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建立初,司马家族的“六等之封”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司马氏既然是汉代以来的著名世家大族,他们建立起来的西晋王朝又是以世家大族为其统治核心,就必然要维护世家大族的封建特权。为了巩固和加强司马氏的皇权统治,保护和扩大世家大族的政治特权,西晋王朝在官爵制度方面,实行了“六等之封”的分封制。
史载周代的官爵制度是公、侯、伯、子、男五等分封制。西晋时又发展为六等分封制,史称“晋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封”。
一、西晋的世家大族“六等之封”,是西晋官爵制度的一个特点。它适应了世家大族政治发展的需要。东汉、曹魏以来,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不断发展,在封建地主阶级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名豪大侠,富室强族”的阶层,也就是官僚大地主阶层。他们一般是历代书香,累世仕宦,姓名族望,门第显耀,称为世族大家,或门阀士族,或简称为世族、势族、士族。他们世代把持封建政权的重要官职,率领宗族宾客、部曲徒附聚族而居,建立起规模巨大的坞堡庄园,形成一股股武装割据的势力。他们往往“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形成自己独霸一方的独立小王国,把周代实行过的五等爵位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要求。
曹魏时期的司马氏,当是他们主要的政治代表。如在曹操统治年间,司马懿的长兄司马朗担任曹操的丞相主簿官职时,就“以为天下土崩之势,由秦灭五等之制”,主张恢复周代的五等之封,五等之封恢复不起来,也必须使州郡领兵。
曹氏宗室也有这一要求。如曹爽专政时,曾上《六代论》,从六代历史经验论述分封的重要。到了司马昭牢固地执掌曹魏政权、准备以晋代魏时,为了自己以名正言顺的法定手续称王称帝,便满足一些世族大家的封爵要求。264年3月,他自封为晋王,同时让世族大家定礼仪,贾充正法律,裴秀议官制,开始“分土画疆,建爵五等”,实行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制,对骑督以上的六百多官吏封以爵号。
二、司马昭的“建爵五等”当时,司马昭名为晋王,有封地二十郡,实是晋帝,他的王女、王孙“爵命之号皆如帝者之仪”。受封为公、侯、伯、子、男的官吏,都有大小不等的封邑、封地。如他的叔父司马平封为安平郡公,封邑万户。郡公之外,又有县公,封邑一千八百户。公之下的侯、伯、子、男又分为大国、次国。大国侯,封邑一千六百户,地方七十里;次国侯,封邑一千四百户,地方六十五里。大国伯,封邑一千二百户,地方六十里,次国伯,封邑一千户,地方五十五里。大国子,封邑八百户,地方五十里,次国子,封邑六百户,地方四十五里。大国男,封邑四百户,地方四十或三十里;次国男,封邑二百户,地方二十五里。
三、司马炎时期的“六等之封”司马昭时期的“建爵五等”,到晋武帝司马炎时期发展为“六等之封”。265年(泰始元年),西晋王朝初建,“朝延草创”,司马炎就决定“使同姓必王”,一下子封皇族二十七人为王。277年(咸宁三年),对王、公、候、伯、子、男六等的分封制度又作了明确规定,形成了西晋王朝的“六等之封”制度。这种分封制度的具体情况是:
1、王分为以郡为国的郡王和以县为国的县王。郡王以分封户邑的多少分为大国、次国、小国三等。最初是邑二万户为大国,一万户为次国,五千户为小国。后来又增加封户,大国增至四万户,甚至增至五万户、八万户或十万户。不满一万户的小国,都增满一万户。县王最初封邑一千户,后来增邑为三千户。
2、公、侯也有以郡为国的郡公、郡侯和以县为国的县公、县侯。郡公、郡侯邑万户以上为大国,五千户以上为次国,不满五千户为小国。
3、诸王、郡公、郡侯都设置军队。大国王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中军,兵二千人,上下两军各有兵一千五百人。次国王置上、下两军,兵三千人:上军,兵二千人下军,兵一千人。小国王置一军,兵一千五百人。公的军制同五千户的小国王,侯的军制同不满五千户小国王,置一军,兵一千一百人或千人。县王军制同于郡侯,也置一军。所有王、公、候的军队,都设中尉领兵。
4、诸王公最初大多在京城做官,不去封国,后来一般要去封国为帅,都督封国及各州军事。没有去封国的诸王,大国置守土兵百人,次国八十人,小国六十人,郡侯、县公也和小国王一样置守土兵六十人。
5、从277年以后,非皇子不得为王。诸王的支庶子孙只能受封为公、侯、伯、子、男。如大国、次国始封王之支子受封为公,承封王之支子则受封为侯,继承封王之支子受封为伯。五千户以上的小国,始封王之支子受封为子,不满五千户的始封王之支子及始封公、侯之支子都受封为男。其他不得受封。伯、子、男国都不置军。
6、各封国可以设置文武官吏,由各国自行选用。
7、各封国以封国中民户的户调为“诸侯秩”,以民户的田租为“侯奉”。一般是“三分食一”,即毎一民户的户调和田租以三分之二交给西晋王朝,其余的三分之一则交给受封的王公。
四、“皆录旧勋”分封司马氏的同姓贵族西晋王朝在实行分封制时,还保留了曹魏时期原有的一些封爵名号。如司马昭实行公、侯、伯、子、男五等之封时,也仍然有乡侯、亭侯、关内侯、关中侯、关外侯之类的封号。司马炎称晋帝实行“六等之封”以后,对县侯以下的传封次子也还给予亭侯、乡侯等名号。
他在泰始元年大封同姓诸王的同时,曾下诏说:“五等之封,皆录旧勋。本为县侯者,传封次子为亭侯,乡侯为关内侯,亭侯为关中侯,皆食本户十分之一。”这些亭侯、乡侯、关内侯、关中侯等,都是“五等之封”以外的封号。他们“皆食本户十分之一”,就是只享用封户十分之一的户调和田租。
从司马昭的“五等之封”到司马炎的“六等之封”,基本是“皆录旧勋”,主要是分封司马氏的同姓贵族,也分封拥护司马氏以晋代魏和灭蜀、灭吴有功的异姓世家大族。“六等之封”中的王的封号,主要是封给司马氏皇族。如西晋所封的同姓王国共有五十七个,而异姓封王的只有被废的魏元帝曹奂一人,而且还是虚封,只有王之名而无其实。王之外的公、侯、伯、子、男等封国多至五百余,司马氏同姓也占主要地位,其次是拥护司马氏的异姓功臣。
五、西晋王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西晋王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藩卫司马氏帝室。在篡夺曹魏政权、建立晋朝的斗争中,司马氏认为曹氏宗室“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等)于匹夫”,无力藩卫曹魏帝室,以致曹魏帝室孤立无援而灭亡。
鉴于这一历史教训,司马昭建立晋国时,“深鉴经远之统”,实行“五等之封”,想依靠司马氏和支持司马氏的公、侯、伯、子、男等保卫晋王室。司马炎维承和发展司马昭的分封制,想使司马氏的晋朝“建久安于万载,垂长统于无穷”,行“六等之封”,大封、实封同姓诸王,赋予他们强大的军政大权,让他们出镇州郡封国,“并拥强力,各据一方”,成为藩卫司马氏帝室的“藩王”、“藩国”。
与此同时,也对异姓功臣增封进爵,成为晋室的公侯。这样的分封,目的是使同姓诸王与异姓公侯相互牵制又相互协力,共同拥戴司马氏皇权。但是,结果却适得其反,晋武帝死后,就形成了“八王之乱”。而在“八王之乱”中,赵王司马伦纂夺晋惠帝的帝位时又滥封王侯。他的儿子都封为王,帮助他纂位的孙秀等诸党“皆登卿将,并列大封”,文武官封侯者数千人,连奴卒厮役也“加以爵位”。封的结果是“金银治铸不给于印,故有白版之侯”,只是一个空名。
到了西晋末年,司马氏帝室,企图维护晋室统治,也曾给一些少数民族首领封以王号。如封鲜卑族的一些首领为“亲晋王”或“代王”,封羌、氐族的一些首领为“晋归义羌王”、 “亲晋王羌”或“亲晋氏王”,等等。
司马家族一共做了十五代皇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司马家族),共一百五十五年。后被宋公刘裕所推翻,后建立南朝宋(又称刘宋),定都建康。从此进入南北朝时期。
扩展资料:
南朝宋(420-479年),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 、国力最盛的王朝。共传四世,历经九帝,享国60年。因国君姓刘,为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又按五德终始之说,其为水德,故又称水宋。
刘裕在东晋末期的乱世中趁势崛起,先后平定孙恩、桓玄、刘毅、卢循、司马休之等势力,又灭桓楚、西蜀、南燕、后秦等国。不仅统一了中国南方,同时也收复了山东、河南、关中等地,最终代晋建宋,定都建康(今南京)。
刘宋前期,社会安定,刘裕即位前后,大力推行改革,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打击豪强士族,整顿吏治,重用寒门,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亲自听讼,振兴教育,策试诸州郡秀才,举善旌贤,多次遣使访民间疾苦,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
刘裕死后,宋文帝刘义隆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元嘉年间一片繁荣,史称“元嘉之治”。然因文帝晚年北伐失败致国力大损,刘宋后期,朝政混乱,帝王更迭频繁。公元479年被权臣萧道成取代,建立南齐,刘宋灭亡。
刘宋是魏晋南北朝中第一个由寒门庶族建立的王朝,这一时期出现了“寒人掌机要”的政治局面 ,文化上涌现了一批影响深远的大家,如谢灵运、范晔、祖冲之、何承天等,建康文学史论在此时期发展到巅峰,《世说新语》、《后汉书》等名著诞生于这一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
参考资料:
西晋也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另类的王朝了,其灭亡之时的惨状,用近那些形容悲惨的形容词,恐怕都形容不出来。
晋武帝司马炎开创西晋王朝,也算是一代明君。只可惜,他选了一个“何不食肉糜”的傻儿子司马衷继承了大统。这位傻皇帝治国不行,可是搞笑颇有才华,听到青蛙叫,就问旁边的人,这青蛙是在给官家叫,还是在给私家叫?
司马衷的叔公、伯伯,兄弟、堂兄弟们一看,只要控制了这个傻皇帝,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实在不行,还可以自己登基过一把皇帝瘾。于是乎,在外患到来之前,晋朝内部先来了一个大清洗。
什么权臣、藩王、太子、皇后,一个接着一个的被诛杀,而傻皇帝司马衷也是被废再立,然后被毒杀。西晋没有灭亡之前,因为皇室内斗已经很惨了。
这场西晋皇室的内部争斗,史称“八王之乱”,一直持续了十六年之久,历史罕有。其带来的影响也非常显著,连年的战乱,致使很多地方的农业生产遭到破坏,饥荒、瘟疫流行,流民大量出现。南方时有民变发生,而北方内迁的少数民族也开始趁机作乱,正式拉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
而五胡之首,正是成都王司马颖的部下,时任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的匈奴单于后裔刘渊。
刘渊为了帮助“皇太弟”司马颖抵挡东海王司马越的大军,回老家左国城召集匈奴五部。可是,匈奴大军刚刚聚集,司马颖战败的消息就传到了刘渊耳中。在匈奴贵族的劝说下,刘渊正式起兵叛晋,建国号汉。刘渊追谥蜀后主为孝怀皇帝,并建立宗庙,将汉高帝刘邦之后的汉朝三祖五宗统统放入了庙中,当成自己的祖宗供奉。
刘渊的实力不断壮大,分别以其四子刘聪和羯人石勒为统帅,分兵两路进攻晋都城洛阳。而此时,晋惠帝已经被毒杀,惠帝同父异母弟晋怀帝司马炽继位。“八王之乱”中的八王此时仅剩下东海王司马越。
汉晋两军在洛阳附近对峙,刘渊并没能等到攻破洛阳城的那一天。刘渊去世之后,刘和继位。匈奴刘氏的内斗本领丝毫不弱于晋朝司马氏,很快刘聪杀刘和继位。刘聪随即派刘曜率兵进攻洛阳。
此时,晋朝廷再次发生内乱,晋怀帝派苟晞征讨司马越,而司马越病死。司马越被运回东海国安葬,灵车被石勒追上。十多万晋朝官兵互相践踏而亡,晋军精锐尽亡。晋朝的四个诸侯王太尉、礼部尚书等一众大臣被俘,然后被石勒处死。司马越的尸体也被石勒开棺焚毁。八王之中的最后一王,死后也是如此的惨烈,还拉了众多晋朝高级大臣陪葬。
之后,刘聪的多路大军合围洛阳,城陷。晋怀帝司马炽及其皇后被俘,太子司马诠及官员百姓三万余人被屠杀,剩下的那些没有被杀的女子,悉数被掳掠而去,史称“永嘉之祸”。
晋怀帝被俘之后,经常被刘聪叫去,奴仆一般在朝会上为众人斟酒。刘聪在百般折磨晋怀帝之后,将其毒杀,同时也将一起俘虏的晋朝大臣一起杀死。
时在长安的晋怀帝侄子晋愍帝司马邺登基为帝。
刘聪派刘曜持续围攻长安。最终,长安城内发生饥荒,一大半人被饿死,晋愍帝迫不得已开城投降。
晋愍帝被俘之后,刘聪照样极尽侮辱。每次上朝,都让晋愍帝叩拜;外出打猎,则让晋愍帝戎装持戟开路;宴会时让晋愍帝斟酒、洗酒杯;上厕所还要让晋愍帝提马桶盖。这被俘的晋愍帝,简直连个太监都不如。最后,年仅18岁的晋愍帝被刘聪杀害。
此后,中国的北方陷入了五胡的屠杀之中,待到冉闵灭羯赵之时,中原地区的汉人已经不足400万,死亡达千万以上。
晋朝司马氏,以一己之私,最终导致上千万汉人遭殃,其罪罄竹难书。虽然西晋灭亡时,先后两帝被俘,受辱而死,众多的西晋大臣被杀或殉节,更有数十万的百姓无辜惨死,场景很惨烈,但是晋朝皇室却丝毫不值得同情。
历史上有许多皇帝是通过密谋篡夺王位的。例如,宋太祖赵匡胤。当时,赵匡胤穿着一件**的长袍,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就这样赵匡胤在历史上建立了北宋王朝。赵匡胤图谋篡位,为什么没有受到后人的批评相反,司马懿家族篡夺了王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司马懿属于乱臣贼子。那么,为什么司马家的名声为何这么差呢
这主要和司马家篡夺王位的过程有关。曹叡去世之后,继位的曹芳仅仅只有8岁,曹叡虽然留下两个辅政大臣,一个是司马懿另一个是曹爽,但是实际司马懿手中的权力更大一些,之后他抓住机会发动高平陵之变,结果曹爽投降,司马懿把持朝政。
后来,司马懿成为了曹魏的掌权人,在司马懿死后,司马师继承了司马懿的称号,成为了真正的统治者。司马师废黜曹芳,立十三岁的曹髦为皇帝。到这个时候,司马氏家族已经占统治地位。后来,司马师死了,司马昭成为了统治者。
之后,司马昭更是当街杀了曹髦。皇位到了曹奂的手里,司马炎以曹丕为榜样,做出了类似的禅让,晋朝由此建立。司马炎当上皇帝后,却将王位传给了他愚蠢的儿子司马炎衷,结果引来了八王之乱。
从那时起,动荡的时代持续了四百多年。更残酷的是,司马氏家族在篡位的过程中杀害了太多的人。在走向皇权的过程中,司马氏废除了两位皇帝,杀死了一位。其次,他杀了许多皇子和大臣,这样一个司马氏家族必须受到批判,所以在史书中,司马氏家族一的名声一直不好。
儿子众多,而且二儿子秦王司马柬一度人望很高,被很多人认为是更为合适的皇位继承人,但是司马炎仍然选择了以司马衷为继承人,而拒绝了其他人的建议。这个事情确实看起来很奇怪,不太符合逻辑。
但是,如果从司马炎的经历来看,就会发现,这个选择并不奇怪,而是合乎逻辑的结果。
司马氏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开始,基本上完全掌握了曹魏政权。但高平陵之变是一次政治逆袭,风险非常高。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得到了曹魏政权的一大批功臣勋旧集团的支持,尤其是文官集团的支持,如蒋济、高柔等人,都是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支持者。
高平陵之变顺利除去曹爽集团之后,又通过废黜齐王芳、改立高贵乡公髦,之后又弑杀曹髦,改立曹奂,这一系列废立皇帝的举措,逐步暴露并将仍然忠于曹魏政权的一批大臣边缘化,而用忠于司马氏的文武臣僚取代,才逐步完成权力转移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淮南三叛,都是以反对司马氏专权为名义的。
而司马氏在这一过程中,也是处于连续不断的接力过程。司马懿在镇压王凌之叛后不久就死去,其子司马师继承他的权力,掌握曹魏政权的最高权力。但司马师平定淮南第二叛毋丘俭之叛,还没来得及班师回朝,就死在回师的路上。司马师本人无子,过继的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攸这时候还小,就由司马昭继承其权力。
相比之下,司马师继承司马懿的权力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司马懿一直是把司马师当作自己的接班人培养。甚至司马师的几次婚姻,也完全是服务于司马氏家族的政治利益的。发动高平陵之变前,在进行秘密策划的时候,司马懿也只和司马师商量过,连司马昭都没有在事前得到消息。
但是,司马懿没有料到的是司马师继承权力才七年就去世了,当时只有司马昭是血统上更合适、而且政治经验相对丰富的继承人,所以只能由他来继承。但司马昭曾对人说,天下是景王也就是司马师的天下,他只是临时看管,以后是要还给司马师家的。
司马师没有儿子,由司马昭的二儿子司马攸奉祀。所以,在当时不少人心目中,司马昭将来是要把权力交给司马攸的。所以,司马昭在立嗣的问题上一直有些犹豫不决。但是,最终司马昭还是选择以长子司马炎为嗣。
司马昭死时,司马炎三十岁。与司马师、司马昭早早就参与家族政治活动不同,司马炎之前的表现一直是一个纨绔公子,和当时的名士夏侯玄、诸葛诞、何晏等人过从甚密,参与政治活动比较少,政治经验也不是很丰富。所以,在司马昭死后,曾有人提议由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继承权力,充当司马氏的政治核心。
当然,最后司马氏集团仍然选择了以司马炎继承权力,并且在之后不久就篡魏为晋,成为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能够在家族内部的继承权之争中胜出,并不是因为他的人望特别高,能力比别人都强很多,其实就是因为一个最为简单的物理性原因,他是司马昭的长子,是立嗣以长不以贤原则的受惠者。如果按照立嗣立贤的原则,那么继承权更有可能落入齐王攸或者司马孚的手里,而不是司马炎。所以,他在继位之后,就按照这一原则,立司马衷为嗣。
司马氏从魏臣篡位为君,忠义自然是谈不上了,所以只能以孝治国。那么,对司马炎而言,他选择立司马衷为嗣就意味着,他对外公开表明,他这是在贯彻司马昭确立的立嗣原则,以此来弹压当时朝臣中仍然存在的对司马攸的期望。
在晋国开国之后封建诸王时,最大的受益者也并非司马炎自己,而是司马孚,司马孚和他的儿子们总共得到了十一个王爵,而司马炎自己的儿子只有四个人封王。这时候,宗室对他而言,压力大于对他的支持。而且,这时候齐王攸还在,人望也很高,远非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可比。
公元272年,司马炎突然生了一场重病,朝臣中有人开始私下商量,准备司马炎的身后事。其中一个重要的选项就是立司马攸为帝,而不是立司马衷为帝。这件事对司马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他之前的宠臣贾充在此时也参与了这个阴谋,所以他在病愈之后不再信任贾充。
也是通过这次事件,司马炎也意识到,宗室和司马氏赖以篡取曹魏政权的那些功臣勋戚家族正在威胁帝系皇权。所以,病愈之后,他开始加速提拔外戚家族,也就是他的皇后杨氏的父亲杨骏等人,以此来制衡宗室、勋贵世家。此外,司马炎还下诏强硬要求司马攸之藩,不允许他再住在京城洛阳。司马攸虽然一直拖着没有去封地,但不久之后也死了。
司马攸死后,司马炎的二儿子司马柬又被朝臣视为比司马衷更为合适的继承人。而且,司马柬在洛阳所居住的府邸正好就是司马攸之前的府邸,更加给了很多人强烈的心理暗示。
几年后,司马炎再次调整宗室诸王封地,原来的宗室被削弱,司马炎的儿子、孙子们则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其中,司马柬被封为秦王,食邑达到惊人的五万户,而之前一直被认为受到优厚待遇的安平王司马孚的食邑才只有四万户。这意味着,司马炎虽然已经决心放弃选择司马柬为嗣的选项,但他显然觉得在心理上是有些愧疚和不安的,所以在食邑户数上给以超高规格的优待。
在司马炎临死前,他自认为留下的是一个内外均衡的政治格局。朝廷内部由外戚杨骏辅政,外有宗室强藩夹辅王室,日常性的行政事务则由士族官僚们负责承担,是可以避免其中任何一家独揽大权的结构。
但他煞费苦心、经营多年才建立起来的这套政治权力结构并不稳固,作为其中最大变量的就是司马衷的政治能力几乎等于零,完全被皇后贾南风所操纵。贾皇后先召藩王入京诛杀了杨骏,其他藩王也接踵而来,由此演成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闹完,五胡之乱接着就来了,西晋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
而被司马炎视为真正接班人的皇孙愍怀太子司马遹则英年早逝,没有等到接班就死了。今天人们常说,司马懿能够最后成为三国的大赢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寿命长,先后熬死了曹操、曹丕和曹叡三代曹魏政权的掌权者,之后继位的都是政治经验缺乏的少年皇帝,才给了司马懿掌权的机会。但司马氏从司马懿之后,实际上也面临这个问题,先是碰到一个弱智皇帝,被寄予厚望的接班人又英年早逝,整个政治平衡结构也被打破。
结束三国之后,司马家将新王朝取名字为“晋”,是有原因的,这个晋字,是和“晋王”这个爵位有关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司马昭以及哥哥因为被魏帝被封为晋王在先,且给其的封的地盘包括太原和上党等10郡,大约是现在的山西一带,所以现在山西的简称为晋。
司马炎继承了他父亲司马昭的晋王爵位,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自古以来,做大事的人要讲究名正言顺,否则,没人跟其后面效劳,能够领导群雄,有名有爵才会有号召力。
曹魏景元四年,也就是公元263年时,司马昭实际已经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他受封为晋公,第二年,进爵晋王,这路子完全走得就是当年曹操的路。所以,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有点冤枉他了,毕竟他和曹操都是一丘之貉,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区别。
到了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承袭晋王爵位,就紧锣密鼓地准备当君主了。有曹丕做榜样,一切程序都驾轻就熟,当时文臣武将们也没有太多反对。名义是“禅让”,诏书中要指明禅让给谁,不能先罢黜“晋王”,另立名号。
因此,司马炎看似惭愧地接受皇帝的位子,定国号为晋,以示他对前朝的感恩。
他既当了皇帝,名义上,还遵守了该有的礼制,这样就是师出有名,当皇帝当得硬气,名正言顺,省得一些饶舌之人,说什么谋逆的鬼话。
司马氏之败,原因有很多,比如经济、民族管理、官员制度等等,但最关键的在于司马炎复辟了分封制。而他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由于做贼心虚。
我们先看看分封制的的危害。
分封制,导致分裂与战乱的根源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曾有大臣建议沿用周王室的分封制,封嬴氏子弟为藩王,以实现对齐、楚等边远地区的有效控制。
但秦始皇统对此下了盖棺定论: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因此他下令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将天下分为36个郡,每郡设置守、尉、监,也就是职业的管理人员。
至此,自周王朝成立来沿用了近八百年的分封制暂时成为了历史。此外,嬴政还采取了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焚书等措施以维护思想与文化的一致,从这些角度而言,秦始皇称得上是推进中国迈入封建社会的改革家。
不过在秦始皇死后,六国勋贵趁着农民起义的机会复辟,项羽在覆灭秦朝后更是正式恢复了分封制,但很快就尝到了由此造成的恶果。而刘邦在借助各方力量夺得天下后,为了避免贵族势力反弹,采取了分封、郡县相结合的制度,并陆续除掉了异姓王,立下了“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规矩。
最终应了秦始皇说的那番话,自家人在面对权势时一样靠不住,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刘氏诸侯王的野心随着实力一同增长,到了汉文帝时期,削藩已成了维护国家统一、杜绝潜在危机的迫切需求。
其后,汉景帝时期推行的削藩令引发了七王之乱,使西汉王朝面临着最大的挑战。直到汉武帝时期,通过执行推恩令,每个藩王的封地无限分散给子孙后代,才彻底消除了割据的威胁。
吸取曹氏被轻易篡权的“教训”,司马炎复辟分封制
其后,汉王朝虽然仍有王侯,比如我们常见但某某王公/功臣享受食邑xx户的待遇,但这只是用来区分待遇的标准,他们并没有封地的管辖权。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机构,负责管理的都是职业的官员,可以理解为聘用制。
曹魏建立后,也沿用了汉制。其后司马氏家族势力逐渐盘根错节的发展,并凭借高平陵政变就基本掌控了大权。而在外没有藩王势力依仗的曹氏对此毫无抵抗之力,虽然有异姓将领发动的淮南三叛,但改变不了政权被攫取的大势。
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有感于自家如此轻松的篡夺了曹家天下,为了避免同样的情况再度上演,他不顾朝臣的反对,大肆分封诸侯王,并且给予他们掌控一方大权、手握重兵的权力,以为这样就可能实现司马氏天下的安稳。
然而面对权势和利益,亲情几乎没有一丝约束力。司马炎死后,为了夺权对朝政的掌控,晋王朝的诸侯王们开展了十余年的混战,数十万精兵白白牺牲;加上天灾频繁、民不聊生,内附的匈奴、氐、羌、鲜卑、羯等少数民族乘机起事,早已被自己玩得虚弱不堪的西晋王朝毫无抵抗之力,被赶到江南苟延残喘。
司马氏也因此创造了一个遗臭万年的记录:华夏民族政权,历史上第一次被赶出黄河流域;中原文明的发源地,彻底均为人间地狱。经过近三百年的战乱、融合后,中原才结束分裂、再度迎来大一统,司马氏称得上是千古罪人。
西晋建立初,司马家族的“六等之封”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本文2023-11-12 04:15:3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61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