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鲍之前的念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1浏览:3收藏

百家姓鲍之前的念什么,第1张

鲍 氏 探 源

口鲍亦骧

为儿童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重新出版的《百家姓》①的第五十三个姓氏就是我们鲍姓,它对鲍姓是这样介绍的:鲍姓是夏禹的后裔,因在春秋时代作了齐国的大夫,封於鲍,子孙以国名为姓。祖先发祥地:秦朝的上党郡,即现在的山西省长子县。

这番介绍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是鲍氏宗族的姓氏是因春秋时齐王封大夫敬叔公于鲍地而以“鲍"为姓。嗣后鲍叔牙公与管仲共同辅佐齐桓公而成霸业。这段脍炙人口的历史不仅记载于很多历史典籍,也是我们海内外鲍氏后裔均尊敬叔公为鲍氏始祖的由来。我们发起济南祭祖,目的在於缅怀叔牙精神,继承先祖的崇高道德风范,激励鲍氏族人,增加族人的凝聚力,团结奋进,为创建四化大业振兴中华多做贡献。这个宗旨无疑受到海内外鲍氏族人的拥护。从目前各地所收藏的《鲍氏宗谱》查看,自始祖敬叔公起到目前几代族人止,大约在八十五代一九十代之间。敬叔公大致生活在公元前七百多年前后。距今约二干七百年,如此估算代距约卅年。当然各种宗谱限于当时条件,明清之前大都为家庭手抄本。直到晚清才有活字印本,且宗谱中各代人名和“本纪"大都摘自历代史书记载或家庭传闻,因而代间免不了有疏漏,《著存堂鲍氏宗谱》和《和州鲍氏宗谱》之中均罗列了数种宗谱的世系表之异同处,以便后代阅读查考时辨正。.

其二是介绍了鲍氏原先居住和生活在山西上党郡即现时的长子县,是夏禹的后裔。长子县位于黄河中游,乃晋中富庶之地。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母亲河,哺育了华夏民族,也养育了我鲍氏家族的远祖。

《百家姓》与《三字经》等一样,均为我国封建时代孩童作启蒙教育之用。最早成书于宋朝,可见鲍氏是夏禹的后裔之说在宋之前相传已近千年了。

在各处鲍氏宗谱中均有鲍氏为夏禹之后的记载。“夏启为鲍氏一世"②,“安子为鲍氏一世"③“婴子为鲍氏第一世’’④在《歙新馆著存堂鲍氏宗谱》⑤的跋中还有一种传说:“鲍氏始祖本姓姒,蒙难于渭滨而得鲍鱼之救,姜太公称奇荐于周文王赐双姓鲍鱼并赏柏檀公主,公主梦大鱼飞下得娠,一胎聚十子。长子范封御宸伯姓鲍鱼居上党,待到第五世昌龄公时为周穆王时赏林源公主食采于上党并命除去鱼字,鲍之得姓自此始,…。"。

鲍氏作为夏禹之后裔本姓姒,只能作为一种传说,因我国夏商周之间尚无正式文字记载历史。到如今我国夏商周之“断代"问题尚是科学界学术界共同协力研究的“工程"。夏朝大约在公元前廿三一廿一世纪。夏为商所灭,其时夏族已是一个大族,人口很多,有不少直系分支。为避战乱中免被杀戮。夏族纷纷自黄河流域外迁,且迁移面很广,我们的远祖也开始了迁徙行程。海内外人类学家对此有很多考证和研究,有许多论文,研讨已持续了百多年,这对于探求夏禹姒姓乃鲍氏之源颇有裨益。

夏被商所灭时夏族各分支的大迁徙大致有三个方向⑥。往西沿着日后正式形成的丝绸之路到达我国新疆和中亚、西亚建大夏国。另一分支是向南迁徙。南迁之泰雅人,赛雅人和达克雅人等到了台湾、泰国、加里曼丹和新西兰的土著族一毛利人。再一分支是向东迁徙到达山东。古时母系社会崇拜母性。因禹之父鲧的名字为“熙",禹之母名字为“修"。因而古时山东就有姓氏“修"“姒’’和“姺"(均有X音)。禹之山东后裔又向我国东北迁徙。成了古时称“鲜卑"族(鲜卑与“姺邳"同音,姺族生活于“邳"地,邳即现靠近鲁南的苏北邳州)。而后又有人称其“锡伯"族。鲜卑族生活的地域称为“鲜卑利亚"到明清时有人转译为西伯利亚。

鲜卑族从我国东北迁徙到西伯利亚,再沿着昔日亚洲和北美大陆板块间尚未彻底分离的白令海峡,先后历时近二十个世纪,我们的先人从冰天雪地的北美阿拉斯加逐步南迁到温暖湿润的中、南美洲。为了不忘“姆夏",他们自称为“玛雅人”,玛雅人分成五大氏族,其中一个叫“修”及“熙”,他们与我们华夏先人有着许多共同点,生理上来讲他们的肤色,骨骼和脸型与华北人相似,语言中有的音素和单词、都相同,意义也同。最为明显的是玛雅所崇拜的图腾柱上雕有飞鹰,牛羊头或孩童,我们华夏民族崇拜的图腾是“华表",其上雕有龙、凤,这两者何其相似乃尔!据考证玛雅文明的顶峰是在公元692年前后,而此时正值盛唐武则天当政年代,这难道是巧合吗以后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他自认为已到了印度大陆,而把玛雅人称为“印第安"人。外来英欧移民的掠夺和杀戮,使玛雅文化迅速衰落。

这里述说了我们鲍氏远祖与这个世界上其它民族间的血缘关系。我们鲍氏自认是夏禹的后裔,是其直系“姒”姓之后。夏禹治水闻名于华夏是人所共知。“三顾家门而不入"脍炙人口的传说,禹为治水,召集部落诸候于越地,‘嵇划治水良策,甚至病死于越,下葬於会嵇山麓。有姒姓后裔为他守灵于“禹庙下村”,子孙遂在此繁衍。绍兴每年纪念禹治水功德,在禹陵盛祭,因传说鲍姓乃夏姒后裔,为同一血脉,所以亦邀鲍姓人士参加祭禹。

我们夏族的先民远祖的大迁徙把华夏民族的文明远播海内外各地。我们鲍氏后裔的足迹也遍及海内外,在祖国东北边陲生活有鲍姓族人,在贵州苗族中也有鲍姓人士。鲍氏二世祖叔牙公与管子(管仲)一起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叔牙公还是位善於经营做生意的商人,使当时周朝的众多封候王国中,齐国的经济实力强盛,商业发达。那时不仅实行“易货制",还已有了“货币"的初级形态。后来鲍氏后裔或为官或经商迁徙生活在祖国各地,经历了近百代。直至现代鲍氏后裔还远涉重洋到海外或在国内诸多行业中秉承祖训,学有所成,努力工作,无愧于我们的先民远祖和夏禹的谆谆教诲。

参考文献

①《百家姓》中华传统启蒙经典 云南美术i,lj版社

②新安鲍氏宗谱(旧谱)

③棠樾鲍氏亲谱(旧谱)

④新馆鲍氏宗谱(旧谱)

⑤歙县新馆著存堂鲍氏宗谱 鲍存晓鲍存良共纂清光绪二年

⑥印第安人会是我们的远亲吗钟婴著△

光绪戊辰年是哪一年

陈麦青

近数十年来,以书画碑帖、图书文献为主的公私家,借影印技术的不断进步,择其精要者,化身千百,在与同好分享中,更显其价值,似乎已是一个渐趋共识的思路;出版机构瞄准契机,于打造精品、满足需求之同时,树立品牌、提升发展,也成为一种目光长远的追求;而研究爱好者们,则缘此受益,因珍稀资料的多见易获,为其研讨的广泛深入,创造了更多良好的条件。如此互动,既各得其所又泽及多方,似堪称大家喜闻乐见的理想境界。今于碑帖收研究兴趣正浓的陈郁先生,出其珍与上海出版社合作,推出“嘉树堂善本碑帖丛刊”(以下简称“丛刊”),其践行之意,不言而喻。而作为有缘每每承邀细赏底本原拓、相与品评的笔者,再阅精印佳本,似又有所得,因择其中数事,略陈管见,用答家雅意,兼续平日之未尽者,并就正于同好方家。

一、《郙阁颂》《石门颂》及《郑文公碑》

《郙阁颂》为汉代摩崖碑刻名品,与《石门颂》《西狭颂》并称“汉三颂”。今“丛刊”所收之本,第八行“元功不朽”之“功”字完好,“不”字上半仍存,“朽”字尚可见笔画残余,与罗振玉《雪堂所金石文字簿录》中所记“‘功’字笔画尚完,半‘不’字尚存,平生所见此碑墨本,未有更先于此者”,应相颉颃,唯罗氏著录之本,至今尚不明是否仍存,故此“丛刊”所收者,当属目前所见最善之本,尤足珍贵。册内旧存一签,曰:“明拓郙阁颂,次武道兄鉴。戊午八月壶父题。”戊午为1918年,壶父系晚清金石篆刻名家广东李尹桑别号,而次武姓李,据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第二十辑所刊金石鉴名家周季木(进)《秦石轩日记》(唐雪康整理)中所记,为其妹婿。

《郙阁颂》“元功”之“功”字不损本(嘉树堂)

此《郙阁颂》系淡墨拓本,虽石花漫布,而字口笔画风神,多存其间。因忆数年之前在京中旅次,与仲威先生同观陈郁先生所示其新获《石门颂》,墨色石花,风貌与之仿。当时经二位特别指出,谓此正是摩崖碑刻早期拓本的特征之一,印象颇深。后陈郁先生又于《书法丛刊》相继发表《石门颂摩崖早期传拓考》《石门颂摩崖存世拓本考》两文,其中所论有关《石门颂》之类摩崖碑拓年代的区分鉴定,除“考据字”之外,墨色和拓法亦可资参考等,排比考述,逐一为说。获读之下,更悉其详。日后,还曾就其对清初顾南原(蔼吉)是否见过《石门颂》原拓的疑问,又有所。今“丛刊”将此《石门颂》善拓一并收入印行,相信能为进一步研究此类摩崖早期诸拓,再添可资参考之本。

嘉树堂《石门颂》

同样,“丛刊”中的北魏《郑曦下碑》,即一般通称《郑文公碑》者,不仅亦属摩崖碑刻名作,且淡墨石花、看似弥漫中,字画之浑厚遒劲,精采可见,故旧此册的初年学者兼金石书画名家姚茫父(华)先生,在题跋中称其为“精浑淡雅,旧本之至佳者”。因记翁闿运先生在其《云峰诸山北魏刻石与郑道昭》一文中,也曾专论此碑拓本鉴别,语颇精详,值得一读:

《郑文公下碑》之最初拓本,“平东将军光州刺史”句之“将”字下“寸”中直笔道完好,后拓此直右边字口泐肥。又“不严之治”句之“不”字下半三笔可见,后拓泐尽。此种最旧拓本,碑面石花满布,有的一片漫漶,全文难读;有的虽可读而不如后拓之字字清楚,但字画,可辨之字,笔画沉雄厚重之气,跃然纸上。叶昌炽《语石》云:“云峰山《郑文公碑》,初架木时,吴退楼(云)观察得一本,至费五十金。后来者,因台旧贯,役省功倍,其值减至二十之一。”曾见吴氏本,亦满布石花,与初拓相似,惟“将”、“不”二字损泐。吴氏活动时间,在道光、同治之际,则《下碑》最初拓本,至迟应在道光初年以前……

一般鉴别《郑文公下碑》拓本之新旧,以“而作颂曰”句“颂”字是否完好为标准,完好者名曰“颂字本”。其实同样颂字本,亦大有先后优劣之别。更佳者如上述吴退楼本之类,比之初拓,除少数字画有损泐外,书法精神尚相去不远;其最下者,则以石刻椎拓过多,碑面如磨去一层,石花大大减少,笔画细瘦僵弱,郑道昭书雄杰之气尽失。

姚茫父题跋本《郑文公碑》(嘉树堂)

而前述姚茫父先生跋语中,又论及此碑“方整凝重之处,便开北齐,此未洗本字口清朗,往往可见也,又非晚近可参也”;“《下碑》《鹤铭》并是六朝大品,南北对峙于此,枢纽贯通,诸碑消息得矣。”亦皆不乏心得。

二、《天发神谶碑》

“丛刊”所收《天发神谶碑》,亦淡墨精拓,且多名家题跋,流传有绪,堪称善本。而册内所见旧诸家钤印中,有翁广平二印,虽金石碑版名家张祖翼(磊盦)已在册后跋语中拈出:“有‘广平私印’,殆叔未所谓吴江翁海村也”,然翁氏其人以及与此碑相关诸事,似犹可一说。

嘉树堂《天发神谶碑》

翁广平(1760-1842)字海琛,一作海村,江苏吴江人。嗜古好学,工诗古文词。性喜书,手自抄录;留意文献,于金石碑版,尤多用心力。其《听莺居文钞》卷六所载《金石集录序》中,自述稍详:

余平生无他好,惟于金石文字有素愿焉。然恨家贫,不能多购,乃取先世所遗唐碑数十卷而展玩之。或遇书贩书肆中有可以他物相易者,易之;否则典衣购之;其值重不能得者,则必录其文字读之。数年来所得,自三代两汉迄于宋元,都七百卷,于是序其时代岁月与书撰人姓名为录目;间有与史传正其谬误者,跋于其尾,不敢有雷同剿说之语,名曰《金石集录》,窃比于欧阳子《集古录》赵德父《金石录》也。

而同书卷十三,又有《孙吴天发神谶碑跋》,其中述及:“其笔法合篆隶两家而自成一体,颇雄伟奇怪,然不易学。且碑石尚完好,故金石家亦不甚贵重,余旧一扑墨本,为嘉兴张叔未解元易去。丁卯岁,余至金陵,欲手拓数本,谁知其石已于三年前毁矣。盖石在江宁府学尊经阁下,阁上王伯厚《玉海》板,广文毛藻欲印《玉海》,乃集印工于阁下,印工煮饭失火,而阁与板与碑俱为焦土,毛亦因是去官,而旧拓遂价增十倍矣。”

翁氏所云为张叔未(廷济)易去之《天发神谶碑》拓本,张氏《清仪阁金石题识》卷二《吴天玺纪功碑(旧拓翦本)》内,有这样的记述:

赵晋魏昔归余整幅一,宋芝山葆淳归余褾本一,吾以方进归余翦褾本与国山碑合装者一(是本已赠黄祥圃),在京都琉璃厂肆、在郡城集街肆两得整幅,而皆不足,皆百年以内之拓。吴江翁海村广平归余潘稼堂太史拓,完整足本,古香可爱。顷郡中友携遗此本,如‘敷垂’字,潘本又仪征阮师据家旧本并合繁昌鲍氏旧本重摹于北湖者,皆已半蚀,王氏《金石萃编》‘敷’字且脱摹下‘寸’字,而此甚显然可辨;‘巧’字末横石裂文皆与‘工’字连,潘少细而已有裂痕,此则豪未损坏……

张氏所称潘稼堂太史,即清初潘耒(1646-1708),字次耕,号稼堂,康熙(1679)以布衣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其亦吴江人,是为翁广平前辈乡贤,故《听莺居文钞》卷二十一有《潘稼堂传》之作。潘氏又有金石之好,其友人朱彝尊即在《潘氏家晋唐小楷册跋》中,称“次耕博访金石文,一一装界。得此,遂为翠墨之冠”。而另一位与潘氏同时的清初金石学家林侗(1627-1714),在其《来金石刻考略》卷上《天发神谶文》中更记:

丁丑仲春,予客上江幕府,抚军陈公琳望有事江宁,予告之曰:有一纸之微,非藉节钺之重莫能得,因嘱以此碑。旬时归,饷余二纸。越半月,江宁太守又呈六纸,悉归于余。后过吴江,宿潘稼堂先生家,观帖,语是碑。稼堂曰,予生长江南几六十年,愿望不能得,公乃充满箧笥若此,亟以分我。因以一纸转遗之。

林氏所记丁丑,为康熙三十六年(1697),而张廷济记翁广平归其之潘稼堂旧《天发神谶碑》拓本,虽未及具体年代,但很有可能即为当年林侗分赠潘氏者。因为除林氏所记之外,前引张氏跋中,谓赵晋、宋芝山、方进归其各本,以及琉璃厂肆、郡城集街肆所得两整幅等,“皆百年以内之拓”,倘以张氏自署作此跋之道光九年(1829)推去,最早也应是雍正八年(1730)之后、甚至还可能已是乾隆年间的拓本。如现存上海图书馆的嘉庆辛未(十六年,1811)宋芝山寄张廷济之《天发神谶碑》,应该就是张氏所记宋氏归其者,仲威先生《善本碑帖过眼录(续编)》(文物出版社2022 年1月)著录为“张廷济跋本”,经其考校,正属雍乾之拓。而林侗分赠潘氏者,则为康熙丁丑(三十六年,1697)拓本,已越出张氏所称“百年”之外,且至少还要更早三十多年,故张氏称“古香可爱”,似无不可;另据张氏描述其“敷垂”二字已经半蚀等,亦可谓差近康熙拓本考据。当然,今“丛刊”所收,虽有翁氏钤印,然未见潘耒或张廷济旧之迹,是可指为曾经翁氏收之本,却未必一定就是翁氏所云为张廷济易去者。至翁氏跋语中谓碑石尚完好时,金石家不甚贵重云云,似应属实。曾经李启严、安思远递的《天发神谶碑》内,有与翁氏差不多同时的郭尚先(1785-1833)题跋,其中即记:“吴《纪功碑》三十年前甚易得,记乾隆甲寅先司马自吴下归,箧中携十数纸以赠好事,当时亦不重之也。不审石既毁后,何以拓本之少乃尔。余旋里,索诸敝簏,仅得三部,又皆不完,合之仅得一完本。其残本二以分知好,则皆球壁视之矣。”

翁氏题跋中,又忆其丁卯岁即嘉庆十二年(1807)至金陵,悉“其石已于三年前毁矣”,并记碑石焚毁之原委细末,颇为具体,而前揭上海图书馆《天发神谶碑》“张廷济跋本”内,又有嘉庆十六年(1811)张氏抄录其《清仪阁笔记》中相关记述二则,其一曰:“嘉庆乙丑十一月二日,由杭州归,过海宁新仓里,信宿吴兔床先生拜经楼。先生云九月初在扬州遇宋芝山,语云顷江宁学宫火,《天玺碑》已化去。”其二曰:“庚午十一月十九日,吴江翁海村广平自乍浦徒步到篁里来访余,云戊辰乡试时到,碑刻店中尚有《三段碑》,索价十金。去年到金陵,访之肆中,虽悬数十金不可得。其碑之焚也,由毛藻聚印书匠于尊经阁,刷印《玉海》,打火煮饭,以致延烧,宋版汉石,尽付六丁。广文一席,即时褫去。千百年古物,坏于此老,可叹可叹。”与翁氏跋中所述,基本一致,因知张氏先于嘉庆乙丑(十年,1805)十一月,从海宁吴兔床(骞)处得数月前碑石焚毁消息;至庚午(嘉庆十五年,1810)十一月,翁广平来访,又由翁氏相告,进一步获悉戊辰(嘉庆十三年,1808)及嘉庆十四年(1809)金陵肆中此碑拓本索价已高且难得,以及碑石焚毁原委大略等情节,遂据以笔录为记。

三、《崔敬邕墓志》

“丛刊”中的刘铁云(鹗)旧北魏《崔敬邕墓志》,久享大名,因迄今为止,皆知该志仅有五本原拓存世,无不珍贵。有关此五本之评价,亦颇有说者,多列举其各自特色,如现上海图书馆之端方旧物浓、淡墨拓拼合本,以及日本书道博物馆淡墨拓本,因均将志主祖、父衔名按原石次序,装裱于墓志标题之前,从而使这一特殊稀见的格式,得以保留体现。而上海图书馆本后所附清代王士禛致朱彝尊手札,以及费、王瓘、张祖翼、端方等诸家题跋,又皆可供研究参考。再如上海朵云轩本后潘宁、金文淳(秋堂书录)、戴光曾诸跋,以及博物院本之潘宁题跋,亦无不各具价值。

《崔敬邕墓志》刘铁云本(嘉树堂)

今“丛刊”所收之本,因光绪末年曾经当时家刘铁云携往日本,以珂罗版精印百本,大获声名;后又屡被翻印,影响更广。其册内附装康熙间陈奕禧(1648-1709)庚辰(康熙三十九年,1700)题跋,虽移自他本,然作为该志出土初期相关诸事的亲历甚至亲与者,陈氏此跋的价值,仍应格外重视。且此本自经刘铁云(鹗)、王孝禹(瓘)递再转入陶北溟(祖光)之手后,世人久不获睹,至有下落不明之说,凡欲观赏临习,乃至研究等,皆只能依昔日旧印。今得据原本重新精印,不仅原色原样,且那些不见于之前印本的后增内容,无论是册前李瑞清、褚德彝、吴昌硕诸家署签,还是册后陈伯陶、林纾、汪洛年、吴徵所作校碑、访碑、读碑各图,以及王福庵、沈尹默题跋,乃至陶北溟在其妻所制棉布护套内的题记等,悉数展现,又为该本的鉴赏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资料。

另可附说的是,上海图书馆浓、淡墨拓拼合本内诸家题跋中,有费乙巳(光绪三十一年,1905)一跋,实系其为拼合之前的前半部淡墨拓残本而作,当时该残本为刘健之所,故费氏跋语中曰:“建霞同年于长沙收旧书得一本,驰书告余,诧为奇遇。建霞殁,遂入市儿手中。甲辰冬转入刘健之仁兄秘笈,惜缺失百许字。”费氏所云缺字百许,究竟是仅指该本当时已失之后半,还是包括尚存前半内亦有所缺?因取已经影印出版的上海图书馆拼合本及其他各本,一一互校,遂得其实:

上海图书馆拼合本前半淡墨拓部分之一开中,“夫人中书赵国李诜女”,缺“赵国李诜女”五字;“魏故持节龙骧将军”,缺“魏故”二字;“督营州诸军事”,缺“诸、军”二字。

第二开中,“征虏将军太中大夫临青男”,缺“太中”二字;“博陵安平”,缺“也”字;“远祖尚父”,缺“祖、尚”二字。

第四开中,“儁华茂实,以响流於京夏矣”,缺“实、以”二字;“被旨起家”,缺“起”字。

第八开中,“惠液达於逋遐”,缺“於、逋”二字。

共计缺十,而后半浓墨拓部分,则未见缺失。

四、《麓山碑》及《思古黄庭经兰亭序》中的前人题跋

“丛刊”所收曾经日本三井文库及高岛义彦先生递的唐李邕《麓山碑》赵声伯本,与今苏州博物馆的景朴孙本,以及马成名先生《海外所见善本碑帖录》(上海书画出版社2022年6月)中著录的美国翁万戈先生本,皆属世称“搜”字、“闱”字未经剜挖,且碑末“别乘乐公名光”均可见的北宋拓中更佳者,目前所知,仅此三本,故其珍稀可贵,已毋庸赘言。惟其究竟何时流往东瀛、又如何归入三井家等,似未见有细说者。今“丛刊”所收赵声伯旧本内,存当年三井听冰阁主人朱笔题记数则,其中就有明确记载:

三井听冰阁帖,昭和六(辛未)年七月三日所得。北宋初拓麓山碑,天下之一本,赵声伯旧,汉东罗原觉持来。

语虽简短,却具史料价值。倘若再稍涉与之相关者,说来话又略长。罗原觉(1891-1965)原名泽棠,字韬元,别号弢盦,广东南海人,以文物鉴及研究名世,曾为广州市市物院筹备会。然其亦有参与文物流转买卖诸事,上引《麓山碑》内三井听冰阁主人所记,即是一证。而著名掌故作家高伯雨(贞白)先生,曾在其《欧阳询〈缘果道场舍利塔记〉》(收入氏著《听雨楼随笔》,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一文中,又另记一事:

战争前六、七年,罗原觉先生游日本,有些日本收家拿出商务影印的欧书舍利塔记,请他设法代为购买,罗君一笑置之。后来他对我说,如果他想赚钱,不难一口答应,去汕头找着秉湜,便可到手。罗君不为此者,以交情为重也。日前与罗君重谈此事,他也深幸此物仍为国人所有。

虽高氏谓罗氏自称虑及朋友交情,未应日人请托,但高氏记此事发生在前六、七年罗氏东游日本期间,却恰与罗氏持《麓山碑》赵声伯本往三井家的时间昭和六年(1931),基本相合,则当时日本家拿出欧书舍利塔记影本,托罗氏设法,或亦有明知其实为相关买卖中人的原因在内。罗氏于金石碑版,甚至具体到李邕所书碑刻,当属内行,中文大学文物馆何碧琪女士曾在其《中文大学文物馆宋拓〈李思训碑〉与岭南学术群体》一文中介绍,该馆所《李思训碑》南宋拓本内,有罗氏1920至1922年的题跋及碑式图,系其八年(1919)在香江某肆购得该本后所作,考校颇精,故罗氏于赵声伯旧《麓山碑》之身价,也应十分清楚;而高伯雨先生文中那本《缘果道场舍利塔记》又属何等何类,罗氏恐怕更心知肚明。

《麓山碑》“赵声伯本”(嘉树堂)三井氏题记

“丛刊”中的明拓《思古黄庭经兰亭序》,为吴湖帆旧物,纸墨拓工,无不精好,且诸家题跋累累,而尤以吴氏所题居多。其中相关考订,似可与《梅景书屋书跋》(收入梁颖编校《吴湖帆文稿》,中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9月)中“思古《兰亭》《黄庭》初拓本跋”参互并读。册前扉页,有张钟来为吴湖帆所题跋语,曰:

颖上《黄庭》《兰亭》,自经董文敏称扬之后,几与定武相颉颃。定武原本不易得,得一颖上全璧,亦足自豪。原石碎于明季,欲求初拓全璧,已如凤毛麟角。余弟荷百,喜收书画,又好金石墨拓,青年不禄,散佚可惜。此本为其所之一,竹纸精拓,与余昔年所得旧山楼本,同为出井时最初所拓,弥足珍贵。今归湖帆道兄秘笈,足见物之聚散,自有前定耳。壬申三月避难沪上,张钟来识。

张钟来(1881-1951)字紫东,号适盦,苏州人,为吴湖帆姻亲。擅书法,喜昆曲。其跋后所署壬申,即二十一年(1932),而跋中提及的其昔年所得旧山楼本,据江澄波先生《古刻名抄经眼录》增订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22 年6月)中著录的“明拓《兰亭序》”条所记,亦与吴氏有关。江先生书中记其为“顾沄题签,张廷济、顾沄、吴湖帆题跋”,所录吴氏跋语曰:

丙寅人日,适盦老哥招饮迎春花馆,适集宝持此帖与隋《张通妻陶贵墓志》拓本来,墨采腾辉,洵称双璧,因与适盦分购之。此册向赵氏旧山楼,为颖井本最初精拓。余有一本,亦颖井旧拓本,持此相校,尤有胜于余本者,适盦老哥其宝之。戏呈一律求正:古井神奇颖上留,唐摹完本世难求。停云有意得云过(适盦曾停云本《黄庭经》,不精,汰之),落水无情逐水流。才子笔添新乐府(谓霜厓),痴人梦绕旧山楼。迎春花笑筵开日,赵璧隋珠尽底收(陶贵志归余)。庚午新正丑簃补书。

可知当日两人分购时,吴氏因已有颖井《兰亭》旧拓,故让与张氏。再据前揭《梅景书屋书跋》所收“思古《兰亭》《黄庭》初拓本跋”中语,谓“乙丑冬月,假适盦赵氏旧山楼本校勘,墨色笔画悉同,皆明时初拓精本,可宝也。丙寅暮春之初吴湖帆记。”又知其当初曾借张氏所得,校勘自。惟其记此事在“乙丑冬月”,与前引《古刻名抄经眼录》增订本所录吴氏跋语中谓两人分购在“丙寅人日”,稍有出入,此或因吴氏庚午(1930年)新正所作并补书之跋,距丙寅(1926年)暮春当时所记,已隔数年,致有记忆误差?

尽管吴氏在丙寅暮春跋语中称,校阅之下,其当时已有之旧拓,与张氏所得旧山楼本“皆明时初拓精本”,但至庚午新正为张氏题跋时,则改口谓“持此相校,尤有胜于余本者”,故稍后其更获一本、即今“丛刊”所印之本时,又写下了“庚午夏日得此初拓,快记”这样的欣喜之语。而张氏于此的乐见其成之情,也尽在其为吴氏所题跋语之中。至于吴氏当年与张氏分购时所得《陶贵墓志》,似即著录于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第八辑所刊《梅景书屋题跋记》(佘彦焱整理)者,吴氏记曰:“此原石精拓,神采焕发,逼人眉宇,洵隋志中无上上品。张君紫东一本,堪与伯仲,亦原石精蜕。”虽未署年月,然当年吴、张二人同遇此志时,张氏很可能已有收,遂归吴氏。

由此可知,“丛刊”中这册《思古黄庭经兰亭序》,竟还承载着吴湖帆、张紫东这两位既属姻亲、又为同好的一段金石佳缘,亦可谓难得。

《思古黄庭经兰亭序》张紫东题跋(嘉树堂)

其实,在两人的金石之交中,不仅偶遇喜好相同之品时,有这样的分购互,并各为题跋;更在面对兴趣迥异者时,仍有直言不讳的探讨,且友情常存。曾经“翰墨瑰宝”影印的上海图书馆《旧拓魏志五种》,系昔日张氏赠予吴氏者,其首页有吴氏癸酉(二十二年,1933)六月一跋,即留下了这样的佳话:

余平生最嗜石刻,又最恶六朝北刻,以其任意欹侧、增减点画、横行荒谬,实为书学一大浩劫也。顾近数十年来,此道大行,所出志石亦不可胜计,书法之佳者,几百不得一二,故余家拓墨几千种而无一北刻。此虽人有嗜好之不同,究亦无多佳制耳。壬申春日,姻家适庵张君谓余曰:沙砾中也有珠玉,不可以多废少。试检旧拓者五种,曰李超,曰刘玉,曰王僧,曰刘懿,曰王偃以赠。余乃合装一帙存之。斯五石皆北刻中最上乘品,细读一过,等嚼蜡味,拓跋胡虏底鲜龙跳虎卧姿也。余之存,存张适庵之赠耳。

此外,“丛刊”所印《思古黄庭经兰亭序》册内,另有吴湖帆所记:“又见元吴炳本,有倪瓒等元人跋,同郡吴氏物,去年海外矣。辛未卒岁礮声中题。”辛未为1931年,则可推知今在东京国物馆的高岛菊旧宋拓吴炳本《兰亭序》,其流往日本,当在1930年许。而该卷内有明代沈周题记一则,虽寥寥数语,却具文献史料价值。但在今人研究中,也有以“所谓沈周题跋”表示存疑者,然读内容,沈氏述其当年过往岳家、借阅品之事,无论地点姓氏,皆与其早年事迹行实相,似无由凭空编造,故仍当为有关研究者重视。笔者二十多年前赴日访问研究期间,曾获一睹,当时录此沈氏题记的小纸片,幸犹存中,今再重抄附此,期得有兴趣者 :

此帖旧于穿山陈氏,陈氏为余内家,过必借阅。今转手于人,又幸一见,恍如梦中。物之有灵,能不偶於流俗,宜乎惟颙之得之也。沈周。

责任编辑:郑诗亮

校对:刘威

以上就是与光绪戊辰年是哪一年相关内容,是关于书法的分享。看完戊辰年是哪一年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帅氏源流总世系万旾支

西晋(公元265--317年)

1世◆昺公 字光被。晋武帝朝[注:司马炎,公元265—290年]官大司徒、黄门侍郎,右将军、散骑常侍、兵曹尚书等职。

妣 朱氏。诰封夫人。子二:聪、聆。

2世 聪公 字听德。晋惠帝二年[注:司马衷,公元291年]官左中郎。

妣 王氏。

◆聆公 字孔昭。晋怀帝永嘉五年[注:司马炽,公元311年]官邯郸令。

妣 倪氏。子三:延伯、 延龄、延康。

   东晋(公元317--420年)

3世◆延伯 字仲连。晋显宗咸康七年[注:应为成帝司马衍yǎn年号/公元342年]官会稽内史。

妣 黄氏。子三:之文、之邵、 之郇[注:xún 音旬]。

延龄

延康

4世◆之文 字季华。晋烈宗宁康二年[注:应为孝武帝司马曜yào年号公元375年]官渤海太守。

妣 尤氏。子一:孚。

之邵

之郇

5世◆孚 字处道。官太尉。

妣 苏氏。子三:鲂、 鲸、 鲤。

南北朝 南宋(公元420--479年)

6世◆鲂 字孝孙。任陕令。前五代宋文帝元嘉[注:南宋刘义隆年号。公元424—454年] 官侍中。

妣 袁氏。子二:亮、高。

鲸 官车骑都尉。

鲤 官寿春令。

妣 张氏。子二:安生,好生。

7世◆亮 字圣通。宋顺帝[注:南宋刘准年号,477—479年]召为 羽林蓝领、中书舍人。

妣 刘氏。子一:道根。

高 子二:道原、 道化。

安生

好生

8世◆道根 字巨基。官豫州刺史。

妣 徐氏。

复妣 李氏。子一:慈明。

道原 官侍御史。

道化 国子博士。

南北朝 南齐(公元479--502年)

9世◆慈明 字善之。官兵部尚书。

妣 商氏。子一:广。

10世◆广 字志广。官氾水令;以子贵诰封休宁侯。

妣 康氏。子三:万成、万登、 万锺。

唐朝(公元618--907年)五代 后唐(公元907--960年)

11世◆万成 字大五。讨贼有功,拜大司马,累迁池、庐、滁、扬 四州 都军大元帅;封休宁侯,唐封闲国公,谥忠诚。

妣 曹氏。子三:吾、镗、鐄(居濠州)。

万登 官车骑将军。

妣 邵氏。子一:磷。

万锺 官领军都尉。

12世◆吾 字振国。荫执金吾。

    妣 潘氏。子二:柄、机。

镗 荫宣武郎。

妣 项氏。子一:桓。

鐄 荫议郎。

妣 王氏。子二:梓、枢。

磷 中书舍人。

妣 赵氏。子一:樗。

13世 柄 校书郎。

妣 鲍氏。子一:禹谟。

◆ 机

妣 黄氏。子二:皋谟、益谥。

14世禹谟 字克猷。河北黜陟史。

妣 王氏。子一:文林。

皋谟 官谷城。

妣 周氏。子一:茂林。

◆益谟 举进士,官大理寺丞。

妣 邹氏。子一:平林。

15世 文林 字宝书。员外郎。

妣 吕氏。子一:怿。

茂林 举进士,兵部郎中。

妣 徐氏。子二:恺、洵。

◆平林

妣 陈氏。子一:鼎。

16世 怿

妣 曹氏。子一:良器。

洵 登进士,任京兆尹。

妣 汪氏。子一:良玉。

◆鼎 字子建。

妣 魏氏。子一:裕。

17世 良噐

妣 贾氏。子二:翼龙、拱龙。

良玉

妣 胡氏。子二:扳龙、乘龙。

◆裕 字宽夫。昭宗乾宁三年[注:唐代李晔yè年号,公元896年]任祁州刺史。

妣 张氏。子二:遇春、元春。

18世翼龙 官仆射。

妣 汪氏。子一:奉古。

拱龙

妣 史氏。子一:效古。

扳龙 官祭酒。

乘龙

妣 姚氏。子一:贽。

◆遇春 字时济。后唐庄宗朝[注:五代时后唐李存勖xù的朝代,公元923—926年]官拜左拾遗。

妣 吴氏。子一:汉琼

元春 宋州刺史。

妣 郑氏。子二:汉磷。

19世奉古

妣 毛氏。子一:圭。

效古 登进士,官校书郎。

妣 张氏。子一:壁。

贽 字见之。

妣 梅氏。子一:梦畴。

◆汉琼 字德华。后周武功中书令,官拜节度使。

妣 王氏。子二:逢原、理原。

汉磷 举进士,官给事中。

妣 韩氏。子一:本原。

宋朝(公元960--1279年) 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1127—1279年)

20世 圭

妣 杨氏。子一:庚。

壁 官秘书监。

妣 范氏。子一:阳。

梦畴 官密院使。

妣 陈氏。子一:森。

◆逢原 字深义,号大会。官宋朝(宋太祖赵匡胤时期)江陵都统制使。原籍浙江婺州

妣 张氏。赠夫人。子三:扬、挺、振 仍居浙江

复妣 叶氏。子二: 正、端 江西有帅氏自此始

逢原公与长子正公居分宁李村。江西始祖逢原葬江西宁州永斜,“仙人晒网”形,号“花坟”。张夫人附左;叶夫人附右。

理原

本原 官宗正司。

妣 抚氏。子一:枕。

21世◆正 字正甫。行大一[注:在大房中排行老大。]生?宋建隆庚申年 [注:北宋太祖赵匡胤yìn年号,即公元960年]官豫章教授。

妣 城东周氏国宝之女。生子五:鉴、敬、能、镶、镃。

[公殁]:大中祥符,庚戌年[注:北宋赵匡恒年号,即1010年],葬李林西墓坪。吊钟形。妣葬:黄沙桥港南蛇形地。(考注:此为总世系中记载最为详明的一代人。其正公尤为详明。

端 字平甫,号大行。官居河北,遂家焉。

扬 字汶激。宋天圣五年[注:北宋赵匡祯年号,即公元1028年]登王克成榜,士,翰林学士。

妣 陶氏。子二:镇、钥(居平原)。

挺 袭江陵都统制使。

妣 石氏。子三:钺、镒、燧。

振 字汝发。景佑元年[注:北宋赵匡祯年号,即公元1034年]登张唐乡磅(榜)进士,任豫州章教授,终南昌令。

妣 宋氏。子一:镐(仍居平原)

22世 镇

鉴 字国光,行小一。徙居本州之武乡排步家焉。

妣 周氏。子三:琢、钰、珍。公妣合葬黄沙港南蛇形。

敬 字行简,号明仲。行小二,生于嘉佑四年[注:北宋仁宗赵匡祯年号,即1010年]游学江东,留就寓试。

妣 周氏。子五:瑛、琮、璇、璋、洵。

公葬西基坪;妣葬村东冲埚。

能 字时性。行小三。官廸功郎。徙居本州仁乡水车家焉。

妣 万氏。子四:良、仙、兴、元。

公妣俱葬龙冈坪。

◆让 字行逊,号兼光。行小四。迁居靖安之桃源。

妣 周氏。子二:珪、璧。公妣俱葬东冲埚燕子抱粱形地。

镃 字乘时。行小五。徙居湖南。

妣 瞿氏。子一:珍。

23世 涿 字君成。行恭十。

妣 徐氏。子四:云、霄、霓、雾。

珏 字君际。行十二。

珍 字君杰。行七五。无传。

瑛 字国宝。行二十一。

妣 良原黄氏。子三:猷、谟、谋。公妣合葬并源。

琮 字君窦。行二十二。

妣 武宁叶氏。子二:安、定。公妣合葬并源。

璇 字君玉。行二十三。

妣 万氏。子三:巽[xùn 音驯]、俊、继。公妣合墓石祖。

璋 字君章。行二十四。

妣 沈氏。 子一:道立。公妣合葬茅田。

珣 字君珍。行二十六。

妣 余氏。尚书之女。子四:四九、用中、五十、骥。

公妣合葬七都沅南台头。

良 字元善。

妣 袁氏。子四:绶、绅、绾、纽。

妣 潘氏。子二:廉、宁。

妣 孙氏。子三:勤、沂、傅。

妣 钱氏。子四:盈、有、益、富。

珪 字君执。行恭九。仍居靖安之桃源。

妣 张氏。子一:世昌。

◆壁 字君完。行恭十二。迁奉新锁石, 奉新有帅氏自此始

妣 余氏。子一:世隆。

24世 云 字济霖。行三十四。

霄 字济滋。行三十六。

霓 字霖溢。行三十九。

雾 字霖润。行四十。

猷 行四十。

漠 行四十一。

谋 行四十二。

安 行三十五。

定 行三十七。无传。

巽 行三十六。

俊 字伯杰。行三十八。任武功大夫,四川兵马都监使。

道立 字务本。行三十一。

妣 吴氏。子一:宾士。

四九

周中 行三十七。宋持恩赠朝散大夫。(注:生活于宋代)

五十

骥 字伯逸。

绶 行十三。

绅 行十四。

绾 行十五。

纽 行十六。

廉 行二十二。

勤 行十七。

沂 行十八。

傅 行十九。

盈 行二十。

有 行二十九。

益 行二十三。

富 行二十五。

世昌 字伯文。行一。徙居安义皎源

◆世隆 字伯盛。行三。

妣 熊氏。子一:韬。仍居靖安桃源

25世 ◆韬 子二:光、辉 。 保义郎。

26世 ◆光 子一:安辅。

27世◆安辅

妣 魏氏。子四:宗海、宗汉、茂荣、茂英

28世◆茂英

妣 徐氏。子三:日宣、日新、日益。

29世◆日益

妣 涂氏。子二:应旂、应明。

30世◆应旂 宋嘉靖年间任江州景濂书院。

应明 徙居抚州临川

31世◆以发

妣 聂氏。子二:谦、复。

32世 ◆谦

妣 聂氏;邬氏。子一:同孙。

妣 新建吴氏;丁氏。子二:隆孙、感孙。

33世 ◆同孙

妣 港口杨氏。子四:宁、应、志、憼。

34世 宁 明永乐十一年授国子监典簿。

◆志

妣 新泽章氏。生子五:恺、悌、恢、愤、悱。

35世 ◆恺

妣 涂氏。子五:珊、莹、珫、珰、碧。

36世 ◆珫

妣 许氏。子二:公顕、公道。

37世◆公道 字秉正。号万春。行景四。生理瑞河口白鹭港招赘黄氏。後迁新建县璜溪垅遂家焉

妣 黄氏。子二:海公、湖公。

38世 海公

妣 邓氏。子三:景明、景珊、景华。

◆湖公 字用行。行圣八。生于明正德乙巳年公元一五四五年四月初七日亥时。殁于明万历己亥年公元一五九九年五月十三日午时。葬围山高堎下坤艮向。

妣 港西丁氏。生于明正德丙寅公元一五六六年十月十一日戌时。殁于明万历乙酉公元一五八五年八月初七日丑时。葬清水墎癸丁向。

复妣 李氏。生于明正德辛未公元一五七一年八月廿五日辰时。殁于明万历辛卯公元一五九一年。葬围山高堎下坤艮向。子五:景荣、景富、景贵、景贤、景魁。

39世◆景富 行福五。葬罗埇垴申寅向。

妣 田坊徐氏。葬店口庙前塘上申寅向。

子二:良才、良达 。

40世◆良达 葬朱林堎庚甲向。

妣 彭氏。葬莲花山癸丁向。

入景珊次子良迪之子世荣为嗣子。

41世◆世荣 字敬吾。行宽二。生于明万历乙酉公元一五八五年六月初八日辰时。殁于康熙戊申公元一六六八年十二月初六日戌时。葬胡周垴坤艮向。

妣 涂氏。生于明万历乙未公元一五九五年十二月初一日辰时。殁于明崇祯辛巳公元一六四一年三月初九日未时。葬缷宝山申寅向。子三:文浩、文洪、文澄。

42世◆文澄 行魁四。生于明崇祯己巳公元一六三九年六月初七戌时。殁于清康熙丙午一六六六年十一月初十日。葬胡周垴坤艮向。

妣 宋氏。生于明崇祯甲戌公元一六三四年九月。

子二:友梧、友梅。

43世◆友梧 行有二。生于清顺治公元一六五八年农历戊戌年九月初十日午时。殁于清康熙公元一七0五年农历乙酉年正月初七日巳时。葬胡周垴坤艮向。

妣 李氏。生于清顺治公元一六六八年农历戊申年四月初二日酉时。殁于清乾隆公元一七三八年农历戊午年二月初六日亥时。葬围山。子一 履瞬。

44世◆履瞬 行欧五。生于清康熙公元一六九一年农历辛未年六月十九日巳时。葬雨祈堎。

妣 刘氏。生于清康熙公元一七0六年农历丙戌年十月初二日寅时。殁于清乾隆公元一七六三年农历癸未年九月初九日酉时。葬围山。子三 启锺、启训、启钦。

45世◆启钦 字金义。行意二。钦赐登仕郎。生于清雍正公元一七三一年农历辛亥年四月廿四日卯时。殁于清嘉庆公元一八一四年农历甲戌年十月廿一日戌时。葬杉山寅申向。

妣 熊氏。生于清乾隆公元一七四五年农历乙丑年十一月廿九日时。殁于清道光公元一八二二年农历壬午年十月十三日亥时。葬杉山寅申向。

子三 佳远、佳廷、佳送。

46世◆佳远 字近和。行征一。生于清乾隆公元一七六九年农历己丑年八月十四日寅时。殁于清道光公元一八二二年农历壬午年十月初十日午时。葬杉山。

妣 李氏。生于清乾隆公元一七八0年农历庚子年九月廿八日寅时。殁于清咸丰公元一八六一年农历辛酉年三月初六日亥时。葬杉山。子四 齐政、齐坤、齐仕、齐顺。

47世◆齐政 字天顺。行五五。生于清嘉庆公元一七九九年农历己未年二月初七日辰时。殁于清道光公元一八四九年农历乙酉年九月廿八日戌时。葬围山未丑向。

妣 程氏。生于清嘉庆公元一八0二年农历壬戌年九月初五日子时。殁于清光绪公元一八八一年农历辛巳年八月初六日午时。葬杉山丁癸向。子二 国顕、国斗。

48世◆国顕 字名成。行孔三。生于清嘉庆公元一八二0年农历庚辰年十月十三日寅时。殁于清咸丰公元一八五三年农历癸丑年二月十三日午时。葬杉山。

妣 余氏。生殁不详。子一: 治享。

49世◆治享 字鹤龄。行年三。生于清道光公元一八四四年农历甲辰年十二月初九日巳时。殁于民国公元年农历一九一九己未年三月十一日未时。葬杉山巽乾向。

妣 欧阳氏。生于清咸丰公元一八五一年农历辛亥年十一月十二日戌时。殁于民国公元一九一九年农历己未年七月廿八日巳时。葬背后地坐西向东。

子六:万福、万禄、万夀、万龙、万源、万亮。

50世万福 字景介。行其二。生于清同治公元一八六八年农历戊辰年十二月初六日亥时。殁于民国公元一九二三年农历癸亥年十二月初六日寅时。葬太平山虎爪上丙壬兼午子三分坐南向北。

妣 周氏。生于清同治公元一八七三年农历癸酉年九月十二日酉时。殁于民国公元年农历癸丑年十月十八日亥时。葬背后地庚甲向。

复妣 徐氏。湖南安仁县石江徐氏。生于清光绪公元一八八六年农历丙戌年六月初二日辰时。殁于不详。

。◆万夀 字仁则。行吉七。生于清光绪公元一八七八年农历戊寅年二月十五日巳时。殁于民国公元一九四六年农历丙戌年九月十六日。葬禾场垴坐西向东。

妣 叶氏。生于清光绪公元一八九二年农历壬辰年八月廿四日丑时。殁于公元一九五九年农历己亥年九月。葬禾场垴坐西向东。子三:民绚、民纲、民縚。女二。

51世◆民縚 字织彩。行盘三。生于民国公元一九二三年农历癸亥年六月初五日丑时。殁于公元二00三年农历癸未年五月初七日戌时。葬塘尾山坐北向南。

妣 陈氏。生于不详。殁于民国公元一九四五年农历乙酉年一月初九日。葬杉山。

复妣 程氏。生于民国公元年农历癸酉年四月初四日酉时。殁于公元二00六年农历丙戌年三月廿八日。葬塘尾山坐东向西。子三:瞻礼、瞻祥、瞻顺 。女三:菊骨、梅骨、毛骨。

52世◆瞻礼 字根骨。生于公元一九五九年农历己亥年十月十二日卯时。殁于公元二00九年农历己丑年四月初二日未时。葬背后地坐南向北。

妣 程氏。生于公元一九六四年农历甲辰年八月十七日未时。子二:圣彪、圣豹。

53世◆圣彪 字玉平。号俊杰 。生于公元一九八0年四月廿二日早上六点半、农历庚申年三月初八日卯时。

妣 上官氏。内蒙古赤峰市。生于公元一九八三年农历癸亥年九月初二日卯时。

子一:德竣。 女一:涵丹。

◆圣豹 字玉华。号锦锋。文雅居士。生于公元一九八三年一月三日晚上十一点、农历壬戌年十一月廿一日子时。

妣 张氏。甘肃甘谷县磐安镇彭家巷。生于公元一九八四年农历甲子年三月十一日未时。

子一:德翊 。女一:涵韵。

54世◆德竣 字文竣。乳名朗朗。生于公元二00八年四月三日上午八点半、农历戊子年二月廿七日辰时。

◆德翊 字天翊。乳名满满。生于公元二0一三年八月十八日早上六点、农历癸巳年七月十二日卯时。

涵丹 乳名深深。生于公元二00六年十二月二十日上午十一点、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初一日午时。

涵韵 乳名媛媛。生于公元二0一一年十月五日上午十一点、农历辛卯年九月初九日午时。

一出自姜姓,炎帝后裔,得姓始祖为高一。

高姓是齐太公姜子牙的后裔,姜氏原是炎帝的后裔,那么高姓则是炎帝的后裔,高姓的血缘初祖是炎帝。

《古今姓氏书辩证》、《通志·氏族略》都讲到:“高氏出自姜姓”。炎帝是上古时期姜姓的部落首领,所以炎帝神农氏是高姓的血缘初祖。

前面已提到,相传炎帝和黄帝为同胞兄弟。因炎帝生长于姜水(渭水支流,今陕西岐山东)流域,故以姜为姓。后来,炎帝和黄帝又有了利害冲突,前后经过3次激烈的大战,炎帝又为黄帝所败。此后,炎帝部落进一步与黄帝部落合并在一起,并与部分九黎族结合成一体,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下来,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

传说炎帝是古代最早发明农业的人,因而被称为神农氏。相传当时人口多而禽兽少,衣食不足,炎帝就用木料砍削、揉制成耜、耒等工具,教人们开垦土地,播种五谷。他的儿子拄,还教人们种植蔬菜。传说他正在思索如何教人们播种五谷时,天空中纷纷下落许多谷种。他把这些谷种收集起来,播种在开垦过的土地上,以后就有了供人们食用的五谷。还有更神奇美丽的传说,说那时有一只遍身通红的丹雀,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禾苗飞过天空,穗上的谷粒掉在地上,炎帝便把它们拾起来种在田间,以后就长成了又高又大的嘉谷。这种嘉谷,人吃了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可以长生不死。

除此之外,炎帝还和人类的疾病作斗争。传说他曾经用一种叫作“赭鞭”的神鞭,来鞭打各种各样的药草。这些药草经赭鞭一打,它们有毒无毒、或寒或热,其性质就会自然显露出来,炎帝就根据这些药草的不同禀性,给人们治病。还传说,炎帝为了进一步验证药性,还亲自遍尝百草,曾在一天之内中毒70次,由此鉴别出不少有毒的药草。最后尝到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终因肠子断烂,为人民牺牲了生命。到现在,人们一见那攀缘在墙垣或篱笆边上开小黄花的藤状植物,都有了警戒,知道它的毒性猛烈,因为它曾害死过炎帝神农。据说在山西太原神釜冈,还保存着神农尝药的鼎。又说在成阳山里,还可以找到神农鞭药的场所,那山又叫神农原,或叫药草山。

炎帝看见人民衣食虽然丰足了,生活上却还有些不方便,于是又叫人民成立市场,把彼此需要的东西在市场上互相交换。那时没有钟表,也没有别的记录时间的方法,凭什么来定交换的时间呢人们不能丢弃了工作整天在市场上老等呀!于是炎帝又教他们以太阳升起的高度为标准,太阳当顶时就进行交易,过了这段时间就散市,大家使用起来感觉着又准确、又方便,人人都很喜欢。

传至西周时,姜子牙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时人称齐太公。

齐太公是炎帝的后裔,所以称炎帝为高姓的血缘初祖。齐太公,本为姜姓,字子牙,俗称姜子牙。他的祖先因协助大禹治理水土有功,在虞舜和夏禹时,被封在吕(今河南南阳西),其后人即以吕为姓。齐太公,名尚,后人又称为吕尚。据史书记载:齐太公的家族到夏商时已开始衰落,他就生活在贫困之中。他虽然极有才学,时常想把他的本领施展出来,可是他的大半生几乎都是在默默无闻,贫困而颠沛中度过了。他曾在朝歌(今河南淇县)屠过牛,又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开过饭铺。当他的精力已经明显衰退的时候,他才不得不到渭水来,在水边盖上一间茅屋,以钓鱼为生,糊口度日。可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有这么一个隐隐的希望:有一天会遇见明君,使他满腹的经纶抱负,能够最后得到施展。可是一年一年过去了,他的须发终于由斑白而全白,石头上他投竿抛饵、两膝跪踞的地方已经有了深深的凹下去的两道印痕,而希望之中的明君脚音还是渺茫。最后他连这一点仅存的希望也打算抛去,准备做一个他并不甘心做的(氵因)波钓徒,隐遁终身。却不料就在这心如死灰的当儿,他看见一个黑而长的王者打扮的人向他身边走来,一幕戏剧性的会见开始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以他政治家的慧眼卓识,很快就认识到此人就是他要寻访的那位大贤。周文王说:“我的先祖曾说‘将来有圣人来周,周就会兴旺起来。’你就是我太公所说的圣人吧!”从此,人们即称吕尚为“太公望。”周文王西伯请齐太公上车,一同回国都,并任命他为太师(掌管军队的武官)。

此后,齐太公辅佐西伯收揽人才,整顿内政,扩充军备,南征北讨,为奠定伐商的基础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周文王西伯自从得到齐太公姜子牙后,把附近的几个小国都吞灭了,都城从岐下(今陕西省岐山县以北)迁到丰(今陕西省户县以东),一步一步逼向商朝的都城朝歌。西伯死后,他又协助武王灭商,冲锋陷阵,建立了赫赫的功勋。所以武王大封诸侯时,封他于齐,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齐太公就成了周朝时诸侯国——齐国的开国君主。

姜太公对周武王开国有功,在周武王大分封时被封于齐地,建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在泰山和渤海之间的薄姑氏故地建立齐国。辖境在今山东省东部和北部地区,包括泰山以北黄河流域及胶东半岛地区。从姜太公的8世孙(亻奚)(即高(亻奚))受姓高开始,高姓在齐国中就有了重要的政治地位,高氏和国氏、弦氏、晏氏4家是齐国中最大的奴隶主贵族。所以,古代时高姓在今山东临淄一带拥有相当大的势力。

太公望到齐后,修明政治,尊重当地百姓的风俗习惯,精简繁琐的礼节,并利用处于海滨占有捕鱼和制盐的优势,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使国家迅速繁荣富强起来,附近的居民纷纷迁来定居。后来,他还获得了征伐天下诸侯的权力,凡违抗周王室、不尽忠职守、或有过失者,他可以出兵代表周天子予以惩处,他因此灭掉了东方小国,使齐国成为辅佐周王室控制渤海沿岸和莱夷地区的主要力量。

传至六世孙文公吕赤,有子授封于高邑(今河南禹县),称公子高。周代齐国地位最为崇高的上卿便是国、高二公,他们的任命由周天子直接授予,公子高的孙子(亻奚)在齐国为上卿时,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朋友。后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亻奚)联合管仲等大臣一起平定内乱,洙杀公孙无知,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因(亻奚)的功劳,便赐他以王父字为氏,称高(亻奚),其后遂以高为氏,是为山东高氏。

高(亻奚)字敬仲,他是齐国的正卿,在齐国有很高的地位。当时他和齐襄公之子公子小白的关系很好,在齐襄公被杀后,高(亻奚)氏密诏在莒(今山东莒县)的小白回国即位,立其为君,即齐桓公。此后他与管仲等一起治理国政,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他因对国家有功,齐桓公封他世代为上卿。从高始,高姓在齐国中拥有较重要的地位达200多年。

高侯生一子名庄子虎,庄子虎生顷子,顷子生宣,宣生一子名固。高固(前582年)时高氏在齐国的政治地位又显赫起来。高固在齐惠公、齐顷公时为齐国的上卿。他曾在齐国与晋国的战争中为齐国立过功。史载顷公十年(前589年)鞍之战前,他只身进入敌营,向晋军扔石头,并抓住一个晋兵,然后坐上敌人的战车,把桑树根子系在敌人的车上,以示与其它敌车不同。回到齐营后,巡行演说:“要勇气的人可以来买我剩下的勇气。”大大鼓舞了齐军斗志。

高固生一子,名厚。高厚为齐景公时大臣。他曾担任过太子光(齐庄公)的老师。在齐灵公改立牙为太子后,高厚又受灵公之托,辅佐太子牙。但此时高厚已身不由己地卷入了齐国上层集团的斗争。在他任太子傅之职时,曾和国氏一道将崔杼驱逐到卫国,不

久,崔杼趁灵公病危时,迎立太子光即位,为报私人恩怨,崔杼派人杀了高厚。

高厚之子高丽,在齐国没什么政绩。高丽生一子高止。高止,字子容,为春秋时齐国大夫。曾与各国大夫一同为杞文公营建新都。但因他喜欢生事,又居功自傲,独断专权,齐景公四年(前544年)被宗室大臣公孙虿、公孙灶放逐到北燕。高止之子高竖,占据他的封地卢(今山东长清西南)发生兵变,后在齐军围攻下被迫将封地卢交还公室,逃亡晋国。至此,高固这一支系在齐国失去了政治优势。

在高固的后代失宠的同时,高(亻奚)的另一支系则接着又在齐国兴旺发达起来。在高止被放逐到燕国,高竖又据卢邑反叛之时,齐人以高偃的先祖贤良,立高偃为高氏继承人,此后,高偃的后代在齐国拥有上卿的地位。高偃之子高张(即高昭子)是齐景公时的大臣。他多次奉命出使他国,曾与各国诸侯共修成周王城。后与国夏一起率师伐鲁。齐景公病重时,命他和国惠子立荼为太子。景公死后,他们立荼为齐国国君,即晏孺子(前490——前489年在位)。第二年,田乞与诸大夫起兵攻人王宫,高昭子为了救护国君,而被田乞杀害。高昭成为“姜齐”国一名忠臣。

高昭之子高无邳(一作高无丕),亦为齐国大夫,他于齐荀公元年(前485年)与国书一共讨伐鲁国。当鲁国会同吴国一同进攻齐国时,高无邳率领军队与吴国军队在艾陵(今莱芜东)展开大战,结果,齐军被打败。前472年又率师抵御晋军的入侵。在齐国末年,他为保卫姜齐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高无邳在高氏于齐国失宠之后,就逃奔到北燕(在今河北省大兴县东南)。

当时齐国新旧贵族的斗争很激烈,主要是在田氏、栾氏、高氏、鲍氏、崔氏、庆氏等十几个大宗族中展开的。原来,齐国的政局为旧贵族栾氏(即逃难到齐国的晋国栾氏的后裔)、高氏霸占。春秋中期,田氏势力逐渐强大,他们采取在向贫苦民众发贷时,用大斗借出、小斗收入的办法,很得民众拥护。田桓子就利用栾氏、高氏的弱点,联合鲍氏,于公元前 532年打败他们,从此这两个宗族就一蹶不振了。40年后,田桓子之子田乞,于公元前490年,又联合一些小的贵族再次进攻高氏,把公室和高氏、国氏的联军打败,杀了大批贵族,国夏逃亡到莒,高张、弦施、晏圉逃亡到鲁。高氏势力再次遭到沉重打击。到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立为齐侯,并改元,自此,由姜姓所建立的齐国为田氏取而代之,故称为“田齐”。“田齐”建立后,高氏在齐国的政治地位已基本丧失。

高(亻奚)的后裔有一部分走出齐地,迁居到了其它地方。高无邳迁居到北燕国(在今河北省大兴县东南);高(亻奚)十世孙高量,为宋国的司城(六卿之一,执国政,掌治城廓)后来就徙居到楚国(今湖北江陵县西北);高量的十世孙高洪,东汉时,为渤海太守,于是就定居在渤海蓓县(今河北景县)。高洪的家族为当时的望族,子孙传衍甚多。于是高氏便以渤海为郡望。

齐国高氏的先祖高克、高渠弥在高(亻奚)受姓高之前,已在郑国当官,所以《古今姓氏辩证书》卷11上说:“齐之高氏其先已仕郑。”

高克是郑国大夫,但他不太受郑人欢迎。史书记载,闵公二年,郑人让高克率军屯兵于河上,过了很久一段时间还不下诏让他撤回,最后高克师溃而归。高克气愤之下投奔了陈国。

与高克相比,高渠弥则在郑国受到郑庄公的爱戴,他还积极参与了郑国皇室内部的斗争。高渠弥当时是郑国执掌军政大权的大臣,曾为郑庄公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前707年(郑庄公三十七年),周桓王以郑庄公不去朝见周王为由,亲自率领周王室军队及蔡、卫、陈虢四国的军队攻伐郑国,高渠弥率领中路军迎战于(纟需)葛(今河南长葛东北)大败周王军队。

后来当郑庄公的太子忽继位为郑昭公后,形势已对高渠弥不利了。因为在忽当太子时,其父郑庄公想立高渠弥为卿,可是忽厌恶高渠弥,劝庄公不要任用高渠弥。庄公不听,最后还是用高为卿。所以郑昭公忽继位后,高渠弥一直战战兢兢,担心昭公杀掉自己,这种担心一直持续了一年多。最后,高渠弥决定先发制人,公元前695年,高渠弥便趁与昭公一起出外打猎的机会,在野外将昭公射杀。

高渠弥射杀昭公后,将郑昭公的第三子子璺立为郑国国君,高渠弥仍为朝中重臣。他陪同子璺去参加齐襄公主持举行的首止(卫地,今河南睢县东)诸侯会盟,在盟会上子璺为不拜谢齐襄公,齐襄公大怒,在盟会时暗中布置下伏兵,将子璺杀死。高渠弥从首止逃回郑国,与大夫祭足相谋,把当时正在陈国的子婴迎回,继立为郑国国君。子婴在位期间,高渠弥仍掌握朝中大权。在子婴被杀,郑文公继位之后,高渠弥在郑国的政治生涯结束。

高克、高渠弥的后裔情况,文献没有记载。

二以王父字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

百家姓鲍之前的念什么

鲍 氏 探 源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