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家的家训
家训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彩。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也成为了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和“修身”、“齐家”之典范。今天看来仍脍炙人口、有着积极意义。
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宋·欧阳修《欧阳永叔集》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付弈。
译文:
(如果)玉不雕琢,(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宋·刘清之《戒子通录》
原文:
教子有五: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废一不可。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润之。
译文:
教育孩子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诱导他的秉性,拓展他的志向,培养他的才能,鼓舞他的勇气,克服他的毛病。这五点,缺一不可。培养子弟就好像养植芝兰一样,既要积累学识来培植他,又要用善良美好的情感来滋润它。
宋·司马光《家范》
原文: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败子”。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
译文:
为人之母,不怕不慈祥,怕的是只知道疼爱子女而不懂得去教育子女。古人说:“慈母败子。”母亲溺爱子女却不能教育子女,使子女沦为坏人,陷入恶迹劣行,最终受到惩罚,引出祸乱,自取灭亡。毁他的并非他人,恰恰是做母亲的害了他。从古到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不可胜数。
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
原文:
昔吾祖星冈公最讲求治家之法,第一起早,第二打扫洁净,第三诚修祭扫,第四善待亲族邻里。凡亲族邻里来家,无不恭敬款接,有急必周济之,有讼必排解之,有喜必庆贺之,有疾必问,有丧必用。此四事之外,于读书种菜等事,尤为刻刻留心。
译文:
从前我祖星冈公最讲求治家的方法,第一早起,第二个注意洁净,第三是不忘扫墓,第四个善待亲戚邻居。所有亲戚邻居来家里,都要恭敬接待,有急事要接济他,有诉讼会帮他排解,有喜事一定庆贺的,有病一定要问候,有丧事一定要去。除此四件事以外,在读书种菜等事,尤其要刻刻留心。
宋·包拯《包拯集》
原文:
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译文:
后代子孙做官官员有犯贪赃罪者,不能放回老家;死了之后,不得葬在大墓中,没有我这些好的志向,便不是我的子孙。将这段话上工刊石,竖在堂屋东壁,以令后世。
清·李毓秀《弟子规》
原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谨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译文:
不努力去做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的事,只读书,只会增长浮华不实的习性,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如果只是努力地去做,不读书学习,听凭自己的见识做事,就会偏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明事理。读书的方法,要做到“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本书还没读完,就不能开始读另一本书。读书要有计划,读一本书要有宽裕的时限,一计划好就要赶紧用功,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能通达了解。有疑难的问题,随时用纸记下来,向师长请教,以求得真实的答案。书房要整洁,四周墙壁要保持干净,书桌清洁干净,笔、墨、砚台要摆放端正。在砚台上磨墨,把墨条磨偏了,这是心不在焉,思想不集中,字写得不严肃,这是思想浮躁,心定不下来。排列书籍,要安放在固定的地方,读完以后,归还原处。即使遇到紧急的事,也要先收拾整齐以后才能离开,遇到书本有残缺损坏时,应立刻补好保持完整。不是圣贤的书籍,就要排除在外不看,别败坏我们纯正的志向。
清·张履祥《张园先生全集》
原文:
忠信笃敬,是一生做人根本。若子弟在家庭,不敬信父兄;在学堂,不敬信师友,欺诈傲慢,习以性成,望其读书明义理,向后长进,难矣。
译文:
忠信笃敬,这一辈子做人根本。如果一个人在家里,不信奉父兄;在学校,不信奉师友,欺诈行为傲慢,习以成性,希望他读书明事理,向后长进,太难了。
1家谱有哪些基本内容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24项:
1谱名。一般称为族谱、家谱、家乘、家志、家传、通谱、统谱、谱录、谱牒、世牒、世谱、世家、世典、宗谱、支谱、房谱、祖谱、故谱、合谱、谱传、真谱、私谱、本书、族系、族讲、石谱、系谱等,也有的称为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恩录、族谱图、大同谱、大成谱、联宗谱、先贤录、传芳集、家传薄、先德传、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源流大典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事迹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2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4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该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遗像、像赞。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考。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族约。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9祠堂。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10五服图。又称服制图。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2中国家谱知识简介
一、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先秦重要史籍《世本》为我国家谱的开山之作,其内容系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的记录,其作用在于尊世系、辨昭穆、别贵贱等。魏晋时期,门阀势力盛行,家谱成为门阀豪族势力维持其政治经济特权的重要工具。
二、大宗小宗 古代宗法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其他儿子即庶子,庶子系统属小宗,小宗仅继承其父,故称继祢者为小宗,小宗超过五世,即无丧服规定。随着世代的推移,一个宗族扩展到旁系林立时,仍然可以通过尊奉大宗的方式被约定在血缘集团之内,而不会导致零乱。
上述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远近区别嫡庶亲疏的法则叫宗法。宗法制在周代极为完善,后世或尊行大宗之法,或恪守小宗之法,都对周代的宗法制度作了变通处理。
三、事宗礼 聚族而居是古代中国人常见的居住形式,族人常恪守的事宗礼包括:平居遇事应咨告宗祠,如祭祀、嫁女、聚妻、凶事、生子、易名、出外求学、荣归故里等。如遇族内发生吉凶大事,宗子需率全体成年男性族人赴祠禀告,祭祀先祖。
祭毕合族会食。四、义田 指宗涝用于赈恤族内贫寒人家和奖励贞节义行的田产,始创于北宋范仲淹。
义田大多由宗族显贵捐献而产生的,一般设有专人管理,以防族人侵渔,并且不准典卖,地权比较稳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族人的生活困难。清朝政权考虑到义田的巨大作用,严厉惩罚那些盗卖义田的不孝子孙,以保护宗族公产。
五、家讳 即家族或家庭之内的忌讳,又称“私讳”,与“国讳”相对。古人视直呼尊长姓名为大不敬,故晚辈在日常言谈和使用文字时,要回避祖、父等长辈的名字。
六、排辈 宗族内以宗谱规定辈分用字以公开族人所处的辈分。族人在命名时(尤其是男性),名字中必须含谱定辈分用字,放于名字中间,俗称某字辈,以此作为族人相互关系的标志,防止族内人际关系发生混乱。
七、遵昭穆 是在周代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前提下,为适应宗族组织的存在而出现的一种行辈标志制度,其盛于西周,后世则仅用昭穆表示辈分如父子的关系。其制,在确定宗族庙次和墓次时,始祖居中,父昭子穆,父穆子昭,左昭右穆,依次转换,以使在祭招、丧葬、继承和赐爵等礼仪活动中明确区分行辈,严防宗族内部的辈分发生紊乱。
八、九族是先秦时期概括宗亲关系的一种说法,以西周为最典型,见于《左传”桓公六年》:“亲其九族”。《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
关于九族所包含的亲属范围,古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其一认为九族全系父系宗亲,即指上至高祖,经曾祖、祖、父、已身、子、孙、曾孙、直至玄孙的九代的合称;其二,认为九族亦包括异姓有服的亲属,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认为几族亦包括并姓百服的亲属,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九、六亲 即六代宗亲。古代有宗族亲情到第六代为止的民间成规。
到了第六代,即出了五服,已无亲情关系。宋代以后,以族规、义田、家训等为特征的宗族制度开始兴盛,宗族亲情被无限延伸,以激发族人的木本水源之思,但仍然注重六亲之制,只不过与六亲之外的族人可以保持较谈的宗族亲情。
九、谱学 自有文字出现,即有早期的人物记录。由简单的零散的记录发展到连贯系统的世系记载,由分衍世系到综合为后来的整体宗族世系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从而创造了人记录自己生平世系及血缘关系的专著,这就是谱牒。
十一、谱法 所谓谱法,是按一定的规则制度、体例进行编撰谱牒的方法。这个方法,其要点就是怎样完整、准确、明了、有序地记载族人世系及其有关事项。
十二、支谱 顾名思义,支是主干之外的分支,意属为同祖之下分衍的众多后裔,而后又各有其世系的支派。所谓支谱,就非常明确了它的谱牒定位,即局限在该祖之下的一个独特分支。
十三、家乘 家乘,原意为以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录。罗大经《鹤林玉露》载:“山谷晚年作日录,题曰家乘。”
家乘属于家谱的范畴,因此后有少量的家谱也冠用家乘。家乘是从“史乘”袭用而来。
冠用家乘的不太多。
3一部完整的家谱基本哪些常见内容
一、谱名
谱名中最重要的是谱籍和姓氏,即是什么地方、什么家族的家谱,为什么这样要这样写?更准确的反映家谱作为“史书”来反映信息,不然,编修的人当时明白,经年累月之后,转之何人何地?便无从查考,给后人寻根带来巨大困难。
二、像赞
人物像赞有各种表达,或始祖,如三皇五帝,也可以是近祖,或者迁祖,还可以是自古到今的家族内非凡的人物,特别杰出的人才。以昭示后人发奋图强。
三、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四、目录
全部家谱内容提要,以便检索。
五、谱论
谱论,即谱学理论,从司马迁开始历代都有名家,如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朱熹,王阳明,比如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曰:“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郡府县志,一国之史;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
六、凡例
凡例,即修谱的原则,规定,比如哪些人可以入谱,哪些人不能入谱,对人的次序的排定,哪些内容怎么去写等等,就是规定家谱里面都有什么,这个显示出编修之人的主观态度,如明朝家谱对女性入家谱,就很明确的规定:丈夫之后跟原配,接着依次是:继配,侧室,妾,纳,除原配外,这些二三四五老婆不可以有名字,原籍,生卒,等,这个男尊女卑的“名分”观念,尤 是对女性的一种变态的歧视。
七、家训
不要误解,《家训》不是家谱内容,这里为了突出家训的内容做个配图,中国是家天下的社会结构,名门望族是一大特色,家训家风起了很重要的教育作用。
八、世系
世系是家谱内容的核心部分,从家族第一世开始,记载其生卒,婚配,事略,墓葬,其人如何?一目了然。
九、传记
传记,不是每个人都有,是对家族内的杰出人物,立功立德之人的具体描写,反应出这些人物的杰出品质, 垂范后辈,是榜样力量。可分内传。外传,内传是五服之内,外传是五服之外,还有列传,分门别类,比如家佣,二三四老婆中的贞烈之妇,可做列传,这已经不适合今天。
十、谱跋
上图是梅曾亮的家谱跋语,他自夸了一下,“知岩”以乡兵保障宣州,然后对家族的分派流迁做了陈说,所以跋语就是做谱之后的感想,经验,过程等含有者的寄托之语。
十一、领谱字号
家族支派繁多广布,必须有字号,作为验证, 跟对号入座一样。家谱一般就包括上述内容,除此之外比较重要的包括,祠堂,敕封,艺文,契约等还有一些图表,制作时可根据原谱内容确定。没有原谱,就必须另起创谱,不使历史中断,再根据个人情况确定内容。
4家谱国际:修家谱需要必备什么知识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
族谱中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家格言等,从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讨论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在家规、家训中,伦理纲常礼教作为其理论基础占有中心地位,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的内容占全部内容的大半。族谱中的家规、家训除上述内容外,还有“睦族人”、“和亲友”、“恤孤贫”以及“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逸”等等,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作出规范,这也是足资我们今天借鉴的有益的成分。
族谱研究的另一现实意义是通过家谱研究,满足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的需求。“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海外华侨看到祖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纷纷回国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慷慨解囊,投资家乡的经济建设。家谱作为一个家族血缘关系的总记录,将海外华人与祖国亲人紧紧连在一起。
研究家谱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对我国传统家谱进行内容、体例、结构等的分析,来构建一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的新型族谱。一部新型族谱或家族档案,其编制原则应是既符合现代家庭的需要,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具备传统族谱的“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的功能作用;编法既继承传统族谱中的一些优秀成分,也要创制适应现代需要的内容。小家安,国家强。
族谱研究的现实意义当然不止于此,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族谱这个蕴藏丰富的资料宝库还会为我们提供许多新的其它资料,谱牒学这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也会不断发展,日益走向成熟。
5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家谱的主要内容:姓氏源流和世系表。
一、姓氏源流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一些史学专家认为,历史上的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导致了家谱的断裂残缺,很多族谱都由后人凭想象臆造。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性和确实性。重视传统的中华民族,有不少家族在重修宗谱,由于南北各地的语言、风俗、长相等均不同,世系联系在一起,其纸谱真实性值得推敲。
二、世系表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1)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
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2)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
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3)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
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4)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
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葬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扩展资料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能够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传它是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
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的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如今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家谱 (人文资料)。
6家谱都记载些什么内容
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
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
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在1960年代中国的破四旧运动中,家谱被当作四旧遭到清理,“成千上万”的家谱被毁,很多中国人不得不毁掉家族世代珍藏的家谱,这对于研究中国人的人文历史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编辑本段]家谱的起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虽然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家谱的起始与士族门阀制度有重要的关系。 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为夸耀。
但隋唐及其以前得到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朝的家谱也所存寥寥。现在能见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
家谱的名称很多,大体唐以前都称家谱、家传的,宋代又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以后,名称更多,如宗谱、世牒、世谱、家谱、家乘、家志、谱录等。
[编辑本段]家谱的形式 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
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
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编辑本段]家谱的内容和作用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
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分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
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编辑本段]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
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坛,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世本》的意义还在于证实谱学研究发轫于周代,是家谱研究的源头。 就家谱的形式而言,唐代以前的古谱和现存的以欧阳修、苏洵创制编撰体例为特征的明清家谱有所不同,但家谱作为绵延不绝的人类历史象征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究其原因除了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目的以外,还在于对家谱重要价值的认识。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有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之说,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 古代家谱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对谱学的本身,包括谱例的撰写以及家谱发展历史的研究等方面。
家谱的应用研究始于汉代,《史记》中有关帝王谱牒的记载,说明汉代司马迁已经把家谱资料应用到史学领域一纪传体史书的撰写中去。后代史学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后代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如班固撰《汉书》、陈寿撰《三国》。
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谱牒资料。
中国古代对家谱资料的应用主要在史书、方志和人物评传的撰写过程,体现了谱牒的史料价值。 二 、到了本世纪20年代,随着社会科学新领域的开拓,有学者从人口学、优生学。
7百家姓各家家谱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
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张姓是华夏大姓之一,人口近一亿,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张姓祖根在哪里?有的说河北清河,有的说山西太原,有的说河南濮阳。
为了寻清这个问题,本会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行了两次张姓起源学术研讨会,进行了实地考察,掌握了大量史实,确认中华张姓始祖是挥公。挥公得姓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帝丘是张姓先民最早的祖居地,张姓源于濮阳,其他地方只能是流,是支脉。
一、史籍及谱牒依据 我们查阅有关张姓始祖挥公的记载见之于书的有17种之多。 《世本》日: “挥作弓,牟夷作矢。”
这是今见最早的关于挥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日: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日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
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唐·林宝《元和姓纂》云: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
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日: “张氏出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清·乾隆朝重修《张氏族谱·受姓渊源考》: “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吴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从上述文献可知,挥为张氏得姓祖,这一观点,除宋代郑樵所著《通志》认为解张是张姓始祖外,其他史书均无疑义。 但是,挥是黄帝之孙,或是黄帝之子;挥是玄嚣青阳氏之子,或是少昊青阳氏之子,却有分歧。
我们认为,挥是黄帝之孙、玄嚣青阳氏之子。其根据有二:①《国语·晋语》日: “凡黄帝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嬉、姑、儇、依是也。
”(其中有二人同为姬姓,二人同为己姓)。《史记·五帝本纪·注释》、《世本》、《大戴礼记》等文献均有同样记载。
黄帝子所得十二姓中没有张姓,这说明张姓非黄帝所赐,挥公非黄帝之子,乃黄帝之孙,和帝颛顼是亲叔伯兄弟,是同时代人。②当代著名民族源流学家何光岳先生考证,少昊金天氏本东夷族,非黄帝后裔青阳氏,亦就排除了少昊为黄帝之子说,挥为玄嚣青阳氏之子是比较可信的。
但是,鉴于“挥为黄帝之子或孙”的问题,在历史上已争论了几千年,且各有重要文献依据;挥生活在上古传说时代,后世史书不一致、有争议,是正常的。所以,我们的态度是:两种观点应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求大同存小异,谁也不能强迫谁改变族谱。
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姓氏文化研究的深入,认识会逐步统一的。 二、地望考察 玄嚣因何得号青阳氏?这与其封邑有关。
我国自古至今,均以“山南水北为阳”。青阳,即清水之阳(青、清古通用),而古清河就流经濮阳。
《读史方舆纪要》日:“淇水过内黄县南为白沟,亦日青河。”又日:“淇水……经内黄、清丰之间,其下流人大河,故渎今湮。”
《前汉书·地理志》日:“清河水出内黄县南。”以上引文说明古清河与淇河、白沟为一河的不同名称。
《诗经·卫风·氓》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涉淇”即“涉过淇水”,“淇水”即是“古清河”;“顿丘”古邑名,在今濮阳城西、浚县境内。从这首古诗也说明帝丘附近有古清河。
今濮阳市区张仪村、班家、店当一带村民,仍称村北为北清河、村南为南清河。张仪村系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故里,至今村内尚有“张仪祠遗址”。
该村有张、尹、李等八姓,只有张姓是老住户,其他均是迁入户。据清光绪二十五年续修的《李氏族谱》载:“李氏出陇西蔓延天下,明洪武年间,自洪洞迁于开州北王家庄后,自王家庄移居清邑张仪村。”
清光绪年间续修的《尹氏家谱》载:“尹氏世居山西之洪洞,明成化年间徙居清邑张仪村。 ”该地为什么称“清邑”?定与古清河流经此地有关,很可能就是玄嚣的封地“清阳”。
“清邑”明代尚存,今已不在。据著名历史学家朱绍侯先生讲:“帝丘(今濮阳)在上古时期是东夷族势力与黄帝族势力的交接地区。
因此,黄帝必须在帝丘设防,所以把其子玄嚣封于青阳。 ”由此可知,张姓始祖挥公,自幼便生活在古清河上游其父的封邑,年长之后又在帝丘辅佐帝颛顼。
由于挥十分聪明英武,他夜观弧星,折枝弯条,始制弓矢,大大提高了颛顼部族的战斗力。弓矢用于狩猎,猎获的鸟兽空前增多,提高了部族的生活水平;用于战争,打败了与颛顼争帝的共工部族,。
▲宣扬和传承优秀家风 (卢易 摄)
《颜氏家训》书影
■ 冯祖贻
提要
由无数家训(包括家范、家箴、家规、家法)所规范的一个家庭或家族必须遵循的道德理念、生活方式、文化风范,传承下去必然形成某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家风的践行反过来又丰富了家训,因之家训与家风是一种格式化的条理与具体践行之间的关系。
《颜氏家训》在颜氏后人的具体实践中,也证明了家训对规范一个家族的家风,乃至学风,保证其时代流传、发扬光大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1
古代教育的百科全书
今天说到家训或家风,无不要提及《颜氏家训》。《颜氏家训》对我们在新时代树立良好家训、家风有什么帮助,就不得不从这个家族说起。
《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531-590后数年),字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于随晋元帝南渡的世族之家。颜之推前九代(一说五代),历东晋、宋、齐、梁,都出仕朝廷,南北朝动乱的社会,给他们的生活留下深刻影响。
《颜氏家训》最令后人称道的是它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贡献,如有关家庭教育的论述,教育史家认为可媲美于西方的夸梅纽斯(1592-1670),但时间上却早了近千年。《颜氏家训》共20篇,其中不仅有家庭教育(包括胎教、父母兄弟的家庭伦理),还包括了一个人成长中的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含处世之道、友朋之道、养生之道等),职业教育(含理想职业的选择、多种才艺的培养等)及学习目的、方法的培养,独特家风的传承等等。称得上一部集古代中国教育理论、经验、方法的百科全书。
2
中国家训之祖
《颜氏家训》早在宋朝就赢得很高评价,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称:“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明代李参坡《庭帏杂录》也说:“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为什么颜之推的“家法最正”,又被后人奉之为“祖”?这是由《颜氏家训》内容决定的。
《颜氏家训》一书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要从小抓起,由家庭推及社会。颜之推认为,从婴儿知道啼哭时就应引导他“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训。”进一步,教育还应提前,这便是“胎教”,胎教自周代便已有了,但置于家庭教育之首还是从《颜氏家训》开始的。婴儿期的教育就像新媳妇初进家门一样,“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是不应忽视的。颜之推将家庭中夫妇、父子、兄弟关系称之“三伦”,要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方能维护家庭的和谐。对治家,他提出要勤俭,不可奢靡浪费,称“藜羹缊褐,我自为之”。他特别反对买卖婚姻,对北齐贵妇人盛装出门为丈夫儿子“争讼曲直,造请逢迎”打官司、走后门,甚至“代子求官,为夫诉屈”很瞧不起。家庭治理好了,方推及社会,而社会上的优良风尚需从上做起、从先(前辈)做起,这便是“风化”,“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后施于后者也。”强调上者(上级)、先者(前辈)对推动社会道德前进的重要作用。
第二,提倡“礼为教本”,要以忠孝仁义作为人生准则,为人不能贪慕名利而要做实事。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讲礼的社会,因此礼是教育后世的根本。颜之推心目中的“礼”,包括了以下几点:一、要“养亲”,即孝顺赡养长辈;二要“事君”,忠于君上,“见危授命,不忘诚谏”,目的是“以利社稷”,内有爱国之意;三、“勿骄奢”、要“敛容抑志”,恭教对人,谦抑对己;四、“勿鄙吝”,“重义轻财,少私寡欲”;五、“勿暴悍”,要“尊贤容众”,“小心黜己”;六、不“怯懦”,“达生委命,强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在危险关头勇敢奋发、毫不恐惧。颜之推的“礼为教本”不只讲礼的本身,而应付之实践。他用一句话告诫后代:“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说明“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切均依自身努力。
第三,要勤奋学习,树立终身学习习惯;学习要经过自己实践、不能轻信“耳受”;周围的贤者、能者都可以为师。《颜氏家训》特列《勉学》专篇,以古代、当代勤学的故事勉励后世。他总结出一句话:“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什么时候学习都不算晚。颜之推提出要善于向周围贤者、有专长的长者、强过自己的人学习。颜之推说,“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贩牛牧羊”者中都有先进者,都可为师。南北朝是等级森严的社会,颜之推以能者为师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第四,维护颜氏门风并世代传承。作为南北朝的世族,颜之推深感维护门风的重要,《颜氏家训》的首篇和末篇,他都反复叮咛,写“家训”的目的便是“整齐门内”,耳提面命地交代后代“绍家世之业”。为之他要求后代要按儒家“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严格要求自己,不只做“典正”之人,亦要写“典正”之文,绝不能陷于“轻薄”之途。
《颜氏家训》的写作方法也很有特色。颜之推往往以儒家经典、格言名句作为问题出发点,以历代圣贤如孔、孟、周公做楷模,以当代人、颜氏亲属乃至本人亲见的故事作范例,达到循循善诱的效果。无数的家训、家范、家诫、格言都继承了《颜氏家训》,形成中国家训的庞大体系。
3
颜氏家族三个世纪辉煌
《颜氏家训》在颜氏后人的具体实践中,也证明了家训对规范一个家族的家风,乃至学风,保证其时代流传、发扬光大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颜之推本人便是南北朝时期的学问大家。《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著录了他众多作品,有文字学的,有音韵学的,有古籍校注等,但仅有《颜氏家训》及个别单篇存世;就《颜氏家训》言,便是了不起的成就。当代史学家范文澜这样推崇颜之推,称“他是南北朝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当时所有大小知识,他几乎都钻研过并提出自己的见解。《颜氏家训》20篇,就是这些见解的记录。”
颜之推的期望没有落空,他的后代都继承了家学。颜之推长子颜思鲁隋代任东宫学士,唐初任秦王(李世民)府记室参军,颜之推文集(含《颜氏家训》)就是由他整理编定的。次子颜愍楚,继承了颜之推音韵学上的成就,著《礼俗音略》;三子颜游秦,唐武德间任廉州刺史、鄂州刺史,对《汉书》有独到见解,著《汉书决疑》,其学问又被其侄颜师古继承。
《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反复告诫子孙要恪守儒家的忠孝仁义,这点被颜氏后人遵循不悖,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颜杲卿(692-756)和颜真卿(709-785)。两颜是堂兄弟。唐安史之乱初,颜杲卿任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真卿任平原(今山东西部)太守。安史之乱平定后,颜真卿出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他历任三朝(肃宗、代宗、德宗)。德宗时藩镇割据,他奉命去河南汝州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处。李在藩镇中位置最重要,势力最大,很想称帝。以此李逼颜真卿叛唐。颜真卿怒斥:“汝知有骂安禄山而死者颜杲卿乎,乃吾兄也。吾年八十,知守节而死耳,岂受汝辈诱胁乎!”李希烈还在颜真卿住处挖一大坑,欲坑杀之,颜真卿坦然道:何必多事,只要一剑便可。最终颜真卿被李希烈缢杀于蔡州。
颜之推后人在安史之乱这一特殊年代表现出的忠、孝、节、义,是颜氏家风得以传承的最好体现。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很重视后代在文化艺术修养上的养成及提高。他本人对书法很有研究,称“吾幼承门业,加性爱重,所见书法亦多,而玩习功夫颇至。”他最看重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不仅收藏,更多方研习,他要求子孙“真草书迹微须留意”。
颜氏一门对书法的重视,终在颜真卿身上结出奇迹。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处得到了笔法,他写的正楷端正雄浑,气势宏伟,行书则遒劲勃发,极像他的为人。中国书法到颜真卿又大放异彩,他的“颜体”至今仍奉为书法正宗,留下的笔迹如碑刻中的《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手迹《祭侄文稿》为书法史上的珍宝。
从南北朝到唐中叶,颜之推本人及后代,出现了一流的学问家、一流的书法家,也出现为后人称道的忠臣、义士,从时间上推算,其家业和门风,辉煌了三个世纪(6-8世纪)。
4
良好家风与良好国风密不可分
《颜氏家训》及所确立的家风及传承,给后世很大启发。
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家族传统的国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古训。《颜氏家训》说:“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由无数家训(包括家范、家箴、家规、家法)所规范的一个家庭或家族必须遵循的道德理念、生活方式、文化风范,传承下去必然形成某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家风的践行反过来又丰富了家训,因之家训与家风是一种格式化的条理与具体践行之间的关系。两者通过“教化”即家庭教育来完成。通过《颜氏家训》我们更能体会家教(家庭教育)的重要。
由于家训在家风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良好家风又与良好国风密不可分,历代文人都重视家训一类文字的撰写。明、清后,各地纷纷编写家谱,一部家谱必有家训或族训,“谱必列训”成为惯例。一部宗谱也说:“谱列家箴、家礼、庭训,立宗法,实仲国法也。”(《康熙潜山吴氏宗谱·凡例》)后人称颜氏“家法最正”,所谓“正”正指这点。家训能起伸引国家法律的作用。
《颜氏家训》在内的各种类型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部分,但历代家训无不反映了时代的价值观及需要。也有许多时代的局限,这自然是应扬弃的。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植入今天的家训、家风,仍须我们深思熟虑后为之。
(作者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司马光《家范》、《涑水家仪》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
宋司马光《家范》、《涑水家仪》。
1.唐河东节度使柳公绰,在公卿间最有家法。
唐代河东节度使柳公绰,在公卿之间以最有家法闻名。
他的家门东边有个小书房,除了上朝的时间以外,每天早晨一起来就走到书房中去,他的儿子仲和郢等,都衣冠整齐地站在中门以北向他问早安。
柳公绰无论是办理公事还是私事,迎送宾客,以及与弟公权和其他堂兄弟加餐用饭,从早到晚都不离开小书斋。
傍晚掌灯时分,就依次让子弟每人捧着经史书在灯前朗读一遍,然后讲解做官和治家的方法,有时也谈论文章或听弹琴,直至夜深人静。
开始回房睡觉,儿子们又在夜色中站在中门之北向他问安。
这种习惯一直坚持了二十余年,没有一天改变过。
如遇上饥荒的年份,儿子都吃粗食。
柳公绰说:从前我兄长侍奉先父,身为丹州刺史,借口学业未成,而不肯吃肉,我不敢忘怀。
如姑姐妹及侄女中有孤寡的人,即使关系疏远,也为他们选婿嫁人,都用雕花的木器做嫁妆,用带花的绢帛做嫁衣。
常言说:一定要等嫁妆齐备再结婚,哪里比得上不错过出嫁的时机呢?到柳公绰死后,儿子柳仲、柳郢都遵照他的家法办事。
这是古代家教具体展开的基本模式,你可以粗暴地把它看成封建家族宗法制的典型,也可以把它视为一幅中国古代家庭实行家教的民俗画卷。
如果抛开一切政治偏见和文化偏见,客观地审视其中的细节,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的家教与现代学校管理及单位行政管理模式又有什么两样?只不过中国古代家庭把将要在学校和单位中接受的管理模式移用到家庭中来进行提前培训。
从这个意义上看,古代家教模式对于教育子女和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否定的。
2.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
作为家长,一定要谨慎遵守礼法,用以管教诸多子弟及家中人员,给他们分配职责,指派事务,并督促他们把事情办理成功。
制订节约用财的制度,在衡量收入的基础上安排支出;掂量自家的穷富程度,来决定全家老小的衣食、喜事和凶事费用,一切都要显示自家的品德节操,但又不能不公平统一。
要阻止并减去一切不必要的费用,禁止奢华的习气;经常保持略有节余,以防备不测之事的发生。
治家要突出治字,就是要给家人分派职事,并责其成功。
这固然是出于振兴家业的需要,但同时也是以家庭为单位为社会培育合格的公民。
这种家国同构的公民教育模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独创。
司马光名言名句
司马光名言名句
1、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
2、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
3、小事不糊涂之谓能,大事不糊涂之谓才。
4、人若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
5、任贤必治,任不屑必乱,必然之道也。
6、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
7、上以制下,寡以统众,而纲纪定矣。
8、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9、销恶于未萌,弥祸于未形。
10、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
11、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
1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13、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14、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15、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16、不受非分之赐,则廉耻立。
17、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18、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19、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
20、盖聪明疏通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
21、小人多欲则求妄周败家丧生。
22、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
23、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
24、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25、宽厚清慎,犯而不挍。
26、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27、币厚言甘,人之所畏也。
28、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29、忍小忿而存大信。
30、有贤不能和,与无贤亦同。
31、用兵之道,抚士贵诚,制敌贵诈。
32、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能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33、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
34、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35、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疏忽。
36、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37、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38、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39、口有蜜腹有剑。
40、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41、面从后言,古人所戒。
42、英雄无用武之地。
43、俭约,所以彰其美也。
4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45、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46、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47、人之患,在于不读史。
48、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49、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50、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
51、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
52、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用商君法而富强。
53、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
54、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55、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
56、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
57、上以制下,寡以统众,而纲纪定矣。
58、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5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60、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61、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
62、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
63、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64、人主自威,则众谋不进。
65、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分离,以至于败。
66、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短,取其所长。
67、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68、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69、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70、政以得贤为本,治以去秽为务。
71、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
72、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73、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74、举贤为国,非为私人也。
75、平而后清,清而后明。
76、举才不出氏族,用法不硬权贵,是以方不济务,奸无所惩。
77、仁以厚下,俭以足用。
78、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79、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80、天之生人,各有偏长。国家之用人,备有众长。然而投之所向,辄不济事者,所用非所长,所长非所用也。
明·陈龙正《家矩》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
明·陈龙正《家矩》家风家训_名言名句
明陈龙正《家矩》。
1.不悭贻后。
人的禀性如果不吝啬,一定难以达到大富。
不将大富留给子孙,能使他们不产生奢侈的心理,不奢侈就不会沦落到太穷,所以要想给子孙留下善守家业的本事,不吝啬才是根本。
祖辈及父辈从细微处开始积累,子孙们花费起来挥金如土。
子孙痴愚的病根,早从祖辈和父辈愚顽的本性就开始种下了。
不悭和不侈在意义上似乎大略相近,但却产生出两种不同的结果。
要想不至于太贫穷,只有不侈;要想不侈只有不大富;要想不大富,只有不悭。
可见,不悭是不侈的前提条件,前者是为了避免大富,后者是为了避免大贫。
强调既要不悭又要不侈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子孙具有创业和守业的精神;培育子孙创业和守业的精神,远比留给子孙现成的巨额财富的意义要重要和深远得多。
2.贻谋得中,有养廉之资。
远古时代所有财产都属于王朝,没有生计可以治理,读书人也不管生计。
稻米早晚随便堆放在那里,像遗弃在外面一样,更谈不上储存余财留给后人了。
所以孔子做官时衣物齐备,离开官职以后便粗茶淡饭,甚至绝粮。
到后世像诸葛武侯也能留下桑田给子孙。
宋朝给当官的俸禄十分优厚,但司马温公还在任命官员之初,首先问及他们的祖业情况,认为只有无衣食之忧的人,才会做官廉洁,所以把产业留给子孙持守。
后世形成这样的局面,也是礼义所必需的;但是,留下财产要合乎道义和利益的准则,子孙守业也要分清本末。
先父廉洁节俭,留下的遗产不愧与诸葛武侯说的死的时候没有对不起后人的话一样。
我辈遇到像司马温公一样的知己,嘉奖我先父留下的谋略切合中道,所以让我们拥有养廉的家资。
子孙经商如果贪得无厌,就是先公所厌恶的。
勤俭起来每年都能积下余财,积累久了就越来越多,遇到大事就能适度散财,这样以后治理生计的就不是凡俗的后代。
诸葛武侯能有桑田以给子孙,宋朝官俸优渥,官员也能以业遗子孙,这是朝廷为官员能够公正廉洁地工作而提供的必要的养廉之资,这些资或业虽然也是必要的,但都是为养廉服务的;只有养廉才是根本。
后世一些贪官污吏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敛财,不仅早已超出养廉的界限,而且径直撞到犯罪的边缘,已经颠倒了古代吏治一贯倡导的正确的廉、资关系。
3.爱惜之误为暴殄。
爱惜和暴殄本来是相反的两种意思,愚蠢的人有时把两者合成一种毛病。
如对自己一时吃不完的食品,应该趁鲜香的时候分发给下人。
破衣旧鞋还没有到无用的时候,就应该分散给仆人或贫寒人家。
每每看到妇女过于吝啬、爱惜东西,将剩下的多余的食品珍藏起来,结果夏季留不过一天,冬天留不过十日,都腐臭变坏了。
衣鞋破旧了,还想把它们藏在箱柜中,也不能送给他人,也不能把它们随便放在屋阁里,只有任其腐烂。
这样使人不能享受到财物的功用,财物也不能发挥出它们的作用,这都是过分爱惜等于残害和灭绝财物的行为。
你们要时时讲解这个道理并提醒家人,使之明白其中的道理,就自然不犯这种过失。
真正爱惜一件东西,就要把它滋润人和养育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除了某些收藏品以外,如果仅为爱惜东西而一味收藏,就会使物品有限的作用在飞旋的时空中消失殆尽,爱惜之情就会变成了暴殄天物。
花朵的美丽和佳肴的鲜美都只占有一次性的短暂瞬间!
只有做到物尽其用、推己及人,才是对生命世界付出的最切实的善意与关爱。
4.同堂共学.君子乐之。
同优秀的朋友和重要的亲戚在一起读书学习,是君子感到最快乐的事情。
但不互相交谈就不会产生亲密关系,不正直交往就不会长久。
白天相见,谈笑都要保持适度。
午前空气清新,适宜看书和思考道理。
午后精神疲倦,应该安静下来休息一会。
傍晚与阴天阳气收敛,要检查和总结一天的学习和行为。
大凡在这三个时段,都不宜过多谈笑,以免过多地泄漏精气神,招致疾病,有损无益。
只有吃过中饭以后,饮食悬在中间,胃中浊气上升,应该挥动手足,发散舒放言语,使胃气通畅而不凝滞。
与知己朋友在一起,随意抒发胸臆,能探讨义理,既使血脉通畅,又能融洽感情,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吗?首先治理好自己然后才能治理好他人,全面交友的目的在于乐于学习朋友的长处。
才人高士,常常使人容易疏远,难以亲近;而贪图安逸、为非作歹之徒,正直人会对他们望而止步。
这些问题一定要深以为戒。
这段文字是介绍学馆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一方面,要用中医阴阳理论调整合理的作息时间,达到天人合一、治身养身的境界。
另一方面,要掌握同学间交往的分寸与原则。
交友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孤独问题,而是为了吸取朋友的长处,共同促进学习进步。
贪图安逸的人使人懈怠、为非作歹的人诱人犯错,都不是合适的交往对象;与才华横溢的朋友交往,要克服他们易远难亲的毛病。
朋友相处,不交谈就不会产生亲密关系,不正直就不会交往长久。
最理想的朋友是:通过共同学习建立感情,通过友谊催人奋进。
5.行路以赏为罚。
处在家中要实行以惩罚代替奖赏的原则,对懒惰的人予以惩罚,那么大家都一起勤奋,因为他们有所畏惧。
出门在外要实行以奖赏代替惩罚的原则,对勤劳的人予以奖赏,那么大家就不敢懒惰,因为有所激励的缘故。
有人问:为什么有这种不同呢?行路是在车船之间辛劳,即使安逸也很疲劳,下人远离亲人来跟随我,难道忍心加以惩罚?所以用奖赏来代替惩罚,以不赏算做惩罚。
在家中以惩罚代替奖赏的原因,是以不惩罚代替奖赏,否则,就无力奖赏那么多了。
情况不同各有合适的办法。
赏和罚的原则,是古今中外普遍通用的两种最基本的管理手段,但这两种手段应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侧重。
处家应该以罚为主要手段,以不罚为赏,是由于处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能使部下有所敬畏,不仅能使罚的手段推行得开,也能降低管理成本。
出门在外之所以要以赏为主要手段、以不罚为赏,不仅是由于部下远离乡土、辛苦劳碌,更由于出门在外,主人也同仆人实质上沦为举目无亲的平等的异乡人,不但无力惩罚,而且一旦实行惩罚引起部下的反抗,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根据环境的变化来变换赏罚手段,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
6.事有速了速不了。
能做的善事,有来不及做的;以前犯下的过错,有来不及改的;一个家庭中的事务,有来不及清理妥当的,所有这些都是人生还没有了却的心愿,应当及时了却。
大概让自己亏一分,宽恕别人一分,没有了断不了的事。
如果碰上非常难处理的事,就准备全部吃亏全部让人,也能将事情了断。
这样既能使自己心中轻松快活,又能避免给子孙留下烦恼,是得了大便宜。
如果做官从事本职工作应该根据情况尽力尽心完成任务,对于势必难行的而又可以延缓的事情,可以先放置下来。
对于那些在道义上该做却被权势者阻挡的事,弃官而去就可以了;但也要早有远见,稍稍放出话风,如果后做一步就会遭到激烈的攻击,即使辞官而去也会遭殃。
这几点都要丢弃得下、了结得迅速才行。<
古代名家的家训
本文2023-11-12 19:00: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64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