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族谱(家谱)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1浏览:2收藏

苏氏族谱(家谱)是什么,第1张

高阳氏

苏章 汉顺帝时人,官翼州刺史,其子孙居于赵州,世称赵郡苏氏

苏味道 唐武则天时人,官至宰相,后为眉州刺史,一子居眉州,眉山苏氏至此始

苏怙 (李氏)

苏皋 (宋氏)

苏序 (史氏)

——————————

↓ ↓ ↓

苏澹 苏(杨氏) 苏洵 (程氏)

—————————————

↓ ↓ ↓ ↓ ↓ ↓

长女 二女 幼女 长子 次子 幼子

早卒 早卒 八娘 早卒 苏轼 苏辙

| │ │

适程正辅 王弗、王闰之、王朝云 史氏

高阳氏:颛顼帝,黄帝之孙,国于高阳。

苏秦(?—前284年):战国时洛阳人,为战国联合六国抗秦纵约长,佩六国相印,使秦国 15 年不敢侵略六国。

苏武(?—60年):西汉杜陵(今西安)人,屡次出塞,击匈奴立大功,封平陵侯。

苏颂(1002—1101):北宋贤相、科学家。

苏涣(1001—1062):北宋时人,苏轼伯父,所官之处,为民办事,称为循吏。

苏迈(1059—1112):苏轼长子,有文才,但无文集留世。曾入仕,但因系苏轼之子,未受重用。

苏过(1072—1123):字叔党,自号斜川居士,苏轼第三子即幼子。跟从其父苏轼贬惠州、迁儋州。苏过擅属文,有“小苏”之称(因苏轼为大苏),所作有《斜川集》20卷。

苏符(?—1156):南宋时人,苏轼之孙,曾任礼部尚书,有文才,被苏轼称为“作诗孙”。

苏步青(1902—2003):浙江平阳人,中国著名数学家,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两院院士,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苏雪琳:(1897—1999),祖籍安徽太平县,出生于上海,台湾著名女作家。

苏定强:学部委员,著名天文学家。

苏氏起源

苏氏宗族,在华夏大地上,经过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从最早的苏城(今河北临漳县)发祥地迁至洛阳,形成以苏秦为代表的苏氏宗族史上的第一个兴盛时期;进入汉代,苏建开创武功派,形成苏氏家族史上的第二个兴盛时期;唐代,苏世长,苏瓌,苏頲等形成苏氏家族史上的第三个兴盛时期;宋代,蜀派苏易简、苏舜钦祖孙,闽派苏绅、苏颂父子,眉派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共同创造了苏氏家族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苏氏子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领域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早自宋代,苏氏子孙就开始进入台湾开发。

  近代以来,苏氏子孙跨出国门、远涉重洋,几十万苏氏后裔分布在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等国,部分后裔投入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经济建设中,参与世界各地的经济开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追本溯源、缅怀先贤,苏氏先祖的光辉业绩将永远值得发扬光大。

  一、黄帝至昆吾樊世系表

  中华民族皆是炎黄子孙,而苏氏一族是黄帝之孙颛顼帝(即高阳氏)之苗裔。高阳氏六世孙樊·昆吾伯之子封于苏(今河北临漳县),我国历史上的苏姓一族,以此为始。

  二、苏氏受姓后至春秋战国世系

  苏氏受姓后至西周时期,苏氏出现苏忿生(司寇),他是西周的开国功臣,与周公、召公齐名。战国时代,东周洛阳出现苏秦,他用合纵之说拒秦,拜六国相印,显赫一时。

  汉平陵侯分为六个派系

  苏健,封平陵侯,居长安,葬武功。其后代遂居家于此。苏氏至此称武功人,武功成为苏姓总派系。今世界各地苏氏皆宗武功,后分为六派:

  赵郡苏氏东汉冀州刺史苏章,其后人在邯郸做官定居,赵郡(今河北赵县)始有苏姓,苏味道最为显赫。

  襄阳苏氏魏都亭侯苏则,其后人迁徙于襄阳,这支苏姓,苏灌最为知名。

  武邑苏氏前燕那公苏青之后,为信都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之苏氏,显赫者为苏礼、苏克忠、苏列。

  武疆苏氏魏卫少卿苏备,为长乐武疆(今河南安阳以东)之苏氏,有名者为苏琼。

  蓝田苏氏唐刑部尚书苏珦之后,自武功徙蓝田(今陕西),苏晋、苏瞻、苏弘最有名望。

  河南苏氏后魏恒州刺史苏强,迁徙于河南(今洛阳),显赫者为苏孝慈、苏康。

上面所说 , 温苏本是夏代昆吾氏之子为兄弟 , 分别封在太行山以南和太行北上的东部 , 当温国被灭时温姓诞生 , 但苏姓还没有诞生。被封在太行上北上东部地区的昆吾之子的部落 , 因以紫苏草为图腾 , 也称他们为有苏氏族。有苏氏族商代时官至冀州侯,冀州辖温地,冀州城在温北,即今博爱县的内都村,有苏氏便以温为故里了。商代末代君王纣辛,因抢掠冀州侯之女妲己,引起有苏氏投周伐纣,冀州侯苏护(后人称呼)和其子苏全忠、苏全孝等皆战死。当周朝建立时,因有苏氏有功,武王赐封苏忿生以家乡十二邑建苏国,官授司寇(负责刑法牢狱)之职,苏国都城在温城。苏忿生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苏姓第一人,此前商代冀州侯为有苏氏。在 《 史记 - 商本纪 》 中,记载的妲己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姓氏,说明她是颛顼的后裔。如果按照小说 《 封神演义 》 上讲,妲己是冀州侯的女儿,冀州侯也应姓己,应名叫己护。但是, 《 封神演义 》 小说上称她姓苏,称其父为苏护、子为苏全忠、苏全孝,这是后人的称呼,他们本是姓己的有苏氏族人。周初史料中记载出现司寇苏忿生时,才能明确地说苏氏诞生了,所以苏忿生为苏姓第一人。根据温县的传说,苏忿生应是己护的后代,传说是己氏满门在反纣战争中战死之后,剩下唯一的一个少年名己全仁,被武王保护起来,他在气忿中生存,而易名为苏忿生。所以苏忿生应是苏氏的始祖。苏忿生家居苏国都城温城,温县便是苏姓的发源地,今温县苏国故城与苏氏故里的清风岭上,还有苏氏历代埋葬在夏庄的祖墓地,据 《 温县志 》 载,夏庄处在清代道光年间,出土有商大将军苏全孝之墓葬志。苏国的灭亡上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陈述。苏姓人外迁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楚国已经有了大夫苏从,战国时期各国大多有了苏氏,著名的是洛阳的苏秦家族,是我国历史上纵横家的代表。汉代的苏建、苏武已经到了陕西,北宋的苏洵、苏轼已经到了四川,南宋苏颂已经到了福建等地。苏氏祖根温县(苏国之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苏氏系承昆吾 发源河南临漳 三苏是文坛上的名人,关于苏姓的族谱,在苏洵族谱的后录上交代得非常清楚:“苏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之子曰称,称之子曰老童,老童生重黎及吴回,重黎为帝喾火正曰祝融,以罪诛,其后为司马氏,而其弟吴回复为火正,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曰矾,为昆吾,次曰惠连,为岑胡,次曰,为彭祖,次曰来言,为会人,次曰安,为曹姓,季曰季连,为芈姓。六人者,皆有后,其后,各分为娄姓,昆吾始姓已氏,其后为苏、顾、温、董。当夏之时,昆吾为诸侯伯,历商而昆吾之后无闻。至周有忿生为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周公称之,盖书所谓司寇苏公者也,司寇苏公与檀伯达皆封于河,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内皆有苏氏。” 实际上,这一段苏姓姓源考据,是可以适用于天下的苏姓的,因为,《姓纂》上关于苏姓的来源,也做了同样的介绍。《姓纂》是这样说的:“颛顼祝融之后,陆终生昆吾,封苏,邺西苏城是也。苏忿生为周司寇,居河内、扶风、武功。汉,苏建目河内徙扶风。” 由此可见,头一个以苏为姓的昆吾,是颛顼帝的后代,他们最初的发源地,则在今河南省临漳县的西方。到了周朝初年,官拜大司寇的苏忿生被周天子封于河内,所以这个家族也就是迁移到今为甘肃省的河内地方,继续繁荣滋长,以后子孙才逐渐遍布于各地,四川眉山那个光辉灿烂的苏家,自然也是从河内所迁移出来的。 苏姓,真可以说是一个光耀史册的古老姓氏,从3000年前的春秋时代,便已大放光芒。大家都知道,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而他之得成霸业,主要靠的是他的大夫苏从。 苏秦,名气更加响亮,他与张仪同被称为纵横家,他提倡合纵以抗秦,结果身佩六国相印,荣宗耀祖,显赫异常。 到了汉武帝之时,苏氏又出了一位名垂千古不朽的伟大人物,那就是三尺孩童都晓得的苏武。 宋代的文坛,似乎是苏姓人士的天下,除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之外,尚有以文章知名,宋太宗曾御笔题赠“玉堂之署”4个字的苏易简;以及慷慨有大志,好为古文诗歌,曾佐欧阳修变文格,晚年自号“沧浪翁”,隐读以终,著有《苏学士集》传世的一代高士苏子美(舜钦)等。 苏姓的故事 苏姓出自己姓。古帝颛顼孙吴回,为帝喾火正,掌民事,赐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有六子,为六族,长子樊,为昆吾族,地在今河南濮阳,为己姓。夏代的第七位后名叫槐,封昆吾氏后裔于有苏之地,在今河南辉县西的苏岭(苏门山),称有苏氏,有苏氏部族以苏草(即紫苏)为图腾。夏代末,有苏氏之国被灭,族人以苏为氏,四散避难。其中有一支向东南迁居于姑苏(即江苏苏州)。有一支向北迁于邺西苏城(今河北临漳西)。周灭商时,这支苏氏部族大部分又向北迁襄国的苏人亭(今河北邢台西南),后有一部分再迁苏水之滨(今河北完县境)。留在苏岭的苏族人归顺了周朝,其头领苏忿生入周朝为司寇,被封于温(今河南温县),建立苏国,公元前650年被北狄攻灭。还有一支苏族人南迁今湖南梅山一带,后称为梅山蛮。宋代时再南迁,少部分混入土著,成为瑶族先人的重要一支,大部分定居两广,成为南方苏姓先民。 苏姓分布 江苏 苏姓分布的重点地区。在江南地区分布着苏轼的后裔,其中苏轼长子苏迈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常州、以及常州西北的安家舍、薛家乡、新闸镇等地,约1500余人。武进的安家舍乡前舍周围的十余个村庄;薛家乡晨光村委苏家村(沿河苏家村)等村庄,有大量苏氏分布。苏轼幼子苏过的后裔分布在常州城,及城东武进洛阳、崔桥、戴溪、运村、郑陆等地,以及无锡、苏州、江阴、常熟等地,共2400余人。太仓、无锡、镇江、苏州、南京、宿迁、徐州等地区有苏氏分布。在苏北地区盐城、建湖、阜宁、响水、滨海等地分布着数千户苏姓人家,他们也是苏东坡的后裔,原居于苏州阊门,明初“洪武赶散”时随章士诚来到了“苏家咀”。“苏家咀”位于建湖附近,是江南北迁苏氏的集散地。另在宜兴元上乡毫阳村、可酉乡等均有苏氏分布。在常熟的唐市镇,珍门上仙村、周行陶舍村等也有苏姓分布。 上海 嘉定的苏姓有1612人,在全县的姓氏中排名第44位,各乡镇均有分布,以嘉西人数最多。嘉定还有满族苏姓,但其来自辽宁。金山县、崇明县也有苏姓。宝山县苏姓有100。余户,在吴淞、大场、盛桥等乡镇均有分布。南汇县主要分布在彭镇、大田、老港等乡镇。川沙县,共有苏姓宗亲1140余人。 浙江 温州、海宁、杭州、宁波、瑞安、玉环、苍南、平阳、泰顺等地均有苏氏分布。 福建 同安、晋江、安溪、南安、惠安、永定、海澄、厦门、永春、南平、闽清、泉州、福州等地,均有苏姓分布。 具体的见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38019html

唐朝立国63年之后的两三年时光里,产生了“二帝四王”之乱的宫庭乱斗。李渊的众多子孙,很多人纷纭从首都长安向外地迁移。他的孙子李晟有一支人脉落脚在陕西华山一带,李晟的后人李仲荣于公元1181年偕子入住吴川长岐王岭,至今827年,称为“华山李“。李晟的另一支人脉李穆偕子于公元1214年入住吴川吴阳,第四代迁到黄坡一个没有地名的处所,至今794年。他们在门前种上三棵柏树,由此便发生了吴川的“三柏李“。李晟的孙辈有一支人脉初时迁到江西省的庐陵地域,后人李天舆于公元1341年迁来吴川黄坡平泽,至今667年,称为“平泽李”。今化州双排树、牛湾村的李姓居民是平泽李的分支。这是吴川李姓居民来历的简况,不再赘述。

明朝初年,在吴川境内的鉴江东岸,如今长岐苏村的地段有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子,苏姓,苏村便由此得名。公元1408年前后,苏村一户殷实人家子弟娶了化州双排村一户书香门第的故娘为媳妇。夫妻恩爱,男耕女织。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过了五六年,才喜得爱子。苏家喜不自禁,百般呵护,视作掌上明珠。媳妇娘家频频传来口信,催闺女把外甥娃抱给外公外婆疼爱一番,可是苏家总是以娃娃尚小,往返要走四十里路,娃儿易受风寒染恙为借口,迟迟不让媳妇背上孩子探亲。眼看小娃子长得象二月的花生幼苗那么可爱,又象三月的黄麻秧那么一个劲地长高了。苏家媳妇耐不住娘家的催匆匆,那年夏天,便背上已经二岁多的孩子到双排村探亲。这一去,不打紧,生出了难以预料的严重效果。

从苏村步行到化州双排村,有路二十华里。时逢六月暑天,孩子在母亲的背兜里了两个多小时,到了外婆家的时候,生出满身痱子。外婆疼惜,连忙用凉水冲刷,骤热骤冻就是大人也会生病,何况是小孩呢。当夜小孩便发起高烧。当时医疗落伍,只能请来乡村黄绿庸医开些草药煎灌。两三天后,孩子病情加重,过了几天,这棵被苏家视作掌上名珠的孩子夭折了。苏家的李氏媳妇哭得死去活来,她的父母黯然神伤,手足无措。她的大嫂一面劝慰着姑姑,一面照顾着两个幼小的儿子,大嫂一个儿子七八岁,最小的一个只有二岁多。大嫂去做农活时,姑姑照顾着两个孩子。苏家媳妇每每抱着这个二岁多的孩子,就感到是抱着本身的亲生儿子。当她细心打量着这个外侄时,这孩子更结实,更乖巧,心生莫明的缱绻。大嫂从田间收工回来,不见姑姑把孩子递还给她,只见姑姑抱着孩子站在村落边向东眺望。东面二十里外,是她的本家呀!初来时,孩子活蹦活乱跳,转瞬间,只剩下本身孑然一身,回去如何向公婆和丈夫交待呀!大嫂用力也未能把孩子从姑姑怀里接过来,小孩用一双小手紧紧的揽住姑姑的颈脖不放。

大嫂将小孩爱姑姑胜过爱自身的事向公婆说。公婆说此孩子可能同姑姑有缘份。一语点破梦中人,大嫂心想,姑姑遭受如此繁重的打击,不帮忙她一把,效果不堪假想,既然孩子跟她有缘,就让孩子跟姑姑去吧,大嫂将想法同明达事理的公婆一说,当即批准。

苏家媳妇抱着与本身亲生儿年龄相仿的外侄回到苏村,公婆、丈夫左看右看,大惊失色。媳妇只得把实情禀报,并说娘家一家人愿将这孩子承接苏家烟脉。苏家面对残酷的事实,苦楚万分。看着媳妇抱回的外侄,虎头虎脑的孩子,聪慧聪颖,顿生疼爱,视作己出。

这孩子长大后,取名苏仲章。苏仲章得益于先辈遗传的良好基因,苏家又极尽培植之能事。苏仲章在二十来岁加入高州府吴川县的乡试,一鸣惊人,初中秀才。少年得志的苏仲章,越发勤恳,在明朝正统年间,加入广东省会考,又中举人。随即派到高州做官。苏仲章的孙子在祖父身边长大,倍受良好的教育和影响,也是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考中举人。祖孙都是举人一事即时传遍化州、吴川两地。高州府派官员、执事抬着贺礼,捷报到苏村祝愿。可是化州双排村落的李姓人不服,说你苏仲章本来就是我李家子弟,你孙子自然也是李家后人。不向李家道喜,于情于理都不通。于是,要把苏仲章、苏宾都恢复李姓的状纸告到茂名县衙(当时化州属茂名县)。县官从来未判过这种案子,一时拿捏不准,苏、李两家也争持不下。茂名县把案子转呈高州府。适逢经办此案的一名检事(相当于科长)也是姓苏。他审阅了诉状和听取了两家的陈述后,灵机一动,他劝说苏、李两家,不要为此事争拗了。既然苏仲章祖孙原是李家人脉,又在苏家培育长大,就让他们都姓“苏李”好了。这一看法,照料了双方的情感,皆大欢乐。于是吴川在距今570多年前有了一个奇特的姓氏,叫“苏李”。

自从发生了“苏李”姓后,人口不多的苏姓因为各种原由,相继迁散到外地,只剩下“苏李”的后人继续在苏村繁衍。但苏村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苏李”姓人口发展得很快,到了上世纪苏村发展到西边塘、东边塘、宾公、低山四大村子,以及繁衍了兰溪的边旦村、中间村、後背山三大村子。共有“苏李”姓人口5000多人。至今,这几条村人口超过22000人。上世纪四十年代,茂、化、梅边区的***书记、区长李雨山把苏村、兰溪发展成为革命老区,演绎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抗日名将、广东省主席李汉魂是黄坡平泽李人氏,他曾三次偕叔父李荣亭等人到化州双排探望父老乡亲,并指派李荣亭几次到苏村探望“苏李“村民。解放后,“苏李”姓村民,大部分都写李姓,也有人写“苏李”,各取所便。一般是显达后称“苏李”氏。在族谱上,书“苏李”氏,也把苏仲章写为李仲章。只有大祠堂门前那副楹联永远记载着几百年前那段漂亮的故事:

艰嗣昔年姑养侄

发祥今日李承苏

苏氏族谱(家谱)是什么

高阳氏 ↓ 苏章 汉顺帝时人,官翼州刺史,其子孙居于赵州,世称赵郡苏氏 ↓ 苏味道 唐武则天时人,官至宰相,后为眉州刺史,一子居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