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曹的名人有哪些?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1浏览:1收藏

姓曹的名人有哪些?,第1张

1、曹操

魏武帝曹操(155年 ~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

2、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3、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

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  ,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4、曹参

曹参(?—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泗水郡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政治家,汉朝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

初仕秦朝,起家沛县狱掾。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参加沛县起兵。身经百战,反秦灭楚,屡建战功, 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

刘邦定都长安后后,论功行赏,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出任齐国丞相,辅佐齐王刘肥。汉惠帝即位,继任萧何为相国,秉承“萧规曹随,休养生息”,为文景之治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和理论基础。

5、曹彬

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北宋开国名将。

曹彬是后周太祖郭威妃子张氏的外甥,后汉时曾任成德军牙将。后周世宗时,他奉诏出使吴越,累官至引进使。曹彬严于治军,尤重军纪,受到宋太祖赵匡胤信任,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

胶州以前有一位姓曹的地主,他家世代居住在胶州,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产。曹家的祖先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曹吉祥,因此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曹家的祖宅建于明朝,坐落在胶州城中心,规模宏大,是当时胶州城内最为壮观的建筑之一。

曹家地主对于家族的传承非常重视,所以他们一直坚持娶同姓的妻子,以保证家族的血脉纯正。曹家地主在胶州地区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与当地的官员和商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曹家地主经营着大量的农田和商业,拥有丰厚的财富和物资。

在清朝时期,曹家地主曾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时期。当时,清政府加强了对于地主的控制和剥削,曹家地主的财产被大量征收和没收。曹家地主为了保住家族的财产,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抵抗,最终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

曹家地主的家族历经沧桑,但一直保持着家族的传统和家风。曹家地主一直是胶州地区的重要人物,对于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曹操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

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他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在战略战术上灵活多变,因事设奇、任势制胜,兵不厌诈。

2、曹仁

曹仁(168年-223年),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从祖弟)。三国曹魏名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仁暗自结集上千青年,游于淮河、泗水之间,后带队跟随曹操,任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即位魏王,拜曹仁为车骑将军,统率荆、扬、益州军事,进封陈侯,增邑二千,并前总数三千五百户,后还屯宛城。孙权派将领陈邵占据襄阳,曹仁奉旨讨伐,与徐晃攻破陈邵,入主襄阳,派将军高迁等徙汉水之南的未开化之民到汉水之北。

3、曹洪

曹洪,字子廉。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曹洪是太祖(曹操)的功臣,而曹丕如此对待他,当时的人颇多抱怨。正月,曹洪免为庶人。五月,曹丕驾崩,太子曹叡即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改封乐城侯,食邑千户,赐位特进。

黄初七年(226年),曹洪家富但性格吝啬,曹丕年轻时曾向他借钱而不获,因此怀恨在心,借曹洪的门客犯法一事,将曹洪打入大牢并要处死。群臣前去说情,没能奏效。

4、曹昂

曹昂,字子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的长子,刘氏所生,但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聪明且性情刚胆谦和,为曹操所喜爱,二十岁时即举孝廉。

建安二年(197年),曹昂随曹操出征张绣,张绣投降,曹操纳了张济的遗孀邹夫人,张绣因此怀恨曹操。曹操听说张绣不高兴,就秘密准备杀掉张绣。

张绣偷袭曹操,曹操战败,曹操的座骑绝影也因为张绣军的伏击而身亡在宛城,曹昂更是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曹操,主动将自己的座骑战马让给父亲曹操逃脱,步行保护其父脱身于宛城,而近身侍卫典韦为了堵住寨门让曹操脱险负责断后阻敌,最终曹昂与典韦、曹安民一同战死于宛城。

5、曹丕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

曹丕的书、论性类散文,不仅涉及的题材丰富所含事物面广,而且在体现行情性方面也是情感充沛。曹丕的诗中所有的细腻与深情特点,同样用散文的形式行发出来。曹丕的书、论体散文,除具有情文并茂的特点之外。辞巧文妙也体现的很突出。

-曹操

-曹仁

-曹洪

-曹昂

-曹丕

曹雪芹的祖籍与宗族

曹祖义

曹雪芹的祖籍是当今“红学”研究的一个焦点,由这个焦点引发的争论已经很多年了,至今在红学界却未能形成统一的意见。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我们掌握曹家史料太少,没有足够的历史资料来说明这个问题。二是,我们仍把《石头记》单纯看作文学作品,不承认曹雪芹把曹家的“真事隐”在书中,这就为解决该问题设置了人为的障碍。为了解开《红楼梦》和曹雪芹的祖籍之迷,笔者多年来潜心研究《石头记》,研究曹雪芹写这部书的动机,书的宗旨和构成,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在庆祝香港回归的日子里,因感叹曹雪芹的“红楼梦”想至今未实现,遂写了《也谈红楼梦》一文,简单的介绍了《石头记》一书的构成和宗旨。其主要观点为:《石头记》确为小说体裁的历史和文体解读论述著作,是这三部分的有机合成。写作的基本方法是“一手也而二牍”,也常常采取“一手也而三牍”的特技写作手法。主旨是谈“亲”(情),是谈曹家百年历史及社会背景。这个“亲”的历史全部用密码写成,试想,一个用密码写成的书,如果没有“解码器”是很难弄通它的真正含义。《石头记》正是这样一部书,它正是记载曹雪芹的祖籍及家族的历史(当然有社会即和当时朝廷有关的历史)。因此,我们只要把《石头记》看明白了,曹雪芹的祖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下面分四方面谈谈:

一、曹雪芹的祖籍写在《石头记》中

曹雪芹的祖籍,在官方历史资料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这是曹家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的史料缺口。曹家在清·康熙年间是荣耀显贵之族,为什么曹玺的祖籍记载是那样的简单而不确切呢?这正是《石头记》要回答的问题。要想在《石头记》中得到答案,就要会读《石头记》。怎样读?其主要方法,是我在《也谈红楼梦》一文谈到的宝玉和秦钟“伴读”方法,即“一手也而二牍”的解法。这个解法的基本条件是“秦钟”和“智能”结合,所以,只有了解“秦钟”和“智能”的含义,才能有效地破译出这部书的隐寓。本人不敢自喻“秦钟”,也不敢与“智能”结合,只能按脂砚斋和曹雪芹指示的方法来破译《石头记》的隐寓。关于曹雪芹的祖籍,《石头记》中有多处非常清楚的说明,下面仅举一例:

《石头记》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是全书纲领性章回,曹家的历史,曹雪芹用“十二钗”“判词”点睛。下面我们来看秦可卿的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这首判词,按小说故事情节,是说秦可卿和贾珍之间的“*情”事。而实际上是“隐亲”事,隐寓着“亲可清”曹雪芹家的祖籍地。曹雪芹是用同音、谐音字,多音多义字,并运用字的转义方法写成的即“矫形”(娇杏)写成的。把“矫形”的字还原,这首判词其真面貌为:

清天清海还清身,亲既相逢必族人。漫言不肖皆荣出,曹姓开端实在宁。

现在看这首判词还原的“矫形”字后意思十分清楚,曹雪芹说:现在不光天下是清朝统治者——旗人的,就连曹家人也成了旗人。(因曹振彦投降后金而成为在旗人,后来曹振彦在对明朝战争中又收了曹玺为养子,所以曹玺及后代,随着曹振彦的身份都成了旗人)谁能看懂我写的书,既和我在此书中相会,必定是我们曹家亲族人。不要随便说从曹家出去荣耀发达这一支人,不像真正的曹家人,我们怎能忘记曹家的端头——祖籍实在宁呢?

这个“宁”是什么地方?这个“宁”当时是指山东登州府宁海州的“宁”。具体说,曹雪芹的祖籍应在山东登州府宁海州河南村西南乡,清朝末期为山东登州府宁海州河南村深水乡神山社二甲。怎么能肯定曹雪芹的祖籍是上述地方呢?因为曹雪芹告诉我们,曹家的事和祖籍“亲可清”(秦可卿)。当“秦可卿”逝去后还有“秦钟”(亲宗)知道。“秦钟”逝去后,还有“秦钟”的“情人”(亲人)“智能”者,“亲宗”的“亲人”是其后代,“智能”者是其后代中不知何年何月出现的一个人。他们看懂了《红楼梦》即晓红(小红)了,就会知道曹玺原来和他们家先辈是同宗谱的“一家子”,既然是“一家子”当然有同样的祖籍。上面所述曹雪芹祖籍的详细地址,实际也是曹雪芹“亲宗”家记载的祖籍地。

为了证明曹雪芹家和“亲宗”的关系,曹雪芹把这个“一家子”也写进了《石头记》中,这就是我在《也谈红楼梦》一文所说的:“曹雪芹为了使曹家永不泯灭,在《石头记》中设下两条“亲”线。一条正线,一条副线,只要找到其中一条,曹雪芹家的历史就全部清楚了。由于他家那条正线,在当时已经一百年未敢见天日,如今又过了二百多年在历史上已经荡然无存了,只剩下“亲宗”这条副线。这条副线一旦和《石头记》合上,曹雪芹家的历史就会大白于天下”。

我期望这一天尽早到来,还了曹雪芹和脂砚斋的遗愿,让《石头记》放射出新的光环,使“红学”研究跨入崭新的历程。

二、曹雪芹家的宗族关系

一提到曹雪芹家的宗族关系,大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八旗满州氏族通谱》所记载的曹家六代十一人的名字。这个通谱按理是不错的,它是清朝官方机构按曹家当时家族状况编辑的。可是,曹雪芹写《石头记》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正《八旗满州氏族通谱》对曹家历史人物之间关系的记载。所以,在《石头记》中,他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曹家的宗族,家族情况,详细的展示了曹家变迁,兴旺衰败的历史。说明了曹玺不是曹振彦的儿子,列出了自己直系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形象地描述了家族中各种人物,点出了能证明自己家族历史真面貌的“亲宗”。对此,我只要先把曹雪芹在书中描述他的真家族成员和其“亲宗”的家谱同时展示出来,大家就会一目了然。

总范世 探春范世 曹雪芹家和“亲宗”家家谱图示

54 14 曹锡章

55 15 曹 霖 曹 云

56 16 曹 文 龙 曹 元 龙

57 17 曹 峦(曹玺) 曹 岱

58 18 曹 寅 曹 宣(荃) 曹宗政(长)曹宗孔(次)

59 19 曹 顒 曹 頫 曹 贵 曹 积 曹 信

60 20 曹雪芹 曹延聪

惜春范世

61 1 曹连增

62 2 曹庭文 曹庭武

63 3 曹际仕 曹际宗

64 4 曹广盛 曹广田曹广义

65 5 曹天富

66 6 曹祖仁

此谱左侧是曹雪芹家真正家谱,是按曹雪芹在《石头记》中亲撰的家谱样子复原的,右边是其“亲宗”家谱,(有现存家谱)为了说明这个家谱和曹雪芹家的宗族关系,下面从四个方面解析;

(一)曹雪芹家的范世规律与宗族渊源

上述曹雪芹家和其“亲宗”的家谱,有与其他曹姓不同的范世规律,这个范世规律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按照曹雪芹在《石头记》中记载,曹雪芹家的初始始祖是曹髦。曹髦众所周知,是曹操的曾孙子,曹丕的孙子,曹霖的儿子,三国魏国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字彦士,初封高贵乡公。嘉平六年,司马师废曹芳,立他为帝。他不甘心做司马氏的傀儡,率宿卫数百攻司马昭,为昭所杀,时年二十岁。曹髦后代为纪念曹髦,立下曹髦家族范世规范;每二十代为一个周期,规定出二十个范字的谱联,范完后,再范下个周期的二十代范字。这个范世方法,曹雪芹在《石头记》中比喻更加贴切形象,他用“春”表示曹家的范世周期规律。书中,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实际上是代表四个二十代周期的符号。元春为第一个周期二十世,迎春为第二个周期二十世,探春为第三个周期二十世,惜春为第四个周期二十世。书中第十三回,秦氏在王熙凤梦中赠给王熙凤两句话,“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其实是说明曹家第三个周期,即探春二十世范字范完后,曹家就进入第四个周期即惜春时期。曹雪芹是借“秦可卿”之口,告诉曹家人和世人,到了惜春时期,曹雪芹家和本家族的亲戚关系逐渐远了,不是“亲可清”的关系了,而是“亲宗”的关系了,即出了服后曹家族人的关系。另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曹家到了曹雪芹这一代,正好是探春的最后一代,也是曹家总范世的第六十代人,曹雪芹的下代则是惜春范世时代的开始。曹雪芹家这些历史情况,当时是不可能公开的,因此才写成了这部《石头记》传世。

当时曹玺及其家人的身份是曹振彦的后代,所以曹雪芹家的后代,不能按曹髦后裔惜春二十代谱联范字起名。对此,脂砚斋在书中二十二回感叹到:“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这段批语说的意思是,曹雪芹家探春周期完结后,由于当时的家族身份子孙还不能按惜春谱联范字起名,随着时间的推移,势必造成子孙流散,再也不能像探春周期末世几代人那样,在起名范世上和自己真正的宗族有一定的联系。曹玺为了自己和子孙能回归自己的宗族身份上去,在给后代起名范字上和探春谱联保持了这种联系。正如书中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曹雪芹借香菱之口,把此事道明。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这段话看起来是香菱和黛玉说诗,但实际上是讲曹家的家谱。曹家探春二十世谱联范字,就是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范字方法,这一点可以从曹雪芹家“亲宗”的家谱看出其规律。虽然其“亲宗”家谱在文革中,几乎全部焚之一炬,现仅存一部近代抄录的家谱和一个百年谱联。(此全谱估计在山东可以查到)这两谱在探春范世上仅存十四世到二十世七代人的范字。但从这仅有的七代人的范字也可以看出规律来,其范字是:

□□□□□□□□□□□□□锡雨龙山宗贝延

从曹家探春二十世谱联范字所存七个字可以明显看出,曹髦后裔探春范字确属“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范字规律。所谓的“一三五”不论是指奇数,范偏旁部首字,用偏旁部首组成一个字,为单字名。“二四六”是指偶数,范的是单字,起名均为双字名。从上面的曹家家谱可以看出“一三五”为……雨山贝,“二四六”为……锡龙宗延。“一三五”不论,是指在这些范字上,要求并不是非常严格,可以用这个偏旁字,也可以不用这个偏旁字,用和这个偏旁相关的字也行。但“二四六”要求严格,它是曹家的正宗范字,是隔代范的。

文中香菱说,看古人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的,这句话是指曹雪芹家讲的。曹雪芹家,从曹玺成为曹振彦的儿子后,就不能使用自己家族范世谱联的范字方法,其后代也随之改变。曹玺原来应范“山”字,按书中所记应为单名“峦”,显然“玺”字是到曹振彦家后所用的名字。曹玺基于这样的身份,在给自己儿子起名时,是不能按原曹家探春谱联范字起名了。但是,曹玺又不想完全脱离探春谱联范字的规范。这一点从他给两个儿子起的名字上可以证明;曹寅、曹宣按探春范字看和父辈顺了,又在“二四六”的范字规律上错了。因为,按曹家探春谱联范世,他们俩是十八世,范“宗”字,应起双名。曹玺虽然给儿子起了单名,却大有深意。我们应该这样理解:曹玺把曹寅、曹宣应该范的宗字的宗字头部首“宀”字保留下来,以此配字起名,保持了和曹家探春谱联范字的信息联系。而且两个儿子的名字,也非常有讲究。曹寅的名字,应出自《文心雕龙·祝盟》,“所以寅虔于祗,严恭放宗庙也”。曹玺希望儿子,要敬自己真正的祖宗,要认自己的宗族。并取字“子清”,意儿子要清楚,你是曹髦后裔五十八世孙,范“宗”字。曹宣的名字应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民未知信,未宣其用”。意思是,我家的事,世人不知,是我们没法告诉的原因,希望以后儿孙能把曹家的“真事”公布于世,因此取字“子猷”。人世间的事,实在太巧,曹家真实历史,确实是通过曹宣的儿子曹頫告诉了曹雪芹,并策划了《石头记》写作方案,使曹雪芹写下了这千古不朽的著作,他就是脂砚斋。

到了曹家探春十九世,曹顒、曹頫的名字,也是参照曹家“探春”谱联规范起的单名。在偏旁使用上把“贝”字变成了“页”字,也保留了十九世谱联范字的字形。

到了探春最后一世,就是曹雪芹这一代,应范“延”字,起两个字的名。因曹雪芹的生身父亲曹顒,在曹雪芹未出世已经去世,其叔曹頫过继他家为嗣。由于曹頫始终不忘回归本宗的愿望,所以给曹雪芹起的名字含义就更深了。我在《也谈红楼梦》中是这样表述的:“曹頫给曹雪芹起名的含义:名“霑”,是沾祖宗之光。字“梦阮”,是圆曹家三代人回归本宗之梦。号“雪芹”,是雪耻曹家之辱之意”。所以书中林黛玉和香菱谈诗时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曹雪芹的名字,乃真正是“不以词害意”。曹家自曹寅、曹宣后三代人的名字确有特殊的含义,我们要“会看”才是。

总之,上述说明了曹玺及其后代是曹髦的后裔,和其“亲宗”东港市大孤山曹家在范世起名上是一脉相承的。

(二)曹雪芹应是曹霸的后裔

《石头记》中暗示曹雪芹是唐朝时期曹霸的后裔。因现存的《石头记》稿本没有完整的,多处遗失、破损,八十回后的文字至今未能发现,这都为全面理解《石头记》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是,曹雪芹家和曹霸有许多地方暗合;曹霸,谯郡人,三国魏国曹髦后裔,官左武卫将军。安史之乱后漂泊四川。公元764年,在成都和杜甫相识,杜甫为他写下了《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篇。而曹雪芹岫岩、大孤山“亲宗”家谱写到:“吾曹氏原籍四川小云南人氏后,又原籍山东登州府宁海州河南村深水乡神山社二甲人氏”。这又和曹霸漂泊四川相吻合。又因大孤山、岫岩曹家最早的宗谱及谱书毁于“文革”,所以,要找到曹家全部历史资料,到山东及四川曹家原祖籍地,也许能查到线索。

现存的线索虽然有限,但历史资料还是透露出一些信息。例如,曹雪芹生前好友敦诚有诗《寄怀曹雪芹·霑》:“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篙屯。……”当时敦诚和曹雪芹交往密切,感情深厚。因此“君又无乃将军后”这个信息是非常有价值的。在当时,曹雪芹是不会轻易向人透露曹家的真实历史情况的,否则,《石头记》用不着写成我们看到这个样子。就是因为敦诚和曹雪芹关系太密切了,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赋诗。在长时间的交往中,敦诚从曹雪芹的只言片语中,察觉到曹雪芹是曹霸的后裔,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在松亭关分管税务时,因思念曹雪芹,写下了这首非常有价值的诗篇。其价值在于:当时的历史资料和官方档案,都表明曹雪芹家是曹彬的后裔,此事敦诚不可能不知道。他诗中既然这样写了,说明敦诚已经察觉到曹雪芹不是曹彬的后人,而是曹霸的后裔。

其实,脂砚斋在书中也露出信息。书中二十一回有眉批:“赵香梗先生《秋树根偶谭》内,兖州少陵台有子美祠为郡守毁为己祠。先生叹子美生遭丧乱,奔走无家,孰料千百年后数椽片瓦犹遭贪吏之毒手。甚矣,才人之厄也!因改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数句,为少陵解嘲:‘少陵遗像太守欺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折克非己祠,傍人有口呼不得。梦归来兮闻叹息,白日无光天地黑。安得旷宅千万间,太守取之不尽生欢颜,公祠免毁安如山。’读之令人感慨悲愤,心常耿耿。”从这段眉批可以看出批者对杜甫的敬仰和特殊感情,在感叹杜甫的同时隐喻着曹霸和杜甫一样,因遭丧乱,奔走无家,漂泊四川。千百年后,曹霸后裔奔走山东,又遭“朝乱”,曹家又遭变故,脂砚斋怎不“心常耿耿”。所以说,这段批语是脂砚斋见景生情,见杜甫之事,思曹霸之情,思曹家当时处境。如果没有此种心緖,这条批语写在书中就显得非常勉强。

通过上述资料可以证明,曹雪芹应是曹霸的后裔。要得到准确无疑的答案,一是要全部破译《石头记》,二是按上面说的线索查到民间的曹家史料,会得到准确答案的。

(三)曹锡章、曹霖、曹文龙何许人

从前面列出的曹家家谱上有这三个人的名字,这三个人按曹家家谱辈分看,曹锡章是曹玺的曾祖父,曹霖是曹玺的祖父,曹文龙是曹玺的父亲。因曹玺成了曹振彦的养子,所以在当时的《八旗满州氏族通谱》是不可能记载他们的。

按《石头记》文字记载,曹锡远就是曹锡章,《八旗满州氏族通谱》上也有曹锡远的名字。史料记载,曹锡远又叫曹世选,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曹玺为自己和后代回归自己宗族身份所采取的措施。实际上曹振彦的父亲是曹世选不是曹锡远。曹振彦去世以后,在官方后来辑成的档案上,曹玺把祖父填报成曹锡远,就是把自己真正的曾祖父曹锡章名字改成曹锡远报上去的。虽然,曹锡远和曹世选这样一换差一辈,但是,曹玺觉得留下这至关重要的信息,就能使曹家达到回归本宗的目的,也就不顾忌那么多了。曹玺为什么偏要把曹锡章改成曹锡远呢?因为,当时社会上,尤其上层人物,可能很多人知道曹振彦的父亲是曹世选,曹玺要把他换成曹锡章显然会引起人们疑问,尤其是曹振彦继妻的怀疑。但改成曹锡远就好解释了,按当时曹玺的家乡话,(也许三百多年前,北京、华北、东北一带土话,说话口音都和曹玺家乡差不多)曹世选、曹锡远的发音几乎一样,听不出什么差异来。就是现在,曹玺的家乡和其“亲宗”的家乡,发这两个名字的音,还是非常接近,不仔细听,曹锡远就是曹世选。当时曹玺把曹世选改成曹锡远,可以说是音对字误,是顺理成章之举。关于曹锡远(曹锡章)在《石头记》中是那个角色的原型,这里暂不谈了,下面重点说说曹霖。

曹霖是《石头记》中的核心人物,也是解开《石头记》的金钥匙。

我在《也谈红楼梦》一文中说过:宝玉即石头,石头刻字即碑文。碑文刻有什么字呢?刻得就有《石头记》中林黛玉的原型——曹霖的大名。林黛玉是“霖”字的谐音拆字——“林代雨”,宝玉非要驼这块碑不可。上面说到曹锡章在自己家谱上有原位,又改名顶了曹世选的位子。曹文龙的位置上有曹振彦占着,他们一明一暗存在着。在曹振彦和曹玺结合的家谱上,曹霖是插不进去了,曹霖便成了“孤魂野鬼”。为此,曹雪芹塑造林黛玉的形象,叫他和“石头”即宝玉结合,就会有自己应该有的位置。凭什么说林黛玉是曹霖呢?下面举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石头记》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此回题目明确告诉读者,南京的曹玺家要起复自己家范“雨”字的祖辈人了,荣耀的曹家人将把曹霖收在自己的家谱上。接着书中描写了曹霖名字上家谱的过程,“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谅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所说的“颦颦”二字,实际上是“拼拼”,即拼起来的意思,就是把林黛玉(林代雨)名拼接起来那就是曹霖的名字“霖”。这一点林黛玉的判词上说的更加清楚,“玉带林中挂”,“雨代林”即“霖”。宝玉问完后,探春问何出,点明“霖”是曹家探春范世上的人,探春当然清楚“林黛玉”是谁。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曹家人要把曹霖收在宗谱上的愿望,说明了“林黛玉”就是曹玺的祖父曹霖。

曹玺的父亲,按曹雪芹家真正的宗谱记载应该是曹文龙,曹玺成了曹振彦的养子后,他的名字也无法再见天日。书中对他有一番特别的描写,《石头记》中的薛文龙、薛蟠的原型就是他,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总之,曹锡章(远)、曹霖、曹文龙,《石头记》中都描写的很详细。他们的事已经过去三百多年,这次会上,也许能圆了脂砚斋、曹雪芹二百五十多年的回归自己宗族的梦。

(四)副线

我多次提到《石头记》中的副线,即曹雪芹所说的“亲宗”,就是上述谱中右侧那一支人,现有大孤山、岫岩曹家家谱为证,这个“亲宗”曹家和曹雪芹家在范字排名上用字规范是一致的,《石头记》中介绍曹锡远就是曹锡章,曹霖和曹云是兄弟。从历史上看,这个“亲宗”曹家,原籍四川小云南,又原籍山东登州府宁海州,和《石头记》中所说曹雪芹家祖籍在山东半岛宁海州是一致的。这个“亲宗”曹家于清朝·康熙五十余年,由山东登州府宁海州迁到关东岫岩厅辖区落户。“亲宗”曹家到岫岩始祖是曹宗政、曹宗孔兄弟二人。(因范宗字,二人行走到岫岩,所以书中喻为“邢忠夫妇”)长支曹宗政在大孤山达子营落户,(大孤山当时属岫岩辖区)二支曹宗孔在岫岩房身沟落户。后来,曹宗孔的三儿子和五儿子到大孤山山东头落户。《石头记》中的邢岫烟,就是指曹宗孔的儿子们,代表人物是三儿子曹积。曹雪芹把曹家回归自己宗族的愿望,全都寄托在这一支人身上。

根据《石头记》的描述,曹雪芹逃禅是住在大孤山庙宇的上庙,(现东港市大孤山镇)在庙中和曹家堡披阅十载写完《石头记》的初稿。这期间曹大汉即曹积(邢岫烟)参与了孤山上庙的修建过程,由于他和曹雪芹经常在一起,相处很好,所以,《石头记》中有特别的描述。曹大汉是大孤山有名民间的历史人物,为修大孤山上庙出过工,立下汗马功劳,大孤山人有口皆碑,传说颇多。按曹家家谱,曹大汉和曹雪芹父亲曹顒是一辈人。曹大汉长得非常高大,力气过人,能负千斤物体,行动自如。历史记载,曹顒长得也很魁梧,曹家两支人,在这一辈上同时出现了身材高大的人是有什么启示吗?更有趣的是,书中说:“此乡多宝玉”。而岫岩就是玉石之乡,玉雕闻名全国,曹家“亲宗”后代现操此业不少。尤其是六十年代,岫岩出世的玉石王,现以雕成玉佛(在鞍山玉佛苑),背面的观音菩萨像旁出现个“真”字,同时出现龙凤像。这些是否和《石头记》有某钟信息联系呢?也未可知。

总之,《石头记》把“亲宗”这条副线从曹云到曹大汉写得非常清楚。曹雪芹当时感叹大孤山、岫岩曹家的惜春时期正在开始,且人丁兴旺,所以就把圆梦的希望寄托在这一支人身上。

三、曹家矛盾的原因

曹家矛盾,是指曹尔正儿子曹宜和曹玺后代尤其和曹頫之间的矛盾。其原因之一,曹振彦不是曹玺的生身父亲而是养父所致。按书中隐寓和有关资料分析,曹玺是清军对明战争中被曹振彦强行收养的,取名曹尔玉,(传说是皇上笔误写成曹玺)后来叫曹玺。虽然曹玺成了曹振彦的养子,但是,由于曹振彦是满州后金政权的军官,他们这种父子关系,怎能不包含着国仇、家恨呢?原因之二,由于曹玺及其子孙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宗,不忘自己的民族身份,希望有一天,能回到自己的宗族上去。到了曹頫这一代,这种迹象逐渐显露出来,形成了曹宜和曹頫之间的家族矛盾。康熙年间,康熙帝极力维护曹頫家,所以,曹宜无法使坏于曹頫。康熙已死,曹宜的靠山雍正当了皇帝,曹宜开始挑拨雍正打击曹頫,使曹雪芹家彻底败落下来。

下面通过三个方面分析两家关系与矛盾:

(一)曹家的家族关系。曹頫和曹宜虽然是叔侄关系,但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因为曹玺是曹振彦的养子,此事一旦成为曹家公开的秘密,他们的感情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隔阂,和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是不会一样的。下面按两家血缘关系,列出曹家家谱:

—曹寅—曹顒—曹雪芹

曹锡章(远)—曹霖—曹文龙—曹玺(峦)—

—曹宣—曹頫

曹世选———————曹振彦—曹尔正 ——— 曹宜—曹颀

这个家谱上下一对比,可以看出,范世起名规范在曹玺以前明显不一样,后面则一样,这就是曹玺成为曹振彦养子的结果。曹玺的名字是曹振彦后改的,所以和曹尔正范字一样。而曹宜的名字,是曹尔正随曹玺给曹寅、曹宣起名的规范起的。因曹振彦去世时曹尔正还小,一切事情还得随大哥曹玺。曹尔正名字是曹振彦给起的,可以肯定曹尔正这一代范“尔”字。按正理曹振彦家谱范字应为“…世振尔…”。看来这个家谱也是一幅完整的诗联,只不过我们只看到三代人的范字“世振尔”。这三个字如果能和曹振彦亲本家的家谱对上,那么曹振彦这一支人是那个曹家的子孙就自然而然清楚了。从上谱的差异说明了这两家根本没有血缘关系,只是连宗关系。

(二)曹家为恢复自己的名分,从曹玺时代就开始有所行动。一个是给儿子起名,前面已经说过。另外是公开改祖辈的名字。曹振彦去世后,曹尔正不过十多岁小孩,曹家的一切事情由曹玺主持。给祖辈改名的事,《石头记》中表明曹玺和康熙提起过,康熙表示同意。从以下两个诰命,我们可以看出一些蛛丝马迹来。

康熙六年诰命:(康熙亲政)文云:“尔曹世选,乃驻扎江南织造郎中加一级曹玺之祖父……慈以覃恩,赠尔为资政大夫,驻扎江南织造郎中加一级,锡之诰命。”有资料表明,康熙六年曹振彦仍然健在,所以曹振彦父亲名字为曹世选。再看康熙十四年诰命(立太子),文云:“尔曹锡远,乃江宁织造三品郎中加四级曹熙之祖父……慈以覃恩,赠尔为光禄大夫江宁织造三品郎中加四级……”又诰命云:“尔曹振严,乃江宁织造三品郎中加四级曹熙之父……慈以覃恩,赠尔为光禄大夫江宁织造三品郎中加四级……”有资料表明,康熙十四年曹振彦已经去世。所以,曹玺来个以音乱字,诰命中曹家人的名字全都原音改字,悄悄地把曹世选换成自己的曾祖父曹锡远(章),使世人觉得上述人名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字用得不一样罢了。这样大幅度名字换字,不和朝廷通气是不合情理的,这也是曹宜和曹頫发

1曹刿

曹刿(CAO GUI),春秋战国鲁国。

曹刿

春秋鲁国谋士。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像取自清光绪修《安徽泾县曹氏宗谱》。

2曹恤

曹恤(CAO XU,前501—),字子循,春秋战国蔡国人。

曹恤

春秋末期孔子弟子。曹恤杭州石刻像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十二月刻,李龙绘,宋高宗赵构正书赞,为《宣圣及七十二圣贤像》之一。曹恤立像取自明吕维祺编,崇祯刻本《圣贤像赞》。曹恤画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曹参

曹参(CAO CAN,—前190),汉代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

曹参

汉初大臣,秦时为沛狱掾,萧何为主吏,同随刘邦起事,屡立战功,高祖六年封平阳侯,汉惠帝时官至丞相,为萧何将死推荐,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曹参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会》。曹参侧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曹参头像取自清道光修《安徽青阳曹氏宗谱》。

4曹娥

曹娥(CAO E,130—143),汉代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

曹娥

东汉孝女。曹盱女。顺帝汉安二年,父溺死于江,不得尸骸,年十四,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十七日,投江而死,桓帝元嘉元年上虞长度尚为改葬立碑。曹娥题跋像取自清金史(古良)绘,康熙中叶刻本《南陵无双谱》。

5曹洪

曹洪(CAO HONG,?—232),字子廉,三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曹洪

三国魏大将。曹操从弟。历任厉锋将军、卫将军、后将军、骠骑将军,封野王侯,更封乐城侯。题跋像取自清光绪庚寅冬月广百宋斋校印《图像三国志》。

6曹丕

曹丕(CAO PI,187—226),字子桓,三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曹丕

即魏文帝,三国魏开国皇帝,文学家,曹操次子,汉献帝延康元年,父死,嗣为魏王,继任丞相,寻废汉献帝为山阳公,代汉称帝,改元黄初,建立魏王朝,有《魏文帝集》。曹丕画像取自唐阎立本绘《历代帝王图》,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曹丕题跋像取自清《图像三国志》。

7曹仁

曹仁(CAO REN,168—223),字子孝,三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曹仁

三国魏大将。曹操从弟。历任征南将军、大将军、大司马,封陈侯。题跋像取自清光绪庚寅冬月广百宋斋校印《图像三国志》。

8曹彰

曹彰(CAO ZHANG,?—223),字子文,三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曹彰

三国魏大将。曹操子。行越骑将军,封任城王。题跋像取自清光绪庚寅冬月广百宋斋校印《图像三国志》。

9曹植

曹植(CAO ZHI,192—232),字子建,三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曹植

三国魏王侯、诗人。曹操子。夙慧,有文才,历封平原侯、临淄侯、鄄城王、东阿王、陈王,十一年中三徙都,郁郁而终,善诗工文,与曹操、曹丕合称三曹,所作经后人辑为《曹子建集》。曹植画像取自传东晋顾恺之绘《洛阳神赋图》,故宫博物院藏。曹植题跋像取自清《图像三国志》。

10曹操

曹操(CAO CAO,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三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曹操

东汉末大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年二十举孝廉为郎。历顿丘令、骑都尉、兖州牧,建安元年,用汉献帝名义发号施令,统一北方,十三年进位丞相,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魏武帝。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曹操集》。曹操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会》。曹操题跋像取自明天然撰赞,弘治十一年重刻本《历代古人像赞》。曹操题跋立像取自清《图像三国志》。

11曹景宗

曹景宗(CAO JINGZONG,457—508),字子震,南北朝新野(今属河南)人。

曹景宗

南朝梁官吏。历官尚书左民郎、游击将军、郢州刺史、竟陵县侯、侍中、中卫将军、江州刺史,嗜酒好色,妓妾数百,卒于赴任途中。像取自清光绪修《安徽泾县曹氏宗谱》。

12曹元忠

曹元忠(CAO YUANZHONG,?—967),五代十国沙洲(今甘肃敦煌)人。

曹元忠

五代王侯。后梁归义军节度使曹义军第三子。后晋高祖天福中为瓜州刺史,出帝开运二年,兄曹元深卒,代为沙洲留后,寻为归义军节度使,宋太祖开宝初,自称敦煌王,寻又称西平王。在位二十二年,崇信佛教,频开窟龛。曹元忠壁画像在甘肃安西榆林窟。

13曹彬

曹彬(CAO BIN,931—999),字国华,宋辽金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

曹彬

北宋初年大将,历官左神武将军、枢密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右骁卫上将军、检校太师、同平章事。曹彬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会》。曹彬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曹彬-焚香禁杀为近人马骀绘;曹彬头像取自清道光修《安徽青阳曹氏宗谱》。

14曹璨

曹璨(CAO CAN,950—1019),字韬光,宋代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

曹璨

宋代大将。曹彬子。善射,知韬略,屡战有功,历官供奉官、东京旧城都巡检使,彰国、保静、武宁、忠武等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像取自1916修《江苏曹氏宗谱》。

15曹叔远

曹叔远(CAO SHUYUAN),字器远,宋代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

曹叔远

宋代大臣,绍熙元年进士。历官国子学录、涪州通判、工部郎、袁州知府、太常少卿、礼部尚书、徽猷阁待制。像取自1916修《江苏曹氏宗谱》。

16曹兴宗

曹兴宗(CAO XINGZONG),字克家,宋代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

曹兴宗

宋代官吏。曹彦约父。绍兴进士,历仕知县、知府。像取自1916年修《江苏曹氏宗谱》。

17曹勋

曹勋(CAO XUN,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宋代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曹勋

宋代大臣。宣和五年赐进士,历官承信郎、閤门宣赞舍人、保信军承宣使、枢密副都承旨、昭信军节度使、太尉。像取自清代修《曹氏族谱》。

18曹彦约

曹彦约(CAO YANYUE,1157—1228),字简甫,号昌谷,宋代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

曹彦约

南宋大臣。淳熙八年进士。历官京湖宣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摄汉阳军事,湖南转运判官、利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礼部侍郎、兵部尚书。像取自1916年修《江苏曹氏宗谱》。

19曹佾

曹佾(CAO YI,1018—1089),字公伯,宋代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

曹佾

宋代大臣。曹彬孙。仁宗曹皇后弟,历官知周、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侍中、封济阳郡王,进司徒兼中书令,加少保,通音律,喜为诗,神宗每咨访以政,然退朝终日,语不及公事。像取自1916年修《江苏曹氏宗谱》。

20曹友闻

曹友闻(CAO YOUWEN,?—1236),字允叔,宋代同庆栗亭人。

曹友闻

南宋官吏。宝庆二年进士。历仕绵竹尉、天水军教授、知府,眉州防御使、沔州知府,与元军大战于大安,与弟曹万俱战死。像取自1916年修《江苏曹氏宗谱》。

21曹玑

曹玑(CAO JI),字子玉,号兰皋,明代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

曹玑

明代官吏。崇祯丁丑进士。历仕户部福建清吏司主事、山东司员外郎、河南司郎中。像取自1917修《江苏江阴曹氏宗谱》。

22曹忠

曹忠(CAO ZHONG,1454—1507),字原孝,号野堂,明代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

曹忠

明代官吏。成化丁未进士。历仕江西分宜知县、山西道监察御史、工部虞衡司主事、员外郎,都水司郎中。像取自1917修《江苏江阴曹氏宗谱》。

23曹应旌

曹应旌(CAO YINGJING,?—1643),字心莪,明代南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曹应旌

明代官吏。贡生。官陕西咸阳知县,崇祯十六年冬,清兵围城,城陷,自尽。曹应旌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

24曹禾

曹禾(CAO HE,1637—1699),字颂嘉,号峨嵋,一号未庵,清代江苏江阴人。

曹禾

清代官吏、学者。康熙三年进士。十八年博学鸿词。历仕内阁中书、国子祭酒,纵酒嗜围棋,有诗文集。像取自1917修《江苏江阴曹氏宗谱》。

25曹仁虎

曹仁虎(CAO RENHU,1731—1787),字来殷,号习庵,清代嘉定(今属上海)人。

曹仁虎

清代官吏、学者、诗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每遇大礼,高文典册多出其手,有《宛委山房集》、《蓉镜堂文稿》。曹仁虎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26曹雪芹

曹雪芹(CAO XUEQIN,约1715—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代满州正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

清代小说家。《红楼梦》前八十回作者。康熙间,曾祖曹玺、祖曹寅、父曹頫三代相继任江宁织造,雍正初,因故遭牵连,頫被革职抄家,随家居北京,晚年移居西郊,贫病而卒,工诗善画,以十年之力,著《红楼梦》,终未完成。

27曹毓英

曹毓英(CAO YUYING,1813—1866),一名毓瑛,字子瑜,号琢如,清代江苏江阴人。

曹毓英

清代大臣。道光二十三年举人。历官军机章京、鸿胪寺少卿、同治初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像取自1917年修《江苏江阴曹氏宗谱》。

28曹贞吉

曹贞吉(CAO ZHENJI,1634—1698),字升六,又字升阶,号实庵,清代山东安丘人。

曹贞吉

清代诗人,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嗜书,工诗文,词尤有名,有《珂雪集》、《朝天集》、《黄山纪游诗》、《珂雪词》。曹贞吉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叶公绰辑,杨鹏秋摹绘。

29曹鸿勋

曹鸿勋(CAO HONGXUN,?—1910),字仲铭,清代山东潍县人。

曹鸿勋

清代官吏。光绪二年进士第一,状元。历任修撰、湖南学政提督、云南永昌知府,调云南府,授迤东道,官至陕西巡抚。

30曹一士

曹一士(CAO YISHI,1679—1736),字谔廷,号济寰,清代江苏青浦 (今属上海)。

清官吏、诗人,雍正八年( 173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纂修《一统志》, 官至工科给事中。私淑方苞,受古文法,诗文温雅有致。有《四焉斋文集》。像取自宣统二年(1910)刻本《四焉斋文集》。

31曹金籀

曹金籀(CHAO JINZHOU,1800—?),一名曹籀,字竹甫,号葛民、柳桥,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清学者,附生,工书法,好金石,精文字训诂之学,为友龚自珍编《定盦文集》。卒于同治中,年七十余。著有《籀书》等,合为《石屋丛书》。像取自同治九年(1870)刻本《籀书》,陈照绘。

32曹汝锦

曹汝锦(CAO RUJIN,约1877—?),字理蕴,清代江苏上海(今上海)人。

清末女小提琴家、女慈善家,光绪二十七年(1901)与夫曾志忞留学日本, 学习小提琴。曾加入共爱会,主张男女平等,向往自由,并参加拒俄义勇队。光绪三十四年(1908)回国后,与夫创办上海贫儿院,从事慈善事业。

曹真(?~231年),本名秦真,字子丹,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曹真幼年丧父,被曹操收养,力大勇猛,授虎豹骑。因讨伐灵丘的贼寇,封为灵寿亭侯。历任偏将军、中领军、征蜀护军等职,参与汉中之战。曹丕继位后,拜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负责镇守西北边境,进封东乡侯。迁使持节、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地区。率军包围江陵,击破吴国将领孙盛,迁中军大将军、给事中。曹丕病重时,接受遗诏,成为辅政大臣之一。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拜大将军,进封邵陵侯。后率军抵御蜀国诸葛亮进攻,迁大司马。

太和五年(231年)曹真因病去世,谥号为元,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姓曹的名人有哪些?

1、曹操魏武帝曹操(155年 ~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