较迟缓、稳重,所以孔子鼓励他要勇于实行,而子路因为好勇胜人,所以抑制他退让些。 冉有不仅在办事上如此,在求道方面,也显出他谦退的个性。像有一回,冉有就跟孔子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的道,实在是我能力不到啊!”孔子即鼓励、指正他说:"能力不够总要做,做一半才停止,而你现在自己却先为自己划定一个范围,停在那里不前进呀!"可见冉有并不是没有能力求道,且说孔子对他还是很有信心的,所以才那么鼓励他。─由于冉有这种谦退的个性,有时在办事上,难免会有太过或不及的情形。如有一次,公西华出使齐,他替公西华的母亲申请“安家费”,所给的数目超过孔子所说的很多倍,虽然他是一番好意,但如此则不合中道,因“君子可周济穷迫的人,而不使富有的更富有”。 孔子的理想在推行仁政,弟子们皆懂仁义,如有不合仁义的,孔子必会指责与纠正他。当时三家把持政权,季氏比周天子天朝的周公,还要富有,而冉求做季氏的家臣,不能劝谏季氏,减低人民赋税,还替他搜括,使他更富有。孔子就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一方面指责冉有,同时也希望借此使季氏感悟。另有一次季氏将要政打颛臾;冉有与子路去见孔子;孔子即指责他们,不能及时的劝谏季氏。并且也教导他们治国安民的方法。 当时三家掌握政权,想做官须经过三家或在三家当家臣,冉子才艺高,被选用了,多少也希望能将孔子的教诲,实现出来,只因三家太跋扈,要办理政治,施展他个人之政治理想,实在是困难重重啊! 再谈冉有的志向;有一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著孔子时,孔子就引导他们各自谈谈将来的志向,孔子问他们说:“如果将来有人能够知道你们而又能够用你们,你们究竟有什么本领可用呢?”当时冉有就回答说:“假定有个六、七十里宽的地方或是小一点,五、六十里的,如果让我来治理,只要三年,即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兴礼作乐一类的事,那我就没有这本领了。只好等待那有才德的君子来设施了。”冉有的志趣是从政——算是一个君子儒。他十分谦虚,其实,凭他的才艺是可以治理千乘之国的。他也能够随时的关心百姓,有一次冉有跟随孔子到卫国去,看到卫国的人口很多,冉有就问:“人民已经这样众多了。还需要给他们增加些什么?”孔子说:“使他们富有"。冉有说:“人民已经富有了以后呢?还需要给他们增加些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受教育啊!”。 死后葬于奚公山(今山东枣庄境内),其墓紧邻车神奚仲之墓。 历史评价 实际上,孔子也是很欣赏冉有的。《论语·雍也》曾记载季康子问孔子子路、子贡、冉求是否可以从政,孔子回答说三人皆可从政,但孔子却分别道出三人之优点各不相同:“由(子路)也果”、“赐(子贡)也达”、“求(冉求)也艺”。《论语·先进》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冉求立像 冉求不重仕德的修养,从来没发表过关于仁、义、礼、孝等儒家道德观念方面的看法,也没向孔子请教过这方面的问题。他认为自己学习,“仁”的力量不够,孔子批评他根本不努力学习有关“仁”的学说。他不重礼乐修养,认为礼乐教化之事,要等待贤人君子去做。他对孔子不是绝对服从,具有一定的改革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陈寿认为他的政事可和颜回的仁、伊尹、姜尚的政绩相媲美。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祭祀孔子时以他为配。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以他为“十哲”之一,配享孔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赠“徐侯”,宋真宗大中样符二年(1009年)又封为“彭城公”。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改和“徐公”,从祀孔子。 家族世系 序言 冉子大宗世系,至光绪17年,历70代。冉子的先祖,据《圣门十六子书》载,为曹叔振铎后;而《东原州志》及《冉氏族谱》则云为冉季载后。经考证,后者较为可信。 详表 ( 一)冉耕支系 31世祖 华胥氏 30世祖 伏羲(配女娲) 29世祖 少典 28世祖 黄帝(姬轩辕) 27世祖 少昊(即玄嚣,黄帝长子) 26世祖 蟜极(少昊长子) 25世祖 帝喾(名夋qun,又名夒nao或夔kui,蟜极长子) 24世祖 后稷(又名弃,帝喾ku之子) 23世祖 不窋(后稷ji之子) 22世祖 鞠(不窋ku之子) 21世祖 公刘(鞠ju之子) 20世祖 庆节(公刘之子) 19世祖 皇仆(庆节之子) 18世祖 差弗(皇仆之子) 17世祖 毁隃(差弗之子) 16世祖 公非(毁隃yu之子) 15世祖 高圉(公非之子) 14世祖 亚圉(高圉yu之子) 13世祖 公叔祖类(一作公祖类,亚圉之子) 12世祖 亶父:又称古公亶父,公叔祖类之子,追谥为周太王;生三子吴太伯、吴仲雍、季历 11世祖 季历:亶父之子,追谥为周王季,或称王季、公季;生三子姬昌、虢仲、虢叔 10世祖 姬昌:季历之子,追谥为周文王 9世祖 冉季载:周文王姬昌第十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封于冉(国都在今山东定陶),以国为氏,冉氏得姓始祖 8世祖 冉羽:一作“ 冉羽叔 (今人推测,此称谓应该是 尊称 )” 7世祖 冉贞 6世祖 冉托 5世祖 冉敏 4世祖 冉猛:生二子冉辉、冉煌 3世祖 冉辉:奔晋,居汾州(今山西孝义),其后不详,仅知:冉辉裔孙有冉宗圣、冉廷宗,冉宗圣生三子冉从、冉绅、冉刚,冉刚生冉会、冉监 3世祖 冉煌:奔鲁,居邾(后改为邹,今山东邹平) 2世祖 冉胜:冉煌之子 1世祖 冉在:一作冉离,生三子冉耕(字伯牛,故又称冉伯牛)、冉雍(字仲弓)、冉求(字子有,又称冉有) 冉子 : 名冉耕,冉在的长子,字伯牛,故又称冉伯牛,生二子:冉兴、冉志 1世孙 冉志:字子博,鲁大夫,春秋从祀 2世孙 冉辛 3世孙 冉智 4世孙 冉御:鲁大夫 5世孙 冉议:中大夫 6世孙 冉阮:中大夫 7世孙 冉哙:字名成 8世孙 冉脉:下大夫 9世孙 冉谟:汉大夫 10世孙 冉斐 11世孙 冉亨 12世孙 冉谨 13世孙 冉镃:字汉玉,博务识古,征聘不受 14世孙 冉遂 15世孙 冉康:字楚宁 15世孙 冉健 16世孙 冉乘:字子由 17世孙 冉舒 18世孙 冉戒 19世孙 冉本:字渊泉,清雅有学 20世孙 冉展:字好枝,通晓诗文,引进后学,以孝悌闻,举有道不起 21世孙 冉列:字武功 22世孙 冉鲁:字惟一,学本渊源,敦尚气节 23世孙 冉勤:字公敏 24世孙 冉商:字量裁 25世孙 冉盛:字云龙 26世孙 冉价 27世孙 冉芾:字盛分 28世孙 冉秉干:字纯如,制行端谨,学文渊源 29世孙 冉西楚:字洛白 30世孙 冉恭宽:字得众 31世孙 冉洪绪:字元复 32世孙 冉建业:字斯皇,性谨厚,不与人争,乡人化之 33世孙 冉之仪:字振恒,德行学问,足为世范,甘贫乐道 34世孙 冉允若:字卢虚 35世孙 冉奇之:字足法 36世孙 冉云之:字仲未 37世孙 冉命与:字天笃 38世孙 冉成月 39世孙 冉道可 40世孙 冉必友 41世孙 冉世英:字右俊 42世孙 冉师周:字克生,四世同居,咸敦孝悌 43世孙 冉行果:字舒常 44世孙 冉叔谦:字心服,岁贡,文雅有学,勤于训诲 45世孙 冉永安:字奕安,岁贡 46世孙 冉连惠:字五美,配季氏 47世孙 冉尚德:字泽久,孝闻乡里 48世孙 冉兴宗:字要年,员外郎 49世孙 冉国璘 50世孙 冉育智 51世孙 冉效祖 52世孙 冉箕 53世孙 冉宜:字贵来,宋末元初移居颜村冉马庄 54世孙 冉就:字鲁瞻 55世孙 冉忠:字良弼,永乐三年岁贡,仕山西太原府通判,为政宽平,民安其化;永乐七年归守祖庙,主奉祀事 56世孙 冉通:字绍文,继述父志,主奉祀事,精洁有加 57世孙 冉静:字定国,主奉祀事 58世孙 冉浩:字说初,主奉祀事 59世孙 冉庆:字昌府,主奉祀事 60世孙 冉思真:字古风,配王氏,主奉祀事,以齿德重于乡,有司编匾,荣以寿官冠带;长子冉希孟、次子冉希赐 61世孙 冉希赐:字秀川,因长支(冉希孟)无后,以次嫡主奉祀事 62世孙 冉魁:字望图,主奉祀事;心性耿直,以理律身,宗族乡党以孝悌称 63世孙 冉士朴:字和轩,号怀素,主奉祀事;清雍正二年恩诏为先贤冉子伯牛设立博士,经山东巡抚岳濬查明,冉士朴委系嫡裔,于雍正十三年奉旨授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4世孙 冉养尼:字衍公,因患瘫症未袭 65世孙 冉廷砚:字佑臣,乾隆十六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6世孙 冉传科:字振里,乾隆六十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7世孙 冉继楷:字贡培,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8世孙 冉广培: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8世孙 冉广鑫: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 二)冉雍支系 31世祖 华胥氏 30世祖 伏羲(配女娲) 29世祖 少典 28世祖 黄帝(姬轩辕) 27世祖 少昊(即玄嚣,黄帝长子) 26世祖 蟜极(少昊长子) 25世祖 帝喾(名夋,又名夒或夔,蟜极长子) 24世祖 后稷(又名弃,帝喾之子) 23世祖 不窋(后稷之子) 22世祖 鞠(不窋之子) 21世祖 公刘(鞠之子) 20世祖 庆节(公刘之子) 19世祖 皇仆(庆节之子) 18世祖 差弗(皇仆之子) 17世祖 毁隃(差弗之子) 16世祖 公非(毁隃之子) 15世祖 高圉(公非之子) 14世祖 亚圉(高圉之子) 13世祖 公叔祖类(一作公祖类,亚圉之子) 12世祖 亶父:又称古公亶父,公叔祖类之子,追谥为周太王;生三子吴太伯、吴仲雍、季历 11世祖 季历:亶父之子,追谥为周王季,或称王季、公季;生三子姬昌、虢仲、虢叔 10世祖 姬昌:季历之子,追谥为周文王 9世祖 冉季载:周文王姬昌第十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封于冉(国都在今山东定陶),以国为氏,冉氏得姓始祖 8世祖 冉羽:一作“ 冉羽叔 ” 7世祖 冉贞 6世祖 冉托 5世祖 冉敏 4世祖 冉猛:生二子冉辉、冉煌 3世祖 冉辉:奔晋,居汾州(今山西孝义),其后不详,仅知:冉辉裔孙有冉宗圣、冉廷宗,冉宗圣生三子冉从、冉绅、冉刚,冉刚生冉会、冉监 3世祖 冉煌:奔鲁,居邾(后改为邹,今山东邹平) 2世祖 冉胜:冉煌之子 1世祖 冉在:一作冉离,生三子冉耕(字伯牛,故又称冉伯牛)、冉雍(字仲弓)、冉求(字子有,又称冉有) 冉雍 : 字仲弓,生二子冉孟、冉季[冉季生冉穆,冉穆生冉三贵,冉三贵生冉仲孙(焚书坑儒时被坑杀)] 1世孙 冉孟 2世孙 冉昭:生二子冉元贵、冉再贵[冉再贵生冉其真,冉其真生冉承干(焚书坑儒时被坑杀)] 3世孙 冉元贵 4世孙 冉其德:生二子冉曜、冉厚 5世孙 冉曜:生一子冉栗 5世孙 冉厚:居高唐,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坑杀,育有一子冉性 6世孙 冉栗:居济阳,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坑杀,育有一子冉梦楼 6世孙 冉性:生三子冉兆东、冉梦东、冉在东[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这三人皆迁河北临漳(后属魏郡)] 7世孙 冉梦楼: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迁居河北临漳,生一子冉思鲁 7世孙 冉兆东:生一子冉绍孔 8世孙 冉思鲁:冉梦楼之子,生一子冉崇圣 9世孙 冉崇圣 10世孙 冉通灵:生二子冉岐文、冉岐武 11世孙 冉岐文 12世孙 冉相国 13世孙 冉圣起:生二子冉文、冉横 14世孙 冉文 15世孙 冉仲达 16世孙 冉季友:前213年,迁居武陵(今湖南省叙浦县) 17世孙 冉叔祖:冉季友之子 18世孙 冉同吴 19世孙 冉大周 20世孙 冉建文 21世孙 冉明宇 22世孙 冉德量 23世孙 冉选:生二子冉种、冉趣(迁居陕西三原县) 24世孙 冉种 25世孙 冉刘超:生二子冉世恩、冉世亮 26世孙 冉世恩 27世孙 冉统:生二子冉禄、冉张 28世孙 冉禄:汉元帝初元年间,迁居河南安阳(黎阳),生二子冉弘、冉璆(酋) 29世孙 冉璆:西汉建始年间拜授车骑将军、河南都督;元始五年,兵戈四起,遂隐居不仕;生二子冉重光、冉汉 30世孙 冉重光:生二子冉玉珍、冉玉瑞 31世孙 冉玉珍:生二子冉崇义、冉崇忠 32世孙 冉崇义:生三子冉勋、冉质、冉献 33世孙 冉勋:生二子冉恩、冉俊 34世孙 冉恩:生二子冉溢、冉洋 35世孙 冉溢:生三子冉超、冉培、冉介 36世孙 冉超:生二子冉应蛟、冉应凤 37世孙 冉应蛟:生二子冉大兴(兴邦)、冉大夏 38世孙 冉大兴 39世孙 冉宗国 40世孙 冉兴班:生二子冉国瑞、冉国安 41世孙 冉国瑞 42世孙 冉隆:西晋初年,由黎阳迁外黄(属魏郡,今开封杞县);元康二年(292年)授镇西将军,领魏州刺史,且是一支流民军首领,率所部流民军投乞活义军统帅陈午;永嘉四年(310年),后赵破晋,败死黎阳,其子冉瞻被俘 43世孙 冉瞻:299年生于魏郡(今安阳内黄),陈午部将;310年帅所部流民在河内与刘聪、石勒作战,被赵帝石勒所俘,所部流民降勒,被勒徒于兰陵郡;年仅12岁,少年有力,长而勇悍,善骑射,临弓矢不退;赵帝石勒爱他少年英雄,乃侍太子石虎(季龙)左右,并招冉瞻为石虎养子,易姓为石,名石瞻;石虎即位,拜石瞻为积射将军,封西华侯;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在石勒攻凶奴前赵的战争中,石瞻阵亡;生一子石闵(即冉闵) 44世孙 冉闵 :字永曾,小名棘奴,生于兰陵郡;自幼果锐,及长,身长八尺,善谋略,勇力绝人,攻战无前;赵帝深爱其才;少时任兰陵郡游击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338年参与昌黎之战,功名大显,升任北中郎将,修成侯;晋永和六年(350年)推翻石赵,自立为王,改元永兴,国号魏,史称冉魏;自此复冉姓;追尊祖父冉隆为元皇帝,追尊父亲冉瞻为高皇帝,尊母王氏为皇太后,妻董氏为皇后,长子冉智为太子,余子皆封王;冉闵在世时,自谓为中土英雄(中华英雄);东晋永和八年(352年)农历6月1日,冉闵被鲜卑王慕容儁斩于遏陉山,董氏、冉智、冉明、冉裕同时被俘,与冉闵同被杀害;谁知冉闵一死,遏陉山山石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北方从6月直至12月皆不下雨,慕容儁大惧,遣使者祀之,谥曰 武悼天王 ,其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冉魏灭亡,次子冉胤被京都守将蒋干扮做庶民带出都城,逃到晋国首都仓垣投晋;冉闵后邑冉华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 魏平帝 ];西南一带冉姓(包括土家族的冉土司系)皆为冉闵后裔;据正史记载,冉闵有六子:冉智(皇太子)、冉胤(太原王)、冉明(彭城王)、冉裕(武兴王)、冉操、冉睿(海冥县侯)。 45世孙 冉胤:冉闵被杀时,冉胤被京都守将蒋干扮做庶民带出都城,逃到晋国首都仓垣投晋,晋帝深爱其才,拜直阁将军,封诸城侯;东晋元兴三年(404年)朝政不纲,冉胤遂隐居不仕;生一子冉弘烈 46世孙 冉弘烈 47世孙 冉承宪 48世孙 冉良 49世孙 冉续 50世孙 冉定:仓垣人,生二子冉道周、冉道传 51世孙 冉道周:任平南将军,假节钺信州诸军事,封雎阳公,始居信州(今夔州忠州);生一子冉轸 52世孙 冉轸:仕梁,为太子左卫,授荆州刺史,封巴东郡公;生一子冉黎 53世孙 冉黎:仕梁,为假节钺云麾将军、湖州刺史,袭封巴东郡公;生一子冉安昌 54世孙 冉安昌:除开封府仪同三司,隋末据巴东,唐高祖即位加柱国蜀国公,兼山南道大行将军总管,信州刺史,奉命招安黔州,开拓思夷等州,肇基世业,卒赠十八州都督,加谥端肃公;生一子冉仁才 55世孙 冉仁才:字征文,隋恭帝义宁二年封金紫光禄大夫,拓土聚民,功绩丕著,贞观六年诏迁澧州刺史,十三年改袁州刺史,寻除江州刺史,高宗永徽二年入朝优诏,封上柱国;卒于永州,年五十八,谥果公,敕葬万州威凤山(今万州东关外红砂溪);生一子冉实 56世孙 冉实:字茂实,攫进士第,赠国宾司马,迁使持节河州知营,使兼理诸军事,敕葬河南定鼎县;生三子冉显宗、冉显朝、冉显邦 57世孙 冉显宗:赠国宾 58世孙 冉某:冉显宗之子 59世孙 冉某:冉显宗之孙 60世孙 冉某:冉显宗的曾孙 61世孙 冉某:冉显宗的玄孙 62世孙 冉某:冉显宗的5世孙 63世孙 冉某:冉显宗的6世孙 64世孙 冉某:冉显宗的7世孙 65世孙 冉某:冉显宗的8世孙 66世孙 冉某:冉显宗的9世孙 67世孙 冉某:冉显宗的10世孙 68世孙 冉某:冉显宗的11世孙 69世孙 冉某:冉显宗的12世孙 70世孙 冉某:冉显宗的13世孙 71 世孙 冉某:冉显宗的14世孙 72世孙 冉某:冉显宗的15世孙,生三子:冉守忠、冉守孝、冉守时 73世孙 冉守忠:冉显宗的第16世孙,酉阳始祖;宋徽宗宣和元年,授郎官聚制、诰总制御前兵马使,仍令镇洞守,诸洞夷獠便宜行事,苗獠率服,改塞为州;元顺帝至元间加封宣慰使,后升沿边溪洞都元帅府宣慰使司;生三子冉文炳、冉文灿、冉文献 73世孙 冉守孝:迁居贵州沿河司 73世孙 冉守时:迁居石柱司 74世孙 冉文炳:世袭酉阳宣慰司,生三子冉世荣、冉世昌、冉世华 74世孙 冉文灿:元朝时,迁居建始县田峡口 74世孙 冉文献:迁居成都川西坝 75世孙 冉世荣:生二子冉胜宗、冉胜祖 76世孙 冉胜宗:生一子冉维义 77世孙 冉维义:生一子冉思通 78世孙 冉思通:生一子冉贵迁 79世孙 冉贵迁:生一子冉万友 80世孙 冉万友:生一子冉载朝 81世孙 冉载朝:生八子冉如龙、冉如彪、冉如豹、冉如虎、冉如狼、冉如蛟、冉如璋、冉如鹤 82世孙 冉如彪:任酉阳宣慰司 82世孙 冉如龙:明朝时,迁居思州卫都会坝(今利川县) 82世孙 冉如豹:洪武时,迁居大田所千户职(今咸丰县) 82世孙 冉如虎:迁居夔府万县 82世孙 冉如狼:迁居贵州务川县 82世孙 冉如蛟:迁居彭水县龙潭 82世孙 冉如璋:迁居河南定鼎县 82世孙 冉如鹤:迁居贵州麻兔司 ( 三)冉求支系 31世祖 华胥氏 30世祖 伏羲(配女娲) 29世祖 少典 28世祖 黄帝(姬轩辕) 27世祖 少昊(即玄嚣,黄帝长子) 26世祖 蟜极(少昊长子) 25世祖 帝喾(名夋,又名夒或夔,蟜极长子) 24世祖 后稷(又名弃,帝喾之子) 23世祖 不窋(后稷之子) 22世祖 鞠(不窋之子) 21世祖 公刘(鞠之子) 20世祖 庆节(公刘之子) 19世祖 皇仆(庆节之子) 18世祖 差弗(皇仆之子) 17世祖 毁隃(差弗之子) 16世祖 公非(毁隃之子) 15世祖 高圉(公非之子) 14世祖 亚圉(高圉之子) 13世祖 公叔祖类(一作公祖类,亚圉之子) 12世祖 亶父:又称古公亶父,公叔祖类之子,追谥为周太王;生三子吴太伯、吴仲雍、季历 11世祖 季历:亶父之子,追谥为周王季,或称王季、公季;生三子姬昌、虢仲、虢叔 10世祖 姬昌:季历之子,追谥为周文王 9世祖 冉季载:周文王姬昌第十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封于冉(国都在今山东定陶),以国为氏,冉氏得姓始祖 8世祖 冉羽:一作“ 冉羽叔 ” 7世祖 冉贞 6世祖 冉托 5世祖 冉敏 4世祖 冉猛:生二子冉辉、冉煌 3世祖 冉辉:奔晋,居汾州(今山西孝义),其后不详,仅知:冉辉裔孙有冉宗圣、冉廷宗,冉宗圣生三子冉从、冉绅、冉刚,冉刚生冉会、冉监 3世祖 冉煌:奔鲁,居邾(后改为邹,今山东邹平) 2世祖 冉胜:冉煌之子 1世祖 冉在:一作冉离,生三子冉耕(字伯牛,故又称冉伯牛)、冉雍(字仲弓)、冉求(字子有,又称冉有) 冉求 : 字子有,又称冉有,生二子冉魁、冉孺 1世孙 冉魁:生二子冉点、冉烈 2世孙 冉孺:生一子冉熙 3世孙 冉点:生一子冉希东 3世孙 冉烈:生一子冉五福 3世孙 冉熙:生一子冉四锡 4世孙 冉希东:生一子冉遵先 4世孙 冉五福:生一子冉东景 4世孙 冉四锡:生一子冉际远 5世孙 冉遵先: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坑杀 5世孙 冉东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坑杀 5世孙 冉际远: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坑杀 注释 冉求后裔,至此失载 翰林院五经博士 -63代 冉士朴:字和轩,号怀素,主奉祀事。清雍正二年恩诏为先贤冉子伯牛设立博士,经山东巡抚岳濬查明,冉士朴委系嫡裔,于雍正十三年奉旨授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4代 冉养尼:字衍公,因患瘫症未袭 -65代 冉廷砚:字佑臣,乾隆十六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6代 冉传科:字振里,乾隆六十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7代 冉继楷:字贡培,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8代 冉广培: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8代 冉广鑫: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故里考证 《定陶县志》记载: 冉子墓,在菏泽之阳。 《通志》云“冉子墓在定陶东三十里。” 鲁有三冉,仲弓伯牛冉求皆出于此。 冉求的故里何处?在菏泽市定陶区东三十里的冉堌镇冉堌集。当地有冉陵,乃冉子葬身之地。以前有庙叫冉子庙,其实是冉子的祠堂。
有谁能回答甘肃永昌县的冉姓起源于什么地方?谢谢!
本文2023-11-12 19:57:0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6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