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和蒙古族的相关资料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1浏览:2收藏

哈尼族和蒙古族的相关资料,第1张

  哈尼族大多居住在海拔800至2500米的山区,主要从事农业,梯田稻作文化尤为发达。墨江的紫胶,产量居全国之冠。西双版纳僾尼人居住的南糯山,是饮誉中外的普洱茶主产地之一。逶迤连绵的哀牢山,有茫茫的原始森林和许多受国家保护的珍禽异兽。红河自治州个旧市,是闻名我国的“锡都”。

  哈尼族基本上是农作经济,各地哈尼族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哀牢山、无量山地区以水稻为主,兼种旱稻,澜沧江流域以旱稻为主、兼种水稻,前者经济较发达,后者经济较落后。

  千百年来,面对高山峡谷的生存空间,哈尼人民创造、总结出一套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他们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把终年不断的山泉溪涧,通过水笕沟渠引进梯田。到了初春,形状各异的大小梯田盛满清泉,在明媚的阳光下,山风微吹,波光粼粼;三四月间,层层梯田青翠欲滴,宛如一块块绿色壁毯;夏末秋初,稻谷成熟,放眼望去,一片金黄。这简直就是一幅变化奇巧、简朴秀美的水墨画。

  哀牢山哈尼族有句俗话:梯田是小伙子的脸。小伙子美不美,主要看他造田做得怎么样,若是他筑埂、铲堤、犁耙田样样来得,就会得到大家的称赞,并赢得姑娘的爱慕。姑娘美不美,关键要看她在梯田里做的活计好不好。

  梯田是哈尼族重要的衣食之源,因此,他们对水特别珍惜。为了不误农时,自古以来就有“刻木定水”的民约:根据一股山泉所能灌溉的面积,人们友好协商,拟定每块田应得的水量,按水流流经田地的先后顺序,在水沟与田块的入水口处设一横木,并在横木上将那块田应得的水量刻定位置,让水自行流进田里。

  哈尼族家家户户还习惯在梯田里养鱼。阳春三月栽过稻秧后,人们投入鱼苗,任其自然生长。深秋时节,在收割稻谷的同时,一箩箩鲜鱼便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水牛是耕种梯田的得力助手,所以哈尼族的敬牛习俗经久不衰。母牛生下牛犊,全家即上山觅割嫩草喂它,有的还加喂肥肉和红糖水;如遇冷天,不惜用旧衣服、棉絮为之包裹御寒。牛犊生下的第三天清晨,主人家将蒸好的一大甑子糯米饭放在牛厩前,按家中人口和水牛母子数字,捏制如碗大的若干饭团,给牛各喂一团后,家人分取一团就地食用。此俗意味着人、牛地位平等。

  哈尼族所居之处皆有梯田。但最能代表其耕作水准的是哀牢山区的哈尼族梯田。从村寨边至山脚河谷的整个下半山,都是层层梯田,哈尼人民依着山势利用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使开挖的梯田每层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但却错落有致,互相沟通,它们一层层、一条条,一磴磴、一块块,大者10来亩,小者如桌面,少则数十级,多则上千级,秋后稻收,清水入田的时节,在朝晖夕照下闪动着魔镜般的光彩,搅起了无数惊心动魄的亮块。这是哈尼族人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代复一代持久不懈,乃至千年的不停劳作,使群山改变了模样,打磨成了举世无双,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地艺术品,它蕴涵着哈尼族的全部历史和希望。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思茅地区一带自古盛产茶叶,树龄在1700余年的野生古茶树,就生长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县,经茶学界研究,这里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家乡。茶学界认为,百濮是最早栽培茶树的民族,哈尼族向百濮学习种茶育茶,并把这一技术发展到很高层次,创造出以“普洱茶”为代表的哈尼茶文化。

  哈尼族人民热爱生活,妇女服饰绚丽多彩,斑斓夺目,衣料以黑色、蓝色为主,个个妇女都会刺绣挑花,衣襟、袖口、裤边都要用各色彩线绣上种种图案,飞针走线,技艺精湛,色调对比强烈,并用银链、银币、银泡作为胸饰和腰饰,头上戴的是用红、黄、蓝、白各色毛线扎就的花冠,缀以各种式样的银质头饰和彩珠,喜庆节日穿在身上,满身华丽,美不胜收,形成一道特有的民族风景线。男人的衣服相对来说要简单得多,而且大多数已经汉化。

  哈尼族服饰

  哈尼族的服饰,因支系不同而各地有异,一般喜欢用藏青色的哈尼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裹头。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身或穿长裤或穿长短不一的裙子,襟沿、袖子等处缀绣五彩花边,系绣花围腰,胸佩各色款式的银饰。

  红河县部分地区叶车妇女的服饰独具特色。妇女头戴白布缝制的尖顶软帽,后面一截燕尾边沿绣有精美的花纹;上着靛青色对襟短袖宽口土布衣,无领无扣,用10余厘米宽的五彩腰带围腰;下穿紧身超短裤,视短裤紧勒至现出臀部原形为美,短裤以下全部裸露。直至不久前,不管夏日寒冬,她们都凭此打扮下田耕作、上山砍柴。被称作“拉八”的短裤,深为少女喜爱。她们自裁自缝,穿时裤口紧贴大腿一层层向臀部上卷并向内别,最后短裤绉褶成了七道的倒“八”字形。

  叶车女子向以多衣为荣,因为它表示家庭富裕又显得好看。上衣分外衣、衬衣、内衣三种,通常在内衣下摆处加数道青蓝色假边,显得鳞次栉比,令人目眩。不过,到了年节喜庆之日,姑娘们就真的多衣了:七件外衣、七件衬衣、一件内衣。同时,手戴银手镯,胸前挂一对银链,腰的两侧挂银片和银泡泡,走起路来叮当作响,显得多姿健美。

  这种古朴奇特的装束来源于它的历史传说。相传很早以前,叶车人由昆明附近南迁时,被强族围困,为求生存,他们将男子用锅灰抹黑面部,女子则改穿短衣裤,分多路出击,突围终于成功,最后迁入今滇南各地定居。为了纪念这次突围,叶车妇女便将那时的穿着沿袭下来了。

  哈尼人住的蘑菇房

  传说远古时候,哈尼人住的是山洞。后来他们迁到一个名叫“惹罗”的地方时,看到满山遍野生长着大朵大朵的蘑菇,它们不怕风吹雨打,还能让蚂蚁和小虫在下面做窝栖息,他们就比着样子盖起了蘑菇房。

  蘑菇房,顾名思义,就是住房状如蘑菇。它的墙基用石料或砖块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在其上用夹板将土舂实一段段上移垒成墙,最后屋顶用多重茅草遮盖成四斜面。内部结构,通常由正房、前廊(相当于正房前厅)和耳房组成。分二、三层的蘑菇房在建筑设计上别有风韵:前廊与正房前墙相接,耳房与正房一(两)侧相连;前廊与耳房顶部均为坚实的泥土平台,它既可休憩纳凉又可晾晒收割的农作物;正房二层全部用泥土封实,然后在三四米高处再铺盖茅草顶。二(三)层至屋顶的空间称“封火楼”。封火楼通常以木板间隔,用以贮藏粮食、瓜豆,供适龄儿女谈情说爱和住宿。最底层用来关牲畜,堆放农具。中层用木板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一常年生火的方形火塘。客人来了,主人就围坐在火塘边,让你吸上一阵长长的水烟筒,饮上一杯热腾腾的“糯米香茶”,喝上一碗香喷喷的“闷锅酒”。趁着酒兴,主人敞开嗓子,向你展示哈尼人质朴、嘹亮的歌声,祝愿宾客吉祥如意、情深谊长。

  蘑菇房经久耐用,冬暖夏凉,在我国民居文化中独树一帜。它与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多姿的梯田,构成了一幅奇妙的哈尼山乡壮景。

  [编辑本段]风俗习惯

  哈尼族葬礼

  在哈尼族的人生礼仪中,葬礼是最为隆重的,哈尼族认为:“人生在世一辈子,死在阴间得永生”。因此,死仅仅是跨向另一世界的门槛,人的灵魂永不灭,因而要举行盛大的葬礼。

  哈尼族葬礼中一般都有吃临终饭、续气、鸣枪宣告、易床、停尸、净身穿寿服、钉棺等一系列仪式。其中哭唱挽歌是最重要的部分,它贯穿了丧葬活动的始终。对挽歌唱词掌握得多寡深浅,无形中也成了衡量哈尼女子是否聪颖能干的尺度之一。姑娘**一遇丧事,便群起聚集丧家,实地摹仿学习。因而整个场面,真假哭声混杂而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然而一曲丧家哀歌唱下,也足以让每个听者潸然泪下。

  出殡前两天,丧家要请有名的摩匹(祭司)给死者念育“指路经”和家谱,眼睛半睁半闭,手拿一把竹筒,每念完一段,竹筒便在地上“咚、咚、咚”敲击几下。归途中还须知道祖先名字,故摩匹也要不断念诵家谱,这样,死者才会顺利得到祖先承认。

  哈尼族葬礼中还有最引人注目的盛大仪式“莫搓搓”,一般都是为正常死亡的高寿男女举行的。出殡前夜,青年男女在丧家附年燃起箐火,敲锣打鼓。年轻人眉目传情,歌声舞影,通宵达旦。哈尼山寨平时严禁有关性内容的玩笑在异性或亲戚面前出现,然而,在“莫搓搓”之夜,完全代之以生死融、哀乐共有的景象,而这恰恰体现了哈尼族的人生理念:死,意味着生,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个人躯体的死亡和消失,不应成为民族群体衰落中喻示,而应当成为这个民族嬉体永生与和繁荣的契机。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客来敬茶是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蒙古语称交和)、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待客: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有些地区用手扒肉招待客人,还有一定的规矩。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尊老爱幼: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孩子。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

  唱歌: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达旦。热情好客: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

  选猎狗:蒙古族有猎狗打猎的习俗。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选留一只好猎狗——“台格”,也就是经阉割的短毛细狗。选留猎狗要注重好的品种,即从良种小狗崽中挑选腰身长,尾巴长而匀称,听觉灵敏,视力敏锐,动作敏捷,跑起来快的小狗作猎狗。

  问候: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葬礼

在哈尼族的人生礼仪中,葬礼是最为隆重的,哈尼族认为:“人生在世一辈子,死在阴间得永生”。

因此,死仅仅是跨向另一世界的门槛,人的灵魂永不灭,因而要举行盛大的葬礼。

哈尼族葬礼中一般都有吃临终饭、续气、鸣枪宣告、易床、停尸、净身穿寿服、钉棺等一系列仪式。

其中哭唱挽歌是最重要的部分,它贯穿了丧葬活动的始终。

对挽歌唱词掌握得多寡深浅,无形中也成了衡量哈尼女子是否聪颖能干的尺度之一。

姑娘 一遇丧事,便群起聚集丧家,实地摹仿学习。

因而整个场面,真假哭声混杂而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然而一曲丧家哀歌唱下,也足以让每个听者潸然泪下。

出殡前两天,丧家要请有名的摩匹(祭司)给死者念育“指路经”和家谱,眼睛半睁半闭,手拿一把竹筒,每念完一段,竹筒便在地上“咚、咚、咚”敲击几下。

归途中还须知道祖先名字,故摩匹也要不断念诵家谱,这样,死者才会顺利得到祖先承认。

哈尼族葬礼中还有最引人注目的盛大仪式“莫搓搓”,一般都是为正常死亡的高寿男女举行的。

出殡前夜,青年男女在丧家附年燃起箐火,敲锣打鼓。

年轻人眉目传情,歌声舞影,通宵达旦。

哈尼山寨平时严禁有关性内容的玩笑在异性或亲戚面前出现,然而,在“莫搓搓”之夜,完全代之以生死融、哀乐共有的景象,而这恰恰体现了哈尼族的人生理念:死,意味着生,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也就没有生。

个人躯体的死亡和消失,不应成为民族群体衰落中喻示,而应当成为这个民族嬉体永生与和繁荣的契机。

拉祜族的服饰特点 古代,拉祜族男女皆着袍服。近现代,男子普遍上穿黑色无领短衣,内套浅色或白色衬衣,下穿肥大的长裤,头缠长巾或戴瓜皮式小帽。妇女服饰各地不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头缠长巾,身着大襟袍式长衫,长衫两侧开衩很高。衣襟上嵌有银泡或银牌,襟边、袖口及衩口处镶饰彩色几何纹布条或各色布块,下穿长裤。有些地区的妇女还喜欢腰扎彩带。这一类型较多地保留了北方民族袍服的特点。另一种是典型的南方民族的装束,上着窄袖短衣,下穿筒裙,用黑布裹腿,头缠各色长巾。拉祜族崇尚黑色,以黑色为美。所以服装大都以黑布为底,用彩线或彩布条、布块镶绣各种花纹图案。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拉祜族会纺织的人很少,在老林生活时,常用猎物向哈尼族换破旧衣服穿。出林定居后,向哈尼族、傣族学习纺线织布,缝制衣服、现时,男子穿哈尼族武蓝色或青色对襟短衫,下穿宽筒长裤。妇女衣饰有别,拉祜西是黑色右襟长袍,袖口、衣边均镶有各色布条花边,有的在衣襟上再镶饰贝壳;拉祜纳穿黑蓝色右襟短衫,裤脚镶二、三条色布花边。无论何支,均普遍将长发编成辫子后盘束于顶。已婚妇女用色布或染色编藤作发箍,箍上钉有银泡。未婚姑娘用各色毛线编成发箍勒在头上。比较富裕者也有戴耳环、项因、戒指、手镯等银器和彩色料珠的。男子留短发,中老年包黑布包头,年轻的普遍戴有沿的圆形帽。进人80年代以后,青壮年的穿着大多向市场购买成衣,因此逐渐趋向现代潮流。拉祜族喜欢黑色,服装大都以黑布衬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边图案,再嵌上洁白的银袍,使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及民族的服装

少数民族所穿戴的服饰 2、蒙古族

[服饰特色]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3、

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 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4、藏族

[服饰特色]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5、 尔族

[服饰特色]

花帽,是 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 尔族美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到了明代,因受 和中亚文化的影响, 尔族男子削发戴小罩刺绣花帽。清代初期, 尔族花帽在用料和款式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 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经过各地 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6、苗族

假若盛装的苗族姑娘汇聚在一起,那一定会变成一个美丽的银色世界。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 0 公分左右,制做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 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 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实际上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 0 0 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7、彝族

撒尼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撒尼妇女的花包头,象传说中的阿诗玛一样,至今,仍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花包头多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 米,宽约0 1 7 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花色图纹的优劣,标志着姑娘的智慧和才能,也是青年择偶的一个标准。因此,花包头的制作十分精致美丽。每逢喜庆、外出,姑娘们都要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花功夫缠包头,要经过七、八道手续才能完成,被当地群众看作是自由、幸福的象征。 彝族不同支系服饰各异,花枝招>>

山东威海赛氏家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威海市图书馆、山东省文登市南邢家村。

赛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乔庙乡陈村赛庄。

赛氏总族牒,(清雍正进士珙县令)赛玙修篡,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孙鸿宾校阅补录。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档案馆。

元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世家,(现代)纳为信、马世祥、纳芳著,1992年北京《今日出版社》出版。

◆乐器名称可以开列如下,但因为占空太大了,放不下,建议按名称去百度进行搜索,是可以找到很多的。

1西洋乐器

西洋乐器一般地讲是指发祥于欧洲的乐器,但习惯上指音乐厅或教堂常使用的乐器,有时特指管弦乐队常用的乐器。西洋乐器大致可分为: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弓弦乐器(通常称作弦乐器)、拨弦乐器、键盘乐器等几类,但这种分类方法不能包括所有西洋乐器,比如口琴就不属于以上类别的任何一类。划分的标准也不统一,比如打击乐器和弓弦乐器的区别在于发音原理的不同,而键盘乐器与其他类乐器的区别则在于演奏方法,像钢琴和钢片琴就不属于打击乐器。值得指出的是,电子乐器的类别划分目前尚不一,看来以演奏方法作划分标准似乎更合理,比如电钢琴归键盘乐器,电吉他归拨弦乐器,对那些演奏方法与传统乐器大不相同的电子乐器可单算作一类。

以下是主要西洋乐器及其类属:

木管乐器组

笛类

——长笛

——短笛

——坚笛

——弗拉佐莱哨笛

——契斯图竖笛

——塔博鼓笛

双簧管族系

——双簧管

——英国管

——抒情双簧管

——海克尔双簧管

——大管

——低音大管

——库塔尔双簧管

——肖姆双簧管

单簧管族系

——C、降B、A 调单簧管

——低音单簧管

——高音降E 调单簧管

——高音D 调单簧管

——中音单簧管

——倍低音单簧管

——小单簧管

——海克尔单簧管

——木号单簧管

萨克斯管族系

——最高音降E 调萨克斯管

——高音降B 调萨克斯管

(中音降E 调萨克斯管)

——次中音降B 调萨克斯管

——上低音降E 调萨克斯管

(低音降B 调萨克斯管)

——倍低音降E 调萨克斯管

——次倍低音降B 调萨克斯管

铜管乐器组

圆号族系

——自然圆号

——阀键圆号

小号族系

——小号

——短号

——巴赫小号

——低音小号

——别辛号

——克拉罗(即克拉里昂)

长号族系

——高音长号

——中音长号

——次中音长号

——低音长号

——次中音—低音长号

——倍低音长号

——次中音阀键长号

——低音阀键长号

大号族系

——降B 调次中音大号(尤风宁号)

——F 调常规低音大号

——降E 调低音大号,即降E 调邦巴东号

——降B 调低音大号,即降B 调邦巴东号

——C 调倍低音大号

——海利康大号

——苏萨大号

萨克斯号族系

——降E(或F)调最高音萨克斯号,同降E 调短号

——降B(或C)调高音萨克斯号,同降B 调短号

——降E(或F)调中音萨克斯号

——降B(或C)调次中音萨克斯号

——降B(或C)调低音萨克斯号,同降B 调次中音大号

——降E(或F)调低音萨克斯号,同F 调常规低音大号

——降B(或C)调倍低音萨克斯号,略同降B 调低音大号

夫吕号族系

——降E 调高音夫吕号

——降B 调中音夫吕号

——降E(或F)调次中音夫吕号

打击乐器组

鼓类

——定音鼓

——小鼓

——中鼓

——大鼓

——架子鼓

——钢鼓

——塔波鼓

——邦戈鼓

——铃鼓

钹类

——古钹

——闷声钹

——咝声钹

木琴族系

——木琴

——钟琴

——玛林巴琴

——宰洛林巴琴

——颤音琴

——玻璃板琴

其他

——管钟

——三角铁

——响板

——砂槌

——鞭响器

——刮响器

——乐砧

拨弦乐器组

竖琴族系

——双级变音竖琴

——威尔士竖琴

——半音竖琴

——双列弦竖琴

——苏格兰竖琴

——齐特尔琴

——拨弦扬琴

——指键竖琴

——文艺复兴时期竖琴

吉他族系

——西班牙吉他

——夏威夷吉他

——匹克吉他

——低音吉他

——巴拉莱卡

——班杜里亚

——西滕

——吉滕

——维乌埃拉

琉特族系

——琉特

——曼多拉

——曼多林

——安杰利卡

——双颈琉特

键盘乐器组

钢琴

手风琴

簧风琴

管风琴

羽管键琴

古钢琴

电子琴

钢片琴

音叉琴

弓弦乐器组

提琴族系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高音小提琴

——五弦中提琴

——大型中提琴

——轮擦提琴

维奥尔族系

——小型低音维奥尔

——里拉维奥尔

——上低音维奥尔

——低音维奥尔

——倍低音维奥尔

——抒情维奥尔

其他无系属乐器

口琴

马特诺琴

乐锯

木管号

电子合成器

风笛

西洋乐器的种类很多,对那些不很常用的或已被淘汰的乐器,这里不作介绍。由于乐器发展的历史、各国间的语言差异或其他一些原因造成了有些名称不同的乐器实际上相差不大,比如大号族系的某些乐器与萨克斯号族系的某些乐器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而另一些相同名称的乐器实际却不是相同的东西,比如次中音大号和克拉德尼1790 年发明的一种玻璃乐器都叫尤风宁。有的时候,作曲家感到现有的乐器不足以表现自己的作意图,就自己设计新的乐器或对原有乐器进行改造,以适合自己的要求,这些乐器有时仍沿用旧名。所以仅通过乐器名并不一定能正确地了解和识别乐器,而要通过了解作曲家的国籍、年代等因素来确定某个乐器名的真正涵义。

2、中国民族乐器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优美的音乐并创制了各种形制不同的乐器,民族间的文化彼此交融,中西方文化也互相借鉴,形成了种类繁多的乐器。对中国民族乐器按民族进行系属划分比较困难,因为实际上许多非少数民族乐器有也是由少数民族传入的。众所周知的胡琴(包括二胡、京胡等),从名称上即可看出是源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而少数民族乐器也不乏借鉴汉族乐器的地方。所以,对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似乎应以演奏的方式作为统一的划分标准。

以下是主要的中国民族乐器:

吹奏乐器

——梆笛

——曲笛

——箫

——鼻笛

——仙箫

——短箫

——箫筒

——鼻箫

——鹰笛

——唢呐

——管子

——双管

——喉管

——巴乌

——侗笛

——口笛

——口箫

——筒钦

——笙

——方笙

——排笙

——葫芦笙

——芦笙

——芒筒

——口弦

弹拨乐器

——琴

——瑟

——琵琶

——箜篌

——柳琴

——月琴

——三弦

——四弦

——阮

——筝

——秦琴

——亚突嘎

——伽倻琴

——热瓦普

——冬不拉

——札木聂

——独弦琴

——弓琴

打弦乐器

——扬琴

拉弦乐器

——二胡

——高胡

——中胡

——大胡

——革胡

——板胡

——京胡

——坠胡

——擂琴

——二弦

——大筒

——四胡

——铁琴

——奚琴

——椰胡

——马头琴

——艾捷克

——哈密胡琴

——柯布孜

——萨它尔

——根卡

——牛腿琴

打击乐器

——钟

——磐

——铙

——钲

——铎

——堂鼓

——缸鼓

——长鼓

——板鼓

——书鼓

——点鼓

——排鼓

——羯鼓

——八角鼓

——太平鼓

——达卜

——八仙鼓

——环鼓

——边鼓

——腰鼓

——象脚鼓

——铜鼓

——大锣

——小锣

——内锣

——才锣

——深波锣

——苏锣

——斗锣

——虎音锣

——黑锣

——大筛锣

——田锣

——高边锣

——铓锣

——云锣

——十面锣

——填臻

——坛臻

——铙钹

——镲

——齐钹

——法铃

——碰铃

——碗铃

——串铃

——腰铃

——碗碗

——什不闲

——梨花片

——拍板

——简板

——四宝

——梆子

——南梆子

——连厢棍

——木鱼

——萨巴依

——竹板

1墨江风景

1、普洱市[云南省]45385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总面积442213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36万(2004年)。市人民昆明市政府位于思茅区岳光路,距省会昆明570公里。邮政编码:665000。代码:530800。区号:0879。行政区划普尔市辖1个市辖区和9个自治县。普尔市面积45385平方公里,人口236万(2004年)。

思茅区面积4093平方公里,人口20万。邮政编码665000。区人民州政府设在思茅镇。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面积

2红河州[云南省]32930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与越南两省一市六县接壤,边境线长达848公里。有河口、金水河两个国家一类口岸。

泉州陆地面积32931平方公里。红河位于滇南低纬高原季风区,北回归线从中间穿过。境内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有海拔30747米的高峰,也有海拔764米的低谷。属热带亚热带立体气候。红河州因红河流经州内大部分市县而得名,辖个旧和开远、蒙自、建水、石屏、弥勒、泸西、屏边、和合

3文山州[云南省]32239

文山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与广西百色接壤,西与红河州接壤,北与曲靖接壤,南与越南河江省的麻栗坡、马关、富宁三县接壤。

文山州盛产三七(三七),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首位。它叫做黄金不变《本草纲目》年,所以文山被称为三七之乡。泉州有11个民族:汉族、壮族、苗族、彝族、瑶族、回族、傣族、布依族、蒙古族、白族和仡佬族。民族风俗文化丰富多彩,表现民族风俗特色的重要民族节日有三月三日壮族的,踩花山苗族的,还有

4曲靖市[云南省]29855

罗平县

曲靖位于云贵高原中部,位于东经10242—10450,北纬2419—2703之间。东邻贵州、广西,西接省会昆明,南接文山、红河,北接贵州昭通、毕节。是云南连接内地的重要陆路通道,被誉为云贵之钥、云南之门户、云南之咽喉。

曲靖是云南仅次于昆明的第二大城市,是云南重要的工业城市。曲靖历史悠久。自西汉元丰二年(公元前109年)设魏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蜀汉以诸葛闻名

5大理州[云南省]29459

喜洲古镇

苍山脚下,洱海之滨,南诏古国,佛道胜地,——雪域大理历史悠久,山川秀美,苍山与洱海相映成趣。文明古都魅力无穷,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西部,东与魏初接壤,西与保山接壤,北与丽江接壤,南与临沧、思茅接壤。

泉州面积29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20万。泉州有白、汉、回、彝、藏、傈僳族等25个民族,其中白族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大理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

6楚雄州[云南省]29258

易如镇

魏初位于云南中部,东经10043~10230,北纬2413~2630。属于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分。东邻昆明,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普尔市和玉溪市南部,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前

临沧地区总面积24469平方公里,辖临沧、云县、凤庆、永德、镇康、耿马、沧源、双江县,总人口218万。自古以来,临沧十多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悬崖

8迪庆州[云南省]23870

迪庆位于云南、四川、西藏三省交界处,风景如画,旅游资源丰富。奇特的民俗、独特的民族服饰、古老的寺庙建筑、优美的民间歌舞构成了迪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香格里拉是心中的太阳和月亮在中甸藏语中,它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生活环境,人神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迪庆藏族来自

9昭通市[云南省]23021

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历史上是云南通往中原的重要枢纽,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滇南之钥,西蜀之咽喉,以及从云南到四川和长江中下游的北大门。

昭通地跨东经10252~10519,北纬2655~2836。东西宽241公里,南北长234公里,总面积23021平方公里。东邻贵州省,西北邻四川,南接曲靖会泽县。从昭通所在地到省会昆明

10昆明[云南省]21473

石林景区

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有着2400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的中心。昆明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四季如春,鸟语花香,风景如画,被称为春城和花都。

昆明旅游设施齐全,是国际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昆明面积210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9万公顷,湖泊面积377平方公里。整个城市都很高

1丽江市[云南省]21219

丽江古城-幕府

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交界处,东经10025,北纬2686,北与迪庆藏族自治州接壤,南与大理白族自治州接壤,西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接壤,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

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69个乡(镇)446个村委会,总人口120多万人。丽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有12个土著民族,其中有那族

12西双版纳[云南省]19700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相邻。国土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达966公里。她美丽、富饶、神奇,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

澜沧江纵贯南北,出境后称为湄公河。它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注入太平洋,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因此,西双版纳不仅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西双版纳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和11个

13保山市[云南省]19637

保山是云南历史上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公元69年设立永昌郡,意思是永久繁荣。历史上,它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古代滇西抗日主战场,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驿站,中缅贸易的重要集散地。

自秦汉以来,哀牢彝族部落就在此居住。在这里你可以领略14e的风土人情

玉溪位于云南省中部,辖玉溪市、江川县、通海县、澄江县、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元江县。峨山是彝族自治县,新平是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是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玉溪是镶嵌在云贵高原的碧玉,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青山绿水。它被称为云、灯笼和聂耳的故乡的家乡。在市郊的九龙池、白龙潭、黑龙潭等清溪泉水中,亭台楼阁掩映在人参中

15怒江州[云南省]14703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南延段横断山脉的纵谷中。西邻缅甸,北邻西藏,东南与迪庆、丽江、大理、保山接壤。边境线长44967公里。总面积14703平方公里,总人口4588万。

怒江两岸的山有3000多米。山高谷深,水流咆哮,怒江因此得名。河流两岸有许多瀑布和流动的泉水,动植物资源丰富。景色壮丽,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怒江佤族自治州首府已定

16德宏州[云南省]11526

——孔雀之乡德宏自治州位于云南西部。它毗邻缅甸。单词德宏是傣语的音译,意为怒江下游。全州总面积11173平方公里,边境线长,德宏边境线长5038公里。

德州东北高西南低,最高海拔340046米,位于盈江阿姨山。海拔最低,在盈江那邦。一般海拔在800米到——2000米之间。泉州有盈江、龙川、瑞丽、芦溪坝子等20个大型河谷盆地,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德州的山民

2墨江风景大全

三江口是邕江、姚江、奉化三条河的交汇处。风景很美。

宁波s三个行政区按三江口两岸划分,东至江东区,西南至海曙区,北至江北区。

唐朝时,宁波是中国的三大港口。宋代,宁波是中国三大贸易港口。鸦片战争后,宁波被定为五个通商口岸。

3美丽的墨江

线北起中国云南昆明,一路南下,经过玉溪、普尔和西双版纳,经中国磨憨铁路口岸和老挝墨锭口岸,进入老挝北部,经朗南塔、乌东赛、琅勃拉邦,最后到达老挝首都万象。不仅打破了云南南端与高海拔不相连,西双版纳与铁路不相连的局面,而且经过的地方都是风景名胜区。

一条铁路连接了云南的几十个景点。昆明作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春城,承载着中国人民对春天的期待。鲜花堂这里一年四季都不会枯萎,植被一年四季都是常青的。这里有壮丽蜿蜒的石林、溶洞等喀斯特景观,有色彩鲜艳的东川红土地,有3000公顷的闪闪发光的光和巨大的山脉包围着古城。

4墨江风景真实

昆明到丽江有旅游专列,也有卧铺。它非常舒适,沿途的风景也很美。公共汽车上的服务很好,但它开游之后买票有点难,做的人太多了。

丽江到西双版纳的旅游专列也开通了。丽江到大理的速度比较慢,大理到西双版纳的速度比较快,风景很美。但是元江-墨江段基本就是隧道,什么都看不到。

5墨江风景高清

墨江县彝族多居住在高寒半山区。村庄一般选择地势相对平坦、地势开阔、阳光充足、空气清新的地区。

第一,过年。彝族在新年期间有许多丰富的传统习俗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第三,外出节。上半月适逢虎年,这意味着春节过后,彝族人民将投身于生产,那些想出去帮助工作的人必须祈求莫和米(天地)的祝福。这天早上,彝族涅苏人的卫生员带来了自己的食物,如肉、蔬菜、干米饭、汤圆、酒等。并在村外美丽的山林中聚餐,被称为出京师堂木节。吃饭的时候互相聊聊一年来生产生活的得失。评论一下昨天这个村洞对大家的责任s尽职调查一年,并连任或继续担任本年度的领导。同时要做一套弩和四支箭,每支箭上粘一个饺子和一根干巴。孔昨天倒(一船之首)代表全村人去祈求莫和米(天地)的保佑,然后用弓弩向东南西北射了四箭。昨天当射箭孔溅到他头上的时候,他说了一句祈祷词:向东射一箭,金银滚滚而来;二、向南射箭,天气快下雨了;第三,向西射虚箭,邪灵疾病出村;向北射一箭,一家人吃饱穿暖,喜笑颜开。过了这一天牺牲,人们可以投入生产或外出工作。

第四,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的一个重大节日,火把节。节前一天的23号,各村集体宰杀猪、羊,各家杀鸡祭祀神灵、祖先。人们把晒干的柏叶、杉木、松香筛成粉末,用松明或蒿枝棒扎成十二个箍(闰月十三个箍)做成火把。晚上,各家点燃捆好的火把宋明,在火焰上撒上松香等混合物粉末,火焰中爆发出灿烂的火花。当火把燃烧到一定时间时,人们从五月的端午节开始,把戴在每个家庭成员手腕上的五颜六色的红、白、黄、绿、蓝线摘下来,扔进燃烧的火把中焚烧。然后,人们高举火把,绕着村子走,穿过田野,伴随着喊叫声,以示人畜被驱离病虫害。24日邀请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通过喝酒吃肉来谈友谊,沟通做人做事的道理。年轻的男女聚集在特定的草坪上,在三弦、丝弦或芦笙的伴奏下跳舞或唱歌。夜晚,篝火熊熊燃烧,大家围着篝火跳舞,谈情说爱,沉醉在歌舞的海洋里,彻夜不眠。

6墨江的风景

这两个地方真的很差!十年前我去过这两个地方。宁er感觉不如墨江好玩。宁洱比墨江热,满街都是茶。墨江风光旖旎,北回归线穿城而过,当地双胞胎兴趣盎然。街日卖各种山货野菜。我还没有没见过宁格尔。墨江的食物很好吃,气候也没有宁洱热。

7墨江位置图

团田乡,哀牢山脉中段西南侧,位于墨江哈尼族自制县西北部,距县城146公里,东经10108—10125与北纬2344—2359之间。

[1]北与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接壤,东与玉溪市新平县接壤,南与新抚乡接壤,西与边江接壤。乐水塘公路穿境而过,距镇远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58公里。东西最大水平距离29公里,南北最大垂直距离27公里。

8墨江县景点

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公园(北回归线标志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简介:思茅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普er)位于北纬2251~2359,东经10107~10204之间,北回归线穿县而过。北回归线标志园建于1997年,占地1500平方米,集天文、地理、植物与科普知识、园林艺术、旅游文化于一体。

北回归线标志园于1997年建成,占地1500平方米,

墨江国际双胞文化园建在县城西区河西村。核心区占地75亩。整个公园主要由两个池中的两个晶莹剔透的双池井组成。泉水干而甜,春夏秋冬不溢不降。

景观主要由大门入口广场、双胞文化长廊、儿童s游乐场、双胞井文化广场、阳文化广场、阴文化广场、会堂、景观配套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双胞胎植物和双胞胎雕塑遍布公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双胞胎世界,品味双胞胎文化的魅力。

宁洱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普洱市下属的一个县。原名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007年4月8日,更名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面积3,670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19万人。县政府驻宁洱镇。目前下辖宁洱镇和磨黑镇;德化乡、同心乡、勐先乡、普义乡、黎明乡、德安乡和梅子乡。普洱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清初始,普洱城内外就有“城畔荷风”、“龙潭秋月”、“天壁晓霞”、“仙洞春云”、“东岑兰萼”、“西岭温泉”、“茶庵鸟道”和“回龙夕照”素称“普阳八景”的风景旅游点。现部分景点已不存在,但遗址犹存;新建景点有天壁山、观音山、小黑江森林公园、板山古茶树及茶园、把边江和小黑江低热河谷风光及咖啡园等。纪念地有省级文物民族团结誓词碑、省级磨黑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土陵园等。 宁洱拥有集“山、水、林、洞、寺、碑”为一体的风景名胜旅游特色,并且各景色之间距离不超过20公里,向西有天壁山、龙潭、龙洞、太乙洞、温泉旅游线;向北有东洱河水库、松山自然保护区、观音山、小黑江旅游线。最近,建设以普洱茶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特色县正在县委政府领导下着手制定总体规划。“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在全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被誉为“中国第一碑”和“民族团结第一碑”。民族团结纪念园已建成开园。普洱是“两日游”、“三日游”的理想胜地。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旅游

普洱山

普洱山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因位于古普洱府西城门外,俗称“西门岩子”,海拔18383米,与县城相对高差5188米。宁洱人常说:先有普洱山,后有普洱茶。据《元江府志》记载,普洱山历史上是出产普洱贡茶的名山,所产茶性温味重,异于他产,名普洱茶,道府官员用以入贡,称为“众茶之冠”。

茶马古道

自唐宋时期“茶马互市”始已形成,是以古普洱府(今宁洱县城)为中心向国内外辐射出的马帮驿道,马帮驿道又是以贩运普洱茶为主的民间商贸通道,在古代是中国西南地区面向国内外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所以又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在宁洱境内现存的茶马古道遗址有三段,分别是茶庵塘茶马古道、那柯里茶马古道和孔雀屏茶马古道。

那柯里茶马驿站

同心乡那柯里村是古普洱府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与昆曼国际大通道隔河相望,整个驿站占地大约70亩,四面环山,两条小河相汇于此。那柯里在清朝光绪年间属于关消汛塘之一,称做“那柯里塘”,官府派出6名兵丁在这里驻守。那柯里仍然具保存有较为完好的茶马古道、百年荣发马店、碾子房、风雨桥还有当年马帮用的马灯、马饮水石槽等历史遗迹、遗物。

困鹿山皇家古茶园

困鹿山位于无量山南段余脉,为澜沧江水系和红河水系的分水岭。困鹿山历史上为皇家专用贡茶园,贡茶的采摘和制作均由官府派兵监制。在最高海拔2271米、总面积10122亩的困鹿山原始森林地域内,散落着千年以上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和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古茶树,树龄久远,种类齐全,可谓茶叶自然博物馆,是目前我县发现的最大的古茶园,也是云南省距离昆明最近、交通最便利、古茶树最密集、种类最丰富、周围植被最好的古茶园。

锦袍山公园

宁洱城东的锦袍山,因地处古普洱府东城门外,俗称“东门山”。锦袍山巅矗立宝塔,塔寓“天济文昌”,辅助文化昌盛,自古普洱府读书之人大考之前都要登山对宝塔顶礼膜拜,保佑上走为官仕途,“脱下布衣穿锦袍”,所以叫“锦袍山”。锦袍山多兰萼,阴历三月,各色兰花盛开,古称“东岑兰萼”,也是“普阳八景”之一。山顶的宝塔当地人俗称“东塔”,古称“凌云塔”、“文笔塔”,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塔高351米,共17层,为古普洱府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民族团结园

民族团结园占地面积4437平方米,建有牌坊大门、古式六角碑亭、仿古彩绘主大楼、佛雕等建筑,是一座集观赏、参观、教育于一体的园地。2003年,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列为云南省第二批社会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8月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称号。

磨黑古镇

磨黑古镇是著名**演员杨丽坤和全国英模张培英的故乡。磨黑为傣语,以“磨”为井,“黑”为盐,因产盐而闻名。磨黑镇历史悠久,茶马古道从镇内经过,是解放前边疆前往省城昆明乃至全国的十四个重要驿站之一。磨黑古镇是革命老区,是解放思普地区的革命根据地。1997年4月,磨黑中学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列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1月,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国防教育基地。

西岭温泉

西岭温泉古为“普阳八景”之一,位于县城7公里处的阳广河头,温泉水质清澈见底,潭底数十眼突泉喷涌而出,水含硫磺,可治皮肤病,浴后周身舒爽。

小黑江森林公园

小黑江是宁洱与景谷的天然分界线,向西南流入澜沧江。小黑江森林公园距普洱县城西约20公里,森林覆盖面积10余万公顷,是国家1A级景点,也是云南省自然生态保护得较好的林区之一。公园内修了普贤寺、茶圣祠、观林亭等景点。

观音山

观音山位于县城东北约6公里处,古时这里曾建有三层殿堂,供奉观音菩萨、如来佛像,是时游人如云,香火旺盛。惜殿堂在“文革”期间毁于一旦,1987年4月,成立修复普洱观音胜景理事会,在大殿原址重建庙宇。

茶源广场

茶源广场建于2005年,是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的献礼工程。茶源广场以普洱茶文化为轴线,体现出“文化宁洱、风情茶乡、普洱茶都”的精神风貌。整个广场投资1600万元,占地82亩,是普洱市内最大的城市广场。

宁洱旅游景点大全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普洱市下辖的一个县。 原名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007年4月8日更名为宁耳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面积3670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19万。县政府驻宁耳镇。 目前辖宁儿镇、漠黑镇; 德化乡、同心乡、梦县乡、溥仪乡、黎明乡、德安乡、梅子乡。 普洱山水秀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民族风情多姿多彩。 清初有《城池荷风》、《龙潭秋月》、《天璧夏霞》、《仙洞春云》、《东岑榕》、《西泠温泉》、 普洱市内外查庵鸟道,是被誉为“濮阳八景”、“回龙落日”的风景名胜区。 一些景点已不复存在,但遗址依然存在; 新增景区包括天碧山、观音山、小黑江森林公园、半山古茶树茶园、八边河、小黑江低热谷风光和咖啡园。 有省级文物和民族团结誓言碑、省墨黑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图公墓。 凝儿具有集“山、水、林、洞、庙、碑”为一体的风景旅游特色,各景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0公里。 西面有天碧山、龙潭、龙洞、太乙洞。 、温泉旅游线路; 北有冬儿河水库、松山自然保护区、观音山、小黑江旅游线路。 近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普洱茶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特色县城建设正在统筹规划中。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纪念碑在全国越来越有名,被誉为“中国第一碑”、“民族团结第一碑”。 民族团结纪念公园已经建成开放。 普洱是“二日游”和“三日游”的理想去处。

宁洱有什么好玩的

宁洱地处云南思茅地区腹地,是连接内地和边地以及东南亚国家的陆路交通要道。

宁洱拥有集“山、水、林、洞、寺、碑”为一体的风景名胜旅游特色,并且各景色之间距离不超过20公里,向西有天壁山、龙潭、龙洞、太乙洞、温泉旅游线;向北有东洱河水库、松山自然保护区、观音山、小黑江旅游线。最近,建设以普洱茶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特色县正在县委政府领导下着手制定总体规划。“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在全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被誉为“中国第一碑”和“民族团结第一碑”。民族团结纪念园已建成开园。普洱是“两日游”、“三日游”的理想胜地。

宁洱有地方特色甜瓜、精品西瓜、蛋糕、普洱茶、五金饰品,饵块和磨黑槟榔芋、民安红薯等,其中尤以普洱茶天下著称。古老神奇的茶史传说,古朴而又形式多样的民族茶饮习俗,真诚热情的茶礼交往,优美浪漫的茶歌茶舞,陶冶情操的茶诗茶,使您留恋忘返。

哈尼族和蒙古族的相关资料

  哈尼族大多居住在海拔800至2500米的山区,主要从事农业,梯田稻作文化尤为发达。墨江的紫胶,产量居全国之冠。西双版纳僾尼人居住的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