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系列品读》(治家篇):第十三章 传承家风有三宝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1浏览:2收藏

《曾国藩家书系列品读》(治家篇):第十三章 传承家风有三宝,第1张

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孝道的国家,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很注重行孝的民族。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师长都不懂得孝顺,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仁爱旁人。在孟子的名篇《孟子梁惠王》中就有这样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我们要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由此可见,尊老爱幼始终是我们全社会都需努力传承的淳朴民风。

在老曾看来,一个家庭里是否出过富贵之人、体现富贵之气并不重要,是否以仁孝治家、处处以孝为邻里称道,才是他最为看重的地方,也是他操心最多、始终心系挂念的地方。纵观老曾的家书可以看出,老曾是一个十分注重家和、孝悌的人,在他看来,一个家庭要想做到真正的和气,除了保持兄弟和睦之外,儿孙辈时刻孝顺祖父长辈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多年来身体力行,以身为率,力求代代传承下来。

1、诚挚孝悌长辈,苦心迎养父母

道光二十六年,祖父星冈公病后终于康复,老曾在给几位弟弟的信中就祖父得病的情况发表了自己的关心和看法:他觉得祖父这次得病可能是吃补药太多之故,故去的并也是因为误吃补药,后来是泽六爷下了凉药才治好。这次也应该请他给祖父看病,以后应该同泽六爷常来常往,大事小情也要经常礼尚往来。我们常说:做人要有人情味,要懂得关心别人,老曾的做法就是极其生动的一课!值得我辈好好学习!

老曾是个对老家亲人十分眷念的人,可以说是一位重情重义之人,但自从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后,因自古就有“先为国尽忠、后为家尽孝、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老曾十多年都没有回过一趟湖南老家。虽然老曾也多次表达过想请假回家的意愿,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无法成行。道光三十年正月,老曾在给弟弟的家书中提到希望迎养家中老人来京,以便自己更好的当面尽一尽孝道。

关于迎养计划,老曾的具体考虑是:家中有父母、叔父母四位老人,如果只将父母迎接到京城而不带上叔父母,恐怕其他家人会有想法,自己和父母心里会不安;如果将四位老人都迎接到京城,考虑到此时叔母尚在病中,带病远行多有不便;老曾的建议是将父母、叔父三人迎接到京城,让叔父在京城住上大半年,过了年再送回老家,让叔母留在老家,由在家的弟弟媳妇们细心奉养,可以一举两得。

孝悌和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中国的孝道文化,其实就是赡养父母、繁衍后代、以德服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等,这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多元文化体系。今天,我们讲“家庭幸福、社会和谐”,讲“精神文明建设”,其实就是要求每个家庭分子修德、养身、孝悌和友爱。孝悌文化,今天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代代传承!

2、严格把关儿女婚姻,确保家风代代传承

俗语说“一代有好妻,三代有好子”,良好的家风如果想要一代一代顺利传承下去,家庭里除了要有老曾这般明事理的掌舵人,也要有好妻子、好母亲。老曾的妻子欧阳氏是自己恩师的女儿,贤良淑德,为老曾生下了两男四女。对于自己的子女们如何择偶,老曾非常重视并经常在家书中谈论此事。在他看来,能否为子女们选定一门好的亲事,是曾家一门优良家风能否得以传承下去的关键所在。

道光二十四年,老曾的侄子甲五要跟常家结亲,他很关注这件事情并专门写了一封家书谈论此事:常家想与我们家结姻缘,我不是很同意,因为常世兄这个人最喜欢仗势欺人,平时讲究吃穿用度、出门前呼后拥,我怕他家的女孩身上沾染了官宦家庭的骄气和奢气,这会严重破坏我们曾家的家规门风,将来引诱子弟们染上奢靡之风。老曾希望六弟(甲五的父亲)向别人打探清楚。

除了子侄们的婚事,老曾对于家里女儿侄女们对找对象也很慎重,咸丰六年在给四弟的一封家书里,老曾专门指出:家里三个女孩找对象最好是选择节俭朴实的耕读人家,不必一定是富家名门。对于罗家结亲一事,他建议暂时缓一缓,观察一下再说。老曾发现很多人家一旦出了做官的,成为了官宦人家之后便会滋长骄奢的习气,认为这不是好现象,并常常以此为戒。

咸丰六年,老曾的大儿子曾纪泽长大并成婚,老曾专门写了一封家书给儿子:新媳妇初进家门,儿子应该叫她经常下厨房熬汤煮饭,纺纱制布,不能因为她是富贵人家出身,就不干事。顺便还问到三个女儿是否已经能够做鞋子了?老曾要求儿媳妇和三个女儿每年做鞋一双寄给他,表一表孝心,也算是表演一下针线功夫。并要求四人将织的布做成衣服寄给他,借此观察下谁勤快谁懒惰。老曾如此严格把控优良家风,实在令人敬佩!学习了!

老曾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他深深明白曾家一门若想长久发展下去,拥有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内部保持优良传统代代传承,外部保持和谐邻里关系,让外部环境不至于感染到内部的稳定发展。一方面,对族里的贫寒之家,尽量多周济一下;另一方面,对家乡地方事务,该往来的就往来,该谢绝的就谢绝,维持好一个合适的度,尽量做到相安无事。

3、置田造福族里,中庸处世乡邻

老曾出身于农民家庭,非常明白民间疾苦、百姓生活多艰,因此时刻关注着曾氏族人的生活现状。道光二十九年,老曾在给几位弟弟的家书里提到了自己的一个伟大梦想,那就是希望将来能够置办一处义田,用以周济祖先孟学公的后人里生活困苦的族人。老曾一生为官清廉,不愿意在为官之余贪慕钱财,为此他决定靠自己积蓄俸禄,将来存够钱后置办义田。由此可见,老曾深明大义、心系家族整体发展,是个很仁德的人。

有一回,老曾在给父母的家书里提到:之前不希望父亲大人去管乡间的闲事,是因为家乡小地方的书吏惯会结党谋私,遇到阻拦他们的人就是造谣生事,甚至借助地方州县官与曾家结下一些不解的怨恨,这就会造成曾家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此外,如果父亲大人一旦开始掺和这些事务,以后就会经常有人上门邀请出头,不如闭门谢客,谢绝一切来访,老曾认为:低调做人方为上策。

如何同家乡地方官打交道,老曾在给弟弟们的家书中也有详细阐述:不说家乡父母官的是与非;与之保持不远不近、不亲不疏的距离;地方官有婚丧嫁娶,曾家必到;地方官有公事需乡绅出头,曾家不出头也不躲避;子侄后辈们与地方官见面,以谦虚、谨慎方式为宜。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老曾的处事哲学:中庸之道!也就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在老曾看来,无论自己的官做的有多大、曾家在当地如何荣耀兴盛,家里人也不要过分掺和地方事务、有事没事尽量少去州县衙门,务必时刻小心谨慎,低调做人,更不可傲慢自大,争强好胜,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凡事不要强出头,小心驶得万年船,这个观点也很符合老曾本人的处事哲学。不得不说,老曾这几个治家方略十分得体,甚至可以说有鬼斧神工之妙,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借鉴!学习了!收队!

< 第十三章 完 >

曾国藩家书原文及解释如下:

禀父母·痛改前非自我反省

原文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十月廿二,奉到手谕,敬悉一切。郑小珊处,小隙①已解。

男人前于过失,每自忽略,自十月以来,念念改过,虽小必惩,其详具载示弟书中。

耳鸣近日略好,然微劳即鸣。每日除应酬外,不能不略自用功,虽欲节劳,实难再节。手谕示以节劳,节欲,节饮食,谨当时时省记。

萧辛五先生处寄信,不识靠得住否?龙翰臣父子,已于十一月初一日到;布疋线索,俱已照单收到,惟茶叶尚在黄恕皆处。恕皆有信与男,本月可到也。男妇及孙男女等皆平安,余详于弟书,谨禀。(道光二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

译文

儿子国藩跪着禀告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十月二十二日,收到手谕,敬悉一切。郑小栅那里,小小嫌隙已经解决。儿子以前对于过失,每每自己忽略了。自十月以来,念念不忘改过,问题虽小也要惩戒。详细情况都写在给弟弟的信中。

耳鸣近日稍好了些,但稍微劳累一点便又响起来了。每天除应酬外,不能不略为自己用功,虽想节劳,实在难以再节了。手谕训示儿子节劳,节欲,节饮食,我一定时刻牢记遵守。

萧辛五先生那里寄信,不知可靠不?龙翰臣父子,已在十一月初一日到了。布疋、线索,都已照单子收到,只是茶叶还在黄恕皆那里。恕皆有信给我,本月可以到。儿媳妇和孙儿和孙女都平安,其余的详细写在给弟弟的信中,谨此禀告。(道光二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

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家书摆在家里有一段时间了,总觉得是家长里短,从没有翻开看看。直至近日,才翻看。

他的家书和我们日常打电话有很大不同,首先,现在孩子外出求学很多事情不愿和家里人讲。而曾国藩对学习,工作的描述颇为详细。并且有很多实用方法。其次,现在家庭独生子女较多,对兄弟姐妹之情感知较少。曾国藩作为长孙信中充满了对诸弟的期待,以及教育方法。最后,对梦想的付出,国家的贡献,字里行间洋溢着家国情怀。

其中有一封信是致诸弟,大致内容是为学的两个要点。

一,猛火煮慢火温

子思和朱熹从熬肉中得到启发,读书需先短期内集中精力阅读,掌握所读书之概貌,随后再对章节字句细细咀嚼,以求书中精髓。

经典书籍很值得借鉴。其实国外很多书也提到这种方法。如《如何阅读一本书》。

二,乾坤礼乐之道

比如书法,乾为神,坤为形,真力弥漫为乐,丝丝入扣为礼。将对立融为一体的思想方法。

另外,他还建议诸弟每日剖析自己,当然是采用日记形式,并且统一纸张,楷体书写,将来便于装订成册。如今写日记的人是否大在?能三醒吾身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曾国藩家书

这一封信是写给曾国藩的父母的。

第1节写四弟得子,四妹正常生产。未得此信,他心中常以为虑,得到此信,心中如释重负。对家人关怀挂念之情溢于言表。

第2节得悉这一次是吴定五得到案首,并回忆起定五发奋,今日果然成绩斐然。

第3节,关心四弟和六弟学业。这一部分是全信的重点。曾国藩以前朝众多晚学有成之士,激励四弟和六弟。

总结起来,我觉得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学习要有好的心态。是考试就会有运气的成分存在,对于运气的事情就不必挂怀。重点应在平时学的是否扎实。不应该过度关注结果,而更应该关注学习的过程。

第二,学业力求精进。小的成绩得失,不足忧虑,应当忧虑的是学业每一天是否精进。

第三,要想前进,最重要的是基础应该打牢。只要基础打得牢,就不怕前进的慢。我身边的学生,很多人就是一味的关注成绩发布之时。而在平时,却不能够静下心来,打牢自己的基础。我自己的学习工作,也应当注意打牢了基础,这样就不愁有质的飞跃。

第4节,一双儿女,健康成长。

第5节写英国侵略者在南方骚扰,时局危险。鸦片战争到了最后的关键节点。

第6节。写意欲让家人南归,曾国藩心中犹豫不定。所以采用扶乩之法。

这是前现代社会人们心智的特点。当一件事犹豫不决,往往求神问卜。而在鸦片战争中。道光皇帝曾经派出的一位将军。竟然也采用了求神问卜的办法进行决策。前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思维上的差距昭然若揭。下面我引述一则材料。

1841年10月,道光皇帝接连接到前线的奏报,定海、镇海等地纷纷失陷。道光帝为了挽回战局,决定派自己的堂侄爱新觉罗·奕经为扬威将军,文蔚、特依顺为参赞,赶赴江浙办理军务,以扬天朝国威。

虽然号称将军,但奕经根本没打过仗,只不过是个花花公子罢了,他在苏州一停就是两个月,整日花天酒地,对皇帝却说他在等待各省的援军。奕经拖来拖去,各省的援军纷纷抵达,这回他没有办法了,只得在1842年1月21日移驻到嘉兴,不过这场战争到底怎么打呢,奕经心里真的没底。

1月26日,奕经兴冲冲的找到了参赞文蔚,和他说了自己昨晚做的一个梦,他梦见“夷党悉弃陆登舟,联帆出海,宁波三城已绝夷迹”。文蔚也说自己做了同样的梦,俩人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吉兆。2月10日,正值农历正月初一,奕经来到了杭州最灵验的西湖关帝庙求签问卦,想向关二爷寻求破敌良策。

签文是这么写的,“不遇虎头人一唤,全家谁保汝平安”。 奕经和手下的谋士们思来想去,也没有想到是怎么回事。几天后,四川地区的援兵开到了,每个士兵的头上都带着一顶虎皮帽。奕经一看,顿时想起了这不就是签文中的“虎头人”吗?

奕经苦思冥想之后,终于悟出了打败英国军队的方法,那就是“五虎擒羊”。洋人就是羊啦,所谓“五虎”指的是将出兵日期定在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寅刻,也就是1842年3月10日凌晨,即正月正月二十九日四更时分。清朝的第一路军队就是四川的“虎头兵”,由属虎的将领段永福来指挥。

奕经制定了十分详细的作战计划,并呈报给了道光皇帝。道光皇帝看到作战计划后,龙颜大悦,在奏折上批道:“卿等布置妥密,仰仗天祖默佑,必能成此大功。朕引领江南,静待捷因”。3月9日晚间,各路兵马冒雨前往出发地,准备开始反攻作战。

10日,在宁波城内应的的接应下,清军顺利攻入城内,但其实清军的作战计划早就泄露了。虽然段永福的虎头兵作战勇敢,一度杀入宁波城内,但英国军队调用火炮进行攻击。而城内街道狭窄,清军无处躲藏,损失惨重,最终被迫撤出宁波城,清朝的反攻以失败告终。

这场战争失败了,奕经这招“五虎擒羊”更是沦为笑柄,更体现了那种战争中,中西方的思想文化的差距所在。

在迷信指导下的战事,其结果可想而知,但反映出来的是前科学时代人们的心态。吉利的数码,神签的灵验,托梦说事至今仍有其相当的魅力,但是在当时却有着主宰人们意志的威力。

讲真话需要一点勇气,也需要一点正气。

第7节,写往家中所带之物。再写父亲教他蓄养自己的胡须。古人蓄养自己的胡须,其实代表着男子成年有一种刚毅之气概。曾国藩性格以刚毅为主。在面相上主要以胡须体现。刚毅不但在内,在外更要体现出来。学习曾国藩,主要要学习他刚毅之品质。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四日 致父母书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六月廿八日接到家书,系三月廿四日所发,知十九日四弟得生子,男等合室相庆。四妹生产虽难,然血晕亦是常事。且此次既能保全,则下次较为容易。男未得信时,常以为虑。既得此信,如释重负。

六月底,我县有人来京捐官王道嶐。渠在宁乡界住,言四月县考时,渠在城内并在彭兴岐云门寺、丁信风两处面晤四弟、六弟,知案首是吴定五。男十三年前在陈氏宗祠读书,定五才发蒙作起讲,在杨畏斋处受业。去年闻吴春冈说定五甚为发奋,今果得志,可谓成就甚速。其馀前十名及每场题目,渠已忘记。后有信来,乞四弟写出。

四弟、六弟考运不好,不必挂怀。俗语云:“不怕进得迟,只要中得快。”从前邵丹畦前辈甲名四十三岁入学,五十二岁作学政。现任广西藩台汪朗渠鸣相于道光十二年入学,十三年点状元。阮芸台元前辈于乾隆五十三年县、府试皆未取头场,即于其年入学中举,五十四年点翰林,五十五年留馆,五十六年大考第一,比放浙江学政,五十九年升浙江巡抚。些小得失不足患,特患业之不精耳!两弟场中文若得意,可将原卷领出寄京;若不得意,不寄可也。

男等在京平安。纪泽兄妹二人体甚结实,皮色亦黑。

逆夷在江苏滋扰,于六月十一日攻陷镇江,有大船数十只在大江游弈,江宁、扬州二府颇可危虑。然而天不降灾,圣人在上,故京师人心镇定。

同乡王翰城继贤,黔阳人,中书科中书。告假出京。男与陈岱云亦拟送家眷南旋,与郑莘田、王翰城四家同队出京。郑名世任,给事中,现放贵州贵西道。男与陈家本于六月底定计,后于七月初一请人扶乩另纸录出大仙示语,似可不必轻举妄动,是以中止。现在男与陈家仍不送家眷回南也。同县谢果堂先生兴峣来京为其次子捐盐大使,男已请至寓陪席。其世兄与王道嶐尚未请,拟得便亦须请一次。

正月间俞岱青先生出京,男寄有鹿脯一方,托找彭山屺转寄,俞后托谢吉人转寄,不知到否?又四月托李昺冈荣灿寄银寄笔,托曹西垣寄参,并交陈季牧处,不知到否?前父亲教男养须之法,男仅留上唇须,不能用水浸透,色黄者多、黑者少;下唇拟待三十六岁始留。男每接家信,嫌其不详,嗣后更愿详示。

男谨禀。

《曾国藩家书》收录了曾国藩从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年写给家人的信笺,总计1459封信。涵盖的内容异常丰富,包括读书之法、交友之道、做事、军事等等。非常详细地阐明了曾国藩的思想。

我目前读的版本是1986年由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家书》,是家信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版本。这本书是自己从旧书市场淘来的,目前在市面上还没有找到这个版本。算来也是自己的幸运。读起来虽然枯燥了些,但每天10页的速度,也读了近550封信件了。

书中有很多非常精彩的佳句,可以时常品玩一番,提升自己的见识同时也能以此作为行事为人的指导准则,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这些精彩的句子,会首先进行完整摘抄,然后班门弄斧地写上自己的评论,作为自己的思考。目前自己阅历不丰,这些思考难免有不恰当的地方。在以后的重读中,随着自己阅历的增加,会有进一步的完善。

嘉言钞会每天在微博上(@熊小北同学)上发一条。周末的时候,会将本周写的材料整理到公众号上,方便自己存档和查询,以便将来的整理。

是为记。

20200322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初三日 禀父

得不足喜,失不足忧,总以发愤读书为主。史宜日日看,不可间断。温经须先穷一经,一经通后,再治他经,切不可兼营并骛,一无所得。

评:

弟弟科举考试结束后,曾国藩询问考试的情况。勉励弟弟不要太在乎结果,不论什么样的结果,都能接受。颇似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里,曾国藩谈到了心态的稳定力。情绪的起伏往往会扰乱人的心智不能专注于做事情。稳定心态面对事情,才能成事。如何去做到呢?曾国藩提出了一个方法:持续做一件事情。日日持续重复地读书,让自己保持在一种稳定持续的奋斗节奏中。

此外曾国藩谈到了读书的方法。先专注于一本书,把一本书读懂读透了,再去研究下本书。不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以同时读多本书,这样的后果是什么都得不到。

这种读书方法,我也需要认真去学习。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四日 禀父母

些小得失不足患,特患业之不精耳!

评:

对于一个想办成事情的人,真正应该关注的是什么呢?

是专业上的精进,这是办成事情的基本素质。这个过程就需要耗费我们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如果在乎的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小打小闹,专业上无法具备“专家水平”,那基本上是碌碌无为的。

大牛之所以是大牛,是把一件事情做到了极致。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

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漫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漫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

评:

曾国藩在这封写给弟弟的信中辨析了两种为学的方法。

第一种是朱熹说的,像熬肉一样,先需用猛火炖,将肉煮的差不多了,然后再用小火慢慢煨。就是先花大力气大功夫达到一定的水平,然后保持这种进学的节奏,在这个基础上慢慢提高。

第二种学习方法也就是曾国藩自己用的方法。自己的所学所得,全靠“悟境”得来,也不去管什么猛火还是慢火。一个“悟”字,带些神秘色彩。在这里,曾国藩没有具体去解释该怎么悟。

仔细把玩一下,可能朱熹和曾国藩说的是不同的学习目的。一个是应用之学,需要短时间内高强度学习然后实用的学问。另一个是修身阅历之学,这种学问确实也只能靠每个人的悟性,去思考去探索自己的心智边界,一点一点得积累起来。

很可能,一个是成事情;一个是成“心”吧。

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评:

读到这句话时,应该能想到挖井兔子的漫画。这个譬喻是很早就有了还是曾国藩说出来的,我不知道。不过这个却是我知道的最早的关于挖井的譬喻。

这里谈的是“专”,不追求大而全,在一个点上持续下功夫,彻底把这一点打穿,才能学习到真本事。否则就跟狗熊掰棒子一样,溜达一圈,结果什么东西都没有得到。

想办成一件事情,就得和这件事情持续“专”下去。目标要明确,“老守一井”,最后“力求及泉”,从而“用之不竭”。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进德之事,难以尽言。至于修业以卫身,吾请言之:

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于朝、教授于乡,或为传食之客(名士宦官所养的食客),或为入幕之宾,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将来不致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

评:

读书的两种目的:进德和修业。进德的事情不怎么好说,修业这件事倒是可以好好唠唠。

修业的目的是什么呢?曾国藩说是卫身,也就是让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那卫身最大的事情是啥呢?就是要吃饭了。不管你是士农工商都得去吃饭,要么劳心要么劳力。无论哪种吃饭的方法,都需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给予足够的重视。能不能吃到好饭,这件事自己做不了主。但自己能否将自己的专业精进,这件事情自己可以说了算。

靠自己养活自己,那手艺活得拿得出手。不然谁会给咱赏饭吃呢?

在这里,曾国藩论述了一个成事情的逻辑:关注在自己能控制的因素上,不要环顾左右。只关注在精进自己上,把自己的本事提高上来,那结果往往就会水到渠成。

这个时候的曾国藩的作文读起来真的是酣畅淋漓,大呼过瘾。排比用的是溜溜的。曾国藩讲大道理,但讲得很扎实,不是夸夸而谈。很容易让人听得进去。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讲道理的方法很值得学习。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评:

想要在专业上实现精进,曾国藩说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专心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这里曾国藩说了一个谚语是“艺多不养身”。但我们也经常也会说“艺多不压身”。这两种说法矛盾吗?

我们从曾国藩给弟弟的建议中发现一些东西出来。

给九弟的建议中说,练习写字的时候不要把其他事情荒废掉,但在写字的时候,要全神贯注把自己的所有精神all in 在这件事情上,这是专;

在给四弟、六弟的建议中说,不管你是想搞明白经书、写作科考文章,还是想写古诗古文,需要专注在一经一家文稿一家文集中,不要环顾左右,贪多嚼不烂,这是专。万万不能同时做许多事情,这样做指挥一无所得。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曾国藩说的“艺多不养身”也就可以理解了。曾国藩反对的是多而不专,多而不精的为学之道。以为自己掌握了很多“艺”,但都浅尝辄止,止于表面,不能把一个“艺”彻底打穿弄明白,最终也是一事无成。

辩证看待“艺多不压身”,其实是建立在专注的基础上的。首先需要精通一“艺”养活自己,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学习点别的东西,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技能。

这个理儿,在什么时间都是扎实的。

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

评:

一些读书大牛们常说,书读得越多,原以为自己会懂得多一些,但不明白的地方却越来越多了。这种感觉应是曾国藩所说的意思。

进步往往是从”疑义“开始的。能有自己的困顿,说明我们开始进行了思考。害怕的是没有疑问,这会导致自我的膨胀和麻醉,以为自己都懂了都知道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固步自封。

对一业专心专注的人,会对这件事情进行非常深的琢磨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自己的发现或者思考让自己明了一些事情,但同时也会产生出更大的疑问甚至是自我怀疑,让自己再一次陷进困顿之中。能做的,就是继续往前突破,继续精进和完善自己,从"疑义"慢慢提升到"心得"。

阅读时间:2019年7月4日星期四,共读第32天。

  阅读原文:《曾国藩家书》卷一“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初一日 致祖父母书 第90页-98页,上传这一封信是写给祖父母的,信比较长。记得我在读前一封比较长的信的时候,还不能够静下心来去读,总是念错。而这一次,我反复的去诵读,竟然能够读一遍只错一个字。自我感觉较之前能够更细心的去读下来。看来通过这次读书,曾国藩对于做事耐心的程度,对我也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做事就不要怕麻烦。细致,耐心,认真,这是君子的做事行为原则,也是我所感受最深的。

第一节,告知祖父母,不送家眷南归原因。

第二节,写九弟思归原因,自己最终让九弟回家理由以及反复规劝九弟的过程,体现出全为九弟着想。让人深切体会到对九弟殷殷之情。

曾公的耐得烦的性子,这真是值得我们深切体会。

曾国荃几次三番的反复欲南归,说明其性子还未稳定,尚需磨练。后来曾国荃在家呆了一段时间,又要回京恰恰反映了这一点。

第三节,详细说明如何准备南归。安排同伴,雇佣车辆,足见其细心。这一节应该学习曾国藩做事细心的特点。

第四节,路费等费用安排。其中银两安排极为详细。

第五节,汇报曾国荃在北京读书的成果。

第六节,分析曾国荃和自己在京的学业上,共同进步以及不当之处。

他对曾国荃分析得十分到位。这一节很重要,总结起来,对于我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第一无论学习还是做事要用心。

第二,有了过错要及时改正。

第三,无论学习工作要耐得苦。

第四,做事要及时按时完成。

第五,对于晚辈要细心教导,让其树立远大志向,增长见识。

第六,对于晚辈的错误要及时指出,不能留有情面。只要自己直言说出,即使会被误解,终会被理解。

第七节,向祖父母交代写信如此详细的原因。可以看出曾国藩非常重视家庭和睦的气氛。

第八节,写耳鸣以及家中基本状况。

第九节,写同乡捐官的情形。

文中提到谢果堂,这个人在当时名气不是特别大。但他的父亲谢芗泉则有一个名震京师的壮举,多少年来一直为人所称道。

乾隆年间,正是和珅当道、炙手可热的时候,京师上下谁也不敢得罪他。和珅家里的仆人也仗势胡作非为,人们敢怒不敢言。一次,和仆人坐着大员才可乘坐的大红障泥车招摇过市,遇到时为御史的谢芗泉。他怒不可遏,命人拿下和仆,亲自放火烧掉这辆车,替众人出了一口气。大家叫他为“烧车御史”,对他的正气和胆量钦佩不已。和珅恼怒至极,但又发作不得,过两年后还是借故将谢削了职,直到和珅倒台后才起复。

曾氏对这位同乡前辈甚是佩服,在信中所说的送别诗中他还提到了谢家这段光荣历史:“一朝烧车震都市,骢马御史真人豪。”

总之读了这一封信,我并没有感到,信中的婆婆妈妈,那些令人感到腻烦的家庭琐事。

我以为这恰恰体现了。易经当中坤卦的一句话。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事无巨细,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是君子应该有的气度。是曾国藩做事的原则,是每日欣欣向上的气象。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初一日 致祖父母书

孙男国藩跪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

七月初五日发第九号信,内言六月廿四后,孙与岱云意欲送家眷回南,至七月初一谋之于神,乃决计不送。

初五日发信后,至初八日,九弟仍思南归,其意甚坚,不可挽回,与孙商量,孙即不复劝阻。九弟自从去年四月父亲归时,即有思归之意。至九月间,则归心似箭。孙苦苦细问,终不明言其所以然。年少无知,大抵厌常而喜新,未到京则想京,既到京则想家,在所不免。又家中仆婢,或对孙则恭敬,对弟则简慢,亦在所不免。孙于去年决不许他归,严责曲劝,千言万语,弟亦深以为然,几及两月,乃决计不归。今年正月,病中又思归,孙即不敢复留矣。三月复元后,弟又自言不归。四、五、六月,读书习字,一切如常。至六月底,因孙有送家眷之说,而弟之归兴又发。孙见其意,是为远离膝下,思归尽服事之劳。且逆夷滋扰,外间讹言可畏,虽明知蕞尔螳臂不足以当车辙,而九弟既非在外服官,即宜在家承欢,非同有职位者闻警而告假,使人笑其无胆、骂其无义也。且归心既动,若强留在此,则心如悬旌,不能读书,徒废时日。兼此数层,故孙比即定计,打发他回,不复禁阻。

恰好郑莘田先生名世任,长沙人,癸酉拔贡,小京官,由御史升给事中,现放贵西兵备道。将去贵州上任,迂道走湖南省城,定于十六日起程,孙即将九弟托他结伴同行。此系初八、九起议,十四日始决计,即于数日内将一切货物办齐,十五日雇车。郑宅大车七辆渠已于十三日雇定,九弟雇轿车一辆,价钱二十七千文。时价轿车本只要二十三千,孙见车店内有顶好官车一辆,牲口亦极好,其车较常车大二寸、深一尺,坐者最舒拂,故情愿多出大钱四千,恐九弟在道上受热生病。雇底下人,名向泽,其人新来,未知好歹,观其光景,似尚有良心者。昨,九弟出京七日,在任丘县寄信来京,云向泽伺候甚好。十六日未刻出京,孙送至城外廿里,见道上有积潦甚多,孙大不放心,恐路上有翻车、陷车等事,深为懊悔。廿三日,接到弟在途中所发信,始稍放心。兹将九弟原信附呈。

孙交九弟途费纹银三十二两整先日交车行上脚大钱十三千五百文及上车现大钱六千文两项在外,外买货物及送人东西,另开一单九弟带回。外封银十两,敬奉堂上六位老人吃肉之赀。孙对九弟云,万一少途费,即扯此银亦可。若到家后,断不可以他事借用此银。然途费亦断不致少也。向泽订工费大钱二千文,已在京交楚。郑家与九弟在长沙分队。孙嘱其在省换小船到县,向泽即在县城开销他。向泽意欲送至家,如果至家,留住几日打发,求祖父随时斟酌。

九弟自到京后,去年上半年用功甚好。六月因甲三病,耽阁半月馀。九月,弟欲归,不肯读书,耽阁两月。今春弟病,耽阁两月。其馀工夫,或作或辍,虽多间断,亦有长进。计此一年半之中,惟书法进功最大。外此则看《纲鉴》卅六本,读《礼记》四本,读《周礼》一本,读《斯文精萃》两本半,因《周礼》读不熟,故换读《精萃》。作文六十馀篇,读文三十馀首。

父亲出京后,孙未尝按期改文,未尝讲书,未能按期点诗文,此孙之过,无所逃罪者也。读文作文,全不用心,凡事无恒,屡责不改,此九弟之过也。好与弟谈伦常、讲品行,使之扩见识、立远志,目前已颇识为学之次第,将来有路可循,此孙堪对祖、父者也。待兄甚敬,待侄辈甚慈,循彝慆*之事,毫不敢近,举止大方,性情挚厚,此弟之好处也。弟有最坏之处,在于不知艰苦。年纪本轻,又未尝辛苦,宜其不知。再过几年,应该知道。

九弟约计可于九月半到家。孙恐家中骇异,疑兄弟或有嫌隙,致生忧虑,故将在京、出京情形述其梗概。至琐细之故,九弟到家详述,使堂上大人知孙兄弟绝无纤介之隙也。

孙身体如常,惟常耳鸣,不解何故。孙妇及曾孙兄妹二人皆好。丫环因其年已长,其人太蠢,已与媒婆兑换一个,京城有官媒婆,凡买妾买婢,皆由她经纪。彼此不找一钱。此婢名双喜,天津人,年十三岁,貌比春梅更陋,而略聪明。寓中男仆皆如故。

同县谢果堂先生为其子捐盐大使,王道嶐王恒信之侄捐府经历,黄鉴之子捐典史,以外无人。孙在京一切自宜谨慎,伏望堂上大人放心。

孙谨禀。规蹈矩,一切匪彝慆*之事,毫不敢近,举止大方,性情挚厚,此弟之好处也。弟有最坏之处,在于不知艰苦。年纪本轻,又未尝辛苦,宜其不知。再过几年,应该知道。

九弟约计可于九月半到家。孙恐家中骇异,疑兄弟或有嫌隙,致生忧虑,故将在京、出京情形述其梗概。至琐细之故,九弟到家详述,使堂上大人知孙兄弟绝无纤介之隙也。

孙身体如常,惟常耳鸣,不解何故。孙妇及曾孙兄妹二人皆好。丫环因其年已长,其人太蠢,已与媒婆兑换一个,京城有官媒婆,凡买妾买婢,皆由她经纪。彼此不找一钱。此婢名双喜,天津人,年十三岁,貌比春梅更陋,而略聪明。寓中男仆皆如故。

同县谢果堂先生为其子捐盐大使,王道嶐王恒信之侄捐府经历,黄鉴之子捐典史,以外无人。孙在京一切自宜谨慎,伏望堂上大人放心。

孙谨禀。

阅读原文《曾国藩家书》卷一“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廿七日 致祖父母书 第78页-81页,

随书成长:这一封信写于1842年。4月27日,是写给祖父母的书信。

第一小节。他往家中寄的各种物品。

第二小节,他强调在外最重要的是平安。尤其交代了,在买东西的时候。不可以邀人同去买,这样反而有弊端。所谓做事的时候,主要靠自己,总以提高自己能力为主。

文中又写到,曾国藩将父母以及祖父母的寿材每年加漆,而且自己负担所有的银两。他强调,这种事情,万万不可从简。这是儿孙报答长辈最确实的事情。

这一段使我想到《孟子》中的一段话。

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

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

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孟子从齐国到鲁国安葬母亲后返回齐国,住在嬴邑。

这一段大概的意思是

充虞问孟子道:“前些日子,先生命我负责做棺椁的事。当时先生忙碌,我不敢来求教先生,现在才有机会求教于先生。请问先生,棺木似乎太好了吧?”

孟子回答道:“上古时期,棺木的尺寸没有明确的规定;中古时期,明确规定棺木厚七寸,而椁木的厚度以棺木的厚度相称为准。无论是天子还是百姓,讲究棺木的质量并非仅仅是为了美观,而是因为这样才能尽到孝心。因为受礼制约束,不能用上等木材做棺椁的,不能算是称心;因为没有钱,不能用上等木材做棺椁的,也不能算是称心。如果礼制允许,又有钱的话,古人都会用上等木材做棺椁,为什么我不能这样做呢?更何况这样做的目的不过是不让泥土沾上死者的尸体罢了,难道孝子之心就不能有这样的一点满足吗?我听人说:君子不因为天下大事而节省应该用在父母身上的钱财。”

从这一章的内容可以看出,孟 子非常重视丧葬之事。这是因为儒家一向提倡以“忠、孝、仁、义、礼、智、信、廉、悌”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而孝又被称为“百善之首”。这里与曾国藩有相类似之处。

通过这一章,孟子想要表达的观点是:在安葬父母的问题上,只要制度和经济两方面都允许,就应该尽力做到最好,正所谓“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注意到曾国藩在这个问题上正是传承了孟子这种精神,正如曾国藩在日记中所说,愿意终身私淑孟子。我们在孝这个字上更应该围绕着这一点向学习曾国藩。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丧葬是孝心的重要体现,如果有孝心的话,什么样的丧葬之礼都是符合孝道的要求的,否则,一旦失去了孝心,再丰厚的在葬礼也没有任何意义。

第三节,与曾心斋银钱往来,种牛痘之事

第四节,与英国交战之事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廿七日 致祖父母书

孙男国藩跪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

三月十一日发家信第四号,四月初十、廿三发第五号、第六号,后两号皆寄省城陈家,因寄有银参笔帖等物,待诸弟晋省时当面去接。

四月廿一日,接壬寅第二号家信,内祖父、父亲、叔父手书各一,两弟信并诗文俱收。伏读祖父手谕,字迹与早年相同,知精神较健,家中老幼平安。不胜欣幸!游子在外,最重惟平安二字。承叔父代办寿具,兄弟感恩,何以图报?湘潭带漆,必须多带。此物难辨真假,不可邀人去同买,反有奸弊。在省考试时,与朋友问看漆之法,多问则必能知一二。若临买时,向纸行邀人同去,则必吃亏。如不知看漆之法,则今年不必买太多,待明年讲究熟习,再买不迟。今年漆新寿具之时,祖父母寿具必须加漆。以后每年加漆一次,四具同加。约计每年漆钱多少,写信来京,孙付至省城甚易。此事万不可从俭,子孙所为报恩之处,惟此最为切实,其馀皆虚文也。孙意总以厚漆为主,由一层以加至数十层,愈厚愈坚,不必多用瓷灰、夏布等物,恐其与漆不相胶黏,历久而脱壳也。然此事孙未尝经历讲究,不知如何而后尽善。家中如何办法,望四弟详细写信告知,更望叔父教训诸弟经理。

家心斋兄去年临行时,言到县即送银廿八两至我家。孙因十叔所代之钱,恐家中年底难办,故向心斋通挪。因渠曾挪过孙的。今渠既未送来,则不必向渠借也。家中目下敷用不缺,此孙所第一放心者。孙在京已借银二百两。此地通挪甚易,故不甚窘迫,恐不能顾家耳。曾孙姊妹二人体甚好。四月廿三日已种牛痘。牛痘万无一失,系广东京官设局济活贫家婴儿,不取一钱。兹附回种法一张,敬呈慈览。湘潭、长沙皆有牛痘公局,可惜乡间无人知之。

英夷去年攻占浙江宁波府及定海、镇海两县,今年退出宁波,攻占乍浦,极可痛恨,京城人心安静如无事时,想不日可殄灭也。

孙谨禀。

《曾国藩家书系列品读》(治家篇):第十三章 传承家风有三宝

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孝道的国家,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很注重行孝的民族。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师长都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