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印外印的关系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2浏览:3收藏

内印外印的关系是什么,第1张

之前我们介绍了清代篆刻家赵之谦的“印外求印”论,有朋友问,到底什么是印外求印。这就要先回答“印内”与“印外”的如何区分。

与吴昌硕、黄士陵同时代的王光烈(清末民国篆刻家),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所作《印学今义》一书,以十分关注的眼光,反复论及了印外文字入印的意义,他说道:

汉印如文字之六经,书之阁帖,固为治印家之宗主,然非博览金、陶诸文,只从汉印用功,终不能宏其旨趣,则博取兼收,实其要也。

汉印作为“印内”,而金、陶诸文作为“印外”,在他的眼中,以汉印入印的篆字为“印内”,而金、陶诸文作为“印外”,这里将我们之前讲的“印外求印”的印外的范畴讲的很清楚,印内印外主要指的是入印的文字。而印外的博取兼收,乃是印章创作成功的必由之路。王光烈还从印章各种格局出发,研究了各种不同的古文字对印章输入的意义,也就是说他已注意“印外求印”与印章内部规律的统一问题,他写道:

以上数种文字,不啻古人真迹非如后人附会自作可比,如能备置浏览,自于印学,有无量裨益。如钟鼎、彝器、泉布文字,可用拟古玺及秦朱文印;镜鉴、秦权、诏版,于作秦篆印时亦多补助;陶文、甲骨文多利古鉨,《石鼓》亦然;秦、汉碑与碑额文皆足为秦篆之助;砖瓦文字于作汉印时,颇可假以神其变;至泥封尤为汉印嫡派,用作朱文自然纯古,皆不可不夙为习服者也。若融会贯通,自为一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则在个人之才力精能而已。

我们看到这里将印外的范畴作了罗列,并且将各自的特点作了介绍,明清的流派篆刻是以宗汉印为核心的理念的,所以印内的范畴自然划定在汉印用篆。所以当我们看一些前人的印论之时,亦要稍微的补充一些相关背景,否则,光“印外求印”四个字就会有许多奇异的理解。既然“印外求印”是印章创作成功的必由之路,那么对古文字系统的了解学习,并取其精华为己用,并容入印中,则考验的是个人的才能。所以,很多初学者,乃至一些印人在入印文字选取之时,经常不作细致的考量,只是在篆刻字典中选取自己喜欢的字形,那么,难免贻笑大方。

赵之谦之时的“印内”指汉印,之后慢慢扩展到古鉨、秦印、汉印。对印外文字按照不同印章格局的界定,也更有助于人们认识可入印的古文字所具有的不同的审美内涵。重要的是他从赵之谦、吴昌硕等印人成功经验中,窥破了“融会贯通,自为一派”,则可以通过“印外求印”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目的。

“印外求印”理论在清末,已经普遍为印人所了解并认可。但真正从理论高度概括并提出“印外求印”这四个字的是王光烈的同时代人叶铭。公元1916年,叶铭在为《赵撝叔印谱》作序时,全面而透彻地总结了赵之谦为代表的一代篆刻家实践“印外求印”之路的经验,并且自赵之谦提出“印内”和“印外”概念以来,再次运用这两个概念,完整地阐述了“印外求印”与“印内求印”的辩证关系:

善刻印者,印中求印,尤必印外求印。印中求印者,出入秦、汉,绳趋轨步,一笔一字,胥有来历;印外求印者,用宏取精,引申触类,神明变化,不可方物。二者兼之,其于印学蔑以加矣。

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金文、石鼓文和简牍的文字,亦可以比较下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的入印文字,除了汉印的基础外,融入的各类型的古文字。

又言道:

吾乡先辈悲庵先生,资禀颖异,博学多能,其刻印以汉碑结构融会于胸中,又以古币、古镜、古砖瓦文参错用之,回翔纵恣,唯变所适,诚能印外求印矣。而其措画布白,繁简疏密,动中规矩,绝无嗜奇戾古之失,又讵非印中求印而益深造自得者,用能涵茹今古,参乎正变,合浙、皖两大宗而一以贯之,观其流传之杰作,悉寓不敝之精神,益信篆刻之道尊,未可断章子云之言,而谓印人不足为也。

这里,叶铭以历史的眼光,鸟瞰了流派印章的发展。一方面指出了“印中求印”的局限性,批判一味了“印中求印”,只能是“绳趋贵步”而桎梏印人灵性;另一方面则竭力推崇“印外求印”的开通性,指出“用宏博精,引伸触类”可使印章“神明变化,不可方物”。但是,其亦不否定“印内求印”的重要性,如赵之谦的“印内求印”能“措画布白,繁简疏密,动中规矩”,而其“印外求印”又能将古文字融合胸中,“唯变所适”。这样才使得“两者兼之”,“涵茹今古,参乎正变”,达到理想的境界。

无论是邓石如的“印从书出论”,还是赵之谦的“印外求印论”,我们可以看到其中都有一个基础,就是这里的“印”都是指汉印,亦可以认为是狭义的“印”,广义的“印”则在“印”外求印的范畴。和篆书的狭义、广义很相似,狭义的篆书指小篆,既秦朝统一之后的篆字,广义的篆书则还要包括大篆所包含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等。所以如今,印内可以理解为小篆,印外可以理解为大篆。

当然如今的印坛,在创新之时,引入了更多的印外。一方面是,引其余书体入印,如楷书、行书、隶书等,笔者浅见认为,此类印外求印有两个问题。一,已经超越了篆的范畴,篆刻、篆刻,脱离篆的范畴,似乎既失古朴,亦失其核心;二,如今治印,如果单独以印为艺术门类,则没有问题,但是,印章如果配书画,则还是要回归篆的范畴,否则,楷书、行书落款,配以楷书、行书的印章,则显得不伦不类。

随着,时代的发展,篆刻艺术亦是在不断的发展,那么“印内”、“印外”亦会有不断的发展,但是其内核不应该偏离篆和汉字的基础。

作者:石安

近日,晚清篆刻大家赵之谦所刻“为五斗米折腰”自用印在嘉德拍卖行拍出1200多万元的天价,一跃成为史上最贵石质印章!此景因和篆刻家生前“终岁奔走,卖衣续食”的生活窘境形成巨大反差,从而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和热议。

“为五斗米折腰”是晚清篆刻大家赵之谦所刻朱文印成熟之作。本文试图从篆法、章法、刀法等三个方面来解读这方传世之作,为何会在当代受到这样的关注和热议。

“为五斗米折腰”是赵之谦在光绪初年担任江西鄱阳知县时所刻,当时赵之谦虽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却受困于官场昏腐黑暗而无法实现其政治抱负,又因需养家糊口而身不由己屈身权贵,由此内心矛盾重重郁郁不得志。于是他想起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挂印隐居的陶渊明,于是便刻了这方“为五斗米折腰”印,以表其两难心境和郁闷之情。

从篆法看,赵之谦成熟期的朱文印篆法深受邓石如、吴熙载的影响,并践行他们“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的印学思想,力求篆法上将书法的笔墨书写意味在印石上加以完美再现,比如线条的粗细变化、起收转折等处的方圆处理、线条相交处的类似洇墨效果等等。同时,赵之谦又在吴熙载婀娜妍秀的印风基础上,进一步把线条处理得更加刚健遒劲和富于变化,形成更接近于汉印古风苍朴浑厚的特点。当我们看“为五斗米折腰”这方印时,可见印面文字采用标准小篆书体处理,字体取长势,上紧下松,弧直并举,使印文线条更显刚健劲挺和富有弹性,可以充分感受到赵之谦毛笔拟稿篆字妍秀健挺的原貌。

在章法上,此方印是典型的印章章法——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章法布局。细观此印,可以发现赵之谦在该印的章法方面穷尽巧思,主要体现在对角呼应、疏密对比、穿插挪让、印边残破等方面。赵之谦的印章很注意随势穿插挪让,以求气韵生动,细看之下极为讲究。此印章大量穿插挪让可谓经典:“五”和“为”字相互挪让,“五”和“米”的下方笔画穿插粘连、“斗”字下方和“米”字竖笔上方的穿插等等,构思极为巧妙。同时,赵之谦的朱文印十分注重线条粗细变化,甚至不惜通过印文线条粗细强化后的笔断意连,来追求其遒劲的线条效果。为了达成印边与印文线条和视觉方面的协调统一,赵之谦又往往对印边施以大量的残破处理,通过巧妙的残破使整方印的风格浑然一体。如“为五斗米折腰”一印的每个字都有笔断意连的情况,四条印边都有大量残破以求整体协调,使整方印风具有高古的残破之美。

刀法方面,赵之谦以钝刀硬入之法刻印,特点为浑厚苍劲。他运刀时腕力十足,刀锋入石更深,深刻而非浅削,以求劲挺浑厚、淳朴老辣的线条效果。在“为五斗米折腰”这方印上可以明显看到刻刀入石角度几近垂直,得益于这种运刀之法,这方印作看起来气势磅礴,苍劲豪迈。最后,品赏赵之谦的印章,最好要结合其刻印的具体背景去品赏。

因为赵之谦刻印有一个明显特点是“借印抒怀”,印章往往是他有感而发、借以表达自己情感和际遇的重要载体。他往往会在边款上对刻此印时的境遇、情感、心得等等做补充描述,赵之谦的许多印作甚至可以把其印面看作标题,把边款视作抒情短文或一篇完整文章来品读。当我们在读赵之谦印时,把读印面和读边款紧密相连,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品赏他的印作,并更有收获。

此次“为五斗米折腰”一跃成为史上最贵石质印章,正是因为该自用印集中体现了赵之谦印章的以上美学特点。(石安)

来源:西安晚报

赵之谦的真书,初学颜真卿,后转学北碑。他大量捜集有关金石文字的资料,考证、著录,同时也是其学书的范本。赵氏的真书兼取诸多北魏墓志的体势、笔法,不专取一种,而从其书风考察,以北魏诸多形体方正、用笔方劲舒展的风格类型为其取法的主要对象。故其真书体态方整而多姿,点画多动势,婀娜舒展。用笔在起笔处强调其落笔形态,横画直落成形,再转而平铺至收笔处向右下方侧按,成一斜面回收;直画则在起笔处自左向右下方侧势落笔成形,再转而翻毫平铺直下,至收笔处向右下方侧按上提;其他笔画,如勾则平出,戈画平转再向上直挑,撇、捺之脚部强化其方侧形态等等,形成其贯穿全局的定法,而且以此笔法作篆、隶。其篆书自邓石如一系发展而来,取法秦刻石与汉碑额、瓦当等,但其笔势之圆转流畅,字形之委婉动感远胜于邓氏,尤其突出的一点即表现在其横画起止两端和直画的起端的真书笔法,只是篆书没有撇、捺形态,而其直画的下端仍保留相类于邓氏篆书那般的驻笔出锋形态。而其隶书取法汉隶以《封龙山颂》成分为多,兼有《石门颂》的意味,这是就其结体与势态而言的。其纵横笔法则以真书为基本,不一样者在撇画的收笔回勾、长横的波形以及勾赵的平出、戈画的出锋收笔处成磔形。因此,有时他所作真书隶意较多者与所作隶书真法较多者置于一处,看起来既可定为隶又可定为真,笔势、笔法及气息均十分接近。

五百年明清流派印,是篆刻发展史中的一座高峰。如果说秦汉时期的篆 刻艺术是实用印章的伴生物,那么这一时期的篆刻是具有主动意识和独立意义的艺术创作。这一时期奠定了篆刻艺术以汉印为典型的审美基调,完成了一系列技法程式。这一时期的篆刻艺术以流派为存在特征,而换一个角度看,流派又是此时篆刻的局限。流派印发展到后期形成了模式化,技法上也有很重的陋刀,于是在清末时期,印人们开始打破流派印的壁垒,融会贯通,印外求印,使印坛出现了新的生机。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赵之谦,而对童大年一生篆刻影响最大的正是这位能合浙、皖两派为一体的赵之谦。

童大年大约晚赵之谦四十余年,晚吴昌硕、黄士陵廿五至卅年,晚齐白石十年,与李苦李、赵古泥、赵叔孺、陈师曾、赵云壑、王福庵为同时期印人。这个时期的篆刻是创作成熟、人材辈出的时期。总体看来,他们的作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完全株守流派印门户的很少,多数印人能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二是每个印人都能在创作中有个性表现,当然,有些个性鲜明,有些风格特点不很突出,但总的趋向是解脱了明清流派印的门户;三是创作中尽管风格流派众多,但以汉印为典型的审美倾向仍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四是文人所崇尚的『雅』仍是这一时期的审美追求,作品中表现金石书卷之气被视为一种高格调。这几个特点,都明显地在童大年的创作中表现出来,也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对他的规定性。

马国权先生《近代印人传》中叙述童大年的印艺经历:『自总角习刻,早岁曾手抚古玺汉印百余钮,毫厘毕肖,印艺盖植基于此。后习石如,又取径浙派,用恣其态,曾心折于赵仲穆之雄奇古拙,颇拟之。前辈潘主兰先生尝见心龛手自剪贴《二金蝶堂印谱》,遍为题识,具见服膺之忱。今其自刻印中,亦有「结可末尽」一方,跋谓效撝叔之深刻法者。中年以后,锐意购藏古物,举凡鼎彝泉镜、陶石砖瓦,靡不罗致,欲于三代秦汉古文奇字中自创面目,对先秦陶玺文字、秦汉瓦当文字用功特多,故其印浑厚朴茂,金石气韵盎然。于古玺及汉凿印尤有入处。』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童大年的篆刻来自几个方面:一是直接取法古玺汉印;二是受明清流派印影响,但未专习于一门一派,游弋于浙派与邓氏皖派之间;三是对其篆刻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赵之谦;四是受邓石如印从书出、赵之谦印外求印创作思想的影响,广泛地在古代金石文字中汲取,使其创作不局限于古代印式,而具有丰富性。

童大年是一位善于吸收和融会贯通的篆刻家。其篆刻刀法精熟,姿态丰富。有拟古铜印线条者,也有些是爽健圆劲的细朱文;有浙派碎切刀的刻法,但更多的是邓石如式的冲刀,其线条能合赵之谦之爽健与吴昌硕之厚朴为一炉,用刀精致而不蹈工艺化之中,分寸感把握得很好。再一点,他篆刻中表现出较强的书法性,突出表现了篆法结构之美与笔意之美,故其印耐人品读,具有韵味。第三点,由于童大年兼及绘事,所以他的印具有画法中的『经营位置』,章法意识很强,印面安排多从大处着眼,注重大的疏密对比,故在章法上醒目夺人。

童大年的篆刻作品精致,形式多样,刀笔俱佳,其各种形式的作品都能达到很高水平,确是近代印人中的高手。但就个人艺术风格而言,远不及吴昌硕、黄士陵、齐白石突出。孙洵先生在《民国篆刻艺术》中说:『童氏篆刻虽博涉诸家,究竟未能造就一家之面目,时誉虽高,未能流风后世。』童大年篆刻的优势及缺憾,足以发后来者深思。

2017年12月20日晚,中国嘉德2017年秋拍“清宁——国石篆刻艺术”专场在嘉德艺术中心举槌,本场共有298件精品上拍,其中,赵之谦刻青田石自用印章《为五斗米折腰》以1050万落槌,加上佣金最终12075万元成交,超最低估价6倍之多。(拍前估价:1,800,000-2,800,000元)创造了文人篆刻的最高纪录。

赵之谦刻 青田石自用印章

48×48×53cm

成交价:RMB 12,075,000

赵之谦刻“为五斗米折腰”朱文印原石

印盒签条为小林斗盦所题

赵之谦刻“为五斗米折腰”朱文印

印面、边款及唐醉石跋款

赵之谦印存欣赏

“印以内,为规矩,印以外,为巧。

规矩之用熟,则巧生焉。

刻印以汉为大宗,

胸中有数百颗汉印则动手自远凡俗,

然后随功力所致,触类旁通,

上追钟鼎法物,下及碑碣造像,

迄于山川、花鸟,一时一事觉无非印中旨趣,

乃为妙悟。

———赵之谦”

尽管赵之谦一生所刻

不到四百方印作,

但他已站到了清代篆刻的颠峰。

其中诸多的历史经典,

影响着后来的吴昌硕、黄牧甫、任颐、

赵叔儒、易大厂,

直至这一百多年的整个篆刻史。

善绘画,花卉学石涛而有所变化,为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篆刻初学浙派,继法秦汉玺印,复参宋、元及皖派,博取秦诏、汉镜、泉币、汉铭文和碑版文字等入印,一扫旧习,所作苍秀雄浑。

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可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

赵之谦曾说过:“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他一生在诗、书、画、意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现代意义上的篆刻艺术)始于明,盛于清中期,以丁敬、邓石如为代表,开派立宗,形成两大体系:浙派和皖派

浙派有西泠八家,赵之谦初学篆刻之时,赵次闲、钱松还在世,皖派则有吴让之。赵之谦家在绍兴,离杭州不远,在当时的交通以及社会环境下,受地域影响,从浙派入手,便成为必然。

事实上赵之谦是从学陈曼生开始的。他36岁时说:“余少学曼生,久而知其非,则尽弃之。”(《杭四家印谱〈附二陈〉序》)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弃曼生,却没弃浙派。

在34岁与魏稼孙在福州相遇之前,一直有仿浙派的作品。这期间的作品,大约有近百方传世。现在能见到最早的有年款的作品是24岁的两方:《躬耻》、《理得心安》。此时印风明显是浙派,但很快就发现有邓石如的皖派风格的出现。

26岁前后刻的《陶山避客》,款称:“学完白山人作。此种在近日已如绝响。俗目既托为文何派,刻印家又狃于时习,不知几理,可慨也。”同期所刻的《蕺子》也是仿邓石如,而另一方《付以豫茂臣氏之印信》则称“略有秋景陁意”。约同年刻的《以豫白笺》和27岁刻的《郭承勋印》又明显是汉印风。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作品是介于浙派、皖派、汉印之间,摇摆不定的。然而,他不满足于浙派、皖派和汉印,而是在寻求浙、皖两派合处的同时,上溯秦汉,进而将触角伸向汉碑汉镜等等。其取法之广,是前无古人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笔墨烟云

百家号最近更新:12-2320:47

简介:笔中乾坤,墨海拾珠。最专业的书画传播。

作者最新文章

新时代

新家园——迎春少儿书画大赛征稿启事

01-2400:55

玉友·2018藏友新春联欢会在京成功举行

01-2400:13

“素心朗怀”许好成书画展太原站成功举办

01-2400:12

相关文章

关于书法、篆刻审美的一点思考:确立全面的审美

谈艺录12-20

军旅书法篆刻家任福安参加《墨武中原》节目录制

城市热点快报12-19

守静潜藏——晁海

刘恒顺书画篆刻展即将在淄博华夏美术馆举办

中新艺术12-22

6款时尚女高跟,演绎女神职场魅力

心情技子10-28

“善·清莲”书法篆刻作品展

历代书法家(秦汉)--李斯

李斯,字通右,楚上蔡人(今河南上蔡县),他不仅是秦代著名的书法家,而是中国书法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创新者。对汉字书法的发展起了先驱作用。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李斯同时也是秦著名书法家。他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

历代书法家(东晋)--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 他的《兰亭序》书法遒媚劲健,端秀清新,纯出与自然。是王羲之的生平得意之作,自古以来。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历代书法家(唐朝)--欧阳询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世称欧阳率更。世人称他的字为“率更体”。虞世南说他 “不择纸笔,皆能如意 ”。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 》就是其隶书作品。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贴》体势纵长,笔力劲健。墨迹传世,尤为宝贵。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 《虞恭公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 明赵涵《石墨镌华》评云:“此碑字比《皇甫》,《九成》善小,而书法严整,不在二碑之下。”并叹:“时信本已八十余,而楷法精妙如此。”

历代书法家(唐朝)--颜真卿

唐京兆万年人,字清臣。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被缢杀。

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工于尺牍;从褚遂良,张旭得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东方朔画赞》《 多宝塔碑》《 颜勤礼碑》 《祭侄文稿》《 中兴颂 麻姑仙坛记》 《颜家庙碑》《 争座位稿 自书告身 》等皆为其名作。

《祭侄文稿》颜真卿行书墨迹。 元代鲜于枢评此帖为 “天下第二行书”。在此帖真迹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书有很大的益处。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历代书法家(唐朝)--柳公权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 耀县)人。元和初进士,历仕校书郎、侍书学士、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他生活在中堂时期,历穆、敬、文宗三朝,此时,唐代书法改革运动基本高成,时代赋予柳公权的使命不是开拓而是守成,柳公权的历史功绩在于他用创造精神承接颜鲁公的成就,取得“颜筋柳骨”的历史论顶,为唐代书风建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旧唐书》讲:“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书。”他学颜字,但能自创新意。世称“颜筋柳骨”,指出他们书法的不同点。柳字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他又吸取了北碑中方笔字斩钉截棱角分明的长处,把点画写得好象刀切一样爽利深挺。他又吸取虞,欧楷书结体上的紧密,颜真卿楷书结体的纵势, 写出了独树一帜的柳体。

历代书法家(宋)--黄庭坚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江西修水人。后世称他黄山谷。《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

他的行书,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用笔如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其结体从颜鲁公《八关斋会报得记》来,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学他的书法就要留心于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和结体的舒展大度。 至于他的草书,赵孟俯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叹。”我们看他的《花气诗》笔势苍劲,拙胜于巧,肥笔有骨,瘦笔有肉,“变态纵横,劲若飞动”。其美韵不亚于行楷书。《请上座帖》“笔势飘动隽逸”更是稀世佳作。

历代书法家(宋)--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老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的书法萧散简远,深得晋宋间人用笔之妙,常为土大大所仿效。 《椤严经旨要》卷,纸本,纵299厘米,正书,凡二接,经文计七十二行,行二十三至三十六字不等。《椤严经》唐般刺蜜帝译。十卷。王安石摘录其中观世音发妙耳门,从闻思修。此卷,于正书中间有行书,淡墨疾书,笔画清劲,虽行次紧密,少有空白,然并无缭乱之感。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历代书法家(宋)--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他的书法从“二王”, 颜真卿, 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讲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他在对书法艺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用传统技法去进行书法艺术创造,在书法艺术创造中去丰富和发展传统技法,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模古。他在执笔方法上运用异于常人的特殊方法,还注意书写工具的改革。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爱酒诗》、《寒食诗》、《蜀中诗》、《醉翁亭记》等。

《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作。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历代书法家(宋)--赵孟頫

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冠绝古今。著有《松雪斋集》。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所以,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他的文章冠绝时流,又旁通佛老之学。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赵氏楷书中也有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典之作。

历代书法家(明)--唐寅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

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主要学赵孟俯,更受李北海影响,俊逸挺秀,妩媚多姿,行笔圆熟而洒脱,唯笔力稍弱,钩挑牵丝绵软,结构亦略趋松散。故王世贞评曰:“伯虎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

历代书法家(清)--邓石如

邓石如,安徽怀宁人,原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完白山人,因避清仁宗名讳,故以字行。出生寒士之门,祖辈的“潜德不耀”的人品和“学行笃实”的学业以及骜岸不驯的性格对他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之功。20岁左右即开始了一生的游历生涯,浪迹江湖,到处寻师访友。他的一生,伴随着刻苦自励,倾注艺术的全部生活内容几乎就是“交游”二字。不求闻达,不慕荣华,不为外物所动,不入仕途,始终保持布衣本色,这完全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逍遥”人生。

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他的书法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隶书则从长期浸*汉碑的实践中获益甚多,能以篆意写隶,又佐以魏碑的气力,其风格自然独树一帜。楷书并没有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浑朴,与时俗馆阁体格格不入,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比较而言,他的行草书不如篆隶功力深厚,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这里不再赘述。邓石如的篆刻艺术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留在古代篆刻里再和你一起探讨。

历代书法家(清)--吴昌硕

清末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原名俊卿,字昌硕,别号苦铁,浙江安吉人。少年时他因受其父熏陶,即喜作书,印刻。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写《石鼓》中融汇变通。沙孟海评:吴先生极力避免“侧媚取势”,“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种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揉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的多。吴昌硕的行书,得黄庭坚、王铎笔势之欹侧,黄道周之章法,个中又受北碑书风及篆籀用笔之影响,大起大落,遒润峻险。

历代书法家(近代)--李叔同

李叔同,弘一大师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笔名和别号甚多,达250多个。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是我国著名的书画篆刻家、音乐家、戏剧家、教育家、诗人、学者,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二十世纪中国十大书画家之一,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其把诸多科门类集归一身,登峰造极,在中国五千 年的历史长河中是空前绝后的,并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是中国绚丽至 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更是一位旷世奇才,享誉世界。

李叔同自幼聪颖过人,五岁时丧父,从其母王氏习诵名诗格言。十岁时始读经史诸籍,后从 唐静岩、赵幼梅学诗词、书画 和篆刻。

李叔同先生的书法早已享誉近代中国书坛,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的一幅 字为无尚荣耀。李叔同书法分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出家前,第二时期出家后。

内印外印的关系是什么

之前我们介绍了清代篆刻家赵之谦的“印外求印”论,有朋友问,到底什么是印外求印。这就要先回答“印内”与“印外”的如何区分。与吴昌硕、...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