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氏是曹魏核心家族,夏侯渊之子夏侯霸,为何忘了父仇投靠蜀汉?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2浏览:1收藏

夏侯氏是曹魏核心家族,夏侯渊之子夏侯霸,为何忘了父仇投靠蜀汉?,第1张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祸乱朝纲,荼毒百姓,导致天下大乱。曹操不耻与其为伍,遂改名易姓逃出洛阳,至陈留举兵起义,首次打出了“扶汉除贼”的口号。从大的方向来说,此次起兵口号鲜明,引来了无数割据诸侯的积极响应,整体效果非常的不错。

然而!站在曹操的角度上,他的起点并不算高,起兵的时候面临着几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反而使自己在诸侯林立的时代中陷入了极度被动的局面。

第一、家世背景的影响

曹操的父亲是宦官曹嵩,其为人贪婪,为官腐败,依靠其养父曹腾的影响力,担任朝廷司徒。任职期间常常因权导利,是汉末时期最大的贪官之一。后来曹嵩又斥亿万巨资买通中官,被朝廷拜为太尉,位列三公。更加肆无忌惮,以权谋私,臭名昭著。

因此!曹氏家族虽然富甲一方,名声却非常不好,无论士大夫官员还是普通百姓,对曹氏都没有太多的好感度。曹操顶着贪官、宦官之后的家世背景,在乱世中招兵买马的难度非常之大,几乎没有人愿意投靠在他的麾下。所以!第一次招兵的时候,外姓将领的占比毫不意外的为零。

第二、资金缺乏

公元188年,汝南葛坡黄巾肆虐,各级郡县相继告破。太尉曹嵩免官潜逃回谯县,标志着曹氏家族从此没落。曹操逃至陈留举兵的时候,并没有得到曹嵩的支持,曹嵩反而带着少子曹德到琅琊避难。因此,资金短缺是困扰曹操的最大难题。在战乱时代拉起一支队伍,钱粮是最基本的法则。在没钱没粮的情况下,没有谁愿意提着脑袋为你卖命。

曹操首次招兵是中平六年,逃入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但并没有成功,因为他在陈留己吾几乎没什么家财。直到中平六年冬十二月,他才拉起了第一支队伍。据《世语》记载,当时是靠一个叫卫兹的陈留人资助,总共招揽了五千兵马。

第三、诸侯勾心斗角,再次给曹操沉痛的打击

诸侯联盟讨董的时候,各自勾心斗角、保存实力。曹操苦劝众人不听,于是孤军深入追击董卓,被卓将徐荣打得全军覆没。无奈之下,曹操与夏侯惇到扬州募兵,可惜没人愿意追随。后来扬州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送给他四千兵马。曹操带着这支靠施舍的队伍寄居在张邈的陈留郡,是兖州境内最不起眼的一股势力。

不久后,由于待遇问题,这支队伍集体反叛。虽然曹操及时镇压,但不叛者仅仅五百余人。

因此!曹操早期的发家史并不如我们所认知的一帆风顺,相反特别的艰难。曾几度濒临破产的边缘。

幸运的是,无论曹操的情况如何窘迫,在他身后始终有两大家族默默支持。一是曹氏宗族,二是夏侯家族。这两大家族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全力以赴。

起点不高的曹操,能够快速的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夏侯氏与曹氏的支持。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夏侯家族的支持,曹操的发家之路会比之前更加艰难。他很可能跟刘备一样,在这条道路上多打拼十年八年。夏侯家族实则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

夏侯家族的成员非常得曹操信任,享受的待遇与众不同。起初,夏侯惇常常打败仗,被调侃为“常败将军”,但其集团内第一大将的身份却永远都不可撼动。夏侯惇退居二线之后,其族弟夏侯渊立马接替了北军第一大将的身份。

曹操敢于把军权交给夏侯氏,夏侯氏手握重兵却无丝毫异心。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亲人之间的彼此信任。因此!夏侯家族是曹魏集团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其政治信仰绝对的一致。换句话说,谁要是反对曹魏集团,就是反对夏侯家族。

夏侯霸作为夏侯渊的儿子,是后三国时期夏侯家族的核心成员。但是!在公元249年,夏侯霸却背叛曹魏,投靠了跟他有杀父之仇的敌国蜀汉。他为什么要反对自己家族的政治信仰叛国投敌呢?

公元219年,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被蜀军杀死。夏侯霸得知父亲阵亡的消息,对蜀汉深恶痛绝、势同水火,常常恨得咬牙切齿,发誓要为父亲报仇雪恨。从公元220年,到公元248年,这二十八年之内,夏侯霸从来没有忘记父仇。他无时无刻不在思索复仇计划,并多次统军对蜀作战。

由此可见!夏侯霸对蜀国的仇视态度根深蒂固,他投入蜀汉的举动,肯定是不得以而为之。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驾崩,年仅八岁的曹芳接替其位。临终前,曹睿挑选了两位托孤重臣。一位是曹氏宗亲曹爽,另一位是外姓大臣司马懿。由于曹芳年幼,朝堂内外的大小事务多由托孤大臣商量处理。曹爽、司马懿为了争夺权势,各自拉帮结派,明争暗斗。

曹爽是曹氏宗亲,拥有曹氏宗族与夏侯家族的鼎力支持,实力雄厚。起初,曹爽阵营占据了绝对的主动。但是司马懿老谋深算,明知实力不如曹爽,于是隐忍不发,常常示之以弱。曹爽越来越骄傲,越来越目中无人,对司马懿的防备也逐渐松懈。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同曹芳离开洛阳,至高平陵扫墓之际,联合蒋济等人发动了“高平陵事变”。大将军曹爽被杀,其爪牙被连根拔起。从此!曹魏政权落入外姓司马氏之手。司马家族的政治倾向跟曹魏完全不同,他的目的是取而代之。因此,但凡政治信仰与曹氏一致的,都是其严厉打击的对象。曹爽阵营中的张当、曹羲、曹训、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等受到牵连被诛灭三族的大臣数不胜数。

——太常夏侯玄也被剥夺军权,公元254年被司马氏夷灭三族。如果夏侯霸不背叛魏国,等待他的也将是同样的结果。

当初司马懿召夏侯玄还京,派郭淮去接管前线队伍。自从张郃战死之后,郭淮对司马懿马首是瞻,是司马家族的亲信。加之他素来与夏侯霸不和。所以夏侯霸心里面比谁都清楚,夏侯玄此去肯定凶多吉少,自己也会被郭淮所害。于是他劝说夏侯玄投降蜀汉,从长计议。

夏侯玄不愿为了苟活性命而投降敌国,于是拒绝了夏侯霸的建议。夏侯霸只好独自去投降了蜀汉。

常言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背负血海深仇的夏侯霸,为何没有去投降东吴?反而钟情于仇敌蜀汉呢?

第一、就近原则

高平陵事变之前,夏侯霸与夏侯玄正在汉川前线作战。从汉川到东吴,一来要经过蜀汉的防区,有被蜀汉堵截的危险。二来远隔千里之外,很可能被魏兵追击。

事实上!夏侯霸能成功奔入蜀境,已实属不易……

南趋阴平而失道,入穷谷中,粮尽,杀马步行,足破,卧岩石下,使人求道,未知何之。蜀闻之,乃使人迎霸。

因此!越过蜀汉投奔东吴,是他想都不敢想的问题。最保险的方法就是采取“就近原则”直接投降蜀汉,既可避免被蜀汉的堵截的危险,也可以规避被曹魏的追击。

第二、姻亲关系

虽然夏侯霸与蜀汉是世仇,贸然投靠很可能被斩杀。但是!他有一道“姻亲关系”作为护身符,可以规避这一风险。

——夏侯霸的从妹是蜀国国丈张飞之妻。

公元200年,曹操亲征刘备,刘备全军溃败,仓惶逃奔袁绍,第一大将关羽被曹操擒捉,张飞也下落不明。根据推算,张飞应该逃到了沛国。据《魏略》记载,夏侯渊的侄女、夏侯霸的从妹在本郡樵采,为张飞所得,后娶为正妻,诞有两女皆做了蜀国皇后。因此!夏侯霸是张飞的大舅哥,是张皇后的舅舅,是蜀汉未来接班人刘禅之子的二大爷。

拥有这层亲戚关系,夏侯霸投降蜀汉后。不仅不会被害,刘禅还得笑脸相迎。

第三、利益关系

夏侯霸是曹魏边界的一线将领,长期负责对蜀作战工作,对曹魏边界的地理环境以及兵力布防了如指掌。对蜀汉集团来说,得到夏侯霸的投靠,相当于捡到了一张魏蜀边界的军事布防图。派夏侯霸为将伐魏,对曹魏知己知彼,有利于蜀汉北伐。

对于蜀汉来说,杀掉夏侯霸并不划算。重用他反而会收获更多。

站在夏侯霸的角度,他与蜀汉是否仇敌关系已经不重要了。曹魏当前的头号大敌,是乱国代魏的司马家族。当务之急,只有保住自己的性命才是头等大事。只有保住性命,才有继续与司马懿博弈的资本。

——投降蜀汉是唯一的正确选择。既能保证生命安全,也能确保得到重用。

蜀国:

1、桃园三结义:刘备,张飞,关羽

2、蜀国五虎将:张飞,关羽,赵云,马超,黄忠

3、刘备妻子:糜夫人,甘夫人,吴国公主孙尚香

4、关羽之子:关兴,关羽义子:关平

5、张飞之子:张苞

6、马超旧时的兄弟:马岱

7、马超,马岱之父:马腾

8、诸葛亮之妻:黄月英

9、南蛮大王孟获、祝融夫妇

10、诸葛亮之义兄:吴国谋士诸葛瑾

11、诸葛亮弟子:马谡,马良,姜维

魏国:

1、曹操嫡长子:曹丕

2、曹操其他儿子(按年龄):曹植,曹彰,曹冲

3、曹丕的妻子:甄姬

4、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

5、魏国五良将:张辽,张郃,乐进,于禁,徐晃

6、夏侯兄弟:夏侯惇,夏侯渊

吴国:

1、孙坚之子:孙策,孙权,孙尚香

2、孙策之妻:大乔

3、孙策之兄:周瑜

4、周瑜之妻:小乔

5、大小乔姐妹

扩展资料:

三分魏蜀吴的时代背景

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孙权、刘备双方也开始各自争夺荆州。刘备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孙权部将周瑜也向荆州南郡发兵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

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吕蒙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汉军相持。

222年,张飞被杀,刘备出兵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益州,刘备不久便驾崩于白帝城。之后不久,在诸葛亮、孙权的努力下蜀汉、东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

可能很多人奇怪,为什么曹家和夏侯家会这么亲,很多姓夏侯的都是曹操的亲戚。其实曹操家原本就是姓夏侯,只是后来改成姓曹,这是什么呢?其实这方面的记载有很多,因为曹操的生父曹嵩原本就姓夏侯,而且曹嵩还是夏侯惇的叔父,所以这两家实际上也就是亲戚关系。而且曹家和夏侯家也是非常争气,出了很多有名的人物,这样才撑起了曹魏这个国家。

听说,曹操原本姓夏侯。为啥曹操后来不把姓改回来?到底怎么回事?

1,讲真,曹操的身世之所以有争议,就是因为没人知道他爹曹嵩到底是谁的儿子,目前来说曹嵩的爹最有可能的是曹腾的某一个亲兄弟,过继给了曹腾,至于曹嵩的本姓是夏侯家,不足为信。

2,曹操的祖辈不是认了一个曹性宦官做爸爸吗。

3,复旦大学已经对曹操后人和夏侯后人做了一些基因对比,得出结论曹操跟夏侯家没有关系。

4,关于曹嵩的身世,《三国志》记载:曹嵩生曹操,曹操被认为是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人 ;但《三国志》又记载莫能审其(曹嵩)生出本末;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引用三国吴人所注《曹瞒传》提到曹嵩本姓夏侯,为夏侯惇之叔父;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中对曹嵩出身的诋毁说法是父嵩乞丐携养(路边要饭的) 。

5,已经有结论了。曹操后人和夏侯家后人有同一个祖宗的概率可以说是0。曹操本夏侯氏完全是抹黑。不过曹操是曹参后人的概率也被清零了。

6,只能说明他原本不姓夏侯。。。

7,因为夏侯操 难听 瞎猴操

8,推测曹操本姓夏侯这个流传的信息大体可以从这3个基本条件进行讨论,1是曹操父亲是被曹氏宦官收养 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的收养思维都不太可能会收养一个异族的男孩 即使是真的出于类似战友好兄弟这种深刻情感而收养 也不需要改姓,2曹操生性多疑 却偏偏对夏侯家族无限信任 甚至把夏侯后辈视如己出说两者没有特殊关系不太符合常理,3现代所谓DNA检测以证曹和夏侯两家没有关系说服力不强 首先2者当时有可能是远亲 到了N代以后再检测 准确性很低其次现代检测的范本是否准确不能保证。个人更偏向于曹操跟夏侯家可能是隔几代的远房亲戚,但两家是世交,才有了夏侯家族对曹操的鼎力资助以及曹操对夏侯家族的无限信任。

9,这个好像是这真的,本姓夏侯,跟夏侯渊们是有亲戚关系的,不然夏侯渊他们怎么可能帮他。

10,对曹操墓的关注只有13年,不知其后有什么新发现,有劳知道的帮忙科普下。据我所知,DNA鉴定古人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技术,也并不为考古界所认同,只能说是一种结论或者成果。其次,若曹嵩为夏侯氏,那么曹嵩和曹操的DNA必然与曹鼎等人不同,以曹鼎的DNA为依据只能是个自欺欺人的笑话。最后,将近二千年无论是家谱所追寻到的现代人,还是曹操这一系的血脉,早就无考,而族谱的真伪,以及二千年保持血脉没有过继等其他常见历史因素在内几乎是不可能的。若撇清曹操和夏侯氏关系是根据13年的DNA测验,怕是笑话没看够的。

11,貌似是类似于陈家和司马家那种吧。

12,嗯,原名夏侯吉利。

13,曹氏和夏侯氏有通婚的,夏侯尚娶了曹真的妹妹。

14,原来研究历史就是研究这个的呀。故纸堆里刨这种学问,已经刨了几千年,还要继续刨下去?

15,为啥要改回来,他爸姓曹,他随着姓就是啦,至于他爸之前叫什么,有啥关系。再说,他爸都过继给了曹腾,随曹腾姓,没问题呀。

16,嗯,曹家那么多人,曹仁曹洪曹纯曹休等都姓曹就曹操姓夏侯。

17,因为曹操跟夏侯惇亲的和一个人似的。

18,因为和夏侯杰同姓他嫌丢人。

19,曹操听说是夏侯一族的养子,如果这么说的话夏侯惇那一波夏侯族人不是跟曹操兄弟伙的?

夏侯惇是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夏侯惇是西汉太仆夏侯婴之后,夏侯渊族兄。勇猛善战,十四岁时有人羞辱其师,他便将那人杀死。曹操举兵讨伐黄巾军时,夏侯惇随曹操征讨,担任裨将。

初平元年(190年),讨董卓联军组成后,曹操行使奋武将军,更以夏侯惇为司马,跟随曹操到扬州募兵。曹操建立势力后,派夏侯惇屯白马,不久又升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

扩展资料:

民间形象

明代罗贯中所撰之《三国演义》第18回写道夏侯惇在徐州攻防战时迎战吕布部将高顺,高顺败逃,夏侯惇从后追赶,不料遭另一名敌将曹性射箭偷袭。夏侯惇左眼被射中,痛得怒吼一声便匆忙用手拔箭,却不慎连着眼珠子拔了出来。

夏侯惇立即大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便把眼睛塞进嘴巴吞咽下去;然后又挺枪纵马,上前杀了曹性报回一箭之仇。

虽然《三国演义》书内多有杜撰创作成分,故此“夏侯吞眼”一事理应纯属虚构。但是由于这段情节精密紧凑,不单止直接描绘出夏侯惇的勇猛无惧,更侧面映衬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的传统孔儒观念。

因此一直深受说书人或普遍读者的喜爱,久而久之即成为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由是更加强了民间认为夏侯惇刚烈强悍的印象。

-夏侯惇

三国演义的人物关系图:

魏蜀吴人物势力总结:

1、曹魏    

文臣: 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刘晔、蒋济、陈群、华歆、钟繇、满宠、董昭、王朗、崔琰、毛玠、杜畿、田畴、王修、杨修、辛毗、杨阜、田豫、王粲、蒯越、张继、杜袭、枣祗、任峻、陈矫、郗虑、桓玠、丁仪、丁廙、司马朗、韩暨、韦康、邴原、赵俨、娄圭、贾逵、陈琳、司马懿    

武将:张辽、徐晃、夏侯惇、夏侯渊、庞德、张郃、李典、乐进、典韦、曹洪、曹仁、曹彰、曹纯、于禁、许褚、吕虔、李通、文聘、臧霸、郭淮、钟会、邓艾、曹休、张燕、张绣、朱灵、路昭、史涣、韩浩、王凌、孙礼、秦朗、郑文、夏侯尚、毌丘俭、诸葛诞    

2、蜀汉    

文臣: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庞统、法正、许靖、马良、徐庶、陈震、杨仪、费祎、蒋琬、孟优、黄皓、诸葛亮    

武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魏延、关平、周仓、关兴、张苞、陈到、李严、姜维、廖化、马谡、马岱、陈式、雷铜、吴兰、王平、任夔、张翼、马忠、张南、冯习、傅佥、关索    

3、孙吴

文臣:陆逊、张昭、张紘、鲁肃、虞翻、顾雍、诸葛谨、诸葛恪、陆凯、骆统、周鲂    

武将:周瑜、吕蒙、甘宁、太史慈、程普、黄盖、韩当、周泰、蒋钦、丁奉、徐盛、陈武、凌操、凌统、潘璋、朱然、孙桓、马忠、孙韶、朱桓、夏恂、周平、全琮、于诠    

4、群雄    

诸侯:张角、何进、董卓、袁绍、吕布、袁术、刘表、刘璋、马腾、张鲁、韩遂、公孙瓒、韩馥、刘岱、王匡、张邈、孔伷、陶谦、鲍信、桥瑁、袁遗、孔融、张超、张杨、刘度、赵范、金旋、韩玄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

三国的曹姓原本是大长秋曹节的姓。曹节是一位很有权势的宦官,他后来收养了一个儿子就是曹嵩。曹嵩后来成为汉灵帝的大司徒,大鸿胪。实际上,曹嵩和曹节并没有血缘关系。“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与惇为从父兄弟。“

曹操是夏侯氏,当时的历史记载都是这样认为的。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嫁给了夏侯㮘为妻。这个夏侯氏是汉代夏侯婴的后代。可见那个时代姓夏侯氏的不止一家。

曹操与夏侯氏家族联姻有助于家族地位的增强。

夏侯氏是曹魏核心家族,夏侯渊之子夏侯霸,为何忘了父仇投靠蜀汉?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祸乱朝纲,荼毒百姓,导致天下大乱。曹操不耻与其为伍,遂改名易姓逃出洛阳,至陈留举兵起义,首次打出了“扶汉除贼”...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