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氏起源和发展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2浏览:1收藏

洪氏起源和发展是什么?,第1张

一、洪氏的起源:

上古炎帝的后裔,黄帝时任水官。史书云:“共工,人面,蛇身,朱发。”是把共工神化的一种描绘。其活动中心应在黄河中游,近伊、洛流域。据古史记载,他曾与颛顼争为帝,怒而撞不周之山,使支持天的柱子被撞断,地的四角也裂开,所有这些神话般的描绘都是在说明炎黄两系争权斗争的激烈。

为了怀念这位先人,遂有共姓。后因避仇,又因共工有水德,成洪姓,尊共工为洪姓的得姓始祖。

二、洪氏的发展:

1、入闽。关于洪姓入闽的记载,主要见于各地族谱。其主要途径及时间如下: 南宋乾道五年(1169),江西乐平人洪迈(洪皓之子)知泉州府,其子十九郎暨诸从兄弟十六郎、十七郎、十八郎随洪迈到泉州,后裔分居武荣石竹(今南安丰州)、同安柏埔、金门烈屿等地。宋乾兴元年(1022),江苏吴县人洪仁王遂任长泰知县,其后裔定居长泰县。洪仁璲被尊为洪氏开漳始祖。

2、蕃衍。在漫长的岁月中,洪姓通过多渠道迁徙南安,不断蕃衍生息,石井古山洪氏始祖菊轩,宋太平兴国年间由仙游迁入。裔衍水头后房等。石井岑兜洪氏明洪武丁卯年(1387)自同安小嶝岛迁入。华美洪氏始祖洪天凤。宋末咸淳间从武荣迁入。裔居霞美、大演。并分支码头洪山。

3、杏埔洪氏宋末从武荣迁入。裔居霞美镇杏埔。英都洪氏宋末元初,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之后裔陈顺斋,携子温斋为避元兵追剿而入英都,温斋入赘洪家,生子良斋,始承母姓为洪。考洪家先世,系十六郎洪权之孙洪天锡后裔。洪天锡子洪俊卿,因避难从武荣石竹迁英山,埋名隐讳别号九使。九使身后仅存一女,温斋入赘后,生子改姓洪,自立堂号"翁山"。裔居英都10个村。

4、丰州西华洪氏由石狮蚶江洪窟迁入。丰州仙河洪厝崛洪氏由晋江屿头迁入。石井仙景、崛斗、营前,丰州沃柄,水头油园,溪美后楼,东田官田等洪氏,从晋江英林分支。

5、唐高宗总章二年(669),河南光州固始县58姓军校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相传其中有洪有道,后裔居闽中、闽南一带。又据传唐末五代,有河南光州固始人洪十四郎(朝奉)偕二子随王审知入闽,驻武荣泉山,后迁居晋江英林。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江西乐平人洪皓之弟洪皎丞福州府。后其长子迁居建宁府。次子洪道于南宋年间遵父训移居同安小嶝岛。

营前地处南安石井湾,前临瀛江,背靠鳌峰,山明水秀,环境优美。营前洪氏家族祖籍晋江英林。始祖十四朝奉公(“十四郎”和官名“朝奉大夫”的合称)原籍河南光州府固始县,唐末偕二子随王审知入闽,经三徙,于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定居英林。从此族裔繁衍,瓜瓞绵延,成为闽南一大望族。及传至十四世宗远公,于元代由英林宅角分居溪前村。再传至十七世嗣明公,约于明初由溪前徙居南邑四十四都营前村,是为营前洪氏肇基祖。自此宗远公裔孙支分“三前”(溪前、庵前、营前)。营前洪氏家族现已传至三十九世“乃”字辈,是英林洪氏族中发展最快的支派。现在家乡人口数2000余人,另有上千族裔分布于福州、厦门、江西、广东、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地。约于清康熙年间,迁往广东惠州府海丰县的醇仁公支派,和江西吉安府万安县的应怀公支派,由于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等多种客观原因,致使宗亲叔侄关系中断300余年。1993年重修宗祠和族谱时,特派人到岭南等地觅亲,终于使这两个支派的宗亲与祖籍重得联系,实现先辈嘱咐“一定要认祖归宗”的夙愿。

  营前洪氏宗祠兴建于何年代,无史可稽。据“大营前洪氏族谱”重修时间推断,宗祠曾于清雍正乙巳年重修过,距今270余年。另据祖辈传说,清嘉庆年间,营前著名船长因受蔡骞“海盗”案件株连,致使宗祠遭清军官兵焚毁,大厅口石吟火烧痕迹可作历史见证。直至道光年间才按男丁人数集丁钱修复。此后历经1 7 O余年风雨虫蚁侵蚀,久年失修,加上“文革”期间祖宗神主被焚烧,宗祠长期无人管理,致屋盖破漏,中脊已处下塌之危。

  1993年春,旅菲侨亲洪金榴先生回国探亲,积极倡议重修,海内外宗亲一致赞成,当即成立“营前洪氏宗祠筹建会”着手进行筹备工作。旅港宗亲洪凯展、洪启锐、洪瑞意、洪君令、洪安顿等带头解囊捐资,海内外宗亲也踊跃乐捐。经数月筹措,于当年农历六月中旬动工兴建。宗祠重建工程以原方位(癸丁兼丑未)、原尺寸、原风貌为原则,并在结构上加以改革,即木柱木栋一律改为石柱、石栋,增设门路亭和围墙等。经半年时间的紧张施工,于农历十二月中旬告竣,造价人民币50万元。重建后的洪氏宗祠,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花草人物,栩栩如生,显得更加雄伟壮观。当时被人们誉为闽南地区一流宗祠。1994年2月4日,即农历岁次癸酉年十二月廿四日,营前洪氏家族举行隆重的“营前洪氏宗祠重建落成暨升祧庆典”。1200多名来自闽南地区各县市、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地的贵宾和宗亲欢聚一堂,畅叙亲情,气氛热烈,盛况空前。

  营前洪氏家族世代勤奋学习、拼搏进取,曾出了不少社会贤达,经济生活也比较宽裕。科举时代,特别是明末清初,营前曾出了十几位名宦绅士。诸如:洪秀荣(九世)崇祯辛未年(1631年)钦授镇国将军;洪熙宗(九世)崇祯甲申年(1644年)光禄大夫、都督同知,妣陈氏诰赠一品夫人;洪秀宗(九世)康熙甲辰年(1664年)一品光禄大大、左都督,妣王氏诰赠一品夫人;洪熙孟(八世)康熙丁未年(1667年)诰赠参将正品;洪应怀(十世)康熙七年(1668年)钦授副总兵官;洪渭叟(十世)康熙八年(1669年)钦授威略将军;洪心江(八世)康熙壬子年(1672年)中宪大夫,妣曾氏诰赠一品夫人;洪翼如(十世)康熙十二年(1673年)钦授都司;洪章河(十世)康熙乙丑年(1685年)承德郎、庐州府知府;洪朝端(十世)康熙丁卯年(1687年)一品光禄大夫,左都督盖印将军。康熙年间还曾出现了父子科第、兄魁弟解、科甲蝉联的动人事迹,即十世祖洪守辟(海丰支派)康熙十四年(1675年)中举人,其子洪宸拂、洪宸孚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同科中经魁和解元,次子洪宸孚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再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充三朝国史馆纂修、户部清吏司主事,目前海丰县还有“洪翰林”的遗址、遗墨。洪士达(十一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入国子监太学生选州司马。洪以居(十一世)咸丰十年(1860年)中选魁;另有多名太学生、府庠生、邑庠生。清代还出了一位闻名厦门的大商贾——洪古伯,厦门有一条街道叫“洪本部”(现第五码头附近),就是洪古伯当年开发、经营的集市。

  营前洪氏家族于近现代也出了不少社会知名人士。民国初期,营前曾出了几位有名的“火船舟代公”(轮船船长)即洪于选、洪士塞、洪水纺、洪于坑、洪金撰等。随着海运的兴起,村民经济生活有较大提高。这一历史时期被称为营前的“汉唐兴”时代。新中国成立以来,营前涌现出几十名大学生、博士、工程师、会计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千吨级远洋轮船长和轮机长、科局级和处级干部等。

  目前,营前人正朝着宽裕型小康生活目标前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营前洪氏族人必将以超越前人的胆识与气魄,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为祖国和家乡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宋代丞相洪适家谱《大演洪氏繁衍脉络》亦记载道经有老子寄胎洪氏之谓。而安徽婺源轮溪《敦煌郡洪氏通宗谱》卷一洪范《敦煌共洪氏世系传》则云: “周厉王末,共伯和摄天子事,诸侯多往依之。和遂弃国而隐,访道于洪崖,炼鼎共山之首。后有共氏女获遗丹,吞之,孕而生老君焉。故《太行经》云: ‘老子托胎洪氏。’谓鸿蒙结气始于洪崖也。”

洪[洪、鸿,读音作hóng(ㄏㄨㄥˊ)]

源于轩辕氏,出自黄帝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路史》中的记载,远古黄帝的帝号为“帝鸿”,其后裔中有以先祖帝号为姓氏者,称鸿氏。

在古代,“鸿”、“洪”二字同义通假,后有假称洪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属于以先祖官称名字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尚书》等的记载,共工是上古炎帝的后裔,在黄帝时期世袭为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史书中描述:“共工,人面,蛇身,朱发……”是把共工神化的一种美好描绘。古代共工氏部族的活动中心,在大河(黄河)中游地区,以及伊水、洛河流域。据古史记载,到了颛顼帝时期,共工起兵与颛顼争天下,后失败。传说共工在失败后,一怒之下一头撞倒了西北方支撑天地的不周山,造成了天塌地裂,引发了大洪水时代,因此被逐出中原。

共工氏为了不让自己的后代子孙忘记自己是水神,便在自己名字“共”的旁边加上“氵”偏旁,成“洪”字,留给后世子孙为氏,因此其后裔中有以之为姓氏者,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洪氏族人多尊共工为洪氏的得姓始祖 源于姬姓

①出自西周时期古洪洞国之子民,属于以国名为氏。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将兄长、周文王庶子伯侨(姬肸)封于杨邑(今山西长冶、洪洞一带),候爵,因称杨肸,史称杨候,建有杨侯国。因杨候将都城建于洪洞(今山西洪洞曲亭镇范村一带),后又称其为洪洞国。

在杨候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国都名称为姓氏者,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②出自春秋初期郑国君主郑武公次子共叔段,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共叔段,是郑武公姬掘突的次子。其母武姜在生长子姬寤生时受到惊吓,从此便厌恶公子寤生,而偏爱二儿子姬叔段,因此曾多次请求郑武公立姬叔段为太子。姬叔段虽然长的英俊潇洒,但郑武公并未同意改立太子。到了周平王姬宜臼二十七年(郑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郑武公逝世,姬寤生继位,是为郑庄公。姬叔段带着零丁随从逃奔于共邑小城(今河南辉县),再也没本钱与哥哥争天下了。郑庄公放过了这个反叛的弟弟,令其居于共邑,后死于斯地,史称其为共叔段。

在共叔段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共氏、京氏、段氏。该支共氏后裔后来因避祸,加“氵”偏旁改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③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庆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庆父,本名为姬共仲,是鲁庄公姬同的弟弟,他时常与王妃哀姜私通,哀姜氏齐桓公的女儿,依仗父亲势力,私下要立庆父为君。

在庆父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共仲氏,在庆父被杀之后,为避杀伐,多改“共”为“洪”称单姓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自古代共国之子民,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西周初期,姬姓族人有被封于共(今河南辉县),为伯爵,称共伯,建有共国。

到了春秋时期,共国被卫国所灭。亡国之后,共国王族子孙和国民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加“水“字偏旁成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官位,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齐官吏洪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洪赞,亦称鸿赞,就是秦朝时期的典客,汉朝时期的行令,在汉武帝时期改为鸿胪寺官吏。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改设其为洪赞,为鸿胪寺官署吏员。鸿胪寺的最高行政长官为鸿胪寺卿,副长官为鸿胪寺少卿。洪赞专职负责掌管传宣赞礼,到唐朝时期按通义字改称鸿赞。后历朝历代鸿胪寺皆设此官,直到后来的明朝时期,改为礼部侍郎。

在洪赞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省文称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改姓,属于避讳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献文帝名拓跋弘,北魏孝文帝名元宏,当时北方的宏(弘)氏为避其字讳,多改为谐音汉字“洪”氏。据史籍《百家姓考略》记载,豫章宏氏(今江西南昌)、常州弘氏(今江苏常州)为避唐高宗太子、唐明皇李弘(李宏)之名讳,多改为谐音字“洪”氏。

据史籍《姓源韵谱》记载,五代时期有刘弘昌、刘弘果二族,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宋宣祖赵弘殷的字讳,而改谐音字“洪”氏。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洪鄂罗特氏,亦称璜郭罗特氏、黄乌罗特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ongel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洪氏、黄氏。

⑵蒙古族乌兰氏,世居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 Hala,汉义“红”。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洪氏、红氏。

⑶蒙古族洪吉哩氏,亦称洪伊哩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弘吉刺部,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囊伊乌喇之伊蓝蜚儿塔哈村(今黑龙江富裕塔哈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onggiri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洪氏。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洪氏,是元、明两朝时期入中原的西域回回人,为随汉俗,借用发音相近的汉字汉化原名为姓氏。据文献《临清洪氏宗谱》记载,回族洪氏始祖是元朝大臣“赡思丁”,其后裔洪巴丹是回族洪氏的先祖。古西域人(今乌兹别克斯坦)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赛义德·舍姆斯丁·欧麦尔,Al-Sayyid Shams al-Din’Umar),在成吉思汗西征时率千骑迎降,后随大汗西征,立有大功。随返中原后就任元廷财政官员,后出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洪巴丹是赡思丁的后裔,曾有回族大阿訇之教职,其后代子孙以其教职的谐音汉字“洪”为汉姓,世代相传至今。洪巴丹是赡思丁的第几世孙,还有待进一步详细考证,其在山东临清的生息繁衍之所,就称作洪官营(现归河北省临西县老官寨管辖)很著名。

洪巴丹的后代建有清真北寺,史称“洪家寺”,系山东临清回族洪氏家族捐银所建,有记刻古碑为证。该寺已被列为全国十大清真寺之一,列第七位,规模和建筑十分壮观。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八旗通志》记载:

⑴满族宏义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霍域部,以部为姓,满语为Hongyi Hala,世居洪扬子沟(今宁夏贺兰山汝箕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洪氏、鸿氏。

⑵满族洪鄂氏,满语为Honge Hala,亦称洪峨氏,以地为氏,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洪氏、鄂氏、关氏。

⑶满族洪衮氏,亦称洪果氏,源出唐朝时期古沙陀突厥汪古部,在金国时期称女真黄帼部,以部为姓,满语为Honggon Hala,汉义“槐”,世居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洪氏、淮氏。

⑷满族洪佳氏,满语为Ho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长白山区,后多冠汉姓为洪氏、宏氏、关氏。

⑸满族洪罗氏,亦称洪骆氏、候勒氏、霍罗氏、洪克罗氏,满语为Honglo Hala,世居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何氏、石氏。

⑹满族洪达哩氏,满语为Hongdari Hala,世居嘉拉库(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一称在辽宁抚顺东南部),所冠汉姓待考。

⑺满族洪鄂春氏,亦称洪厄春氏、洪鄂绰氏,满语为Hongecun Hala,世居伊汉阿拉屯(阿勒巴金,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尼布楚)、雅兰(今俄罗斯雅兰河流域)、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洪氏、关氏。

⑻满族洪果奇氏,满语为Honggoci Hala,世居长白山区,所冠汉姓待考。 源于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裕固族洪氏,源出裕固族克孜勒氏,在明朝初期迎合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多改汉字单姓为洪氏。

源于高丽族,属于汉姓夷化为氏。清朝时期,朝鲜族人有洪氏,主源出四个支派:

⑴唐朝时期,文化使节洪肋悦至高句丽定居,从第十二代孙开始分为十三派,是为朝鲜南阳洪氏。

⑵公元九世纪末,王氏朝鲜高丽国太祖王建(왕건,公元918~943年在位)乘后新罗国王弓裔衰败之机,有唐人洪奎辅佐打江山,因功赐海丰府尹(郡王),是王氏朝鲜的开国功臣,海丰府后因此称洪州,是为韩国本道洪州洪氏。

⑶王氏高丽朝鲜高宗王皞(王昊)执政时期(公元1213~1259年),有宋朝使者洪志庆出使高丽,留任国学直学,后居于平山繁衍,是为朝鲜黄海北道平山洪氏。

⑷高丽的侍仲中有一洪兰,自明朝中期的外使,后留居朝鲜,出任侍仲(礼部尚书),后居富溪繁衍,是为吉林富溪洪氏。

明、清时期,有高丽洪氏被编入三卫、满洲八旗,将该姓氏又带回中国,成为今朝鲜族洪氏的主源。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壮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洪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洪氏,世代相传至今。

洪氏起源和发展是什么?

一、洪氏的起源:上古炎帝的后裔,黄帝时任水官。史书云:“共工,人面,蛇身,朱发。”是把共工神化的一种描绘。其活动中心应在黄河中游,...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