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氏王朝的后人现在主要聚集哪个地带
南京高淳有李世民后代。
高淳县淳溪镇有一个村落,这里聚居了一部分唐太宗的后人,因为家家都姓李,久而久之形成“李家村”。从第一代李氏家族成员定居在此开始,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村民中许多人都知道自己是皇室后裔,唐朝的故事和唐太宗李世民的丰功伟绩,让他们津津乐道。
李建峰,身高一米八左右,瘦削的脸庞棱角分明。由于老家面临拆迁,他把家谱保存在了办公室的柜子里。据称,李建峰保存的这部家谱,极有可能是李家村这一家族分支最后一套家谱。见到记者到来,李建峰拿钥匙打开密封的柜门,一摞陈旧的线装书出现在眼前,一本又一本,20本家谱封面上都写着:“莲溪李氏宗谱”。
书长约40厘米、宽20厘米左右,淡棕色,书从左向右翻页,里面的纸张酷似现在的油画纸,感觉很古老。其中有3本家谱已破烂不堪,还有十多本保存比较完整,只是纸张上有明显水渍。家谱里面是从上至下工整的字,对李氏每一代都有详细的记载和划分。
家谱是由李建峰的祖上传下来的。“我爷爷和我父亲都是农民,不识什么字,只知道这些祖宗留下的家谱很重要,一直作为传家之宝相传。”李建峰告诉记者,他父亲去世的时候郑重地对他说,其他的可以不管,但是这些家谱一定要保存好。“文革”“破四旧”期间,家谱面临被毁,李建峰的爷爷李维化冒着危险,千方百计把这部家谱保存了下来。
李世民后裔避难到高淳
李姓的来源有颇多典故,传说是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根据宗谱的记载,汉景帝时李家就出了个骠骑都尉李广,李广一生戍守边关,与匈奴七十余战,因为李广行动快,箭法精,忽来忽去,叫人摸不准他的路子,匈奴人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飞将军”。
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也是这套家谱中记录的李家第24世子孙。宗谱中记载:“讳渊,字叔德,袭封唐公,隋末起兵,受恭帝禅国号大唐,庙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唐高祖在位9年后,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得以立为太子,而后继帝位。
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他励精图治,出现了天下升平的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这套族谱对李世民的情况也进行了详细记录,宗谱记载:“讳世民,高祖次子,初封秦王。唐得天下,勘定祸乱,削平偕伪,皆其功也。高祖因传位焉,庙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唐懿宗去世后,太子李俨即位,是为僖宗,在位15年,后唐昭宗李晔即位。李晔也是懿宗的儿子,僖宗排行老三,昭宗第七。唐昭宗是一个悲剧性的皇帝,此时的唐朝已经积重难返,回天无力。昭宗所做的,只能是勉强使大唐多存在了几年而已。
而高淳李家村人就是唐昭宗的子孙。
想把这些家谱传下去
从家谱记录来看,唐昭宗的重孙就是李德鹏。而现在高淳李家村人是以李茂学为始祖的,李茂学的祖先从家谱中可以清楚地查阅到,李茂学的祖宗是唐昭宗的重孙李德鹏。李茂学是李氏家族的第54代子孙,也是高淳李家的第一代,属李世民一脉相传的正统后代分支。
宗谱记载中有这样的文字:“茂学,行区入迁溧水俞家滩,即今分隶高淳县老莘圩莲溪村。”据李建峰解释,唐灭亡后,李氏家族许多子孙被迫分散,到处都有李家后人。其中李茂学这一支流落到溧水俞家滩,当时高淳和溧水还没有分开,俞家滩也就是后来的高淳县老莘圩莲溪村,因此他们这一支被称为“莲溪李氏”,修的宗谱也被命名为“莲溪李氏宗谱”。他还解释,莲溪村也就是现在的高淳李家村。
李建峰的爷爷李维化在家谱中亦有记载,是作为最终的辈分名单出现的。李维化是第71世,由此算来,李建峰应当为李氏家族第73世。若是以唐太宗李世民算起,李建峰就是李世民的第48代子孙。
从家谱上的记录看,这套家谱在清朝和民国都曾经重修过。但从民国以后,家谱就没有重修过,时间长了,由于纸质问题,已经损毁不少。李建峰觉得,他还想把这些家谱传下去,但怕这些破旧的家谱保存不了,因此他打算尽快修复这些家谱,并重新复印一份,让这套家谱一直保存下去。
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中,有一位高氏先祖叫做高柴,泰安东平一带高氏后人为高柴之后,所以他们也采用了孔家一样的字辈。堂号为厚余堂:孔子弟子高柴,做费城宰(今之县长)。孔子评他:“柴也愚”。朱熹注“愚是知不足而后知有余”。《词海》:愚,纯朴也。于是,高姓后代以“厚余”作为高姓的堂号
高柴,(前521年-393年) ,128岁,寿圣,姓高、名柴,字子羔,亦称子皋、子高、季高。春秋末卫国人(一说齐国人)。他有政治才能,20岁就被子路派去当“费宰”,孔子周游列国时,“为卫之士师”,管理(执掌)刑狱。,封共城侯,出生在齐国(新泰市古柴城),学习于鲁国孔子门下(山东省曲阜),做官于鲁国,卫国,教书于陈国(太康,商水,杞县),鲁国(山东省苍山兰陵),楚国(江苏高淳县游子山)。著有〈子羔〉,〈孔子诗论〉等著作。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对中国儒教,哲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孟孙氏的“成邑宰”以尊孔孝亲著称,拜孔子为师后,从未违犯过礼节,影响他治理的民众。成邑有一民众兄死,拟不按礼穿丧服,听说他为“成邑宰”,便穿丧服,按礼办事。他力父母守丧三年,从未笑过,任卫国狱吏时,不徇私舞弊。按法规办事,为官清廉,执法公平,有仁爱心,受到孔子的称赞,民众的赞扬。为人性格直爽,与子路是好友。子路认为他忠厚纯正,能守孝道,并善为吏。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他被祭祀之。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为“共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封为“共城侯”;度宗咸淳三年(1267),以“共城侯”从祀孔子。
孔子是世界级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最高统治者尊孔祭孔,自然希望全国的百姓都来实践孔子的理论,按老夫子的道德标准行事。既然愿意做孔子的裔孙,证明他们敬重孔子,会在推行孔子的思想道德伦理方面,行动更加自觉。于是皇帝推波助澜,向孔府子孙排 辈姓名字。
明朝洪武三十三年(公元1400年),皇帝朱元璋第一次向孔府御赐10字:
希言公承彦,宏闻贞尚衍。
清朝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乾隆皇帝再御赐10字: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年)道光皇帝又御赐10字: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以上几次订定的行辈字计五十五字辈,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依次为:
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后来孟轲的后代、颜回的后代、曾参的后代,高柴的后代,也一起跟着孔家排起来,而且国内和海外的华人也完全一样,姓名用字和排辈都如出一辙。这自然是孟子、颜子、曾子,高柴都是孔门弟子,而且是儒家学派创立和形成的重要人物时缘故。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南京的图书馆、博物馆还有文化馆现在已经开始恢复开放了,大家近期想要去图书馆的可以看看这几个地方,刚好开放了,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了。
高淳区发布通知9月7日起,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有序开放
高淳区最新通知
为满足广大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高淳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根据省、市、区有关疫情防控文件精神,定于9月7日起有序恢复开放服务。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开放时间
图书馆:
周一至周日8:30--17:00(周三上午闭馆)
下午4:30以后停止入馆
博物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上午9:00-11:30,11:00停止领票
下午2:00-5:00,4:30停止领票
文化馆:
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00,下午2:00-4:30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红太阳分馆
9月8日起开放,上午9:00-11:00,下午2:00-4:00
入馆须知
1、入馆实行“绿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实名登记”制度,进馆需出示“苏康码”,并使用有效证件(身份证、读者证等)登记(未成年人按相同标准执行)。未佩戴口罩和体温异常者(≥373℃)谢绝入馆。
2、实行在馆人数总量控制和人员限流,达到人数上限后,将采取“出一进一”措施。入馆人员活动时应保持人与人之间至少1米安全距离,尽量减少交谈。
3、进馆群众需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在馆内不得摘除口罩。
4、为确保卫生安全,不可携带任何食物和一次性饮料进入。
5、详细开放内容可咨询各馆。
南京江北新区江北新区图书馆自2021年8月25日(周三)起,恢复部分服务和区域开放。现就近期有序开放的服务和相关要求,做以下温馨提示:
开放服务及开放时间
1、24小时自助图书馆(馆外广场)
开放时间:周一到周日,24小时自助借还图书
2、YUE·未来城市书房
开放时间调整为:8:30--18:00
(周一到周日,同时在馆不超过60人)
3、图书馆A座
开放时间:
8:30--11:30;13:30--17:00(周五下午闭馆)
开放区域:
文学图书外借室、社科图书借阅室(周一不开放)、期刊借阅室、科技图书和报纸借阅室
暂不开放:
艺术阅览室
4、图书馆B座
开放时间:8:30--17:00(周五下午闭馆)
开放区域:
少儿借阅室、展览厅和自修室
暂不开放:
电子阅览室、亲子借阅室
5、线下读书会、讲座、展览等人员聚集性阅读活动暂不开展。
入馆须知
图书馆A、B座
1、图书馆A座大门关闭,读者需从AB座之间的铁门进出场馆;
2、进馆读者严格按照一米线间距排队入馆;
3、严格控制进馆读者人数,同时在馆读者不超过100人;
4、读者进馆需正确佩戴口罩,扫描绿色健康码并测腕温(<373°C)、出示行程码(近14天无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5、老人可持彩打七天内健康码,人工登记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入馆;
6、14岁以下少儿读者入馆,需扫描由家长代申领的健康码绿码并在家长陪同下进馆。
历史来源
「干」源出:
1、以国为姓。古代有干国(在江苏扬州一带)。春秋时被吴国所灭,国人便以国名为姓,遂成干氏。
2、春秋时,宋国有一大夫干犨,他的后代子孙以他的名字中干字为姓,亦称干氏,成为干姓的一支。
3、周武王之子邗叔之后,本作邗 ,后去邑作干,成为干姓。
4、以邑为姓。《姓氏考略》记载:吴有干隧之地,故多干姓,殪以邑为氏。干隧,战国时地名,越王擒吴王夫差之所,在今江苏吴县西北。
5、北魏 干氏改为干氏。见《魏书官氏志》。又三字姓厘若干氏改为干姓。
家族名人
干宝:晋代人。少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所撰《搜神记》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干吉:三国时代人。相传从一仙翁那儿学得道家经典,能治疗百病,祈神求雨。
干桂:明代顺天人,正德年间中进士,官至督御史,政治严明,所官之处,豪强不敢妄为,威风收敛。
干祖望:1912年9月出生,教授。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系中医耳鼻喉科奠基人创业者之一。主要贡献:无间断临床66年(未退休)。治疗慢性咽炎、增生性喉炎有效率95%以上,治愈率85%以上。第一个人发表报导“喉源发性咳嗽”、“多涕症”。一个人包干办了“中医耳鼻喉科师资班”五期(全国共十期)。带出中医耳鼻喉科专业临床医师160名左右。1991—1994年第一期全国500名老中医继承工作运动中带了两名、成绩列江苏之冠、全国前茅。1990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厦门国际培训交流中心主办一班一人主讲及主持的“国际中医耳鼻咽喉科短期班”一期。学生来自美国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全国第一个人于1951年上海市松江县“城乡第四联合诊所”亮出中医第一个耳鼻喉科牌子。中医第一本《中医耳鼻喉科学》在1955年《新中医学》发表,长期连载公世。中医耳鼻喉科病以现在临床病来计算,2/5付之缺如,在20—30年予以补缺添加使其完整而能在临床上可应付。主持的南京中药学大学附院耳鼻喉科为卫生部指定为全国唯一的“建设中心”。在中医传统理论中深入开辟了不少新的论点及治法(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北京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建国40年中医科持成就》的“耳鼻喉科”(422-434)中有忠实的反映。重订三因学说。四诊八纲扩展为五诊十纲。设计出“辨证公式”,填补了千年空白。把病因病机学,设想出“中介症”学说,用以弥补传统的笼统与固定化。追踪孙思邈的中西医结合手法来做中西医结合工作,已有20多年。代表作有:《孙思邈评传》、《干祖望医话》、《耳氏鼻咽喉口腔科学》、《干祖望医案》。主编或副主编的有《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等5种;与人合作的有《中医学概论》等14种;已发表论文百多篇;小品医话四百多篇;1981—1988年在全国(包括台湾)公开发行的医刊杂志上刊出全国医界对干氏的治学精神、思想体系、学派风格、临床教学经验的探讨、研究、总结、继承、评议的文章104篇。1985年获江苏省人民 “优秀教育工作者”奖状及奖章;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终身奖”及证书。
干季良:男,1941年12月生,浙江人。1963年毕业于上海铁道医学院 。第二医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教授,美国纽约科学院委员、韩国仁济大学客座教 授,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委员会委员。擅长肢体淋巴水肿性疾病的诊治,微波烘疗作为一项新 疗法曾在《健康报》等报刊杂志广为报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课题的实施 ,其中丝虫病细胞免疫紊乱与淋巴丝虫病因果关系及其调控实验研究课题于1997年通过 上海市教委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数次出访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参加学术交流 并作专题学术讲座。在美国、欧洲的整形外科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在国内有关杂志发表 论文20余篇。曾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铜奖。
干将:春秋末年吴国 庐时人。著名冶金匠,工于铸剑。吴王曾命他铸造宝剑。三年,铸成雌雄各一,雄为干将,称为吴干之剑 。
干奕--元朝时北庭人。其祖畏惧孙儿归元,世居永昌。干奕历官平章政事,廉明典重,通达治体,政绩显著,皆有令闻。
干道冲:据《康熙字典》记载,《万姓统谱》见《姓苑》,宋时西夏有干道冲,其先 从夏主迁兴州,世掌夏国史。其通五经,官至中书宰相。元有干勒忠,习识女真契丹字,通法律,官至同佥枢密院事。
干大文,女,1951年2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汉族。现任航天职大教师,讲师职称。1970年至1973年8月在安徽颖上陈桥公社金元大队务农,兼生产队会计。1976年8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评论专业。1976年至1978年在上海广播器材厂工作,1978年至今在上海航天局教育中心从教。担任过于部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工程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独立承担开设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职业道德、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的授课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独立完成了哲学、职业道德、应用文写作和语文四种讲义的编写工作,在1996年被学校评为讲义质量水平全校第一名。在此其间,曾于1980年至1981年在上海市委党校哲学专业进修;1985年夏参加中央党校哲学教师进修班学习;1986年至1988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政教系行政管理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6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先后在1998年11期《教学与管理》上发表《寻求板书设计与教学效果的最佳组合》被多家国家级大型理论文集所选用,获优秀论文奖;在《中国学校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3期上发表《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获优秀论文二等奖成爱、严、恒——班主任的金钥匙》已在《中国学校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4期上发表。
干姓寻源
黄帝联盟有寒部落,寒哀为黄帝驾御马车,为寒氏族始祖。“寒”“干”古通,“寒哀”又称“干类”。黄、寒两族通婚,嫁女黄帝子青阳生子少皋。夏时,寒浞被伯明氏所逐,投东夷族后羿为相。但寒浞“行媚于内,取贿于外,愚弄其民”,乘后羿毫无防备,杀羿夺权。封子浇于过(今山东掖县),封豷于戈。后,夏朝中兴,少康灭浇于过,少康子后杼又灭豷于戈。寒人分干、戈两族,干即盾,可见寒部落勇武及精于制造干戈的技术。今山东潍县,原叫寒亭,古寒国所在。
寒被夏灭后,族人南迁,商末迁至徐州至江西,故寒(干)郡望出颖川郡、浔阳郡,徐州有寒山,东有赣榆县。江西有赣江。商代,干为商之属国。干国因其人善制盾、用盾,又擅长于干栏建筑,故以干为国、为姓。周代中叶后,干国由徐州南迁临淮,“干,国,在临淮,出宝剑。盖为莫邪,洞鄂之形也。”干立国于临淮,故加邑旁作邗。临淮,今江苏泗洪。干国再南迁江苏扬州,后为吴所灭,吴、干之战战争相当残酷,“昔者吴、干战,未龀者不得入军门。国子摘其齿,遂入,为干国多。”就是说为参加抗吴,年幼者提前凿齿以表成年。
干国亡后,一支留于临淮、邗等地,后并入宋,为干姓,郡望出于荥阳郡、颍川郡。宋有大夫干犨,汉有蜀尉干献、京兆尹干已衍,吴有军师干吉,晋有将军干瓒、散骑常侍干宝(新蔡人)。
一支南迁姑苏寒山,融入吴,称干吴。邗虽为吴灭,仍有干人留居,“吴有干隧之地,故多干姓”。干隧,是邗都之隧道,或曰邗沟——运河,“吴城邗,沟通江淮”。干将为干人之裔,铸剑工艺精湛,犀利异常。越灭吴,干吴转为干越。南迁江西余干的干人与越人、越章人、扬越人融合,也成为干越。最后融入汉族。明代江西新干(淦)县有干姓,为大族,如高淳教渝干凤,孝子干显思,康熙时贡生星子县人干特。
干人一支没与越人结合,体格高大,称为赣巨人,居枭阳,今鄱阳县西。赣人之后为赣姓。
迁徙分布
干姓望族居颖川(今河南长葛、许昌一带)、荥阳(今河南荥阳县)。 《郡望百家姓》上记载:干氏望出颖川郡。《姓氏考略》上记载:干氏望出 阳、颖川。 1、荥阳:三国魏正始三年(公元242年)分河南郡一部设置荥阳郡。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即郑州地区。 2、颖川: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郡。相当于今河南省许昌一带。 三、郡望堂号 良史堂:晋朝人干宝博览强记,做散骑长侍,著《晋纪》,求实存真,人称良史。
地望分布
河南省郑州及许昌一带
唐代李氏王朝的后人现在主要聚集哪个地带
本文2023-11-11 19:27:5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59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