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下第一藩的秦王有什么事迹,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2收藏

明朝天下第一藩的秦王有什么事迹,最后的结局如何呢?,第1张

朱元璋此人比较特殊,他是一位从最底层走出来的开国皇帝,幼年家中贫穷,为了生计去当了和尚,但是在元末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贪污成风,各种苛捐杂税,就是寺院也没有余粮,朱元璋(此时还叫朱重八)被迫去云游四方了。

当时天下大乱,农民起义不断,其中以红巾军声势最为浩大,朱元璋在汤和(为数不多善终的开国将领)的邀请下,加入到了红巾军,从此开启了他腾飞之路。朱重八也被改名为朱元璋,并且在红巾军中不断升迁,攻下金陵拥有了一块根据地,并且不断的扩展,最终夺取了天下,打天下就要治理天下,朱元璋觉得要守护他朱家的天下,还是需要朱家的人。

朱元璋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当时朱元璋认为宋朝之所以灭亡就是主弱臣强,得不到宗室的屏庇,于是他分封自己的子侄为亲王,分封在各地,其本意就是拱卫朝廷,但是他想不到他的四子朱棣,会在燕地起兵,最终还灭了当时的朝廷,自己登基为帝,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最初朱元璋分封了25人为王,其中24个为其儿子,一个是他的从孙。

这些藩王中有被称为天下第一藩的秦王朱樉,藩地在西安!

秦藩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藩,主要因为秦王朱樉是朱元璋的次子,地位仅次于皇太子朱标,在诸王中年纪最长,地位崇高,而且当当时先的地位比较重要,朱元璋封他为秦王,藩地西安,也是对他委以重任。而且当宗人府成立后,他还担任宗人令,在诸位藩王中他可以说地位相当的高 。

朱樉

这一位藩王的正妃就是王保保的妹妹,也就是倚天屠龙记中的赵敏原型,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张无忌的原型之一也有这一位秦王呢?朱樉也不是一位混吃等死的亲王,也有一定的能力,曾经多次领兵征伐不臣,令西部诸夷狄臣服,为此朱元璋还多次赏赐朱樉。

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明史中有详细的记载:

《明史·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二十八年正月,命帅平羌将军甯正征叛番于洮州,番惧而降。帝悦,赉予甚厚。其年三月薨,赐谥册曰:“哀痛者,父子之情;追谥者,天下之公。朕封建诸子,以尔年长,首封于秦,期永绥禄位,以籓屏帝室。夫何不良于德,竟殒厥身,其谥曰愍。”

当时朱元璋让他率兵去洮州征伐叛乱,他也胜利了,只不过可能是染上了瘴疠去世,就是说他是在打仗回来的途中染上了疾病去世了,老朱当然十分悲痛了,朱樉的儿子继承秦王爵位,视为第二代秦王。

此后朱樉的子孙时代镇守在西安一共有20代秦王(不南明),其中末代秦王朱存极,投降了李自成,后来又投降清朝,也算是与国同休了,可以说自明朝有分封开始,到明灭亡秦王始终存在。

现在西安还有明朝秦王府遗址,目前还有城墙存世,不过在8月8日,位于新城区的新城广场西侧的一段秦王府城墙倒塌,这段城墙存在已经有600多年了,这也是明秦王府的历史见证。

明朝秦王朱樉。

朱樉1356年12月3日在濠州钟离出生,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个儿子。洪武三年封秦王。洪武十一年,就藩西安。洪武二十二年,为宗人令。

洪武二十四年,因其在藩国多过失,被召还京师,后经皇太子朱标解劝,次年放还藩封。洪武二十八年正月,朱樉受父命率平羌将军宁正等人征洮州,获胜,受赏赐甚多,洪武二十八年朱樉病死。

扩展资料:

洪武二十八年正月,朱樉受命率领平羌将军宁正前往洮州征伐叛番,多有擒获,叛番畏惧于是投降。

朱元璋十分高兴,对其赏赐甚多。朱樉在征伐过程中多次露宿山野时得瘴疠,同年三月,朱樉去世,年四十在位二十七年。

朱元璋命礼部尚书任亨泰定丧礼谥愍。朱元璋赐其谥册说:我深感哀痛,此乃父子之常情,我追赐谥号,此乃天下之公理。

朕所封诸子,以你年长,首封于秦,希望你能永保禄位,以作帝室之屏。为何你不修养德行,以致殒身,故赐谥号为愍。

—朱樉

明朝的异姓王总共有

扬王陈公:逸其名。明太祖朱元璋母淳皇后之父(即朱元璋的外祖父),洪武二年追赠扬王。

徐王马公:佚其名。明太祖朱元璋妻马皇后之父。洪武二年追赠徐王。

中山王徐达:开国功臣之一。封魏国公,追赠中山王,谥“武宁”。

开平王常遇春:洪武二年卒于军,追封王,谥“忠武”。

岐阳王李文忠:初封曹国公,追封岐阳王,谥“武靖”。

宁河王邓愈:追封岐阳王,谥“武顺”。

东瓯王汤和:初封中山侯,进封信国公,追封王,谥“襄武”。

黔宁王沐英:初封西平侯,追封王,谥“昭靖”。

定远王沐晟:初袭侯,永乐六年七月以征安南功进封黔国公,正统四年卒,追封王,谥“忠敬”。

东平王朱能:靖难第二号功臣。永乐元年九月封成国公。永乐四年卒于军,追封东平王,谥“武烈”。

平阴王朱勇:朱能之子。永乐六年七月袭成国公。正统十四年没于土木堡,追封平阴王,谥“武愍”。

定襄王朱希忠:朱勇玄孙。嘉靖十五年袭成国公。万历元年卒,追封定襄王,谥“恭靖”。十一年追夺王爵。

河间王张玉:靖难功臣之一,战死于东昌,追封荣国公,谥“忠显”。洪熙元年追封河间王,改谥“忠武”。

定兴王张辅:张玉之子,靖难功臣之一。初封信安伯,进封新城侯,再晋英国公。正统十四年殁于土木,追封定兴王,谥“忠烈”。

宁阳王张懋:张辅之子。景泰元年袭爵。正德十三年卒,追封宁阳王,谥“恭靖”。

忠勇王金忠:本名也先土干。永乐二十一年以其部属归附,封王,赐姓名。宣德六年八月卒。

宣平王朱勇:抚宁伯朱谦之子。景泰二年袭伯爵,成化三年二月进封侯,成化十五年进封公,弘治九年二月卒,追封宣平王,谥“武庄”。

以下是同性王:

秦愍王 朱樉 朱元璋、嫡二子 1370年—1395年 洪武三年封。十一年就藩西安府。二十八年薨。

秦隐王 朱尚炳 朱樉、一子 1395年—1412年 洪武二十八年袭封。永乐十年薨。

秦僖王 朱志堩 朱尚炳、一子 1412年—1424年 永乐十年袭封。二十二年未娶薨。

秦怀王 朱志均 朱尚炳、庶二子 1424年—1426年 初封渭南王,永乐二十二年进封。宣德元年未娶薨。

秦康王 朱志ᐤ 朱尚炳、庶三子 1428年—1455年 初封富平王,宣德三年进封。景泰六年薨。

秦惠王 朱公锡 朱志ᐤ、嫡一子 1458年—1486年 天顺二年袭封。成化二十二年薨。

秦简王 朱诚泳 朱公锡、庶一子 1488年—1498年 成化四年封镇安王,弘治元年袭封秦王。十一年薨。无子。

秦安王 朱公铭 追封

秦庄王 朱诚澯 追封

秦昭王 朱秉欆 朱诚澯、庶一子 1501年—1502年 初袭临潼王,弘治十三年嗣封秦王。追谥其祖公铭为安王,父诚澯为庄王。十四年薨。

秦定王 朱惟焯 朱秉欆、庶一子 1510年—1544年 正德四年袭封。嘉靖二十三年薨。无子。

秦恭王 朱诚润 追封

秦顺王 朱秉柎 追封

秦端王 朱惟燫 追封

秦宣王 朱怀埢 朱惟燫、子 1548年—1566年 初封镇国中尉,嘉靖二十七年嗣封秦王。追谥其曾祖镇国将军诚润为恭王,祖辅国将军秉柎为顺王,父惟燫为端王。朱诚润,安庶二子也。四十五年,宣王薨。

秦靖王 朱敬镕 朱怀埢、庶一子 1569年—1576年 初封隆德王,隆庆三年袭封。万历四年薨。

秦敬王 朱谊澏 朱敬镕、嫡一子 1581年—1586年 万历三年封世子,九年袭封。十四年薨。无子。

秦肃王 朱谊漶 朱敬镕、嫡三子 1587年—1594年前 万历十三年封奉国中尉,十四年加封紫丨阳王,十五年进封。

秦景王 朱存机 朱谊漶、庶一子 1594年后—1626年后 天启年间封郡王,不知何年袭封。薨。

秦王 朱存枢 朱谊漶、子 ?年—1643年 不知何年袭封。崇祯十六年降李自成,十七年降清。隆武二年五月薨。

秦王 朱存 朱谊漶、四子 1649年 弘光元年五月,孙守法奉其起兵,封汉中王。永历三年,赵荣贵奉其为秦王,攻阶州,败投紫水河死。

永兴国

永兴懿简王 朱尚烈 朱樉、嫡二子 1403年—1418年 永乐元年封。十五年薨。

永兴恭宪王 朱志㙸 朱尚烈、庶一子 1423年—1454年 永乐二丨十年袭封。景泰五年薨。

永兴昭僖王 朱公鉐 朱志㙸、庶一子 1455年—1488年 景泰六年袭封。弘治元年薨。

永兴荣惠王 朱诚澜 朱公鉐、嫡一子 1492年—1507年 弘治四年袭封。正德二年薨。二子俱夭。

永兴庄定王 朱秉榉 朱诚?、子 1512年—1533年 朱诚澜从侄,正德六年以奉国将军嗣封。嘉靖十二年薨。王以从侄由将军进封,据例为冒。

永兴恭定王 朱惟熣 朱秉榉、庶一子 1540年—1573年 嘉靖十七年袭封。万历二年薨。王自首冒封,不再袭,除。

附永兴国宗理[1]

永兴府宗理 朱怀填 朱惟熣、子 1575年—?年 初封辅国中尉,万历四年二月命管理府事。

保安国

明朝保安国诸王 永乐元年(1403年)封

保安怀僖王 朱尚煜 朱樉、嫡三子 1403年—1410年 永乐元年封。七年薨。

保安悼顺王 朱志垌 朱尚煜、庶一子 1422年—1436年 永乐十九年袭封。正统元年薨。

保安庄简王 朱公链 朱志垌、嫡一子 1447年—1475年 正统十一年袭封。成化十一年薨。

保安荣穆王 朱诚潢 朱公链、嫡一子 1478年—1496年 成化十四年袭封。弘治八年薨。无子。

保安昭和王 朱诚渌 朱公链、庶一子 1498年—1502年 弘治十年以镇国将军进封。十四年薨。无子。

保安靖和王 朱诚漖 朱公链、庶二子 1508年—1519年 正德三年以镇国将军进封。十四年薨。

保安恭懿王 朱秉栈 朱诚漖、庶一子 1527年—15年 嘉靖六年以镇国将军袭封。因王父冒封,例不再袭,除。

附保安国奉祀宗室[1]

保安奉国将军 朱惟煡 朱秉栈、子 ?年

兴平国

兴平恭靖王 朱尚烐 朱樉、庶四子 1402年—1449年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封。正统十四年薨。

兴平庄惠王 朱志 朱尚烐、嫡一子 1452年—1457年 景泰三年袭封。天顺元年薨。

兴平安僖王 朱公铄 朱志、庶一子 1458年—1476年 天顺二年袭封。成化十二年薨。无子,永永寿怀简王 朱尚灴 朱樉、庶五子 1402年—142丨0年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封。永乐十八年薨。

永寿安惠王 朱志埴 朱尚灴、嫡一子 1431年—1470年 宣德六年袭封。成化六年薨。

永寿康定王 朱公铤 朱志埴、嫡一子 1472年—1473年 成化八年袭封。九年薨。

永寿庄僖王 朱诚淋 朱公铤、庶一子 1476年—1495年 成化十二年以镇国将军袭封。弘治八年薨。

永寿恭和王 朱秉欓 朱诚淋、庶一子 1497年—1538年 弘治十年以镇国将军袭封。嘉靖十七年薨。庶一子朱惟耀先卒,庶六子朱惟燱以母邵氏封妃,自谓嫡子当立,请袭得允。后惟耀子朱怀墡奏辨。会议以邵氏因内助进封,惟燱不得称嫡,乃以怀墡袭封。

永寿王 朱惟燱 朱秉欓、庶六子 1538年后—1549年前

永寿怀顺王 朱惟耀 朱秉欓、庶一子 追封 初封镇国将军,嘉靖七年卒,以子怀墡袭封。追谥怀顺王。

永寿荣靖王 朱怀墡 朱惟耀、庶一子 1549年—1550年 嘉靖二十八年袭封。二十九年薨。

永寿昭宪王 朱敬镛 朱怀墡、嫡一子 1552年—1605年前 嘉靖三十一年袭封,薨。

永寿康裕王 朱谊况 朱敬镛、嫡一子 1605年—1614年 万历五年封长子。三十三年袭封。四十二年薨。

永寿王 朱存㑚 朱谊况、庶一子 1617年—1644年 万历二十七年封长孙。三十三年改封长子。四十五年袭封。崇祯十七年陷李自成,薨。

永兴王 朱存梧 朱谊况、子 1649年—1656年 永历三年袭。十年正月薨。

安定国

明朝安定国藩王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1402年)封

安定王 朱尚炌 朱樉、庶六子 1402年—1418年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封。永乐十六年削为庶人,发守愍王坟园,除。

渭南国

渭南王 朱志均 朱尚炳、庶二子 1403年—1424年 永乐元年四月封。

富平国

富平王 朱志ᐤ 朱尚炳、庶三子 1422年—1428年 永乐二丨十年封。

宜川国

宜川庄靖王 朱志堢 朱尚炳、庶三子 1426年—1448年 宣德元年封。正统十三年薨。

宜川荣顺王 朱公鋺 朱志堢、庶一子 1451年—1484年 景泰二年袭封。成化二丨十年薨。

宜川康僖王 朱诚灌 朱公鋺、庶一子 1490年—1496年 弘治三年以镇国将军袭封。九年薨。

宜川思裕王 朱秉㕃 朱诚灌、嫡一子 1500年—1522年 弘治十三年袭封。嘉靖元年薨。无子,除。

宜川王 朱敬鑃 朱怀?、子 ?年—1652年 永历六年七月薨。

临潼国

临潼惠简王 朱公铭 朱志ᐤ、庶三子 1442年—1474年 正统七年封。成化十年薨。

临潼和僖王 朱诚澯 朱公铭、嫡一子 1474年—1492年 成化十三年袭封。弘治五年薨。后子朱秉欆嗣秦封,郡爵不再袭。

临潼王 朱秉欆 朱诚澯、庶一子 1492年后—1501年前

镇安国

镇安王 朱诚泳 朱公锡、庶一子 1468年—1488年

隆德国

隆德王 朱敬镕 朱怀埢、庶一子 1550年—1569年 嘉靖二十九年十二月封。

郃阳国

明朝郃阳国诸王 编辑 正统七年(1426年)封

郃阳惠恭王 朱公镗 朱志ᐤ、庶四子 1442年—1471年 正统七年封。成化七年薨。

郃阳温穆王 朱诚泓 朱公镗、庶一子 1473年—1494年 成化十二年以镇国将军袭封。弘治七年薨。子朱秉柔,卒。

郃阳悼安王 朱诚浍 朱公镗、庶二子 1494年 弘治七年以镇国将军进封。本年薨。

郃阳安僖王 朱秉檄 朱诚浍、嫡一子 1508年 正德三年以辅国将军袭封。本年薨。无子,除。

汧阳国

明朝汧阳国诸王 正统十一年(1430年)封

汧阳端懿王 朱公鏳 朱志ᐤ、庶五子 1430年—1495年 正统十一年封。弘治八年薨。

汧阳安裕王 朱诚洌 朱公鏳、嫡一子 1497年—1502年 弘治十年袭封。十五年薨。

汧阳庄靖王 朱秉榛 朱诚洌、庶一子 1508年—1554年 正德三年袭封。嘉靖三十三年薨。二子俱未名卒,除。

紫丨阳国

紫丨阳王 朱谊漶 朱敬镕、嫡三子 1586年—1587年

崇信国

崇信王 朱谊㴖 朱敬镕、庶一子 1595年—1650年 万历二十三年以奉国中尉加封。永历四年二月薨。

某国

某王 朱存机 朱谊漶、庶一子 ?年 天启年间封郡王。不知何年嗣秦封,郡爵例不袭。

汉中国

汉王 朱存 朱谊漶、四子 1645年—1649年 弘光元年五月孙守法封汉中王。永历三年赵荣贵奉其为秦王,郡爵例不袭

明朝晋国诸王 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太原府

晋恭王 朱 朱元璋、嫡三子 1370年—1398年 洪武三年封。十一年就藩太原府。三十一年薨。

晋定王 朱济熺 朱 、嫡一子 1398年—1414年 洪武三十一年袭封。永乐十二年为弟济熿诬构,废守恭王坟园。后事明,仁宗赐王冠服,令依子美圭养。宣德十年薨。

晋王 朱济熿 朱 、庶三子 1414年—1427年

晋宪王 朱美圭 朱济熺、嫡一子 1435年—1441年 永乐三年封世子,为叔济熿诬废,随父守坟。二十一年事明,封平阳王。宣德十年袭封晋王。正统六年薨。

晋庄王 朱钟铉 朱美圭、庶一子 1442年—1502年 初封榆社王,正统七年袭封。弘治十五年薨。曾孙朱知烊立。

晋靖王 朱奇源 朱钟铉、嫡一子 天顺三年封世子。弘治十四年薨。以孙知烊袭封,追封王,谥曰靖。

晋怀王 朱表荣 朱奇源、嫡一子 成化十四年封世孙。弘治六年薨。以子知烊袭封,追封王,谥曰怀。

晋端王 朱知烊 朱表荣、庶二子 1503年—1533年 弘治十一年封世曾孙。十六年袭封。嘉靖十二年薨。无子。

晋安王 朱表槏 追封

晋康王 朱知㸅 追封

晋简王 朱新㙉 朱知㸅、庶一子 1536年—1575年 嘉靖十二年以新化王长子奉敕管理府事。十五年嗣封晋王。追谥其祖秉槏为安王,父朱知㸅为康王。万历三年薨。

晋敬王 朱慎镜 朱新墧、嫡一子 追封或1578年 初封辅国将军。万历四年奉敕管理府事。六年卒。[1]七年追封,加谥。

晋王 朱敏? 朱慎镜、子 1578年 《明史》无此人。万历六年袭封。本年薨。[2]无子。

晋惠王 朱慎鋷 朱新墧、嫡三子 1579年 敬亲弟,嘉靖三十年封辅国将军。万历七年进封。本年薨。

附晋国宗理

晋府宗理 朱知 朱表楠、嫡一子 1586年—1589年 初封宁河王,万历十四年,因敏淳幼,暂兼赞理晋府事。万历十七年四月还政。

晋国续封

晋穆王 朱敏淳 朱慎鋷、嫡一子 1589年—1610年 万历十三年袭封。因年幼,暂由朱知赞理晋府事。万历十七年四月执政。三十八年薨。

晋裕王 朱求桂 朱敏淳、庶一子 1613年—1630年 万历三十九年请敕管理府事。四十一年袭,崇祯三年十一月薨,崇祯五年八月下葬。

晋王 朱审烜 朱求桂、嫡一子 1635年—1648年 崇祯八年袭封。十七年降李自成,寻降清。隆武二年五月被杀于北京。

附注

^ 《弇山堂别集》作有袭封及本年薨。

^ 《弇山堂别集》

高平国

明朝晋高平国藩王 永乐初封。

高平怀简王 朱济烨 朱 、庶二子 1403年后—1407年 永乐初封。五年薨。无子,除。

平阳国

明朝平阳国藩王 永乐十二年九月(1414年)辛未朔封。

平阳王 朱济熿 朱 、庶三子 1414年 初封昭德王。永乐十二年九月辛未朔封。后晋王朱济熺废,遂袭晋封。宣德二年通朱高煦事发,革爵,发高墙,除。

平阳王 朱美圭 朱济熺、嫡一子 1423年-1435年 永乐二十一年封平阳王。宣德十年嗣晋封,郡爵例不袭。

宁化国

明朝宁化国诸王 编辑 永乐二年(1404年)封。

宁化懿简王 朱济焕 朱 、庶四子 1404年—1450年 《弇山堂别集》作第五子。永乐二年封。景泰元年薨。

宁化僖顺王 朱美壤 朱济焕、庶一子 1452年—1471年 景泰三年以镇国将军袭封。成化七年薨。长子朱钟锜夭卒。

宁化王 朱钟鈵 朱美壤、庶二子 1472年—1491年 成化八年袭封。弘治四年革爵,发高墙。正德三年卒,准归葬。

宁化悼康王 朱奇㶏 朱钟鈵、嫡一子 追封 弘治三年封长子。十八年卒。嘉靖十年以子朱表樔袭封。追封王,谥悼康。

宁化康和王 朱表樔 朱奇㶏、庶一子 1529年—1570年 正德十三年以辅国将军管理府事。嘉靖八年乞封,准袭王。隆庆四年薨。

宁化恭端王 朱知爧 朱表樔、庶一子 1575年—1585年 嘉靖三十一年封长子。万历三年封。十三年薨。

宁化庄定王 朱新垄 朱知爧、庶一子 1591年—1593年 嘉靖三十一年封长孙。万历六年封长子。十九年袭封。二十一年薨。

宁化荣懿王 朱慎鐅 朱新垄、嫡一子 1599年—1610年 万历二十七年袭封。三十八年薨。

宁化王 朱敏济 朱慎鐅、嫡一子 1616年—?年 万历四十四年袭封。

庆成国

明朝庆成国诸王 编辑 永乐元年(1403年)封,别城汾州。

庆成庄惠王 朱济炫 朱 、庶五子 1403年—1429年 《弇山堂别集》作第四子。永乐元年封,别城汾州。宣德四年薨。

庆成恭僖王 朱美埥 朱济炫、庶一子 1431年—1447年 宣德七年以镇国将军袭封。 正统十二年薨。

庆成温穆王 朱钟镒 朱美埥、庶一子 1456年—1496年 景泰七年袭封。弘治九年薨。

庆成端顺王 朱奇浈 朱钟镒、嫡一子 1499年—1533年 弘治十二年袭封。嘉靖十二年薨。

庆成恭裕王 朱表栾 朱奇浈、嫡一子 1535年—1560年 嘉靖十四年袭封。三十九年薨。

庆成安穆王 朱知熑 朱表栾、嫡一子 1562年—1569年 《弇山堂别集》作朱知燫。嘉靖二十八年以镇国将军改封长子。四十一年袭封。隆庆三年薨。

庆成悼怀王 朱新ᐾ 朱知熑、嫡一子 追封 嘉靖四十二年封长子。四十三年卒,以子朱慎钟袭封,追封王,谥悼怀。

庆成荣懿王 朱慎钟 朱新ᐾ、庶一子 1571年—1606年 嘉靖四十二年以奉国将军改封长孙。隆庆六年袭封。万历三十四年薨。

庆成王 朱敏氢 朱慎钟、庶一子 1608年—1609年 万历三十七年以镇国将军袭封,薨。

庆成王 朱求棆 朱敏氢、庶一子 1609年—?年 万历三十八年封长子,同年袭封。

永和国

明朝永和国诸王 永乐九年(1410年)封,别城汾州。

永和昭定王 朱济烺 朱 、庶六子 1410年—1443年 永乐九年封,别城汾州。正统八年薨。

永和王 朱美坞 朱济烺、嫡一子 1444年—1448年 正统九年袭封。十四年以事取回京。

永和顺僖王 朱钟铗 朱美坞、庶一子 1469年—1474年 成化五年以奉国中尉乞封,准袭王。十年薨。

永和荣怀王 朱奇淯 朱钟铗、嫡一子 1476年—1488年 成化十三年袭封。弘治元年薨。

永和靖惠王 朱表 朱奇淯、嫡一子 1491年—1518年 弘治四年袭封。正德十三年薨。

永和安简王 朱知燠 朱表、嫡一子 1522年—1549年 嘉靖元年袭封。二十八年薨。

永和庄定王 朱新墥 朱知燠、嫡一子 1553年—1572年 嘉靖三十二年袭封。隆庆六年薨。长子夭。

永和恭懿王 朱慎镭 朱新墥、庶二子 1577年—1598年 万历五年袭封。二十六年薨。

永和王 朱敏䨟 朱慎镭、庶一子 1601年—1626年 万历二十九年袭封。天启六年薨。

永和王 朱求柱 朱敏䨟、庶一子 1626年后—?年 不知何年袭封。不知所终。

广昌国

明朝广昌国诸王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1402年)封。

广昌悼平王 朱济熇 朱 、嫡七子 1410年—1427年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封。宣德二年薨。

广昌安僖王 朱美坚 朱济熇、庶一子 1433年—1454年 宣德七年袭封。景泰五年薨。无子,除。

附广昌国奉祀宗室

广昌镇国将军 朱钟䥏 朱美堣、庶二子 1465年—?年 朱美坚过继子。成化元年准封为广昌国镇国将军,承广昌王祀。

广昌辅国将军 朱奇澢 朱钟䥏、子 ?年

广昌奉国将军 朱表桧 朱奇澢、子 ?年

交城国

明朝交城国诸王 正统三年(1438年)封,别城平阳府。

交城荣顺王 朱美垸 朱济熺、庶二子 1438年—1475年 正统三年封,别城平阳府。成化十一年薨。

交城庄僖王 朱钟鐻 朱美垸、庶一子 1478年—1448年 成化十五年袭封。弘治十年薨。

交城荣惠王 朱奇淐 朱钟鐻、嫡一子 1450年—1452年 弘治十二年以镇国将军袭封。十四年薨。无子。

交城荣僖王 朱奇滽 朱钟鐻、庶三子 追封 初封辅国将军,加镇国将军。卒以子朱表杋嗣交城封。追封王,谥荣僖。

交城荣端王 朱表杋 朱奇滽、嫡一子 1510年—1511年 正德五年以辅国将军嗣封。六年薨。无子。

交城恭简王 朱奇洢 朱钟鐻、庶六子 追封 封镇国将军。卒,以子朱表㐬嗣交城封。追封王,谥恭简。

交城端和王 朱表㐬 朱奇洢、庶一子 1547年—1570年 嘉靖二十六年以辅国将军进封。以从弟承兄爵,自首冒封,不再袭。隆庆四年薨,除。

附交城国宗理[1]

交城府宗理 朱知鱬 朱表㐬、庶二子 ?年 初封奉国将军,万历年间管理交城府事。

以后不详

阳曲国

明朝阳曲国诸王 正统 二年(1437年)封,别城平阳府。

阳曲荣靖王 朱美垙 朱济熺、庶三子 1437年—1480年 正统二年封,别城平阳府。成化十六年薨。

阳曲王 朱钟鍑 朱美垙、庶一子 1483年—1484年 成化十九年以镇国将军袭封。二丨十年革爵。嘉靖元年卒。其子孙以本等官职管理府事,不得袭王,除。

附阳曲国宗理[1]

阳曲府宗理 朱表椲 朱奇?、子 ?年—1525年 钟鍑孙。初封辅国将军,嘉靖初管理府事。四年二月由弟表槾代管。

阳曲府宗理 朱表槾 朱奇?、子 1525年—?年 钟鍑孙。初封辅国将军,嘉靖四年二月管理府事。

阳曲府宗理 朱知 朱表槾、子 ?年—1544年 初封奉国将军,不知何年管理府事。嘉靖二十三年四月因贪污杀兄而撤职。

中间约一任不详

阳曲府宗理 朱表 朱奇?、子 1578年—?年 初封辅国将军,万历六年十月管理府事。

阳曲府宗理 朱知魵 朱表、子 1589年—?年 初封镇国中尉,万历十七年四月管理府事。

以后不详

阳曲国续封

阳曲王 朱敏渡 ?年—1646年 不知何年袭封。隆武二年八月薨。

明朝西河国诸王 编辑 正统二年(1437年)封,别城平阳府。

西河靖恭王 朱美埻 朱济熺、庶四子 1437年—1456年 正统二年封,别城平阳府。景泰七年薨。

西河顺简王 朱钟鑅 朱美埻、嫡一子 1457年—1484年 天顺元年袭封。成化二丨十年薨。

西河恭定王 朱奇溯 朱钟鑅、庶一子 1491年—1558年 弘治四年袭封。嘉靖三十六年薨。

西河康懿王 朱表相 朱奇溯、嫡一子 1560年—1587年 嘉靖三十八年袭封。万历十五年薨。

西河王 朱知燧 朱表相、庶一子 1590年—1597年前 隆庆六年封长子。万历十八年袭封,薨。

西河王 朱新甄 朱知燧、嫡一子 1597年—?年 万历二十五年封长子,同年袭封。

西河王 朱敏淦 ?年—1646年 不知何年袭封。隆武二年八月薨。

方山国

明朝方山国诸王 正统二年(1437年)封。

方山庄宪王 朱美垣 朱济熺、庶五子 1437年—1470年 正统二年封。成化六年薨。

方山昭僖王 朱钟铤 朱美垣、嫡一子 1472年—1480年 成化八年以镇国将军袭封。十六年革爵。正德六年薨。子孙俱以本等官职奉祀,除。

临泉国

明朝临泉国诸王 正统二年(1437年)封。

临泉庄简王 朱美塎 朱济熺、庶六子 1437年—1438年 正统二年封。三年薨。

临泉悼昭王 朱钟鏶 朱美塎、庶一子 1456年—1469年 景泰七年袭封。成化五年薨。

临泉荣穆王 朱奇湒 朱钟鏶、嫡一子 1472年—1514年 成化八年袭封。正德九年薨。

临泉王 朱表柃 朱奇湒、庶一子 追封 成化二十三年封镇国将军。正德十六年未袭卒。

临泉庄靖王 朱知炪 朱表柃、庶一子 152丨0年 正德七年奉敕管理府事。十五年准袭,未拜命卒。无子,除。

云丘国

明朝云丘国诸王 正统二年(1437年)封。

云丘简靖王 朱美堣 朱济熺、庶七子 1437年—1480年 正统二年封。成化十六年薨。

云丘端惠王 朱钟铤 朱美堣、嫡一子 1481年—1496年 成化十七年袭封。弘治九年薨。

云丘恭僖王 朱奇渲 朱钟铤、嫡四子 1499年—1518年 弘治六年以镇国将军改封长子。十二年袭封。正德十三年薨。

云丘顺荣王 朱表樟 朱奇渲、庶一子 1522年—1526年 嘉靖元年以镇国将军袭封。五年薨。无子,除。

宁河国

明朝宁河国诸王 正统二年(1437年)封。

宁河康僖王 朱美堛 朱济熺、庶八子 1437年—1485年 正统二年封。成化二十一年薨。

宁河安宪王 朱钟镂 朱美堛、嫡一子 1488年—1501年 弘治元年袭封。十四年薨。

宁河温简王 朱奇沄 朱钟镂、嫡一子 1508年—1559年 正德三年袭封。嘉靖三十八年薨。

宁河荣庄王 朱表楠 朱奇沄、嫡一子 1561年—1572年 嘉靖四十年袭封。隆庆六年薨。

宁河恭懿王 朱知 朱表楠、嫡一子 1575年—1592年 《弇山堂别集》作朱知㶮。嘉靖四十一年封长子。万历三年袭封。二丨十年薨。

宁河定惠王 朱新睚 朱知、庶一子 1595年—1598年 万历二十三年袭封。二十六年薨。无子,除。

闻喜国

明朝闻喜国藩王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秋七月丁酉封。

闻喜王 朱美埙 朱济熿、庶一子 1423年—1427年 永乐二十一年秋七月丁酉封。宣德二年因父被废而废之,除。

和顺国

明朝和顺国藩王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秋七月丁酉封。

和顺王 朱美增 朱济熿、庶二子 1423年—1427年 永乐二十一年秋七月丁酉封。宣德二年因父被废而废之,除。

榆社国

明朝榆社国藩王 正统六年六月(1441年)封。

榆社王 朱钟铉 朱美圭、庶一子 1441年—1442年 正统六年六月榆社王,正统七年嗣晋封,郡爵例不袭。

徐沟国

明朝徐沟国藩王 正统六年六月(1441年)封。

徐沟悼僖王 朱钟铎 朱美圭、庶二子 1441年—1485年 正统六年封。景泰元年薨。无子,除。

河东国

明朝河东国诸王 编辑 正统十三年(1448年)封。

河东昭靖王 朱钟鏸 朱美圭、庶三子 1448年—1484年 正统十三年封。成化二丨十年薨。

河东荣安王 朱奇淮 朱钟鏸、嫡一子 1487年—1514年 成化二十三年袭封。正德九年薨。

河东恭宪王 朱表枋 朱奇淮、庶一子 追封 初封辅国将军,加封镇国将军。正德五年卒。以子朱知炯袭封。追封王,谥恭宪。

河东荣懿王 朱知炯 朱表枋、嫡一子 1518年—1564年 正德十三年以辅国将军袭封。嘉靖四十三年薨。

河东端穆王 朱新墤 朱知炯、嫡一子 1567年—1570年 隆庆元年袭封。四年薨。

河东安裕王 朱慎键 朱新墤、庶三子 1575年—1602年 隆庆五年以辅国将军改封长子。万历三年袭封。三十年薨。

河东王 朱敏淴 朱慎键、嫡一子 1605年—1606年 万历十一年封长子。三十三年袭封。薨。

河东王 朱求杚 朱敏淴、嫡一子 1606年—?年 万历三十四年封长子,同年袭封。

太谷国

明朝太谷国藩王 正统十四年(1449年)封。

太谷怀僖王 朱钟鋐 朱美圭、庶四子 1449年—1458年 正统十四年封。天顺二年薨。无子,除

义宁国

明朝晋义宁国诸王 天顺二年(1458年)封。

义宁荣康王 朱奇渶 朱钟铉、庶二子 1458年—1496年 天顺二年封。弘治九年薨。

义宁僖裕王 朱表榇 朱奇渶、嫡一子 1497年—1509年 弘治十年袭封。正德四年薨。

义宁端靖王 朱知爀 朱表榇、嫡一子 1512年—1524年 正德七年袭封。嘉靖四年薨。

义宁康定王 朱新䵺 朱知爀、庶一子 1532年—1565年 嘉靖十一年袭封。四十四年薨。

义宁安僖王 朱慎铄 朱新䵺、庶一子 1571年—1585年 隆庆三年以镇国将军改封长子。五年袭封。义宁王 朱敏漽 朱慎铄、嫡一子 1588年—1610年 万历十六年袭封。三十八年薨。

义宁长子 朱求橘 朱敏漽、嫡一子 万历三十四年封长子。三十八年卒。无子,除。

河中悼怀王 朱奇溶 朱钟铉、庶三子 1465年—1484年 成化元年封。二丨十年薨。

河中康简王 朱表梈 朱奇溶、嫡一子 1489年—1533年 弘治二年袭封。嘉靖十二年薨。

河中恭靖王 朱知炬 朱表梈、嫡一子 1535年—1590年 嘉靖十四年以镇国将军袭封。河中王 朱新涂 朱知炬、庶一子 追封 嘉靖二十九年封镇国将军。万历十年卒。

河中安僖王 朱慎镔 朱新涂、庶一子 1594年—1614年 万历十六年以辅国将军改封长孙。二十二年袭封。

河中

明朝皇室确实是一张 “元素周期表” ,我先列举几个明朝王爷们的名字,大家就明白了。

还有很多很多,看看人家名字的 最后一个字 ,有没有很熟悉?

为啥会这样呢?这必须要从朱元璋说起。

我们知道,朱元璋出身贫寒,当了皇帝自然要显得有文化才行。于是,他就让皇家后代都按照 五行相生 来取名字。先看看明朝皇帝们的名字:

从朱棣开始往后看,名字的最后一个字: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多么严格的取名方式啊!

不仅这样,朱元璋还规定了,子子孙孙的名字都要按照辈分来。也就是说,姓不能改,名字的第二个字也要按照辈分走。 唯一自由发挥的第三个字,还要按照五行相生来定……

这要是普通家庭还好,生不了几个孩子,偏旁带“金木水火土”的字够用。但是明朝皇族人多啊,生的孩子也多,生着生着,就发现字不够用了。

那咋办?找生僻字吧,还不够用咋办?造字呗。

于是,配合“金木水火土”的生僻字,就出现在了明朝皇族的名字里。

那为什么元素周期表也用了这些字呢?

元素周期表,是1896年徐寿从俄国引进的。但是 俄语版的元素名字,没有对应的汉字。 那就要翻译,徐寿就想,首先要是 同音字 ,然后呢,最好是 偏旁部首能代表这种元素的常态。

于是,他想到了明朝皇家的名字,翻过来一看,哎呦,正好能用。于是,部分元素周期表的翻译,就参考了明朝皇家的家谱。

这还得感谢两个人,一是明朝的建立者“化学家”朱元璋同志;二是元素周期表的翻译者徐寿先生

先说朱元璋同志

朱元璋本是放牛郎出身,大字不识几个,当上皇帝后后为摆脱“乡巴佬”的帽子,便为26个儿子每人定下一个辈分表

还留下祖训规定从他的孙子辈开始,每一个名字的第一个字都必须使用辈分表中的字,而第二个字必须以五行为偏旁,还得按照火土金水木的顺序依次取名 不信你看朱元璋的26个儿子

都是木字旁

而有一个问题,就是五行的偏旁字是有限的,而到了万历年间,朱家子孙达几万人,这样一来起名就是一个麻烦事了,于是这些皇帝王爷们这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造字

于是,看这些王爷的第三字

不少原本不存在的字就这样被创造出来了

哎!是不是很熟悉,因为仔细一看,这些第三字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这时候就要第二个人出场了

第二人:徐寿先生

就是这位老先生,在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后,徐寿先生就把元素周期表引进了,但他又不知该如何用汉字来表示这些生僻的元素

恰巧,他在偶然之间发现一本朱氏家谱,其中有许多带金字旁的生僻字,有的甚至与周期表中的元素发音几乎一致。大喜过望的徐寿遂直接借用家谱中合适的汉字,同时又创造了一部分汉字,最终让国人逐渐了解了元素周期表

所以看来,朱元璋同志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一位优秀的“化学家”!

我只能说这是一个美丽的巧合的,但也是人为因素造成了这样的一个结果。

贡献最大的,有两个人:

朱元璋,1328年——1398,明朝的创始人,明朝皇室的第一人。

徐寿,1818年——1884年,清末著名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元素周期表的国内第一人。

朱元璋给每一个儿子都定下二十字的辈分,比如长子朱标一系:“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而四子朱棣,后来的明成祖一系:“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老朱是工作狂,把子孙们的名字又按照五行偏旁“木火土金水”给定死了,比如儿子们是木字旁,朱标朱棣;孙子们是火字旁,朱允炆,朱高炽。按照老朱的想法,由此无穷匮的循环下去。

但是朱重八大概并不像其名字那样,他的数学其实并不好。一开始,他所创造出来的儿子和儿子创造出来的孙子,名字很容易就都取好了。然而,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到了明末,老朱家已经繁衍到100万人了。

这么多人,先别提吃饭的问题了,起名字的汉字都不够用的。后世取名又必须得避讳前人,没有办法了,怎么办呢?这对老朱家也不是问题,没有困难就自己创造困难,没有汉字就自己创造字,于是,老朱家开始了造字运动。

当然,朱家是不知道什么周期表的,那得到17世纪,由徐寿引进中国。徐老为了把汉字与俄语版的钾钙钠镁铝锌铁等一一对应起来,大量翻阅汗牛充栋的史书典籍,力求信达雅。头皮快挠破了,拿起朱氏家谱,无意识的一翻,嗯?元素周期表?

请看:

当然,徐寿所翻译的元素周期表与今天的相比,很多元素在当时还没有发现,所以,很多元素名称是后世发现,国内引进再翻译过的,沿用了他的命名方法,比如方法之一是取元素名称第一音节,如Na、K、Ca、Ni对应于钠、钾、钙和镍。

当然,这里也有一些附会的成分,元素周期表确实大量与明朝宗室名字有重叠的字,但其中却也大多在明朝之前就有,并非单一取自明朝宗室的名字,所以,徐寿所翻的应该不止只有朱氏家谱。

但,鉴于明朝宗室名字最后一个字与元素周期表的高度重合, 就出现了有人说明朝皇室是一张“元素周期表”了。

首先说明朝皇室的名字是一张“元素周期表”是不恰当的。因为元素周期表是一八几几年才传入中国的,而明朝早在一六几几年就灭亡了,所以这个答案应该问:为什么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名称是明朝王孙贵族的名字。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可谓是处处为自己的孩子,他诛功臣,一个胡惟庸案能杀几万人,大到国家政策,小到名字给他们规定好了,他的皇子皇孙取名字都是有规律的,辈分不同名字的第二个字也不同,而第三个字则是按照五行相生来取名的。例如朱元璋的儿子名字为朱棣,朱标等,都是木,而木生火,所以朱元璋的孙子为朱允炆。但是皇室子孙太多了,导致金木水火土不够用,所以就造了很多字。

1896年徐寿从俄国引用了元素周期表,但是元素周期表上的内容很多没有对应的汉字,所以徐寿就用聪明朝皇室的名字翻译过来。例如例如锡铬等

朱元璋定鼎天下,建立大明王朝后,为了让老朱家的江山坐稳坐得长久,可是没少操心。就连给子孙后代起名字的事,他都提前安排好了。

古代大家族都会有辈分排字表,同辈人的名字里都用相应的“某”字。这样传承下去,即使将来族人分散迁徙,也能方便族人寻根,也有利于大家通过辈分称谓。

朱元璋这个庞大的皇室家族没有采用一套辈份排字,而是给每个儿子的分支血脉都拟定了一份排字。

比如太子朱标家的: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燕王朱棣家的: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这些辈分用字统统出现在名字的第二个字,这还不算名字中的第三个字也有要求:

即要按照《易经》中五行相生的顺序,确定第三个字的偏旁部首。

举个例子,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所以朱棣的 是木字旁,木生火,朱棣的儿子就要用火字旁,即仁宗朱高 ;朱高炽的儿子名字就是土字旁,即宣宗朱瞻 ;以此类推,英宗朱祁 ,宪宗朱见 ,孝宗朱佑 ,武宗朱厚 等。

等一下,不要以为朱厚照的照字是水字旁,在汉字中灬是“火”的变形,且有两个读音,

灬读(huǒ)时,古同“火“,另一个读音是(biāo),是烈火的意思。跟水一点关系都没有。

朱元璋希望用五行相生,意味着父生子,子生孙,子孙后代生生不息,同时也避免了五行相克的顺序,不会出现儿子克父亲的情况。

不过几代之后,问题就来了,中国汉字虽然丰富,但是架不住老朱家子孙后代多,木水火土这几个偏旁还好说,找一找生僻字也能凑出来。金字旁的字就少了,根本不够用。

没办法不能打破朱元璋定的规矩,只能自己造字,同音不同字。于是就出现了:

朱公锡、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朱在钠、朱钧铁、朱成钴、朱成钯、朱恩铜、朱恩钾 、朱帅锌这些名字。

看看这些名字的第三个字是不是很熟悉,正是化学中常用的金属元素。

这当然不是巧合,随着近代科学的研究,截止到2019年,已经发现118种化学元素。科学家们根据这些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把这些元素分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两类。

后来又根据元素的特性制成了元素周期表,1896年徐寿从俄国引进元素周期表,但是在翻译成汉字却遇到了难题。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表意的,自然界中属金属元素最为丰富,所以徐寿也遇到了和明朝皇室们同样的问题,金字旁的字太少了。

直到有一天,徐寿偶然翻阅大明朱氏家谱时,简直如获至宝,家谱中出现了大量的金字旁的生僻汉字。这可解决了徐寿的大问题,于是元素周期表汉字版在朱氏家谱的帮助下诞生了。

所以有人说,明朝皇室是一张“元素周期表”。只不过是朱元璋的起名规矩意外促成了这件事。

明朝皇室不是一张“元素周期表”!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完全是好事者的断章取义,明朝皇室的名字虽然与“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名有重叠,但二者其实没什么关系。

谣言的产生大概有以下三个步骤。

朱元璋取名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他出身贫寒,过够了苦日子,为了让后代生活得更好,他给后人定下了无比优厚的待遇条件,使得明朝宗室成为 历史 上待遇最好的宗室之一,至于宗室花费成为明朝财政的巨大负担,这就不是朱元璋能够预见的了,毕竟他在位时宗室人口很少。

朱元璋为后人可是操碎了心,连名字都定的差不多了,明朝宗室名字总共就三个字,第一个字朱是定死的,第二个字也被朱元璋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三个字还给朱元璋定了一半。

朱元璋在世时,给 每个儿子再加上唯一在世的侄子都定了一个辈分表,比如 太子(朱标)家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燕王(朱棣)家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辈分是第二个字,每一代都从朱元璋定的字里面选,第三个字则是自由发挥,只是偏旁得按照朱元璋的规矩来,那就是从第二代(朱标朱棣一代)开始按照 “木火土金水”的顺序定第三个字的偏旁,寓意五行相生。

带五行部首的字本就很多,而明朝宗室经过两百多年的繁衍,到明末已经多达数万,常见字早被他们用的差不多了,那怎么办?只能生生硬造,旁边摆上一个五行部首,另一边随你放,音也随你定,这就是一个新字了。

由于这些字用途单一,也 不必担心造成 社会 上汉字用字的混乱,一般拥有的宗室一去世,这字也就消亡了。我们今天还能遇到这些怪字,主要因为某个名字少见的宗室因为某事被史书记录下来了,这种事的概率其实挺低的。

徐寿翻译

徐寿是清末著名科学家,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他在 系统地介绍近代化学的基础知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翻译了大量西方化学著作,如《化学鉴原》、《化学鉴原续编》《化学鉴原补编》等,为我国化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徐寿生活的年代,我国不仅没有外文字典,就连阿拉伯数字都没有用上,要把西方的科学术语用中文表达出来那是困难重重,尤其翻译的意思还要合理,那就更难了,比较西方的字母跟我国的汉字有本质的不同。

徐寿在译书过程中花费了很多心血,他主要采取三种方法,一是对那些人们比较熟悉的元素沿而用之,如金、银、铜、铁、锡、硫、碳等;二是根据元素性质命名,如养气(今译氧气)、轻气(今译氢气)、绿气(今译氯气)、淡气(今译氮气)等;三是取西文第一音节而造新字,如钠(Na)、钾(K)、钙(Ca)、镍(Ni)等。

当时元素周期表的元素还较少,徐寿翻译的占今天元素周期表的比例并不大,但他采用的这种命名方法,后来被我国化学界接受,一直沿用。

好事者附会

网上有传言称徐寿在翻译时得到了朱元璋的家谱,然后灵光一闪,就将之作为元素名了,先不说徐寿得到朱元璋家谱的扯淡程度(前朝皇家家谱能轻易得到?),如果徐寿真的需要金字旁的汉字,翻字典不更快?《康熙字典》的字可一点不少。

如镭,作为元素它直到1898年才被居里夫妇发现,作为汉字,它已经在《广韵》里躺了近千年。

正如平沙在上文所说,真正由明朝宗室硬造的字,如木彝这种,那是连输入法都打不出来的,伊历王朱木彝去世后,这个字基本就废了,更别提什么出现在元素周期表中了。

再加上,这些生僻字用处非常窄,徐寿不一定知道,我们也无法派出如果徐寿自己造一个字,会不会跟那些已经死亡的字字形相同,这在汉字演变史上是很可能发生的。

元素周期表在我的高中时期,曾经一度成为我的梦魇。虽然把它背下来并不难,但是根据每个元素,还要出相当多的考题。唯独记得的是当时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其他的都是化学知识了。

但是前段时间,在了解明朝 历史 的时候。看到明朝皇帝名字很多都念不出来,只是看着的时候比较熟悉。当时也没有多想,今天看到这个题目可谓是恍然大悟,明朝皇帝活脱脱的就是一个行走的元素周期表。

虽然朱元璋是一个草莽皇帝,但是他跟秦始皇一样有一个千秋万代的心。以前当和尚做乞丐没有文化可以,但是做了皇帝,再如此可不行。而且古代人都有一个通性,就是比较迷信,相信皇权天授。

而朱元璋这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人,更加相信这种说法。所以相对其他皇帝来说,更加的去推崇五行八卦这种说法。其实他当初改名字的时候,就有一种暗语。这个时候并没有牵扯到五行八卦,毕竟那是坐上皇帝之后的后话。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在家排行老八。他父亲当时给他起名的时候也没有多想,家里面只不过是给地主打工的。因为是老八,所以随便起个名字,重八重八意为是重了第八个。但是后来朱元璋感觉这名字太土了,就好比是是农村里面的狗蛋儿。

起义稍微有了起色之后,他就找人给自己重起名字。朱元璋这三个字,暗含着很多意思。朱同诛意思是诛杀,元自然是元朝,璋其实是一种锋利的道具。这是意味着朱重八用锋利的刀具,将元朝给推翻,最后果不其然。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对于儿子都起名也是大费周章。他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给自己子孙后代发明了一套起名字的规范。要求皇室子孙第二个字是自己钦定的辈分,第三个字根据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部首起名字。

朱允炆剧照

朱元璋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他忽略了人口增长的速度,后来几乎就成为“J”型增长。前几代的时候诸如朱棣、朱标还好,这些常见字就可以把名字解决。到了七八代之后为了避免与祖辈重字,只好去找生僻字。生僻字没有了,就只好自己造字。

后来清朝大举入关,明朝灭亡。可是这些皇氏宗亲的名字却永久的留了下来,康熙编纂字典的时候,又把这些内容写进了《康熙字典》当中。但是这些还和元素周期表扯不到关系,这就要靠另外一位学者了——徐寿。

徐寿作为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极大的推动了中国化学的发展。元素周期表自从在1869年发明之后,一直被世界各国所认可。而徐寿为了更好的去让国民使用,他则是承担着把元素周期表翻译过来的重任。

一开始他也是毫无头绪,毕竟翻译工作历来都很考验人。在多方寻找合适的翻译内容的时候,在偶然间看到了元朝皇室名单。从这里面得到启发,才用里面的名字把元素周期表翻译过来。话不多说,有名为证。

金属:

有机:

说起明朝皇室是一张“元素周期表”,其实是因为朱元璋给后代们起名字的规定,按照这一规定,后辈们到后来所起的名字中实在无字可用,就自己创造汉字,创造的汉字正好被元素周期表翻译所用,因此就导致明朝皇室的名字就和“元素周期表”中的字对应。

朱元璋后辈造字起名

朱元璋孙子辈名字的第三个字都是按照五行来排列的,按照五行相生的原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也就是按照木、火、土、金、水,轮到那个辈分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必须带有辈分规定的偏旁部首。

徐寿引入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一八六九年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我国近代科学家、化学启蒙者徐寿将元素周期表引入到中国。

我是松头土豆,为您解读 历史 事件,呈现 历史 故事。 这些只是个人的一些愚见,若有正解,请关注留言,谢谢!

“荣耀 历史 ”用心为你解答。

明朝皇室确实是一张“元素周期表”,不仅如此,他们还是创字高手,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强迫症重度患者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说:皇家就要有皇家的规矩,名字不能乱取,至于怎么取名字,我已经给你们规定好了!

接下来就说说明朝皇族的取名规则。

1、除了朱元璋儿子那一代,其他的朱家子孙的名字全部都是三个字,如朱高炽、朱瞻基、朱厚照等。

2、名字的第二字由朱元璋命名!你说朱元璋驾崩之后还能给后代命名?没错,他生前就规定了后面20代子孙名字里中间的那个字。

朱元璋称帝后,大肆封赏藩王,包含他的25个儿子和1个侄孙都被封为藩王。

他给这26个藩王以及太子朱标都规定了后代取名的要求,举例来说:

朱标这一脉后代子孙取名中间的字为: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朱标的儿子朱 炆、朱 熥、朱 熞、朱 熙,朱允炆的儿子朱 奎、朱 圭,都遵从了这个规律。

大家更为熟悉的是朱棣这一脉,他们名字中间的字为:

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朱棣传位朱 炽,朱高炽传位朱 基,朱瞻基传位朱 镇,朱祁镇传位朱 深,朱见深传位朱 樘,朱祐樘传位朱 照,朱厚照传位朱厚熜(两人堂兄弟),朱厚熜传位朱 坖,朱载坖传位朱 钧,朱翊钧传位朱 洛,朱常洛传位朱 校,朱由检传位朱由检,朱由检便是崇祯皇帝。

3、这第三个命名规则可把明朝君臣坑苦了,他们被逼着创造了一堆大家都不认识的字。朱元璋要求后代子孙命名都要符合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以此轮回 ,所以 朱家子孙名字中第三个字必须与五行相对

朱元璋儿子名字全部是 木字偏旁 ,如朱标、朱棣;

第三代全部是 火字偏旁 ,如朱高炽,朱允炆,朱高煦,“煦”字下面四点也是火;

第四代全部是 土字偏旁 ,如朱瞻基,朱文奎等;

第五代全部是 金字偏旁 ,如朱祁镇、朱祁钰等;

第六代全部是 水字偏旁 ,如朱见深,谋反的朱宸濠等;

第七代又一轮回,全部是木字偏旁,如朱祐樘。

皇室子孙繁衍众多,特别是朱棣之后各地藩王都做了太平王爷,最大的乐趣就是生孩子,后代多了,带偏旁的字就不够用了,常用字用完之后就用生僻字,生僻字用完之后就干脆自己造字,于是乎出现很多我们不认识的字,有些字只有在元素周期中才能见到。

比如朱元璋的儿子中,二子秦王朱樉(shǎng),三子晋王朱棡(gāng),五子周王朱橚(sù)等等;

明仁宗朱高炽的儿子中,二子朱瞻埈(jùn),五子朱瞻墡(shàn),六子朱瞻墺(ào),九子朱瞻垍(jì)等等;

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中,儿子朱见潾(lín),五子朱见澍(shù)等等。

这还这只是朱棣这一脉中的大宗,朱棣这一脉的小宗以及整个皇族中,有多少朱姓子孙!?

至于元素周期表的字,被下面的这些用上了:

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朱安汞,朱在钠,朱成钴,朱成钯,朱恩钾,朱帅锌等等,这些字都是朱家子孙创造出来了,没有什么特别含义,到了清朝末年,元素周期表传入中国,中国化学启蒙者徐寿先生干脆把它们填入了元素周期表,就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

反对。

老朱家所用的这些字,在汉代的《说文解字》和后来的《广韵》中都有提到过,只是生僻字,并不是老朱家造出来的。

说好的老朱家的造字呢?怎么宋代和汉代的文献上面就有。

明朝天下第一藩的秦王有什么事迹,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朱元璋此人比较特殊,他是一位从最底层走出来的开国皇帝,幼年家中贫穷,为了生计去当了和尚,但是在元末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贪污成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