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顺德有哪些书院
1、南宋时期顺德的书院主要有伦教的羊额书院。
2、据史料记载,书院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相对于以科举为目标的官学而言,书院给了文人士子一个说话的空间,一个散播文化与思想的载体。
3、据《顺德县志》等资料记载,顺德建县五百余年,而顺德书院还要“老”二百多岁。在广东所有的县市中,顺德书院的数量只仅次于广州和南海,与潮州、高要不相上下。元、明、清三个朝代顺德的书院建设绵绵不绝,大小书院共25所。
4、据史料记载,在顺德有迹可寻的书院,最古老的要数大良的凤山书院,它始建于明代,在康熙年间重建。另一所是梯云书院,它建于乾隆十四年。现在最有名的估计是容山书院(今容山中学),至今200多年了。
历史大都记载魏征是巨鹿人,但馆陶和晋县却在个别记载魏征是“巨鹿下曲阳人”。下曲阳即是属于巨鹿,遍观从隋朝、唐朝到今天,历代政府所设巨鹿郡/巨鹿县的辖境都在邢台市范围。而且唐时的馆陶和晋县不属于巨鹿郡/巨鹿县管辖。 一、 清代台州市《魏氏宗谱》记载魏徵为顺德府巨鹿人,“魏徵厥里居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即为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浙江省台州市魏玉生先生于2004年给邢台巨鹿县来信谈:“我在一份资料上看到有关魏徵故里的争议,现将我们台州魏氏族谱中的记载,提供给你们参考。
1、台州魏氏在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修谱序言中记载:‘魏徵厥里居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人’(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2、台州魏氏始祖魏宗谅是魏徵的曾孙,也是钜鹿县人。其《魏氏族谱》中记载:魏徵子叔瑜、孙华、曾孙宗谅。族谱中记载魏宗谅的家乡是‘直隶顺德府钜鹿县’。
这封信已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魏徵故里是现今之河北省邢台市钜鹿县。同时也揭开了一个谜,即《贞观政要·魏徵传》载:“魏徵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其“近”在何时?据查《贞观政要》约成书于720年。而魏宗谅于公元710年之任台州刺史。由此推断则徙家当为710至720年之间,方可谓“近”。
二、清代光绪年间兰溪市《魏氏家谱》明确记载,兰溪魏姓始祖系唐代名臣魏征,出于巨鹿郡(唐代巨鹿郡为今邢台市),这套家谱共分四卷,前三卷为清光绪年间的印刷本,后一卷为手写本。据介绍,该家谱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代光绪二十四年,家谱记载了初唐至清朝光绪年间兰溪游埠魏家村魏姓家族的繁衍、生息情况。家谱中不但有魏征等家族中名人的介绍及画像,还收录了清代皇帝对魏家所下的诏书。据家谱记载,魏姓最早出于河北巨鹿郡(今邢台市),而兰溪魏姓则是在宋代由福建建宁迁入。 民国时期邢台巨鹿古城发掘出的唐代时期的魏徵祠堂和魏徵铁像也证明魏徵是邢台巨鹿人。
1918年,河北邢台巨鹿县遇大旱漳河水干民众打井自救无意中挖出大批古陶瓷顿时引起国内外轰动知识界与考古界极为震惊天津博物院于1920年亲临巨鹿进行考古调查,1921年,北京历史博物馆对巨鹿故城三明寺进行正式发掘。
考古发现:钜鹿南门内路东靠北有一处唐代建筑物“魏徵祠堂”,祠堂内有唐代所铸的魏徵铁像。有人要发掘该祠堂。因南门外有一小村村民皆姓魏,言称为魏徵后人,前来阻止发掘,所以保存未毁。魏徵像于唐代用铁铸成。
地薄人众,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汉书·地理志》)
性多敦厚,务在农桑,好尚儒学,伤于迟重。(《隋书·地理志》)
质厚少文,气勇尚义。(《宋史·地理志》)
邢州土厚水甘,人物产于其间者多实少浮,民俗淳厚,人心古朴。质厚少文,气勇尚义。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男勤耕稼,女修织纫,急公后私,尚于周恤,燕赵慷慨之风犹存。(《顺德府志》)
古邢州之地,其地沃饶,其俗朴厚,其人尚义。(《平乡县志》)
泉清而甘醇,土膏而禾茂,人和而知礼,物厚而阜安。(《南和县志》)
土厚民淳,俗勤而俭。(《尧山县志》)
邢俗纯厚。(《邢台县志》)
三大礼俗:
一,婚礼,定亲要经过查“八字”,对属相,换庚帖,然后下彩礼,择吉日完婚。
二,丧礼,死了人要举行丧礼,丧礼分:停灵、入殓、设祭、下葬等程序;
三,祭礼,清明节祭祖扫墓,十月初一送寒衣,春节请祖宗到家进行祭奠。 邢台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3项。[1] 邢台市国家级非遗名录序号名称申报单位批次1邢台梅花拳平乡县、广宗县第一批2沙河藤牌阵沙河市第一批3隆尧秧歌隆尧县第一批4邢台四股弦巨鹿县第二批5梨花大鼓威县第二批6威县乱弹威县第二批7广宗太平道乐广宗县第二批8广宗柳编广宗县第二批9隆尧招子鼓隆尧县第二批10隆尧泽畔抬阁隆尧县第二批11梅花拳(威县)威县第三批
邢台历史文化公园的古城墙残段原属古城的东南角,保留了古城风貌的遗踪,是了解邢台历史的一面镜子。,“顺德府,好城墙”,这一古谚流传甚广。古郡顺德府“楼橹竣丽,雉堞崇严,敌台警铺布鳞次,畿内六郡莫之逾也”,被誉为“京南第一城”闻名遐迩。据考证,邢台古城最早建于春秋,古城的西墙和西南隅可能年代更早,甚至与商祖乙和邢侯有关,但有待文物专家进一步考证。邢台古城绵延两千年的历史岁月,春秋时期齐桓公率曹卫重筑,后经十六国时期后赵石勒扩建,又经宋朝时期邢州刺史郭进在原址重修,以及明万历年间顺德府知府王守诚扩修,到清代咸丰年间修筑了南关城。现存古城墙遗迹为明代整修外貌,城墙高3丈6尺,厚六丈,城池坚固,“陡类肖铁、坚不容锥,深池环保,势拟天堑”,雅号卧牛城,内城城墙周十三里20丈(不包含外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各四重,另有小北门一座,共计城门17道,南关城墙周长7里,高2丈2尺,厚3丈有余,北接大城墙,于西、南、东3面设6个寨门。南关是邢台城的商业中心,号称“顺德府好南关”,城墙外有双道护城河,每道宽十米以上,护城河间布有鹿寨叉丫,明碉暗堡。
明万历九年(1582年),工部拨付顺德府修城经费49090两白银,限期三年完成城池整修,1583年正月,在顺德府知府王守诚住持下,开始大规模整修,此次修城,计佣结墉之砖15329000余块,竖基之石高一丈,厚半长,佣石灰153296石,麻缕40000斤,贯注之木25092根,工程进展迅速,一时集城下者数万人”,于次年四月即告竣工,比工部限时省2年零2个月,新顺德府城周十三里20丈。有东西南北四门各四重,另有小北门一座,共计城门17道,城墙上建有城门楼4座,其中南城门上建的“南天门”城楼最为壮丽,城墙上有箭楼14座,角楼4座,城墙之上总计城门楼、魁星楼、箭楼、角楼27座,其中魁星楼为城墙制高点,今邢台火神庙城墙、历史文化公园等处的城墙遗迹外貌就源于这次修城。
其实如果你了解历史就会知道,在成为顺德府之前,邢台也不叫邢台,而叫邢州,说起邢州的历史可就长了,邢州这一名称是自隋至金邢台的古称,而在元灭宋以后,因为邢州大治之功,将邢州破格升为顺德府。
南宋时期顺德有哪些书院
本文2023-09-22 08:12:1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6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