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历史 畲族的族谱都记载了哪些内容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2浏览:1收藏

畲族历史 畲族的族谱都记载了哪些内容,第1张

延续根脉的:畲族族谱

族谱是记载以有血缘关系为主,家族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载体。族谱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文献,它记载着祖先的事迹,传承至今,供后人阅读。而畲族对族谱更是重视,畲族族谱也是畲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畲民本无编写族谱传统,明清以降受汉文化的影响,畲民效法 以修谱收族。编修族谱与建祠、祭祖同列为畲民家族三大事,而编修族谱是其中第一大事。如福安牛埕村《钟氏族谱·序》云:“五世不修谱乃祖宗之罪也”。又如《连江辋川蓝氏族谱》云:“谱之缺,系大矣。语云,无祠不成谱族,无谱不成家。三十年不修谱,谓之不孝。谱不修,则故老沦亡,典籍朽蠹,其中事迹有难以稽查矣。世情徒知,亲在,则亲疏供养;亲没,则衣衾棺椁。以此即谓之孝。讵知考在尊祖,尊祖则敬宗,敬宗故修族,修族则受亲,而孝于是夫全。”可见畲民是十分注重编修族谱的。

畲民族谱的初始形态简略、朴直、显明,没有过多的繁文缛节,不事“铺张”而仅求“的确”。如漳浦、连江一带蓝氏畲民的《燕山蓝氏原谱》,其开头部分仅叙自唐代至元代从开基祖至二十一世祖家传,但每一代仅书男性一人,且家传均十分简略。

如:“十七世祖万二郎,公字锯大,生于宋理宗淳佑五年四月初八日巳时,终于元成宗大德四年十一月十八日子时,妻赖氏生三子,皆英杰。长熙一郎,次熙二郎,三熙三郎。……二一世祖七郎……”接其后以“燕山蓝家源派一脉相承,旁支不及”为题,将七郎定为“蓝氏太祖之初”。又言“七郎长子入漳州府漳浦,又迁居镇海隆教社。次子居闽省城西门外占籍侯官县。三房迁兴化府。”

随后才回朔《燕山蓝氏原谱》记载七郎三房各自祠堂,又各标画了祠堂匾额、对联等,还描绘祖宗坟莹,叙述各代人等没有严谨格式,而是有详有略比较随意。上述畲民族谱毕竟少数,现今所能见到的畲民族谱受到 族谱的影响十分明显,其修谱宗旨、体例、为自高身份而伪托、假冒等皆如 之谱。

如宁化县城南乡《雷氏家谱》云:“谱之修,岂徒籍以载一族苗裔生卒娶葬已哉?而尊主敬宗睦族追远之意,胥于是乎系焉!乎木本水源非修谱无以廑世德作求之念,续志述事非修谱无以见奉先思孝之枕。”还有闽东福鼎等地的《蓝氏族谱》把朱熹、范仲淹、苏询、欧阳修、韩琦等有关修谱的论述直接引载于谱中,作为修谱的宗旨。

又如福鼎《钟氏族谱》在序言中称其祖先:“志深公肇自高辛及东汉之钟离,西汉之钟仪。递传于兹千百余年。虽孔子删书断自唐虞,而《史记》所载至今如昨,明炳日月,非犹杞宋无征,文献不足可同日而语也。”钟氏俨然成为中原汉族世家,故他们的族谱堂堂正正的标上“颍川”堂号。其他的畲民族谱也是如此,如雷氏自称为“冯翊堂”,蓝氏自称为“汝南堂”,这些无非是想说明畲民家族是来自中原显赫世家。

还有一些畲民族谱则附会先祖跟随闽王王审之入闽,如《雷氏族谱》云:“唐光启二年盘、蓝、雷、钟四姓有三百六十余丁口,从闽王王审之为乡导官,分乘五大船由宁波渡洋入闽,船在洋中遭风阻,乃靠连江马鼻登岸,时徙罗源大坝头居焉。”畲民族谱虽在多方面一如 之谱,但也多多少少保留着盘瓠始祖的痕迹。如宁德猴墩《雷氏族谱》中的“驸马忠勇明王龙公像”、“龙公赞”、“凤凰山忠勇王坟茔图”、“得姓源流图”、“龙首师仗志”、“上古开派分姓开祥图”,福安田螺园《冯翊雷氏宗谱》中“凤凰山祖祠记”、“广东盘护王祠志”。

但漳浦县畲民蓝氏族谱则已经完全与汉族族谱汇为一流,丝毫看不出其祖先源出畲族的记述,他们称自己家族的堂号为“种玉堂”,意即先祖来自陕西蓝田,因该县盛产美玉名传天下,所以名门出贤子弟喻为“蓝田生玉”或“蓝田种玉”,漳浦畲民蓝氏的“种玉”堂号即源于此。漳浦蓝氏家族还编制了先祖从黄帝以来的世系,并以唐代扬州节度使蓝明德及八仙之一的蓝采和为直接先祖,经过对其先祖世系的编排,使人们从其族谱中看到一个世泽流长,宗光发扬的汉族世家。难怪近人称“漳州蓝氏一族看不出有畲族的皮肉”,在解放以后 对漳浦一带蓝氏族众进行科学的族属鉴定后才划归畲族。

由于畲民在接受汉文化教育方面相对薄弱,因此相当多畲民家族延请 知识分子代为修撰族谱。如宁德猴墩《雷氏族谱》在光绪二十三年由童山缪书亨修撰,后由其子缪培深续修。缪培深在《雷氏续辑谱序》中云:“闽川猴墩雷氏谱,前修于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岁,系余先严主笔,时余在侧焉。越三十有一载,起杰、起权、起袁辈,暨各房长先生,合议续修。

而余尝主冰镜先生家,归好难忘,主宾相得,于是取择吉日,开祠发笔,采辑丁酉以后诸新丁,男女婚配岁庚,并志崇祠事实,更定新篇……”又如晋江《雷氏族谱》便是请陈姓的私塾先生代笔,该谱云:“先祖之事不可忘,昭穆之分不可容乱,遂集族众,特请惠邑黄塘乡新厝陈讳雪观,字温如,为西席,教督子孙,谨修族谱……”有些畲民族谱之修撰,主要由畲民族人完成,家族中知识分子更是承担起编修之重任。

如宁化县城南乡《雷氏族谱》中刊载了清代汀州府宁化县名人畲族进士雷宏的《世守谨书》:“我先大父慎庵公修谱时,与族中伯叔兄弟共订之族规也。先大父以躬为摔,乡族咸孚。若身为子孙者不能是训是行,上羞祖先,下渐衾影,尚敢望诸一族之人哉?一族之人众矣,贤愚不一,贤者敦行不怠,则愚者也自愧而思奋,此一族之兴替所关也,故谨载之卷首。”到了民国时期,闽东畲乡出现了闻名故里的畲族修谱先生,如雷一声、蓝宗山、钟肇基等。

畲民不仅和汉族有联宗现象,同时也有联谱之举,借以把不同宗支的同姓联系起来,增强相互间的团结和凝聚力。如清光绪年间福建侯官县籍的刑部主事钟大琨联络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省钟姓官员,倡修连环总谱,凡钟姓不管畲汉不管何地,皆以颖川为郡望,共奉一古代汉族名人为始祖。畲民修谱是畲族更加汉化的表现,其最初本意之一是为了免受封建统治阶级对其的民族歧视,然而这一行为有利于民族大融合局面的形成,因此畲民族谱的意义远大于当初修谱者的初衷。

参考文献

1、福安牛埕村《钟氏族谱·序》,清乾隆十六年。

2、《连江辋川蓝氏族谱·序》,清同治十年。

3、宁化县城南乡《雷氏族谱·序》,民国三年。

4、民国《颍川钟氏宗谱》,道光年序。

5、民国《雷氏族谱·序》

6、白长川蓝氏源流考与罗东蓝家望族。1993年漳州市历史研究会“蓝鼎元逝世2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未刊稿。

7、宁德猴墩《雷氏族谱》,民国十六年。

8、晋江丰山《雷氏族谱》。

9、宁化县城南乡《雷氏族谱·序》,民国三年。

10、蓝运全,缪品枚主编。闽东畲族志,宗族家庭。

修家谱建祠堂的意义

 修家谱建祠堂的意义,很多人的老家都有祠堂,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以下分享修家谱建祠堂的意义。

修家谱建祠堂的意义1

 修建祠堂的主要目的是供奉和祭祀祖先,但除了祭祀意外,祠堂也是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等的场所。

 祠堂是一个宗族的中心,是宗族议事、聚会、执法的场所,修建祠堂对内可增强族众的荣誉感、宗族观念及凝聚力,对外可显示族威,抬高其宗族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里中,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

 在日本祠堂也经常出现,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

 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

 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直笃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

 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修家谱建祠堂的意义2

 农村大肆兴建祠堂,修族谱,这是一件好事情, 中国人的根在哪里,就在族谱中,中国人的寄托在哪里,就在那祠堂里。

 我们应该鼓励修建祠堂。修建族谱,举办族人大会。但是我们也反对那一种浮夸的,超级浪费的奢侈型的族人聚会。

 一个中国人,可以是无神论者,有神论者,但是必须敬养祖先,这种思维是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我们是在祖先的庇护下成长,祖先就是我们的根。

 兴建祠堂也是更好的供奉我们的祖先,让我们心里更加的踏实, 神佛面前,祖先似乎离我们更近。

 重新修祠堂,修族谱,就是让我们进一步认识祖先曾经的辉煌,也激励了这些后世子孙们,必须要努力,否则对不起祖先,成不肖子孙,所以这绝对是好事。

 盛世修典,修祠堂。本质上是一样的。 修祠堂、拜家谱,荣耀祖先,流转传承,就是精神价值感的时空满足;

 修家谱、建祠堂是民间对官方信仰的模仿; 精神有所依托,行为有敬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民间精神需求,宜疏不宜堵,需要引导这种现象。

  一、价值宣言,形式上的光宗耀祖

 改革开放40年后,解决了温饱,小康问题之后。农村人也有了更多精力、金钱来考虑精神世界的满足,人是价值的存在。

 修祠堂、拜家谱,就是精神世界价值感的时空满足:修祠堂,空间上展现了这种生命存在价值感;拜家谱,时间上展现了家族不断代,流转接续,兴旺发达。

 无论是修祠堂好,拜家谱也好,本质上是情感上链接与祖先的通道,展现成功的精神价值。

  二、祖先崇拜,民间信仰空间寄托

 学术上称呼民间信仰为中国第六种宗教。民间信仰包含了祖先崇拜、地方神灵信仰(如妈祖、临水夫人、将军庙、天后宫)等。

 所谓的宗教信仰必然是有程序化的仪式、宗教活动场所、成文经典教义书籍等内容。 民间信仰中家谱就是文本,祠堂就是空间场所,逢年过节的祭祀拜谱就是仪式。

 而修建祠堂、族谱,精神有所依托,行为有敬畏,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而为了荣耀祖宗,必然在实际上发奋图强,这也是有一定现世价值的。

  三、文化传承,社区公共生活再造

 迈向现代化,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弱化,情感链断裂,一切向钱看,由此而来的“文化震惊”,让我们内心总是怀念过去。

 现代化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传统文化的式微但不否认它的当代价值。

 那人们怀念的过去,到底是什么呢?是文化。修祠堂,家谱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有一定值得肯定价值。

  四、家族情怀,凝聚力展演

 戈夫曼认为,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只是按照剧本在表演。而剧本就是生活场景,而台词就是规则。

 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我们努力工作认真生活,终究不过让自己内心认可自己,让别人承认自己。

 祠堂、家谱作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承,有很强的范围界定。修祠堂、家谱等于是树立了大家族的形象与荣耀。

 这在农村意义很明显,告诉其他家族我们是个大家族、有历史的大家族。这也是一种安全感的需要。

  五、家风延续,美德的传承

 一座祠堂,就像一位母亲,虽历尽沧桑,却总是天下儿女向往的地方。

 在那里,有先前的风气,有我们的老规矩;在那里,供奉着祖先牌位,供奉着天地人的大道理;在那里,血脉绵延,传承赓续,生生不息。

 太平时期,建祠修谱,供人景仰,当然是很隆重的事情。 清白传家,自是历代族人的愿景。

 祖宗都想让后人学好、过好,和睦兴旺,一门清正。一直以来,犯事违法的人,是不准进入祠堂的,也是上不了族谱的。当然,这是天大的事,一个人入了“谱”,心里才会踏实。

 祠堂祭祖,已然成为血脉汇聚、增进感情、精神认同的家族功课和不忘根系、感恩思孝、端行修德的人生功课。

修家谱建祠堂的意义3

 祠堂,在古代又称“家庙”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古老建筑。在历史上它是家族议事、供奉祖先、继承传统、团结家族的一个重要的聚集场所。

 在现代,祠堂文化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基因是获得文化归属感与共享感的直接媒介,对于大众的文化认同和归属及农村基层的文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也是很重要的一笔传统文化遗产。

 祠堂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了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高峰。

 祠堂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人们敬畏自然,尊崇祖先的反映,也是服从服务于多数历史朝代“孝道治国”的大政方略。盛世修志,盛世建祠。宗祠文化的繁荣也是侧面反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现实。

  祠堂文化的三大意义

 教化意义:祠堂,以宗族血缘为基础,建构的目的是通过对先祖的祭祀供奉收宗睦族,增强本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求宗族的兴旺发达,通过祠堂之筑、堂号堂联、仪式活动、配以宗谱家谱的修订和族规民约的制定严格地梳理了本宗族的血脉源流关系,达到明彝伦、序昭穆、正名份、辩尊卑的目的,向后人宣传了以孝悌忠信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提倡了子女对父母、子孙对祖先的孝道。

 规范意义:指祠堂文化对族众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起的约束作用。

 维系亲情意义:指祠堂文化起着统一族众的行为与思想的作用,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族众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中国是一个昌兴儒家思想的国家,在儒家思想中,百行孝为先,因此,自古以来,中国的人们都有祭拜祖先供奉祖先的浓厚情节,这集中表现在祠堂中,下面是关于祠堂的对联,可用于祠堂落成使用~!

农村祠堂落成对联

祖功宗德流芳远 / 子孝孙贤世泽长

燕翼贻谋承后裔 / 凤毛齐美耀前人

乔木千枝思已本 / 长江成派溯清源

  光前振起家声远 / 裕后遗留世泽长

神龛联

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万派。

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文明。

敬恭明袖则笃其庆,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休言别族与宗族,但道吾翁和若翁。二姓合龛对联

余庆堂联

余地有亨泰,庆盛多吉祥。

土产无价宝,地生有道才。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氏族联

百年树德,奕代流芳。 绳其祖武,佑我后人。

昭假烈祖,佑启后人。 蒸尝勿替,祀事孔明。

心诚则灵,意虔便安。 奉先思孝,敦族言欢。

孰事有恪,明德维馨。 春秋匪懈,继序不忘。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德行。 万叶荐余庆,千龄光本支。

衣冠陈俎豆,礼乐荐馨香。 恭敬节让明礼,语默动静其诚。

子孙亦以为序,昭穆不失其伦。 福星高照栋宇,礼乐幸来紫阁。

富贵贵在创业,幸福福于劳动。 本支百世不易,蒸尝万古如斯。

元吉光耀在上,福禄繁荣来成。

宗功丕著钟麟趾,祖泽长绵起凤毛。

一脉源流先世泽,满堂酝酿太和春。

敬恭诚则笃其庆,昭格明戴赐之光。

泽及后裔典万古,姻怡乡党俎千秋。

保民子而民欢乐,宁尔裔则尔炽昌。

聪听祖考之懿德,思贻父母以令名。

惟籍葵忱修俎豆,敢凭明德荐馨香。

乃圣乃神监有赫,维宗维袒启无疆。

匡扶民物昭千古,燮理阴阳障一方。

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

雨顺风调四时无害,民安物阜一视同仁。

必有丰年人耕禹甸,贻尔多福家戴尧天。

祖则无私无为善长,宗能秉公师作明神。

是训是行赞乃祖武,有典有则贻劂孙谋。

礼以待人恭以致昌,优然见位忾然闻声。

有德可久有功可大,致悫则著致爱则存。

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兴隆四序德遍动植飞潜。

灵通本乎聪明山川并寿,显应由于正直人物增辉。

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

德叶南离饮食烹调有赖,厨称东道善恶彰昭无私。

萃子孙于一堂序昭序穆,祀祖宗于百代报德报恩。

燮理阴阳不过替天行道,参赞化育无非代地施恩。

百族重四民士农工商各归本业,两房源一脉伯叔兄弟须念同胞。

何须溯赵钱孙李周非一脉正宗,实只求工农商学兵能五体同心。

仲光滔华振志万承有元堂世运,和平忠美瑞深开业积德并传朝。

高天厚地献奇星斗图书山水画,光宗耀祖垂训衣冠礼乐圣贤言。

宗祠对名山左青龙右白虎祥瑞上腾万丈焰,

门前环古水襟东江袖西洲彩练直涌百川雄。

祖遗世泽长新礼乐诗书先哲燕冀须发扬光大,

宗留家声勿替衣冠文物后裔蝉联要继往开来。

尊祖敬宗岂专在黍稷馨香最贵心斋明而躬节俭,

光肖裕后诚惟是簪缨炳赫自当家礼乐而户诗书。

几十年积德累仁用巨集堂构命之敬命之爱以燕以冀惟曰曾孙有庆,

数百载烹葵烹枣以洁蒸尝俾尔识俾尔昌孔时孔惠实凭先祖是皇。

分姓氏族农村祠堂对联

周氏

濂深涵雅量,溪广裕巨集谋。 ——新国乞力律周家祠

兴周八百年历代国祚最长允称西伯;

赐姓亿万载千秋理学创作首重敦颐。 ——新道拉什街南洋周家祠

林氏

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林氏大宗祠九龙堂

云氏

燕翼诒谋光分星岛,虎符秉节瑞集云山。

唐氏

晋水发祥源流远,阳春得气棣萼辉。

赵氏

定天下致太平,除非汉祖唐宗,谁堪伯仲;

说本来论当世,好似巨川大日,各自东西。

黄氏

江夏黄童,天下无双,公树勋庸垂汉史;

琼南孙枝,海外生聚,世传孝友振家声。

许氏

萃子姓于一堂,缅先人祖有德宗有功,为烈为光,春露秋霜明祀典;

衍云礽播诸代,愿吾辈孙也贤儿也肖,能文能武,鸳班鹭序集南洋。

吴氏

渤海延陵分两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让传家,实二千余年来共称鼻祖;

闽派琼支聚一堂,欢联异域,最喜四方观礼,在数万几里外大振家风。

何氏

肇迹庐江以来,派远流长,都是渊源一脉;

宗祠在狮岛之上,敦宗睦族,还看继述千秋。

曹氏

大地钟灵,肇启文明联栋彩;

华堂霭瑞,巨集开富有接云光。

罗咀建鸿图,肇启御题四字美;

嘉坡振大业,巨集开帝书两句扬。

长绵世泽 衣冠百世 春秋匪懈

丕振家声 俎豆千秋 继序不忘

昭假烈祖 绳其祖武 慎终追远

佑启后人 贻厥孙谋 积厚流光

千枝归一本

万派总同源

世代源流远 礼乐家声远 典祀千年重

孙枝奕祀长 诗书世泽长 绵延百世昌

宗祖规模远 祖功垂福泽 祖功垂福泽

儿孙绍述长 宗德布春光 宗德衍家声

涧溪毛可荐 蒸尝酬祖德 福田宗祖种

黍稷德惟馨 昭穆序人伦 心地子孙收

本支百世不易 礼乐绳其祖武

燕尝万古如斯 诗书贻厥孙谋

名垂天地不朽 听聪祖考遗训

神与日月同明 思贻父母令名

春秋享祀来格 昭穆明其礼教 祖灵穆平不远

祖宗明命如闻 俎豆荐以馨香 旧德焕若其新

祖宗凭依在德 丁兰刻木思亲孝 千百年祖宗如在

子孙对越惟诚 孟母断机教子贤 亿万世子孙同荐

不忘孝友为家政 以燕以翼巨集堂构 水源木本承先泽

还冀诗书著祖鞭 孔惠孔时洁蒸尝 春露秋霜展孝思

百代孝慈山仰泰 先代贻谋由德泽 孝友传家绳祖武

万年支派水流东 后人继述在书香 诗书继世翼孙谋

孝友弟恭皆学问 孝孙有庆祭如在 金鼎焚香香结彩

诗书礼乐尽修齐 先祖是皇礼莫愆 银台秉烛烛生花

春露私霜崇祀典 秋霜舂露怀先泽 俨若思孝孙有庆

父慈子孝笃伦常 霞蔚云蒸启后人 祭如在明德惟馨

祀功宗德流芳远 祖泽百年惟礼乐 祖砚父田垂燕翼

子孝孙贤世泽长 家风十世有箕裘 阶兰庭桂肇鸿图

致孝思高曾以上 继高曾孝思不匮 教孝教忠开世德

遵古礼宗庙为先 奉俎豆明德惟馨 且耕且读振家声

谋烈远贻山石厚 绳其祖武唯耕读 雅言不外诗书礼

蓣蘩时荐水泉香 贻厥孙谋在俭勤 家教无非孝弟慈

僾见忾闻昭祀典 满门忠节传字内 漫说不如我同姓

贻美绳武焕宗祊 世代宗亲在人间 须求无忝尔所生

德洽群黎安衽席 藉谈数典知有祖 世世子孙无相害也

法严三尺懔风霜 富辰小忿不忘亲 明明我祖实式凭之

立爱惟亲立敬惟长 身范克端绳其祖武 奉之以乐安之以礼

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家规有训贻厥孙谋 敬其所宗爱其所亲

金鼎呈样,龙香结彩

银台报喜,风烛生花

继序不忘,昭假烈祖

春秋匪懈,佑启后人

祭用燕尝,仰酬祖德

礼循昭穆,克序人伦

侄见忾闻,孝思不匮

秋尝春礿,祀事孔明

凡今之人,不如我同姓

聿修厥德,无忝尔所生

子姓萃一堂,序昭序穆

祖灵追百世,若见若闻

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

长江分万脉,总是同源

春露秋霜,本枝衍百世

蓣蘩藻洁,俎豆祝千秋

继述序人伦,礼循昭穆

馨香酬祖德,祭用燕尝

修身齐家,不外纲常大节

继志述事,毋忘孝友先声

祖宗忠厚遗留,由来远矣

岁时蒸尝祭烹,可不敬乎

陟降遥通,魂魄常依华屋

春秋展祭,馨香宜彻幽泉

先代有贻谋,肇基端由勤俭

后人宜续绪,务本只在读耕

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

报德报功,爱祖时思心不斁

致诚致悫,敬神如在孝常存

春祀秋尝,遵万古贤礼乐圣

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

春露秋霜,当思德业由先泽

云蒸霞蔚,留得诗书与后人

要好儿孙,须从尊祖敬宗起

欲光门第,还自读书积善来

堂势尊严,昭奕代祖功宗德

孙支蕃衍,承万年春祀秋尝

勤俭持家,农工商贾各居业

文章 ,祖考高曾乃慰心

溯祖德宗功,奕叶簪缨推望族

别兰孙桂子,万年诗礼继先声

立业维艰,虽一粟一丝无忘先泽

守成非易,遵六德六行不坠家声

春露秋霜,正蕴藻流芳,蓣蘩焕彩

左昭右穆,喜宗枝蕃衍,灵爽式凭

家肥则族肥,不外亲亲长长数大事

祖远而听远,全凭子子孙孙一个心

忾乎闻、僾乎见,岂陈俎载牲,遂云来格

属于毛、离于里,非修身慎行,何以飨亲

垂训一无欺,能安分者即是敬宗尊祖

守身三自及,会吃亏的便为孝子贤孙

秩元祀,礼莫愆,继祢、继祖、继高曾,孝思不匮

屡丰年,岁其有,奉牲、奉盛、奉酒醴,明德维馨

春有心于露,秋有心于霜,遵戴礼遗规,钦崇祀典

父之贵者慈,子之贵者孝,式文公懿训,笃念伦常

富贵显然,必忠孝节义自任数端,方可无惭宗祖

诗书美矣,但农工商贾各专一业,便非不肖子孙

士恒士,农恒农,工恒工,商恒商,族少闲民,便有兴隆气象

父是父,子是子,兄是兄,弟是弟,门无乖气,方为孝友人家

莫云遗泽不灵长,但大家饥有食,寒有衣,从容朝夕,便当思旧德

岂必烦言多责备,亦只要孝于亲,弟于长,敦叙伦纪,即可谓亢宗

告大众听闻,今日做人儿孙,他年即人宗祖,落叶归根,也为自家留地步

是吾曹责任,先当举其纪纲,后则详其条目,兴祠广祭,庶几奕祀有馨香

小宗人仅千家,念析支分族仍共本源,害勿交让,利勿交争,仁义而已矣,孝弟而已矣

大祭岁惟一举,极抒敬展诚不过信之,宿可用禴,享可用簋,玉帛云乎哉,钟鼓云乎哉

传统的祠堂文化

以同宗同族为代表的祠堂文化是获得文化归属感与共享感的直接媒介,对于海外移民与祖国家乡的关系,对于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和归属,具有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传统的祠堂文化,既是权利的网路空间,更是个多维的文化空间。祠堂文化与书院文化、家庙族府、地方庙宇文化等建构起地域性文化的立体形态。

祠堂文化让身在异乡的海内外宗亲记得住乡愁,是海内外宗亲扯不断的根。

祠堂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络起来,并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祠堂代表着一个家族的祖先,蕴藏着一种质朴的精神动力。

1关于祠堂的对联集锦

2祠堂对联集锦

3祠堂祭祖对联集锦

4经典的祠堂对联

5祠堂对联精选

6农村祠堂通用对联2017

中国家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各项: 1谱名 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2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 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4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像赞、遗像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家法 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 、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9祠堂 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10五服图 又称服制图。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同时又表明与死者同有关系的生者与生者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所以不仅在执行丧礼时要涉及到,而且在执行宗族、家族事务及执行法律时也必须涉及,所以家谱中一般都载有五服图。 11世系 这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又称为世系图、世系考、世系记等。这部分内容为所有中国家所共有,因而成为家谱区别于正史、地方志的最明显的标志。世系表除欧阳修、苏洵所发明的欧式图谱和苏式图谱外,还有两种比较常见:(1)宝塔式图谱:这一图谱形式何人所创、创于何时目前尚元定论,不过至迟已在南宋时出现,因此很可能也是北宋人的产品。(2)牒记式图谱:这一图谱的特点是分别按世代以文字叙述先人的事迹,既不用线条,也不用图表。 12传记 家谱中的传记又称行状、行述、行实、事状、志略等,其体裁有传记、行状、寿文、贺序、墓志、祭文以及抄自史传中的资料,主要载录家族成员中“方行可书”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夫”的事迹和传记资料。 13谱系本记 也称作世序、世系录、先世考等,主要内容与世系部分大致相同,记载本族成员的简况即本人名讳、父名讳、排行、字号、生卒年月、寿数等。 14族产 记录家族、宗族的集体财产如祀田、坟地、义庄、学田、义墅、山林、房屋等。 15契据文约 专门登载与记录和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管理制度以及宗族、家族内部关于承嗣、婚姻、分家等的文书及契约。 16坟茔 记载族中公共坟地的情况,包括墓地图、坟向、祖坟及各支派墓地分布等。 17名迹录 记载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堂舍、庵寺书院等。 18任宦记 记载族中成员历代官宦名人事迹,其内容与传记部分大致相同,包括履历、科第、政绩、功勋、著作、学说等。 19年谱 是按照年、月、日专门记载一个人生平事迹的一种体裁。 20艺文 收录家族、宗族成员的著述,包括奏疏、殿试文、万言策、诗词和各式文章等。 21字辈谱 又称派语、派行诗、行第、派引、排行等,专门登载族内成员姓名排行的字语。 22领谱字号 中国古代家谱修好后,在派发给族中成员前,对每部谱都编以号码。 23续后篇 或称余庆录。指家谱修完后,专门留空白纸数页,留待后世子孙续,以示绵延不绝。 24纂修、捐资人名 家谱的纂修或续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许多人员,且须动员全族成员捐款助修。 以上是家谱的基本格式。一部家谱也许不可能将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辈谱等肯定会有,家谱也正是任借上述内容将家族的历史渊源、迁徙情况、历代英贤等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 其实一部完整的家谱就是一部宗族、家族史或宗族、家族百科全书。通过这部家谱,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婚姻状况,该家放成员在科第、官职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该有族的经济情况和丧葬、礼典、家规、家法等典章制度等。而家谱也正是将这些内容以书、图、志、表、史的形式记录下来,从为可与正史与方志并列的又一文史宝库。

对联 ,中国的 传统 文化 之一,又称楹联或 对子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祠堂对联,欢迎大家阅读!

祠堂对联

上联:长绵世泽

下联:丕振家声

上联:衣冠百世

下联:俎豆千秋

上联:春秋匪懈

下联:继序不忘

上联:昭假烈祖

下联:佑启后人

上联:绳其祖武

下联:贻厥孙谋

上联:慎终追远

下联:积厚流光

上联:千枝归一本

下联:万派总同源

上联:世代源流远

下联:孙枝奕祀长

上联:礼乐家声远

下联:诗书世泽长

上联:典祀千年重

下联:绵延百世昌

上联:春秋享祀来格

下联:祖宗明命如闻

上联:昭穆明其礼教

下联:俎豆荐以馨香

上联:祖灵穆平不远

下联:旧德焕若其新

上联:祖宗凭依在德

下联:子孙对越惟诚

上联:丁兰刻木思亲孝

下联:孟母断机教子贤

上联:千百年祖宗如在

下联:亿万世子孙同荐

上联:不忘孝友为家政

下联:还冀诗书著祖鞭

上联:以燕以翼宏堂构

下联:孔惠孔时洁蒸尝

上联:水源木本承先泽

下联:春露秋霜展孝思

上联:百代孝慈山仰泰

下联:万年支派水流东

上联:祖德流芳思木本

下联:宗功浩大想水源

上联:树发千枝根共本

下联:江水源同流万派

上联:祖德振千秋大业

下联:宗功启百代文明

上联:敬恭明袖则笃其庆

下联: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上联:休言别族与宗族

下联:但道吾翁和若翁

祠堂对联

余庆堂联

余地有亨泰,庆盛多吉祥。

土产无价宝,地生有道才。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神龛联

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万派。

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文明。

敬恭明袖则笃其庆,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休言别族与宗族,但道吾翁和若翁。二姓合龛对联

氏族联

百年树德,奕代流芳。 绳其祖武,佑我后人。

昭假烈祖,佑启后人。 蒸尝勿替,祀事孔明。

心诚则灵,意虔便安。 奉先思孝,敦族言欢。

孰事有恪,明德维馨。 春秋匪懈,继序不忘。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德行。 万叶荐余庆,千龄光本支。

衣冠陈俎豆,礼乐荐馨香。 恭敬节让明礼,语默动静其诚。

子孙亦以为序,昭穆不失其伦。 福星高照栋宇,礼乐幸来紫阁。

富贵贵在创业,幸福福于劳动。 本支百世不易,蒸尝万古如斯。

元吉光耀在上,福禄繁荣来成。

宗功丕著钟麟趾,祖泽长绵起凤毛。

一脉源流先世泽,满堂酝酿太和春。

敬恭诚则笃其庆,昭格明戴赐之光。

泽及后裔典万古,姻怡乡党俎千秋。

保民子而民欢乐,宁尔裔则尔炽昌。

聪听祖考之懿德,思贻父母以令名。

惟籍葵忱修俎豆,敢凭明德荐馨香。

乃圣乃神监有赫,维宗维袒启无疆。

匡扶民物昭千古,燮理阴阳障一方。

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

雨顺风调四时无害,民安物阜一视同仁。

必有丰年人耕禹甸,贻尔多福家戴尧天。

祖则无私无为善长,宗能秉公师作明神。

是训是行赞乃祖武,有典有则贻劂孙谋。

礼以待人恭以致昌,优然见位忾然闻声。

有德可久有功可大,致悫则著致爱则存。

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兴隆四序德遍动植飞潜。

灵通本乎聪明山川并寿,显应由于正直人物增辉。

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

德叶南离饮食烹调有赖,厨称东道善恶彰昭无私。

萃子孙于一堂序昭序穆,祀祖宗于百代报德报恩。

燮理阴阳不过替天行道,参赞化育无非代地施恩。

百族重四民士农工商各归本业,两房源一脉伯叔兄弟须念同胞。

何须溯赵钱孙李周非一脉正宗,实只求工农商学兵能五体同心。

仲光滔华振志万承有元堂世运,和平忠美瑞深开业积德并传朝。

高天厚地献奇星斗图书 山水画 ,光宗耀祖垂训衣冠礼乐圣贤言。

宗祠对名山左青龙右白虎祥瑞上腾万丈焰,

门前环古水襟东江袖西洲彩练直涌百川雄。

祖遗世泽长新礼乐诗书先哲燕冀须发扬光大,

宗留家声勿替衣冠文物后裔蝉联要继往开来。

尊祖敬宗岂专在黍稷馨香最贵心斋明而躬节俭,

光肖裕后诚惟是簪缨炳赫自当家礼乐而户诗书。

几十年积德累仁用宏堂构命之敬命之爱以燕以冀惟曰曾孙有庆,

数百载烹葵烹枣以洁蒸尝俾尔识俾尔昌孔时孔惠实凭先祖是皇。

分姓氏族联

周氏

濂深涵雅量,溪广裕宏谋。 ——新国乞力律周家祠

兴周八百年历代国祚最长允称西伯;

赐姓亿万载千秋理学创作首重敦颐。 ——新道拉什街南洋周家祠

林氏

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林氏大宗祠九龙堂

云氏

燕翼诒谋光分星岛,虎符秉节瑞集云山。

唐氏

晋水发祥源流远,阳春得气棣萼辉。

赵氏

定天下致太平,除非汉祖唐宗,谁堪伯仲;

说本来论当世,好似巨川大日,各自东西。

黄氏

江夏黄童,天下无双,公树勋庸垂汉史;

琼南孙枝,海外生聚,世传孝友振家声。

许氏

萃子姓于一堂,缅先人祖有德宗有功,为烈为光,春露秋霜明祀典;

衍云礽播诸代,愿吾辈孙也贤儿也肖,能文能武,鸳班鹭序集南洋。

吴氏

渤海延陵分两郡,系本同源,上溯三让传家,实二千余年来共称鼻祖;

闽派琼支聚一堂,欢联异域,最喜四方观礼,在数万几里外大振家风。

何氏

肇迹庐江以来,派远流长,都是渊源一脉;

宗祠在狮岛之上,敦宗睦族,还看继述千秋。

曹氏

大地钟灵,肇启文明联栋彩;

华堂霭瑞,宏开富有接云光。

啰咀建鸿图,肇启御题四字美;

嘉坡振大业,宏开帝书两句扬。

长绵世泽 衣冠百世 春秋匪懈

丕振家声 俎豆千秋 继序不忘

昭假烈祖 绳其祖武 慎终追远

佑启后人 贻厥孙谋 积厚流光

千枝归一本

万派总同源

世代源流远 礼乐家声远 典祀千年重

孙枝奕祀长 诗书世泽长 绵延百世昌

宗祖规模远 祖功垂福泽 祖功垂福泽

儿孙绍述长 宗德布春光 宗德衍家声

涧溪毛可荐 蒸尝酬祖德 福田宗祖种

黍稷德惟馨 昭穆序人伦 心地子孙收

本支百世不易 礼乐绳其祖武

燕尝万古如斯 诗书贻厥孙谋

名垂天地不朽 听聪祖考遗训

神与日月同明 思贻父母令名

春秋享祀来格 昭穆明其礼教 祖灵穆平不远

祖宗明命如闻 俎豆荐以馨香 旧德焕若其新

祖宗凭依在德 丁兰刻木思亲孝 千百年祖宗如在

子孙对越惟诚 孟母断机教子贤 亿万世子孙同荐

不忘孝友为家政 以燕以翼宏堂构 水源木本承先泽

还冀诗书著祖鞭 孔惠孔时洁蒸尝 春露秋霜展孝思

百代孝慈山仰泰 先代贻谋由德泽 孝友传家绳祖武

万年支派水流东 后人继述在书香 诗书继世翼孙谋

孝友弟恭皆学问 孝孙有庆祭如在 金鼎焚香香结彩

诗书礼乐尽修齐 先祖是皇礼莫愆 银台秉烛烛生花

春露私霜崇祀典 秋霜舂露怀先泽 俨若思孝孙有庆

父慈子孝笃伦常 霞蔚云蒸启后人 祭如在明德惟馨

祀功宗德流芳远 祖泽百年惟礼乐 祖砚父田垂燕翼

子孝孙贤世泽长 家风十世有箕裘 阶兰庭桂肇鸿图

致孝思高曾以上 继高曾孝思不匮 教孝教忠开世德

遵古礼宗庙为先 奉俎豆明德惟馨 且耕且读振家声

谋烈远贻山石厚 绳其祖武唯耕读 雅言不外诗书礼

蓣蘩时荐水泉香 贻厥孙谋在俭勤 家教无非孝弟慈

僾见忾闻昭祀典 满门忠节传字内 漫说不如我同姓

贻美绳武焕宗祊 世代宗亲在人间 须求无忝尔所生

德洽群黎安衽席 藉谈数典知有祖 世世子孙无相害也

法严三尺懔风霜 富辰小忿不忘亲 明明我祖实式凭之

立爱惟亲立敬惟长 身范克端绳其祖武 奉之以乐安之以礼

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家规有训贻厥孙谋 敬其所宗爱其所亲

金鼎呈样,龙香结彩

银台报喜,风烛生花

继序不忘,昭假烈祖

春秋匪懈,佑启后人

祭用燕尝,仰酬祖德

礼循昭穆,克序人伦

侄见忾闻,孝思不匮

秋尝春礿,祀事孔明

凡今之人,不如我同姓

聿修厥德,无忝尔所生

子姓萃一堂,序昭序穆

祖灵追百世,若见若闻

乔木发千枝,岂非一本

长江分万脉,总是同源

春露秋霜,本枝衍百世

蓣蘩藻洁,俎豆祝千秋

继述序人伦,礼循昭穆

馨香酬祖德,祭用燕尝

修身齐家,不外纲常大节

继志述事,毋忘孝友先声

祖宗忠厚遗留,由来远矣

岁时蒸尝祭烹,可不敬乎

陟降遥通,魂魄常依华屋

春秋展祭,馨香宜彻幽泉

先代有贻谋,肇基端由勤俭

后人宜续绪,务本只在读耕

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

报德报功,爱祖时思心不斁

致诚致悫,敬神如在孝常存

春祀秋尝,遵万古贤礼乐圣

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

春露秋霜,当思德业由先泽

云蒸霞蔚,留得诗书与后人

要好儿孙,须从尊祖敬宗起

欲光门第,还自读书积善来

堂势尊严,昭奕代祖功宗德

孙支蕃衍,承万年春祀秋尝

勤俭持家,农工商贾各居业

文章 华国,祖考高曾乃慰心

溯祖德宗功,奕叶簪缨推望族

别兰孙桂子,万年诗礼继先声

立业维艰,虽一粟一丝无忘先泽

守成非易,遵六德六行不坠家声

春露秋霜,正蕴藻流芳,蓣蘩焕彩

左昭右穆,喜宗枝蕃衍,灵爽式凭

家肥则族肥,不外亲亲长长数大事

祖远而听远,全凭子子孙孙一个心

忾乎闻、僾乎见,岂陈俎载牲,遂云来格

属于毛、离于里,非修身慎行,何以飨亲

垂训一无欺,能安分者即是敬宗尊祖

守身三自及,会吃亏的便为孝子贤孙

秩元祀,礼莫愆,继祢、继祖、继高曾,孝思不匮

屡丰年,岁其有,奉牲、奉盛、奉酒醴,明德维馨

春有心于露,秋有心于霜,遵戴礼遗规,钦崇祀典

父之贵者慈,子之贵者孝,式文公懿训,笃念伦常

富贵显然,必忠孝节义自任数端,方可无惭宗祖

诗书美矣,但农工商贾各专一业,便非不肖子孙

士恒士,农恒农,工恒工,商恒商,族少闲民,便有兴隆气象

父是父,子是子,兄是兄,弟是弟,门无乖气,方为孝友人家

莫云遗泽不灵长,但大家饥有食,寒有衣,从容朝夕,便当思旧德

岂必烦言多责备,亦只要孝於亲,弟於长,敦叙伦纪,即可谓亢宗

告大众听闻,今日做人儿孙,他年即人宗祖,落叶归根,也为自家留地步

是吾曹责任,先当举其纪纲,后则详其条目,兴祠广祭,庶几奕祀有馨香

小宗人仅千家,念析支分族仍共本源,害勿交让,利勿交争,仁义而已矣,孝弟而已矣

大祭岁惟一举,极抒敬展诚不过信之,宿可用禴,享可用簋,玉帛云乎哉,钟鼓云乎哉

祠堂对联

上联:长绵世泽

下联:丕振家声

上联:衣冠百世

下联:俎豆千秋

上联:春秋匪懈

下联:继序不忘

上联:昭假烈祖

下联:佑启后人

上联:绳其祖武

下联:贻厥孙谋

上联:慎终追远

下联:积厚流光

上联:千枝归一本

下联:万派总同源

上联:世代源流远

下联:孙枝奕祀长

上联:礼乐家声远

下联:诗书世泽长

上联:典祀千年重

下联:绵延百世昌

上联:春秋享祀来格

下联:祖宗明命如闻

上联:昭穆明其礼教

下联:俎豆荐以馨香

上联:祖灵穆平不远

下联:旧德焕若其新

上联:祖宗凭依在德

下联:子孙对越惟诚

上联:丁兰刻木思亲孝

下联:孟母断机教子贤

上联:千百年祖宗如在

下联:亿万世子孙同荐

上联:不忘孝友为家政

下联:还冀诗书著祖鞭

上联:以燕以翼宏堂构

下联:孔惠孔时洁蒸尝

上联:水源木本承先泽

下联:春露秋霜展孝思

上联:百代孝慈山仰泰

下联:万年支派水流东

上联:祖德流芳思木本

下联:宗功浩大想水源

上联:树发千枝根共本

下联:江水源同流万派

上联:祖德振千秋大业

下联:宗功启百代文明

上联:敬恭明袖则笃其庆

下联: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上联:休言别族与宗族

下联:但道吾翁和若翁

畲族历史 畲族的族谱都记载了哪些内容

延续根脉的:畲族族谱 族谱是记载以有血缘关系为主,家族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载体。族谱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文献,它记载着祖先的事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