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都有哪些??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1浏览:9收藏

音乐家都有哪些??,第1张

1贝多芬: ,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2莫扎特:,出生于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后来成为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3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4德彪西:法国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海顿: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共创作了100余首交响曲、80余首弦乐四重奏、30部左右的歌剧,以及弥撒曲和宗教礼仪曲、康塔塔、清唱剧等 6拉威尔: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年3月7日—1937年12月28日),出生于比利牛斯西布恩小镇,法国著名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7巴赫: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一般认为他是西方音乐史中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8舒伯特:弗朗茨·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现闻名天下的(开头为“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便是在他的笔下完成的。9弗朗茨·李斯特:弗朗茨·李斯特生于雷汀,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10柴可夫斯基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

1) http://wwwclassicalarchivescom/main/ : Classical Music Archives。极好。提供几乎所有著名音乐家的著名作品,数量极多。midi。需免费注册或支付注册。

2) http://wwwlysatorliuse/~tuben/scores/ : Free Sheetmusic from Johan Tufvesson。好。主要提供早期音乐家的作品。

3) http://wwwbh2000net/score/ : Free Sheetmusic Library。一般。爱乐人走四方的乐谱下载,提供了数量不多一些大型作品。。

4) http://wwwangelnejp/~kcn/midi : KCN's MIDI data collection。好。这个地方提供了很多巴赫作品的 midi,也算是乐谱了。如果你找不到 BWV 1057 的谱子,这里就有。midi。

5) http://wwwdlibindianaedu/variations/scores/ : VARIATIONS Prototype: Online Musical Scores。好。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提供的乐谱下载。网上浏览,当然你也可以下载到本地。

6) http://wwwpianoru/inter-ehtml : Pianoru。极好。一个俄国网站,提供了非常多音乐家的钢琴作品乐谱,只不过作品名都是俄文,看起来比较费劲。pdf。

7) http://wwwpianopublicdomaincom/ : PianoPublicDomaincom。好。提供了非常多音乐家的钢琴作品乐谱。pdf。

8) http://wwwpianostreetcom/ : Piano Street。一般~好。仍然提供钢琴谱下载。pdf。可以免费注册下载,也可付费下载更多作品。

9) http://wwwsheetmusicarchivenet/ : Sheet Music Archive。好。收录了很多音乐家的著名作品,只是作品数量稍嫌少。pdf。

10) http://muslibmmvru/index_enghtml : The Music Library of Denis Bouriakov。一般。个人网站,提供他自己收录的乐谱供下载,涉及的乐器比较多。格式杂。

11) http://icking-music-archiveorg/scores/ : Werner Icking Music Archive。好。Werner Icking Music Archive 网站作品列表,音乐家数量多,作品也多,比较推荐。格式杂。

另外再介绍两个下载 SoundFont 的网站。这里提供的都是 SF2 格式,没有创新声卡的朋友可能需要自己转换一下。

1) http://hammersoundnet/cgi-bin/soundlinkpl

2) http://wwwhomemusiciannet/soundfontsphp

  应该叫简谱吧。

  简谱 所谓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一般所称的科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 2 3 4 5 6 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即载入史册。18世纪时瑞士人,名卢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因当时他写《忏悔录》一书,反而名声大增。人一出名,书也出名,《音乐新符号建议书》也被人重视了。18世纪中叶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在1882年这种记谱法传入日本,1904年再由沈心工等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30年代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简谱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关于字母简谱,主要为美英等国所通用。其中如HC格洛弗首创,J柯温完成的可动唱名法。它以d、r、m、f、s、l、t,7个字母作为基本音符,其中除第7音读作ti外,其余各音与数字简谱的读音一样。有关半音的记法:遇升高时一律加e,降低时一律加a,高八度在右上角标1,低八度在右下角标1。其时值及节拍则以纵线表示强拍,双点表示弱拍;横线表示延长,单点表示数音连结成一拍。

  由于简谱的记法与中国的工尺谱(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相当接近,在中国简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的最好、最发扬光大的国家。而五线谱,通过教育体制,以西方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已基本流行于各个国家,在院校里也是必修项目之一,它为世界音乐统一于一谱提供了基础。

  在中国简谱的发明者是李叔同。

  简谱基础知识: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

  1 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

  2 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3 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教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4 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声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住。

  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 2 3 4 5 6 7 读法为:do re mi fa so la si(多 来 米 发 梭 拉 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音符的长短:

  音乐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长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简谱里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在这几个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个基本参照度量长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时间度量单位。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 也可以是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长度,那么二拍就是两秒;一拍定为半秒的话,两拍就是一秒的长度。一旦这个基础的一拍定下来,那么比一拍长或短的符号就相对容易了。

  用一条横线“—”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来标注,以此来定义该音符的长短。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们的长度标记:

  音符名称 写 法 时 值

  全音符 5 — — — 四拍

  二分音符 5 — 二拍

  四分音符 5一拍

  八分音符 半拍

  十六分音符

  5

  =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 八分之一拍

  上例可以看出: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横线标记的位置不同,被标记的音符的时值也不同。从表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延时线、延时线越多,音持续的时间(时值)越长。相反,音符下面的横线越多,则该音符时间越短。

  休止符:

  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0”标记。通俗点说就是没有声音,不出声的符号。

  休止符与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种。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0,就增加一个四分休止符时的时值。

  半音与全音:

  音符与音符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一个相对可计算的数值。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钢琴键盘上紧密相连的两个键盘就构成半音,而隔一个键盘的两个键盘就是全音。

  变化音:

  将标准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就是变化音。 将音符升高半音,叫升音。用“#”(升号)表示,一般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如下所示:

  标准的音降低半音,用“ b "(降号)表示,同样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

  基本音升高一个全音叫重升音,用“x"(重升)表示,这和调式有关。

  基本音降低全音叫重降音。用“ bb”(重降)表示。

  将已经升高(包括重升)或降低(包括重降)的音,要变成原始的音,则用还原记号“”表示。

  附点音符:

  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节奏:

  掌握读谱,首先要掌握节奏,练习掌握节奏要能准确的击拍。击拍的方法是: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有半拍,一上一下是一拍。

  节拍:

  乐曲或歌曲中,音的强弱有规律地循环出现,就形成节拍。 节拍和节奏的关系,就像列队行进中整齐的步伐(节拍)和变化着的鼓点(节奏)之间的关系。

  单拍与复拍:

  单拍指每小节一个强拍。复拍每小节有一个强的,有若干个次强的。

  调式音阶:

  按照一定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几个音(一般是七个音左右)组成一个有主音(中心音)的音列体系,构成一个调式。

  把调式中的个音,从主音到主音,按一定的音高关系排列起来的音列,叫音阶。

  大调式:

  凡是音阶排列符合全、全、半、全、全、全、半结构的音阶,就是自然大调。这是使用的最广泛的调式。

  一般来说,一首音乐作品的开始音符是使用1、3或5的,而结束在1上的就是大调音乐。比如国歌就是大调音乐。要想真正搞懂大调音乐,必须要学习和声知识。

  小调式:

  小调式有三种形式:

  a:自然小调:凡是音阶符合全、半、全、全、半、全、全结构的音阶,叫自然小调。

  b:和声小调:升高自然小调音阶的第VII级,叫和声小调

  c:旋律小调:在自然小调音阶上行时升高它的4、5,而小行时还原5、4叫旋律小调。

  小调音乐一般第一个音符是从6 或3 开始,而结束在6上。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是小调音乐。同大调一样,要想真正搞懂小调音乐,必须要学习和声知识。

  反复记号:

  表示记号内的曲调反复唱(奏)。

  装饰音:

  装饰音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装饰旋律。它们用记号或小音符表示,装饰音的时值很短。

  (1)倚音: 指一个或数个依附于主要音符的音,椅音时值短暂。有前倚音、后倚音之粉。

  (2)颤音:由主要音和它相邻的音快速均匀地交替演奏。

  (3)波音:由主要音和它上方或下方相邻的音快速一次或两次交替而成

  (4)滑音:主要音向上或向下滑向某个音欢音分上滑音 下滑音 两种滑音除声乐能 演唱这一技巧外一切弦乐器都可演奏但钢琴等键盘乐器是无法演奏这一技巧的

  顿音记号:

  用三角符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短促、跳跃。

  连音线:

  用上弧线标记在音符的上面,它有两种用法:(1)延音线:如果是同一个音,则按照拍节弹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弹奏,如下面的2的连线 ;(2)连接两个以上不同的音,也称圆滑线。要求唱(奏)得连贯、圆滑。

  重音记号:

  用 > 或 或 sf 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 (奏) 得坚强有力 当 > 与 两个记号同时出现时,表示更强

  保持音记号:

  用 - 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在唱 (奏) 时要保持足够的时值和一定的音量

  小节线:

  用竖线将每一小节划分开线叫小节线。

[音乐常识]致初学作曲的业余音乐爱好者

首先,来说说音阶,因为这里有很多术语回头会用到,所以必须从这里说起。

常用的音阶有六种,包括一种大音阶,三种小音阶,半音阶和全音阶。通常旋律与和声,还有调式等都是构造在大音阶或小音阶上的。这是一部乐曲的基础,所以在了解一切之前必须先了解这个。一般人都喜欢从音程开始入手,可是我感觉音程没什么可说的,无非是根据跨越的半音数量来起个名字。现列表如下,讲解略去。

包含半音数量 音程名称 举例

1 小二度 C - bD

2 大二度 C - D

3 小三度 C - bE

4 大三度 C - E

5 纯四度 C - F

6 增四度 C - #F

7 纯五度 C - G

8 小六度 C - bA

9 大六度 C - A

10 小七度 C - bB

11 大七度 C - B

12 纯八度 C - c

13 小九度 C - bd

14 大九度 C - d

15 小十度 C - be

16 大十度 C - e

只是注意一点,不把数学概念用在这里。比如,两个纯四度相加不是纯八度,而是小七度。还有,度前面的数字是根据大音阶上音的数量计算的。

废话少说,开始说音阶。

大小音阶各有七个音,分别构成音阶的七个级。最基本的音阶是自然大音阶,就是do re mi fa sol la ti。这是按照五度相生法构造的。具体构造方式不实用,这里就略去了。

每个级的音都有自己的名称,下面按照重要程度一一叙述。以C D E F G A B为例,唱名仅按照该大调音阶。

C(dol)是主音,是自然大音阶的根本之根本,音阶的名称也是根据这个音来的。比如C D E F G A B叫C大调音阶,E #F #G A B #c #d叫E大调音阶等等。

G(sol)是属音,其重要性仅次于主音。

F(fa)是下属音,也是非常重要的音。

D(re)是二重属音,也就是属音的属音。因为在一个调子的属调里面,属音就是原来调子的二重属音。

E(mi)是中音,因为它的位置在主音和属音中间。

A(la)是下中音,因为它的位置在下属音和主音中间。

B(ti)是导音,这是音阶中最不稳定的音,有强烈的进入主音的要求。所以,尤其是在终止式里面,导音进行到主音几乎是一切进行中优先级最高的。

嗬嗬,这些还是预备知识,虽然可能有很多人知道,不过以后频繁要用到,所以为了让更多业余爱好者了解,还是提了一下。

自然大音阶最大的特点就是三音是大三度(当然是和主音的关系)。在自然大音阶里面,所有音程不是大音程就是纯音程,没有小音程的。

现在开始说三种小音阶。

首先,和声小音阶。所谓和声小音阶就是把大音阶的三度和六度变成小音程。这两个音(中音和下中音)是对调性最敏感的两个音,把它们变成小音程会是音阶的色彩从太阳变成月亮,从阳性变成阴性。

比如C大调:C D E F G A B,对应地c小调和声音阶应该是C D bE F G bA B。本来是do re bmi fa sol bla ti,可是听起来却像是la ti do re mi fa #sol la。待会儿还会说到。

和声小音阶的特色是那个增二度。即从小六度到大七度的跳变(忘了说了,呵呵,大音程和纯音程多一个半音是增音程;小音程和纯音程少一个半音是减音程。)这个音阶的无限魅力就在这个跳变上。许多欧洲作曲家在模仿东方异国情调的时候都喜欢来回来去地强调这增二度。

另一个小音阶是旋律小音阶,这个音阶只有三度是小音程,其他都和大音阶一样。所以,我认为一个音阶的三音是决定这个音阶色彩的最重要一个音。不过注意这个音阶在下行的时候是要把六度和七度全都变成小音程的。这种做法由于抹平了那个增二度,所以旋律更加圆滑了。

最后,自然小音阶。这个音阶的三度,六度和七度全都是小音程。这样,do re bmi fa sol bla bti就完全变成了la ti do re mi fa sol。于是,我们不用主音作为小调的调名,而是用三音。这样,小调的谱号就要从上方小三度的大调去借,这是小调会多出三个降号来。比如,C大调没有升降号,可是c小调却有三个降号;又如,#F大调是六个升号,可是#f小调却只有三个升号。

半音阶。顾名思义就是由半音组成的,一共十二个音。用处很广,不过最好熟练掌握之后再用。最早是mozart提倡的,他带得他的老师haydn都开始用半音阶了,而且相当精彩。

全音阶。当然都是全音了,每两个音之间都是大二度。由于12/2=6,所以全音阶实际上只有两个:C D E #F #G bB和bD bE F G A B。这种音阶没有调性,听起来很玄。是德彪西的最爱。如果是初学者的话尽量避免,如果要八度老兄那样的我就管不着了。

终于说完了,这些是点基本理论,还有很多旋律和声部写作的惯例和禁忌,以后还有,呵呵。

(二)

呵呵,这回轮到曲式了。说到曲式,那可是我最早接触的音乐理论之一了,我看的是匈牙利近代三大音乐家之一魏纳。莱奥所作的<器乐曲式学>,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作蓝本讲述以器乐为主的奏鸣套曲中的曲式。

我之所以在高中的时候就开始看曲式,主要因为曲式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对专业要求比较少,只要知道一些关于调性的东西就可以了,不像对位法,死难死难的,科班的都学不好。

好了,现在开始。再重申一下,我不是专业,所以我讲的就是经验之谈,不是书本知识。(当然,也有来自书本的经验)

一首乐曲中,最小的单位是什么音。废话!不过单音没有任何意义,也就省去了,放到旋律的写法中来讲。在创作中,最小的单位应该是动机了。所谓动机,就是展示你旋律特征的一到两小节的短旋律,不要求完整,只是把鲜明的特征表述出来即可。一个模进的旋律就是由一连串动机构成的。动机是构成音乐的基本素材,无论是呈示,还是展开,都要用到这样的素材作基础。各个段落以及乐章之间的紧密联系也都是和动机分不开的。

一部音乐,最重要的主题,没有主题的音乐好像没有脑袋的人(嗬嗬嗬,有点儿荒诞吧),是不可理解的。主题的定义很模糊,魏纳。莱奥也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总之能让听者进入状态的就是主题了。主题也有好多的结构呢,从最简单的乐句到复杂的综合乐段,都是主题。大家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挑选着用,我来一一描述一下:

乐句:一个完整的句子,就像写文章一样,一直到让人产生"句号"的感觉(也就是终止)为止。乐句的终止可以是完全终止(结束在主和弦上),也可以是不完全终止(结束在属和弦上)。甚至可以不用终止,直接进入下一段。这时没有终止的乐句就称作开放式乐句。比如钢男的那个impromptu的中段(Trio,三声中部,一会儿会讲到。)就是一个开放式乐句。

重复乐句:超级简单,就是把一个乐句重复一下,不改动或者作一些修饰性质的改动。mozart特别喜欢用这种重复乐句。

乐段:也是由两个类似的乐句构成,不同于重复乐句的是,在终止上作了本质的修改。最普通的做法是前乐句不完全终止,后乐句是完全终止。这个非常常见,在mozart等人的sonata里面经常出现,大家应该有所体会。另外在前后乐句之间可以插入短小的动机作为连接。

重复乐段:不用我再废话了吧两个一样的乐段。在小步舞曲(menuetto)当中大量出现。

三部乐段:呵呵,这个有些像元曲当中的"鼎足对",就是把原来两部分的东西变成三部分了。分成前乐句,中乐句和后乐句。这时三个乐句的终止式就非常微妙,有兴趣不妨琢磨一下。beethoven在处理时意外地把中间的的乐句转到下属调上,然后在下属调上面用了个完全终止。

复合乐段:就像把乐句攒成乐段那样,就可以把乐段攒成复合乐段。

综合乐段:如果乐段前后乐句在材料上(也就是动机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或者说前后乐句用的不是一个材料,这样构成的乐段就是综合乐段。这种乐段会让你的作品更加富有变化。

三部综合乐段:三部乐段,其中每一部分都是不同的素材,就是这种乐段。这是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因为,三个部分可以是乐句,也可以是乐段,也可以交替使用。

注:乐段也可以是开放的。

这些其实是一些基本的主题结构,魏纳。莱奥之所以讲了许多是因为后面他要分析beethoven全部的32部sonata,在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不必了解的那么精深,大略知道一些就足够了。下面开始讲真正的重头戏--曲式。

从二部曲式开始吧。这个可是最最基础的曲式了,可以说一切的曲式都是从这个演变来的。因为在最初写作的时候,作曲家最简单的方法不过是把曲子分成两部分,随后这两部分就逐渐有了定型。单二部曲式的结构是(A B),也就是两个部分。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划分,而是互相有联系的。通常A段是以不完全终止结束,然后B段用A段的素材在变化和弦,通常是七和弦或九和弦上开始,最后再用相似的材料在完全终止上结束。

在bach和haydn的作品中(haydn限于早期,因为晚期他已经把奏鸣曲式发展出来了),有大量的这种曲式出现,但是稍有不同。在B段的末尾有大量的A段素材出现,造成了结构听上去像(A BA),这样的二部曲式称作带有再现的二段曲式,比通常的更加完善一些,这种结构也直接导致了三部曲式的出现。

三部曲式中,(也叫三段式,不过名字听起来有些。。。想起亚理士多德和卢卡西维奇来了。)三部曲式的结构为(A B A),和带有再现的二段曲式很像,但是不同在于B段相对独立,可以完全使用新的材料,也可以继续使用A段的材料。而且再现A段相对完整,而不是只有一个A段特征的小乐段加上一个完全终止。这里的再现A几乎可以和呈示A一模一样。重复一般为(||:A:||:B A:||),也有省略前面或者后面重复的。A或B只有一个乐句或者乐段,不可再分的,称作单三部曲式。

有单三部曲式,当然就有复三部曲式啦!如果A段或B段本身又是一个二段或三段式,整个乐曲就是一个复三部曲式了。这是乐曲的结构已经相当丰富,完全可以作为套曲的一个乐章了,这就是第三乐章,小步舞曲(menuetto)或者谐谑曲(scherzo)。回头要说。现在研究研究复三部曲式的调性和结构。复三段式的中间B段在早期作品中一般以三重奏(Trio)的形式出现,称作三声中部。大多数情况下三声中部用另外的调性,这样可以让听众不至于在长大的作品之中感到烦躁。当然也可以不转调。至于转向的调性,通常有以下几种:

1、属调:颜色更加明亮。

2、下属调:颜色更加柔和,这是速度宜放慢,要是保持速度不变的话至少也要把节奏放慢。

3、同名大小调:颜色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4、上方大三度的调性:色彩忽然闪亮。

5、下方大三度的调性:色彩忽然变得柔和,有圆号的感觉。

另外复三部曲式结构还可以加以变化,比如前面加引子,后面加尾声,或者使用多个三声中部等等。两个三声中部的结构如下:A:二段式主题--B:三声中部I--A:二段式主题--C:三声中部II--A:二段式主题。这时至少要有一个trio转调,否则就会使乐曲枯燥无比,即使是催眠曲也将不会有这样好的催眠效果。

j。s。bach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部最后乐章就是复杂的复三段式,结构为:A:二段式主题--B:Trio_I--A:二段式主题--C:波兰舞曲--A:二段式主题--D:Trio_II(这个我在共享区上传过)--A:二段式主题。长大,没有转调,但巴赫借助乐队的变化避免了枯燥。

复三部曲式经过进一步变化之后,发展成了两个非常常用的复杂的曲式--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

奏鸣曲式吗,自然是在奏鸣曲里面大有用武之地了。九成以上的奏鸣曲第一乐章都是奏鸣曲式的。在这种优美的曲式里面,对称的美与不对称的美做到了统一,规律与变化达到了和谐。奏鸣曲式的大结构是这样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括号里面的可以省略。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结构:

呈示部:主部主题--(连接部)--副部主题--结束主题群。

展开部:相当自由,没有什么限制。

再现部:主部主题--副部主题--结束主题群。

现在研究一下调性。

呈示部:主部主题自然出现在乐曲的调性上,副部主题就要转调了,而且这个转调在呈示部是必须的。一般大调转向属调,或者上方大三度(比如贝多芬<黎明>,C转E),有时也往下属调转;小调最常见的是转到关系大调(如c->C),同名大调(如c->bE)或者是属调。可以直接转调,也可以通过一个插部来过渡。跟在副部主题后面的,是一个一个的结束主题。主题的数量是乐曲规模的标志,一般在三四个左右。mozart的曲子里面结束主题排列有序,整齐化一,是标准的参考资料。呈示部一般重复一遍。

展开部:一般来说展开部没有什么限制,素材可以从呈示部或引子里面拿,也可以出现新的旋律。但是也不是一点限制都没有,所谓调性的自由是指要不停地转调,转调,转调,一直到转的彻底晕菜了为止。等到实在不行了,再把调性引回来到再现部。

再现部基本上是呈示部的重复,不过有些人喜欢在主部主题把调性转到下属调上去。这一次的副部主题不能再转调了,因为乐章接近结尾,要把调性稳定下来了。小调奏鸣曲的大调副部主题要改回小调,并要在乐章的调性上面。结束主题也要力求平稳,可以做同名大小调的变化,但不可有太大的动作。在协奏曲的奏鸣曲式中,再现部结束主题的末尾部分可以安排一个长长的大三和弦,然后可供独奏者演奏华彩段。可以加入尾声,尾声可以向下属调离调,是很不错的处理方式。

还有一种简单的小奏鸣曲式,就是用一个经过句代替展开部。有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就是mozart<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回旋曲式。回旋曲叫Rondo,源自欧洲的一种乡村舞曲形式--轮舞。这种曲式的特点就是有一个风格鲜明的主题,反复出现,至少三次以上。最适合用作套曲的终曲。海顿创立的原则就是最后一个乐章为乡村舞曲风格的Rondo。回旋曲式有两种形式,下面容我一一道来:

第一种:简单回旋曲式。这个有点像经过扩展的复三段式,结构为主题--插部I--主题--插部II。。。--主题--(尾声)。不同的是插部的体裁不限,不一定是trio。而且主题每次出现都可以做各种修改,甚至调性都是自由的,你可以来回来去地改变调性,只要在结束的时候改回来就可以了。插部的安排,调性的变换,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中。这种结构通常用在第二乐章慢板和终曲当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mozart的弦乐小夜曲ein klein nacht musik, kv525的终曲。调性变换非常频繁。

第二种:奏鸣回旋曲式。呵呵,这个有些像回旋曲,结构是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怎么一样呢!嘿,细节不一样,来看一下:

呈示部:主题--副群--(主题)。所谓副群就是副部主题加上结束主题,有时只有副部主题。要是没有那个括号里面的主题不就是奏鸣曲式了吗没错,可是这会的括号里面的主题很少省略。调性吗,副群转调啊,其他都在本来调性上。

展开部:这次可更加自由了,不光能像奏鸣曲式那样乱转一气,还能用类似复三段的trio来代替展开部。更有甚者,还可以用更加自由的幻想曲来代替展开部。至于其他形式吗,看作者的喜好了。不过要避免重复,因为Rondo本来重复就够多的了。

再现部:主题--副群--主题+尾声。最后的尾声和主题是很紧密的,而副群也回到了原来的调性。

嘿嘿,这不就是奏鸣曲式多出现一次主题吗没错,所以叫奏鸣回旋曲式。很工整。下面来看一下完整结构:

主题--副群(转调)--主题--展开部(或trio,或fantasy)--主题--副群(不转调)--主题+尾声。

再对比一下普通回旋曲:

主题--插部I--主题--插部II--主题--插部III。。。主题+尾声。

呵呵,原来就是一种特殊形式啊。不错,这样的曲式在终曲里面应用最广。如beethoven悲怆奏鸣曲的终曲,中间用的是trio。

最后一种,变奏曲式。这个不难,首先有一个主题,一般是二段式,速度中庸。在这个主题的基础上发展出无数的变奏,一般调性不发生变化,最多就是同名大小调之间的变换。不过速度和风格可一定要有丰富的变化,否则本来主题和变奏就很像。。。

当然,还有一种不规则的变奏,无论是和声还是调性都可以与主题相去甚远。

在结尾一般有一个尾声,或者快速的变奏,要么就是把主题再现,然后加上尾声(常用)。

看一看结构:

主题--变奏i--变奏II--变奏III。。。(主题)+尾声。

代表作:舒曼的<交响练习曲>,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变奏,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一共十几个。尾声写的漂亮极了。

哈,终于打完了。不过还有套曲的整体结构没有说,下次再说吧。

(三)

曲式还有一种,就是套曲的曲式。

一般的套曲,指的是奏鸣套曲,由演奏乐器的不同,所得的名称也不同:

单一乐器演奏的,叫奏鸣曲或无伴奏奏鸣曲。如钢琴奏鸣曲,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

由独奏乐器加上伴奏乐器演奏的,叫独奏乐器的奏鸣曲。如小提琴奏鸣曲(小提琴和钢琴/吉他)。

由少量独奏乐器演奏,每兼乐器只负责一个声部的,叫重奏曲。如弦乐四重奏(小提琴两把,中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钢琴,小提琴,大提琴),木管五重奏(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

由独奏乐器(可以是多个)和乐队演奏的,叫独奏乐器的协奏曲。如圆号协奏曲,管弦乐队协奏曲,声乐协奏曲。

由完整的管弦乐队演奏的,叫交响曲。交响曲有时加入合唱队。

无论是哪一种套曲,统称为奏鸣曲。比如,交响曲只是奏鸣曲的一种,钢琴奏鸣曲也是奏鸣曲的一种。

现在说说奏鸣套曲的结构。这个结构是经过长期发展得到的,最后在海顿手中得以定型,因此人们称海顿为"交响乐之父"。今以奏鸣曲为例。

一般,奏鸣曲分为四个乐章,按照快慢相间的原则来配置。

第一乐章,通常为快板(Allegro),曲式一般用奏鸣曲式,是最紧张,最具有戏剧性的一个乐章。第一主题常常很鲜明有力,第二(副部)主题则以歌唱性的旋律和声为主,强调与第一主题的对比。展开部千变万化,这一切都构成了第一乐章的特色。第一乐章是整部作品的核心。

第二乐章,以慢扳(Largo, Adagio, Andante, Lento等)的浪漫曲为最常见,为的是强调和第一乐章的对比。曲式比较自由,一般用简单的二段式或三段式,另外变奏曲也比较常见,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亦不少见。该乐章是整部作品中最为深沉的一个乐章。

第三乐章,这个比较固定,一般不作变化。要么是中庸速度(Tempo di Menuetto)的小步舞曲,要么是急速(Presto或Vivace)的谐谑曲。曲式用的都是复三段式。在小型的独奏奏鸣曲中,这个乐章经常被省略,要么就是和终曲结合在一起。

第四乐章,终曲,急速(Presto, Vivace等),在海顿的作品中是舞蹈的场面,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则是胜利的结论。采用回旋曲式最多。是速度最快,情绪最高的乐章,一定不能被上一个乐章压制住。

在这些乐章之间有时还可以加入其他成分,比如我就加过间奏曲。不过是后期的做法。后期甚至把四个乐章写到一个乐章里面,号称但乐章交响曲。

以上是奏鸣套曲,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古组曲(Suite或Partita)的套曲曲式:

Bach的作品一般按照A-C-S-O-G的格式。

A:Allemande舞曲,亦称作德国舞曲,因为那个词在法语中就是指德国的一个民族。速度中庸。

C:Courante舞曲,有法国式和意大利式两种。前者强调高雅,后者强调流畅。快速。

S:Sarabande舞曲,西班牙舞曲,以符点为特色。贝多芬在<艾格蒙特>序曲中模仿过这种节奏。慢速。

O:Optional,只要不和其他乐章重复,可以任选一个舞曲作为这个乐章。一般有一下几种:

Menuetto:小步舞曲,唯一保存到奏鸣套曲中的舞曲。

Bouree:布列舞曲。

Gavotte:加沃特舞曲。

Passpied:帕斯比耶舞曲,源自法国,小步舞曲的前身。

Rigaudon:里高东舞曲,源自英国。格里格有很出色的作品。

Musette:风笛舞曲。

Loure:古风笛舞曲。

Polonaise:波兰舞曲,肖邦有大量名作。

Anglaise:英国舞曲。

Air:咏叹调。

G:Giga,吉格,苏格兰三拍子舞曲,急速,很像奏鸣曲的终曲。

可以看出,古组曲是由一连串的舞曲组成的。不错,因为套曲是从给舞蹈的伴奏中独立出来的。它最大的一个原则就是快慢相间,最早的套曲就是由一首慢速的孔雀舞和一首快速的加亚尔德舞构成的。

下面分析一下钢男的即兴曲,嘻嘻。请有兴趣者到钢男(钢琴男孩)发的"[原创]仿古即兴曲"贴子里面下载谱子。(技术论坛的音乐理论那里,那个是原作。)

整体结构是单三段式,调性为a->A->#F->a。谱子上的调号标记有些错误,最后再现A段应该是还原成C调的调号。

A段,1-17小节(算弱起小节)。A段是一个合乐段,因为前后两个乐句材料上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终止变了,后乐句出现了频繁的转调。第一小节是弱起,到第九小节为止是前乐句,实际上是一个八小节的乐句,停在半终止上;后乐句有些复杂,前四个小节重用前乐句,但是伴奏更加丰富。从14小节开始转调。14小节转到A大调,16小节是#f小调,17小节是#F大调,最后是#F大调的完全终止。

B段,18到27小节。开放乐段。18-25为前乐句,半终止;重复一遍为后乐句,但是由于终止不同,所以不是重复乐句。27小节一开始是完全终止,但是立刻就转到了a小调,并开放着。

A段再现。基本没有变化,最后的大调改成了小调。

关于B段的开放性我还是有一些疑问。因为如果把27小节那几个音看作是连接的话,B段就是一个以完全终止结尾的封闭乐段了。就像A段,结尾出也有一个连接用的音。

(四)

这次说说什么呢?

音乐是由三大要素构成的:旋律,和声和节奏。节奏没什么可说的,无非就是两拍子

强、弱,三拍子强、弱、弱,四拍子强、弱、次强、弱,其它的都是这几种的组合。

主要来说说旋律以及和声。这些都是我平时得出的一些经验,结合书本上的理论。

关于旋律,我记得书上大致是这么说的:

1、主音,属音和下属音本性平稳,称为“静音”;而重属音,中音和下中音本性多变,称为“动音”。

2、第七度本性极不稳定,称为“导音”。

3、动音要解决到相邻的最近的静音之一,而导音要上行解决到主音。

4、旋律的进行有四种,同音反复,级进,小跳和大跳。

5、一度音程的进行为同音反复,二度音程的进行为级进,三度到五度为小跳,五度以上为大跳。

6、大跳不宜使用,如果要用的话必须保证前后两个音在同一个和弦内。跳进之后一般反向进行。

7、有一种跳进可以任意使用,就是下行跳至导音,然后导音解决到主音。

8、旋律的线条,节奏要有一定规律,不能谁和谁也挨不上边。

9、模进就是同样的旋律在不同的高度反复出现。模进一般不超过四次,是好的做法。

10、乐句结尾处是属和弦,称为半终止或不完全终止;若是主和弦,则成为全终止或完全终止。如果应该解决到I和弦的,却解决到VI和弦上去了,则称做假终止。

11、前后乐句要有联系。关于乐句的结构请参看《曲式》一章。

天空之城钢琴谱:

天空之城简谱:

歌词:

谁在遥远的夜空

等飞过的流星

看它照亮谁的路

谁走入了谁梦中

谁用灿烂的笑容

画天边的彩虹

谁的歌谁轻唱 谁在听

温柔的心在跳动

彩虹之上的幻城

像爱情的憧憬

谁的梦谁沉醉 谁在醒

谁笑 谁心痛

谁站在城中等着你

谁在城外等我

看天空之城的焰火

照亮的是寂寞

彩虹之上的幻城

像爱情的憧憬

谁的梦谁沉醉 谁在醒

谁笑 谁心痛

谁站在城外等着我

谁在城中等你

看天空之城的烟雨

淋湿的是别离

扩展资料:

该歌曲是由久石让作曲,是动画**《天空之城》的主题曲。久石让,日本著名作曲家、歌手、钢琴家,以担任**配乐为主。特别是宫崎骏导演的作品,久石让从《风之谷》至《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的二十多年间所有长篇动画**的音乐制作,为宫崎骏作品中不可欠缺的配乐大师。

“久石让”这个名字的来源是他的偶像——美国黑人音乐家及制作人昆西·琼斯。他把“Quincy Jones”这个名字改成日语发音,再联上最近似的汉字姓名,就变成了“久石让”。

《遇见》简谱

《遇见》是**《向左走,向右走》的主题曲,是由易家扬作词,林一峰作曲,孙燕姿演唱的歌曲。收录于2003年8月1日发行的《The Moment》专辑中。

2003年该歌曲获得Hitfm年度百首单曲第一名。2004年获得最受欢迎港台地区歌曲第11届中国歌曲排行榜。2004年该歌曲获得亚洲最高点播率金奖。2008年3月17日,孙燕姿在第二届亚洲**大奖颁奖典礼活动上自弹自唱了歌曲《遇见》。

扩展资料:

歌曲mv

**《向左走,向右走》中播放这段音乐的时候是梁咏琪和金城武两个人在池塘边上坐着的时候,两个人是一人一边,背对着对方。MTV当中依旧是梁咏琪和金城武在演绎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简化了**中的故事,讲述了一对相爱的人却总是在生活中鬼使神差的错过,到头来爱情无疾而终。

翻唱版本

2009年1月庾澄庆重新翻唱孙燕姿的《遇见》,并亲自构思《遇见》这支MV能拍成一支具有魔幻神奇又不失温馨风格的音乐录影带,他自己则饰演一个具有使人获得幸福力量的天使。

钢琴三级考试曲目:

1、基本练习

(1)音阶

(2)琶音

(3)半音阶

2、练习曲

(1)愉快的旅行Op823 No54

(2)练习曲

3、复调乐曲

(1)帕都亚那舞曲

(2)咏叹调

4、乐曲

(1)小步舞曲选自《弦乐四重奏》

(2)C大调小奏鸣曲

(3)多情圆舞曲

扩展资料:

考试方式及时间

1、线下考级(拟定于2021年8月16日-8月27日)

具体考试地点请以准考证显示为准。

2、线上考级

完成报名付费后,请在报名后下载上海音协考级APP进行模拟考级操作及正式考试。

1-10级:拟定于2021年8月24日—25日(9:00—17:00)

演奏级:拟定于2021年8月26日—27日(9:00—17:00)

9级、10级基本乐理能力测试考试均采取线上考试进行,不设线下考试。考生需同时准备一台电脑进入上海音协官网答题以及一部手机登录上海音协考级APP进行现场操作视频录制。考试时间为九级:8月26日上午10:00-10:50,十级:8月26日下午14:00-14:50。

如遇不可抗拒因素导致考试改期,将另行通知。

上海音乐家协会-2021年上海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简章(夏季)

音乐家都有哪些??

1贝多芬: ,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