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穆的穆有几个墓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1浏览:3收藏

姓穆的穆有几个墓,第1张

穆家坟

辽阳地方墓葬群

穆家坟是定居于辽阳地方的满族大型墓葬群,其原名为满洲族乌苏代家族茔园墓地。

中文名

穆家坟

地点

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

年代

数量

161座墓

地理位置

穆家坟位于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穆家村北山。东至红花峪,西至庞家崴子,南至大东沟、当中沟、大西沟,北至汤河孙家寨村。

穆家坟是清初乌苏代家族奉旨在辽阳正兰旗界地择定的茔园墓地。皇封其茔占地面积约20多平方华里,分为东西两处茔园墓葬区;在清代共葬人161座墓,多为皇封品级的武将文臣、淑人恭人等。民国以来,在东西茔园周围,又迁葬或葬人211座墓。该墓群地势奇特,真山真水,古松密集,遮天盖日,景观众多,碑石林立,风景秀丽,肃穆宏伟,引人人胜。从其占地面积或葬人人物的数量来看,应是东北地区大型的满族墓葬群,实属罕见。

乌苏氏,原为东海女真瓦尔喀部海兰地方女真族人。于明末,为了女真族的统一,乌苏代氏八世祖渣努(又名扎努、贾努、国尔宽)率居地族众来归努儿哈赤,被编入籍,为正兰旗旗人。同时,渣努与努儿哈赤结拜为“把兄弟”,后被任命为正兰旗牛录额真之职,其氏族族众成丁后为正兰旗马步炮甲兵丁。渣努率旗兵驰骋疆场,转战各地。后金天命三年(1616)历史上有名的“萨尔浒”之战,后金取胜后,八旗军直入沈阳。渣努是员猛将,由于屡建功勋,被御赐为“引路侯”。渣努有子11人,有10人是武将,其中有9人战死沙场。

渣努于清初由于高龄,被任为拜他喇布勒哈番(中宪大夫)正四品武将,驻守东京城(辽阳新城)。故后追封为通议大夫,从三品,葬于穆家坟,为西茔园之祖。由其10子穆成额(又名穆成格、穆清格、穆清阁)接任驻东京城拜他喇布勒哈番之职,授正四品。乌苏代宗支后裔是随八世祖渣努,九世祖穆成额两代先世驻守东京城时,入住东京城的。不久,随皇封之土地定居于辽阳地方后,由于与兄弟民族共居一地,相互往来,通婚通户,相互渗透融合同化,到清中期以后,已汉化到满汉“语言、文字、习俗”共用。乌苏氏家族,从其十五代开始,改原满姓乌苏氏为汉姓“穆、柏’、吴”。改原满俗“称名不举姓”为汉俗“姓与名合一”。改汉姓后,多数宗支姓穆,而其茔园墓地也随改称为“穆家坟”。

由来

西茔园坐落在穆家村北山西侧,其向口为坐东朝西与汤河“逆水相对”。五座祖墓坐落在上32级石梯阶一高台上,其型如“太师椅”。上首左侧为乌苏氏的八世祖渣努(通议大夫)、佟佳氏淑人之墓,右侧为渣木奇、赤希理氏之墓(渣努之弟)。下首为乌苏氏九世祖巴尔柱、桑达氏之墓(渣木奇之子),右侧为富岱(从三品通议大夫、渣努11子)、舒木禄代淑人之墓,中为穆成额(正三品城守御、渣努10子)、哈尔泌氏淑人之墓。按满俗规定:“妻和继妻故后与夫合葬”,而“庶妻故后只能与夫之灵牌位合葬”于他处。因此,在下祖墓高台到中间处,在其左侧(南面)五座为穆成额庶妻之墓;在其右侧(北面)二座为富岱庶妻之墓。在石梯阶以下,以中间行道为界其左侧(南面)所葬者为穆成额、巴尔柱支系后裔之墓;其右侧(北面)所葬者为富岱支系后裔之墓。凡是受皇封够品级者,墓前均有碑记。在行道中间处有高大的石供桌,上置石香炉,以备祭奠之用。在茔园右侧或前方有石针若干根,埋在地脉的关键穴位上,“以避地气外流”。再往前在开阔地带上,耸立三座大石龟驮之高大的“二龙戏珠九眼七透窿”大石碑。碑前面为汉文、背面为满文,均为皇封碑记(今有前碑和右前二碑耸立在市博物馆碑林中)。在大门里左侧耸立祭田大方碑一座或旗杆与灯笼杆。在大门左右耸立高大的石柱兽(俗称其华表)。茔园肃穆威严。东茔园坐落在穆家村北山,是于康熙初年择定的。其向口是坐北朝南,在西茔园之山东面,故称为东茔园。康熙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朝庭根据乌苏代家族来归入旗后,八世祖渣努、九世祖穆成额等两代人为国尽忠的奉献功绩,皇清诰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追封渣努之父母、穆成额之祖父母七世祖孟古纳(又名孟古诺,孟吉诺)为“通议大夫”从三品、费莫(门)氏为“淑人”(三品夫人)。随之,其 孙穆成额、富岱、巴尔拉将其祖父母之墓,由祖籍东海女真瓦尔额部海兰地方,迁葬于此,为东茔园墓地之祖。其往下3层次所葬者,多为为国尽忠壮烈牺牲或无嗣者之墓,其地势与西茔园同。在行道前有高大的石供桌石香炉,以备祭奠之用。在茔前方耸立一座大石龟驮之高大的“二龙戏 珠九眼七透窿”大石碑,前面汉字背面满文为皇封碑记。在大门左右耸立高大的石柱兽(俗称为华表),威严壮观。清初,择定茔园立祖之后,为加强管理或维护,在茔园山南面向阳地段,由乌苏氏九世祖穆成额为长支、富岱为二支、巴尔柱为三支(简称乌苏氏老三支)共同出资按满俗建筑模式,由东(左)向西(右)建造三座大院(有正房、有厢房)。同时,三支从自家中择优选出未婚男女家丁各一人,结为夫妇,辈辈为其支系看护或管理茔墓事宜。长支坟丁徐姓住东院;二支坟丁丁姓住中院;三支坟丁袁姓住西院(简称坟丁老三姓)。上述三座大院,平时为三姓所用。到祭祀日或平时乌苏氏老三支后裔来办事时,其中部分必须确保其食宿之用,又称为“官厅”。

按祖制规定:每年的四个祭日是古历清明节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十二月二十五日。在祭日前,徐丁袁三姓各自按其支系做好一切祭祀的筹办事宜。“杀牲一口(猪)”,供菜一桌,供果32样,馒头、酒、、香烛、包袱(装阴币的袋子)等等及接待参祭者事宜。到祭祀时,徐丁袁三姓各自将备好祭品,派专人抬至墓前摆祭,焚化纸钱(包袱)。而乌苏氏三支参祭人合一,本着长前幼后形成一字长蛇阵容至墓前,奠酒祭祀,行三跪九叩礼后,举良以示悼念先人。祭祀毕返回本支官厅,共同研究有关看护或管理茔墓事宜。会后,重新摆放桌椅会餐,食毕而散,结束祭祀。

东西两处茔墓地,已近四个世纪。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致其茔墓和设施发生很大变化,曾多次进行维护和修缮。

清初,择定西茔园立祖时,进行了大修建,耸立大石龟驮之“二龙戏珠九眼七透窿”大石碑一座,使茔园初具规模。康熙初年,择定东茔园立祖时,又进行大修建,使东茔园初具规模。康熙十六年(1677)岁次丁已孟冬吉旦,在西园二次耸立大石龟驮之“二龙戏珠九眼七透窿”大石碑一座。同时,又对东西茔园进行了二次大修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第三次对东西茔园进行了大修建。于同年岁次戊辰孟秋中浣吉旦在东西茔园中又各耸立大石龟驮之“二龙戏珠九眼七透窿”大石碑一座。嘉庆十七年(1812)十月一日,由乌苏氏十三世祖,长支代表沙丙阿、二支代表富易、三支代表达三布在西茔园大门里左侧,耸立祭田大方碑一座,明确乌苏氏族三支和坟丁徐丁袁三姓,在坟田中的责任,世代传承,共同信守。民国十五年(1926)十月一日,东茔园中之墓前碑,历经300多年的风吹雨打或冻溶等自然因素的变化,其中部分碑身中出现字迹不清无法辨认,由乌苏氏三支后裔重新换碑补立。

1948年10月30日辽阳解放,结束了旧的习俗。从此茔园墓地无人看护管理,各宗支后裔也很少有人去祭祖扫墓填坟。先是外部设施遭到破坏,石碑、石龟、石柱兽(华表)、石供桌、石香炉、土地庙、石针、石梯阶等被推倒、砸坏,有的不知去向。以后内部设施又遭到了破坏。拨乱反正后,文保单位曾多次进行考察,拟按其历史及文物价值作必要保护,并将西茔园内的二座“二龙戏珠九眼七透窿”大石碑碎块运回市博物馆,经过修复后,立在碑林中,以供观赏与研究。[1]

字辈排序:

陕西神木、秦川、山西罗峪口马氏一支字辈:“茂兆世学子惠明义福照光荣”。

陕西陕南马氏一支字辈:“文成登元良玉启英进昌忠孝全富贵永远正朝堂”。

陕西榆林马氏一支字辈:“金文玉丕振图志川建邦”。

陕西扶风马氏一支字辈:“承斯龙天子单铭德步廷腾世学文正国兴邦永绍汉应汝先君定登云”。

陕西马德昭后裔马氏一支字辈: “乾德秉天勋泽永传”。

陕西榆林马氏一支字辈:有,金,战,登,如,会,凤,鸣,祖,贤,高。

云南华宁回族马氏一支字辈:“文春安甲家有本元国中远正四德维新”。

云南昭通马氏一支字辈:“福寿永远康忠孝传家信诗书衍泽长”。

云南鲁甸回族马氏一支字辈:“贤正义之春荣阳龙明兴(德)毓林广西成刚永长洪真”。

云南马氏一支字辈:“明才贤永关”。

云南马氏一支字辈:“恩清家普昌礼义”。

云南东川马氏一支字辈:国正天兴顺,官清明自安,贤得福利少,子孝父恩宽。资料已毁,口传祖籍,南京应天府高石砍柳树湾。

山东济宁马氏一支字辈:“兴骏瑞照玉”。

山东阳谷马氏一支字辈:“永云月世德文修继志成保守广进化作述维令名光耀功安顺忠孝吉庆祥诗书长久续兴业代相传”。

扩展资料:

马氏家谱被历代马氏子孙视为宗族里的圣物,神圣不可侵犯,被郑重地保管着。

宗族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大特征,家谱(又称族谱)则是宗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一部优秀的家谱,记录着一个家族的发源、发展及流布的历史。马氏家谱,正是一部部马姓家族的发展史,是一部部维系马姓家族的圣物。

马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赵奢得姓始祖,邯郸即是中华马姓的祖源地,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

扶风郡为主要郡望,铜柱堂为主要堂号。主要分布宁夏大部、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内蒙古西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

2013年,马姓人口为1198万人,占中国总人口106%,排名第17位。

赵奢即为中华马氏的始祖,邯郸即是中华马姓的祖源地。因赵奢死后葬于今天邯郸县三陵乡的紫山,因此紫山又称马服山,是世界马姓祖山。

在远古的舜帝时代,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为嬴姓,伯益的后代造父被周穆王封在赵城。战国初期,赵衰子联合魏氏、韩氏瓜分晋国后,建立了赵国。

当时,赵国公子赵奢(赵武灵王的裔孙)能文能武,以善于用兵而著称。赵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0年),赵奢奉命抗击秦军的进攻而大获全胜,因战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北),称为马服君,他死后便葬在封邑。

他的子孙最初以“马服”为其姓氏,后去掉“服”字,称为马姓。赵奢从而就成了马姓的得姓始祖。 

家谱体例: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和苏洵都倡修族家乘,他们不仅亲自编写了本姓的族谱,且提出了编写族谱的体例和方法,并逐成为后世修谱的规范。马氏家谱于欧、苏体皆有所采,或者干脆将两种融合。

如暨阳扶风马氏宗谱》采用苏洵“谱法”,“凡子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高祖之父”,用“小宗之法”,即只记五。

《锡山马氏统谱》则采用欧阳修“谱法”,而自可见之世,印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别自为世”。原则上是以远近、亲疏为别,乙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

马氏家谱采用欧、苏两种谱法,但不是单的模仿、套用,而是结合马姓的家规、族等具体情况而有所变通,这就形成了独特马姓家谱编写凡例。如《暨阳扶风马氏宗凡例》有20条,其一说:“系图为谱之纲,传为谱之目。

凡有官爵者,制诰敕论等文当备载于谱首,无官爵者,生配、死葬、序赞、传文亦宜附载于后,俾后之子孙得有所观法而兴起焉。”其四说:“总图五世一提者,仿苏老泉遗式;盖取五世,外亲尽之义也。”其五说:“各派复为旋图,以引其传者,盖取曾南丰式,为分别小宗之义,明亲疏也。”

对于哪些族人不能入谱,马氏家谱一般都有明确规定,这通常与其家规、家法密切相关。

如《暨阳扶风马氏宗谱凡例》规定:“子孙为僧道者,不列行第,不登图叙,以其外宗族,而趋异端也。”

“子孙有过恶、训诫不悛者,会众声罪,谱削其名,以其玷宗祖也;如能改进,则复之。”

“同族结婚,即同族同谱者,风化攸关,应禁入谱。”

“某子配合某氏,已经结婚者,倘某子亡故,某氏转配族人,则不论尊卑、适合与否,一概不得入谱。”

不得入家谱,也就相当于赶出族门,这对于重根崇源的中国人来说,是莫大的耻辱与惩罚。马家家法之严,由此亦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

马姓-

马姓家谱-

有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皇帝、雍正皇帝。

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大业,对后来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对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辽东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皇太极: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康熙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雍正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扩展资料:

家谱名称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族谱、家乘、祖谱、谱牒、宗谱、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称法。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家谱为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为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产物。

家谱为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能够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传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为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族谱

-努尔哈赤

贵州省遵义桐梓小西湖张氏新编家谱/字辈:

正启荣发富贵昌,品行自修才流长;

道高德厚振家远,勤学志成国栋梁。

张氏族谱序言

张姓是一个极富开拓与进取精神的家族,先秦时期他们就从清河开始向各诸侯国迁徙;秦汉时代的兵祸天灾造成的流民大潮,又推动了张姓先民迁徙的脚步;而战后统一局面的形成,人丁兴旺的张姓家族,更需追寻新的生活空间。吾族追宗为江西人氏,早在三国时西汉流侯张良,深明韬略,足智多谋。大唐时大学士张统,仁宗皇帝封我族“百忍家风”。至今留下一对联:“大唐学士家声远,西汉流侯世泽长”以此认宗室。

后由于在明朝时,清兵入侵中原,明朝节节败退,我祖跟随难民逃至贵州遵义桐子县望里七甲半居住。事后没过几年,明末皇帝迁都安龙,吾祖张师达随难民西下,流落到兴义县马岭龙井居住。我支张光明做生意,与刘氏结婚,就在兴仁县海子龙井定居下来。

后因张奉先到穆家招亲,才把小兄弟张奉芝带到兴义县兴化乡全心村四轮碑照顾,为此成了贵州遵义籍人氏也。老族谱后来失踪。

这一大家子三代六口人都是“泊客”!

缘,妙不可言。“缘分”这个词也是我们在采访爱中爱华一家时听他们提到最多的词。爱中爱华两姐妹出生在美国,但中国却成了她们的第一故乡。

二战时,爷爷穆蔼仁作为美国飞虎队成员来中国抗日,84岁高龄时还来到中国作义务教师。儿子穆彼得在中国出生,在美国结婚后又携全家回到中国工作定居,妻子艾伦也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而一双女儿爱中爱华曾在中国银屏上大放光彩。从小就中文倍儿棒的她们成了中国荧幕上的小明星。从宝玉黛玉到茶博士,爱中爱华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和喜爱,也成了爷爷逢人便夸的骄傲。爱华成了著名主持人,而聪明的姐姐爱中则是心理学博士。

爱中爱华家的传家宝是一双小布鞋。那是穆彼得一岁时中国阿姨一针一线缝给他的布鞋。自那之后,穆家儿女子孙蹒跚学步时,都是穿着这双鞋开始与中国大地最初的亲密接触的。这个宝,代表了他们对福建的爱;而这个宝,还要一代代地传下去。

如今,从美国大学毕业后的两姐妹又纷纷选择回到了中国。这一家子有着共同的爱好,他们爱喝茶、爱吃饺子。他们希望看到若干年后第五代仍然生活在中国。就像爱华说的:“我爱中国,没有为什么,就是爱!”

中国是爱中爱华三代人的故乡,记载了所有传奇的故事和平凡的点滴。即使身在各自的城市,一家人还是怀着同样的情节,同样的梦。那就是在2039年,在中国,五世同堂。

Go ahead and enjoy the good life既来之则乐之,想做就做,爱中国,享受美好生活。这就是爱中爱华一家的故事。

罗家家谱字辈:盛应实用君,成彦伯公叔;以之懋宪光,秉兴克允福。亨运会时来,贤嗣序昭穆;富有本日新,德业世常录。新派:忠孝传鸿烈,芳名震豫章;历朝荣显位,奕代佐元良。理学垂声久,英才毓瑞长;宗支同绍述,焕发衍嘉祥。

罗姓,中国姓氏之一,源自于史书称为“祝融八姓”的后裔。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公元前690年,罗国被楚国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罗氏的子孙逐渐南移,最初迁居枝江,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汩罗地区,遂以国名“罗”为氏。

相关信息:

公安部2007年4月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罗姓仍排中国第二十位人口大姓,在当今12多亿中华汉族人群中,罗姓人占085%,总人口约1032万之众。

四川是罗姓人口第一大省,占罗姓总人口之20%,约210万,占省总人口数之2%。据《中国百家姓书库》公布,罗姓在全国100大姓中名列第20位,人口占全国086%。

舒穆禄氏,是清代时期著名的满族大家族,八旗皆有此姓。

八旗的分属并非根据姓氏,与姓氏没关系。八旗是军政组织,按军事编制划分。

舒穆禄,满语"珊瑚"女真最古老的姓氏,清代定名的舒穆禄氏,源出辽、金、元、明女真人的“石抹氏”。祖籍地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的海林市老宁古塔境内的舒穆禄山。以山地为氏。

舒穆禄氏,是辽、吉两省历史上的望族显姓。舒穆禄氏后代有官至内大臣、散秩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兵部尚书、刑部尚书、西安将军、荆州将军等。后人多改汉姓为舒姓、苏姓、徐姓、花姓。

扩展资料

舒穆禄氏名人

1,扬古利

舒穆禄·扬古利,清朝开国元勋之一,世居珲春,隶满洲正黄旗,库尔喀部首领郎柱之子。娶努尔哈赤女为妻。先后封一等总兵官、超品公世职,地位仅次于贝勒。后参与征伐辉发、乌喇、哈达、渥集诸部的战役,冲锋陷阵,屡立战功。

先后擒哈达贝勒孟格布禄、蒙古贝勒介赛。从攻沈阳、辽阳,略明关内通州、蓟州、大同、宣府等地。崇德元年(1636年)与阿济格、阿巴泰同率师伐明,攻克畿内十二州县,五十八战皆捷,俘众十余万而归。同年跟从皇太极讨伐朝鲜王朝,次年一月因遭遇朝鲜伏兵伤重而死,追封为武勋王。

2,佛伦

佛伦,穆禄氏,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二十八年为山东巡抚,三十一年为川陕总督,三十三年为礼部尚书,三十八年为内阁大学士,三十九年三月致仕,寻卒。

吴三桂既死,其孙世璠犹据滇、黔,命佛伦总理粮饷,通镇远运道,旋兼理四川粮饷。事平,迁刑部侍郎。寻迁左都御史,擢工部尚书,转刑、户两部。先是下河工程,靳辅与按察使于成龙议不协,命佛伦偕侍郎熊一潇等勘议。

佛伦受明珠指,议如辅言,为总漕慕天颜所劾。御史陆祖修亦劾佛伦袒辅,且言:“九卿会议时,尚书科尔坤等阿佛伦意,尚书张玉书、左都御史徐乾学言兴屯所占民田应还之民,科尔坤置不闻。他九卿或不得见只字。”上怒,下部严议。及郭琇劾明珠,指佛伦为明珠党,因解佛伦任。召辅等廷对,佛伦乃奏停屯田,并汰前所设官。部议夺佛伦官,上命留佐领。旋授内务府总管。

3,舒赫德

舒穆禄·舒赫德,字伯容,号明亭,满洲正白旗人,礼部侍郎徐元梦之孙。雍正六年(1728),由笔帖式授内阁中书。十三年,迁监察御史,在军机处行走。乾隆间。参与平定大金川土司、准噶尔部与回疆贵族叛乱。旋迁工部尚书、镶红旗满洲都统。

二十八年,任经筵讲,兼署工部尚书、步军统领,加太子太保。三十年,任国史副总裁。三十一年署陕甘总督。三十九年,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是年,领兵镇压山东王伦起义,因功加三级,得云骑尉世职。四十一年七月,任文渊阁领阁事。四十二年,充蒙古源流临清纪略正总裁。四月,卒。谥文襄。

——舒穆禄氏

——舒穆禄·扬古利

——佛伦

——舒穆禄·舒赫德

姓穆的穆有几个墓

穆家坟辽阳地方墓葬群穆家坟是定居于辽阳地方的满族大型墓葬群,其原名为满洲族乌苏代家族茔园墓地。中文名穆家坟地点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