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世族与士族的区别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2浏览:3收藏

魏晋南北朝世族与士族的区别,第1张

一、起源不同。

1、世族较早用于两汉,尤其是东汉。东汉一期是世族形成的沃土,功臣、外戚把持了许多重要官职,豪强染指政权后改换门庭成了世族。

2、士族最早出现在西晋的官方政令中。西晋时,世族、势族随着一些制度化的变革演变成士族。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世族有春秋时期的晋国六卿: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和隋唐时期的五姓七望: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扩展资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中部分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家族所构成的一个特殊阶层便是士族。东汉世家豪族发展的延续,是士族的渊源;而魏晋统治阶级的政策是导致士族形成的直接原因。

曹魏九品中正制规定门第为定品的主要条件,使当朝显贵子弟官运亨通;魏、吴给公卿客户和西晋官吏可按官品占田荫客,使显贵广占田地、佃客和奴婢。

因此,魏晋士族必是当朝显贵,只有在魏晋获得政治地位,尤其是在魏晋蝉联政治地位的家族,才有资格列名士族。如琅邪王氏,王祥仕魏晋,累迁太常、司徒、太尉、太保;颍川庾氏,庾嶷为魏太仆,从子峻为晋司空;陈郡谢氏,谢缵为魏典农中郎将,子衡为晋国子祭酒等。

东晋是士族势力发展的鼎盛时期。东晋政权是司马睿倚仗琅邪王氏之王导、王敦等的策划和支持建立起来的,故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晋书·王敦传》)。

其后门阀士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轮流执政,而形成庾与马、桓与马、谢与马共天下之局。这时士族势力平行甚至超越皇权,皇权政治演化成门阀政治。

士族为维护自身利益,故修撰族谱,禁止与非士族的寒门联姻,拒绝与寒门往来。

南朝刘宋时,寒门出身的中书舍人狄当、周赳并管要务,有一次去拜访士族张敷,敷命移座远客,不与接触。士族不做事繁务剧的小官,即所谓“浊官”,以标榜门第高贵。东晋以后,士族与寒门的界限基本凝固,只有极少数的寒门能够上升为士族。

而士族在发展中也有分化,如清河崔氏门第高于博陵崔氏,琅邪王氏后裔的门第也有高下之别。南朝士族渐趋没落。

由于皇权压抑,虽授高官而不给实权;也由于士族日益腐化,士族子弟“上车不落则著作(郎),体中如何则秘书(郎)”,生而富贵,遂不思进取,纵情声色,穷奢极欲,乃至“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在侯景之乱中,南朝士族死亡殆尽。北魏孝文帝为巩固统治,制定了严格的士族制度,依官位定士族为4个等级,据等级享受政治经济特权。

士族制度在魏晋南朝是习惯上形成的,而北魏始由朝廷以法律形式规定。北魏士族也很快腐化,在河阴之变时遭到沉重打击。

_世族

_士族

魏正始年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七人,后世称为“竹林七贤”。

七个人是怎么聚到一起的?

汉末魏晋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的时代。魏帝曹睿死后,朝廷危机重重,司马氏集团和曹氏集团夺皇位的争斗已暗中涌动。

七位名士为了躲避这场迟早都会到来的腥风血雨,常常聚集在一起开怀畅饮、放歌长啸、抚琴赋诗、谈玄论道,他们的生活看似过得潇洒飘逸,实则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抗议当时黑暗的政治。他们的作品主要以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为主。

“竹林七贤”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西晋后期开始有了“竹林七贤”之说,但这一称谓在西晋时期并没有得到广泛流传。到了东晋,“竹林七贤”之称才广为流行。

东晋史学家孙盛在《魏氏春秋》中说: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等很友好,常共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现代学者陈寅恪却认为,“竹林七贤”是先有“七贤”而后有“竹林”,东晋之初,因印度佛教的传入,人们便取古印度佛教著名寺院“竹林精舍”中的“竹林”之名,加于“七贤”之上即成为“竹林七贤”。

但更多研究者认为,竹林七贤相聚于山阳,与山阳的地理特点和竹林的象征意义不无关系。竹子寒风中不变终身气节,其品质可与君子相比,是“岁寒三友”松、竹、梅之一。

嵇康在其隐居地种植了竹林,这是他出于对竹子象征意义的认同。阮籍等人与嵇康畅游于竹林,说明他们对竹林象征意义也是心有灵犀的。

总结:

“竹林七贤”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曾经令许多人不满。批评者有之,指责者有之,攻击者亦有之,但竹林名士风流却愈煽愈炽,流及百代之后,并逐渐演化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只要一提及魏晋,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竹林七贤”,想起他们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想起那个时代的名士风流。

 在魏晋南北朝370年间,先后出现了33个王朝。政治上,世家大族保持做官的特权,经济上,他们肆意扩大领土,建立庞大的庄园经济上,且拥有私人武装,俨然一独立王国。生活上,贵族子弟纵享娱乐,极尽奢靡,门阀士族政治的形成导致了士庶之间,贫富之间以及世族与皇室之间的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战乱频繁,造成了人口大迁徙,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并在280年统一全国,317年北中国陷入各族的混战之中,中原汉族地主政权被迫偏安江南,史称东晋,后来宋,齐,梁,陈王朝建立,为南朝,在汉族政权南移时,许多中原汉族百姓也随之南迁江南或者西居巴蜀等地。

 在北方建立了大小不等的16个王朝,386年,鲜卑族拓跋氏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了北中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其后又有东魏,西魏,北周,北齐少数民族王朝建立,为北朝,政权变迁,重心转移带来的人迁徙,在此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以及经济大开发。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局动荡,客观上导致了统治者权力控制的松弛,这为各种异质思想文化的活跃带来了有利条件,玄学,佛学的兴盛以及他们对传统儒学的冲击,批判,融合等,成为了这个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特点。

 魏晋时期的儒学日渐衰微,佛教,玄学以及史学,书学,文学等进入了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事业仍处于大变革,大转轨时期,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学校类型上的贡献,使之无愧于教育史上的“继汉开唐”的新时代。

  以上就是小编对问题的回答,如有错误,敬请谅解!!

“文青”圈子指的应该是魏晋时期的知识分子圈子,那么首先明确一下,这个圈子应该有两种,一种是走传统的“入仕”,通过做官进入魏晋官场圈,真正进入上流社会。不过魏晋时期施行的九品中正制到后期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阶级固化局面,如果没有好的家世想要走这一条路可谓难上加难,但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第二种圈子就是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名士圈,虽然他们大多也出身世家,但是以不做官为荣。魏晋时期的文青可谓是文青中的战斗机,他们放浪形骸,肆意张扬,喝酒嗑药,但也享有很高的社会评价。那么如何进入这两种圈子呢?我们逐一来看。

1西晋“拔寒素”

在以“九品中正制”为主导的选举制度下,用人权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晋武帝也看到了其中的弊端,太康九年(288 )第一次下诏“拔寒素”,就是推举一些出身于非高门的士族,具有一定的学识才能且无世资的“寒素”担当官职。所选拔的"寒素者"需具有廉让、冲退、履道的品质, 符合清廉谦让、躬行正道的条件,对个人道德品质有要求严格。所以搞好乡里乡亲的人际关系,营造品行良好的形象,有一定的机会通过这种制度走入仕途。

2“傅粉何郎”颜值高

不管在任何时期,长得好看都是一种优势。与前代后世不同,魏晋时期对男子审美呈现出女性化倾向。“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傅粉何郎”的主人公何晏作为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才华横溢、外貌杰出。以致皇帝见了都想知道此人是否当真如此美貌。统治者怀疑猜测是否大臣擦粉,说明当时男人擦粉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受众并不小。如果你长得符合魏晋时期对男子的审美标准,那么说不定有机会以婚姻嫁娶的方式彻底进入世家大族,完成阶级跨越。

3“真名士,自风流”

如果打算进入魏晋名士圈,除了要接受喝酒嗑药裸奔这些基本操作之外,还必须在艺术上有很深刻的造诣,魏晋文化受到玄学的影响,不论是绘画、书法、还是音乐,都是借山水之意表达心中之情。如果你能精通诗词歌赋,管弦音律,发表一些拿得出手的作品,加之有个性,能传出一些关于自己的奇闻异事,自然能参加一些风雅的诗会,宴会,慢慢融入魏晋名士圈。

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

两晋南北朝的氏族门阀制度

两晋南北朝的氏族门阀制度

魏晋南北朝虽处于长期分裂对峙状态,但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多有建树,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均田制是这一时期初创的政治、经济制度。

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从历史上看,士族制度有一个萌芽、形成、充分发展(又称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长过程;我们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把士族制度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

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士族制度的产生、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和科举制度产生的必然性

门阀的概念

我国古代仕宦显贵人家的大门外矗立着两根柱子,“在左曰阀,在右曰阅”(《玉篇·门部》)。主人用它来自序本户的功状,阀阅就成了达官贵人之家的一种标志。因此,在中国古代那些世代为官的人家,又常被人们称为门阀、阀阅、门阀士族、阀阅世家等。

这里所说的门阀、阀阅泛指豪门著姓的门第家世。宋朝文人秦观《王俭论》:“自晋以阀阅用人,王谢二氏,最为望族。”两晋南朝,门阀世家垄断政权。

士族制度形成

西晋政权以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士族作为其统治基础,士族制度与士族政治得以巩固和发展。

政治上,九品中正制保证了士族的政治特权。中正只重门第,当时有人写了专门记载士族的族姓家谱,中正就以此为依据评定人物品级,完全不看才德。这样,西晋政权完全被士族垄断,出现“公门有公,卿门有卿”,高门士族把持政权的局面;

经济上,品官占田荫客制保证了士族的经济特权。士族制度的加速形成和士族门阀政治盛行,也是西晋政治腐朽黑暗的重要方面。

形成原因

(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

士族制度发展

(1)萌芽(东汉)

政治:自汉武帝以来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时逐渐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状况。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出身参与政权。

经济: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士族地主(又称世族、门阀地主)在东汉开始形成,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

(2)形成(曹魏、西晋)

士族制度的形成,是指统治阶级颁行各项法令,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曹魏政权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

(2)巩固(西晋)

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主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3)鼎盛(东晋)

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原因是东晋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这一时期,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为维护这种制度,东晋南朝时,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于是谱学勃兴,谱学专著成为吏部选官、维持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

这一时期土族政治上拥有特权,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经济上拥有田庄,占有大量土地人口,还经常与官府争夺劳动力人口;文化上家学传承,占据垄断地位,还大兴谱牒之学,崇尚清谈玄学,擅长长书法、绘画等艺术;社会上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等。士族把持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

(4)渐衰(南朝)

东晋后期到南朝时期士族制度逐渐走向衰落。根本原因在于士族自身的腐朽,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就可做官,世代控制高级官职。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许多士族不思进取,沉溺于清闲放荡的生活,不屑于政务军务。加之士族是近亲联姻,身体素质极差,因此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以后,一些庶族出身的将领脱颖而出,显示出较高的政治、军事才能,声望与权力迅速上升,南朝宋、齐、梁、陈开国诸帝均为庶族将领。南朝帝王虽无法改变高级士族垄断高官的局面,但却引用庶族官吏委以品位不高却握有实权的职务,在实际执政中分享了士族的特权。这一时期士族制度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二是受到农民起义的打击;原因之三是士族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中受到打击、削弱。上述三种原因相互作用,极大削弱了士族制度的阶级、经济基础。

到了南朝时期,由于门阀世族自身的腐朽。丧失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统治能力;社会阶级矛盾的冲突和激化,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在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进而典掌机要,控制地方,统帅军队,以武功称帝,如刘裕、萧道成等,打破了门阀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世族地主此时虽据高位,却已无实权,走向必然的灭亡。后经候景之乱、隋灭陈等变化,门阀等级制已奄奄一息,庶族地主跃居政治舞台的主要地位。至隋唐两代,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终于使产生于魏,盛行于晋的门阀士族制度在政治、法律制度上最终消亡。

(5)消亡(唐末)

隋唐时期士族制度走向消亡。其原因一是隋唐科举制的实施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九品中正制”;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使一部分无地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些土地,也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其禁止无限占田和随意买卖土地的规定,多少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和保护自耕农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二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三是农民战争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制度。从此,存续了六七百年的士族制度最终在历史舞台上消失。

东晋和南朝前期士族制度充分发展,士族势力之盛达到巅峰状态。那时候,门第成为衡量贵贱的唯一标准,士族凭借自己的出身门第,享有特权,处处高人一等。永嘉之乱以来,大批士族迁到南方,“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他们与江南原有士族共同成为东晋政权的统治柱石。士族势力膨胀,特别是王、谢、庾、桓等高门士族,社会地位极其尊贵,权力极大,“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东晋与南朝前期,士族为了保持自己优越的门第族望,保持自己的高贵血统,非常注重婚姻上的门当户对。他们只许同等门第的士族之间相互联姻。“婚宦失类”就会遭到士族鄙视,并群起而攻之。南齐时,东海人王源嫁女予富阳满氏。王源是士族,“胄实参华”,世代为官,其曾祖还担任过尚书右仆射,而满氏“姓族士、庶莫辨”。这件婚事使南朝士族大惊大哗,御史中丞沈约专为这件事上奏弹劾王源,他说“王满连姻,实骇物听”,指责王源“玷辱流辈,莫此为甚”,要求皇上“以见事免源所居官,禁锢终身”(《奏弹王源文》)。后来,侯景叛魏投奔南梁,他曾提出要与王谢望族通婚,梁武帝说:“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就是认为侯景与门第最高的士族著姓不班配,只能与次等士族通婚。侯景闻之大怒曰:“会将吴儿女以配奴!”(《南史·侯景传》)

士族制度衰落

南方士族在东晋、南朝前期势力最盛。他们为了维护特权地位和既得利益,宣扬士庶天隔。

但是,特权也造成了他们的无能,士族中的许多人已成了寄生于社会的废物。士族不愿带兵打仗,一些庶族就凭借军功,渐握实权。

如刘裕就是这样权势大张,控制政权,最终建立起刘宋王朝。

士族不屑做那些事务烦琐的官,自己的能力又差,南朝寒人乘机逐渐典掌机要。

东晋南朝士族权贵曾经显赫一时,炙手可热,但那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东晋末年,士族渐趋衰落。南朝后期,特别是侯景之乱的冲击之后,晋朝南渡时迁来的百家士族已经“覆略殆尽”。

李白感叹“晋代衣冠成古丘”(《登金陵凤凰台》)。刘禹锡《金陵五题》之第二首《乌衣巷》,讽刺士族的没落消亡。诗中乌衣巷、朱雀桥是当年王谢豪门居住和出游的地方,那时这里非常热闹煊赫,而今却是一片凄凉冷寂景象。刘禹锡感叹: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衰落原因

(1)自身腐朽:腐朽奢华的生活、与身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

(2)东晋、南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庶族乘机逐渐典掌机要;

(3)侯景之乱的冲击。晋朝南渡士族“寝略殆尽”;

(4)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

(5)唐末农民起义的打击。(彻底扫荡结束士族制度)

影响

士族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特点,也是西晋政治腐败黑暗的表现,决定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消极作用:

士族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导致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腐朽集团,越到后期愈发腐朽,是一群社会寄生虫。

客观上的积极作用:1.经济上,士族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士族占有大量劳动力,强化了封建依附关系,在魏晋动荡的政治局势下,编户农民依附于世家大族,有较为保障的生产条件,这对封建经济的发展显然有利;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作为北方移民核心的士族地主来南方立国创业,客观形势使得他们成为开发南方经济的组织者,他们在南方建立的田庄、山墅,毕竟对江南荒丘山泽地区的开发起了推动作用。2.民族关系上,士族士大夫在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优裕,有条件从事文化事业,部分士族蔑视礼法,倡导个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因而东晋南朝时期在哲学、文学、书法、绘画、科学上有较多的成就,并且富有特色

魏晋南北朝世族与士族的区别

一、起源不同。1、世族较早用于两汉,尤其是东汉。东汉一期是世族形成的沃土,功臣、外戚把持了许多重要官职,豪强染指政权后改换门庭成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