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姓 晁氏家谱 晁姓起源 晁姓名人 晁姓的来源 晁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1浏览:3收藏

晁姓 晁氏家谱 晁姓起源 晁姓名人 晁姓的来源 晁姓简介,第1张

一、姓氏源流晁(Cháo)姓源出有二:

1、源于姬姓,是周景王小儿子朝的后代,以祖名为氏。周景王的太子早死,景王最崇爱小儿子王子朝,于是打算将他立为太子。但是事情还没有办完的时候景帝就心脏病突发而死去了。景王的另一个儿子丐早就想得到王位,于是他乘这个机会暗中勾结晋国的君臣作为外援,景帝一死,他就要和王子朝争夺王位。这时,执政的卿士单氏和刘氏拥立了另一个王子猛作为国君,称为周悼王。王子朝发动周都部分贵族和失去官位的旧贵族的子弟起兵,赶走了悼王。这时晋国出面干涉,派兵送悼王归国复位。不久以后,悼王暴病而死,王子丐继位,称周敬王。第二年,王子朝在贵族尹氏的支持下再次起兵赶走了敬王,自立为王。三年以后,周敬王在晋军的帮助下复位。王子朝带着周朝的典籍逃到楚国。王子朝的子孙后代后来并以朝为姓,称为朝氏。晁是鼌、朝的古字,因而又写做晁、鼌氏。晁与鼌、朝古代的时候音同意通,都有早晨的意思。

2、出自史氏,也是以祖名为姓。春秋时期,卫国有大夫史晁,他的子孙后代便以晁作为他们的姓氏。

得姓始祖:王子朝。从历史文献上考证,在我国古代,晁、鼌(鼌)、朝三字的读音完全相同,所以,经常被混为一用。依照《风俗通》上记载,晁姓是卫大夫史晁之后。而《史记·晁错传·索隐》上记载说:“晁氏出南阳,今西鄂晁氏之后也。”《通志·氏族略》一书指出,这个家族的始祖,是周景王的儿子王子朝,或是卫国大夫史晁(又作史鼌)。据《鼠璞》上记载,认为晁姓是由朝姓改成的。综合上述记载,可以知道推算起来,他们的得姓至少已经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追本求源,他们还是周文王珠姬姓后裔。望族居京兆郡(今陕西省西安东)。故晁氏后人奉王子朝为晁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晁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晁源出于姬姓,春秋时期,周景王宠爱小儿子王子朝。当他正打算立王子朝为太子时,自己却暴病身亡。景王死后的几年内,几个王子力争夺王位互相争斗。最后在晋国的干预下,王子句坐稳了王位,这就是周敬王。王子朝逃往楚国,他的子孙称为朝氏。由于晁是朝的古字,所以朝氏又写作晁氏。晁氏的望族居住在颖川(今天的河南省长葛、许昌一带)、京兆(今天的陕西省长安以东)。

三、历史名人

晁 错:西汉颖川人,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治申尚贤名之学。文帝的时候,派他跟伏生学习《尚书》。他曾经向文帝建议,不要叫太子读太多的儒家经典,而应该多学一些可用于当今实际的治理国家的术数,通晓法治的学说。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拜晁错为太子家令,让他辅导太子读书。并且称他为“智囊“。景帝即位以后,升迁为御史大夫,他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削诸侯封地以尊京师的思想。他研究总结先秦以来的法家思想,称赞秦始皇由于实行法治,“财用足,民利战”,因此能够兼并六国,成为天子。他提出了一条打击奴隶主残余势力和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法家路线。主张奖励农耕、抗击匈奴、削平藩国。他多次上书景帝,讨论削弱诸侯王割据势力和更改法令等事宜。他特别指出吴王企图谋乱的阴谋。他劝景帝迅速采取措施派兵讨伐。景帝接受了他的建议,对诸侯国进行了一些削藩的措施。引起了吴王的恐慌。他于是一方面串通楚、赵、胶东、胶西、济南等诸侯国,准备提前举行叛乱;另一方面他又大造舆论,对晁错进行恶毒的攻击。三年正月,吴楚等七国借口要杀掉晁错而起兵叛乱,这时,原来吴王的丞相、后来打入汉中央政权的内奸、曾受过晁错打击的袁盎,乘机向景帝挑拨离间,胡说只有杀掉晁错才能平息七国之乱。景帝一时动摇,杀了晁错。这时,从前线回来的校尉邓先拜见景帝,景帝问他:“晁错已经死了,吴楚罢兵了吗?”邓先气愤的说:“吴王的阴谋已经计划了十几年了,杀晁错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他那里会停止叛乱呢?”景帝这才醒悟过来,下定决心 叛乱,结果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 了叛乱。

晁 崇:字子业,辽东襄平人。家世史官。崇善天文术数,知名于时。为慕容垂太史郎。从慕容宝败于参合,获崇,后乃赦之。太祖爱其伎术,甚见亲待。从平中原,拜太史令,诏崇造浑仪历象日月星辰。迁中书侍郎,令如故。天兴五年,月晕,左角蚀将尽,崇奏曰:“占为角虫将死。”时太祖既克姚平于柴壁,以崇言之征,遂命诸军焚车而反。牛果大疫,舆驾所乘巨牛害数百头亦同日毙于路侧,自余首尾相继。是岁,天下之牛死者十七八,麋鹿亦多死。

晁 懿:晁崇弟,明辩而才不及崇。以善北人语内侍左右,为黄门侍郎,兄弟并显。懿好矜容仪被服僭度,言音类太祖。左右每闻其声,莫不惊竦。太祖知而恶之。后其家奴告崇与懿叛,又与亡臣王次多潜通,招引姚兴,太祖衔之。及兴寇平阳,车驾击破之。太祖以奴言为实,还次晋阳执崇兄弟并赐死。

晁 迥:字明远(951-1034),晁说之的高祖父,宋朝文官。当工部尚书的高官时,他儿子举为进士,和父亲同朝执事。而随后晁迥的五个孙子,都为进士,当时人都赞叹不已。而且晁家的族中人,也有许多为进士的,又或者以文才出名的,或在当官的,那时人们夸张说:“晁半朝”,就形容朝廷中似乎一半是晁家人。

晁公溯:一写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未知梁山军。孝宗干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干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晁补之:字无咎(1053-1110),宋朝济州巨野人。原丰二年进士,元佑初为大学正,后以礼部郎中出知和中府,自号归来子。善做文章,才气飘逸,好学且不知疲倦,擅长于书画,他的字体深得当时的人的好评。与秦观、黄庭坚、张来等人称为苏门四学士,为苏轼所称道。大观四年逝世,终年57岁。有部分著作传世。

晁冲之:字用叔,一字川道,宋朝济州巨野(今属山东省)人,晁补之从弟。举进士。其词聪俊明媚,与其兄豪健之作相反。赵万里辑其词十六首为一卷,名《晁用叔词》。

晁说之:字以道(1059—1129),号景迂,宋代制墨名家,是一位不容忽视的经学家。他博通五经,尤精于《易》学,同时又是一位富有创作实绩的作家、画家,与苏轼、黄庭坚等苏门文人、江西诗派作家有着广泛的师友关系。由于元符上书入党籍,其仕途极其坎坷,长期沉沦下僚。他的一生经历了仁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高宗六朝,是难得的一位身入南宋的“元佑名士”。

晁公武,字子止,祖籍澶州清丰(今属河南省),出身书香世家。七世祖晁迥为著名学者,官至礼部尚书。高祖晁宗悫、曾祖晁仲衍,也是饱学之士。父冲之,字叔用,擅诗名,为江西诗派作家,族父晁补之,字无咎,从父说之,字以道,均为著名学者,以名节文章盛名于世。晁氏后迁居山东,故又称为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人。晁公武少承家学,浸耽群书。逢靖康兵灾,携家入蜀避难,寓居嘉定府(今四川省乐山)。故家藏书,在战乱中损失殆尽。绍兴二(1132年),登进士第,后为四川转运副使井度属官。绍兴十七年知恭州(今重庆),后又知荣州(今四川省荣县)、合州(今重庆市合川)、泸州(今四川省泸州)等地。隆兴初,入朝为吏部郎中、监察御史。隆兴二年(1164)兼枢密院检详文字,不久又为御史台右正言、殿中侍御史、侍御史。他对当时官冗恩滥的现象提出了一系列救弊之策。乾道四年(1168年),以敷文阁待制为四川安抚制置使。五年,除敷文阁直学士,在四川重建广惠仓,赈济饥民。七年,诏除临安府少尹,擢吏部侍郎。致仕后,在四川嘉定府符文乡度过了他的晚年。卒于南宋淳熙年间。晁公武是宋代著名的目录学家,他自幼耽书嗜学,虽家藏书大多毁于兵火,但仍“心志不衰”。他为南阳井度属官期间,曾帮助井度编书、刻书,结下了深厚友谊。井度罢官后,将藏书五十箧赠予晁氏。他以井度赠书为基础,结合自己原来的收藏,“除其重复,得二万四千五百卷有奇”。绍兴二十一年,又在知荣州任上,利用“三荣僻左少事”的闲暇,“日夕躬以朱黄,雠校舛误,终篇辄撮其大旨论之”。终于完成了《郡斋读书志》初稿,并在去世前,不断对初稿进行修订和补充。

晁端礼:宋代诗人,字次膺(1046-1113),先世澶州清丰(今属河南省)人,徙居彭门(今江苏省徐州)。神宗政和三年(1113年)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而卒。其词多咏物、颂谀之作,常与晁补之唱和,风格近周邦彦,气魄较周豪放,而不及周工致。在创制新调方面有一定贡献。著有《闲适集》已佚,今传《闲斋琴趣外篇》。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京兆郡:及国都直辖区。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京兆,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阴县一带。

南阳郡:秦昭王三十五年置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颖川郡:秦王政十七年设置,以颖水得名。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许昌县一带的地区。治所在今天的河南省禹县。

2、堂号

智囊堂、学书堂:汉代晁错,为太学掌故,文帝派他跟伏生学习《尚书》。人称他为智囊。景帝的时候他是御史大夫。

晁姓宗祠通用对联

〖晁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姓启子朝;

望出颖川。

——佚名撰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晁姓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文章典丽;

法律严明。

——佚名撰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清丰人晁说之,字以道,号景迂,元丰年间进士,因文章典雅秀丽被苏推荐,官至徽猷阁待制。博览群书,通六经,尤精《易》、《传》,能诗词,又善画山水。著有《儒言》、《晁氏客语》、《景迂生集》等。下联典指西汉政论家晁错,颍川人,曾跟从张恢学习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学说。文帝时,官太常掌故,曾奉命跟秦博士伏生学《尚书》。后为太子(景帝)家令,深受信任,号称“智囊”,景帝时官御史大夫,提出很多巩固中央集权的建议,几乎都被采纳,后在吴楚七国叛乱中被杀。所著政论有《论贵粟疏》等,议论犀利,分析深刻。

景承文献;

世掌丝纶。

——佚名撰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巨野人晁公溯,字子西,绍兴年间进士,官朝奉大夫。文章雄健深沉而典雅,名重一时,著有《嵩山居士集》。下联典指北宋清丰人晁迥,字明远,晁说之的高祖父。太平兴国年间进士,真宗时官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当时诏令多由他起草,官至太子少保,为官正直,从不挟私情而害公务,真宗多次称他为“好学长者”。著有《道院集》、《翰林集》、《耆智余书》等。他儿子晁宗悫,字世良,天圣年间官尚书祠部员外郎、知制诰。父子曾同时执掌诏诰的起草。“丝纶”,指皇帝的诏书。

风流别驾;

昭德先生。

——佚名撰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苏轼称晁补之为“风流别驾”。下联典指宋晁公武为兴元知府,束吏受民,人称“昭德先生”。

学精太数;

世号智囊。

——佚名撰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后魏晁崇精于天文数术。下联典指汉晁错为太子家令,号“智囊”。

-----------------------------------------------------------------

〖晁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兄弟五进士;

父子两尚书。

——佚名撰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晁端有、晁端禀、晁端彦、晁端礼、晁端申五兄弟,皆中进士。下联典指宋代晁迥,真宗时累官工部尚书,其子宗悫,天圣中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

-----------------------------------------------------------------

〖晁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老去功名意疏转;

独骑瘦马取长途。

——佚名撰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宋代诗人晁冲之《夜行》诗句联。

-----------------------------------------------------------------

〖晁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经术深治,雄文天下第一;

词锋铦利,奇才海内无双。

——佚名撰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状元晁补之事典。下联典指宋代京兆府司录晁说之事典。

中国人民 晁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晁福寰少将

晁福寰(1942-——) ,女,原籍湖北省,出生于天津市。1966年8月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学系,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军队卫生研究所工作,1986年起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93年5月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因此,她得了两项第一:医科院43年历史上的第一个担任院领导职务的女性,当时任职的女将军中最年轻的一位。多次荣获科技奖,现为博士生导师。

就读于天津医科大学医学系的晁福寰,原本想当一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医生。毕业时,部队到大学招生,时任学生干部的她带头“服从分配”,使之成为4名“幸运生”之一。1966年8月,她正式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军队卫生研究所报到,成为我军一名女医学科技工作者。幸运的晁福寰跨进研究所的大门,就遇到了幸运事――参加我军第一代饮水细菌检验箱的研究试制。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不怕苦累的工作精神,使得她进步很快。不久,领导又让她参加饮水病毒消毒剂的试制工作。她和同行们研制这种消毒剂,后来配发到边防部队,为提高部队后勤保障能力发挥了应有作用。

晁福寰主攻杀灭水中病毒的课题。这项研究通俗地讲,就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中,仅仅灭杀水里的细菌是不够的,还需要杀灭水中的病毒。但是,水病毒的检验及所具备的条件要求高,一般的卫生学实验室无法完成。因而,晁福寰的研究具有开创性,为水中病毒的检测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使一些实验条件不高的实验室,也能完成水病毒的检测。目前,这种方法已在军内外饮水消毒研究中广为应用,受到同行的称赞。部队拉练行军野外驻训,需要一种简便的水检测装置。晁福寰决心从部队实际出发,尽快研制出一种能在基层推广使用的水质细菌学检验设备。经过努力,由检验箱和轻便培养箱组成的部队基层水细菌检验装备终于研制成功。两个箱体的大小分别只有一般抽屉的1/2大小,不足10公斤,在野外使用,可获得与实验室条件下标准方法同样的结果。水质细菌学检验箱为部队基层水质细菌学检验提供了便利手段,解决了边远部队水质细菌学检查的难题,深受广大指战员的欢迎。

1986年底她被任命为副所长。任副所长不久的她,在一年多后就被任命为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所长。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是为适应部队卫生防病工作的需要建立起来的。建所几十年来,以军队卫生学为方向,以应用研究为主,针对平战时部队需要,研究相应的卫生保障措施。她决心在所长这个岗位上有所作为,为部队的卫生学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军队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减少部队非战斗减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几年下来,晁福寰的工作实绩和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研究所的全面建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1993年,组织上任命晁福寰为 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4年7月22日晋升为少将军衔。

三代家谱怎么写?求模板 10分

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1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

2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3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4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葬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以上四种世系表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较常见的世系表,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采用,总之,世系表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怎样写三代以内家谱

zhidaobaidu/Cdza8q

什么叫三代家谱表

祖父一代全部直系血亲、父亲一代全部血亲、你这一代全部血亲关系、人名、生卒时间表。

三代怎么填写

三代宗亲是由自己算起上至“祖”(爷爷)、“父”(父亲)这三代的直系亲属。

高一新生,三代家谱怎么写?大概的图形格式,举例子最好

蒋介石上下三代家谱

蒋祈增-斯生(夏房)-肇余

蒋祈增-斯水(商房)-肇海 (入 嗣)-周康 (入嗣)-(孙氏无出)

蒋祈增-斯水(商房)-肇海 (入 嗣)-周康 (入嗣)-(张氏出)国柄

蒋祈增-斯水(商房)-肇海 (入 嗣)-周康 (入嗣)-(单氏出)华秀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海 (出嗣于斯水)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徐氏出)周康 (出嗣于肇海)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徐氏出)瑞春-(适宋周运)宋涨林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徐氏出)瑞春-(适宋周运)宋涨生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徐氏出)瑞春-(适宋周运)宋祥生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徐氏出)瑞春-(适宋周运)宋林香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孙氏无出)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蒋方良出)孝文-(徐乃锦出)友梅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蒋方良出)孝章-(适俞扬如)俞祖声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蒋方良出)孝武-(汪长诗出)友松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蒋方良出)孝武-(汪长诗出)友兰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蒋方良出)孝武-(蔡惠媚无出)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蒋方良出)孝勇-(方智怡出)友青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蒋方良出)孝勇-(方智怡出)友常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蒋方良出)孝勇-(方智怡出)友柏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章亚若出)孝严-(黄美伦出)惠兰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章亚若出)孝严-(黄美伦出)惠芸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章亚若出)孝严-(黄美伦出)万安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章亚若出)孝慈-(赵申德出)劲松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毛福梅出)经国-(章亚若出)孝慈-(赵申德出)友菊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姚冶诚出)纬国(养子)-(石静宜无出)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姚冶诚出)纬国(养子)-(丘爱伦出)孝刚-(王倚惠)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陈洁如出)瑶光(养女)-(适陆久之)陈忠人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泰-(宋美玲无出)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瑞莲-(适竺芝珊)竺培英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瑞莲-(适竺芝珊)竺培凤)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瑞菊 (早逝)

蒋祈增-斯千(周房)-肇聪-(王氏出)周传 (早逝)

注:-为上下代连接,-后括号内为上代的夫人或丈夫也是下一代的生母或生父。本横版家谱,每一行的左面为长辈,右面为晚辈,长辈晚辈用-连接。夫人的先后顺序,按长在上一行,幼在下一行,同母生子女也是如此。

蒋家排行,自第25世起“祈斯肇周国、孝友得成章、秀明启贤达、奕世庆吉昌”

蒋介石曾祖蒋祈增,字怀盛。祖父蒋斯千,字玉表。父名肇聪,字肃庵。蒋周康又名蒋介卿,蒋周泰又名瑞元、志清、介石、中正,蒋周传又名蒋瑞青

家谱挂画填哪几代,三代宗亲是哪三代算起?

《三字经》云“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至曾玄,乃九族”于此观之,三代宗亲最近的应该是由“身”(即自己)算起上至“祖”(爷爷)、“父”(父亲),下至“子”(儿子)、“孙”(孙子)。若如此即应该是五代人。另外,“宗”应该是祖宗之意,“亲”当是父母双亲,所以,由自己作为中心,不论往上还是往下,都迎合了“宗亲”之意。但须注意这个还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的,我们平日所谓的“三代宗亲”一般用于供奉先祖牌位的书写,所以我认为这个多指上三代(包括自己在内)。一点拙见,仅供参考。

幻雪001 | 2011-02-12

8

1

现在我想做家谱,但是往上数我只知道三代,我爷爷的父亲的名字也查不到了,手上也没有之前的家谱可参考,

先从三代做起,之前的可以去老家俱体调查一下,肯定会有人知道的

家谱第一代人有金字,第二代人有伟字,第三代人用什么字

记录著宗族血统的烙印,凝聚著父母对孩子的深情厚义,隐喻著不同的理想追求和目标;姓名,传承了人的情、意、志;姓名,蕴含了人的精、气、神。人的姓名不只是一个人体符号,而且对人的情绪、智力、婚恋、未能得逞、健康等各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给孩子起名,只要掌握一些要领和方法,还是自己起为好,因为只有你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只有你们知道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再者,取名有一些限制,比如说家族中已有人用的名字不能用,但外人不知道哪个字你的家族已有人用过,另一方面,古语有言曰:"名字父母所取,肤发父母所赐,故为人子,应怀感恩之心。",虽然现在我们一般不说这个了,但做为父母的我们,孩子的名字还是自己起更加有意义:

一,长辈给孩子起名的期望范围有以下几种:

1父母期望孩子做有道德的人

心灵美比外形俊美更重要,父母亲往往懂得这个道理。很多汉字都包含道德规范要求在里面,如蔼、仁、容、德、轩、贤、良、伦、正、清、义、诚、直、道。但这并不意味着随随便便拉过来一个字配上姓就成为好名字,父母必须要考虑到姓与名如何匹配的问题。

2期望孩子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做为父母,也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出色,最好有受到大学教育并且衣食无忧,工作稳定。所以他们可能会对这些代表聪明、睿智、天赋的美词感兴趣如:颖、灵、睿、锐、哲、慧、敦、迪、明、晓、显、悉、晰、维、学、思、悟、析、文、书、勤等。

3期望孩子身体健康、姿容俊美

如果你是一个父亲或母亲,你会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身体健康、外表俊秀。下面这些字就意味着健康与漂亮如:俊、威、英、健、壮、焕、挺、帅、秀、伟、武、雄、巍、松、柏、山、石、婵、娟、姣、妯、婷、姿、媚、婉、丽、妩、美、倩、兰等。

  1 、光文帝 刘渊 308—310 年在位 3 年。

  刘渊乃匈奴左部帅刘豹之子。七岁丧母,曹魏咸熙年间( 264--265 ),刘渊以人质身份到洛阳。司马氏建西晋后,父故,刘渊袭左部帅之职,后升为北部都尉。他严肃法制,惩治奸佞,轻财好施,以诚待人,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兵马不断增加,官衔不断升级。晋惠帝时升为五部大都尉,后调邯城任宁朔将军,负责全匈奴的军事。

  八王之乱,刘渊及匈奴王侯起意恢复匈奴,密举刘渊为大单于,借调匈奴兵镇压八王之乱为由,使司马颖放其离开邺城。刘渊到左国城后 (304) 自称大单于,打起复汉反晋旗帜,自称汉王。 308 年 7 月称帝迁都平阳。 310 年病故。

  2 、昭武帝 刘聪 310---318 年在位 9 年。

  刘聪乃刘渊第四子。 310 年刘渊死,太子刘和继位,发兵攻打刘聪反被聪杀,刘聪举太后之子、刘和之弟刘义为帝,但刘义不从,于是刘聪继位,以刘义为皇太帝。刘义之母单氏貌美,聪长期与其同欢,刘义劝母自重,单氏自杀,聪与义结仇, 315 年聪杀义。 316 年西晋灭亡。刘聪晚年不理朝政,又不信任大臣,只用小人,众大臣疏远。 318 年,刘聪病逝。

  3 、灵帝 刘粲 318---318 年在位

  刘粲乃刘聪之子。刘聪继位时封刘粲为河内王,刘义为皇太弟。刘粲千方百计收集刘义罪行,想夺皇太子位,结果如意。 318 年刘聪死,刘粲继位。中护军靳准独揽大权,同年八月杀死刘粲,自称大将军、汉天王。

  4 、刘曜 318---328 年在位 11 年。

  刘曜匈奴人,父母早逝,由堂伯父刘渊收养。从小有胆识受刘渊器重,被封国相,镇守长安。刘聪时封车骑大将军、中山王。刘粲时,曜受命辅政。靳准杀刘粲后,刘曜马上兴兵讨伐,并即位皇帝,将靳氏全部消灭后迁都长安,改国号“赵”(前赵)。

  汉的另一大将军石勒宣布与前赵公开决裂,成立后赵,自任国君。

  刘曜初时,内外矛盾极多,不服之人极多,刘曜对反对派心狠手辣,对臣民大发*威。后于石勒征战时被后赵俘虏, 328 年被杀。

  二、成 汉 ( 306---347 )

  1 、武帝 李雄 274---334 年,享年 61 岁。 306---334 年在位 28 年。

  李雄乃巴氐族首领李特之子。李特在四川起兵自立时,李雄被封为前将军。 303 年父死,李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 304 年 10 月称成都王, 306 年称帝,国号大成。最盛时期,成都、涪陵、汉中都是成国地盘。李雄有十个儿子,但他一个都不中意,后立侄子李班为太子。 334 年病逝。

  2 、幽公李期 312---337 年,终年 25 岁。 334---337 年在位 4 年。

  李期乃李雄地四子。 334 年李雄死,李班继位。李雄之子李越回成都奔丧时杀死李班,并让位于多才多艺的李期。李期继帝位,李越为建宁王。

  李期任帝后毫无建树,重用庸人。汉王李寿名气大,受帝猜疑。李期毒死李寿养弟,李寿 337 年率兵攻成都。其子当时在成都当翊军校尉,里应外合。李期忙派人慰问李寿,并按李寿的要求杀了许多人。几天后,李寿废李期为邛都县公,软禁。不久,李期自杀。

  3 、昭文帝 李寿 209---343 年,享年 44 岁。 337---343 年在位 7 年。

  李寿乃李雄的堂弟,为开创成国基业立下汗马功劳,称“贤相”。李期称帝时,被改封汉王。废李期后,为称王还是称帝徘徊过,找巫师,巫师说可称几年帝才能即帝位,未向东晋称臣。他生活奢侈,百姓怨声载道。 343 年病逝。

  4 、归义侯 李势

  李寿的长子。 343 年继位。无子。多次与弟残杀。对谁都不信任。常无辜杀大臣,搞得人人自危。好色,见到漂亮女子无论婚否都要抢到后宫泄欲。不问国事。 347 年东晋大将桓温攻到成都,李势逃跑,写降书,又让士兵将他绑送桓温。后被封归义侯,过了 14 年安稳日子。 361 年死。 347 年成汉灭。

  三、 前 凉( 314---376 )

  1 、昭公 张是 314---320 年在位。

  2 、成公 张茂 张是之弟 320---324 年在位。

  3 、文公 张骏 张是之子 324---346 年在位。称大将军,假凉王,效东晋称臣。

  4 、桓公 张重华 张是次子 346---353 年在位。

  5 、威公 张祚 张重华之兄 353---355 年在位。

  6 、冲公 张玄靓 张重华之子 355---363 年在位。

  7 、归义侯 张天赐 张骏的小儿子 363---376 年在位。投降前秦,淝水之战前秦战败后又投降东晋。 376 年前凉亡。

  四、 后 赵 ( 319---351 )

  1 、高祖 石勒 319---333 年在位。 319 年称赵王,穿天子服。 330 年称帝。 333 年 60 岁病逝。

  2 、海阳王 石弘 石勒的次子 333---334 年在位。

  3 、太祖 石虎 石勒之侄 334---349 年在位。

  4 、石世 在位几天

  5 、彭城王 石遵 石虎之子 在位 183 天。

  6 、义阳王 石鉴 石虎之子 在位 103 天。

  7 、新兴王 石祗 石虎之子 350 年正月 ---351 年在位。后赵亡。

  五、 冉 魏( 350---352 )

  武悼天王 冉闵 350---352 年在位。

  冉闵乃后赵石虎的养孙,又名石闵。其父被石虎收为养子,曾任左仆射将军,封华西侯。石闵胆识过人,石虎时被提拔为将军,威望较高。石虎死,石世继位,刘太后临朝,奸臣张豺任宰相,石闵恢复原姓,鼓动石遵讨伐张豺。遵许愿事成后立闵为太子,让闵为先锋伐邺城。石遵当帝后食言,还准备杀闵。闵即带兵杀石遵,推石鉴为帝,自己任大将军。鉴即位不久,就令杀闵,闵奋力抵抗,后活捉石鉴。 350 年正月,闵将石鉴及石虎子孙 28 人杀死,自己称帝,国号大魏(冉魏)。 350 年 3 月,后赵新兴王石祗在襄国(邢台)称帝。两权相斗一年,石祗被杀。闵与石祗争斗时,前燕慕容俊攻打冀州,冉闵又与前燕争战, 352 年被杀。冉魏亡。

  六、 前 燕( 296---370 ) 鲜卑政权

  1 、文明帝 慕容煌 ( 296---348 )

  晋封平州牧辽东郡公慕容傀之子。 333 年傀死煌继位。 337 年称燕王建立前燕。 348 年 9 月病逝。

  2 、景昭帝 慕容俊 ( 319---360 ) 348---360 年在位。

  煌之次子。 348 年继王位, 352 年灭冉魏后称帝。 360 年病逝。

  3 、幽帝 慕容伟 ( 348---384 ) 360---370 年在位。

  慕容伟乃慕容俊之子。 360 年继帝位。 370 年 11 月前秦攻入邺城,伟被擒,苻坚封伟为尚书,新兴侯。 383 年又封伟为平南将军、别部都督,随征东晋。淝水之战前秦败,慕容伟随苻坚回长安。 384 年伟准备起事杀苻坚未成,反被苻坚所杀。 370 年前燕亡。

  七、 代 鲜卑拓跋部政权

  代王 拓跋什翼健 鲜卑拓跋部酋长拓跋郁律之子。 329 年其兄任酋长时,什翼健被送后赵当人质。 338 年兄故, 19 岁的什翼健回部即位代王。因长住中原,受汉族封建影响很大,继位后采取了许多促进游牧民族封建化的措施,使内部稳定,人口增加,生产发展,实力大增。当前秦灭了前燕等小国后,代国成为苻坚的兼并目标。 376 年,苻坚出兵代国,代败。外患未熄,内患又起, 58 岁的什翼健体力不支,拓跋硅才六岁,侄儿拓跋斤因权力之争杀死什翼健。代灭。

  拓跋氏在南北朝时期又建立起北魏。

  八、前 秦( 350---385 ) 氐族政权

  1 、惠帝 苻洪 ( 285---350 )

  苻洪家世代都是西戎酋长。苻洪趁西晋混乱之机出金笼络一批豪杰,被拥为盟主,被后赵封为率义侯,冠军将军。 350 年,苻洪又投东晋,司马聃封其为征北大将军、冀州刺史、广川郡公。几月后,又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正准备伐冉魏、前燕,不幸被军师麻狄药死。

  2 、明帝 苻健 ( 316---355 )

  苻洪之子。 350 年洪死继王位,向东晋称臣,向西发展夺取关中,进入长安。 351 年自称天王、大单于。 352 年称帝。 355 年病逝。

  3 、厉王苻生( 333---357 )

  苻健第三子。 354 年太子苻苌与东晋作战死,苻生壮实,力大无穷,被立为太子。 355 年健故继位。他残暴无常、好色好酒、杀人如麻、众叛亲离。 357 年六月,生要杀苻法、苻坚被婢女告密,法、坚兄弟带兵入宫将苻生杀死。

  4 、宣昭帝苻坚 ( 337---385 )

  苻洪之孙,苻雄之子。苻健继位时封苻坚为龙骧将军。 357 年与兄苻法杀死苻生,经过一番推辞谦让后即位。他收拾苻生留下的乱摊子,任用王猛杀豪强樊世、张德等二十多个豪强贵戚,使社会风气好转,秩序恢复,使周围的少数民族势力相继投入前秦。后灭前燕,统一了北方。但 383 年伐东晋,淝水之战百万兵败。 385 年被姚苌所杀。

  5 、哀帝苻丕

  苻坚之子。 385 年苻坚死,前秦幽州刺史王永赶到晋阳拥苻丕继位。同年十月西燕与前秦激战,前秦兵败。苻丕在逃跑途中被东晋冯该袭击身亡。

  6 、高帝 苻登

  苻坚族孙。苻丕死后,苻登在部下的劝推下登上帝位( 386 年)。多次与后秦交战, 391 年战事最多。 392 年姚苌死,姚兴继位,苻登认为时机到了,发兵攻姚兴,兵败, 394 年 7 月被姚兴所杀。时年 52 岁。

  7 、后主苻崇

  苻登之子。父被杀后继位。跑到湟中定都。 394 年 7 月被西秦主乞伏乾归赶走,被迫逃往秦州投陇西王杨定。杨定代两万兵助苻崇打乞伏归乾归,结果一同被杀。前秦亡。

  九、 后 秦 (386---417) 羌族政权

  1 、武昭帝姚苌

  姚苌出生羌族贵族世家。随兄姚襄转战南北。 357 年襄被害,姚苌领兵投向前秦,得到苻坚赏识,先后升扬武将军、左卫将军、太守、州刺史,战功卓著。 383 年苻坚大举攻晋时封姚苌为龙骧将军。淝水之战前秦兵败。 384 年慕容弘背叛苻坚,苻坚派子苻睿讨伐,姚苌协助参战。睿战死,姚苌感到自己有责任,遣使赵都向坚请罪,坚杀赵都。姚苌逃到渭北、天水。羌族伍万多家归附姚苌。姚苌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建立后秦政权。 386 年称帝。 389 年与前秦一战大胜。 393 年 12 月病故,时年 64 岁。

  2 、文桓帝 姚兴 (( 365---416 ) 394---416 年在位。

  姚兴是姚苌的长子。姚苌死后,姚兴迟迟不发丧,直到把前秦苻坚打败,次年五月才发丧并即帝位。他广收人才,提倡俭朴,对骨肉讲情义。 416 年 1 月病逝。

  3 、后主姚泓

  姚兴之长子。 416 年继位。他当皇帝日子很难:内部羌族首领向他起兵挑战,外部氐王向他示威,夏主、东晋来攻,洛阳被东晋占领。 417 年向东晋刘裕投降被送健康斩杀,时年 30 岁。后秦灭。

  十、后 燕( 386---409 ) 鲜卑政权

  1 、成武帝 慕容垂 386---395 年在位

  前燕主慕容煌的第五子。 369 年迎击东晋大将桓温立了大功,但受到奸臣嫉妒。皇帝慕容伟在奸臣的蒙拥下忠奸不分,要杀垂。垂被迫投前秦苻坚,封冠军将军、宾徒侯。 370 年前秦灭前燕。 383 年淝水一战前秦大败,独垂领三万兵马无恙。苻坚逃投垂。许多人劝垂杀坚,但垂不动,反将军队交坚后出走长安。后又为坚抗氐进攻获胜。坚死后,丕继位,垂称燕王(此时前燕已灭)。 386 年称帝建后燕。同年西燕主慕容永在长治称帝。 394 年,垂灭永。 395 年对北魏用兵,败。次年又亲征北魏,攻陷平城,俘虏北魏三万余人。回师路上病故。时年 71 岁。

  2 、惠愍帝慕容宝 395---398 年在位

  慕容垂的第四子。 384 年被立为太子, 395 年继位。继位不久就北魏袭击,内部争权夺势。 398 年被尚书兰汗所杀。时年 44 岁。

  3 、慕容盛

  宝之子。 398 年宝死后继位。 401 年出征路上被部下所杀。

  4 、昭文帝慕容熙 ( 384---407 ) 401---407 年在位。

  慕容熙乃慕容垂 58 岁生的儿子。宝被杀后,其子慕容盛继位。熙随盛出征, 401 年盛被部下所杀,在丁太后(与熙私通)安排下熙于 401 年即帝位。熙不爱江山,只爱美人。先与丁太后同欢,后又与娥娥、训英两姊妹相好。 407 年两姊妹先后死。七月为训英送葬出城,原燕中卫将军冯跋和弟素佛(被熙通缉追杀)潜回龙城,说服宝之养子高云调兵关门。高云在冯跋等拥戴下即位。熙在城外攻城不下,退入龙腾苑,几天后被捉住杀死。时年 23 岁。

  5 、 惠懿帝高云 407---409 年在位。

  慕容宝的养子。 407 年在冯跋兄弟帮助下即位。朝廷实权全在冯跋兄弟手中,高云花重金召集大批力士心腹以防不测,但这批人中的离班、桃仁贪得无厌, 409 年 10 月,两人杀高云。后燕灭。

  十一、北燕 ( 409---435 )

  1、 文成帝冯跋

  409 年后燕高云被杀,冯跋即派人杀死凶手离班、桃仁后,在昌黎(今辽宁义县)即天王位。史称北燕。冯跋统治时期,废后燕苛政,禁行贿受贿,重农学,注意同少数民族搞好关系。 430 年病逝。

  2 、昭成帝冯弘

  冯跋的小弟。跋称王时,弘任侍中,征东大将军,尚书右仆射。掌握了中央禁卫军。冯跋病重时,妾宋氏搞阴谋隔离太子冯翼和其他王子,想让己子继位。冯弘知道后带兵闯宫,杀死太子等一干人后继位,次年正月改元。 432 年,北魏伐北燕,北燕大败,但冯弘不降。 435 年,北魏大军伐燕,冯弘跑到高句丽,寄人篱下。后又准备投靠宋文帝,高句丽王于 437 年将冯弘及子孙十多人杀死。北燕亡。

  十二、 西 燕

  1、 济北王慕容泓

  前燕慕容伟之弟。 370 年苻坚灭前燕,泓等被俘押长安。 383 年前秦淝水兵败,慕容家族起兵。慕容泓改元燕兴称帝,当了两月皇帝。因用法苛严,不得人心, 384 年被臣高盖所杀。

  2、 威帝慕容冲

  泓之弟。 384 年泓被杀后,冲被拥立为皇太弟。冲带兵逼近长安,称帝。官兵大多是鲜卑人,要求归故里,而冲恋长安,发生分裂。 386 年,左将军韩延带兵杀冲。

  3、 西燕王段随

  386 年冲死,燕将段随被拥为西燕王。一月后,慕容氏宗室势力的代表慕容恒、慕容永发动政变,杀了段随。

  4、 西燕王慕容饴

  前燕宜都王慕容桓子之。 386 年三月段随被杀死后,饴被立为王。为顺应民意,率 40 余万人东进。饴只是傀儡,当了十天的燕王便被慕容韬所杀。

  5 、西燕王慕容瑶

  韬杀死饴后,立即遭到众人讨伐,走投无路,只得到兄慕容恒营中。恒为了对付众人,先下手将先帝冲之子瑶立为帝。人们对冲不满才杀死冲,今天其子继位,众叛。数天后被慕容永派兵捉瑶而杀。

  6 、西燕王慕容忠

  泓之子。永杀瑶后所立。永执实权,忠当傀儡。三月后被人杀。

  7 、河东王慕容永

  暗示刁云等杀忠后, 386 年 10 月称帝。永与后燕帝慕容垂是堂兄弟。 393 年垂发兵攻打西燕,慕容永败。 394 年永被垂杀。西燕灭 。

  十三、西 秦( 385---431 ) 鲜卑政权

  1、 宣烈王 乞伏国仁 385---388 年在位

  383 年前秦攻东晋时,陇西鲜卑人乞伏国仁被封前将军。此时国仁之叔乞伏步秃贵在陇西起兵反苻坚,坚派国仁去镇压。国仁离开南征队伍后,招兵买马,兵力达十万。苻坚被杀后,国仁与 385 年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建立西秦政权。 386 年收服鲜卑三部。 388 年病逝。

  2 、 武元王乞伏乾归

  国仁之弟。 388 年接任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河南王。 389 年成为西北的一个强大政权。 397 年,击败入侵西秦的后梁。 398 年征战左邻右舍尽耗国力,被后秦打败投降。姚兴封乞伏乾归为归义侯。在姚兴手下发展势力。儿子乞伏炽磐 402 年被封振忠将军,兴晋太守。便以此为根据地。乾归知道后逃出长安,组织三万军队, 409 年重新称帝,重建政权。 411 年 6 月,乞伏乾归被侄儿公府所杀。

  3 、文昭王 乞伏炽磐

  乾归子之。 409 年被立为太子, 411 年继位。第二年开始对外战争,一心扩大势力,终穷兵黩武积劳成疾。 428 年病逝。

  4 、后主乞伏暮末

  炽磐子之。 420 年立委太子, 428 年继位。 429 年,其弟与左夫人通奸,引发兄弟仇杀,引起部众不满。叛离者多。 430 年,羌族人反,暮末请氐王助战才平。 431 年,夏主攻西秦,西秦无粮,文臣武将纷纷投夏。暮末无奈,只得降夏,不久被杀。西秦灭。

  十四、后凉( 389---403 )

  1、 恣武帝吕光

  吕光乃略阳(陕西庄浪)名门贵族,王猛推荐给苻坚,封鹰武将军,后升骁骑将军。派吕光西征, 385 年 30 多个小国投降,西语尽归吕光。此时苻坚肥水战败,吕光夺取凉州,自称凉州刺史。得到坚死的消息后,自称凉州牧、酒泉公。 389 年即王位。 396 年称天王。 399 年病故。时年 63 岁。

  2、 灵帝吕纂

  吕光子之。 399 年吕光死后,纂杀死太子吕绍,即天王位。 400 年杀弟吕弘,内部稳定后出兵南凉、北凉,均失败。 401 年 2 月,被吕光的侄儿吕超杀死。

  3、 后主吕隆

  吕光之侄,吕超之兄。超杀纂后, 401 年 2 月隆即天王位。为树立威望,杀人如麻,百姓涂炭。此时南凉、北凉出兵后凉, 403 年 7 月,隆请后秦纳降,姚兴同意。吕隆到长安后被杀。后凉亡。

  十五、南凉 鲜卑政权

  1、 武王秃发乌孤

  395 年,河西(甘肃西部)鲜卑首领秃发乌孤与后凉吕光分道扬镳。 397 年自称大单于、西平王。 399 年出兵后凉克下兰州。同年 8 月落马折断肋骨,不久死。

  2、 康王秃发利鹿孤

  乌孤之弟。 399 年 8 月,兄死前交权继王位。 400 年 4 月后凉入侵被赶走。 402 年病死。

  3、 景王秃发缕檀

  乌孤之弟。利鹿孤任王时,当甩手掌柜,缕檀办事,掌实权。利鹿孤死,缕檀继位,称凉王。为人狡猾。后秦强盛,他向姚兴称臣,姚兴封其为凉州刺史,镇守姑臧,他一到任,就自行其是,不听后秦的了。 407 年后秦来攻,他又用计大获全胜。 408 年 11 月,他撕了后秦发的委任状,重称凉王。 410 年 3 月,领兵 5 万出击北凉,败,用子当人质讲和。不久又组织力量去攻,又败,又派一个儿子去当人质。 413 年,都城被北凉包围,为解围又派太尉去当人质。后投西秦,被封骠骑大将军。 414 年被乞伏炽磐毒死。时年 51 岁。南凉亡。

  十六、北凉

  1、 武宣王 段业

  京兆(今西安)人。无权谋,迷信十筮。卢水胡人沮渠蒙逊在凉州起兵,反对后凉吕光,看中了段业。 397 年,推他为凉州牧,两年后称凉王。段业是傀儡,军政大权均在沮渠蒙逊手中,段业不满。 401 年段业被杀。

  2、 武宣王 沮渠蒙逊

  401 年杀段业后称凉王。刚开始还注意与邻国友好。 410 年自感羽毛丰满,率兵击南凉,占南凉国都姑臧(今甘肃威武),称河西王。 418 年攻西凉,获取整个凉州地区。 433 年病逝。

  3、 哀王沮渠牧犍

  沮渠蒙逊的第三儿子。 433 年继位。速将妹妹嫁送北魏拓跋焘被北魏封为河西王。他重用人才,办太学。因北凉处于丝绸之路要冲,北魏对其很重视,焘将妹武威公主反嫁姆犍。牧犍不愿受北魏摆布,挑拨西域各国与北魏不和,其间又与嫂子勾搭成奸,嫂又下毒武威公主。拓跋焘 439 年 8 月攻北凉,沮渠蒙犍被俘。 447 年被拓跋焘杀死。

  4、 酒泉王沮渠无讳

  蒙逊之子,蒙犍之弟。 439 年北魏伐凉,无讳逃。半年后夺回酒泉。北魏当时无暇西顾,便封无讳为酒泉王。无讳不感恩,反而要夺回被北魏占领的整个地区。 441 年收回大片国土。 444 年病逝。

  5、 河西王沮渠安周

  牧犍之弟。 444 年继位。不久被柔然杀死。北凉亡。

  十六、南 燕

  1、 献武帝慕容德 336---405 享年 70 岁。在位 6 年。

  前燕慕容煌的小儿子。兄慕容垂称帝时,德任尚书令居宰相位,为后燕的昌盛功不可没。 397 年正月,魏攻后燕,主慕容宝逃往辽东龙城,慕容德成了后燕南部地区的统帅。不久在今河南滑县称帝,建立南燕。后内乱丢了地盘,逃到山东占领山东全境。 406 年 4 月,侄儿慕容超到,八月封超为太子,几天后病逝。

  2、 末主慕容超

  406 年继叔位。信用奸佞,元勋谋反。 410 年被刘裕杀。年 26 岁。南燕灭。

  十八、西 凉

  1、 武昭王 李颢

  396 年,李灏被北凉段业封为效谷县令, 399 年任敦煌太守、安西将军。 399 年 11 月建立西凉政权。 405 年迁都酒泉。 410 年,攻西凉的北凉军队大获全胜(沮渠蒙逊), 411 年又去抢掠,被西凉打败。 417 年,李灏病逝。

  2、 后主李歆

  李灏之子。 403 年立为太子, 417 年继位。爱用刑,不惜民力,寻欢作乐, 420 年攻北凉时,被沮渠蒙逊部下所杀。

  3、 冠军侯 李恂

  李歆之弟。 420 年李歆死,李恂逃回敦煌,自称凉州刺史。 421 年沮渠蒙逊亲率军队围攻敦煌,李恂投降。蒙逊不准,李恂自杀。西凉亡。

  十九、 夏

  1、 武烈帝 赫连勃勃

  匈奴铁弗部首领,刘卫辰之子。 391 年 11 月,北魏拓跋焘攻代来城,刘卫辰父子出逃。刘卫辰被部下杀死,勃勃逃至薛干部,首领太悉又送他到后秦的高严公没奕于处。没奕于将女嫁给他,并封骁骑将军 。姚兴(后秦主)又封其为安北将军,掌管两万军队,守朔方。他发展势力,反过来杀岳父,收编军队。 407 年 6 月自称大夏王、大单于。不久反攻南凉获胜。 408 年与后秦宣战,夺岭北全土。 409 年姚兴亲师反击未果。 413 年改姓赫连。 418 年占长安,称帝。 425 年病逝。

  2 、废主赫连昌

  勃勃次子。 425 年继位。 427 年,北魏拓跋焘第二次攻夏,赫连昌被擒。拓跋焘封其为秦王( 430 年),但昌过不了囚徒生活。 434 年逃跑时被杀。

  3 、后主赫连定

  勃勃的第五子。 428 年北魏俘赫连昌后,赫连定逃到平凉称帝。 429 年计划收复失地。 430 年与刘宋结盟消灭北魏。拓跋焘听说后率兵袭击平凉,定逃到天水。 431 年,西秦混乱,定灭了西秦。又准备袭击平凉,被吐谷浑俘虏,送到北魏平城。 434 年被杀。夏灭。

“百家姓”的来源

1.“百家姓”简述。

提起姓氏,人们最熟悉的自然是《百家姓》。因为它与《三字经》、《幼学琼林》等,被列入旧时孩童的启蒙读物、

《百家姓》以“百家”为名,实收单姓408外,复姓30个、共计438个。

在中国华民族这一大家庭中,姓氏何止438个,就是仅仅汉姓也不止这个数。据说,见之于文献的姓氏,可达5600之多。这其中不仅有单姓、复姓,还有三字姓。四字姓和五字处。此外,还有的民族有名无姓,比如傣族。

《百家姓》以“赵”姓打头,并非因为“赵”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为它是宋代钱塘儒生所作。宋代的皇帝是赵氏,“赵:自然成为“天下第一姓”;不排在首位,就有“欺君之罪”,会引祸上身。又宋时吴越王的后裔居浙江,所以,“钱”姓便排列第二,钱的妃子姓孙,借钱氏之威势,“孙”又排在第三。“李”姓排在第四,大约是因为南唐皇族为李氏之故。

2百家姓的发展

是谁创造了《百家姓》?它何时初具规模?又何时出版?这些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个迷。根据明清朝代有文字记载的学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在宋朝初期由一位地处吴、越地区(现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 学者将其编辑、装订成册。

南宋(公元1125-1210年)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最早在他的诗-- 《秋日小雨》中提到百家姓。诗人在注释中指明他的灵感源自两本书,一本是《扎子》,另一本就是《百家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开始流传了。

宋朝的皇氏姓‘赵’,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宋朝的一位学者相信‘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 ‘李’是南唐的统治者--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的开场白--“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印刷体《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纪初)出版的,它根据汉字和蒙古字的语音、笔划对应而成。但是元朝的版本并不完整,流传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录完整。 它总共记录了438个姓氏,其中408个是单姓, 有102行组成,38个是复姓,编成15行。最后一行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由118行构成,共有472个字。

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外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444个单姓,60个复姓,结束语为“百家姓序”。

现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每页上方除了记录历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属家族外,旁边还有他的图像;每页下半部是由四个字或姓氏组成的短句,读起来很像古时的四句诗词。

过去,《百家姓》有几种修订版,如:明朝末年修订的“黄周姓”,清朝康熙年间修订的“御指百家姓”,清朝咸丰年间 (公元1851-1861)由丁延修订的“百家姓三编”。这些修改后的百家姓在表现格式上花了很多功夫,每本都各具特色。 尽管如此,它们还是无法取代原稿,这体现了原稿对后来创作的深远影响。

《百家姓》不仅只在汉族中广为流传,其译本也在与汉族有着友好往来的少数民族中传播,如:蒙古字目百家姓,女真字目百家姓。由此可见百家姓的深远影响程度。

2 16种“百家姓”的源出。

第一种,以租先的图腾崇拜物为姓氏。

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我国的百家姓,有些是由图腾演变而来的,如:熊、马、牛、羊、龙、凤、山、水、花、叶等。但可惜这只是一些推测。由于年代久远,史前无据可考,到底哪些姓氏源于图腾崇拜,已不得而知。因为当今的‘熊”“马”“牛”、“龙”、“花”、等姓氏,于史书收及传说中均可查出源出,但并不与图腾有什么联系。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曾率领“熊、黑、貅、貔、虎”等。这些“ 熊、罴、貅、貔、虎”等可能就是图腾氏族的名号。但这些氏族的名号究竟有哪些传递下来,成为其后裔的姓氏,也已难寻蛛丝。有

案可察的是“姜”。

姜(jiang)相传炎帝(神农氏)是少典之子,因生长在姜水渭河支流)之滨,得姓

为“姜。

又姜(彻吧)和羌(Qiang)虽同韵而不同声,但音特别相近。且两字都有 “羊”字头。一个从羊从女,一个从羊从人。从“羌”字的组成看,羌即“羊人”。上古时代晚期,羌族居住在我国的北部,其部族或氏族的图腾可能是羊。而姜族则是羌族的一支,或许因为语音的误差而化“羌”为“姜”,或许是母系氏族的母权影响,羊下之“人”,化作了羊下之“女”。炎帝以“姜”为姓,不是偶然,炎帝恰恰是古羌族支系氏族部落的首领。以炎帝;黄帝为首的原居于

陕、甘、青一带的古羌戎部族的一支,在东进中原的过程中,与东夷等部族融合,成为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第二种,以祖先名字中的字力姓氏。

年(Zian)春秋时,周灵王有子叫“王子年夫”(“年夫”应是其名,“王子”则是表明其身份的,如“公子”、公孙”)年夫的后人以其名中的“年”字为姓氏。

熊(Xiong)上古五帝之一有颛项(闹旭氏,姬姓),其后人重黎在帝誉时担任火官,被帝答赐为“祝融氏”。共工氏作乱时,祝融奉命平叛。叛乱虽被平息,但祝融并未将共工氏成员全部消灭,况融以此获罪,被帝誉杀掉。祝融死后,其弟吴回担任火官,依旧称祝融

氏。吴回有子陆终,娶鬼方氏首领之妹女聩氏为妻,生八子,其中第六于叫季连。

牛:西周宋征子之后有任司寇的牛文。牛文。牛文之后以其中的字“牛”为姓氏。

鱼:系出于姓。春秋时,宋襄公的弟弟为“司马子鱼”(司马是官职,子鱼为其字)。其后人以其宇中的“鱼”为姓氏。

井:春秋时,虞国有大夫井伯。并伯之后以其字“井”为姓氏。晋灭虞国之后,并怕的后代井奚逃入泰国。秦穆公以并奚为大夫,封邑于“百吸”,井奚便号“百里奚”。百里买的支子依旧以“井”为姓氏。

牧:上古时代,黄帝以“力牧”为相。力牧的后人以其字:“牧”为姓氏。

终:上古时祝融弟吴回(后也称祝融氏)的儿子为“陆终”。陆终后代支系中,有的以其先祖名的“终”字为姓氏。

常:上古时,黄帝曾以 “常先”为相。常先的后人以其字“常”为姓氏。

孔:出于子姓。周武王封商微子于宋,微于死后由其弟仲衍继承封地。仲衍之后有弗父何,弗父何,的玄孙名嘉,字孔父。孔父的儿子木金父以父字中的“孔”为姓氏,在鲁国定居。

廉:颛项的曾孙名廉,其后人以祖字中的“廉”为姓氏。

乐:出于子姓。宋戴公的儿子公子衍字乐父,其后人以祖上“乐父”中的“乐”字为姓氏。

皮:周有大夫樊仲皮,其后人以其祖上名字中的“皮”字为姓氏。

高:出于姜姓。齐文公有子公子高。其后人以“公子高”中的“高”字为姓氏。

第三种,以封地名和国名为姓氏。

赵:伯益后裔造父,拉驯马驾车。周穆王常乘坐造父所驾的马车游巡各地,朝中有事,造父就以熟练的驾车技术及时将车马赶回。造父因驾车马有功,被周穆王封地于赵(山西洪洞县北赵诚),其后人便以“赵”为姓氏。

吴:出于姬姓。周武王封钟雍的曾孙于吴(江苏苏州一带),建立吴国。其后代以国名为姓氏。

郑:出于姬姓。周历三封少于友于郑(陕西华县东),建郑国。友的后代以“郑”为姓氏。

陈:周武王灭商之后,追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河南淮阳)。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

卫:出于姬姓。周文王其于摩叔于卫,建卫国康叔于孙以名为姓氏。

蒋:出于姬姓。周公且的儿干伯龄被封于蒋(河南固始县东北蒋集),建蒋国,其后以国名为姓。

沈:出于姬姓。周文王的儿子贿受封于深(河南平舆县北),建沈国,其后以国名为姓。

韩:出于姬姓。周武王的小儿子受封于韩(山西河津县东北),后被晋国灭掉。桓叔的儿子万受封于韩。万的后代以韩为姓氏。

秦:出于赢姓。伯益之后有赢非子。非于擅育良马,周。孝王以其育马之功封非于于秦谷(甘肃天水西南),为附庸国。用非子的孙子秦仲因功被升为诸侯。秦统一天下,建立秦朝。秦灭亡之后,其子孙以秦为姓氏。

许:出于姜姓,神农氏后裔。周武王封文叔于许,建许国。其后 以国名为姓氏。

吕:出于姜姓,神农氏后裔。怕夷在尧时任掌礼官,又辅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其后以国名为姓氏。

戚:卫国大夫孙林父的封地为威邑(河南汝阳县东冯东北)。孙

林父的孙以邑名为姓。

谢:周宣王封舅氏申候于谢(河南唐县南),申候子孙中有一支 以其封地为姓氏。。

邹:周代有曹挟封地于邾,战国对改国号为邹。其子孙中有一支 以国号为姓氏。

柏:出于柏皇氏。柏皇氏中有柏招,为炎帝的师傅,又有相同为帝喾的师傅。其子孙受封于柏(河南舞阳县东南),其后以封地)姓氏。

章:出于姜姓。齐太公封其庶子子郭(山东东平县东)。受封于鄣的齐大公庶子的后代,去邑为章姓氏。

苏:颛顼后裔终的最小的儿子樊受封于昆吾,樊的庶子后代受封于苏(河南温县)。其后以国名为姓氏。

潘: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名高,受封于毕,称为毕,称为毕公高。华公高有庶于受封于潘,其后以封地为姓氏。

葛:出于赢性。颛顼之后,封于葛(河南宁陵县东北)。其后以封地为姓氏。

范:周宣王时有大夫杜伯,其子杜限到晋国,被任命为士师,其于以官名为姓。

彭:颛顼后裔陆终的第三个儿子钱铿受封于彭(江苏人徐州),为大彭氏,后人以彭为姓氏。

鲁:出于姬姓。周公旦的儿干伯禽受封于鲁(山东曲阜一带),建鲁国。怕食的子孙以国名为姓。

韦:出于累韦氏。豖韦氏在夏代居于豖韦(河南滑县东南),为一路诸侯,建豖韦国,又称韦国。韦君后人以国为姓氏。

苗:楚令尹斗之于贲皇亡命晋国。受封苗邑(河南济源县西南)。贲皇又名苗贲皇,

其后人以苗为姓氏。

任:出于有熊氏。黄帝的儿子禺阳受封于任,禺阳以任建国,其后国名为姓氏。

柳:鲁孝公有儿公于展,公子展的孙子无骇以祖父名为氏,称展无骇。展无骇的儿子叫展商。展禽的封邑为柳下。他死后号为惠。所以双叫柳下惠,其后代取封地“柳下”第一个字为姓氏。

第四种,以职业或官职为姓氏。

司徒:上古时代官名,传说尧、舜时已设,一直延续到秦汉。有以此官职为姓的,便是复姓“司徒。”

司空:据说为上古时所设官职,专管天下水利上本工程建设。帝尧时大禹的官职就是司空。大禹的子孙中,有人以此为姓氏。

司马:上古代所设官职,为军事长官。曾为官司马的人的后代,有的以此官为姓氏。

第五种,以山名、河名为姓氏。

乔:出于有熊氏。黄帝死后,葬于桥山。黄帝的子孙中有守陵的入,就以陵山之名:“桥”为姓氏,后人去木为“乔”。

姜:出于神农氏。炎帝神农氏居住在姜水(渭河支流之滨,因此以河名为姓。春秋时代的齐、申、吕、许等封国都是姜

晁姓 晁氏家谱 晁姓起源 晁姓名人 晁姓的来源 晁姓简介

一、姓氏源流晁(Cháo)姓源出有二: 1、源于姬姓,是周景王小儿子朝的后代,以祖名为氏。周景王的太子早死,景王最崇爱小儿子王子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