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姓 紫氏家谱 紫姓起源 紫姓名人 紫姓的来源 紫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1浏览:3收藏

紫姓 紫氏家谱 紫姓起源 紫姓名人 紫姓的来源 紫姓简介,第1张

紫(zǐ)姓,中华姓氏之一。[1]

紫姓姓氏渊源

1西羌人姓,即姊氏,见《汉书·冯奉世传》。

2指色为姓。如冯氏、赤氏之类。

3出自柴姓,避难改姓。唐朝时期,平阳郡柴氏,为避祸改紫姓。

紫姓姓氏郡望

东鲁郡

紫姓迁徙分布

山东新泰、江西萍乡、安徽淮南、湖北黄梅、上海嘉定、台 中、台北、桃园、台南、河北万全、云南东川、畹町、福建莆田、四川泸定、北京大兴等地均有此姓。

紫姓姓氏名人

紫报辉

紫报辉,1969年11月生,大专文化,共青团员,甘肃省正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助理农艺师。他1992~1995年参与完成“甘肃省高寒阴湿区粮食作物丰产技术试验研究与大面积示范推广”项目,1996年获国家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993年完成“正宁县玉米喷施健壮素试验示范”项目,荣获正宁县1993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6年参与完成“正宁县高寒阴湿区粮油丰收”工程,荣获正宁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6年参与完成“正宁县双千田工程建设”项目,荣获1996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和张善选老师完成的《防治小麦根腐菌药剂效果的测试评价》在《农药》杂志上发表。1993年撰写的《旱源地“双五百田”栽培技术》在《农业科技与信息》12期上发表。1994年撰写的《冬油菜丰产栽培技术要点》在《农业科技与信息》第9期上发表。

紫益民

紫益民,1964年11月生,硕士,海南省人民医院外四科副主任,主治医师。他从医近10年,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对技术精益求精。他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勤奋探索,勇于创新,形成具有独特创举的新方法,解决临床上的难题,使该院显微血管外科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他自1995年8月以来,进行断指再植43例52指,成活48指达92.3%,其中5根末端指离断再植成功,国内文献报道同一水平再植成功仅有8指.他主要参与的“皮神经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临床上完成了16例,均获成功。他创造性地设计皮瓣与受区静脉吻合,变逆行皮瓣为顺行的新术式,临床上完成3例。他开展足内侧微形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开展多种类型的显微外科修复重建手术。他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撰写论文10多篇在医学杂志或学术会议上发表。他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

紫慧娟

紫慧娟,女,1934年9月生,浙江绍兴人。国内贸易部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1957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化学系有机专业。1992年被评为商业部部级专家,并于1992年起享受 特殊津贴,1993年退休。长期从事粮食化学、综合利用及分析检测等研究工作。1979年她主持研究商业部重点项目“测定粮食中的砷”,在此研究中创造性地研制出了“热氢化原子化装置”,该装置可置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分析八种主要痕量元素。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多年来一直在全国推广应用。1982年获商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年参加全国第二届发明展览会,获发明证书。1986年她参加了商业部重点项目“小麦标准物质的研制”工作,该项目属国内首创,填补了我国空白,1991年获商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1991年她主持研究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快速分析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共八种元素),完成四篇论文。1960年及1989年她先后主持研究商业部重大科研项目“棉籽饼去毒食用饲用技术”及棉籽在加工脱毒过程中其机理及各种成分变化研究”,完成论文七篇,为全国有关部门提供了各种去毒及理论依据。1987年及1988年她参加编写了《中国食品工程大典型》及《中国食品配方大全》,已于1989年出版,向全国发行。

紫凤鹏

紫凤鹏,1945年生,麒麟阁主人,原名子朝阳,字皓亮,号风流才子。云南大理宾川古底腾子坡人,彝族国际文学艺术家。他的硬书作品常写自撰的诗词楹联,读之引人入胜,馨香五洲四海。他拜师诸子百家,继承白居易的创作文风,歌颂新中国康乐盛景。他是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会员。他的传略、作品、玉照被辑入《中华当代艺术家系列画册》、《国际人物辞海》、《国际艺林名家大辞典》、《国际艺林名家名作台历》、《世界名人赞桂林书法精品集》、《中外艺术家名录》。中国楹联学会诗词学会会长,马萧萧先生在北京给他写信道:"你的诗充满热爱祖国、热爱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民族团结,国际友谊的精神和热情,使我很受感动!愿我们共同努力,为歌唱伟大的祖国,歌唱我们亲密团结的民族大家庭,歌唱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贡献力量。敬祝你创作大丰收。他撰作的佳联被制做成硬件永久悬挂曲阜、南阳武市。他吟的"鸡足山朝圣诗歌"和"众心有佛匾牌流香中国有名佛教圣地鸡足山。他的诗像碑荣立潍坊国际艺林。龙年《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书辑入了他吟的古风一首:"雄飞新世纪"吟诗攀折仙桂,撰联平步青云。行如升天明,动似腾云凤鹏。

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9岁(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计年不准确,故不计);寿命最短的帝王是东汉殇帝刘隆,2岁即亡。 历代王朝中,延续最久的是周朝,共800余年(西周300余年,东周515年);存在时间最短暂的是北辽,均仅一年多。 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妣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发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l、武王发 7年 2、成王诵 37年 3、康王钊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满 55年 6、共王紧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变 16年 l0、厉王胡 37年 -共和时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宫湼 l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 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简王夷 14年 11、灵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贵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骄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显王扁 48年 24、慎靓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东周君杰 7年。 春秋战国: 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敬请原谅。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骜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婴 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l9年。 8、冲帝炳 永加 l年。 9、质帝钻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特 2年 2、李流 l年。3、李雄 30年 4、李班 l年 5、李期 3年 6、李寿 5年 7、李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渊 6年 2、刘和 l年 3、刘聪 8年 4、刘l杰 l年 5、刘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勒 l5年 2、石弘 l年 3、石虎 l5年 4、石世 l年 5、石遵 l年 6、石祗 ?年 7、冉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健 4年 2、符生 3年 3、符坚 27年 4、符丕 2年 5、苻登 9年 6、符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茂 5年 2、张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苌 8年 2、姚真 22年 3、姚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跋 22年 2、冯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光 13年 2、吕绍 l年 3、吕篡 1年 4、吕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暠 17年 2、李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l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ll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l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l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l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l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l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l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建 12年。 二、王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渥 3年。 三、杨隆演 lO年。 四、杨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长沙 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不知道有没有帮助!!

第 1 条记录

题名 镇海柴桥曹氏宗谱

作者 [作者不详]

版本 民国9年(1920),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镇海

堂号 敦本堂

先祖/名人 始迁祖:[元]曹祖凤

摘要 始祖凤,元延皊间进士,原籍平江路吴县,官至直讲学士,后左迁庆元路定海县儒学司训,解职后遂居于芦江东之海晏乡。柴桥为海晏之村名。卷十至十五上行传,十五下艺文,卷末祀产。

索取号 JP974

第 2 条记录

题名 乐东柴岭脚张氏宗谱: 不分卷:[乐清]

作者 [作者不详]

版本 民国, 稿本

居地 浙江,乐清

先祖/名人 始祖:[宋]张渚; 始迁祖:[清]张志英

摘要 始祖渚,宋室南渡时迁居黄砶土屿,为土屿之始祖。至十五世孙志英,时值清初,又迁居乐邑之柴岭脚,为柴岭脚始迁祖,是谱载世系图、行传等。

索取号 1369

第 3 条记录

题名 柴氏家乘: 不分卷:[太仓]

作者 (清)柴桂纂修

版本 清, 稿本

居地 江苏,太仓

先祖/名人 始迁祖:柴廷富; 先祖:[宋]柴璧; 先祖:[宋]柴公望; 先祖:[宋]柴硕; 本支祖:[宋]柴孟肤

摘要 参见清钞本《柴氏家谱》(嘉定)条目。四世祖璧,生三子,第三子孟肤,元初由嘉定徙居太仓武陵桥,是即其支谱。谱载家乘题辞、实录、世谱、墓铭、传、寿诗、睝诗、仪盰、祝文。有清吴伟业诗。

索取号 31313

第 4 条记录

题名 江阳嵩高柴氏宗谱: 三十九卷,首一卷:[江山]

作者 柴汝澜等纂修

版本 民国8年(1919),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江山

先祖/名人 始迁祖:[唐]柴仲苏; 始迁祖:[唐]柴仲珍; 始迁祖:[唐]柴仲紧

摘要 先祖自河北迁建康。传至二十二世祖仲苏、仲珍、仲紧,唐末由建康徙衢州江山。仲苏、仲紧居嵩高,仲珍居緅峰。卷首谱序、凡例、断谳、仕宦等,馀卷皆为世纪。

索取号 2549/A

第 5 条记录

题名 江阳嵩高柴氏宗谱: [江山]

作者 [作者不详]

版本 清,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江山

先祖/名人 始迁祖:[唐]柴仲苏; 始迁祖:[唐]柴仲珍; 始迁祖:[唐]柴仲紧

摘要 参见柴汝澜修《江阳嵩高柴氏宗谱》条目。存卷为世纪。

索取号 2549/B

第 6 条记录

题名 峿峰柴氏宗谱: [江山]

作者 [作者不详]

版本 民国,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江山

堂号 翼经堂

先祖/名人 始迁祖:[唐]柴仲苏; 始迁祖:[唐]柴仲珍; 始迁祖:[唐]柴仲紧

摘要 参见柴汝澜修《江阳嵩高柴氏宗谱》条目。是哦迁江山緅峰之仲珍派谱。存卷哦系图、流芳志(行传)。

索取号 2550

第 7 条记录

题名 柴氏八修宗谱: 七十卷:[浠水]

作者 柴守翥纂修

版本 民国26年(1937),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北,浠水

堂号 强恕堂

先祖/名人 始迁祖:柴中宪

摘要 始迁祖中宪公兄弟,由贵溪宦居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后裔有适商城者,有住六安、太湖、英山者,是悉萃而谱之。存卷�序、家训、封诰、服制图、家规等。

索取号 JP338

第 8 条记录

题名 锦里柴氏宗谱: 四卷,首一卷:[鄞县]

作者 (清)柴明煜纂修

版本 清道光29年(1849), 钞

居地 浙江,鄞县

堂号 学愚堂

先祖/名人 始祖:[明]柴隆观

摘要 始祖隆观,明正统间来居鄞邑。六世后,迁居锦里。卷首、卷一序、彩色墓图、姓源考、祠堂记、系图,卷二、三名纪、世传,卷四为九世渔山公诗文集、赠言、坟茔、祀典。

索取号 JP1255

第 9 条记录

题名 柴氏家谱: 不分卷:[嘉定]

作者 [作者不详]

版本 清, 钞本

居地 上海,嘉定

先祖/名人 始迁祖:柴廷富; 先祖:[宋]柴璧; 本支祖:[宋]柴公望; 先祖:[宋]柴硕; 先祖:[宋]柴孟肤

摘要 一世祖廷富,其先太原人,宋靖康间南渡居浙,历传至廷富,仕元为海道水军万户,始居嘉定。曾孙璧,三子:长公望仍居嘉定,次硕居昆山,季孟肤居太仓北门外古塘,衍为三大派。谱载序、系图、行传等

索取号 911580

第 10 条记录

题名 暨阳西安柴氏宗谱

作者 [作者不详]

版本 清,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诸暨,暨阳

堂号 萃涣堂

摘要 谱存世系、行传。

索取号 2548

第 11 条记录

题名 暨阳里亭柴氏宗谱: 不分卷

作者 (清)柴华玉等纂修

版本 清咸丰9年(1859),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诸暨,暨阳

堂号 斯聚堂

先祖/名人 始祖:[唐]柴绍; 先祖:[后周]柴荣; 始迁祖:[元]柴伯茂; 先祖:[元]柴伯; 本支祖:[明]柴广爱

摘要 有始迁祖讳伯茂者,谱称其系出唐初名将柴绍、五代后周世宗柴荣之后,元大德间由江山徙居诸暨黄潭,为黄潭始祖。伯茂三子同迁孤山,长子伯曾孙广爱,明初入赘本邑义安乡里亭,是为里亭始祖。是书依次载谱序、凡例、祖系源流、伯茂墓志、里亭图及诗、祠记、祀产记、本族名人传记、闺范传记、艺文、行

传。

索取号 2547/A

第 12 条记录

题名 姚江云柯柴氏宗谱: 四卷,首一卷,末一卷:[馀姚]

作者 (清)柴载清主修

版本 清宣统2年(1910),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馀姚

堂号 翼庆堂

先祖/名人 始祖:[宋]柴洪先; 始迁祖:[明]柴明益; 本支祖:[明]柴秉伦; 本支祖:[明]柴秉孝

摘要 始祖洪先,南宋初徙绍兴。始迁祖明益,洪先十一世孙,明中叶徙居姚北云柯。二子秉伦、秉孝,分别�东柴下宅、西柴上宅祖。卷首至二序、渊源考、诰命、像图、传记、墓志、杂记,卷三、四系图、世表,卷末跋。有范必大、谢迁、赵锦、翁大立序。

索取号 921058-61

第 13 条记录

题名 监桥柴氏小家谱: 不分卷

作者 [作者不详]

版本 民国, 钞本

居地 监桥

先祖/名人 始祖:[明]柴肇成

摘要 始祖肇成,约元明间人。谱载行传。�

索取号 JP337

第 14 条记录

题名 湘衡拗柴胡氏续修族谱: 十三卷:[湘潭]

作者 (清)胡心懋等纂修

版本 清乾隆60年(1795),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湘潭

先祖/名人 始祖:胡安国; 先祖:[明]胡德祥; 始迁祖:胡道权; 始迁祖:胡道衡

摘要 始祖安国。迁楚始祖德祥,明洪武初自闽迁兖,复自兖迁楚,二代至道权、道衡迁至潭邑拗柴岭衡山桥。卷一诰敕、谱序、目录、先儒修谱辨论、显祖十劝、敬亭祖修谱凡例、敬亭祖履历奏眆、仲营祖建宗祠用数碑等,卷七齿录。

索取号 4681

第 15 条记录

题名 拗柴胡氏五修谱: 三十卷,首四卷,末六卷:[湘潭]

作者 (清)胡亭午等纂修

版本 道光28年(1848),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湘潭

堂号 务本堂

先祖/名人 始祖:胡安国; 先祖:[明]胡德祥; 始迁祖:胡道权; 始迁祖:胡道衡

摘要 参见清胡心懋修《湘衡拗柴胡氏续修族谱》条目。卷首一续修条规、祠规、系原纪略、名派等,卷十九至二十六齿录。

索取号 4683

第 16 条记录

题名 中湘拗柴段氏五修族谱: [湘潭]

作者 [作者不详]

版本 民国, 钞本

居地 湖南,湘潭

堂号 集美堂

摘要 存卷为齿录。

索取号 7012

第 17 条记录

题名 世恩堂柴氏家谱: :十六卷:[鄞县]

作者 柴志潮纂修

版本 民国23年(1934),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鄞县

堂号 世恩堂

先祖/名人 始迁祖:[宋]柴荣

摘要 始迁祖荣,宋代由大梁辗转播迁於四明。明柴经出此族。卷一至三谱序、历世牌坊、历世诗选、科甲、仕宦、诰赠、选举、迁徙记,卷四世系,卷六、七世次。

索取号 JP339

第 18 条记录

题名 暨阳里亭柴氏宗谱: 不分卷

作者 (清)柴华玉等纂修

版本 清咸丰9年(1859), 木活字本

居地 浙江,诸暨,暨阳

堂号 斯聚堂

先祖/名人 始祖:[唐]柴绍; 先祖:[后周]柴荣; 始迁祖:[元]柴伯茂; 先祖:[元]柴伯; 本支祖:[明]柴广爱

索取号 2547/B

2547/C

第 19 条记录

题名 柴氏世系谱: 不分卷:[山西襄汾]

作者 (清)柴珽等编

版本 清乾隆9年(1744), 钞本

居地 山西,襄汾

先祖/名人 始祖:柴遵恕

摘要 是族世居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今襄汾县)治东十五里连村庄。始祖遵恕。谱载谱序、世系。世系记至十二世。

索取号 930368

第 20 条记录

题名 柴氏世系再复续家谱册: 不分卷:[山西襄汾]

作者 柴隅隆等纂修

版本 民国20年(1931), 钞本

居地 山西,襄汾

摘要 参见清柴珽修《柴氏世系谱》条目。谱载世系(自十三至十九世)。

索取号 930369

第 21 条记录

题名 澬阳柴氏支谱: 十卷,末一卷:[湖南益阳]

作者 柴典璠等主修

版本 民国28年(1939), 木活字本

居地 湖南,益阳

堂号 平阳堂

先祖/名人 始迁祖:[明]柴开咏

摘要 始迁祖开咏,字学海,号迢源,明洪武间自河南徙益阳治东坞土湾,复徙湾之南千家洲。卷首(即卷一)序、派语、传赞、墓志、例言、家训、行述、寿文、寿诗、祭文,卷二至十世系,卷末祠图、墓图、跋。

索取号 946220-29

第 22 条记录

题名 中华柴姓宗谱: 二编,附录

作者 柴文清主编

版本 1999年, 电脑排印本

先祖/名人 始祖:[战国]柴举

摘要 此是柴姓之全国统宗谱,以战国时齐国人柴举为得姓始祖。柴氏是姜姓后裔,举祖父为孔子弟子高柴,举以皇父字为氏。书上编《柴氏家族追本溯源》追溯炎帝至柴举之历史。下编《柴氏家族分布现状》介绍山东、山西、河南、浙江、江苏、河北、陕西、江西、北京柴氏各支的简况。

索取号 XP942

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 上古时代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少昊 金天氏 颛顼 高阳氏 帝喾 高辛氏 帝挚 高辛氏 唐尧 放勋 虞舜 重华 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发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l、武王发 7年 2、成王诵 37年 3、康王钊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满 55年 6、共王紧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变 16年 l0、厉王胡 37年 -共和时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宫湼 l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 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简王夷 14年 11、灵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贵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骄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显王扁 48年 24、慎靓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东周君杰 7年。 春秋战国: 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敬请原谅。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骜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婴 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l9年。 8、冲帝炳 永加 l年。 9、质帝钻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特 2年 2、李流 l年。3、李雄 30年 4、李班 l年 5、李期 3年 6、李寿 5年 7、李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渊 6年 2、刘和 l年 3、刘聪 8年 4、刘l杰 l年 5、刘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勒 l5年 2、石弘 l年 3、石虎 l5年 4、石世 l年 5、石遵 l年 6、石祗 ?年 7、冉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健 4年 2、符生 3年 3、符坚 27年 4、符丕 2年 5、苻登 9年 6、符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茂 5年 2、张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苌 8年 2、姚真 22年 3、姚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跋 22年 2、冯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光 13年 2、吕绍 l年 3、吕篡 1年 4、吕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暠 17年 2、李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l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ll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l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l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l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l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l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l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建 12年。 二、王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渥 3年。 三、杨隆演 lO年。 四、杨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长沙 一、马殷 35年。 二、马希声 2年。 三、马希范 l5年。 四、马希广 3年。 五、马希萼 2年。 六、马希崇 l年。 闽: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昶 4年。 四、王延义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升 7年。 二、李璟 l9年。 三、李煜 l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 22年。 二、高从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继冲 l年。 南汉:9O5--97l 建都:广州 一、刘隐 12年。 二、刘 �6�9 32年。 三、刘玢 1年。 四、刘晟 l6年。 五、刘鋹 l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 一、钱鏐 41年。 二、钱元瓘 lO年。 三、钱佐 6年。 四、钱倧 l年。 五、钱俶 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 一、刘崇 4年。 二、刘钧 l4年。 三、刘继恩 l年。 四、刘继元 1l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顺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Z}(n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仪,为宣统,在位 3年。(曾经为“日本伪满洲帝国”的“伪皇帝”)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黄帝王朝纪元前2698年建立

  

  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

  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极 次子姬昌意 帝子第2任姬己挚BC2598年—BC2515年

  第三代 姬蟜极 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

  第四代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 姬穷蝉生子敬康

  第五代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

  第六代姬句望

  第七代姬桥牛

  第八代姬瞽叟

  第九代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

  黄帝王朝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

  

  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

  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

  第2任姒 启

  第3任姒太康 第4任姒仲康

   第5任姒 相 第6任后羿(妻嫦娥) 第7任寒浞

  第8任姒少康

  第9任姒 杼

  第10任姒 槐

  第11任姒 芒

  第12任姒 泄

  第13任姒不降

  第14任姒 扃

  第15任姒 廑

  第16任姒孔甲

  第17任姒 皋

  第18任姒 发

  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

  大夏王朝共19王立国440年

  

  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

  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 原都亳邑227年

  第2任子外丙 第3任子仲壬 第4任伊尹

  第5任子太甲

  第6任子沃丁

  第7任子太庚

  第8任子小甲

  第9任子雍己

  第10任子太戊

  第11任子仲丁 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

  第12任子外壬

  第13任子河亶甲 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

  第14任子祖乙 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

  第15任子祖辛

  第16任子沃甲

  第17任子祖丁

  第18任子南庚

  第19任子阳甲

  第20任子盘庚 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

  第21任子小辛

  第22任子小乙

  第23任子武丁

  第24任子祖庚

  第25任子祖甲

  第26任子廪辛

  第27任子康丁

  第28任子武乙 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

  第29任子太丁(文丁)

  第30任子帝乙

  第31任纣帝子受辛

  大商王朝共31王立国662年

  

  大周王朝之西周BC12世纪—BC771年首都镐京(陕西西安)

  第1任天王姬发(武王)

  第2任成王姬诵(周公姬旦摄政八年)

  第3任康王姬钊

  第4任昭王姬瑕

  第5任穆王姬满 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大臣吕侯制定,史学家称"吕刑"

  第6任共王姬翳扈

  第7任懿王姬囏

  第8任孝王姬辟方

  第9任夷王姬燮

  第10任厉王姬胡BC841—BC828(周公召公共和执政党BC841年中国历史开始有纪年)

  第11任宣王姬静BC827—BC782年在位46年

  第12任幽王姬宫湦BC781—BC771年在位1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结束。

  

  大周王朝之东周BC770—BC256年首都洛邑(河南洛阳)

  第13任平王姬宜臼BC770—BC720年在位51年 春秋时代开始

  第14任桓王姬 林BC719—BC697年在位23年

  第15任庄王姬 佗BC696—BC682年在位15年

  第16任未攵厘(音西)王姬胡齐BC681—BC677年在位5年

  第17任惠王姬 阆BC676—BC652年在位25年

  第18任襄王姬 郑BC651—BC619年在位33年

  第19任顷王姬壬臣BC618—BC613年在位6年

  第20任匡王姬 班BC612—BC607年在位6年

  第21任定王姬 瑜BC606—BC586年在位21年

  第22任简王姬 夷BC585—BC572年在位14年

  第23任灵王姬泄心BC571—BC545年在位27年

  第24任景王姬 贵BC544—BC520年在位25年

  第25任悼王姬 猛BC520—BC520年在位数月

  第26任敬王姬 匄BC519—BC476年在位44年 春秋时代BC770-BC476共295年

  第27任元王姬 仁BC475—BC469年在位7年 战国时代开始

  第28任贞定王姬介BC468—BC441年在位28年

  第29任哀王姬去疾BC441—BC441年在位数月

  第30任思王姬 叔BC441—BC441年在位数月

  第31任考王姬 嵬BC440—BC426年在位15年迁都河南/洛阳西失去天子国地位成为小国

  第32任威烈王姬午BC425—BC402年在位24年

  第33任安王姬 骄BC401—BC376年在位26年

  第34任烈王姬 喜BC375—BC369年在位7年

  第35任显王姬 扁BC368—BC321年在位48年

  第36任慎靓王姬定BC320—BC315年在位6年

  第37任赧王姬 延BC314—BC256年在位59年

  大周王朝共37王立国879年

  

  大秦王朝BC221—BC206年首都咸阳(陕西西安)

  千古一帝秦始皇帝嬴政大帝

  第1任秦始皇帝嬴 政BC246—BC209年在位37年秦王政26年庚辰BC221年灭六国,完成统一,第一次统一全国,称始皇帝

  第2任二世皇帝嬴胡亥BC209—BC207年在位3年

  第3任三世皇帝秦王嬴子婴BC207年在位数月

  大秦王朝共2帝3传立国15年

  

  西楚王朝BC206—BC202年首都彭城(江苏铜山)

  第1任西楚霸王项羽BC206—BC202年在位5年

  西楚王朝共1王立国5年

  

  大汉王朝BC206—公元220年

  西汉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高帝刘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

  第2任惠帝刘盈BC194—BC187年在位7年

  第3任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

  第4任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

  第5任文帝刘恒BC179—BC156年在位23年

  第6任景帝刘启BC156—BC140年在位16年

  第7任武帝刘彻BC140—BC86年在位54年

  第8任昭帝刘弗陵BC86—BC73年在位14年

  第9任少帝刘贺BC73年

  第10任宣帝刘询BC73—BC48年在位26年

  第11任元帝刘奭BC48—BC32年在位16年

  第12任成帝刘骜BC32—BC6年在位26年

  第13任哀帝刘欣BC6—公元1年在位6年

  第14任平帝刘箕子公元1—6年在位5年

  第15任孺子刘婴公元6—9年王莽摄政4年西汉王朝END

  西汉王朝共15帝立国215年

  

  新王朝公元9—23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新皇帝王莽9—23年在位15年

  新王朝共1帝立国15年

  

  玄汉王朝23—25年首都长安

  第1任更始帝刘玄23—25年在位3年

  玄汉王朝共1帝立国3年

  

  东汉王朝25—220年首都洛阳

  第1任光武帝刘秀25—58年在位34年(原名刘绣)

  第2任明帝刘庄58—76年在位18年

  第3任章帝刘炟76—89年在位14年

  第4任和帝刘肇89—106年在位18年

  第5任殇帝刘隆106年

  第6任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19年

  第7任婴帝刘懿126年

  第8任顺帝刘保126—145年在位20年

  第9任冲帝刘炳145年

  第10任质帝刘缵146年

  第11任桓帝刘志147—168年在位22年

  第12任灵帝刘宏168—190年在位23年

  第13任少帝刘辩190年

  第14任献帝刘协190—220年在位31年东汉王朝END

  东汉王朝共14帝立国196年

  两汉共29帝立国411年END

  

  三国时代(魏蜀吴)220—280年历时61年

  

  曹魏帝国220—265年首都许昌迁回洛阳

  第1任文帝曹丕220—227年在位8年

  第2任明帝曹叡227—240年在位14年

  第3任齐王曹芳240—254年在位15年

  第4任高贵乡公曹髦254—260年在位7年

  第5任元帝曹奂260—265年在位6年

  曹魏帝国共5帝立国46年END

  

  蜀汉帝国221—263年首都成都

  第1任昭烈帝刘备221—223年在位3年

  第2任后主刘禅223—263年在位41年

  蜀汉帝国共2帝立国43年END

  

  东吴帝国222—280年首都建业(江苏南京)

  第1任大帝孙权222—252年在位31年

  第2任会稽王孙亮252—258年在位7年

  第3任景帝孙休258—264年在位7年

  第4任乌程侯孙皓264—280年在位17年

  东吴帝国共4帝立国59年END

  

  大晋王朝265—420年立国156年

  西晋王朝265—317年首都洛阳

  第1任武帝司马炎265—290年在位26年

  第2任惠帝司马衷290—307年在位18年

  公元291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

  八王之一汝南王司马亮

  八王之二楚王司马玮

  八王之三赵王司马伦

  八王之四齐王司马冏

  八王之五长沙王司马乂

  八王之六成都王司马颍

  八王之七河间王司马颙

  八王之八东海王司马越

  晋自五马(司马)渡江天下遂分为二,又有五胡乱华十九国并立

  第3任赵王司马伦301年在位四个月

  大分裂时代公元304—589年共286年

  其中五胡乱华十九国时代304—439年共136年

  第4任惠帝司马衷290—307年

  第5任怀帝司马炽307—313年在位7年公元311年八王之乱END

  第6任愍帝司马邺313—317年在位5年

  西晋王朝共6帝立国53年

  东晋王朝317—420年首都建康(江苏南京)

  第7任元帝司马睿317—322年在位6年

  第8任明帝司马绍322—325年在位4年

  第9任成帝司马衍325—343年在位19年

  第10任康帝司马岳343—345年在位2年

  第11任穆帝司马聃345—362年在位18年

  第12任哀帝司马丕362—366年在位5年

  第13任废帝司马奕366—371年在位6年(海西公)

  第14任简文帝司马昱371—373年在位3年

  第15任孝武帝司马曜373—397年在位25年

  第16任安帝司马德宗397—419年在位23年

  第17任恭帝司马德文419—420年在位2年

  东晋王朝共11帝立国104年

  两晋共17帝立国156年END

  

  五胡乱华十九国

  五胡指:匈奴〈羯〉鲜卑 羌〈氐〉实为三胡,依古老的说法,他们都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

  十九国:开国年 国别 开国君主 民族 首都 亡国年 年数 亡于

   304 成汉帝国 李雄 氐 成都 347 44 晋

   304 汉赵帝国 刘渊 匈奴 平阳(山西临汾) 329 26 后赵

   319 后赵帝国 石勒 羯 襄国(河北邢台) 351 33 冉魏

   320 前凉王国 张茂 汉 姑藏(甘肃武威) 376 57 前秦

   337 前燕帝国 慕容皝 鲜卑 邺城(河南临漳) 370 34 前秦

  350 冉魏帝国 冉闵 汉 邺城(河南临漳) 352 3 前燕

  351 前秦帝国 苻健 氐 长安 394 44 西秦

   384 后燕帝国 慕容垂 鲜卑 中山(河北定县) 407 24 北燕

  384 西燕帝国 慕容泓 鲜卑 长子(山西长子) 394 11 前燕

  384 后秦帝国 姚苌 羌 长安 417 34 晋

  385 西秦王国 乞伏国仁 鲜卑 金城(甘肃兰州) 431 39 胡夏

  386 后凉王国 吕光 氐 姑藏(甘肃武威) 403 18 后秦

  397 南凉王国 秃发乌孤 鲜卑 乐都(青海乐都) 414 18 西秦

  397 北凉王国 1任段业 汉 张掖(甘肃张掖) 439 43 北魏

   2任沮渠蒙逊 匈奴

  398 南燕帝国 慕容德 鲜卑 广固(山东益都) 410 13 晋

  400 西凉王国 李暠 汉 酒泉(甘肃酒泉) 421 22 北凉

  405 西蜀王国 谯纵 汉 成都 413 9 晋

  407 胡夏帝国 赫连勃勃 匈奴 统万(陕西横山) 431 25 吐谷浑

  407 北燕帝国 1任高云 朝鲜 和龙(热河朝阳) 436 30 北魏

   2任冯跋 汉 和龙(热河朝阳)

  

  南北朝时代439—589年共151年

  

  南朝刘宋帝国420—479年首都建康(江苏南京)

  第1任武帝刘裕420—422年在位3年

  第2任少帝刘义符423—424年在位2年

  第3任文帝刘义隆424—453年在位30年

  第4任废帝刘劭453—454年在位1年

  第5任孝武帝刘骏454—465年在位12年

  第6任前废帝刘子业465年

  第7任明帝刘彧465—473年在位9年

  第8任后废帝刘昱473—477年在位5年

  第9任顺帝刘准477—479年在位3年

  刘宋帝国共9帝立国60年END

  

  南朝萧齐帝国479—502年首都建康(江苏南京)

  第1任高帝萧道成479—483年在位5年

  第2任武帝萧赜483—494年在位12年

  第3任郁林王萧昭业494年

  第4任海陵王萧昭文494年

  第5任明帝萧鸾494—499年在位6年

  第6任东昏侯萧宝卷499—501年在位3年

  第7任和帝萧宝融501—502年在位2年

  萧齐帝国共7帝立国24年END

  

  南朝萧梁帝国502—557年首都建康(江苏南京)

  第1任武帝萧衍502—550年在位49年

  第2任简文帝萧纲550—551年在位1年

  第3任豫章王萧栋551年8月—552年

  第4任武陵王萧纪552年4—11月

  第5任元帝萧绎552-—554年在位3年

  第6任贞阳侯萧渊明555年5—10月

  第7任敬帝萧方智555—557年在位3年

  萧梁帝国共4帝7传立国56年END

  

  后梁王国第1任萧察557

  后梁王国第末任萧岿587立国30年共86年END

  

  南朝陈陈帝国557—589年首都建康(江苏南京)

  第1任武帝陈霸先557—560年在位4年

  第2任文帝陈蒨560—567年在位8年

  第3任废帝陈伯宗567—569年在位2年

  第4任宣帝陈顼569—583年在位15年

  第5任后主陈叔宝583—589年在位7年

  陈陈帝国共5帝立国33年END

  

  北朝北魏帝国386—534年首都平城(山西大同)迁洛阳

  第1任道武帝拓拔珪386-—409年在位24年

  第2任明元帝拓拨嗣409—424年在位16年

  第3任太武帝拓拨焘424—452年在位29年

  第4任南安王拓拨余452年

  第5任文成帝拓拨濬452—466年在位15年

  第6任献文帝拓拨弘466—471年在位6年

  第7任孝文帝拓拨宏(改汉姓元宏)471-—500年在位30年

  第8任宣武帝元恪500—516年在位17年

  第9任孝明帝元诩516—528年在位13年

  第10任孝庄帝元子攸528—530年在位3年

  第11任长广王元晔530—531年

  第12任节闵帝元恭531年

  第13任安定王元朗531年

  第14任孝武帝元修(攸月)532—534年在位3年

  北魏帝国共11帝14传立国150年END

  

  北朝东魏帝国534—550年首都邺城(河南临漳)

  第1任孝静帝元善见534—550年在位17年

  东魏帝国共1帝立国17年END

  

  北朝西魏帝国535—556年首都长安

  第1任文帝元宝炬535—551年在位17年

  第2任废帝元 钦551—553年在位2年

  第3任恭帝拓拨廓554—556年在位3年

  西魏帝国共3帝立国22年END

  北魏东魏西魏合称后魏共计15帝18传立国171年

  

  北朝北齐帝国550—577年首都邺城(河南临漳)

  第1任文宣帝高洋550—559年在位10年

  第2任废帝高殷559年10月—560年在位1年

  第3任孝昭帝高演560/8—561/11月在位1年

  第4任武成帝高湛561—564年在位3年

  第5任后主高纬565/4—576年在位11年

  第6任幼主高恒576—577年在位1年

  北齐帝国共6帝立国28年END

  

  北朝北周帝国557—581年首都长安

  第1任孝闵帝宇文觉557年

  第2任明帝宇文毓557—560年在位3年

  第3任武帝宇文邕560—578年在位18年

  第4任宣帝宇文(文武贝)578/6—579年

  第5任静帝宇文阐579/2—581/2月在位2年

  北周帝国共5帝立国25年END

  

  隋国公杨坚第二次统一全中国结束了长达286年之久的大分裂时代

  大隋王朝581—619年首都大兴(长安)(陕西西安)

  第1任高祖文皇帝杨坚581—604年在位24年(有著名的开皇之治)

  第2任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15年(当2年太上皇)

  世宗孝成皇帝杨昭

  第3任恭帝杨侑617—618年在位2年

  第4任秦王帝杨浩618年

  第5任皇泰帝杨侗618—619年在位2年

  大隋王朝共5帝立国39年

  

  大唐王朝618—907年首都长安

  第1任高祖李渊618—626年在位9年

  第2任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23年

  第3任高宗李治649—683年在位35年

  第4任中宗李显683年12月在位数月

  第5任睿宗李旦684年2月在位数月

  唐朝立国73年武后武曌武则天临朝执政7年公元690年灭唐朝建立自己的武周王朝

  

  武周王朝690—705年首都长安

  第1任女帝武曌武则天690—705年在位16年

  武周王朝共1帝立国16年

  

 

紫姓 紫氏家谱 紫姓起源 紫姓名人 紫姓的来源 紫姓简介

紫(zǐ)姓,中华姓氏之一。[1] 紫姓姓氏渊源 1西羌人姓,即姊氏,见《汉书·冯奉世传》。 2指色为姓。如冯氏、赤氏之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