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苍山刘氏的祖籍是哪?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1浏览:3收藏

山东临沂苍山刘氏的祖籍是哪?,第1张

苍山县

苍山县位于山东省南部,北接临沂,南临江苏,西通枣庄,处于沿海地区大开放,黄淮海平原大开发的交叉地带。境内潍徐、蒙台、临枣、苍邳四条干线公路纵横交错,京沪高速公路从县城东郊穿过;与兖石、陇海、津浦三条铁路干线和石臼、岚山、连云港三个港口相沟通,距临沂飞机场和临沂火车站40公里。全县面积18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0万亩。北部低山丘陵连绵起伏,南部平原广袤无际。全县共设21个乡镇,1180个行政村,117万人。

苍山资源充足,物产丰富,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黄金、铁矿石、石膏、大理石、石英砂岩、铝矾土、铜、页岩等20多种。苍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荀子曾两次出任兰陵邑令;历史上流传的“凿壁偷光”苦学成才汉代著名经学家和政治家-匡衡就是苍山县鲁城匡王村人。境内历史古迹众多,文峰山为古琅玡八大佳景之一,抱犊崮攀之更有华山之感,县城塔山顶峰的大蒜塔,成为苍山的标志塔。

改革开放以来,苍山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二00四年完成生产总值81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6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5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928元。苍山农业优势明显,粮食总产5158万吨,100万亩蔬菜,总产量72亿斤。苍山县被誉为“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山东南菜园”、“洋菜园”。县乡工业共有厂家11734个,初步形成了建材、矿产品加工、蔬菜加工、机制纸、制革等产业体系。全县对外开放逐步扩大,现有三资企业69家,累计到位外资4811万美元。主要产品有矿产品、农副产品、纸、制革、蔬菜保鲜、速冻、脱水、腌渍、油炸等20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国内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商业零售网点达65000多个,从业人员12万多人,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亿元。全县共有城乡集贸市场和各类专业批发市场100多个,年商品成交额20亿元。以蔬菜批发为依托,全县涌现出20万人的农民流通队伍,拥有车辆5万台,发展流通运销组织4000多家。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投资环境日臻完善,工业园区实现了“四通一平”。全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区内道路网络及配套设施齐备;电力、通讯设施配套,基本实现了市话交换程控化、移动通讯数字化。

概况

苍山县总面积189986平方千米。总人口118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卞庄镇,邮编:277700。行政区划代码:371324。区号:0539。拼音:Cangshan Xian。

--------------------------------------------------------------------------------

行政区划

苍山县辖21个乡镇,1179个行政村。

--------------------------------------------------------------------------------

历史沿革

1993年9月16日,撤销向城乡,设立向城镇。

1995年12月18日,撤销层山乡、尚岩乡,设立层山镇、尚岩镇。

1996年5月24日,撤销南桥乡、车辋乡,设立南桥镇、车辋镇(鲁政函民字[1996]26号)。

1997年12月26日,撤销新兴乡,设立新兴镇(鲁政函民字[1997]48号)。

1998年10月19日,撤销庄坞乡,设立庄坞镇(鲁政函民字[1998]25号)。

1999年12月22日,撤销沂堂乡,设立沂堂镇(鲁政函民字[1999]40号)。

2000年,苍山县辖14个镇、14个乡。总人口1128161人,各乡镇人口: 卞庄镇 115922 大仲村镇 53674 兰陵镇 47702 长城镇 46309 磨山镇 61143 神山镇 44733 车辋镇 28074 尚岩镇 43153 向城镇 53073 新兴镇 36739 南桥镇 53619 层山镇 41208 庄坞镇 35535 沂堂镇 42829 贾庄乡 45201 小岭乡 34768 矿坑乡 31155 流井乡 22388 甘霖乡 22306 下村乡 20766 鲁城乡 34113 韩塘乡 26314 横山乡 20700 三合乡 38370 兴明乡 38686 芦柞乡 29241 二庙乡 41625 大炉乡 18815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年,苍山县由14个镇、14个乡调整为14个镇、7个乡:卞庄镇(小岭乡、芦柞乡)、大仲村镇(流井乡)、兰陵镇(韩塘乡、横山乡)、长城镇、磨山镇、神山镇、向城镇、车辋镇(甘霖乡) 尚岩镇、南桥镇、层山镇、新兴镇、庄坞镇、沂堂镇、贾庄乡、矿坑乡、下村乡(大炉乡)、鲁城乡、三合乡、兴明乡、二庙乡。(括号内的为被撤并的乡镇)

截至2002年12月31日,苍山县辖14个镇、7个乡。

1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2、 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南刘氏。

3、 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据史书记载:

一、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

二、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

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刘姓分布

刘氏最早发源于河北唐县,而始姓刘氏却在今天的陕西省境内。公元前300多年前开始向河南及江苏传播。战国时晋大夫会有子留居秦国,称刘氏,其十世孙在魏国任职,魏灭后迁至大梁,生子刘清辗转到今江苏等地。后来刘氏建立东、西汉两朝,统治天下,于是其子孙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阳、彭城、东平等十四处之多。汉末三国之际,中原的刘氏为避"董卓之乱"不断向四方迁徙,主要是向东南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奔蜀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刘氏大举南迁,在江南影响很大。唐代和宋代,刘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国,直至今日。

刘姓家谱

河北:沧州刘氏家谱三卷首一卷、南皮刘氏家谱、上元刘氏家谱六卷

山西:洪洞刘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洪洞刘氏族谱五卷、洪沿刘氏宗谱六卷、洪洞刘氏族谱、洪洞刘氏族谱不分卷、洪洞刘氏族谱十七卷首一卷、平定刘氏族谱不分卷

辽宁:沈阳刘氏家族谱不分卷、沈阳刘氏家谱、辽阳刘氏宗谱一卷、凌源刘氏宗谱十卷

江苏:南京刘氏家谱、沛县彭城堂刘氏族谱、丰县刘氏宗谱十卷、丰县刘氏宗谱十三卷、泗阳像树刘氏宗谱四卷、宝应刘氏家谱六卷,首一卷、宝应刘氏家谱卷。

历史名人

刘墉:今山东诸城人,清代书法家,官至东阁大学士,与当时的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齐名。

刘过:太和人,南朝著名词人、诗人。 刘松年:钱塘人,画家,善于作山水画,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

刘禹锡:中山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他在哲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学说。著作有《天论》等。

刘渊:匈奴人,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西晋末年起兵反晋,称大单于,后改称汉王。永嘉二年称汉帝,建都平阳。

刘伶:沛郡人,西晋时号称“竹林七贤”之一,曾官至建威将军。

刘备:中山人,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汉中靖王刘胜的裔孙。东汉末年曾投靠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后得诸葛亮辅佐,采用联吴抗曹策略。于建安十三年大败曹操于赤壁,节节胜利。公园21年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与曹魏、孙吴呈鼎足之势。其父子两代称王达43年。

刘秀:南阳蔡阳人,东汉开国君主,史称光武帝,公元22年在春陵起兵,加入绿林军,以恢复汉时制度为号召,联合贵族势力,打败赤眉起义军。建武元年称帝,定都洛阳。后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

刘邦:即汉高祖,沛县人。秦末时陈胜起义,他在沛县聚众三千人响应。后受楚怀王之命与项羽分兵入关,公元前206年攻占咸阳,被项羽封为汉王,与项羽展开五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之后得胜,建国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彻:,即汉武帝。前156一前87年在位。景帝之子。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法术刑名;颁行“推恩令”,削割据势力;官营盐铁贸易,平抑物价;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移民屯边,行“代田法”;派张骞等出使西域,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大破匈奴,设郡县于云南、贵州,将汉朝推向全盛时期。能诗善赋,原有文集两卷,亡佚。

刘启 :字开,是汉文帝的长子。在位时称汉景帝,采用窦皇后的黄老治术,实行无为政治,节俭爱民。后因采用晁错的主张,削夺诸侯王封地,引起七国之乱,幸赖太尉周亚夫平定,自此中央权力巩固,诸王毫无实力。在位十六年崩 。

刘姓最古老的发源地在今河北唐县。这里是远古洪荒时代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勇敢征 服自然的古老刘姓子孙生活、栖息的地方。刘姓有“王者气象”,刘汉王朝构成中华文明 的第一个高潮,自此中华民族之主体被称为汉人、汉族,中国的语言文字被称为汉语、汉 字。上帝对刘姓实在太垂清了,他把奠基中华文明基础的重担交给了刘姓子孙。 高扬巨斧——刘姓的最原始根蒂 树有根,水有源。

作为中国第四大姓的刘姓,它的根和源到底在哪里呢?中国虽然有“张 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但倘若你去问别人刘姓的“刘”是什么意思,恐怕时下的人们, 甚至就连刘姓族人也鲜有能明确回答你的!

那 么“刘”字到低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不 妨借助汉语古文字学和现代语源学的钥匙,从“刘”字的字源着手进行寻根溯源。 刘字的原始形象 人们在介绍刘姓时常说:“姓刘,文刀刘”。这便是今天人们看到的,代表着华人世界数 千万刘姓族人的血缘徽记刘字。

其实,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刘字,只是在中国大陆和新加 坡等通行的现代简化字。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要探究“刘”字的原始形象和最早的 意义,不能只看简化汉字,而必须看繁体的“刘”字。在中国人们现在所知的最古老的汉 语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遗憾的是无论是在甲骨文、金文还是刻在陶器上的陶文中,我们 至今都尚未发现“刘”字,令人奇怪的是在现在中国最早的字典——东汉文字学大师许慎 著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当时堂堂国姓的“刘”竟无处觅迹。有人认为,这是出于避讳的 缘故。

现在见到的最古老的“刘”字形体是汉代的小篆和隶书。 战斧——刘字的本义 在现代汉语里,“刘”字除了用来作姓氏外,别无其它任何意义。因此,很少有人能解释 得出来刘姓的刘是什么意思。 其实,在古代汉语中“刘”字有着极其丰富而神奇的含义。根据《辞源》、《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辞典》等当今世界上最权威的汉语文字辞书的统计,“刘”字在古代有多达 11种不同字义和解释。 一、名词,斧钺一类的兵器。《广雅·释器》:“刘,刀也”。《正字通·刀部》也解释 说:“刘,钺属”。 二、动词,诛杀、杀戮。《尔雅·释古上》说:“刘,杀也”。 三、动词,克、征服。《尔雅·释古上》又说:“刘,克也”。 四、动词,陈、铺陈。《尔雅·释古上》又说:“刘,陈也”。 五、动词,凋残。《中文大词典》说:“刘,树木枝叶稀疏而不均也”。 六、名词,指一种果树,也叫“刘子”。《尔雅·释木》说:“刘,刘木弋”。郭璞注释 说:“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 七、形容词,通“ 忄刘 ”,“女刘 ”,美好貌。 八、通“浏”,回也。《淮南子·原道》:“刘览偏照,复守以全”。高诱注释说:“刘 览,回观也”。 九、与“镏”字通用。《集韵》“镏或作刘”。 十、地名,《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一取邬刘……”。这个就是地名,在今河南郑 州附近。 十一、河流名,《水经注·洛水》记载:“合水北与刘水合”。

在如此众多的字义中哪一个才是“刘”字最原始、最根本的含义呢?当初人们采用“刘” 字作为血缘和刘氏徽志又是取的哪一种字义呢?姓氏学家认为,最原始的姓氏,往往来源 于最原始部落民族的图腾崇拜。因此,作为姓氏的汉字,它作为姓氏的意义就是该字的最 原始、最根本的字义,也往往就是指称某一种具体的事物、实物。

从上面罗列的“刘”字 的11种字义看,只有“斧钺”这种解释有可能是“刘”字的本义。也就是刘姓的初始的含 义。根据语源学的规律,我们可以推出刘字的本义与“刀”和“金属”有关。可见,“刘 ”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含义是指一种“战斧”。 “刘”字的本义既然是指一种斧钺,那么刘姓又与这种斧钺有什么符合逻辑的内在联系呢 ?我们的古老祖先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斧钺的名称来当作自己血缘徽记——刘氏呢? 崇拜巨斧的氏族——古老的刘人 原来斧钺这种最古老而又常见的工具在人类进化和文明的发展史上曾经具有极其伟大的作 用和意义。

现在的人们当然不会体会到斧钺的重要作用了。但是在人类原始生活中,斧钺 的作用和意义之巨大,绝不亚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汽车、飞机、火箭和导弹的地位。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认为,人类告别猿群由动物进化成人的标志是:人能制造工具。斧钺便 正是人类所创造的最原始、最古老的工具之一。“刘”正是原始斧钺中的一种,或者说, 在某一支原始氏族中,他们把斧钺称为“刘”。

当然,最原始的“刘”,或者说:最原始的斧头,并非金属制品,而是用石头制成的。它 们最初也许极为简陋,并不如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斧头那么锋利。这从考古发现的大量原始 人类使用过的石斧就可以看出。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代,人类正是靠着“刘”这种粗糙原 始的石器,才得以抵御猛兽的袭击和击杀野兽猎物。 可以设想,没有“刘”(也就是斧头)这种原始的工具,我们的祖选——原始人类根本无 法走出那暗无天日的茂密森林来到平原大地;没有“刘”,原始人类也无法击退那些凶猛 无比令人恐怖的吃人野兽,保护自身;没有“刘”,原始人也砍伐采集不到更多的果实, 猎获不到大量的野兽。

到了稍后一个时期,“刘”又成为战争中的重要武器,这时因为斧头与战争相连,又被称 为战斧,“刘”就是战斧中的一种。特别是在人类发明弓箭和长矛之前,“刘”更是人类 兵器中最有杀伤力的武器。 总之,“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常见最基本的工具,也是人类用以创造文明的工具。

中国人在谈到人类文明的起源时,喜欢用“混沌初开”一词来形容,而使人类从混沌走向 文明的正是“刘”。不但如此,中国人还认为整个世界宇宙,都是由“刘”开辟创造的。 宇宙形成学上又有开天辟地一说:中国人在追溯人类历史的起源时常常是这样描述的:“ 自从盘古开天地……”。而在传说的神话中人类和宇宙的创造者——盘古当年用以开天辟 地创造宇宙世界的正是一柄神奇的巨斧,也就是“刘”。

早在远古洪荒时代,我们中华民族中的某一支氏族正是认识和感悟到“刘”这种工具的神 圣作用和赫赫威力,于是便用“刘”来作为本氏族的图腾,开始对他顶礼膜拜。久而久之 “刘”便成为这支氏族区别于其它氏族的血缘徽记,并逐渐得到其它氏族的认同。于是, 世界上古老的原始刘氏族便形成了。

刘氏最原始的发源地——今河北唐县 据现有资料证明,最古老的刘地,在今河北唐县。三民书局《大辞典》400页对“刘”的 解释:“刘,地名”,帝尧陶唐氏后裔的封地,在今河北唐县。宋代大史学家郑樵的《通 志·氏族略以邑为姓》刘条也说:“帝尧陶唐之后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也”。

古地名学的理论认为,有的地名因人而得名,而有的人群又是因地而得名,帝尧陶唐氏后 裔封于刘地,说明这里先有刘地,那么刘地的地名是怎样得来的呢?我们认为:刘地仍然 是因人而得名,不过他的得名不是因为帝尧陶唐氏之后裔受封于此而得,而是因为最古老 的以斧钺“刘”为图腾的刘氏族曾经居住、活动、生息于此而得名。

至此,我们完全可以作出如下大胆的推测,现在可知的最古老的刘氏族发源地,就在今河 北省唐县,这里就是远古洪荒时代那支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和血缘徽记的刘氏族在勇 敢的征服自然开辟文明的过程中生活栖息的地方。

帝尧苗裔——刘姓的主源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众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同时在中华姓氏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我们也常 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一个普通的现代姓氏其产生和形成也往往是多源的,而非单一的。 当然,现代刘姓的来源也非单一的,而是多源的。归纳起来有五个源头:其中一支源出帝 尧之后,被称为祁姓刘氏;一支出自周成王最小的儿子被封于刘邑建立刘子国,改姓刘氏 因周成王姓姬被称为姬姓刘氏;三是汉高祖赐娄敬为刘姓,其后裔发展起来的一支被称为 赐姓刘氏;四是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改姓为刘的一支;五是其它姓氏因各种原因改姓刘 的。

在众多的刘姓形成的不同源头中,帝尧祁姓之后的这一支刘姓又为中华刘姓的最古老最主 要的来源。 帝尧——刘姓的血缘圣祖 翻开各种姓氏学经典或任何一部普通的刘氏族谱,我们发现在追溯刘姓的起源时几乎都追 溯到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的帝尧。

据史书记载:尧姓祁,名放勋 。传说于甲申(公元前2377年)出生于丹阳(今河北唐县 ),自幼聪明,年轻时就以擅长制作陶器在远近部落中著名。十五岁因能力出众而被推为 本部落的酋长,并被当时中原华夏酋邦的君主帝喾封为唐侯。从此他和他的氏族又被当时 的各部族称为“陶唐氏”。大约公元前2357年,尧20岁就接替帝喾当上了中原华夏酋邦的 君主。《史记》载:“帝喾高辛者黄帝之孙也”,“娶女敢訾氏女,生挚”;娶陈锋氏女 名庆都生放勋,帝喾崩,挚代立,挚立,不善而崩,弟放勋立。尧的母亲庆都是母系社会 人,姓祁(或姓伊祁),因此尧按照母系社会的制度从母姓祁。尧在位78年,于公元前22 59年去世,享年118岁。 尧当上了中原华夏酋邦的君主后,在向 四方征伐的同时,也征服了原始的刘氏族,并将 刘地封给了自己的家族成员,使其担任被征服的刘邑的首领。这位刘邑的新统治者及其家 族从此都以“刘”为“氏”。那些原来居住在刘邑的原始土著刘氏族人,逐渐被征服和融 合到帝尧后裔的祁姓刘氏之中,他们虽然仍保留着刘氏族的徽记,但已由原来独立的刘氏 族衍变为祁姓的刘氏族了。

那么帝尧的祁姓刘又与当代刘姓有什么关系呢?当代刘姓的开 基始祖又是谁呢? 关于帝尧之后的祁姓刘与当代刘姓的关系早在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的《左传·昭公二十九 年》中就明确说:“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此后无论儒家经典、正史,还是姓氏学经 典和各类刘氏谱碟都一直承袭了这一说法。 《唐书·宰相世系表》:“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就 守故地。至商更号豕韦氏,周复改唐公。成王灭唐以封其弟叔虞。其后更封刘累裔孙在鲁 县者为唐侯,以奉尧祠”。

这就充分说明帝尧是当今刘姓的血缘圣祖。但尧姓祁而不姓刘 ,那么刘姓的开基始祖是谁呢?

三、刘累是刘姓的始祖,祖根在鲁山县

谈刘姓的形成,必须先搞清楚刘姓的开基始祖是谁?笔者认为当年第一个得刘姓的那个人 应该是当今天下刘姓的开姓鼻祖。那么这个人又是谁呢?由于年代久远,史书记载不详, 民间传说各异,现存的文献也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到底谁是刘姓的始祖,一直未能解决 。

据史书记载尧有10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监明早亡。(《史记》云:“舜年二十以孝闻 ,三十而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 以观其外”)史书所说的九男分别是丹朱、开明、启明、胤明、觉明、卧明、晦明、源明 、少康。

因此关于刘姓的开基鼻祖就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当年刘姓的受封得姓始祖是尧的长子监明。 另一种说法认为受封于刘地的得姓始祖,不是监明,而是他的儿子式。这种说法最早见于 汉代流行的纬书《尚书中侯》,该书记载:“尧之长子监明早死,不得立,监明之子式封 于刘,朱又不肖而弗获祠”。 三种说法认为,当年受封于刘邑的是尧的第九个儿子源明。这一说法很少见于世传文献, 但在刘姓族谱中有流行。 四种说法认为刘姓的受封得姓始祖是尧的次子丹朱,这一说法见于一些与刘姓同源的唐姓 族谱。《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唐姓的介绍也采此说。

五种说法认为祁 姓刘氏的开基始祖不是尧的儿子或孙子,而是数百年后的尧的裔孙夏朝 的刘累。此说法在刘姓的源流史上比较流行。

六种说法认为,刘姓的受姓始祖是尧的儿子源明,并且强调说,源明与丹朱、监明是同一 个人的不同名称。这种说法,不见于传世的史传文献,只见于形成较晚的刘氏族谱。

在众多的刘氏成员受封开姓始祖说中,笔者认为:刘累说是最确切、最有说服力的。

因为虽然在古老原始氏族人群中的一支氏族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形成世界上最古老 的刘氏族,这支刘氏族居住地即今河北唐县,史称刘地或刘邑。以后这支刘氏族又被帝尧 后裔祁姓刘氏族征服融合衍变为新的祁姓刘氏族。因为在当时任何一个氏族成员,若被封 到刘地都可以称为刘氏,他的族人可以称为刘氏族。同时,在当时姓从根本上也就没有独 立的分离出来。

历史上正式见于经传和正史文献的第一位真正的刘姓人物,是夏朝后期的 刘累,而且祖根就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关于刘累这个人,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载于《左传》、《史 记》、《唐书》和大量刘氏、唐氏、留氏等族谱中。 文献记载,刘累是帝尧陶唐氏的后裔,生于夏朝后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刘累 学扰(训养)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曰御龙氏,以更豕韦之, 后龙一雌死,潜酱以食夏后,夏后食之,既而伎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 《史记·夏本纪》云:“孔甲立,好方鬼神,事*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二龙 ,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 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 事孔甲。孔甲赐之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伎求,惧而迁去” 。 《水经注》云:“尧之末孙刘累,以龙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惧而迁于鲁县(今 鲁山县)立尧祠于西山,谓之尧山”。故张衡《南都赋》曰:“远世则刘后甘劂龙醢,视 鲁县而来迁,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于尧山”。“尧山在太和川,太和城东北 水出焉 , 水又东经鲁阳县故城南,城即刘累之故邑也,有鲁山,县居其阳,故因名焉。王莽 之鲁山也”。 传说刘累的出生很奇特,一生下来两手手掌中各有一个特殊的纹饰,看上去分别是当时象 形文字的“留累”(先秦时“留”与“刘”通用)二字。古人很迷信,刘累的家人认为这 种胎记是上天的某种预兆,是神的暗示,因此就把这位新出生的圣婴取名叫刘累。

在一部《清源留氏族谱》上还有这样记载说:刘累生下来两手掌中各有一字,字形是:“ 卯在田上,系在田下”(一作“卯上系下田在其中”),因此取名“留累”,“留”姓的 得姓就因此产生。这支“留”姓也公开推刘累为肇姓大始祖。所以刘累既是刘姓的始祖又 是留姓的始祖。

另据《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记载:“刘累事夏孔甲,赐御龙氏。其生也,两掌成‘刘累’ 二字,因以为姓氏”。《安徽凤阳刘氏谱序》云:“我刘氏之先本出于帝尧苗裔,夏之时 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刘氏。此我刘氏之端也”。

又据《中国通史全编》第70页记载:“刘累自先祖时候,就向豢龙氏学习训龙,而且是时 代相传的训龙能手,刘累也继承了祖业,能够饲养龙。孔甲把从黄河、汉水中捉到的两条 龙交给刘累饲养,并赐刘累为御龙氏,代替豕韦的后代。过了不久,因雌龙在捕捉时受了 伤而死去。刘累暗中把龙肉剁成肉酱,献给孔甲吃。孔甲食后觉得味道甚美。既而求之, 刘累惧怕而逃到鲁县(即今河南鲁山县)”。

据传说:“刘累逃鲁县时很仓促,一家人已跑散,刘累跑到鲁阳故城即后来的邱公城,老 伴跑到婆娑街;儿子跑到刘相公庄,儿媳和女儿跑到姑嫂石”。此传说为后人留下了神密 的回忆。 刘累迁鲁隐居以后,果然躲过了灭族之灾,原来的刘氏族,也即御龙氏中的一部分也先后 随刘累迁到鲁县一带居住下来。

为了避免招遥刘累和他的族人,主动放弃了夏王朝赐给他 们的御龙氏名号,仍以原来的旧氏族刘氏相称。 这支迁居鲁县的刘氏族,仍然尊尧帝为本氏族的血缘圣祖。在大尧山建立尧祠。《南都赋 》云:“视鲁县而来迁,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祀于尧山”。

在今县城西北三十里的小尧山 建尧帝庙, 《方舆记要》:“尧山在县城西北四十里,夏孔甲时刘累迁鲁立尧祠于山上 ,因名”。时之今日这里的香火还十分兴旺。早已成为全社会香客们的朝祖圣地。

刘累迁鲁县后,就住在鲁阳故城,即邱公城。《水经注》曰:“ 水又东经鲁阳故城南 ,城即刘累之故邑也”。( 今县西三十里,地名,邱公城,即其地)。

刘累迁鲁居于斯,死也就葬在邱公城的东侧。据原籍耿集镇西边(邻近邱公城)的白沙咀 庄现年98岁的雷平新老先生讲:“邱公城东侧有个刘累墓,墓比一般墓大的多,小时候读 私塾时经常和同学们在刘累墓地玩,墓前还有个三四尺高的石碑,上面刻着‘豢龙故里, 吾臣刘累之墓’”。(2002年调查口传材料)。

刘累死后,世人为了奉祀他老人家还在鲁 县城北牛兰山修建刘累亭以作纪念。《后汉书·郡国志·南阳郡》记载:“鲁阳有鲁山, 有牛兰累亭”。又云:“鲁阳有牛兰累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胆肯定的说:不仅帝尧的裔孙刘累是当今世界刘姓的大始祖,而且 祖根就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由于刘累家族长期居住在鲁山一带,所以鲁山境内留下一系列 与刘姓有关的地名,据不完全统计仅大小刘庄就有十多个,还有刘相公庄、刘泽庄、刘山 门庄、刘河、刘寨、刘沟、刘铁沟、东、西刘湾、灌刘、王虎刘等。

四、刘姓的衍变

从刘累的御龙氏到其后裔的豕韦氏 刘累在夏朝为孔甲养龙时,曾被孔甲赐“御龙氏”,受豕 韦之。意思是说,刘累在被孔 甲赐御龙氏的同时并把原大彭氏的封地豕韦,赐给刘累作食邑,当刘累因死龙事件迁于鲁 县后,孔甲不仅取消了刘累御龙氏称号,而且收回了食邑地豕 韦,把它重新赐给它的旧 主大彭氏。原居住豕韦的刘氏族被驱逐出境。被驱逐的刘氏族大部分随刘累迁鲁县定居下 来,其余散居其它各地。

公元前十八世纪,夏商鼎革之际,原被驱逐的刘氏族,势力日益发展壮大,因不堪忍受夏 朝的压迫,投靠了新兴的殷商王朝,商王成汤在消灭了亲夏王朝的大彭豕韦以后,又将刘 累后裔的这支刘氏族重新封到豕 韦故地,并让他们继承豕韦氏的称号。正如《左传》杜 预注说:“豕韦复国至商而灭,累之后世,复其国为豕韦氏”。 在商汤建国之后,为了兴灭国继绝世,又允许彭姓的豕韦复国,并封豕韦为伯爵。这时刘 累的后裔,只好再次被取消豕韦称号。直到商朝中期,商高宗“武丁中兴”再次消灭了彭 姓 豕韦国,又复封刘累后裔的刘氏族人为豕韦氏。从此刘累后裔的刘氏族人便以邑为氏 ,由刘氏改为豕韦氏。成为依附于商王朝的部族政权。

从豕韦氏到唐氏、杜氏、唐杜氏 刘累后裔由刘氏族改为豕韦氏后,在豕韦(今河南省滑县韦乡)一带又生活了数百年。至 公元前12世纪,周成王伐纣灭商后大量追封,三皇五帝后裔,在将尧帝一支后裔封于蓟( 今北京市)之后,又将同属于陶唐氏后裔的豕韦氏刘累之后封于陶唐氏旧地(今山西冀城 西)。

商周之际,这支刘累后裔,以地为氏衍变为唐氏。 几十年之后,因唐人与商人关系密切,周成王大概是对原来亲商朝的祁姓刘累后裔的唐国 不放心,便又废掉刘累后裔的唐国,把唐国故地封给他自己的弟弟叔虞作封地,而将刘累 后裔迁到杜城(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杜曲),改封为杜氏,降爵为伯爵。

至此,刘累后裔 的这支刘氏族就在杜城建立自己的部落国家,并从此由唐氏改称为杜氏,或称唐杜氏。另 一部分唐国成员,没有迁到杜城,而分散在其它诸侯国仍以唐为姓氏,便成为今日唐姓的 祖先。

杜伯的故事 西周晚年,刘累后裔的杜国君主,开始在西周王朝为吏任职。周宣王时,最后一个杜伯在 周朝任大夫 之职。据《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记载:“累后曰振、曰隗、曰仲、曰堪、曰 杭、曰颂,咸有嘉德,不坠家声。颂八世孙叔假,商时为豕韦侯, 豕韦者国名也。叔假 遂以为氏焉。假十二世孙有敬蚁者,周成王灭唐取唐地封之,为唐杜伯,遂以唐杜为氏。 嗣其景伯名忽,穆伯曰元、庄伯曰栗、桓伯曰褚、惠伯曰将、僖伯曰睿,皆身通显有令闻 ”。西周晚年,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在西周任职的最后一个杜伯被周宣王 无辜杀害,刘累后裔的祁姓杜国同时也被周朝灭亡。 周宣王死后,继位的周幽王宣布为杜伯平反昭雪,并为其立祠以表其终。其祠叫杜伯祠, 墓称杜陵,均在杜城(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杜曲)。杜伯被杀和杜国灭亡之后,他的子孙纷 纷逃往他国避难。

杜伯有个儿子叫隰叔,逃到晋国受到重用,官任士师(主掌刑法的官员,又称“理”)。 从此杜隰叔的后裔便以官为氏,改为士氏,在晋国繁衍开来。 从士氏到司空氏、隋氏、范氏 春秋时期的刘氏,大概是因在为帝尧和刘累的神灵保佑,逃到晋国的杜隰叔后裔在晋国兴 旺发达起来。杜隰叔生两个儿子,荐和 。其中 《 左传》称之为士 ,字子舆 , 继承父业,最初在晋国任士师。据说在他任职期间“朝无奸官”。因政绩突出升任司空( 古代掌管土地、水利和建筑工程的大臣),晋国君主为奖励士 的功绩,特将隋地(今 山西介休东南)赐给他作领地。于是士 的族人又来到隋地定居。这样来到隋地的士 的后裔,就以他们所封的采邑隋地的地名为氏,改称为隋氏。

士 的后裔除一支改为士氏,一支改为隋氏外,另有一支以士 所担任过的官职(司空 )为氏,即今日司空氏的来源。除此还有一支以士 的名子为氏,形成历史上的士 氏。

士 在晋国生子名叫成伯缺,伯缺生子士会,士会后又被晋国国君赏赐领地——范(今 河南范县)。随士会到范地的士会族人,又以采邑“范”为氏,称为范氏。这便是今日中 国又一大姓范姓的来源。

正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和《国语·晋语八》关于御龙氏的 传衍情况记载:前549年鲁卿叔孙穆叔去晋国访问,晋卿范宣子在欢迎宴会上以十分自豪 的口吻大谈本族的光荣史,“我的祖先在舜以前是陶唐氏,在夏代是御龙氏,在商是豕韦 氏,在西周是唐杜氏,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族。现在晋国成为华夏盟主,我们范氏又是晋国 的卿族,古人所谓‘死而不朽’大概就是指我们这种绵延不绝、世代荣显的大族而言的” 。当时叔孙穆叔对范宣子的自吹自擂非常反感,当场驳斥说:“这种保姓受氏以守宗访、 世不绝祠的事根本算不上‘不朽’,只能算作‘世禄’;只有那些能够立功、立德、立言 的人才能‘虽久不废’,是真正的‘三不朽’。”值得注意的是叔孙穆叔只是对范宣子所 说的家史采取了不屑一顾的态度。但他并没有否定从陶唐氏到范氏的传承系统的真实性。

郑樵在《通志》二十六卷《氏族二》中说:“尧之后分为六,唐氏、杜氏、范氏、刘氏、 韦氏、祁氏,皆为著姓,岂尧之不泯欤”!实际上除六大著姓外还应加上士 氏、司空 氏、隋氏、士氏。就此六姓而论,祁氏为尧之本姓,韦氏是豕韦演变而来。从尧之陶唐氏 到刘氏的发展过程中士氏和范氏是 非常重要的一环。

五、刘姓的发展

在刘姓形成与发展的早期历史上,没有出过多名人。刘累之后,除了杜伯因被周宣王冤杀 而产生一些影响外,大多数刘累子孙是默默无闻的,这个家族真正闻达诸侯是在士氏、范 氏时期。正如王符在《潜夫论》中所称赞的“刘氏自唐以下,汉以上,德著于世,莫若范 会之最盛也”。 士会与刘氏的复兴 士会姓祁,名会,字季,以士为氏,曾食邑于隋称隋会。又食邑于范称范会,史也称范宣 子。他出身于宦官之家,是春秋早期活跃于晋国政治舞台上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个显赫 人物,早年任晋国大夫,辅佐晋文公、晋襄公,是晋国称霸中原的功臣之一。 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以赵盾为首的晋国大臣们为了国家的前途, 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废除太子,另立襄公的弟弟即当时在秦国任亚卿之职的公子雍为新的 晋国君主。因公子雍是士会的姑姑杜祁与晋文公的儿子,与士会有亲戚关系,于是晋国就 派士会和另一个大臣先篾一同出使秦国,迎接公子雍回国继位。但是,当士会和公子雍在 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尚在途中时,晋国国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公元前620年,以赵盾为首的晋国大臣们迫于晋襄公夫人缪赢的压力,背叛了士会和公子 雍,在晋国国内改立年幼的夷皋为晋国的国君(即晋灵公),并派兵阻击秦军,阻止士会 和公子雍回国。秦、晋双方在令狐至刳首一带展开一场大战,结果秦军因无备而败。此次 战后,士会已不能再回晋国,被迫逃到秦国避难。接着其妻子儿女和部分族人也先后到秦 国定居。士会在秦国受到重用,任秦军谋士,为秦军攻打晋国出谋划策。对晋国造成很大 威胁。 晋灵公七年(公元前614年)晋国六大臣召开会议,商讨对策,一致认为士会无罪,必须 想办法使士会回到晋国。随后就派魏寿余到秦国假装叛晋降秦,施计把士会劫持回晋国, 并委以重任,先后任晋三军统帅和元帅。士会在晋国逐步掌握了军政大权,史称“士会辅 成、景军无败绩”,“端刑法,辑训典,国无奸民”。晋国在士会的治理下日益强大起来 。 由于士会对晋国的卓越贡献和不朽业绩,公元前592年士会退休时被晋景公在其已有随地 的基础上又加封一个领地——范邑。最后在范邑终老去世,被赐谥号“武”。因此史书也 称士会为随武子、范武子。 士会生三个孩子,长士燮名富仙字美荣,次士鲂名富仁字祥耀,三士球名富任。“士燮子 留秦不返者复姓刘氏”。刘氏复姓当在士会归晋之后,至今已二千六百多年。查阅有关经 典和姓氏书均言“士会之裔留秦不返者复更为刘氏”。《唐书·宰相世系表》即采此说。 大梁普通元年修的《刘氏家谱》载:“士会公三子均仕晋,惟士燮之子在秦者为刘氏”。 《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载:“士会当鲁文公世,出奔秦,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88340html

王姓由来和起源如下:

1、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2、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荒*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

3、源出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

4、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

北朝北魏 《元怀墓志》魏碑<元怀墓志,北魏熙平二年(517)八月刻,1925年河南洛阳张羊村出土,原石现藏开封市博物馆。书刻精妙,字口清晰中新,便于临暮学习,是初学“魏碑”书体的较好范本。>

北朝北魏 《元略墓志》楷书<元略墓志,全称“魏故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徐州刺史太保东平王元君志铭”。志文正书,共三十四行,行三十三字。北魏建义元年(五二八年)刻,一九一九年在河南洛阳安驾沟出土。此志曾归固始许氏、武进陶氏,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志右下半部稍有断裂残损。此志书法笔致遒丽隽美,清逸流畅,历来倍受推重。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吴玉如先生认为,“元略志”用笔与二王息息相通,结构似不同,实则由质而妍,亦自然趋势>

北朝北魏 《元倪墓志》楷书<全称《魏故宁远将军郭煌镇将元君墓志铭》北魏正光四年(公元五二十年二月刻),其高七十二五厘米,宽六十二五厘米,正藏上海博物馆。书法上笔法精整,点画圆润,风格畅润雅秀,精健秀逸、风华旖旎,兼具钟王神韵,开隋唐书风之先。>

北朝北魏 《元寿安墓志》楷书<北魏元寿安墓志。志高八十六点八厘米。广八十六点八厘米。文卅三行,行卅五字。正书。一九二二年出土于洛阳马坡村东北。曾归武进陶兰泉。>

北朝北魏 《元珽妻穆玉容墓志》楷书<北魏元珽妻穆玉容墓志,全称《魏轻车将军太尉中兵参军元珽妻穆(玉容)夫人墓志铭》(神二年十月廿七日)二年十月廿七日)志盖魏羽林监轻车将军太尉府中兵参军元珽字珍平妻穆夫人墓志铭铭文魏轻车将军太尉中兵参军元珽妻穆夫人墓志铭。」夫人讳玉容,河南洛阳人。曾祖堤,宁南将军相州刺」史。祖袁,中坚将军昌国子。父如意,左将军东莱太守」昌国子。世标忠谨,冠盖相仍。夫人幼播芳令之风,早」励韶婉之誉,聪警逸於机辩,喧讌华於姿态。」待中太傅黄钺大将军大司马安定靖王,实惟」景穆皇帝之爱子。名冠宗英,望隆端右,清鉴通识,雅」长则哲。既镇穆门之贞孝,又戢夫人之丽音,乃为子」珽纁帛纳焉。既奉君子,礼德汪翔,家富缉谐之欢,亲」无嫌怨之责。宜阐遐龄,永贻仁范,不幸遘疾,以魏神」龟二年九月十九日徂於河阴遵让里,春秋廿七矣。」粤十月廿七日癸酉窆於长陵大堰之东。乃作铭曰:」昌宗盛族,实锺兹穆,汉世杨袁,吴朝顾陆。闺门仁善,」室家多福,遂诞英娥,兰辉豔淑。言归帝门,克俪」皇孙,晨昏礼备,箴谏道存。奉上崇敬,接下喻温,邻无」浊议,邑有清论。绮貌虚腴,妍姿晻暧,溢媚纤腰,丰肌」弱骨。蕙苡初开,莲荷始发,为玩未央,光华讵歇。明镜」踟躕,锦裘儵忽,翠帐凝尘,朱檐留月。慨矣天长,嗟乎」地久,婿恸贤妻,儿号懿母。飞芬一坠,谁云臧否,独有」玄猷,脩传不朽。>

北朝北魏 《元显隽墓志铭》楷书<此碑全称《魏故宁远将军敦煌镇将元君墓志铭》。北魏正光四年(523)二月刻。楷书。19行,行22字。纵74厘米,横73.5厘米。民国初年在河南洛阳姚凹村出土,现藏上海博物馆。河南洛阳为北魏孝文帝迁都以后的都城。北魏皇族原姓拓跋,孝文帝为了推行汉化,改拓跋为元姓。洛阳城北邙山一带为元氏祖坟,陆续出土了大量墓志铭,统称元氏墓志。《元倪墓志》是元氏墓志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元倪为魏太祖道武皇帝玄孙,墓志的书写者应是当时高手。此志刻工亦甚精,能将原书笔意较细致地传达出来。从刻本看,原书书法熟练,墨色丰腴饱满,形成圆润秀美的基调。结体具有一般魏体的基本特征而属其中平正规矩者。>

北朝北魏 《元羽墓志铭》<立于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最近才刚出土的。元羽为北碑王室,因此墓石字体优美,刻工极精细,如果不是当代大师是做不出来的。其笔画方折峻厉,而亦参用圆笔,直画收笔多做悬针形,苍劲不足张猛龙碑而凝链端整足以并驾,浑脱北朝粗犷之风。>

北朝北魏 《元桢墓志铭》楷书<北魏元桢墓志。此志是目前所发现北魏墓志中刊刻年代最早者。1926年夏出土于洛阳城北高沟村东南,后经于右任先生收藏并移存西安碑林至今。其笔画茂实刚劲,结体紧峻,意态恣肆,气势雄奇。>

北朝北魏 《元诊墓志铭》楷书<全称《魏使持节骠骑将军冀州刺使尚书左仆射安乐王墓志铭》为北魏延昌元年(公元五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刻,其高七十九三厘米,宽为七十六五厘米,志文二十二行,满行为二十三字,正书。一九一七年于河南洛阳城北三十里伯乐凹村西北出土。现藏上海博物馆。书法上笔势挺健,结字茂密,呈现较多的雄劲峻险,朴茂自然的北魏风格。>

北朝北魏 《张猛龙碑》楷书<北魏正光三年(522年)正月立。楷书。现在山东曲阜孔庙。此碑是北朝碑刻中最有代表性的碑刻。自古以来为书家推崇。清杨守敬评:“《张猛龙碑》整练方折,碑阴则流岩奇特”。又曰:“书法潇洒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赵函谓此碑:“正书虬健,已开欧、虞之门户。”结体跌岩起伏,妙不可言。在魏石中应首屈一指。>

北朝北魏 《张玄墓志》楷书<张玄字黑女,清代为熙帝讳,一般称《张黑女墓志》。此魏普泰元平(531年)十月刻。清包世臣跋:“此帖骏利如《隽修罗》,圆折如《朱君山》、疏朗如《张猛龙》、静密如《敬显隽》。”康有为跋:“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原精古,未有比肩《黑女》者。”此志集雄健、轻灵秀逸、含蓄为一体,其艺术水平之高,鲜有匹敌。代表北魏善墓志的最高成就。>

北朝北魏 《郑文公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又名《郑羲碑》。刻于北魏宣武帝永丰四年(511年)。系崖刻,共有内容相同的上、下两碑。上碑在山东平度县天柱山,下碑在掖县云峰山。下碑51行,行23~29字,比上碑书写略晚,字亦较大,剥泐较少,因而比上碑更为著名。此碑为郑昭道书写,字体均为楷书,其结字宽博舒展,笔力雄强圆劲,有篆隶趣相附,为魏碑佳作之一。碑文内容是记述郑羲的生平事迹。郑羲为郑道昭之父,久官光州(掖县、平度均其所屑),死后归葬老家荧阳(河南荥阳)。其故吏程天赐等为纪念他的政绩,故有此刻。此碑雄浑凝重,为书家所重。如包世臣、龚自珍都将它同南碑之冠的《瘗鹤铭》相提并论。欧阳辅评此碑说:“笔势纵横而无莽野狞恶之习,下碑尤瘦健绝伦。”叶昌炽更谓“其笔力之健,可以刲犀兕,搏龙蛇,而游刃于虚,全以神运。唐初欧虞褚薛诸家,皆在笼罩之内,不独北朝第一,自有真书以来,一人而已”。又说:“余谓郑道昭,书中之圣也。。康有为曾誉《郑文公》为“魏碑圆笔之极轨”。从拓本看,此碑用笔确很浑圆,但看原石,实方笔居多。给人以圆笔感觉是因为它属摩崖>

北朝北魏 寇谦之 《中岳嵩高灵庙碑》楷书刻石<《中岳嵩高灵庙碑》为北魏著名碑刻之一。北魏太安二年(456年)立,一说太延年间(435~440)立。楷书,23行,行50字。在河南登封县是由隶书向楷书过渡书体。传为寇谦之书。寇为昌平人,著名道学家,活动于嵩、华间。康有为评此碑书为“体兼隶楷,笔互方圆。”由于它脱胎于魏晋隶书,所以隶书森严;又因为是尚未成熟的楷书,故结体自由,用笔无拘无束。此碑以其独特的风格,世人所重视。>

北朝北魏 朱义章 《始平公造像记》楷书刻石<全称《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记》。魏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九月十四日造讫。楷书,10行,行20字,有方界格。额正书阳文"始平公像一区"二行六字。在洛阳市南部郊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此记署为孟达撰文,朱义章正书。然撰文者及书家身世皆不详,可能是当时的工匠。其文字作为书法艺术则在著名的“龙门二十品”中尤为第一珍品。清乾隆年间为钱塘黄小松访得后,始显于世。造像,即雕塑佛像。造像立碑始于北魏,讫于唐中叶,所造者以释迦弥陀、弥勒、观音、势至为多。其初不过刻石,或刻山崖,或刻碑石,或造佛龛,其后或施以金涂彩绘。造像者自称佛弟子、正信佛弟子、清信女、优婆塞等。出资造像者称像主,副像主等。此造像实高75厘米,宽39厘米。龙门造像题记,一般都不刻书手姓名,仅此碑和《孙秋生题记》刻有书手之名,诚为可贵。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称他们是"工绝一时,精能各擅"的书家,并进一步指出此碑书手朱义章比孙秋生更高一筹,评曰"雄重莫如朱义章"。北魏时期崇尚佛教,凿窟造像祈福之风盛行,而《始平公造像记》即是当时所造石像的一篇题记,内容充满了迷信宗教色彩,但其文字却为书法艺术的珍品,一反南朝靡弱的书风,开创北碑方笔的典型,以阳刚之美流传于世。国家图书馆藏最佳整幅拓本,系第三行"邀逢"之"邀"字,仅末笔稍损,其余笔画完好;第五行"始平公"之"公"字,横画犹存;第六行"匪乌"之"乌"字完好之乾隆嘉庆时拓本。高90厘米,宽40厘米,卷轴装。其本为胡鼻山旧藏,有其在清咸丰九年(1859)题记,文曰:"字型大小如星散天,体势顾盼如鱼戏水。"其余尚有题跋十一则,如钱叔盖咸丰八年(1858)题记曰:"此龙门石刻中冠于当世者也。石刻中文之阳文,古来只此矣。层崖高峻,极难椎拓,自刘燕庭拓后无复有问津者。仲水于琉璃厂得四本,殆刘氏物,此贻鼻山。戊午七月叔盖记。"此外,拓本上还钤有"黄节读碑"、"胡鼻山藏真印"、"钱松叔盖印信宜长寿"、"竹节砚斋金石文字"等印章。《始平公造像记》通篇为阳文镌刻,为历代石刻所罕见,而未署撰人、书人,在魏碑中也是少有的。此碑是北魏书法艺术全盛时期年代较早的作品,全碑文字端严飘逸,将森严方朴的北朝书风,写得婉畅流动,如杨守敬《平碑记》云:"始平公以宽博胜。"特别是在笔法上破隶而出,大胆创新,变柔为刚,变藏为露,实为北碑石刻中之异彩。《龙门二十品》是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北魏书风的代表作。康有为称龙门石刻“皆雄峻伟茂,极意发宕,方笔之极规也”。而《始平公造像》又是龙门石刻中的代表作。此碑与其它诸碑不同之处是全碑用阳刻法。笔画折处重顿方勒,锋芒毕露,显得雄峻非凡。>

北朝北魏 王 远 《石门铭》楷书摩崖<《石门铭》刻于北魏永丰二年(509年),王远书。楷书摩崖,纵244厘米,横304厘米,28行,行22字。在陕西汉中。是北魏著名的摩崖石刻之一。王远,太原人,当时任梁、秦二州典签(处理文书的小吏)。刻字人为武阿仁。古代汉中地区是南通川蜀、东控襄樊的交通要道。汉代以后此道即屡通屡坏。北魏时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开此道。为了表彰羊祉及参加此项工程者的功绩,故有此刻。康有为将其列为“神品”,云:“石门铭飞逸奇浑,翩翩欲仙,若瑶岛散仙,骖鹤跨鸾”。>

北朝北魏 王子椿 《徂徕山佛号》

北朝北魏 萧显庆 《孙秋生造像记》楷书刻石<全称《孙秋生等二百人造像记》,北魏宣武帝(元恪)景明三年(502年)五月廿七日造讫。楷书,在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南壁。六朝碑刻中书家署名者不多,此署萧显庆书,但书家情况不详,当为地位低下的工匠或经书手。此碑书犀利刚劲,宽博朴厚,较《始平公造像》笔法多变,龙门碑刻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

北朝北魏 赵文渊 《大代修华岳庙碑》<按《魏书》,文成帝兴光二年三月己亥改元为太安,故《魏书》兴光无二年,而此碑云“二年三月甲午立”者,盖立碑后六日始改元也。其曰“阐皇风于五叶”者,自道武、明元、太武至于文成,才四世尔。太武之弑南安王余,立不逾年亦被弑,不得成君。而景穆太子文成父也,追尊为帝,立庙称宗,故以为世也。魏自道武天兴元年议定国号,群臣欲称代,而道武不许,乃仍称魏。自是之后,无改国称代之事。今魏碑数数有之,碑石当时所刻,不应妄,但史失其事尔。由是言之,史家阙缪可胜道哉!然予于史家非长,故书之以待博学君子也。>

北朝北魏 佚 名 《杨大眼造像记》楷书刻石<《杨大眼造像记》刻于北魏景明正始之际(500年-508年)。楷书,刻在洛阳龙门古阳洞。与《始平公造像》、《孙秋生造像》、《魏灵藏造像》并称“龙门四品”。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将其列峻健、丰伟之宗。>

北朝东魏 《程哲碑》楷书<《赠代郡太守程哲碑》造像碑刻,原立于长治县东呈村,石灰石雕造,碑阳中间开龛雕佛像,龛内外布满线刻图饰。背光、龛饰、胁侍菩萨,供养人等均用线刻表现。纪年、造像主铭刻背面。刻画碑铭俱为上乘之作。高约135厘米,正书。拓本。32行,行45字。有方界格。现存山西省博物馆。《山右石刻丛编》、日本《书道全集》有著录。碑额题“大魏天平元年岁次甲寅十一月庚辰朔三日壬午造讫”,可知立石时代为公元534年的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碑文内容记述了上党长子人程哲、字子贤的家世、身世、品行、事迹、官职等,可补史志所阙。碑刻文字体型较小,但刻工精到,保存完好,仅缺数字,十分珍贵。清光绪年间发现,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馆。文字书法用笔劲直,结体纵长,楷法劲整。上承东汉劲直派分书之余绪,又融以汉魏砖文书风,是北朝直笔隶意的真书流派中的典型代表。>

北朝东魏 《高归彦造像记》楷书<此碑全称《高归彦造白玉释迦像》,东魏·定武元年(543)四月刻。楷书。造像座为白玉石造,上部释迦像已佚,造像记刻在佛座四周。计二十七行,行七字,中有二行六字,末行三字。1921年在河北定县料敌塔前(众春圆)出土。出土时字迹十分完好。刻工极精。现存河北定县。高归彦官至太傅、太宰,是一位位显权重的人物,后因谋反被杀。此造像当为其在世时所作。书家亦应为当时高手。南北朝以前碑刻,多有所谓“金石味”,北朝碑刻更多以方严、粗犷著称,此造像刻石可算一个特例。它结字宽博、严谨,笔面极为圆润秀美。再加刻工十分精细,原书丹时用笔用墨的效果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出来。有人曾将其誉为“魏代石刻之冠”,对这种看法虽然不敢苟同,但“馨逸绮丽”、妩媚娇艳到这种程度,在北碑中确是少见的。有人认为是“赵孟頫所自出”。赵氏是否见过此碑,不好妄言,但从字迹上看,在某些神采方面确有一定相通之处。故宫博物院藏有《高归彦造像记》初拓本。此记书法娟静和美,俊秀温雅。与北朝造像记中方笔锐锋,棱角森挺的书风不同,也与一些粗头乱服、率稚拙的造像记的字迹迥异,在北朝书法作品中实属罕见。>

北朝东魏 《高盛碑》<此碑全称《侍中黄钺大师录尚书事文懿公高盛碑》,篆额为《魏侍中黄钺大师录尚书事文懿高公碑》。东魏太平三年536)五月刻。楷书。30行,行25字。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直隶磁州(今河北省磁县)出土。碑存上半,左下角缺。此碑同《高肃碑》、《高翻碑》合称“磁州三高”。《高翻碑》书法佳美与此碑赂同,然字残损太重,不若此碑保存完好。此碑笔画挺拔,结字工稳,格局极为宽博,气势甚为宏大,无小家之气。尚存有某些隶书笔意。个别字尚沿袭篆字写法,可谓笔画劲练、结字洞达,在北碑中别具一格。唐代褚遂良《伊阙佛龛记》等碑刻或受其影响。>

北朝东魏 《敬使君碑》楷书<又名《敬显隽修神静寺碑》、《禅静寺刹前铭》、《敬使君显俊碑》,全称“禅静寺刹前铭敬使君之碑”。东魏正书碑刻。兴和二年(540)立于长社。清乾隆三年出土,后移至陉山书院。现存河南长葛县。《金石萃编》载:碑高六尺八寸,宽三尺五寸,文共二十六行,满行五十一字。此碑书法婉雅朴厚,间有与《张黑女墓志》相契合者,为著名北碑之一。碑文长达二千五百余字,可谓洋洋大观,且无漫漶,刻工极为精严,颇能传达原书笔意。属于罕见的丰碑大碣,刻工精良,保存完好。杨守敬谓:“碑阴沈青崖跋云:书法自晋趋唐,为欧、褚先驱。余谓六朝正书多隶体,此独有篆意,古意精劲,不肯作一姿媚之笔,自是老成典型。若谓欧、褚前驱,恐不相及,而亦不必祖欧、褚也”。又说:“化方为圆,暗用篆笔,而流美无对。”康有为列此碑为“逸品上”,又谓:“圆静则有若……《敬使君》”,“《敬显隽》独以浑逸开生面”,“《敬显隽》为静穆茂密之宗,《朱君山》、《龙藏寺》辅之。”又形容说:“《敬显隽》若闲鸥飞凫,游戏汀渚”。此碑结体近方。笔画都略呈弧形,如“田”字、“唱”字,使人感觉方中带圆,笔画短促而明快,有一种向内凝聚的力量,在众碑中别具一格。《校碑随笔》称:“鲸、筹、阃、骑、招、夷、秉、闉、木、府、自等字未泐损者,为旧拓本。”康有为列其为“逸品”上结体宽绰,用笔化方为圆,明快又含蓄有篆籀笔意。>

北朝东魏 《李仲璇碑》楷书<此碑全名为《李仲璇修孔子庙碑》。隶书额题“鲁孔子庙之碑”六字。东魏正书碑刻。王长孺书(王长孺,生卒年月不详,任城人)。兴和三(541)年立于鲁县孔庙。25 行,行51字。藏山东曲阜孔庙。《金石萃编》载:碑高七尺四寸,宽三尺六寸,字共二十五字行,满行五十一字。此碑运笔朴拙劲拔,兼具篆隶遗型。宋欧阳修《集古录》评此碑说:“笔画不甚佳,然亦不俗。”《石墨镌华》称:“碑正书,时作篆笔,间以分隶,形容奇怪。”《金石史》云:“《李仲璇碑》笔力劲骏,如偏面骄嘶,又如辫发章甫,殊俗揖让。”康有为谓:“亢夷超爽,莫如王长孺之李仲璇碑。”又谓:“李仲璇如乌衣子弟,神彩超俊。”书体似隶似楷,并时有篆字杂入。所谓“杂大小篆、分、隶于正书中”,因而被认为“形容奇怪”。这种情况在北朝碑刻中时有发现,如西魏《杜照贤造像记》、《张世保等人造塔》。直到隋代《曹于建碑》都如此。此碑笔画老健,结字宽博,雍容大方,并有一种古雅隽迈之气,非常耐看。传世拓本以碑文中“尚想伊人”四字未损者为明拓,考见《校碑随笔》。>

北朝东魏 《司马升墓志》<东魏天平二年535刻。多用方笔,锋芒毕露而不失于纤弱;结体逸宕而富有韵致。>

北朝西魏 《杜照贤造像》<又称《杜照贤杜慧进等十三人造像》。隶楷杂体。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十一月刻(马子云谓大统十三年)。8行,行21字。上半为像,侧为小字,各3行,前3行存2、3字不等,后3行村5、6、7字不等。又二列14行,行10~20字不等。下列7行。在河南禹县。此碑笔画细瘦活泼,字体在隶、楷之间,然兼有篆、草写法,可谓集各体于一碑的大杂烩。如“为”字,有行草笔意;“三”字则是典型的隶书。就整体来说,称此碑为隶、为楷,似都无不可。从历史上看,杂采某一、二体而书于一碑,从汉至隋,时有所见。如汉《夏承碑》、东魏《李仲璇碑》、隋《曹子建碑》等都是如此。但像此碑这样集篆、隶、真、行、草于一身的“集大成”的碑刻,还是十分少见的。书写此碑时已是六世纪中期,其时楷书已经普遍使用,出现这种情况则更是一个特例。>

北朝北齐 《报德象碑》<武平六年,释仙书>

北朝北齐 《杜孝绩墓志》楷书<杜孝绩墓志,全称“齐故骠骑大将军东徐州刺史杜君墓志铭”。>

北朝北齐 《故夫人仲姿墓志铭》楷书

北朝北齐 《隽修罗碑》<皇建元年十二月>

北齐 《刘悦墓志》<首题:“齐故特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广州刺史济阴郡开国公赠朔肆恒三州诸军事朔州刺史尚书右仆射泉城王刘王墓志”;盖阳文篆书题:“齐故泉城王墓志之铭”。北齐武平1年(570)11月12日。河南省安阳市栎镇出土。安阳金石保存所藏石。拓片版本。隶书,31行行31字,盖3行行3字。刘悦,字优昕,年轻时就以勇猛闻名,初仕西魏,北齐时特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广州刺史,封齐阴郡开国公,武平元年七月十五日去世,寿53岁,葬于邺城,死后赠朔肆恒三州诸军事、朔州刺史、尚书右仆射、泉城王。刘悦的祖父刘折,领民酋长;父亲刘跋,官任司农卿。>

北朝北齐 《水牛山文殊般若经碑》楷书<在山东宁阳水牛山。原在汶上水牛山顶,现存汶上县博物馆>

北朝北齐 《泰山经石峪》楷书<《泰山经石峪》,又名《泰山佛说金刚经》,摩崖石刻,北齐天保间刻,刻于山东泰山斗母宫东此一公里山谷之溪床上。字径50厘米,字体介于隶楷之间,据民国初拓本计,存九百六十余字。是现存摩崖石刻中规模空前的巨制。通篇文字气势磅礴,其优游自如从容不迫之仪态,若具仙姿;其用笔圆润可人,包融篆隶而妙化为楷,结构舒博壮健,颇含浑穆宽阔之趣。清杨守敬曰:“北齐《泰山经石峪》以径尺之大书,如作小楷,纡徐容与,绝无剑拔弩张之迹,擘窠大书,此为极则。”用笔安详从容,风神澹泊雍荣大度,结体奇特斜倚相生,充满个性。被尊“大字鼻祖”和“榜书之宗”。清人冯云鹏在《金石索》中盛赞:“如印泥画沙,草情篆韵,无所不备。”《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无撰书人姓名,因笔法与山东邹县尖山摩崖《晋昌王唐邕题名》相近,后人或以为唐邕所书。又与《徂徕山大般若经》相似。《徂徕山大般若经》上有“齐武平元年王子椿造”字样,因此后人又有推测为王子椿所书。清阮元《山左金石志》则作北齐天保间(公元550--559)人所作。《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多有一些不常见的俗字,其中“万” 、“无”二字,竟与现行通用的简化字相同。这封於研究我国书体的历史演变和书法艺术成就,具有相当重要的价格。>

北朝北齐 《朱岱林墓志》楷书<四十行,行三十四字。北齐武平二年(五七一)刻。据传此志明季出土于山东寿光,未受重视。清雍正三年

山东临沂苍山刘氏的祖籍是哪?

苍山县苍山县位于山东省南部,北接临沂,南临江苏,西通枣庄,处于沿海地区大开放,黄淮海平原大开发的交叉地带。境内潍徐、蒙台、临枣、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