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镇的地理
50年代初期, 全镇粮食平均亩产61公斤,总产376万公斤。70年代末,全镇人民以整山治涝为主, 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77年,该镇东风湖治涝207公顷,修路34条,总长126公里;改河一条,长14公里;改沟两条,长38公里;修建筑物63座。共搬动土石方40万立方米,用工1528万个。1978年冬,苍马山会战工程,治理面积106平方公里,共整地1667公顷;修路118条,总长105公里;筑地堰3000米,长465万米;挖筑排灌沟渠143条,长1036万米;造地19公顷,建中小型水库1 0座,塘坝26座。 共计投工2228万个,搬运土石方6665万立方米。治理后,粮食产量成倍增长,1978年粮食平均亩产199公斤,总产127626万公斤。2000年全镇粮食平均亩产658公斤,总产50778万公斤。50年代初期全镇农业总产值110万元,1978年891万元,进入90年代以后,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由传统型农业逐步向经济型农业发展。特别是恒利食品公司成立后,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了圆葱、胡萝卜等露天创汇蔬菜种植。2000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05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7868万元。林果业总产值1019万元, 畜牧业总产值3082万元,渔业总产值430万元。耕地面积6177公顷。 农作物播种面积56249公顷,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959公顷,经济作物2329公顷。粮经作物产值比为4∶6。
植桑养蚕业:系该镇传统的农业项目,1949年前境内南部即有植桑养蚕业户。70年代以后桑园面积迅速扩大,在植桑技术上改变了千百年来高干、稀植的做法,实行成片矮化密植,增加了桑叶产量。在饲养方法上,由自然温度饲养、高温干燥饲养发展到塑料大棚保温保湿育养,改变了过去以春蚕为主秋蚕为辅的做法,实行一年五育, 有效地提高了桑叶的利用率和产茧量。2000年全镇植桑面积367公顷,年产茧45万公斤,人均年增收200余元。 工业:临沭地方的早期工业,主要是家庭手工业和手工作坊。1940年,临沭一带在民主政权的鼓励和扶持下,工商业、纺织、酿酒、碾米、做鞋、铁木业都有所发展, 到50年代初期,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52人。20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1977年建成装卸队、农机修配厂;1978年兴建石灰厂、采石厂、运管站、鞋厂、 条编厂,当年全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050人,实现产值2708万元,实现利税26万元; 1983年建成家具厂、预制厂、砖厂、副食品厂,工业产值达到500万元。进入90年代后,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迅猛发展,陆续建成丰收化肥厂、华丰化肥有限公司、恒利食品有限公司、雷华塑编有限公司等一大批私营企业。到2000年,全镇复混肥生产厂家已达到8家,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成为全镇工业的主导产业。其它私营企业95个,主要有蔬菜加工、建筑、建材、条柳编、五金铸造、矿泉水、皮革等生产行业, 年缴税额超过10万元的达到38家。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7100人,实现产值63亿元,利税6400万元。
复混肥:该镇的复混肥最早在1992年由镇供销公司的高文班生产。1995年扩大生产规模, 设立了华丰化肥厂东厂,生产能力5万吨,当年实现产值2000万元,利税200万元。 1997年丰收化肥厂成立,生产能力10万吨。接着,农家乐化肥有限公司、兴四化肥有限公司、第一复合肥厂、农友化肥厂、金大地复合肥有限公司、鲁丰化肥有限公司等相继成立,年生产能力120多万吨,年产值48亿元,利税5000万元。
建筑业(或其他工业产业) :从业人员3000人,实现总产值3500万元,实现利税340万元。 晚清和民国年间,教育非常落后,教学设施很少,劳动人民95%以上为文盲。 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5%。1937年,境内有国民初级小学3处,招收学生110余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因战乱国民小学相继停办。1941年开始办抗日小学,1943年境内有抗日小学17处, 学生770人。1944年,抗日根据地实行教育改革,绝大多数抗日小学改为“庄户学”。至1949年,境内有小学8处,学生265人。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开。1950年,临沭一小建成,始设4个教学班,95名学生。1953年创办临沭中学(后改临沭一中) 。至1953年,百户以上的村庄一般都设有小学,初步形成“区中心完小--乡学区完小--村小”三级教育网。1976年,该镇凌山头村率先办起了第一座幼儿园。1983年全镇有小学31处, 学生4935人。入学率达987%,联办中学4处,在校学生1265人。农民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12岁至40岁的混合教育率已达80%。2000年,全镇有小学24所,在校生12000人,中学2所,在校生5000人。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及学校设施经省级验收均达标,先后为国家输送大中专生658名,其中本科生76名,专科生125名。
20世纪70年代后, 科技事业迅速发展。1974年3月,该镇王庄大队在全县率先建成沼气池一座。省、地有关部门在此召开现场会,并拍成科教**。1977年后,宋桃园、 王庄、彭桃园、毛桃园、前杨楼基本实现了沼气化。1984年成立了料普协会。2000年,全镇新建沼气池384个。后崔街秸秆气化技术在全市推广。2000年,全镇有科技人员225名。
该镇民间传统艺术丰富多彩,有秧歌、龙灯、高跷、旱船等。1973年建成了文化站,1975年建成广播放大站,1985年成立**队。1958年成立夏庄医院,有医务人员45人。1983年全镇有医务人员76名,其中中西医师7人,护士20人,乡村卫生室33处,医务人员34人。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2000年,全镇中心医院拥有正式职工106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员38名。该院下设6个分院,32个诊所,有门诊楼2座,病房楼和急诊楼各1座,设有温馨式病床100张。
境内中小学体育活动空前活跃,除设有体育课外,尚有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眼保健操等。每年春秋两季都举行体育运动会,机关及企业干部职工每年都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如篮球、排球、乒乓球、象棋等各种比赛。尤以篮球活动开展最为广泛。 临沭镇驻地在明代只是一个小村,40年代逐步形成了禚村、东北村、东南村、西北村、西南村、西南庄6个紧密相连的自然村。全镇约600户,3000人。房屋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多为乱石基、泥土墙、木构架、草屋面,95%的农民人均居住面积三、四平方米。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农村建房“灯笼架”、“四不露毛”的多起来。7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民房越盖越好,人均住房面积达到67平方米。农村建房多为房宽6米到7米,檐前带走廊的房子。很多富裕户盖起了小楼。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26平方米。
1982年9月, 临沭县城市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准。规划实施后,镇驻地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至1985年,共拓宽取直了9条骨干街道,增建了振兴桥;楼房建筑面积由1978年的10座增加到72座;城内绿化覆盖率达到26%;自来水日供水量3000吨,供水普及率60%。1995年后,镇村路全部铺上柏油,实现路面硬化。2000年,镇政府驻地对外交通四通八达。二、三产业有机械制造、化工、建材、五金、酿造、印刷、供电、邮政、电信、交通运输、饮食服务等行业。临沭镇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展现出繁荣兴旺的小城风貌。 苍山主峰位于镇驻地东北方向4公里处,海拔3947米,为全镇最高点,面积5平方公里。古人云:“登斯山以观东海,海天交融,沧茫无际,是谓苍山”。
苍山东与马山、草山、冠山、演武山依次连接,绵亘数十里,组成苍山山区,故有“苍马草冠演,五山一线穿”之说。苍山北面挺拔峻峭,陡岩石壁,从远望去,有“砥柱触天”之观。山上怪石嶙峋,石色青白;山谷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幽谷清涧,鸟语风声,景色迷人。晨曦傍晚,雾霭腾腾,诗情画意。阴雨天气,云雾缭绕,青山祥云,互相掩映,时隐时现,古人誉之“苍山叠翠”。《沂州府志》把“苍山叠翠”列为沂州八景之冠。历代文人墨客,登山游览,多有作词赋诗盛赞者。
苍山山区有许多名胜古迹。苍山有牛口峪,马山有抗金寨,冠山有凤山洞,演武山南有三清阁和银杏树。牛口峪位于苍山东麓,其间窦相公祠、窦王坟等遗迹尚存。马山抗金寨, 今尚存断壁残垣,高3尺,长数十丈。凤山洞,位于冠山顶峰偏北部,因冠山又叫凤山,所以称凤山洞;洞口面向东北,又叫朝阳洞。旧志载:“洞二,上下如层阁,容积不逾方丈,而中有天然石塌、石椅,上洞有石乳,滴滴不绝”。洞右刻有“凤山洞记”四字。洞北有“三清阁”,院中有银杏2株,其中1株40年代被伐,现存1株,主干周5米。阁西有大晋八年石碑,记载该树为徐则、尹喜所植,洞为二隐士处。树龄距今已逾千年。1998年,苍马山风景区被定为省级风景旅游区。 位于李蒿科村中。 树高9米,干高3米,树干周长35米,遮阴70平方米,枝叶茂盛。推定为元末明初栽植,树龄500年以上。
李蒿科社区是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132900101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1329。邮政编码为276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39,车牌号码为鲁Q。李蒿科社区与曹村社区、富民社区、利民社区、河滨社区、兴隆社区、孙蒿科社区居会村、薛疃社区、振兴社区、苍河社区、镇北社区、崔蒿科社区居会村、花园社区、苍源社区、于店社区、益民社区、后杨楼村、孙岭村、西河口村、龙河村、山西村、前官庄村、曙新村、兴安社区、桃官社区、苍前社区相邻。
李蒿科社区附近有滨海革命烈士陵园、冠山风景区、苍马山旅游度假区、夹谷关旅游区、沭河古道景区等旅游景点,有临沭柳编、临沭花生、常林钻石、临沐太子参、临沭绿茶等特产。
李蒿科李氏
江苏省蒲汪由山东省郯城县高峰头镇蒲汪迁入,具体年代不详,按照郯城蒲汪李氏排行,宰、相兄弟二人为十三世,十三世以上始祖名讳待考。
郯城蒲汪李氏为明初大槐树移民,距今已600多年,始祖携四子分居临沭郯城两县四地:蒿口、沟头、蒲汪、栗行。分别为现临沭县李蒿科街道、临沭县郑山镇沟头、郯城县高峰头镇蒲汪一村二村三村、临沭县南古镇前后栗行。现今分布临沭、郯城、临沂市河东区、莒南、东海、赣榆等地,为当地的豪门望族。
在东海的分布已知的有李埝、昌梨、金塘、窑湾、杨圩石榴蒲汪、东新庄、西新庄、浦南蒲汪、李埝、甘汪、窝子、双湖、马林,其中昌梨、金塘、窑湾、杨圩为石榴蒲汪迁入
桃林为李昌梨迁入
现在增加关汪大小石埠大李桃西都为蒲汪李
注:本贯为李蒿科
蒲汪为支系
李蒿科村不再搬迁。
经调整,在新罐区投入运营前,拟采取拆除、停用现有罐区或暂将现有罐区储存量降至风险允许的可控范围内,待新罐区投运后,立即将原有罐区全面拆除,原承诺的园区周边外围的琅琳居、李蒿科村、兴华学校不再搬迁。
对被征收房屋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起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选择货币补偿、在规定时限内搬迁的,补偿金额按房屋评估价格不超过10%奖励。
明洪武四年,河南博爱唐村李氏始祖李清江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凤凰村聚大槐树荫,应诏徙居古河内怀庆府唐村,“蒙霜露而居焉,当是时,垦田构室几费艰辛”。因唐村紧依三教圣地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寺内僧道为洪洞移民舍食传拳,唐村李氏一族自然“祈三教圣灵,拜谢寺内僧道舍食传拳养脉恩矣”。自始祖李清江起垦田、练拳养脉,不稍懈怠。
据《家谱》记载,李氏一族徙居唐村后,从始祖到七世祖,人丁渐旺,家族兴盛,渐渐融入当地生活,并不断受到千载养生及三教思想的影响,耕田业习文武,安贫乐道。直到八世祖分为东西南北四院分辈续字后开始走出家门,化名隐籍,传拳养生。明清两代李氏族人外出传拳分列于后:
八世:李自旭,贡生,山西、山东传拳。李自奇,庠生,拳师,崇祯年山西、陕西传拳。李春茂,万历年贡生,生于隆庆二年八月,卒于康熙五年九月,练无极养生功,十三势拳剑、枪、箭艺,游教传拳于晋、鲁、陕、浙、湖、广数省。
九世:李旺,庠生,生于万历二十二年,山西教书传拳。李牟,庠生,崇祯七年随父李自奇陕西、山西传拳。李仲,贡生,生于万历二十六年,曾在开封杞县、浙江传拳。李信,字岩,开封杞县传拳。李罄,拳师,生于万历十七年,山西传拳有名。李馨,拳师生于万历二十一年,京师传拳。李佩,庠生,生于隆庆元年,一生教书传拳,京师有名。李倬,庠生,生于万历元年,一生教拳,山西、山东,京师弟贤数千,十三势,太极养生功扬名武林。
十世:李怀熙,生于天启四年,湖北练武传拳。李怀启,生于天启二年,湖北练武传拳。李怀元,生于天启六年二月,湖北读习文武传拳。李怀功,拳师,其父李牟被冤杀后依李仲避浙江李俊府书社习拳成师,后往福建传拳。李怀兴,生于崇祯六年,庠生,山西传拳。李元清,拳师,办武学堂传太极养生功。李元钦,生于明崇祯三年,早年随父浙江读习文武,十三势拳,剑,枪法有名,一生以传拳为生。李元臣,生于崇祯六年,早年随父浙江读习文武,先后在安徽与河南武阳传拳育弟。李占熬,生于崇祯八年,早年随父浙江读习文武。李元善,生于明崇祯十五年,早年随父浙江读习文武,习十三势拳,剑,枪法,武堂训导,先后在开封,济源,山西,教书传拳,门弟数千。李元明,生于崇祯十七年,早年依父浙江读习文武,太极养生功,十三势拳,枪有名,杭州武林夫妻武功高手。李元祯,生于崇祯四年,早年随父浙江读习文武,育门弟数千。李元祥,生于崇祯八年,早年随父浙江读习文武,先后在浙江,山西传拳。李怀文,生于明崇祯十三年,早年依父浙江读习文武,先后在浙江,安徽,湖,广传无极拳,十三势,门弟数千。
十一世:李如桧,生于康熙四年,千载寺习拳,山西传拳为生。李如桂,生于康熙十年,山西传拳。李如椿,生于康熙十八年,千载寺习拳,济源教书传拳。李如檀,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千载寺习拳,传无极拳,江南名师。李如杰,生于康熙十年,南阳传拳有名。李如海,生于康熙七年,浙江传拳,弟子数千。李如清,生于康熙十二年,山西,山东传拳传剑有名,弟子数千.
以上只是《李氏家谱》记载的有名有姓在外教书传拳育弟唐村李氏族人的初略统计。
临沭镇的地理
本文2023-11-11 12:51:5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57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