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知道孔孟颜曾四大家族的辈分是怎么排的?
孔、孟、曾、颜后裔行辈五十字:
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根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于高祖十二年十二月“自淮南还,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以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后周太祖郭威、宋真宗赵恒、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为了表示尊重儒学,都到曲阜祭祀过孔子。
尤其是乾隆帝曾先后八次朝孔,并于乾隆九年写给孔府经过避讳后的三十个字:
“希言公彦承,弘闻桢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1920年,孔子第75代孙孔令贻又续20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自从明朝初年朱元璋、朱允炆赐字辈以后,不但孔府族人按此起名,而且孟府、曾府、颜府也都相随而来,均按字辈起名,最终在民国时期才确定了这五十个字。
扩展资料: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2、孟子
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3、曾子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
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4、颜子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
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历代帝王封赠有加 。
——通天家谱
孔氏家谱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行辈:
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第六十五代本为“胤”字,衍圣公孔胤植为避皇帝庙讳,而将“胤”字改为“衍”字。
扩展资料
明代以前,孔氏后裔没有固定的行辈,那时人数尚少,各家取名很随意。
四十五代起,已开始订定行辈,但还不严格,同辈人多采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辈字。
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五十六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
衍圣公府还专门颁布了《孔氏行辈告示》:“……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所开列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
明崇祯年间,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报请皇帝,又立十字十辈。清同治年间,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经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辈。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
到20世纪90年代,曲阜当地的孔氏已传至八十代“佑”字辈。
-孔氏家族族谱
实际上,孔姓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他们的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4400多年以前的帝喾高辛氏。帝喾是黄帝的孙子,曾经继黄帝及其父少昊之后,领导中华民族70年,因此孔姓的人,当然也是黄帝的后裔。
关于孔姓的来源,《广韵》上面有这样的记载:“殷汤之后,本自帝喾次妃兰狄吞乙卵生契,赐姓子氏;至成汤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后代以子加乙,始为孔氏。至宋孔父嘉,遭华父督之难,其子奔鲁,故孔子生于鲁。”
由此看来,孔姓是出自殷商的子姓,而殷商的开国之君殷汤,则是帝喾的次妃所生的儿子契的后代,殷汤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是吞乙卵而生,就取字为乙,传了若干代,到了春秋时代,在宋国的孔父嘉,为华督所杀,他的儿子就跑到鲁国避难,并且在鲁国定居,所以孔子才会是鲁国人。
《史记孔子世家》上面,对于孔姓的渊源,有更为详细的说明:“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睾夷,睾夷生防叔,防叔畏华氏之逼,奔鲁。”
从这段记载,可以明显的看出,殷汤的后代以孔为姓,是始自孔父嘉。孔父嘉是春秋时代宋国的人,所以孔氏之得姓,应该也已经有了三千年的悠长历史。
《广韵》和《史记》上面对于孔姓的记载,内容大致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关于孔父嘉的后代奔鲁的记述:《广韵》上说,避华督之祸跑到鲁国的是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史记》上则说,奔鲁的是孔父嘉的孙子睾夷。实际上究竟是谁最先到鲁国开基,迄今仍众说纷纭,找不到确定的答案。
不过,无论哪一位才是鲁国孔氏的真正开山始祖,孔子之为孔父嘉的六世孙,已经是个不争之论。据考证,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祖父是伯夏,伯夏则是防叔之子。由此可见,孔父嘉不但是孔姓的创造人,而且的确是2000多年来举世同钦的至圣先师孔子的六世祖。
孔子以下的孔氏家谱,历2000余年如一日,把每一代子孙都记载得源源本本。因此,孔子的历代子孙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各种史书上的记载也未曾间断过,而且交代得清清楚楚。 像这样,能够把孔氏的世系追溯得分毫不爽,岂不是孔姓的人比别姓的人幸运,而又足以自豪自傲的地方!孔,的的确确是一个尊荣无比的汉族姓氏。
孔子第72代后裔孔宪铎先生 70岁进北大读博
从这个学期开始,70岁的孔宪铎拜小自己30岁的王登峰为师,在北大攻读心理学博士。作为孔子72代后裔,孔宪铎没有读完小学,却当过大学校长;他呼吁学界精英创办香港科大,也为在山东农村建厕所而奔走。记者在探究他的四种迥异身份的同时,也感受到这位传奇老人身上巨大的包容性。
肩负四种身份
学历身份:上了半年小学的大学校长
■未受正规教育
“我的中小学一共上过一年半。”
孔宪铎1935年出生在山东临沂郯城的乡下,小时候的生活在逃难中度过,孔宪铎根本不可能受到正规的教育。如今,这位原香港科大副校长微笑坦言:“我就上过半年私塾、半年小学、半年中学。中小学一共上过1年半。”
1950年,孔宪铎辗转来到香港做工。做工之余,这个历尽苦难的15岁少年常常想,怎么走出这样的日子。“唯有发奋读书。”他把工资一分一毫地积存下来,又把时间一分一秒地计划利用,他报了补习班,拜师学习,甚至还做了当地中学生的制服,这套制服被15岁的孔宪铎看作假日的礼服。
■勤奋获得成功:55岁时,他做到了代理副校长。
1954年,孔宪铎考入台中农学院,靠奖学金念完了大学。由于他没有受过正规的基础教育,上大学的头一年,功课非常吃力,上化学课不知道H2O代表水,上物理不知道什么是电子。于是他夜以继日地苦读,甚至大学期间,连同宿舍的同学他也不怎么认识——因为晚上人家都回来睡觉,而他却出去开夜车温习功课。由于努力,他以全班第三名的成绩大学毕业。
大学毕业后,孔宪铎考取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先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成为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专家。40岁的时候,他有了第一份工作,在马里兰大学做助理研究员,15年之后,勤奋的他已经当上了该校的代理副校长。
■一心为国出力
抵港就职那天,他在下榻的维多利亚湾会展中心楼上的豪华公寓里,几乎一夜未眠。
1991年,新成立的香港科技大学广罗名士专家共创一流名牌大学,有人力荐孔先生做理学院院长。此时,正是孔宪铎在美国事业发展的时期,但一想到可以为自己的祖国出力,于是他毅然决定前赴香港科大。
在抵港就职那天,他被安排在维多利亚湾的会展中心楼上的豪华公寓里,他几乎一夜未眠。“我躺在那么豪华的床上,透过玻璃看着美丽的维多利亚港湾,想着我当年睡马路的情景,短短40年,居然变化如此大。我把我的成功归结为我不懈的努力。”
最新身份:70岁的北大心理学系博士生
今年开学,孔宪铎以新生的身份出现在北京大学,70岁的他成了北大心理学系的博士。
破解心中疑问
“为什么我对子女的关爱比对父母的关爱更自动自发”
为什么再次做学生?孔宪铎说,“我有一个兴趣,但是兴趣中还有疑问,我在追求答案。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对子女的关爱比对父母的关爱更自动自发,虽然父母对我更好,所以我就一直想研究人性。原来我是学生物的,我了解人性的问题基本上是哲学的问题,于是我看了很多哲学的书,对哲学发生了兴趣。近两年我在研究基因,现在我想把基因和人性——一个是生命科学,一个是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希望能用生命科学的原理解决社会科学的问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我想做一点尝试。所以,我就想系统地好好研究一下,找一个大学读书研究。作为中国人,当然首选北大。”
■重新做个学生
“我希望读完之后,能用基因解释人类的行为。”
孔宪铎以前做过北大的客座教授,和北大的校长也都很熟。但这个念头,他没有和北大校长提起。去年,在为北大做讲座之后,北大党委副书记王登峰教授代表学校请孔宪铎吃饭。得知王登峰教授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孔宪铎对他说,“我对哲学心理学方面很有兴趣,能不能安排我到系里去讲一讲基因与人性方面的想法。”王登峰教授当即表示,“我下午正好有一节课,您去讲一讲吧。”讲了一节课,效果非常好。王登峰笑称,不如您留下作我的学生继续研究吧。孔宪铎于是又当了一回学生。
“王登峰教授研究的是人格,人格是人性的一方面,我现在正研究基因与人性,基因与人格。我希望读完之后,能用基因解释人类的行为。”
■师从“小”老师
“隔行如隔山,他在心理学方面就是我的老师。”
现在,孔宪铎等着他的老师王登峰给他安排博士生的课程,他说,我可能在学校里会选一些人格心理学方面和基础心理学方面的课。问到70岁的他会不会和20多岁的博士生们一起坐在北大教室里听课,孔宪铎点头,会呀,会呀,和孩子们在一起多好呀,我会感觉很年轻。
孔宪铎说,他主要的精力会用在写论文上。那么,他为什么不选择自己在家研究而去专门读博?“在学校更正规一点,”他说,“而且和老师、同学在一起,我还会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我们会相互学习。”
他“老师、老师”地称呼王登峰教授,叫得亲切,叫得自然。完全不介意自己是以大学校长的身份,拜在一位“小”教授的门下,孔宪铎说:“这怎么啦,隔行如隔山,他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这方面他就是我的老师。”
孔宪铎现在希望能做个优秀的学生。
血缘身份:故里助学的孔子后裔
“我的老家临沂需要一所大学……缺乏人才,就会永远贫穷!”
在孔宪铎来到香港科大就职,主持人向学生介绍他的履历时,学生们没有反应,但提到他是孔子的第72代后人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按照孔家排辈,孔宪铎是孔子第72代后人。从家谱来看,孔宪铎一家属于孔子60户中的第45户(陶乐户,十六派),祖籍在曲阜,于乾隆年间迁到临沂。在他的内心深处,不时汹涌着身为孔家后代的情怀。在办公室里,孔宪铎供奉着三尊孔子像,还挂着奉祠官孔子第77世孙孔德成先生的墨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在家中起居室里,孔宪铎也供奉着孔子像,书房里还挂着父亲唯一的遗墨:“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这20个字代表着孔家从第66代到85代20代的排辈。目前,孔宪铎是“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委员会”的副主席。
作为孔子后人,孔宪铎一直不遗余力地坚持创办临沂大学。他说:“我的老家临沂需要一所大学。我喊了十五年。很多人劝我不要搞了,我说那不行,临沂有近一千万人口,却没有一所大学,临沂的孩子要去外地读大学,有80%的不会回来,那临沂就严重地缺乏人才,就会永远贫穷!那太可怕了!”
去年10月,临沂大学已开工在建,预计建成后在校人数会达到5万人。
梦想身份:乡村厕所运动推动者
“筹建示范厕所,不是实用的教育,这是一个观念的教育。”
采访过程中,这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几次对记者说:“我希望我死了之后,墓碑上不用再写什么教授、校长等头衔,只写上‘中国乡村厕所运动的推动者’。”
从2000年开始,这个大学副校长一直在为在乡下修建厕所而奔走。
“从国外回国,我现在每次出门之前,都在宾馆先解决问题。”孔宪铎皱着眉头。“在外面,找不到一个厕所可用。在国外的房子,最干净的地方就是那儿的厕所。我到了山东乡下,看到那儿的厕所,臭气熏天,有的厕所连个帘子都没有,人们就开始如厕。”看到这些,孔宪铎心里很难过。
回到香港,孔宪铎马上四处奔走筹得了一些捐款。他回到山东临沂郯城找一个学校,要建一个示范的厕所。他的举动得到了当地很多人的不解。“为什么要建示范厕所呢?用得着这么讲究吗?”但他坚持:“这是一个观念,当一个人基本的卫生都不知道的时候,还能谈到什么尊严,还能做什么大事情呢?这不是实用的教育,这是一个观念的教育。”(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代小琳 本版 晨报记者 殷楠)
元朝孔氏第五十四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五十五代字辈为“克”,往后字辈如下所示:
1、大明洪武年间
——厘定十个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2、清朝乾隆五年
——再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3、清朝道光十九年
——续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4、民国年间
——孔子第76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报当时的北洋政府批准,又续了二十字(自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孔氏的迁徙传播
先秦时期,孔氏族人主要活动于山东、河南地区。秦汉以后,孔姓很快散播到河北、山西、湖南、广东等地。三国两晋时,迁移到浙江、江西东南地区。唐宋时播散到全国各地。清朝初期进入台湾地区。孔子单传七代,四十八代孙孔端友,1128年南迁。
宋朝时期,孔姓大约有2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8%,排在第70位。孔姓第一本省是山东,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665%。明朝初期,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孔姓后裔分布于冀、鲁、豫、苏、皖、鄂等地。
请问:谁知道孔孟颜曾四大家族的辈分是怎么排的?
本文2023-11-12 05:31:2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6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