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另一种文化——家纹(一)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1浏览:2收藏

日本的另一种文化——家纹(一),第1张

《海贼王》817话中出现了一个标记:

虽然度娘上面一大堆相关资料,但是都不全,要么就说得不对。虽然我也知之甚少,不过因为我恰好之前买过一本相关的书,貌似内容还挺多的,顺便看的时候归纳整理一下好了~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很久以前,人类还么有发明文字的时候,大家记录信息靠的是图画。图画作为一种直观明了的视觉传达媒介一直以来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日本的家纹也属于这个范畴。家纹,说的简单点儿就是用表达的家族姓氏。当然这并不是说有家纹的家族都不识字,而是因为这样的图案简洁明了,这样,哪怕是不识字的人,不会说话的人,只要看到这样的图案也会明白这是属于哪一个家族的标志。

家纹作为一种用图形表达的姓氏,在最初的时候却只有贵族和武士可以使用,一般平民使用家纹是近代的事情了。它作为一个家族地位、血统的象征,是不能随意更改和创造的。

而家纹在日本使用广泛程度我想一定是平常人想象不到的。据说,在日本,不仅家族的餐盘器具上面会有家纹,服装车马上面也会有,甚至是邻居家的毛头小子写出来的一份情书,或者是他们家所使用的手纸上都会有家纹的影子。因此,可以这么说,在绵长的家纹使用的历史里面,其实它也传承了相当一部分的日本文化,而不同的家纹图案也会有各自不同的象征意义,它的存在丝毫不逊色于日本的浮世绘或者是茶道。

这十大家纹指以下十种:藤纹,片喰纹,木瓜纹,茑纹,鹰羽纹,柏纹,桐纹,茗荷纹,泽泻纹,橘纹。

藤纹在很早以前就代表着藤原氏一族。而“藤原”则是在日本大化改新时期的天皇为了表彰功臣中臣镰足所赐的姓氏。藤原氏显赫不仅仅是因为祖先是个功臣,他们家还不断地将自家的女儿送进天皇后宫,就这样子又生子,一代代送入皇宫的女人不断地巩固了藤原氏显赫的地位。

藤原氏后代繁荣景象延续三百余年,自然儿孙满堂。后来其后代分成了南家、北家、式家、京家四个分支。其中北家是这个家族的主流分支,其旁系家族近卫、鹰司、九条、二条和一条这五个家族则一直在朝廷担任要职,被称为“五摄家”。

在这“五摄家”里面,近卫和鹰司两家却采用了牡丹图案作为家纹,剩下的三家则使用藤纹,这并不是因为近卫和鹰司两家比较任性的原因,这样做是为了明示出身。

同样使用藤纹的还有从公卿家族藤原氏分出的武家藤原氏中也有使用藤纹的。藤原氏家族后人中以藤纹为家纹的家族有个共同点就是姓氏中均有“藤”这个字。江户时代编撰的《宽政重修诸家谱》一书中记载了各大名、旗本的家谱。其中使用藤纹的大名有九家,旗本则有一百六十二家。

但是,并非所有使用藤纹的家族都和藤原氏有关,因为在以前将自己的家纹作为赏赐这种事情是很常见的,而一般的百姓如果觉得某个纹样比较好看也可以拿来做家纹。

藤纹是由藤的花和枝两部分缠绕构成的,图案多为圆形,故又称“藤丸”。当然也有少部分藤纹采取了写实风格,而形状也有菱形,桐形和杏叶形,花萼的个数也稍有差异,少则一个多则八个。另外,花萼如向下垂就是“下行藤”,向上翘起的则是“上行藤”或“藤丸”。基本上所有的藤纹都是“下行藤”或“藤丸”,毕竟天然的藤就是一种倒垂生长的植物,而“上行藤”则体现了人们奋发向上的积极心态。

片喰实际上就是酢酱草,这货在中国经常冒充三叶草出现在各个角落,根茎是酸的,故名“酢”酱草。然而正统的三叶草实际上是白车轴草,和酢酱草完全不是同一类生物。不过日本叫它的名字的时候显然是直白多了,直接就叫“片叶三”,就是三片叶子的意思。这么说来中国人果然各个都是吃货,命名的时候连人家和醋一样酸都已经知道了。因为片叶三这个名字叫起来和片喰差不多,所以日本很早以前就把酢酱草称为片喰。

这种草在中国常用来做绿化用草,因为生命力比较旺盛,就如诗中所说“野火烧不尽”一样。因此日本有一种说法是把酢酱草的叶子放在钱包里面的话,那么钱包里面的钱也会怎么花都花不完,因而在日本它还被称为“黄金草”。

江户时代用片喰纹作为家纹的大名有森川、松平、酒井诸家,旗本中使用片喰纹的就更多了。其中酒井氏比较繁盛。

片喰纹基本都是三片叶子,很少会带有果实或者花朵的。不过片喰纹的变形比较多,甚至有被变形成蝴蝶这种昆虫的,称为“片喰蝶”,而写实的片喰纹则被叫做“枝片喰”。

“木瓜”可不是指我们今天所说的木瓜哦~这个木瓜之名究竟从何而来似乎是个无头悬案,有人说是带着枝的黄瓜,也有人说它本来指的是鸟类在地上的巢。比较起来后面这种说法似乎更加靠谱一些,证据之一是德大寺家使用的古木瓜纹在内侧有小点,据说象征着鸟类的卵。

战国中最早使用此纹的是越前朝仓氏,据说那是朝仓太郎击退白色野猪时由源赖朝赏赐的。后来被织田信长沿用,又称“织田瓜”。不过有所不同的是一般的木瓜纹是四片结构,但是织田瓜却是五片。

木瓜纹的图形很普通,由外框内框和中心部分组成。环状的外围结构就像花瓣一样厚重,一般被称作叶。较普遍的形态是四叶,但实际上从三叶到八叶都有。内框比较细,中间还有一部分图案,一般是各种蔓草,但有时也有桐,四目,茑,蝶的变化形态。图案比较横平的被称作“横木瓜”,纵向的称为“纵木瓜”。木瓜纹的称呼多种多样,在屋檐下面的叫做庵木瓜,三个叠在一起的被称为三盛木瓜。

“茑”的日语发音与“爬行”相似,因此“茑”就是一种藤本植物。由于这种植物在秋天的时候叶子会变红,因此又被称为“茑枫”。

在《枕草子》或者《荣华物语》中不乏平安时代贵族们将茑纹绣在衣物上面的描写,可见人们对其的欣赏。可是即使如此喜爱到将它们描绘在衣服上,却没有一个公家朝臣将它拿来做家纹的。

茑纹最早被用作家纹是室町时代的事情。而江户时期用茑纹的就多了起来,最有名的要数藤堂、松平和六乡三家。而其中松平诸家原本使用的是葵纹,但是为了与将军家避嫌因此后来改作茑纹。

茑因为拥有卓越的生命力而在日本被看作是非常吉祥的植物,又因为它缠绕其它植物生长的特性,又被予以“永不分离”的寓意。因此日本有很多屋子直接被命名为“茑屋”,外面挂的垂帘也是茑纹图案。

茑纹的变种有上百种,基本是以叶子为基础演化变形产生其他的图案,叶片少则一片,多则五片,而叶片边缘有锯齿的则被称为“鬼茑”。

日本古时候在重要节日和仪式上,左右近卫两阵之中都会竖立着老鹰的旗帜以彰显权力。而当时的武士对于鹰的力量也非常向往,以至于鹰羽制成的箭矢也被奉为上品。所以鹰羽被用作家纹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情。可是当时使用整只鹰做家纹的却很少,大多数都是使用鹰的羽毛来做家纹。在《见闻诸家纹》中也只记载了长谷川氏的“鹰架”是使用鹰本身的姿态做家纹的。除此之外在《韦张武鉴》中还有一个原氏的“槲鹰”也采用了鹰原本的姿态来做家纹。

但即使是有记载的历史来看使用鹰本身的姿态作为家纹的还是很少,大多数情况下鹰的羽毛就代表了鹰,就像看见卍就想到寺庙,看见鸟居就会想到神社一样,鹰羽已经是鹰这种动物的象征。

鹰羽纹变化也很多,从数量的变化到形态的变化,以及排列方式的变化等等不一而足。

柏的本义是坚硬树木的叶片的总称。日本古代比较流行使用巨大的叶片来盛放东西,但是最常用的还是柏叶,因为这种叶片巨大而厚实。而当时在朝廷之中侍奉膳食的人员被称为“膳夫”(音同“柏”)便是从这时候开始的。现在的日本宫中举办大尝祭的时候奉给天神的食物依然使用柏叶盛装。因此柏也被誉为神木,作为一种神器受人敬仰。

平安时代的《伴大纳言绘卷》、《北野天神缘起》等绘本中会经常出现人们的衣服上绘制着柏木的形象。可见柏在日本群众中受欢迎的程度。

柏纹基本都是采用柏树叶片的花形,中间画有果实或者树枝,叶片的数量少则一片,多则九片,形态有“对柏”“抱柏”“错柏”等,最常见的是“三片柏”和“错柏”,其上有藤蔓状植物生长的则称为“蔓柏”。

桐,在中国也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植物。传统中就有“凤凰非梧桐不栖”的说法,所以凤栖梧,凤鸣于桐树之上被看作是吉祥的征兆。而制作琴也是桐木尤佳,制作出来的琴声宛转悠扬,饱满而动听,因此深受民众喜爱。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桐树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一点也不亚于中国。直到镰仓末期,桐都被正式应用为天皇家的御用纹路。而元弘之乱时,足利高氏因打倒镰仓幕府,战功卓著,因此受后醍醐天皇赐御名“尊”字,就是大名鼎鼎的足利尊氏,而尊氏就是那个时候被允许使用桐纹的。

此后,修建了金阁寺的足利幕府第三任将军足利义满将桐纹赐予了重臣细川赖之;修建了银阁寺的八任将军足利义政又将其赐予了半井等人,十二任将军足利义辉赐予了武田、上衫;最后,十五任将军足利义昭将桐纹赐予了织田信长。

而织田信长又将得来的桐纹赐予了下臣稻叶、松平等人,其中最拉风的无疑是丰臣秀吉。因为成为“天下人”的丰臣秀吉的“丰臣”一姓就是朝廷赐予的,因此他可以同时拥有菊纹和桐纹两种家纹。

不过虽然桐纹之前比较尊贵,但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下,将家纹赐予下属是一种荣耀,而下属再将家纹赐予自己的下属这种例子也是屡见不鲜,因此桐纹变得非常常见,而原本里面所含的权威之意也日趋淡薄,有些人就开始随意使用桐纹。对这种情况朝廷当然不会视而不见,所以在天正十九年六月,朝廷颁发禁令,严禁随意使用桐纹和菊纹。

丰臣秀吉使桃山文化发扬光大。为了向人们展示他拥有的无上权力,无论是建筑,工艺还是美术领域,都可以看到“太阁纹”这种桐纹。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他主管修建的姬路城、伏见城、大阪城等地的瓦片上看到桐纹。

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掌握了天下政权,可是他的作风和丰臣秀吉截然不同——当朝廷意欲赏赐他菊纹桐纹时,他却说:“我只要有葵纹就够了。”

桐纹的区别主要在花朵数目上面,有“五三桐”、“五七桐”、“九七桐”等,除了这个上面的区别以外,桐纹也拥有其他多种多样的变化。

茗荷又被称作蘘荷,是一种草本植物,部分部位还可以食用,因为它可食用的部分长得像竹笋,因此也被称为茗荷竹。

在日本民间传说中,茗荷是一种可以令人忘记世事烦恼的灵丹妙药。有一个有意思的传说是说江户时代有一个贪婪的旅店老板为了让客人们忘记带走自己的财物而故意在饭菜中加入茗荷,结果客人们反而忘记了付账直接都走掉了。好像中国也有这样的故事,只是原本是从哪里流传出来的已经无据可考了。

而在古印度,也有其相关的传说,因此茗荷在印度是顿悟之神的象征。

中国曾经也有一位神漂洋过海到了日本——摩陀罗神,而日本比叡山延历寺以及其分院中供奉着的摩陀罗神两边的侍从手中拿着的就是茗荷和竹。

为什么茗荷会有这么多的故事和传说呢,因为茗荷本身在日本就具有“冥冥之中有神佛护佑”之意,也因此而被视为一种非常吉利的花纹,在民间广为流传。

和其他家纹的图案构成和命名方式相似,茗荷纹也因为形状数目形态排列规则的不同而构成不同的图案。茗荷纹使用者比较多的最初是侍奉神灵出身的家族,后来就成了藤原氏系统内部家族了。

泽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为它的生长地多半位于沼泽边,所以名为“泽泻”。不过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这种植物了。

这种草在日本是吉利的象征,甚至有人将其称为“胜利草”,因为它的形态很像箭矢而深受武家喜爱,甚至有人将其印在铠甲之上,以取个胜利的好彩头。

所以泽泻可以被当作家纹,无疑是源于武士们对泽泻的喜爱。当然因为人们总是喜欢编造出一些故事来赋予一些平常的物事以不寻常的意义,所以关于泽泻可以带来胜利的传说在日本也是非常多的。

泽泻有纯叶子组合,也有花叶组合。只有叶子的叫做泽泻纹,有花和叶子的则被称为花泽泻。同样的,根据叶片数量以及组合形式的不同,泽泻纹也可以变换出很多不同的花纹样式来。

橘是蜜柑的原始形态,古代日本非常崇尚橘的香味,而且因为橘树枝上面有刺,所以它还被称为“太刀花”。

有一个传说是说在很久以前,日本的第十一位天皇垂仁天皇派遣田道间守去寻找非时香果。田道间守历尽艰辛到了蓬莱岛,找到了传说中的非时香果。然而当他回到祖国的时候却发现天皇已然去世。田道间守专门出门去寻找的“非时香果”就是橘子。因而田道间守被后人称为水果之祖。

同样的派遣,秦始皇却派出大量的人马帮他寻找不老仙丹,并在中国传说中地王寻找仙丹或者痴迷于炼丹术的故事也是屡见不鲜。从这两个传说中大概也可以看到日本物资匮乏这件事了。

奈良时期有一个叫做县犬养三千代的女子深得元明女帝欢心,因此被赐姓“橘”。后来三千代的儿子被起名“橘诸兄”,就是日本四大姓氏“源、平、藤、橘”中橘姓祖先。但是橘被用作家纹,其花纹并不是来源自橘氏。

橘纹最常见的形态是一株五叶立木,中央有果实,但是也有三橘五橘的纹路。

需要补充的是,在《源氏物语》中,紫式部共描绘了近百种植物,其中演变成家纹的就有近半数之多,而在整个家纹系统中植物纹也是占领了数量中的近半数江山。根据前文所见,基本上可以演变为家纹的植物均被赋予了一些非常吉祥的寓意,可见在古时候的日本人们对于这些植物的喜爱程度(也可以说是物资匮乏程度吧)。

分类: 人文学科

解析:

日本皇室家谱

日本皇室拥有2666年历史,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上千年来传承至今的皇族宗室。日本人把皇室看成是日本的象征。日本天皇的主要日常工作就是在皇宫里接受外国新任大使递交的国书、向日本内阁大臣颁发任命书,以及在皇宫内进行祭祀、祈祷。在民间,大多数日本人对皇室保持着相当高的尊敬,把皇室与“国运”联系在一起。

公元前660年 神武天皇是日本第一位天皇。

1762年 女天皇后樱町天皇继位,在位8年,她也是日本最后一位女天皇。

1889年 明治宪法公布,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1945年 日本裕仁天皇宣读投降诏书,次年天皇非神宣言发表。

1947年 日本和平宪法剥夺了天皇的实际权力,同时宪法也规定只有男性可以继承皇位。

1959年 明仁皇太子与美智子结婚。

1989年 裕仁天皇去世。明仁继承皇位。

1993年 德仁皇太子与哈佛大学毕业的小和田雅子结婚。

2004年 德仁皇太子公开表示,妻子雅子不想再尝试适应皇室的生活,暗示其将放弃继续怀孕生皇子的努力。

2006年 日本媒体爆出文仁亲王的妻子纪子王妃怀孕的消息。

2006年9月悠仁王子出生了。。。近四十年来,日本皇室出生的一名男婴。

第一:关于各家的兴起和灭亡

龙造寺家:龙造寺家的灭亡有两次,分别是在肥前龙造寺本家的灭亡和后龙造寺家臣服岛津的灭亡

第一次是龙造寺本家得罪了少贰冬尚的宠臣,被引诱出阵并被偷袭,本家灭亡;而此时旁支的龙造寺家兼则暗自蛰伏,等待时机并最终击破宿敌,重新复兴龙造寺家;家兼无子,于是立龙造寺隆信为继承人,家兼死后,反龙造寺势力一度兴起并击败隆信,然而隆信卧薪尝胆,最终在毛利家的援助下驱逐少贰冬尚,把肥前牢牢把握在手里;大友宗麟因龙造寺的兴起而兴兵讨伐,但被隆信和家臣团所阻,后来大友耳川合战战败,隆信趁机起兵,夺取了肥前,肥后等地,并把势力深入大友势力内。

龙造寺家兴在隆信手,败也在隆信手,由于势力迅速庞大,隆信开始骄横,导致家臣团离心离德,最终隆信驱使两万大军南侵岛津,在冲田畷之战中被杀。后来岛津势力扩大,不断入侵九州各部,龙造寺家拒绝了大友联盟对抗的请求,臣服岛津,自此龙造寺作为一方大名的身份彻底消失。

毛利家:毛利家算日本战国家谱最长的家族,并最终成为幕末倒幕运动的核心(长州藩和萨摩藩)之一

毛利家最初为西国一个小势力,并一度内乱,但自毛利元就继承主家后,内整吏治,外结盟友,采取分化的手段利用自己的儿子继承小早川和吉川家,建立了毛利两川体制。后利用大内,尼子矛盾获取势力,最终成为一方豪强,并击败尼子晴久的三万大军的入侵,并在严岛合战击败陶晴贤两万大军,最终灭亡了大内和尼子,成为西国霸主。

毛利家的衰落则在毛利辉元时期:织田信长统一近畿并开始号令天下后,毛利家遭到羽柴秀吉的侵攻,节节败退,但信长陨落本能寺,秀吉迅速与毛利讲和,回师击败明智光秀,而此时毛利家内部,小早川隆景坚决主张结盟秀吉,和吉川元春发生分歧。但后来,由于毛利辉元选择结盟,最终毛利保留了西八国领地,并成为丰臣五大老之一。但关原合战时,由于毛利方的吉川广家与石田三成有矛盾,小早川秀秋被策反临阵倒戈,导致西军战败,虽然之前毛利方和家康达成“不战”的协定,但毛利秀元曾一度被说服打算出阵,被吉川广家所阻挡。战后,毛利辉元惧怕被家康加害,率军五万集结在大阪内,家康知道此时无法吃掉毛利家,也暂时动不了丰臣家,于是和毛利辉元讲和,毛利退出大阪城。随即家康开始裁撤西军大名:毛利家从西国八国削减到长门(长州)、周防两国,吉川广家作为战败者封地减少至三万石,只有小早川秀秋临阵倒戈,被加封至宇喜多领地的备前,美作两国53万石,但不久病死。

自此,毛利家被彻底削弱,而广家曾经许诺的家康不会动毛利的说辞也遭到质疑。后来毛利家一直隐忍蛰伏,最终成为幕末运动的先锋和主力。

大内家:大内家是老牌势力,一直是西国最强大的势力之一,到大内义兴时代发展到顶峰,大内义兴一度攻入京都,解决了细川家内乱并拥立将军,成为一方霸主。

而大内家到大内义隆时期,即达到顶峰,也是走向衰落的转折:大内义隆和今川义元类似,此人有才有谋,能力出众,但沉迷京都文化,重用文臣。当时战国三大文化城:今川的骏府,大内的山口,朝仓的一乘谷。在尼子侵攻毛利时,大内义隆派遣陶隆房率一万多大军援助毛利,结果毛利和大内联军获胜,尼子势力大为衰退,然而,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大内义隆被毛利元就鼓动,派大军东征尼子,打算一口气解决。但尼子家以经久(战国老妖级怪物,活到82岁,鬼谋无双,曾经成为山阴、山阳两道霸主,被称为”阴阳一太守“)遗策来用计分化联军,导致大内被迫撤退,被尼子追杀,损失惨重,加剧了大内内部文武两派矛盾,最终陶隆房发动叛变,弑杀大内义隆,迎大友宗麟之弟继承大内家,是大内义长,实际上实权掌握在陶晴贤手里(叛变后陶隆房改名陶晴贤),而后来严岛合战,陶晴贤战死,自此大内一蹶不振,领地被毛利侵蚀,最终毛利家攻入山口城,大内灭亡。

大友家:大友家和大内一样属于老牌势力,当年足利尊氏被打败,逃亡九州时,被大友氏祖先所接纳,大友联合西国诸豪强起兵五十万(水分这段是月长石找的记载),协助足利尊氏攻入京都,室町幕府建立后,大友受封九州四国之守护,成为九州霸主。至大友义镇时,其因为和父亲之间产生矛盾,于是用计离间父亲和叔父,削弱家中反对他的势力,然而其父大友义鉴也是一代枭雄,察觉到此后准备废掉义镇的继承权,立三子为嗣,察觉到此,大友义镇派亲信奇袭父亲居所,杀死大友义鉴和其三子,夺取家督。

大友宗麟(义镇入道后改法号)时期,大友家一度占据九州中的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霸主,同时大友宗麟沉迷天主教,曾经派一支使团访问罗马教廷。后来,岛津在恢复旧领时,入侵日向国,大友宗麟接到日向方面的求援后,认为有机可乘,遂集结六国四万大军攻入日向,但在耳川合战中,大友前锋被击溃,并最终全军总崩,大友宗麟被迫退回丰后,后来遭到龙造寺和岛津双重侵攻,势力开始大幅衰退。

秀吉统一近畿后,面对岛津的入侵,大友宗麟向秀吉表示臣服,于是引发秀吉攻入九州事件,岛津战败,而大友家作为一方大名算是得以留存,但自此不在作为一方豪强存在。

文禄元年,秀吉入侵朝鲜,遭到明朝联军抵抗,平壤战役时,小西行长被围求援,但此时大友家继承人大友义统擅自撤军,被秀吉下令撤藩看压。秀吉死后,石田三成等人为其说情而被放出。关原合战属西军,与黑田家战。西军战败后被流放出家。后避祸加藤清正,再后来出仕德川家,成为500石的家臣。

三好家:三好家算是战国时期典型的下克上典型--三好家本不属于大名,乃是管领细川家家臣,也是幕府的陪臣。应仁之乱后,细川家档主细川政元灭田山政长,废幕府将军,成为天下霸主,号称”半将军“”三分之一天下人“,然而,政元沉迷修炼,不近女色,过继了三个养子,却导致养子夺权内乱,政元于入浴时被杀,细川家内乱,并引起如大内等豪强的干涉,自此细川连番内斗,势力衰退,而作为重臣的三好家却兴起。

三好长庆是三好家达到巅峰的标志:三好长庆年幼时,其父被三好元长的谗言所害,被主家细川晴元所杀,长庆蛰伏隐忍多年,直到寻到机会,击败三好元长,废管领晴元而拥立将军,成为近畿的霸主

然而,三好家也埋下了一些隐患:征讨元长时,长庆重用松永久秀,引起了三好亲族不满,而久秀也是权欲熏天,为了稳固局面,不断对长庆进谗言,先是用毒毒杀长庆嫡子三好义兴,之后由趁长庆丧子之痛时进言安宅冬康(长庆之弟)谋反,结果长庆昏昏沉沉之时错下令命其切腹,然而,冬康致死时却还让人给长庆带信让他小心久秀。知道上当的长庆此时已经精神崩溃,不久亡故。

长庆的死,让三好家出现分裂:三好义继作为继承人继承主家,然而此时:大和国等地掌握在松永久秀手里,四国有三好康长和三好三人众势力,各方势力为自身时常对抗,削弱了势力。作为本家的三好义继一直在若江一带。1578年,信长攻入京都,废黜足利义昭,而三好义继作为其分封的守护,接受并保护足利义昭,引起信长反感,年末,信长派佐久间兴盛统数万大军攻入若江城,三好义继切腹,三好主家灭亡。

第二:关于各家之间的关系

战国时期是一个乱世,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龙造寺,毛利,大内,大友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而三好家比较简单,和这四家基本没什么关系,仅仅和毛利家在四国问题上存在一些争斗。

龙造寺,毛利,大内,大友之间的关系:

九州方面:最初龙造寺寻求的庇护者是大内家,龙造寺臣服大内,获得支持,驱逐少贰冬尚,霸占肥前大部,然而后来大内被毛利灭亡,龙造寺失去靠山,少贰冬尚趁机反攻,龙造寺再次蛰伏,不久,龙造寺投靠毛利,获得支持,最终杀死少贰冬尚,获得肥前守护。之后,龙造寺势力扩张,和大友产生矛盾,虽然击败了来犯的大友军,但实力差距过大让龙造寺暂时臣服大友。大友耳川合战战败后,龙造寺又起兵反叛大友。

关于大友:大友和大内之间基本就是矛盾重重,一直在筑前一代争夺;后来毛利取代大友,也因为各种原因和大友在筑前一代争夺。

关于大内:大内一度压制过毛利,也是龙造寺靠山,与大友争夺筑前。陶晴贤反叛后,大友宗麟之弟入继大内,大友和大内关系和睦,但随即大内被毛利灭亡。

关于毛利:毛利曾经一度在尼子和大内之间摇摆,但最终成长起来,灭掉尼子和大内,并与龙造寺结盟,对付大友

洪秀全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1日)生于广东花县(今花都区)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但他的祖籍是哪里的呢?一般资料都是语焉不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太平天国史料大量发现,其中就有洪氏族谱《万派朝宗》,让洪秀全的祖籍露出端倪,原来是江苏邳州。

洪氏族谱《万派朝宗》的发现很传奇。

“九一八”事变前夕,有一个日本人名叫矢野兴的,以驻粤日领事署随员的身份,来到洪秀全家乡官禄土布村,探访洪姓宗族中的长老,诡称“寻根”。他编造说,自己是天王洪秀全外逃日本的裔孙,旅日后改姓矢野。洪氏族中长老起初不敢相认,矢野早有准备,款款而谈,描述天王在乡间的活动和天京突围的故事为证,并说据父辈告知,天王在乡教书之书馆前埋有两只石狮。依言挖掘,果见石狮一对。族中长老信以为真,遂出示《万派朝宗》,认他为族人。“九一八”事变后,矢野兴返回日本。抗日战争时期,矢野兴再次在广东出现,此时他已是日本“皇军”,遂以“南方军司令部”名义,到官禄土布村强行夺走《万派朝宗》和洪氏祖先画像等一大批文物运回国内。

新中国诞生后,我国 重视太平天国有关史料,征集过洪氏家谱族谱。当听说日本有一部完整的《万派朝宗》时,国家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会认识日本国立东京大学教授小岛晋治,托他寻找归还我国。后来,小岛晋治带来了一部《万派朝宗》的复制品。虽未能见到原件,但据此可以整理研究加以出版,公之于世,

只是这部《万派朝宗》原件至今尚未归还!

从这部洪氏宗谱复制品考查得知,洪氏于汉魏时世居彭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晋怀帝永嘉之乱,永嘉五年(311年)全家南迁京口(今镇江),东晋安帝时续迁新安郡遂安县(今杭州市淳安县),此后在各种战乱中,辗转经由江西、福建而入广东。今谱中有洪皓之子洪适、洪迈、洪遵为前谱所写的几篇序,又鉴于洪轩所写的《叙》中所说的情况,洪皓父子应该为洪秀全一族之远祖。洪适的孙子洪璞在南宋绍兴年间为进士,授福建泉州晋江尉,在那里落户。元末社会动荡,唯岭南较安定,洪璞的第十世孙洪贵生从福建迁往潮州府海阳县的布心。所以洪贵生是洪氏迁入广东的始祖。洪秀全便是洪氏迁入广东后的第十六世孙,也即是迁到花县官禄土布后的第六代。洪氏南迁的过程,实是两广几百万“客家人”辗转流徙的一个缩影。他们迁移到荒僻的地区开垦荒地,受尽当地土著豪强的压迫,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社会原因之一,所以太平军领导层中不少的“客家”贫农,大多是由江淮地区辗转流徙去两广的。如今江苏邳州、镇江、盱眙,浙江淳安、建德、临安、余姚、宁海一带,仍多洪姓,追根溯源,多数与广东洪氏同属一本,真所谓一千年前共一家了。 那么邳州的洪氏又从何处来?据《姓氏考略》的考证,是出自东汉光武帝时的洪氏。《姓氏考略》上的记载十分详尽:“汉洪□祖子浦庐,一作葛庐,起丘佐光武有大功,封下邳僮县侯,庐让封于弟文,南渡江,家于句容,为吴中葛氏所出,望出梁国。”连葛姓都有源于下邳洪氏,洪葛庐(葛洪远祖)迁去句容,成为葛姓,洪文(洪秀全远祖)留邳任下邳僮县侯,近三百年后洪秀全先祖因中原战乱,可能去追寻本家,也迁去这一带。这样算来,邳州洪氏、广东花都洪氏、镇江葛氏同源于下邳。

洪氏家族是晋永嘉五年离开下邳,至今邳州占城洪党村一带仍有传说,《万派朝宗》影印件归国,更加印证这种说法。洪秀全祖籍应该在这一带。

本文作者:崔学法

武田姓氏。

1、武田姓氏是日本战国时代十大家族之一,位列第一就是武田姓氏,武田家族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而被称为“甲斐之虎”。

2、挂尾是日本姓氏,挂尾不在日本战国时代十大家族里面。

  亲族

  父亲:木下弥右卫门

  母亲:大政所

  正室:高台院(有一段期间称北政所,本名则有おね、ねね、祢、宁、宁子等写法)

  侧室:南殿

  侧室:淀殿(茶茶,浅井长政长女)

  侧室:德子(川副正俊女)

  侧室:南之局(山名丰国女)

  侧室:松之丸殿(龙子,京极高吉女)

  侧室:加贺殿(摩阿,前田利家三女)

  侧室:甲斐姬(成田氏长女)

  侧室:三之丸殿(织田信长女)

  侧室:三条殿(虎,蒲生贤秀女)

  侧室:姬路殿(织田信包女)

  侧室:广泽局(名护屋经胜女)

  侧室:月桂院(嶋子,足利赖纯女)

  侧室:安乐院(阿种之方,香之前,地侍女)

  侧室:法鲜尼(宇喜多秀家母)

  姐:瑞龙院(三好吉房室)

  妹:旭姬

  弟:丰臣秀长

  甥:丰臣秀次

  甥:丰臣秀胜

  长子:羽柴秀胜(石松丸)(早夭)

  次子:丰臣鹤松(早夭)

  三子:丰臣秀赖

  义弟:浅野长政

  [编辑] 养子

  羽柴秀胜(织田信长四子)

  宇喜多秀家(宇喜多直家嫡子)

  丰臣秀次(秀吉之姊瑞龙院与三好吉房之长子)

  丰臣秀胜(秀吉之姊瑞龙院与三好吉房之子,丰臣秀次之亲弟;女儿丰臣完子之后世诞下昭和天皇—裕仁)

  结城秀康(德川家康次子)

  小早川秀秋(秀吉正室高台院之甥)

  智仁亲王(诚仁亲王第六皇子)

  伊达秀宗(伊达政宗庶长子)

  [编辑] 养女

  豪姫(前田利家女,宇喜多秀家正室)

  加贺殿(前田利家四女,丰臣秀吉侧室)

  菊姫(前田利家庶女,早逝)

  小姫(织田信雄女,徳川秀忠正室,早逝)

  大善院(丰臣秀长女,毛利秀元室)

  淀殿(浅井长政长女,丰臣秀吉侧室)

  常高院(浅井长政次女,京极高次正室)

  督姬(于江与,浅井长政三女,徳川秀忠继室)

  宇喜多直家女(吉川广家正室)

  蜂须贺正胜女(黒田长政正室)

  近卫前子(近卫前久女,后阳成天皇女御)

  早期家臣

  黑田孝高(官兵卫、如水)、蜂须贺正胜(小六)、竹中重治(半兵卫)、神子田正治、山内一丰、福岛正则、加藤清正、堀尾吉晴、增田长盛、大谷吉继、小西行长、中村一氏

  贱岳七本枪

  福岛正则、加藤清正、加藤嘉明、胁坂安治、平野长泰、糟屋武则、片桐且元

  五奉行

  石田三成、浅野长政、前田玄以、长束正家、增田长盛

  三中老

  中村一氏、生驹亲正、堀尾吉晴

  五大老

  前田利家、德川家康、毛利辉元、小早川隆景(死后由上杉景胜接替)、宇喜多秀家。

  信长旧臣

  前田利家、堀秀政、丹羽长秀、蜂须贺正胜

  黄母衣众

  青木一重、伊木远胜、石尾治一、伊东长実、井上道胜、井上赖次、猪子一时、织田信高、小野木公乡、郡宗保、仙石秀久、津川亲行、津田信任、户田胜隆、友松盛保、中岛氏种、中西守之、长原云沢轩、野野村吉安、长谷川重成、蜂须贺家政、服部一忠、速水守久、尾藤知宣、舞兵库(前野忠康)、神子田正治、箕浦勘右卫门、三好房一、毛利吉成、森可政、山内一丰、分部光嘉

日本的另一种文化——家纹(一)

《海贼王》817话中出现了一个标记:虽然度娘上面一大堆相关资料,但是都不全,要么就说得不对。虽然我也知之甚少,不过因为我恰好之前买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