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文翁:第一个入川的文姓人 文姓来源及发展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1浏览:1收藏

西汉文翁:第一个入川的文姓人 文姓来源及发展,第1张

文姓是发源于北方的姓氏,后来兴盛于南方。如今的文姓人,主要集中在四川和湖南两省,几乎占了文姓人口的40%。西南地区的贵州、重庆,分别是文姓人口第三、四大省市。从先秦时期开始,文姓人就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西汉汉景帝时期的庐江舒城(今安徽舒城)人文翁出任蜀郡郡守,是文史记载中第一个入川的文姓人,文姓人从此在四川留下诸多痕迹。

文姓人出了很多在政治、文化上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物。“四状元、五宰相、六大家”(四状元:辽国文充、南宋文天祥、元朝文允中、明朝文震孟;五宰相:北宋文彦博、南宋文天祥、明朝文震孟、南明文安之、清朝文祥;六大家:北宋文同,明朝文徵明、文彭、文伯仁、文嘉、文俶,清朝文廷式)群星闪耀,其中文允中是成都人,文同是盐亭人。另外,宋朝文姓进士有12人,元朝2人(其中四川1人),明朝31人(其中四川5人),清朝64人(其中四川5人)。

先秦时期

 一代贤相文种,帮助勾践打败吴国

春秋时,文姓人主要在今河南、山东、湖北一带活动。到战国时,文姓已播迁到江准地区。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手下有两个得力大臣:范蠡和文种,他们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了赫赫功绩,文种被后代誉为一代贤相。

文种

文种,也作文仲,字会、少禽(一作子禽)。为让勾践顺利实施复仇大计,文种向勾践提出“七术”:“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曰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三曰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曰疆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七曰积财练兵,以承其弊。”

勾践对文种的这“七术”深以为然。公元前473年,越国打败吴国,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范蠡选择了功成身退,他写了一封信给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看后,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选择了躲避,称病不朝。

文种的举动让勾践好生怀疑。此时,有人对勾践说,文种恐怕是想造反作乱哦!勾践越想越觉得对,与其如此,留你干什么勾践赐给文种一把剑,文种只得自刎。

文种死后,他的家人离开越国,分散到各地繁衍生息。

秦汉时期蜀郡郡守文翁,成为四川文姓先祖

两汉时期,文姓人向西进入四川,向北进入山西,向南跨过长江进入江南地区。今河南、山东、山西成为文姓族人的繁衍望地,河南的文姓人,大多分布在开封、南阳、永城、固始等地。

这一时期最引人关注的文姓人,是文翁。文翁(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01年),名党,字仲翁,庐江舒邑(今安徽舒城县枫香树乡文家冲)人,又有一种说法是庐陵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

据说文翁是文种的后裔,汉景帝末年,文翁被任命为蜀郡郡守,带着一家老小到了成都。那时的四川,民风野蛮落后,一向仁爱的文翁对蜀人进行了教化。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学校,用石头修建了一所学宫(石室),在各地招收青年学生。汉武帝时,中央 推广了文翁办官学的经验,下令全国各郡都设立学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文翁办学后,四川文风大盛,“蜀地文风比于齐鲁。”200年后,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文翁的一支后裔取其义,把堂号命名为化蜀堂。如今,安徽舒城和四川部分地区的文姓人,就属于这个堂号。

此外,因文翁“筑石室以居”,“石室”成了文翁的代号,蜀派文氏自称“石室后人”。如今的成都石室中学,其校史就是从2000多年前文翁创办官学算起的。

文翁在任期间,不仅促进了四川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还使文姓在四川繁衍成望族,其后裔分布于四川各地,后来向外迁徙,发展为其他著名支系的文姓人。

西汉末东汉初,四川文姓人出了一个人物文齐,梓潼县人。王莽执政时,益州郡人民不堪重负而起义。王莽派军镇压被打败,又派文齐去征讨。文齐采取怀柔政策,征而不讨、围而不歼,劝说大家放下武器,归顺朝廷。因文齐平定起义有功,王莽任命他为益州太守。

在任期内,文齐组织百姓垦荒造地,修筑灌渠,又练兵养马,修筑边塞。文齐还主持修建今云南滇中地区石林、弥勒、陆良一带的滇东汉长城。

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占据蜀地称帝,隔断了益州郡与内地的联系。接着,公孙述派兵攻占益州郡大部分地区,威胁文齐投降。文齐凭借长城固守据险,坚决不投降。

文齐听说刘秀在河北即位后,派出使者前往河北,向刘秀表达了一片赤心,深得刘秀嘉许。公孙述被杀后,刘秀任命文齐为镇远将军,并封他为成义侯。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安徽文氏,两大家族最为活跃

三国曹魏时期,文姓人非常活跃,尤其在曹魏政权,出现了河南文聘和安徽文钦两大家族,一直延续到晋朝。

在三国时期蜀汉晚期,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的文立,年轻时在蜀国太学进修,师从大儒谯周,专攻《毛诗》《三礼》。益州刺史费祎看中他的才华,任命他为州从事(刺史下属的官吏,类似于现在的办公室秘书,主要掌管文书往来,还带有监察官员的职责)。

后来,文立入朝担任尚书郎。费祎当上大将军后,把文立提拔为东曹掾(高级秘书),不久迁任为尚书。晋朝统一全国后,文立出任梁州(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别驾从事(职责和州从事差不多)。泰始2年(266年),晋武帝司马炎任命文立为济阴(今山东菏泽)太守。

文立为人谦虚谨慎,很受司马炎的赏识。司马炎册立太子后,把文立调进朝廷,任太子中庶子(太子的侍从官)。再后来,文立又出任散骑常侍(皇帝侍从,在宫中当顾问,外出做贴身随行官员),升任卫尉,位列九卿之一。文立去世后,司马炎特别下令,“送葬于蜀”,专门派官员给文立办理丧事,修建坟茔。

《华阳国志》中记载说,文立曾给司马炎上书,希望任用原蜀汉的“诸葛亮、蒋琬、费祎等子孙”,这样做的好处有二:一是“以慰巴蜀民之心”,二是“倾东吴士人之望”,司马炎同意了文立的提议。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士族大量南迁,文姓人也在这南迁队伍中。这次南迁,奠定了后来南方文姓比北方文姓兴旺的基础。

南朝陈武帝时,文翁后裔、住在成都朝阳门兴庆坊的文球,到江西吉州(今江西吉安)出任教谕(相当于教育局局长)。文球在那里结婚生子,安家立业,形成了著名的江右(古代特指江西)文氏大家族,这是四川文姓向外发展结成的一大成果。文球是文姓人最早迁入江西的人,文姓老家谱都称文球是文姓蜀派的一世祖。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文翁后裔文时,成为江西文氏始祖

唐朝时,文姓已经出现在两广地区,但发展得最好的是江西和安徽的文姓家族。到五代十国时,江西出了个人物叫文时。

文时,字春元,是文球的后裔。在“春”字辈中,以文时(文春元)的名气最大,文姓人奉他为江右始祖(江西始祖)。

文时的籍贯,现在存在争议。文姓家谱中说文时是成都人,文翁的后裔。但他的先祖文球已迁居江西,按说应该是江西人才是。究竟怎么回事,有待相关专家继续研究。

后唐唐庄宗李存勖同光3年(925年),兵部尚书郭宗韬攻打前蜀。郭宗韬暗中在成都招募内应,文时找了2000多人,帮着郭宗韬平定了前蜀。事后论功行赏,文时被任命为帐前指挥使,轻车都尉。

后来,文时奉命镇守江西永和镇。在巡视到吉州永新钱市坑东(今江西永新县莲洲乡钱溪村)时,发现那里山清水秀,很是喜欢,就暂住在在坑东袁通判家中。袁通判发现文时文武全才,人也长得英俊潇洒,性格厚道,把宝贝女儿嫁给了文时。

后晋石敬瑭灭掉后唐后,文时不愿为石敬瑭效力,辞官归隐,带着夫人回到岳父家里,把家安在永新固塘钱市坑东。从那以后,文时家族兴旺发达,繁衍昌盛,至今后裔近200万人,广泛分布在江西、湖南、广东、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福建、海南、河南、江苏、浙江、山东乃至港台地区等大半个中国,形成了著名的江右文氏大家族,有“无坑东、不姓文”的说法。

 宋元时期北方文氏南迁,文天祥抗元被株连

宋朝时,全国文姓人有18万多人,排在全国姓氏人口的第79位。文姓第一大省是山西,有54万人。这一时期的文姓人,主要集中在山西、四川、江西、河南、河北、广西等地,人口主要向东南、南方、西部地区迁移。宋末元初,文姓因文天祥的缘故受到株连,发展缓慢。

宋元时期,文姓人在史籍中留名的至少有60人,最为有名的是北宋前后任将相50年、经历了四朝的文彦博,苏轼表哥、诗书画家、四川盐亭人文同,学者、四川绵阳人文及翁,南宋末年抗元的文天祥,元朝状元文允中等。

文彦博,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文彦博的先祖本姓敬,属于敬改文姓。五代后晋时,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名讳,改为文姓。后晋灭亡后,又改为敬姓。没改多久,宋朝建立,为避赵匡胤祖父赵敬庙讳,又改为文姓。从那以后,这支敬姓人一直姓文,融入文姓大家庭中。

宋仁宗天圣5年(1027年),22岁的文彦博考中进士,曾任益州知州。庆历7年(1047年),42岁的文彦博被任命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相当于是副宰相。同年,文彦博因平息王则起义有功,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院大学士。

92岁那年,文彦博去世。他在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4个皇帝手下为官,几起几落,出将入相50年,被世人称为贤相。清康熙61年(1722年),文彦博与历代功臣40人从祀历代帝王庙。

与文彦博同时期的文姓人中,还有一个善诗、楚词、草书、画,有“四绝”美誉的文同。文同与苏轼是表兄弟,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其受苏轼敬重。

两宋之交,北方文姓人受当时战乱影响,往南迁徙,进一步播迁到南方各地。到南宋末期,文姓人中出了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文天祥是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文时的后裔,追溯渊源,也是文翁的后代。

景定5年(1264年),文天祥到永新固塘祭祖,听说族叔文正道的6个儿子都考中了举人,为文正道的寝堂题写了“六义堂”的匾名。后来,六义堂成了今湖南衡山、江西部分地区文姓人的堂号。此外,文姓后人根据文天祥的封爵和他的一身正气,分别以信国堂、正气堂作为堂号。广东潮汕地区、广西部分地区的文姓,大多以正气堂为堂号。

文天祥有文道生、文佛生、文环生3个儿子,6个女儿。文道生19岁病逝,妻子苏氏带着儿子文伯平逃难,流落到今广东丰顺县。文伯平有6个儿子,其后裔如今有3万多人,分布在广东、福建、海南等地。

文佛生在崖山一战中战死,未婚无后。年幼的文环生逃到海南,隐姓埋名生活在昌化、东方等地,如今后裔有两万多人。

文天祥的弟弟文天球在南宋灭亡后,为保证文家后代的安全,入元为官,被封为议大夫、上车都尉、秘书卿,死后被追封为雁门郡邑侯,谥号“文惠”。

宋端宗赵昰景炎年间,原籍湖广的文汝舟,带着家人入川到涪州(今重庆涪陵)为官,后在涪州文家坪置办地产定居。元朝至正年间,文汝舟后裔文自隆出任顺庆府(今南充)教授,把家安在蓬溪都尉坝。这支文姓人一直传承至今。

重庆大足境内的石刻很有名气,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宋仁宗赵祯到宋光宗赵惇150多年的石刻中,有很多来自普州(今安岳)的文氏家族工匠。这些文姓工匠是出自什么家族,为什么如此集中,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

元朝时,成都人文允中考中状元,后来出任四川儒学提举官(主管儒学教育事务的官员),最后死于兵乱。

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后,四川文姓人口激增

文姓人经过南宋末期以文天祥家族为首的磨难,到明朝时,文姓大约有16万人,比宋朝时还少2万人,呈现出负增长的态势,在全国姓氏排名中,也跌落到了第100位。

明朝初年,山西文姓成为大槐树移民中的一部分,迁居到周围各省和安徽等地。经过明朝的休养生息和繁衍,文姓人口逐渐增加。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兴起后,大量文姓人涌入四川,使得四川文姓人口急剧增加,形成如今四川是全国文姓人口最多的局面。

明洪武4年(1371年),明玉珍的儿子明升归顺明朝后,应诏返回湖北应山、孝感等地招募乡人入川,当地文姓人由此大批入川,散居在四川(含今重庆)各地。

原本住在四川的文姓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繁衍后,也在四川境内迁徙移动。如成都的文岐,有3个儿子,大儿子文裁迁居到射洪,二儿子文恩住在成都,三儿子文昌迁徙到今剑阁、阆中一带。

明朝文姓最为有名的家族,非江苏文徵明家族莫属。文徵明是文时的后裔,与文天祥同宗。文徵明及其儿子文彭、文嘉,侄子文伯仁、孙子文肇社,曾孙文从简、玄孙女文叔以及长子文彭的玄孙文点,子孙五代都是画家、篆刻家,货真价实的书画世家。此外,文徵明的曾孙文震孟,是著名的政治家,历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清朝平定天下后,鉴于四川因长期遭受战乱,人烟稀少,田地荒芜,遂开始了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湖广等地的人民纷纷迁往四川,其中包括大量文姓人。

遂宁一份文氏家谱记载,其先祖文光临原本住在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明成祖朱棣起兵靖难,文光临带着一家老小移居到泰和县住了3年。看到战乱蔓延开来,又迁往广西全州暂住。战乱平息后,搬到湖南永州府东安县,看到当地夏丰村燕子塘(今水岭乡下丰村、燕桂村)山青水秀,决定定居下来。

到康熙年间,文光临后裔文永昆等迁移入川,一支住在重庆府合州大河坝(今合川太和镇),一支住在安岳县鱼箭滩,一支住在仁寿县芋头场,文永昆所在支系住在遂宁滥井沟(今遂宁船山区西宁乡兰井村、樟树堰村)。

康熙20年(1681年),住在湖北荆州府监陵县汪家桥的文之兴、文之荣、文之华和文之富4兄弟,举家迁往四川。但是,他们的迁川之路并不顺利。按照规定,他们入川目的地是潼川府(今三台)。到了巴州(今重庆),老三文之华一家和大伙走失散了。

其余3兄弟带着家人沿着嘉陵江岸边继续走,一路翻山越岭,晓行夜宿,终于到了潼川府,向官府报到。官府主管移民的部门对报到的移民先抽签圈地,然后才准落业。老大文之兴不知道抽到了哪里,老四文之富一家迁到别的省份去了,也不知究竟落业在什么地方。

只有老二文之荣,带着夫人徐氏和5个儿子文桂、文揆、文槐、文松、文彬,抽签中了乐至县蟠龙河王家沟,在那里圈地落业。文之荣为人精干,性格恭俭温良,5个儿子又勤奋肯干,不断购置田地、增添家产,加上繁衍昌盛,后裔分散居住在乐至境内多个地方。文之荣被尊奉为这支文姓的入蜀开山始祖。

1921年,资阳一个名叫文华椿的72岁县参议员,写了一篇“文氏始祖家传述略”碑文,

记录了其入川始祖文李氏带领全家人在迁川过程中的事迹。文李氏是文正章的夫人,文正章先辈世代居住在广西桂林,文正章后来在湖北谋生并成家。康熙37年(1698年),62岁的文正章去世。

康熙43年(1704年),57岁的文李氏带着文永诚、文永试、文永谦、文永论、文永让、文永记6个儿子,从湖北乘船进入四川。他们沿途经过了九江、汉口、武昌、夔门、巫峡等。在千里入川途中,文李氏拄着竹拐杖在前面带路,6个儿子挑着担子跟在后面,一路爬坡上坎,历尽艰辛。

最终,他们落业在潼川府乐至县李逵坝,靠租种当地一个陈姓人的田地为生。文李氏告诫6个儿子说:“万里离乡,创立门户,当整顿精神,独立意志,勤以致富,俭以聚财。”

入川3年后,文李氏去世。文家6兄弟各自立业,谨遵文李氏的教诲,最终在资阳东枕头寺下邵家沟置业两万多亩,成为富甲一乡的望族。如今,资阳邵家沟马鞍山(今资阳回龙乡江诗村)仍有文李氏的坟墓,这支文姓人繁衍发展到了数千人,大多住在回龙乡境内。

在清朝,文姓名人辈出,但以满族文姓人为主,如镶黄旗人、文渊阁大学士文孚,镶红旗人、小说家文康,正红旗人、洋务派首领之一文祥,还有江西萍乡人、词人、学者、维新派思想家文廷式等。

从乾隆55年(1790年)开始到病逝,从个人履历来看,文孚历任地方、朝廷多个职位,差不多有90个,基本上把该当的官都当了一个遍。当然,他的终极职位是文渊阁大学士、赠太保,绘像紫光阁等。他的侄子叫琦善,没错,就是鸦片战争时主和派的那个代表人物。

文康是乾隆、嘉庆时期的名将、武英殿大学士勒保的孙子,因勒保谥号为“文襄”,遂改为文姓。文康曾任过徽州(今安徽黄山)知府,后来被任命为驻藏大臣,因病未能赴任。文康出身显贵,年轻时家世非常兴盛。但文康晚年家道却中落了,原因是他的几个儿子都是败家子,把家里的物品都变卖完了。

文康有感于世运变迁、人情反复,写成了长篇白话小说《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日下新书》),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早的一部融侠义与言情于一体的小说。

文祥,是晚清著名的洋务派首领之一,道光25年(1845年)考中进士。1860年,英法联军攻逼北京,咸丰出走热河(今河北承德)时,他跟随恭亲王奕欣留在北京与英法议和。第二年,他与奕欣及大学士桂良等联名奏请改变清 的外交、通商制度,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被任命为总理衙门大臣。

咸丰病死后,文祥与其他大臣奏请慈禧、慈安太后垂帘听政。光绪继位后,文祥升为武英殿大学士,专任军机大臣及总理衙门大臣。文祥勤勉正直,为官廉洁,生活仆素,光绪称赞他说:“外交内治,无不尽心筹划,实为股肱心膂之臣。”

文廷式是光绪16年(1890年)的榜眼,志在救世,遇事敢言,与汪鸣銮、张謇等被称为“翁(同龢)门六子”,是光绪时期帝党的重要人物之一。光绪22年(1896年),由于遭到李鸿章姻亲御史杨崇伊的参劾,被革职驱逐出京。

戊戌政变后,文祥受到清廷密电追捕,不得已出走日本。4年后回国,文祥与容闳、严复、章太炎等人交往密切。此后数年,文廷式因为国事而伤心憔悴,寄情文酒,从事著述。

陕西 商南 蒋氏 〔陕西商南〕蒋氏宗谱&S226;陕西省商南县红庙分支(九修)二卷 1999 商洛3

陕西 商南 冀氏 〔陕西商南〕冀氏宗谱不分卷 2000 商洛4

安徽 潜山 蒋氏 〔安徽濳山〕濳山县蒋氏八修宗谱三十二卷,首一卷 1904 商洛5

陕西 洛南 童氏 〔陕西雒南〕雁门郡童氏宗谱三卷 1964 商洛6

陕西 洛南 李氏 〔陕西雒南〕陇西郡李氏宗谱二卷 1963 商洛7

陕西 洛南 杨氏 〔陕西雒南〕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1963 商洛8

陕西 洛南 刘氏 〔陕西雒南〕刘氏宗谱不分卷 1963 商洛9

陕西 洛南 罗氏 〔陕西雒南〕罗氏宗谱一卷 1963 商洛10

湖北 黄冈 陈氏 〔湖北黄冈〕陈氏续修合谱八卷,首三卷 1901 商洛11

陕西 商南 罗氏 〔陕西商南〕罗氏宗谱 一卷 1954 商洛12

陕西 商南 李氏 〔陕西商南〕商邑李氏家谱 二卷 1999 商洛13

陕西 商洛 〔陕西商洛〕〔 氏四修家谱 〕不分卷 1987 商洛14

陕西 商州 周氏 〔陕西商州〕商山周氏家乘不分卷 1934 商洛15

陕西 洛南 汪氏 〔陕西雒南〕舒邑晓天汪氏宗谱 六卷 1991 商洛16

什木罕 〔 〕什木罕家谱一卷 清末 市档案1

陕西 洵阳 〔陕西洵阳〕〔?氏〕廷辉公续修支派一卷 1911 市档案2

日本 奈良 原田 〔日本奈良〕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不分卷 1939 市档案3

陕西 户县 王氏 〔陕西户县〕第十二修王氏族谱三卷,首一卷 1996 市档案4

陕西 户县 仝氏 〔陕西户县〕仝氏族谱第三谱不分卷 1999 市档案5

陕西 户县 杨氏 〔陕西户县〕户县庞光镇炉丹村西堡杨氏族谱一卷 2001 市档案6

陕西 户县 贾氏 〔陕西户县〕牛东贾氏宗谱(车门支系)一卷 1993 市档案7

江西 弋阳 刘氏 〔江西弋阳〕彭城刘氏福四公裔重修族谱三卷 1826 市档案8

陕西 户县 姬氏 〔陕西户县〕姬宗世谱录不分卷 市档案9

陕西 户县 王氏 〔陕西户县〕王氏族谱四卷 清 市档案10

刘氏 〔 〕刘氏宗谱一卷 1889 省档案1

湖北 黄冈 方氏 〔湖北黄冈〕方氏宗谱十二卷,首四卷 1901 省档案7

陕西 商州 周氏 〔陕西商州〕商山周氏家乘不分卷 1934 省档案8

陕西 白河 钱氏 〔陕西白河〕白河钱氏宗谱四卷 1927 省档案9

陕西 白河 钱氏 〔陕西白河〕双溪常系谱钱氏宗谱四卷 1927 省档案10

湖北 蕲春 程氏 〔湖北蕲春 〕 蕲阳程氏宗谱六卷 1823 省档案11

江西 九江 陈氏 〔江西九江〕义门陈氏宗谱十五卷 1876 省档案12

江西 九江 陈氏 〔江西九江〕义门陈氏宗谱十五卷 1876 省档案13

江西 庐陵 周氏 〔江西卢陵〕新修周氏族谱四卷 1940 省档案14

福建 厦门 庄氏 〔厦门泉州〕泉州桃源庄氏族谱汇编六卷、卷首一卷 1999 省档案15

陕西 紫阳 伍氏 〔陕西紫阳〕伍氏宗谱 1934 省档案16

山东 黄县 丁氏 〔山东黄县〕丁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1909 陕师大1

江苏 苏州 文氏 〔江苏苏州〕文氏族谱续集不分卷 1929 陕师大2

江苏 吴县 王氏 〔江苏吴县〕洞庭王氏家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1911 陕师大3

福建 闽县 王氏 〔福建闽县〕西清王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1935 陕师大4

山东 滕县 生氏 〔山东滕县〕滕县生氏族谱四卷,卷首一卷 1936 陕师大5

江西 婺源 朱氏 〔江西婺源〕紫阳朱氏宗谱二十五卷,卷首一卷 1925 陕师大6

河南 安阳 朱氏 〔河南安阳〕朱氏家谱不分卷 1906 陕师大7

河北 交河 李氏 〔河北交河〕李氏族谱不分卷 1937 陕师大8

湖南 汝城 朱氏 〔湖南汝城〕大村朱氏族谱四卷 1931 陕师大9

山东 乐陵 宋氏 〔山东乐陵〕乐陵宋氏族谱不分卷 1935 陕师大10

辽宁 海城 李氏 〔辽宁海城〕李氏宗谱一卷 1901 陕师大11

浙江 绍兴 杜氏 〔浙江绍兴〕会稽杜氏家谱十二卷,卷首一卷 1899 陕师大12

浙江 绍兴 阮氏 〔浙江绍兴〕越州阮氏宗谱二十二卷,卷首一卷 1928 陕师大13

陕西 蒲城 屈氏 〔陕西蒲城〕屈氏族谱不分卷 1984 陕师大14

河北 营城 邵氏 〔河北营城〕邵氏宗谱不分卷 1939 陕师大15

江苏 吴县 周氏 〔江苏吴县〕洞庭东山周氏支谱不分卷 1916 陕师大16

多罗钟端 宣宗成皇帝位下多罗钟端郡王家谱不分卷 民国 陕师大17

四川 井研 胡氏 〔四川井研〕井研胡氏族谱不分卷 1936 陕师大18

江苏 镇江 唐氏 〔江苏镇江〕京口唐氏重修族谱二卷 民国 陕师大19

江苏 吴县 秦氏 〔江苏吴县〕洞庭秦氏宗谱五卷,首四卷,末一卷 1873 陕师大20

河北 沧州 孙氏 〔河北沧州〕渤海孙氏家谱不分卷 1921 陕师大21

章氏 章氏会谱德庆初编三十卷,二编四卷,三编十六卷,四编十卷 1919 陕师大22

浙江 杭州 许氏 〔浙江杭州〕高阳许氏家谱二卷 1849 陕师大23

天津 静海 马氏 〔天津静海〕马氏族谱一卷,世系表一卷 民国 陕师大24

江苏 常州 张氏 〔江苏常州〕毘陵张氏宗谱十二卷 1929 陕师大25

河南 项城 张氏 〔河南项城〕项城张氏族谱十二卷 1936 陕师大26

满洲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 1735 陕师大27

四川 云阳 程氏 〔四川云阳〕云阳程氏家乘四卷 1919 陕师大28

河北 南皮 杨氏 〔河北南皮〕杨氏族谱不分卷 1933 陕师大29

平江 叶氏 平江叶氏族谱十二卷,卷首一卷,末一卷 1935 陕师大30

江苏 吴县 叶氏 〔江苏吴县〕叶氏祖谱不分卷 民国 陕师大31

江苏 常州 卞氏 〔江苏常州〕胜西卞氏族谱十六卷 1940 陕师大32

江苏 常熟 归氏 〔江苏常熟〕京兆归氏世谱十二卷 1913 陕师大33

江苏 无锡 荣氏 〔江苏无锡〕荣氏宗谱三十卷 1935 陕师大34

河北 丰润 赵氏 〔河北丰润〕浭阳赵氏西门统谱七卷 1932 陕师大35

辽宁 开原 颜氏 〔辽宁开原〕颜氏支谱一卷,附优复恩例一卷 1935 陕师大36

上海 潘氏 〔上海〕上海潘氏家谱六卷 1935 陕师大37

山西 汾阳 韩氏 〔山西汾阳〕汾阳韩氏支谱四卷 1884 陕师大38

河南 荣阳 郑氏 〔河南荣阳〕郑氏族谱二十卷,卷末一卷 1932 陕师大39

浙江 临安 钱氏 〔浙江临安〕钱氏家乘不分卷 1925 陕师大40

浙江 武进 钱氏 〔浙江武进〕钱氏宗谱十六卷 1878 陕师大41

江西 婺源 吴氏 〔江西婺源〕环溪吴氏家谱四卷 1904 陕师大42

陕西 兴平 赵氏 〔陕西兴平〕赵氏世谱稿不分卷 1925 陕师大43

河北 满城 宋氏 〔河北满城〕清苑宋氏宗谱四卷,卷首一卷 1923 陕师大44

陕西 兴平 赵氏 〔陕西兴平〕赵氏壬午年谱不分卷 1932 陕师大45

陕西 长安 罗氏 〔陕西长安〕罗氏族谱二卷 1938 陕师大46

陕西 泾阳 王氏 〔陕西泾阳〕宝田堂王氏家乘八卷附特命录一卷 清 陕师大47

蒙古 蒙古世系 1979 陕师大48

河南 洛阳 白氏 〔河南洛阳〕白居易家谱 1983 陕师大49

广西 田阳、忻城 岑氏 〔广西田阳〕〔广西忻城〕广西土官岑氏莫氏族谱 1965 陕师大50

广东 花县 洪氏 〔广东花县〕洪氏宗谱 1982 陕师大51

云南 晋宁 郑氏 〔云南晋宁〕郑和家谱考释 1937 陕师大52

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宗谱 1938 陕师大53

吉林 他塔拉氏 〔吉林〕吉林他塔拉氏家谱九篇 1989 陕师大54

孔氏 孔子世家谱卷首,初集六十二卷,二集34卷,三集10卷,四集12卷 1990 陕师大55

广东 台山 赵氏 〔广东台山〕浮石赵氏族谱(增订初编 续编 补遗 附录)二十四卷,卷首一卷 1966 陕师大56

庾氏 庾氏志(赣粤湘桂卷) 1999 陕师大57

上海 嘉定 周氏 〔上海嘉定〕嘉定周氏宗谱不分卷 清 陕师大58

浙江 杭州 陈氏 〔浙江杭州〕陈氏宗谱不分卷 清 陕师大59

古氏 新编古氏宗谱 1994 陕师大60

福建 泉州 庄氏 〔福建泉州〕泉州桃源庄氏族谱汇编六卷,卷首一卷 1999 陕师大61

苏氏 新编苏氏大族谱 1994 陕师大62

山东 曹县 闫氏 〔山东曹县〕〔陕西三原〕闫氏族谱一卷 1981 咸阳1

山东 曹县 闫氏 〔山东曹县〕〔陕西三原〕闫氏族谱一卷 1983 咸阳2

陕西 咸阳 张氏 〔陕西咸阳〕张氏家世一卷 1981 咸阳3

陕西 礼泉 张氏 〔陕西礼泉〕张氏家谱四卷 1809 咸阳4

陕西 旬邑 刘氏 〔陕西旬邑〕刘氏旬邑族谱一卷 1963 咸阳5

陕西 旬邑 马氏 〔陕西旬邑〕马氏世系考一卷 1920 咸阳6

陕西 旬邑 蒙氏 〔陕西旬邑〕蒙氏家谱底稿一卷 1973 咸阳7

陕西 长武 马氏 〔陕西长武〕马氏家谱三卷,末一卷 1990 咸阳8

陕西 长武 鱼氏 〔陕西长武〕鱼氏宗谱二卷 1996 咸阳9

陕西 永寿 张氏 〔陕西永寿〕张氏宗谱稿三卷 1984 咸阳10

陕西 永寿 任氏 〔陕西永寿〕〔任氏影〕一幅 咸阳11

陕西 三原 李氏 〔陕西三原〕〔李氏影〕一幅 咸阳12

陕西 永寿 王氏 〔陕西永寿〕〔王氏影〕一幅 咸阳13

陕西 旬邑 吴氏 〔陕西旬邑〕吴氏族谱一卷 1995 咸阳14

陕西 长武 师氏 〔陕西长武〕〔师氏家谱〕一卷 1869 咸阳15

陕西 长武 师氏 〔陕西长武〕师氏家谱五卷 1997 咸阳16

陕西 长武 魏氏 〔陕西长武〕魏氏族谱一卷 1987 咸阳17

陕西 三原 李氏 〔陕西三原〕〔李氏家谱〕一卷 2000 咸阳18

山东 郓城 张氏 〔山东郓城〕张氏族谱一卷 1997 咸阳19

河南 洛阳 王氏 〔河南洛阳〕北岳王庄王氏宗谱一卷 1987 咸阳20

陕西 旬邑 李氏 〔陕西旬邑〕〔李氏影〕一幅 1996 咸阳21

陕西 旬邑 第五氏 〔陕西旬邑〕〔第五氏影〕一幅 咸阳22

陕西 旬邑 刘氏 〔陕西旬邑〕〔刘氏影〕一幅 咸阳23

陕西 长武 张氏 〔陕西长武〕张宅家谱一卷 1825 咸阳24

陕西 长武 刘氏 〔陕西长武〕刘氏族谱一卷 1957 咸阳25

陕西 三原 毛氏 〔陕西三原〕〔毛氏影〕一幅 咸阳26

(福州黄居轩辕总部落号黄帝少典长子建夏朝故都寿百有十岁配夫人金天氏西陵氏葬陕西黄陵县中都桥山子廿五人得姓者十四人长子昌意

二世 昌意金天氏号少昊轩辕次子配蜀山氏寿百岁葬山东曲阜城东云阳山子颛顼

三世 颛顼昌意子赐嬴姓配若水姬氏腾奔氏寿九十八岁葬山东濮阳子卷章

四世 卷章颛顼子配有莘女娇氏子皋陶

五世 皋陶卷章子号大业协同夏禹治水有功受虞禅位寿百岁葬浙江绍兴府会稽山禹陵配虞氏子伯益

六世 伯益臬陶子事夏禹在位三载後禅让帝位于夏启配金氏焉有子六长太康次陆终季仲康四少康

七世 陆终伯益次子号吴回兄帝太康失国弟复焉受封于河南潢川定城西二十裏黄国寿六十有一配金氏鬼方氏子昆吾

八世 昆吾陆终子号王相徙商丘封江夏郡王配嬴氏子渊公

九世 渊公王相昆吾子字湘若配姬氏子帝杼

十世 帝杼渊公子号南陆配虞氏子槐

十一世 槐公帝杼子舜帝甲申年有虞封候爵於光州潢川定城为故黄国之始祖配嬴氏子芒

十二世 芒公槐长子号女修配嬴氏子泄公

十三世 泄公芒长子号祖冲配姬氏子扁驷

十四世 扁驷泄次子配嬴氏子廑勤

十五世 廑勤扁驷长子配尧氏子根

十六世 根公廑勤次子配舜氏子崇轩

十七世 商朝 崇轩初名尹号阿衡根子官宰相配嬴氏子梁伯

十八世 梁伯崇轩长子配姬氏子祖甲

十九世 祖甲梁子配商氏子攸

十二世 攸公祖甲长子号汝鸿配曹氏子禀

廿一世 禀公攸子居黄州黄冈县封黄冈伯配嬴氏子主土

廿二世 主土禀子封南星王配姬氏子不稿

廿三世 不稿主土次子官侍中郎配嬴氏子佗

廿四世 佗公不稿八子配姬氏子扩

廿五世 扩公佗子官武阳候配嬴氏子伥

廿六世 伥公扩子号父叔官大将军配姬氏子汝鸠

廿七世 汝鸠伥子号吴父配吴氏子岵

廿八世 岵公汝鸠子官长城县尉配嬴氏子彤

廿九世 彤公岵子配姬氏子倏

三十世 倏公岵子国史院内学士配嬴氏子弗亚

卅一世 弗亚倏子封历正卿士配比干女子林夫

卅二世林夫弗亚子官太史配嬴氏子域

卅三世 域公林夫子封新祝君配姬氏子父檀

卅四世 父檀域公子官典农子配嬴氏子约绩

卅五世 约绩父檀子官司录配姬氏子黉

卅六世 黉公约绩子配嬴氏王所

卅七世 周朝 王所黉子官大将军配王氏子中立

卅八世 中立王所次子官远征大将配周氏子起犀

卅九世 起犀中立子配嬴氏子髦子

四十世 髦子起犀子官中大夫配周氏子见推

四十一世 见推髦子子官司谏配嬴氏子鞅

四十二世 鞅公见推子官兖州剌史配商氏子履

四十三世 履公鞅子配姬氏子辰

四十四世 辰公履子官阁署正配嬴氏子芮伯

四十五世 芮伯辰长子官至司徒配芮氏子考

四十六世 考公芮伯次子官大正配夏氏子君牙

四十七世 君牙字良夫考子周桓王时大司徒配周氏子宓

四十八世 宓公牙子字中立周庄王时官江夏长史征军大将配商氏子形

四十九世 荆公宓子字起崛官宗正配嬴氏子詹父

五十世 詹父荆公子官阁署正配詹氏子僖

五十一世 僖公詹父子封高平候配王氏子翳

五十二世 翳公僖子配林氏子藩

五十三世 藩公翳子官大正配潘氏子吉甫

五十四世 吉甫藩子配唐氏子适

五十五世 适公吉甫子配陈氏子权梁

五十六世 春秋朝 权梁适公子配梁氏子垂

五十七世 垂公权梁子字君孟官大司农黄国国君配孟姬氏子息葬光山宝相院侧

五十八世 息公垂子居光州潢川定城西隆古黄国周襄王郑初癸酉年楚国以不纳遂吞并黄国子孙遂以国为姓官攘校尉配周氏子炽

十九世 炽公息子配王氏子宰孔

六十世 宰孔炽子晚年官正上卿配夏氏子三老公栋公陈公

六十一世 老公宰孔长子配陈氏子二妥宗伯由潢川定城西迁光州固始配王氏子妥公

六十二世 妥公老公子官庶尹迁宗伯配商氏子企公

六十三世 战国朝 企公宗伯妥公子字邡公配林氏子广中

六十四世 广中企公长子官都尉配农氏子扃公

六十五世 扃公广中次子字辅西官冀州牧钱府上士配张氏子二淑弓

六十六世 淑弓扃子字芹公官郡邑正配潘氏子二浩公辅西

六十七世 浩公淑弓长子字永乐封司徒居光州固始配楚氏子惠

六十八世 惠公浩季子字骏公官内史封公爵配周氏子歇公

六十九世 歇公惠子号春申君楚国考烈王时宰相生於光州潢川定城故都中寓居新罗耋年徙居黄州江夏郡门下食客三千战国四大君子周朝赧王丁未年正月初五日午时生周朝赧王姬延癸酉年八月十五日子时亡剌墓在湖广常德府江阴北门外黄鹤仁义开元寺乾山巽向配李氏姬氏郑氏毛氏子十三尚号幼冲尝晖韶往擎曼向平曦义荣安远述究贵姑

七十世 秦朝 尚公歇公子字太公号幼冲秦朝关西大儒周朝赧王庚午年三月初三日生秦朝辛卯年十二月初五日卒配王氏子大纲

七十一世 大纲幼冲子西汉光州剌史封江夏候周朝赧王姬延已亥年六月廿八日生西汉高後辛酉年七月十六日卒配郑氏子公卿

七十二世 西汉朝 公卿大纲子官太常博士周朝赧王姬延庚午年七月初七日生汉景帝刘启庚寅年八月廿九日卒配陈氏子士夫

七十三世 士夫公卿子汉高祖刘邦辛丑年九月初六日生汉武帝元狩辛酉年十一月十七日卒配韩氏子彬彰彩

七十四世 彰号大族士夫次子汉文帝刘恒庚午年九月初六日生汉武帝刘彻征和庚寅年四月十七日卒配柳氏子霸公

七十五世 霸公大族季子字次公汉丞相由江夏郡安陆徙居淮阳阳夏西汉宣帝五凤丙寅年官御史大夫左丞相封建成候汉武帝征和庚戌年八月十一日午时生汉宣帝甘露庚午年三月初一日丑时卒葬河南归德府考城大奎陵山龙形配樊氏陈氏巫氏纪氏吕氏子十三仲达仲浦仲渲矫明广明刘钊宣容宏叔季良裕

七十六世仲达霸公子官御史大夫汉武帝元封辛未年五月初八日生汉成帝建始辛卯年十月初十日卒配党氏子宗

七十七世 宗仲达子号仍嘉汉昭帝元凤辛丑年八月初八日生汉平帝元始辛酉年十一月十一日卒配张氏子禄

七十八世 禄公宗子号元相东汉初官谏议大夫配柴氏子伯良

七十九世 伯良禄公子汉宣帝甘露庚午年十二月廿五日汉建武庚寅年九月初七日卒配燕氏子况

八十世 况公伯良子官叶县令复居江夏安陆县云梦乡汉成帝庚午年五月十六日生汉和帝永元庚寅年十一月初十日卒配叶氏子香

八十一世 东汉朝 香公况子字文疆九龄母丧事父至孝东汉永元初累拜尚书令左丞相东汉光武帝建武乙卯年三月十八日寅时生东汉安帝永初丁未年十二月廿五日子时卒葬江夏郡安陆云梦北郊源口配夫人李氏郑氏陆氏胡氏子八琼瑰琏理琛瓒珂琉

八十二世 琼公香公子字世英官尚书左仆射封忠候寿汉章帝元和乙酉年正月十二日生汉桓帝延熹甲辰年二月十五日卒七十九配夫人陈氏颜氏李氏子恩荣

八十三世 恩荣琼公长子汉安帝元初丙辰年四月十六日生汉献帝建安庚辰年十二月初六日卒配胡氏子琬

八十四世 琬公恩荣子字子琰官中书令封关内侯与杨彪同拜光禄大夫汉顺帝永和辛巳年八月十八日生汉献帝初平壬申年十月十五日卒寿五十二配夫人赵氏袁氏李氏吴氏刘氏子二通奎

八十五世 通公字苴公号龟寿琬公子桓帝延熹辛丑年九月初九日生三国齐王正始庚申年十二月十六日卒配杨氏子忠

八十六世 三国朝 忠公通长子字汉升又字竟威号舜夫三国蜀将军五虎将灵帝光和辛酉年正月初十日生献帝延康庚子年十二月廿五日殉於御营諡刚候配曹氏子权

八十七世 权公忠次子字公衡号靖楷晚号道隆官车骑将军东汉末年尝避乱于仙游平明山后回光州固始献帝建安年庚寅年十二月初一日生三国未帝天纪庚子年十一月廿一日卒景初年间諡景候配丘氏子腾

八十八世 腾公权子初名迪字隍号道隆蜀延熙初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光州剌史三国231年九月初五日生晋310年十月初十日卒配郑氏知运

八十九世 晋朝 知运初名潜腾子字丕渭官永嘉太守立郡学置义田晋255年正月十二日生晋340年九月二十日卒配詹氏元方字彦丰

九十世 元方(280-375年)即晋代八姓入闽之一(又名黄允)居黄巷之始祖字彦丰号苌馨知运子五胡乱华东晋永昌壬午年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中洲板荡衣冠入闽仕晋安郡太守政尚慈惠封闽国公实为闽粤两省黄氏之始祖居福州候官乌石山黄巷尝以道学倡闽有万卷书楼在福州榴花洞于西晋惠帝公元280年正月初四日辰时生东晋安帝孝武帝公元375年十一月十五日寅时卒寿九十五諡文节配郑氏子仲葬乌石山榴花洞口

九十一世 仲公(325-402年)元方子字杓迪南郡都尉内史晋成帝咸康已亥年六月十六日生南北朝武帝壬戌年十月初二日卒封闽国公葬候官县西配何氏生子九长子雍旧雍新雍天雍地雍金雍木雍水雍火雍土

九十二世 雍旧仲公长子字伟公号泓伯封太史黄门侍郎东晋简文帝咸安辛未年十月廿一日生南北朝北魏正平辛卯年十二月十五日卒配王氏生子四如章如意如诗如文

九十三世 如意雍旧次子字奎公东宫舍人东晋安帝隆安庚子年十月十五日生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壬午年十二月初九日卒寿一百有三岁配胡氏子四长讳齐次讳西季讳赋四讳辛

九十四世 南北朝 西公字昱公如意长子官仕梁历官湖广江陵县令安陆令遂居焉配曲氏子薰传青山虎丘派

齐公如意次子中郎将赠太保南北朝北魏延和癸酉年七月二十日生南北朝宣武帝永平辛卯年十一月十二日卒配林氏子贵林

九十五世 贵林齐长子国子监祭酒赠太傅南北朝北魏献文天安丙午年六月廿五日生文帝大统庚申年十月初二日卒配詹氏生子四瑞仪端仪祥仪礼仪

九十六世 端仪贵林次子南朝建安都阳令南北朝宣武帝景明庚辰年五月十五日生陈宣帝太建庚子年十一月廿一日卒配郑氏子若

九十七世 若公端仪长子南朝荆州剌史武帝召为附马孝庄帝永熙癸丑年十月初十日生隋朝炀帝大业乙丑年九月十九日卒配丘氏生子六长子浮之滔之浪之流之渊之源之

九十八世 隋朝 滔之若次子隋朝青钱弘文馆学士官至御史中丞陈文帝天康丙戌年九月十二日生唐朝太宗贞观庚子年二月初二日卒配陈氏子二芫芳

九十九世 芳公滔之次子号竹岩撰家谱图序历官福唐参军晋安太守勤恤庶民讲学于闽之东山撰家谱图序隋文帝开皇庚申年七月廿二日生唐朝高宗上元乙亥年二月初十日卒配郑氏子三长冲次守恭季守美

一百世 唐朝 冲公芳公子字士谦封秘书监唐太宗贞观丁亥年正月初六日生唐少帝唐隆庚戌年十一月十五日卒配苏氏胡氏子三长讳岸徙莆阳延寿裏莆田黄氏后唐丁亥科状元黄仁颖为其哲裔次讳崖传仙游尖山黄氏

守恭芳公次子字国材号一翁晚号惟康由福州黄巷徙居丰州郡东南郊开元寺唐太宗贞观已丑年二月十八日生唐睿宗太极壬子年十二月十八日卒葬泉郡西郊刺仔山子五配李氏马氏长经居南安芦裏隍山次纪居惠安黄田季纲居安溪葛磐四纬居同安坑柄纶继胞叔守美为嗣

守美芳公季子字士材号怡康由福州黄巷徙居福建漳浦南诏唐太宗贞观癸巳年三月廿八日生唐中宗太神龙乙巳年十一月廿八日卒配马氏无嗣特立胞兄五子纬为嗣 黄璞(837-920年),字德温、绍山,黄璞,字德温,一字绍山,号雾居子。历史学家、大学问家、文学家。唐进士官至唐朝翰林院崇文馆大校书。黄璞其故居有两处。一在福建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黄巷山前黄即早年故居(今莆田国欢镇黄霞村)。一在福州三坊七巷之一东街口南后街黄巷第36号小黄楼晚年故居。 唐乾符五年(878年)八月,黄巢率义兵夜过璞家门时,知是大儒,命令军士把火把吹灭,静悄悄地走过去,没有惊动他,而名声大振,传为佳话。

唐大顺二年(891年),登进士第,官尚衣监主簿。乾宁初(894年),升任崇文阁校书郎致仕。

黄璞著有《雾居子集》和《闽川名士传》。《闽川名士传·序》载:搜集自唐中宗(705年)以后福建名人54人事迹写成本书。是福建省最早的一部人物志。

黄璞有子8人:其中次子仁渥,官教读太子正字;三子仁滔,官御史中丞;四子仁藻,官著作郎;七子仁渭,著作郎授馆职。四人与父同任馆职,世称“一门五学士”。

黄璞乐善好施,平日周济邻里贫苦士民200多家。舍田租500石,地50亩建上生寺;后又舍埭田275亩给寺僧。为人公正,平息群众纷争,为民伸冤理枉。在家28年中,境内“几无冤民”。

黄璞卒后,葬在国欢寺后。与福建晋江潘湖欧阳詹齐名,擅长诗歌,传诵一时。唐大顺二年(891年),登进士第,调尚衣监主簿。乾宁初年,任崇文阁校书郎。其十世孙黄福生由福建莆田涵头前黄徙居北京房山张坊北白岱里前黄,清内阁大学士忠勤伯黄廷桂为其哲裔。 黄璞家世背景,原载《台湾江夏莆阳黄氏大宗谱》

第1世:黄 岸——冲公长子;字宗极,又字魁杰,号彦忠,江夏莆阳黄氏始祖(674年农历正月5日-756年农历3月29日),唐朝秘书监,初居湖北黄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再迁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东街)黄巷,最后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历任弘文院编修,徐州牧,广西桂州刺史,陈十要道于唐玄宗,治为天下第一,755年归养。有惠政,封开国公,进升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为福建东南望族,其莆阳后裔十分显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则为状元者有10位:后唐黄仁颖、宋代黄公度、黄定、黄由、黄观、黄朴,明代黄士俊,武状元唐代黄仁泽、明代黄钺、清代黄仁勇;为榜眼者3位:宋代黄洽、黄艾、明代黄凤翔;为探花者3位:宋代黄桂、明代黄旸、清代黄叔琳。为宰相者10位:宋代黄镛、黄洽、黄祖舜,明代黄景昉、黄士俊、黄鸣俊、黄道周,清代黄机、黄锡衮、黄廷桂;配赵(封开国夫人),配邱(封吉国夫人);子三(黄谣、黄典、黄乐)。

第2世:黄 谣——岸公长子;字延翰,(700年农历5月8日-773年农历9月7日),唐朝720年登明经科,733年登状元,徐征榜进士,授闽县县令,清慎廉能,民称善治,以子散骑常侍黄华贵,封金紫光禄大夫(唐正一品荣誉称号)。葬于闽县延福院西,7配朱,配姜(封沛国夫人);子十(朱氏生黄英、黄盖、黄华、黄革、黄莫,姜氏生黄慕、黄著、黄范、黄莅、黄荐开基于台湾台北)

黄 典——岸公次子;字延林,(702年农历9月1日-780年农历11月2日),唐代宗763年举明经官,永春县令;迁居广东南雄黄氏之始祖,配赵;子四(黄顶、黄硕、黄颖、黄颉)

黄 乐——岸公三子;字延院,(715年农历7月14日-800年农历10月15日),756年春开基于台湾台南;配林;子三(黄明、黄晖、黄旭)其后裔分居闽县乌石山榴花洞南麓黄厝

第3世:

黄 英——谣公长子;葬于囊山院西九峰山;配何;子一(黄昌宗)

黄 盖——谣公次子;葬于囊山院西九峰山;配邱;子一(黄昌期)

黄 华——谣公三子;字萼华,(730年农历10月10日-800年农历3月3日),唐代宗765年登状元萧逋榜进士,授散骑常侍(正一品),性端重,质实诺,不欺凌,居官以清慎为著,封金紫光禄大夫,葬莆阳上林东黄山;配常;子二(黄昌龄、黄昌朝)

黄 革——谣公四子;修炼于福州岵山,唐朝太和中,升仙于鳌桥,世称岵山真君,祀有祝祷必应,庙今犹存,郡志、通志有载。

黄 莫——谣公五子;768年明经及第,官大理评事,葬于金坑上,有碑;后黄始祖,配孔,配林;子三(黄昌岌、黄昌裔、黄昌业)

黄 慕——谣公六子;字孟华,官于海南琼州知府,遂居焉;余情不详。

黄 著——谣公七子;字伯华,官于广东雷州推官,再迁山东黄县;余情不详。

黄 范——谣公八子;字仲华,官于湖广黄州通判,迁居湖广黄州;余情不详。

黄 莅——谣公九子;字玄华,官于崖州知州,迁居海南崖县;余情不详。

黄 荐——谣公十子;字季华,官于嘉兴知县,遂居焉;余情不详。

黄 顶——典公长子;字衮干,(730年农历12月19日-804年农历9月5日);配何;子一(黄恭)迁广东南雄派之祖

黄 硕——典公次子;字衮坤,迁仙游枫亭黄厝;配洪;余情不详。

黄 颖——典公三子;字衮山,号文峰,迁居惠安文峰山;余情不详。

黄 颉——典公四子;字衮河,迁居龙溪浦南;配王;余情不详。

黄 明——乐公长子;字裳龙,(732年农历7月15日-800年农历12月27日);配王;子一(黄敬)

黄 晖——乐公次子;字裳犀,居于后黄;配吴;子二(黄建伊、黄建亿)

黄 旭——乐公三子;字裳麟;配吴;子三(黄建海、黄建沪、黄建池)

第4世:

黄昌宗——英公之子;葬于九峰山;配王(长子黄汝霖出继给黄恭为嗣)广东南雄始祖;子二(黄汝霖、黄观)

黄昌期——盖公之子;葬于九峰山;配詹(其子黄准出继给黄敬为嗣);子一(黄准)

黄昌龄——华公长子;唐朝794年,官至大理寺评事,葬于前黄山;配孔;子三(黄岣、黄衍、黄峣)

黄昌朝——华公次子;字文曲,(766年农历4月14日-840年农历12月1日),唐朝798年登状元李随榜进士,授浙江金华县令,葬于九峰山之原;配康;子四(黄峰、黄倜、黄峻、黄献)

黄昌岌——莫公长子;唐朝贞元初,赐中宪大夫,葬于国欢院北;配郑;子二(黄涅盘、黄崇精)

黄昌裔——莫公次子;唐朝800年,官居汀州宁化县令;配周;子一(黄阮)

黄昌业——莫公三子;唐朝834年,官至户部郎中,世居福州闽县五虎山,葬于大田驿东山后浮苍茶园边;配周;子三(黄方山、黄乌山、黄道山)

黄 恭——顶公之子;(746年农历7月28日-821年农历2月15日),唐朝780年进士,官工部员外郎;配陈(胞兄黄昌宗长子黄汝霖为嗣);子一(黄汝霖)

黄 敬——明公长子;字衮干,(748年农历10月22日-822年农历12月8日);配林(胞兄黄昌期子黄准为嗣);子一(黄准)

黄建伊——晖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建亿——晖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建海——旭公长子;余情不详。

黄建沪——旭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建池——旭公三子;余情不详。

第5世:

黄汝霖——昌宗长子;(759年农历7月16日-836年农历11月10日);配王;子二(黄琇、黄福)

黄 观——昌宗次子;唐朝给事中,世居候官县东山,从候官县迁居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配阮;子三(黄舜元、黄舜臣、黄舜俞)

黄 准——敬公之子;(810年农历正月17日-880年农历11月21日);配王;子一(黄秃)

黄 岣——昌龄长子;官至福州长史;配林;子一(黄如规)

黄 衍——昌龄次子;官至潮州长史,遂居焉;配薜;子一(黄如现)

黄 峣——昌龄三子;官至大理寺评事;配孔;子六(黄瑜、黄琰、黄璩、黄琚、黄瑶、黄璞)

黄 峰——昌朝长子;字景耸;官至仪同三司使,为浙江兴化郡城阮巷始祖,葬于上寺西;配朱;子一(黄确)

黄 倜——昌朝次子;字景周,(800年农历2月5日-880年农历12月12日),东黄始祖,葬上林东黄山;配朱;子一(黄滔)。

黄 峻——昌朝三子;字景崇,唐朝834年进士,历任河南固始县丞,候官县令,谏议大夫;配孟;子一(黄碣)

黄 献——昌朝四子;字景陟,(810年农历7月7日-881年农历11月15日),唐朝隐士,巩溪黄氏始祖,葬于永福梧桐潼关教忠院山南;配赵(唐朝儒士赵自勤之女,合墓);子一(黄曹)

黄涅盘——昌岌长子;又名黄文矩,唐元和中,应闽王赐妙应大师,通志、郡志皆有载。

黄崇精——昌岌次子;又名黄忱童,号本寂大师,建蒙山寺,创抚州曹山禅院,唐天复间坐化,谥元澄,葬于曹山,通志、郡志皆有载。

黄 阮——昌裔之子;官至金华主簿,葬于国欢院;配沈;子一(黄蟾)

黄方山——昌业长子;余情不详。

黄乌山——昌业次子;余情不详。

黄道山——昌业三子;余情不详。

第6世:

黄 琇——汝霖长子;字裳冠,(812年农历9月19日-898年农历12月10日),唐文宗838年裴思谦榜进士,官刑部员外郎;配林;子一(黄韬)

黄 福——汝霖次子;字裳秀。世居福州南后街黄巷其曾孙黄程迁居广东潮州甚盛。配王氏子(黄世和)

黄舜元——观公长子;迁居江西吉安泰和;余情不详。

黄舜臣——观公次子;迁居江西吉安泰和;余情不详。

黄舜俞——观公三子;迁居江西吉安泰和;余情不详。

黄 秃——准公之子;字裳龙,(840年农历4月16日-915年农历10月15日);配徐;子一(黄德)

黄如规——岣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如现——衍公之子;余情不详。

黄 瑜——峣公长子;迁居陕西省长安市;余情不详。

黄 琰——峣公次子;迁居四川省成都市;余情不详。

黄 璩——峣公三子;迁居浙江省宁波市;余情不详。

黄 琚——峣公四子;迁居广东省顺德县;余情不详。

黄 瑶——峣公五子;迁居江西;余情不详。

黄 璞——峣公六子;(837-920年)字德温,号雾居子。官至大校书,耆年居福州黄巷小黄楼;前黄始祖,有“一门五学士”之美誉,配孔;子八即仁溉(进士三史擢第以父荫文林郎)、仁渥(馆阁学士教读太子正字)、仁滔(侍御史居兴教里)、仁藻(馆阁学士著作郎其裔居岩浔、七步上黄)、仁泽(865—945年)唐乾宁乙卯(895年)科武状元,官节度巡官(系中华黄姓第一武状元)又名黄讽,累官至伪闽谏议大夫、节度巡官,始迁侯官仓山下林古称白林,事迹载福州志。妣文氏,葬上林。(子二:慕华居仓山下林,慕风徙翁潭前黄)、仁济(馆阁学士其裔居上林、佘埔)、仁渭(著作郎徙惠安县文峰里)、仁滂(馆阁学士居惠安凤山))

黄 确——峰公之子;官至虞部郎中,为黄石东井郡城阮巷南安清源峰之始祖;子一(黄珂)

黄 滔 ——倜公之子,(840—911年)唐昭宗895年赵观文榜进士,官监察御史,时值唐室衰落,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审知割据福建一带,黄滔以文学儒士入王审知幕府座上宾,有《莆阳黄御史集》传世;尊为东里黄始祖。子一(黄珦)

黄 碣——峻公之子;字德磊,谥忠义,赠司徒,从王审知由河南光州固始仕闽,闽小将,为福州道山黄氏始祖,历官固始县丞,候官县令,福州通判,御史中丞兼谏议大夫,寻除漳州剌史,徙婺州剌史,迁威胜军节度副使,唐朝光启890年董昌谋反,黄碣公以死争之,为董昌所害;子一(黄环)

黄 曹——献公之子;字宜官,(828年农历2月10日-906年农历12月10日);子三(黄俶、黄珍、黄佩)

黄 蟾——阮公之子;余情不详。

第7世:

黄 韬——琇公之子;字建道,侍御史(839年农历正月21日-915年农历10月12日),配吴;子二(黄彬恭、黄彬敬)

黄 德——秃公之子;字建德,(870年农历2月22日-948年农历10月2日);配洪;子一(黄源)

黄仁溉——璞公长子;著作郎;子一(黄允)

黄仁渥——璞公次子;余情不详。

黄仁渭——璞公三子;余情不详。黄仁藻——璞公四子;余情不详。

黄仁泽——璞公五子;(865-945)唐乾宁武状元,节度巡官,福州仓山下林黄氏始祖。子二(慕风居翁潭、慕华居白林即下林)

黄仁济——璞公六子;(馆阁学士其裔居上林、佘埔)其子黄仲孚-----孙黄开------曾孙黄君卿-----元孙黄詹即黄汝詹居潮州(其弟黄汝方居鼎州)黄氏始祖为广东黄氏大族。

黄仁渭——璞公七子;(著作郎徙惠安县文峰里)余情不详。

黄仁滂——璞公八子;(馆阁学士居惠安凤山)余情不详。

自魁达始至运、昌、在、广、大、名、德、教、良、才、志、上等13代。文氏奉文天祥为先祖,其后是理融公。

应忠公于清康熙四十一年壬午迁四川潼川府安岳县同化乡大石桥,越至五十二年癸巳再迁永康乡楼包厅。

 永茂公又于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徒陕西兴安府紫阳县沔浴河,居以屡迁而家声克振,族虽偏历而世泽犹新。 

当永茂公之初至紫了本忠厚以垂世业基裘远贻呼,孙谋惟孝友以裕后,昆云仍上亟呼祖武。

当今文氏近200万人,分布中华大地及海外诸地,或以宗族而群居,或三两零星。又因过去天灾、战事、创业、官宦等原因而迁徙,部分文氏家谱遗毁,故无法得知自己的源流世系等。

切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然,则人之有祖也。亦如水之有源,木之有根,固未有根不深者,其枝自茂,抑未有源之远者,其流不长,虽其后振振衍庆于螽斯,绵绵继美于瓜瓞而溯其所自生,

反其所自始,未常不同乎一本。故敬宗收族,报本追远其文详于典册,其义炳若日星,总无非使天下之人,亲亲以敦伦,敦伦以尊祖。

光绪三年春,余思余辈有耕无读,惟余力微无志,于蒲月突见礼公有序,避嘱子孙修谱一事,为我氏之要件也,时因天旱数月不雨,人心悚惶难免我族丁口不散四方,兹购板镌不及,迅行沐手敬书,汇总为文氏支谱。

一、姓氏源流 闻(Wén 闻)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复姓闻人氏,是春秋时期少正卯的后代。少正卯是春秋末叶鲁国人。他博学多识,很有名气。他的有些主张与孔子不合,曾聚众讲学,同孔子唱对台戏,使得孔子的不少弟子都跑到少正卯处听讲。后来孔子利用职权杀了少正卯。因少正卯是当时声誉很大、远近闻名的人,被誉为“闻人”,所以他的后代支庶子孙有的便改为闻人氏。后有一部分闻人复姓改为单姓闻,称为闻姓。

得姓始祖:少正卯(见上)。先秦典籍中有的提到孔子诛杀少正卯,有的则没有记载。这样,孔子是否诛杀少正卯,成了后世聚讼疑问。据《荀子·宥坐》曰:“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先)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日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诛也。”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云:“(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也就是说,孔子在鲁国由司寇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就杀死当时鲁国的大夫少正卯,理由是少正卯兼有五种恶行,并且在家里聚众成群,鼓吹邪说,哗众取宠,已是小人中的雄杰,所以非杀不可。后来的《尹文子》、《说苑》、《孔子家语》等书,都引用《荀子》的说法,认为孔子杀了少正卯。然而,南宋朱熹认为,孔子并没有杀少正卯。此说一出,许多学者表示赞同。

其主要理由是:

一,诸子百家著作中寓言居多,不足为信。成书早于《荀子》的《左传》、《国语》、《论语》、《孟子》等,都没有提到这件事,而且《左传》、《国语》往往对孔子有所诬罔,也不提此事,可见历史上没有孔子诛杀少正卯之事。

二,孔子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以一个大夫的身份去杀掉另一个大夫,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三,孔于提倡仁,坚决反对轻易杀人,当鲁大夫提出“杀无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时,孔子表示反对。杀少正卯一事,与孔子的一贯思想不相吻合。上述两说各自成理,流传至今。那么,孔子究竟有没有诛杀少正卯呢?学术界对此事的真伪,争论热烈,各执己见,双方都有相当多的论据,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二、迁徙分布 (缺)闻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春秋时候,鲁国有个很有名的学者叫作少正卯,讲学做学问,是当时一个很有名的人,被称为“闻人”(闻在古汉语里是闻达,出名的意思)。他的后代以他为骄傲,就以“闻人”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闻人氏。后来闻人氏把姓氏简化为闻,世代相传,就形成了闻这个姓氏。又据《风俗通》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古籍记载,闻姓本是闻人之后,后改单姓为闻。由此可知,单姓的“闻”与复姓的“闻人”姓,实际上是一父所出的同一家人,不过是先有闻人氏,后有闻氏罢了。换句话说,闻姓是从闻人氏分支出来的。那么,闻姓是在可时而来的呢?据考证推测,大致是在唐末和宋初形成的,因为,翻遍有关史册,在此之前未有闻姓的记载和活动足迹。

望族居吴兴郡(今浙江省吴兴县一带)。另有一支是单字闻姓,文天祥(护国公)军败后,其二十四子带其后人从江西吉安迁居至湖北省浠水(麻城)市,并改文为闻,与南方闻人氏不同的是此支后人比较高大。“闻”氏由“文”改来的说法最早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一次修撰的《闻氏宗谱》:“吾姓本姓文氏,世居江西吉安之庐陵。宋景炎二年(1277年),信国公军溃于空坑,始祖良辅公被执,在潜逃于蕲之兰清邑,改‘文’为‘闻’,因家焉。”这里所说的信国公就是文天祥,而蕲则是今天的湖北省浠水县。

700多年来,闻家宗谱都采纳此说,闻家人也都自认为是文天祥后人,闻一多研究界也大多承认了这个说法。然而,1992年,《闻一多传》的作者闻黎明以史学研究者的严谨态度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质疑。他说:“这种说法很难考证,且记载时间去事500年(1277年-1781年)”,“宗谱所言确否,尚待证实。”因为“闻”本来也是一个姓氏。这个问题,闻一多本人也产生过兴趣。他在清华读书期间曾想撰写一篇

西汉文翁:第一个入川的文姓人 文姓来源及发展

文姓是发源于北方的姓氏,后来兴盛于南方。如今的文姓人,主要集中在四川和湖南两省,几乎占了文姓人口的40%。西南地区的贵州、重庆,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