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姓的历史发展
1、出自子姓,以国名为氏。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封微子启于商朝发源地商丘,建立宋国,封为公爵,尊为“三恪”之一,以奉商祀。 到宋襄公时,宋国已成为天下诸侯之盟主,春秋五霸之一。到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氏。
2、出自姬姓,以祖名为氏。姬宋,字子公,又称公子宋,为春秋时期郑国贵族大夫。其后裔子孙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宋氏。
3、源于改姓而来:
1)韩姓改宋姓,为过继改姓。
生于上海的宋氏三姐妹,先辈是客家人,原住河南安阳。南宋时期,韩显卿入粤任廉州太守,后定居文昌锦山。宋美龄的父亲宋嘉树由于12岁时过继给宋姓舅父,遂改姓宋。
1)山东成武宋氏是太祖次子燕王德昭的后裔,其直线世系成武郜鼎赵宋。山东成武县郜鼎宋氏为赵氏改姓,该族尊宋·靖王次子赵昶为其一世祖。
1276年,元攻南都,宋朝覆灭。因怕元兵追杀,赵氏一族中赵昶与其兄赵旭自临安逃至山东禹城,后赵旭隐迹禹城,赵昶逃至山东成武并改为宋姓隐迹郜鼎。
3)少数民族改宋姓,主要有:
①源于土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唐末五代时期,湖南西部沅陵地区的辰州蛮酋(今湖南沅陵邵阳、怀化一带土家族)有取汉姓为宋氏者。
②源于党项族,出自宋朝时期西夏国党项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北宋时期,西北地区的西夏国党项族中有汉姓宋氏,主要分布在宁夏与内蒙古交界的河套地区。
③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末明初蒙古族官吏伯容帖木儿,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元末明初,不少蒙古族将领、地方官吏纷纷归降于明朝政府,被明太祖朱元璋分别赐予汉姓,其后裔子孙的绝大多数沿袭汉姓。
④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满族宋嘉氏,亦称宋家氏、嵩佳氏、松佳氏,满语为Sunggiya Hala,世居董鄂(今辽宁桓仁、宽甸一带)、长白山海兰(今吉林和龙海兰河流域)、松江(今吉林安图)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宋氏、嵩氏、苏氏等。 微子启,子姓,名启,宋国第一代国君。商王帝乙的长子,纣王的庶兄。
纣王荒*无道、残害忠良,微子启逃亡在外。周灭商后,周武王的弟弟周公见微子启一心归顺,平定“武庚叛乱”有功,于是封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宋国在战国后期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宋国遗民子孙便以国名为姓,称为宋氏,他们尊微子启为宋姓的得姓始祖。 先秦时期,宋姓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北方地区。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宋姓已经播散于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地。
唐宋时期,宋姓已扩展到四川、广西、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尤其盛兴于陕西地区。清初进入台湾省。
宋姓,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自子姓,起源于河南商丘,微子启为得姓始祖。
宋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18位。当代,宋姓总人口约1120万,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81%,为第22位大姓。
宋姓祖先发明并继承建木晷天。宋由“宀”和“木”组成。木代表建木,“宀”上的点代表“天齐”,“冖”代表天穹,表示晷天历度。
主要源流1、出自子姓,以国名为氏。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封微子启于商朝发源地商丘,建立宋国,封为公爵,尊为“三恪”之一,以奉商祀。到宋襄公时,宋国已成为天下诸侯之盟主,春秋五霸之一。到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氏。此支来源为宋姓正宗,在宋姓人口中占绝大部分。
2、出自姬姓,以祖名为氏。姬宋,字子公,又称公子宋,为春秋时期郑国贵族大夫。其后裔子孙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宋氏。
3、源于改姓而来:
1)韩姓改宋姓,为过继改姓。
生于上海的宋氏三姐妹,先辈是客家人,原住河南安阳。南宋时期,韩显卿入粤任廉州太守,后定居文昌锦山。宋美龄的父亲宋嘉树由于12岁时过继给宋姓舅父,遂改姓宋。
2)山东成武宋氏部分是太祖次子燕王德昭的后裔,其直线世系成武郜鼎赵宋。山东成武县郜鼎部分宋氏为赵氏改姓,该族尊宋·靖王次子赵昶为其一世祖,且已经流散至各地,留在当地的人数已不多。
1276年,元攻南都,宋朝覆灭。因怕元兵追杀,赵氏一族中赵昶与其兄赵旭自临安逃至山东禹城,后赵旭隐迹禹城,赵昶逃至山东成武并改为宋姓融入当地宋氏,隐迹郜鼎。
3)少数民族改宋姓,主要有:
①源于土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唐末五代时期,湖南西部沅陵地区的辰州蛮酋(今湖南沅陵邵阳、怀化一带土家族)有取汉姓为宋氏者。
②源于党项族,出自宋朝时期西夏国党项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北宋时期,西北地区的西夏国党项族中有汉姓宋氏,主要分布在宁夏与内蒙古交界的河套地区。
③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末明初蒙古族官吏伯容帖木儿,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元末明初,不少蒙古族将领、地方官吏纷纷归降于明朝政府,被明太祖朱元璋分别赐予汉姓,其后裔子孙的绝大多数沿袭汉姓。
④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满族宋嘉氏,亦称宋家氏、嵩佳氏、松佳氏,满语为Sunggiya Hala,世居董鄂(今辽宁桓仁、宽甸一带)、长白山海兰(今吉林和龙海兰河流域)、松江(今吉林安图)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宋氏、嵩氏、苏氏等。
迁徙传播先秦时期,宋姓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北方地区。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宋姓已经播散于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地。
唐宋时期,宋姓已扩展到四川、广西、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尤其盛兴于陕西地区。清初进入台湾省。
人口分布宋朝时期,宋姓大约有88万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1%,排在第十六位。陕西为宋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宋姓总人口的194%。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河北、四川、河南,这四省宋姓占宋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山西、浙江、山东,这三省的宋姓又集中了16%。中国形成了以秦川、冀豫为中心的两个宋姓人口聚集区,宋姓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区。
明朝时期,宋姓大约有54万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57%,排在第三十七位。山东为宋姓第一大省,约占宋姓总人口的171%。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西、浙江,这三省宋姓大约占宋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苏、河北,三省又集中了25%的宋姓人口。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东南、南方迁移。宋元明600年间,中国总人口纯增长率是20%,宋姓人口增长是负值。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宋姓是北方地区姓氏,受到惨重的损失。中国重新形成了鲁冀、赣浙苏两大块宋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宋姓大约有1120万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81%,排在第二十二位。山东为宋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宋姓总人口的14%。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四省,大约占宋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辽宁、四川、湖北、江苏、山西、吉林、湖南、安徽,这八省又集中了34%的宋姓人口。中国形成了冀鲁豫、川鄂、黑吉辽三块高比率的宋姓区域。当代,宋姓在山东东部、黑龙江、吉林东北部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14%以上,有的达到25%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国土总面积的56%;山东西部、晋冀豫、陕甘宁大部、苏皖鄂川大部、辽宁、吉林西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宋姓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7%-14%,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8%;云南、贵州北部、四川东部、湖南北部、湖北南部、江西、福建西北部、浙江大部、台湾东南部、青海东部,宋姓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35%-07%,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94%%;宋姓在其他地区占当地人口比例035%,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47%,其中占当地人口比例不足01%的地区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8%。
郡望
西河郡: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今浚县、滑县等地);唐朝时期,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
敦煌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
河南郡:秦时置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
弘农郡:始建于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函谷关城)。
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
乐陵郡:治所在今山东省乐陵一带。
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行政区。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设京兆尹,下辖十二县。相当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地区。
堂号拱微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西河堂:以望立堂。
广平堂:以望立堂。
敦煌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弘农堂:以望立堂。
扶风堂:以望立堂。
江夏堂:以望立堂。
乐陵堂:以望立堂。
玉德堂:宋朝时候,宋祁及胞弟宋庠一同中了进士。宋祁礼部考试第一,官拜见兵部尚书,著有《玉楼春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名句。人们叫他“红杏尚书”,人称“二宋”。其后以“玉德”为堂号。
宋姓,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自子姓,起源于河南商丘,微子启为得姓始祖。
宋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18位。当代,宋姓总人口约1120万,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81%,为第22位大姓。
宋姓祖先发明并继承建木晷天。宋由“宀”和“木”组成。木代表建木,“宀”上的点代表“天齐”,“冖”代表天穹,表示晷天历度。
主要源流1、出自子姓,以国名为氏。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封微子启于商朝发源地商丘,建立宋国,封为公爵,尊为“三恪”之一,以奉商祀。到宋襄公时,宋国已成为天下诸侯之盟主,春秋五霸之一。到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氏。此支来源为宋姓正宗,在宋姓人口中占绝大部分。
2、出自姬姓,以祖名为氏。姬宋,字子公,又称公子宋,为春秋时期郑国贵族大夫。其后裔子孙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宋氏。
3、源于改姓而来:
1)韩姓改宋姓,为过继改姓。
生于上海的宋氏三姐妹,先辈是客家人,原住河南安阳。南宋时期,韩显卿入粤任廉州太守,后定居文昌锦山。宋美龄的父亲宋嘉树由于12岁时过继给宋姓舅父,遂改姓宋。
2)山东成武宋氏部分是太祖次子燕王德昭的后裔,其直线世系成武郜鼎赵宋。山东成武县郜鼎部分宋氏为赵氏改姓,该族尊宋·靖王次子赵昶为其一世祖,且已经流散至各地,留在当地的人数已不多。
1276年,元攻南都,宋朝覆灭。因怕元兵追杀,赵氏一族中赵昶与其兄赵旭自临安逃至山东禹城,后赵旭隐迹禹城,赵昶逃至山东成武并改为宋姓融入当地宋氏,隐迹郜鼎。
3)少数民族改宋姓,主要有:
①源于土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唐末五代时期,湖南西部沅陵地区的辰州蛮酋(今湖南沅陵邵阳、怀化一带土家族)有取汉姓为宋氏者。
②源于党项族,出自宋朝时期西夏国党项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北宋时期,西北地区的西夏国党项族中有汉姓宋氏,主要分布在宁夏与内蒙古交界的河套地区。
③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末明初蒙古族官吏伯容帖木儿,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元末明初,不少蒙古族将领、地方官吏纷纷归降于明朝政府,被明太祖朱元璋分别赐予汉姓,其后裔子孙的绝大多数沿袭汉姓。
④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满族宋嘉氏,亦称宋家氏、嵩佳氏、松佳氏,满语为Sunggiya Hala,世居董鄂(今辽宁桓仁、宽甸一带)、长白山海兰(今吉林和龙海兰河流域)、松江(今吉林安图)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宋氏、嵩氏、苏氏等。
迁徙传播先秦时期,宋姓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北方地区。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宋姓已经播散于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安徽、江西、浙江等地。
唐宋时期,宋姓已扩展到四川、广西、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尤其盛兴于陕西地区。清初进入台湾省。
人口分布宋朝时期,宋姓大约有88万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1%,排在第十六位。陕西为宋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宋姓总人口的194%。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河北、四川、河南,这四省宋姓占宋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山西、浙江、山东,这三省的宋姓又集中了16%。中国形成了以秦川、冀豫为中心的两个宋姓人口聚集区,宋姓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区。
明朝时期,宋姓大约有54万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57%,排在第三十七位。山东为宋姓第一大省,约占宋姓总人口的171%。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西、浙江,这三省宋姓大约占宋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苏、河北,三省又集中了25%的宋姓人口。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东南、南方迁移。宋元明600年间,中国总人口纯增长率是20%,宋姓人口增长是负值。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宋姓是北方地区姓氏,受到惨重的损失。中国重新形成了鲁冀、赣浙苏两大块宋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宋姓大约有1120万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81%,排在第二十二位。山东为宋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宋姓总人口的14%。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四省,大约占宋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辽宁、四川、湖北、江苏、山西、吉林、湖南、安徽,这八省又集中了34%的宋姓人口。中国形成了冀鲁豫、川鄂、黑吉辽三块高比率的宋姓区域。当代,宋姓在山东东部、黑龙江、吉林东北部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14%以上,有的达到25%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国土总面积的56%;山东西部、晋冀豫、陕甘宁大部、苏皖鄂川大部、辽宁、吉林西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宋姓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7%-14%,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8%;云南、贵州北部、四川东部、湖南北部、湖北南部、江西、福建西北部、浙江大部、台湾东南部、青海东部,宋姓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35%-07%,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94%%;宋姓在其他地区占当地人口比例035%,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47%,其中占当地人口比例不足01%的地区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8%。
郡望
西河郡: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今浚县、滑县等地);唐朝时期,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
敦煌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郡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
河南郡:秦时置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
弘农郡:始建于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函谷关城)。
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
乐陵郡:治所在今山东省乐陵一带。
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行政区。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设京兆尹,下辖十二县。相当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地区。
堂号拱微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西河堂:以望立堂。
广平堂:以望立堂。
敦煌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弘农堂:以望立堂。
扶风堂:以望立堂。
江夏堂:以望立堂。
乐陵堂:以望立堂。
玉德堂:宋朝时候,宋祁及胞弟宋庠一同中了进士。宋祁礼部考试第一,官拜见兵部尚书,著有《玉楼春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名句。人们叫他“红杏尚书”,人称“二宋”。其后以“玉德”为堂号。
宋姓的历史发展
本文2023-11-11 16:36:5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5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