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氏家谱兴字辈下一辈是什么字辈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雷氏家谱兴字辈下一辈是什么字辈,第1张

严格来说,这个问题没法回答,因为在历史上,由于迁徙、家族内部的冲突、毫不相干的人都采取了同一姓氏、地理的阻隔导致的音讯不通等多种原因,使得同一姓氏内出现了不同的家谱。所以说,你要问清楚,最好说明是什么地方的雷氏家族。以本人为例。我来自湖北,在湖北黄陂、孝感等地,雷氏家族的族谱基本上是相同的。字辈排序如下:正兴祖隆华,伯子震雯鸣霖。云飞启志,文光逢宣。德用绍祖,道以承天。元亨忠恕,经业永延。万世崇学,保家之贤。大开继述,恒庆安全。国恩广锡,福泽长绵。自强行健,群贺其昌。春风化雨,育才有方。三点说明:1 我们自江西迁徙而来,故最开始的十一个字辈是从江西带来的,后面的是到湖北后续的。2 由于历史上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较低等因素的限制,我个人觉得,家谱流传过程中,可能出现了一些错字,甚至最初制谱的时候,可能已经有了错误。比如德用绍祖四个字,我老觉得用应该是庸[功绩的意思]。当然也可能是我错了。3 很多地方的雷姓家谱和这个完全不一样。

由来: 源于古诸候名的姓方雷是炎帝神农姓的九世孙,因为战功被黄帝封在方山(现在的河南是北部的嵩山一带),建立诸侯国。他的子孙用国作为姓,就是复姓方雷姓,后来又分为两支,一支姓方,一支姓雷。并非只在汉族中有雷姓,在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雷姓,这是历史上多次民族大融合的结果,其中,居住在青海、甘肃一带的雷姓,有许多是羌族人。唐代,山越首领、潮州人雷万兴,与同族人蓝奉高等先后领导闽南、粤东山越人民反抗唐朝的残暴统治,斗争持续了40多年。唐代还有制琴能手雷威,四川人,世称他所制的琴为雷琴,曾参与北京太和殿等工程的重建,他的后代继承他的事业,主持宫廷的营造工作达两百余年,北京圆明园和颐和园中大部分建筑均为雷氏设计。清代咸丰时刑部侍郎雷以咸,曾创办厘金(一种商业税),后来成为清军费开支的重要来源。近现代,雷姓更是人才济济,既有科学家、文人、学者,又有军政界的高级官员和英模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11559湖南雷氏家谱□□卷, (清)雷惠霖等纂修。 清咸丰十年(1860)敦睦堂活字本。 南京博。 注:书口作《雷氏续修宗谱》。该族散居祁阳、常 宁等地

1、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云:雷氏“出自古诸侯方雷氏之后,以国为氏,后单姓雷。”由此可知,雷姓与方姓同出一源,都是方雷氏的后裔。相传方雷氏是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因战功被黄帝封于方山(在河南中北部嵩山一带),建立诸侯国。其子孙以国为氏,复姓方雷氏,后又分为两支,一支姓方,一支姓雷。 2、相传上古时有部落叫方雷氏,黄帝娶方雷氏女子为妻,生子青阳氏。方雷氏后代有称雷氏的。黄帝的基地主要是在河南,这说明早期的雷姓人物出自河南。 3、雷姓是个古老的姓氏。相传黄帝有大臣雷公,精通医术,是个名医,曾与黄帝讨论医学理论。《素问·著至教书论》说“黄帝坐明堂,召雷公问之。”殷纣王有宠臣雷开。 4、相传,神农氏娶莽水氏之女生临,临生帝承,帝承生帝明,帝明生帝宜,帝宜生帝来,帝来生帝里,帝里生榆罔,榆罔之子居雷泽,以雷为氏。到黄帝时代,雷氏部落与帝密切,黄帝娶西陵之女雷祖,生玄嚣。有个臣子雷公相黄帝伐蚩尤有公,封于方山,称方雷氏。 二、迁徙分布 在晋以前,雷氏已分布于南方的江西、安徽、四川、湖北等省。西晋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雷焕的后裔现仍广泛分布于江西丰城、南昌、吉安、赣州等地,有一支迁至冯翊(今陕西大荔),后来发展成名门望族。南北朝至五代期间,雷氏的聚居地在南北都有发展,已散播至内蒙古、湖南、广东等省的一些地区。宋代时,雷氏分布更为广泛,今江西、福建、广西、湖南、广东、山西等省均有雷氏人居住。 雷姓是汉族大姓之一。但是,并非只在汉族中有雷氏,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雷氏。居住在青海、甘肃一带的雷氏,有许多是羌族人。如十六国时前秦大司马雷弱儿即是南安(今甘肃陇西)羌族人。迁徙至原楚国境内的雷氏,东汉时有雷迁,被称为南郡“潳山蛮”。迁徙至江南、岭南的雷氏,一部分融入苗、瑶、彝、侗、畲、壮、黎、布依等族。瑶族雷氏在广西、湖南、广东一带分布相当广泛,例如广西的临桂、灵川,湖南的城步,广东的博罗、海丰、云浮等县都有瑶族雷氏居民。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谦让堂:东汉雷义和同郡陈重是好友。太守举陈重孝廉,陈重要让给雷义,太守不允。刺史举雷义茂才,雷义又要让给陈重,刺史不听,雷义遂装疯披发而去。 2、郡望: 豫章郡: 汉置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省会),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世所辖浙缩为南昌附近一带。又隋改南昌县为豫章县。唐后期改为钟陵县,又改为南昌。西晋雷焕为豫章郡丰城令,现居丰城南昌、吉安、赣州等地雷姓均为雷焕后代,其家谱雷焕为一世祖孔章公。 冯翊郡: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设置"左冯翊"的行政区,与“右扶风”、“京兆尹”合称“京畿三辅”。三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北魏移治高陆(今陕西高陵)。此支雷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晋雷焕之族的后裔。 四、家乘谱牒 上海:雷氏统宗谱 浙江:冯翊郡雷氏宗谱四卷、雷氏宗谱一卷 江苏:苏州雷氏支谱一卷 安徽:雷氏宗谱28卷首二卷末一卷 河南:雷氏三修族谱10卷 湖北:雷氏宗谱10卷、雷氏家谱 湖南:雷氏家谱 四川:零陵雷氏族谱六编外编二编、东郡雷氏族谱二卷 福建:晋江雷蓝苏氏三姓族谱、晋江斗山雷氏族谱 山东:雷氏族谱一卷 江西:茶园雷氏族谱(新修) 五、历史名人 雷义:东汉尚书侍郎,与陈重情笃,被誉为交友典范,人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雷焕:晋代天文学家。武帝时,斗牛(星名)间常有紫气。雷焕观气知丰城有宝剑。司空张华任其为丰城令,果于牢狱地基下掘得龙泉、太阿二剑。 雷敩[xiào]:南朝宋时药学家,以著《炮炙论》三卷著称。其中有的制药法至今仍被采用。 雷海青:唐代著名宫廷乐师,以精通琵琶闻名当时的朝野。安禄山攻入长安时,雷海青在其宴会上掷乐器于地痛哭,被安禄山肢解示众。王维有诗咏其事。 雷万兴:唐代畲民首领,与苗自成、蓝奉高等人领导下的畲汉人民反抗斗争,持续近半个世纪 雷发达(1619-1693):明末清初建筑工匠,字明所,江西建昌(今永修)人。曾参与故宫太和殿等工程的重建,其后代继承其业,在工部样房主持宫廷营造工作达200余年,圆明园和颐和园中大部分建筑均为雷氏设计,被誉为“样式雷” 雷一声,畲族,福建人,于光绪三十四年中秀才。不为仕途所惑,将秀才头衔卖给下逢村郭某,后学五行卜卦算命于乡里,又学裁缝,制衣于家中,又当私塾先生。民国17年考入福建巡警学校,毕业后任赛岐警察巡官,福安第五区自治员。民国19年,与阮玉斋、张少廉等革命者结拜兄弟,为他们秘藏枪支,掩护他们的活动。民国23年称病弃职回乡后,多为畲民修纂家谱,今藏民国时期的月斗村雷谱、溪塔村蓝谱、长潭村雷谱的修纂都与雷一声有关。 雷锋(1940-1962):湖南长沙简家塘(今属望城)人,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自此雷锋事迹、精神遍传海内外。 雷德骧(917~991),字善行,合阳人。五代周太祖广顺三年(953)进士,宋初任殿中侍御史、屯田员外郎、大理寺(管刑狱的官署)丞。因弹劾宰相赵普“擅增刑名”,被贬商州任司户参军,又流放到灵武(今宁夏贺兰山北)。数年后,其子有邻向皇帝诉冤,才得以平反。回京后任秘书丞。宋太宗开宝七年(974)任右谏议大夫,考核朝廷官员,敢于直言,受太宗赞赏。太宗淳化二年(991),因其孙孝先有罪被株连,贬为感德军行军司马。死后追复原官衔,并赠给太师荣衔。

希望采纳

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云:雷氏"出自古诸侯方雷氏之后,以国为氏,后单姓雷。"由此可知,雷姓与方姓同出一源,都是方雷氏的后裔。相传方雷氏是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因战功被黄帝封于方山(在河南中北部的嵩山一带),建立诸侯国。其子孙以国为氏,就是复姓方雷氏,后又分为两支,一支姓方,一支姓雷。

雷姓是个古老的姓氏。相传黄帝有大臣雷公,精通医术,是个名医,曾与黄帝讨论医学理论。《素问。著至教书论》说"黄帝坐明堂,召雷公问之。"殷纣王有宠臣雷开。黄帝的基地主要是在河南,这说明早期的雷姓人物出自河南。

姓氏分布

在晋以前,雷氏已分布于南方的安徽、江西、四川、湖北等省。西晋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雷焕的后裔有一支迁至冯翊(今陕西大荔),后来发展成名门望族。南北朝至五代期间,雷氏的聚居地在南北反都有发展,已散播至内蒙古、湖南、广东等省的一些地区。宋代时,雷氏分布更为广泛,今福建、广西、湖南、广东、山西等省均有雷氏人居住。

雷姓是汉族大姓之一。但是,并非只在汉族中有雷氏,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雷氏。其中,居住在青海、甘肃一带的雷氏,就有许多是羌族人。如十六国时前秦大司马雷弱儿既是南安(今甘肃陇西)羌族人。迁徙至原楚国境内的雷氏,东汉时有雷迁,被称为南郡"潳山蛮"。迁徙至江南、岭南的雷氏,一部分融入苗、瑶、彝、侗、畲、壮、黎、布依等族。瑶族雷氏在广西、湖南、广东一带分布相当广泛,例如广西的临桂、灵川、湖南的城步、广东的博罗、海丰、云浮等县都有瑶族雷氏居民。

郡望堂号

堂号:

"谦让堂":东汉雷义和同郡陈重是好友。太守举陈重孝廉,陈重要让给雷义,太守不允。刺史举雷义茂才,雷义又要让给陈重,刺史不听,雷义遂装疯披发而去。

郡望:

冯翊郡: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设置"左冯翊"的行政区,与"右扶风"、"京兆尹"合称"就畿三辅"。三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北魏移治高陆(今陕西高陵)。此支雷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晋雷焕之族的后裔。

姓氏家谱

上海:雷氏统宗谱

江苏:苏州雷氏支谱一卷

浙江:冯翊郡雷氏宗谱四卷、雷氏宗谱一卷

安徽:雷氏宗谱二十八卷首二卷末一卷

福建:晋江雷蓝苏氏三姓族谱、晋江斗山雷氏族谱 河南:雷氏三修族谱十卷

湖北:雷氏宗谱十卷、雷氏家谱

湖南:雷氏家谱

四川:零陵雷氏族谱六编外编二编

东郡雷氏族谱二卷

历史名人

雷 义:最早出现于史书的雷姓名人。东汉时时代为官,与同郡人陈重情笃,被誉为交友的典范,人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

雷 斅:南朝宋时药物学家,以著《炮炙论》三卷著称。至今仍被沿用。

雷海青:唐代著名宫廷乐师,以精通琵琶闻名当时的朝野。安禄山攻入长安时,雷海青在其宴会上掷乐器于地痛哭,被安禄山支解示众。

雷发达:明末清初时建筑工匠。他曾参与过北京故宫太和殿等工程的重建。其后代也继承其业,在工部样房主持宫廷的营造工作达200余年。有许多成果,如北京圆明园和颐和园中大部分建筑均为雷氏设计,被通称为"样式雷"。

雷 焕:晋代天文学家。武帝时,斗牛(星名)间常有紫气。雷焕观气知丰城有宝剑。司空张华任其为丰城令,果于牢狱地基下掘得龙泉、太阿二剑。

作为三爪仑省级风景名胜区8大景区之一的雷家古村,位于江西靖安县仁首镇的南端,东南与奉新干洲接壤,该村始建于南宋初期,迄今已有800余年的 历史 ,为雷姓人家聚居之地。整个村落呈长方形,古建筑淡雅朴素,错落有致。从靖安县城驱车大约15公里车程。

雷家古村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村中的保家楼,该楼为明末清初年间雷氏先民所建,距今近400年 历史 。主要用于嘹望敌情,御寇保家。至今保存完好的此类建筑全国仅存两处,另一处在四川省。

雷家古村由现存明、清12幢古民居群,1幢接官厅,雷志昂公祠、保家楼、古井、古樟树等组成。民居由青砖砌成,结构大致相同,长方体,每栋房子高10余米,深40余米,宽20余米,属典型徽派建筑风格。民居之间的小巷,铺青石板,雨后天霁,湿不沾鞋。该村居民500余户,大部分至今还居住在明清古建筑群中。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国生部队侵占古村作营部,常驻百余人。解放战争时期遗留在古村东面通衢外墙上的《告江西人民群众书》,至今保留完好,字迹清晰可见。

村中东北角的保家楼,又名“保驾楼”、“保甲楼”,横切面近似正方形,单间建造,砖术结构,高125米,占地64平方米。共4层,1层实体,2层以上内空,宽6米,深645米。整幢楼外墙开瞭望窗共14个,窗户一律外窄内宽呈“八”字形,既利光线、空气入内又可防盗。保家楼墙体建筑工艺十分精湛,坚固无比。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怀疑保家楼内藏宝,用挖战壕用的羊角铁锄头在楼背面挖有一个065米 07米 128米的墙洞,挖到一楼土层,见楼厚实坚固而放弃。

保家楼为全村最高建筑,设计合理,建筑精良,一直是雷氏家族的骄傲,具有远眺观察匪情,警报、躲避、攻击等功能,易守难攻,古时村民用来抵御外来宗族、强盗、土匪侵袭而建。

据传,保家楼为雷氏先民雷起鳌所建。据《雷氏家谱》记载,雷起鳌号称雷八公,行伍出身,明崇祯年间曾做芦溪县令,官居七品。古时,雷家地处古驿道上,是靖安通往奉新、南昌等地的交通枢纽,雷八公建此楼目的,一是为保护族群不受外界侵略,可作嘹望台用;二是可用此楼接待过往达官贵人住宿,客官住在三楼、二楼,四楼有人放哨,地面有人把守,安全无比。据说此楼曾人住过兵部尚书等三品以上官员。又传说是为皇帝保驾,因而“保家楼”又称“保驾楼”。

雷家古村也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雷祚文的故乡。雷祚文( 1907 —1946年)曾留洋美国攻读地质学,日军侵华后毅然回国,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2年带队发现四川渡口、攀枝花一带丰富的铁矿和煤矿。曾写过一份调查报告给国家能源委员会,该会置若罔闻。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攀枝花丰富的铁矿、煤矿才得以开采。1946年9月20日,雷祚文因飞机失事遇难。

如今,随着靖安县生态 旅游 的迅速升温,该县成为江西省网红的打卡地。雷家古村也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眼球,成为靖安 旅游 重要景点之一。时值靖安县启动国家5A级 旅游 景区暨国家生态 旅游 示范区创建之际,古村将再次迎来 旅游 的春天。保家楼则像一座坚固的碉堡,屹立于古村之中,为古村 旅游 增添一份神秘与赞叹;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对研究江西省古代建筑史建筑演变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江西石城境内,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是古越人生息繁衍之地。两汉时先后隶属于都、揭阳、陂阳、虔化等县。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拆雩都地置揭阳县,先后属庐陵郡、南康郡。晋太康五年(公元284 年),改名陂阳县,属南康郡。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设场,以境内“四面环山,耸峙如城”得名石城场。南唐保大 十一年(公元953年),升石城场为石城县。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属虔州。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属赣州。元元贞元年(1295年)属赣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属赣州府。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划石城县为宁都直隶州辖。1914年属赣南道。1926年废道属江西省。1932年属江西省第十一行政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石城为中央苏区之地。1932年12月石城县划归福建省苏维埃政府辖,1933年3月复归江西省政府辖。1933年7月22日将木兰、高田及小松的罗溪划属赤水县,岩岭划属福建彭湃县。1933年8月16日,苏维埃中央政府划石城之南的横江、龙岗、大由、珠坑、洋地、罗家及瑞金的日东、湖陂,宁化的淮阳(淮土)等地增设太雷县为中央直属县,县委驻横江墟。1949年9月30日解放,属瑞金专区,县政府驻琴江镇。1950年属宁都专区。1952年9月以后,先后属赣州专区、赣南行政区、赣州地区,1999年撤区改市,属赣州市至今。

  赣江源漂流号称“千里赣江第一漂”,为亚洲最刺激的漂流!位于江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

  赣江源漂流刺激、惊险、安全,野趣横生。漂流景区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10万个单位,全国罕见,有天然氧吧之称!

  赣江源漂流全长5公里,落差320米,共有河湾80几个,险滩56个,水潭22个。漂流河段两岸绿影婆娑、层峦叠嶂、怪石嶙峋、飞瀑流泉;河滩水流湍急,浪花飞溅;深潭水色清碧,波光悠悠,倒影如画。

  赣江源仙人谷漂流途径“仙人谷”、“鲤鱼跃龙门”、“三叠泉”、“金龙潭”、“七里荷塘”等40多个天然景点,令您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通天寨位于距县城东南6公里处的大畲村境内,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誉,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交相辉映。通天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历年平均气温在155—179℃左右,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教授黄进同志考察后认为:全国只有通天寨见到如此典型的岩面龟裂地貌,是一处最为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

  石城白莲、烟叶享誉全国,是著名的通心白莲和优质烤烟基地县,199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白莲之乡”和“中国烟叶之乡”。以脐橙、牛心柿为主的果业已初具产业化规模。动植物种类繁多,已查明有野生动物118种,中药材138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68%,活立木蓄积量262万立方米,尤其以毛竹丰产林、油茶林、松脂林等发展较快。

  石城物产充裕,资源独厚,已探明有钽、铌、钨、锡、铁、稀土、花岗岩、高岭土等10多种矿产。龙岗砚石享誉中外,所制“龙砚”历为贡品,深受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工业方面有化工、广播电子、轴瓦、矿山设备制造、纺织器材、南金纸、重纸、印刷等。食品工业发展迅速,先后开发了白莲系列绿色食品(通心白莲、莲子奶糊、白莲慧仁糊、白莲速溶粉、维他莲子奶、营养莲子片、蜂蜜莲心茶等)、客家酒娘、藕粉、茵陈茶、淮山、保健粉等系列食品。其中,茵陈茶、客家酒娘荣获’98江西市场食品质量优胜奖。

  石城是中央苏区全红县,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林彪、罗荣桓、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进行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石城有数万人参军参战,为革命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解放后经上级批准的烈士达4000余名。经历过红军攻克红石寨、石城阻击战、红军秋溪整编等许多重要革命事件,革命文物和遗址非常丰富。现保存完好的有毛泽东朱德观下旧居、红家垄红四军军部旧址,虎尾坑红十三军军部旧址、红军秋溪整编旧址、第五次反围剿时李猎石石城阻击战遗址、红军攻克红石寨旧址。

  石城是中华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有“客家摇篮”、“闽粤通衢”之称;历史上是客家民系的中转站。客家文化研究权威学者廖成普为石城题词“祖根中原地,摇篮客石城”。石城又是“灯彩之乡”,民间灯彩历史悠久,灯彩道具、舞蹈、音乐皆极优美,是别具一格的表演艺术形式,特别是大型神话灯彩戏“花灯仙子”普晋京中南海演出,“灯彩之乡”美誉蜚声省内外。

  石城远自秦汉就有少量的中原汉人迁入,唐宋时期,南迁的中原汉人大量徙居石城,与当地土著一道共同开发了闭塞而荒寞的石城,创造了早期的石城客家文化,在石城这块土地上促使了早期客家民系的形成,使石城成了客家人的摇篮地。

  石城最早土著居民

  秦统一中国以前,南国并无汉人居住,而生活在闽、粤、赣、湘等南部中国广大土地的是些什么人呢?明邝露著《赤雅》云:“徭名輋客,古八蛮之种。五溪之南,穷极岭海,逶遇巴蜀,蓝胡盘候四姓盘居多。”《天下郡国利病书》云:“輋当作畲,实录谓之畲蛮。”李调元《斋琐录》云:“輋音斜,耕山岳之地曰輋”。民国卅八年吴宗慈主编的《江西通志考》“江西輋族考”中云:“夫輋即苗即徭也。”又云:“畲徭当以广东东部为最多,其先世民族实为山越。”近人徐松石著《粤江流域人民史》广东畲人节载云:“畲徭即古代所谓山越,在广东东部散处最广,……现仍有许多輋字地名。……所以在广东区域内所谓旧越人或先来之土著当系輋徭部族。”闽顺昌县志云:“徭人以盘篮雷为姓,楚粤为盛,闽中山溪高深处有之,俗曰畲客,此足证明广东之畲民向东移徙而入闽。”广东畲民入闽且同时入赣。《王文成公全书》请立崇义县治疏云:“其初畲贼原系广东流来,先年奉巡抚都御史金泽行令安插于址。”此足证明粤境畲民由东北迁徙而入赣。輋民来赣之原由,《江西通志稿》中又云:“明以前难为确定之论断,在明代则为自广东移徙而来。輋徭即古代山越,在广东东部散处最广。”通志稿又云:“輋人之主要目的在求得耕地以遂其生耳,不得平原之地则但求山地,以施其刀耕火种之勤,其情殊可悯焉。”守仁和邢绚韵诗云:“处处山田尽入輋,可怜黎庶半无家”。輋民与当地居民争地矛盾日趋尖锐,不时发生角斗,多有死伤。至明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年)巡抚南赣都御史王守仁派重兵 “痛剿”后“其势大衰”,此“畲徭之患”始得解除。幸存畲民只能紧缩深山,并往闽粤山区迁徙,赣境内畲民几乎绝迹。

  石城地处武夷山区,与福建省仅一山这隔,山那面的长汀、宁化自古以来均有畲民居住,睦邻地区相互迁徙也是常事。在石城大山中亦曾居住过季节性的“广东畲客”。所以石城虽不是古代畲民的主要活动区域,但也有过闽、粤畲民迁入相土而居。石城许多古地名中都有带畲字的,如温家畲、杨畲、下畲、大畲等等,这些带“畲”字的地点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一律毗连着高山大邻,畲民真乃山民也。

  有资料证明,现石城境内亦有蓝、雷两姓畲族居民,但这两姓畲民并非原石邑土著畲民,均为南迁之畲民。据横江桃溪《汝南蓝氏五修族谱》载:“畲族起自太昊,居巴州蓝田,遂以国为氏。”裔孙宦籍江南,分徙临川、安福、吉州、虔州、泉州、邵武、建宁、上杭、宁化、清流等地,宋代迁石城张坊。明末,六五裔孙从清流次第迁居石城乌石头,陶溪、丹阳、大埠等处。现有蓝姓畲民近百户600余人。又据小姑秋树《冯翊雷氏家谱》载:雷氏得姓予以古诸侯之国为氏,始祖宪公为陕西同州刺史而世居陕西冯翊郡。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浮州刺史阎公因避朱泚乱徙迁豫章。孙甫公任洪州刺史,移居抚州白水障,再迁宁化。裔孙显吾讳承朝于清康熙丙子岁(1696年)迁石邑礼上里之溪子口。今雷姓畲民80多户500余人。石城蓝、雷两姓都是1985年才批准为畲族族属的。他们均不是邑境的土著先民,而是古代南迁的中原人。其语言、衣饰与风俗均与当地人无异。

  早在秦汉前,石城这块远离官府治所的寂寞封闭式山区可谓待开发的处女地、人迹罕至,林木葱郁,溪河交错,真乃山清水秀之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天下置三十六郡,江西境内属九江郡。据北宋《太平环宇记》称:秦始皇为了修阿房宫,把原六国一些降卒派往南方伐木,最近定居于兴国的上洛山区,这就是世称的“木客”。还有秦始皇派尉屠睢率领的镇守岭南的五十万大军(谪徒),任嚣、赵佗率领的增援秦军的四五万楼船水师都是最早进入南国的中原汉人。后来赵佗被派作龙川令(今江西遂川)。还有为了使戌卒安心南国,“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这些新组合的秦官兵小家庭大部分留籍赣南。汉时,朝廷曾两次派官兵出守梅岭,筑寨修城,秦汉两代的官兵成了开发和留籍赣南的最早中原汉人。而最早进入石城的中原汉人是些什么人呢?惜尚未发现文字记载,仅有清乾隆乙丑《石城县志》一小段文字云:“秦末刘瑶英,随父华家其上(指城东五里琉璃山,今名仙姑岭)”。此刘氏父女是有名有姓的最早见于文传的石邑居民。当然此刘氏父女究竟是属中原避乱而来的百姓、抑是属上述官员眷属,时越二千余年,确乎无以稽考。

  石城历代移民概况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且民族矛盾上升,招致“五湖乱华”,史称“永嘉之乱”。晋室南迁。举国上下一片慌乱。导致大批士族和百姓随文南迁。这次中原汉人南迁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前后历时几个世纪。进入江、浙后,继续南移。其中很大一部分进入江西,而后溯赣江而上,有的沿途滞留,部分进入赣南,小部分又往闽粤继续迁徙。如《包氏续修宗谱》载:“宗远公事西晋为郎中,怀帝永嘉末,中原浊乱,五湖杂霸,闻元帝即位于金陵,遂挈妻帑家于江右丹阳。”《温氏族谱》载:“五湖乱华之际,温氏族人随中原士族南迁。”龙岗《巫氏房谱》载:“东晋末始,暹公由平阳避乱兖州,转徙入闽。”《石城井溪村郑氏六修谱》载: “晋怀帝五年(311年),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迁奔县,避居豫章西山龙园梅井坪”,“晋义熙八年壬子(412年),兄弟迁徙南康郡揭阳县石鼓逯速。今本邑长上里磜脑。与吴恭葆同居,后移居南桥岭(磜脑与南桥岭均在现石城小松镇辖区内,笔者注)。”此郑、吴两家均应属晋代第一批人口大迁移之中原汉人。

  自晋历南北朝随唐五代前后五个多世纪,中原大江南北,或举族、或分散、或长驱、或近徙、移民们断断续续,自北而南,四处播迁。特别是唐僖宗朝北方发生了王仙芝、黄巢农民起义,起义军众至百万,席卷大江南北,导致发生了历史上第二次人口大迁移。这次延续一百多年的大迁徙直至五代末北宋初。在现存的谱牒碑记中均留有文字记载:“唐僖宗时,温钢宝避黄巢之乱自石城移居福建省宁化县石壁乡”(《温氏族谱》)“唐博士十五郎,公因黄巢之乱,唐乾符乙未由洪洲避居石城乌都陀。”(蜀口《许氏十修族谱》)。“因避黄巢乱率男而来(唐十五郎杜氏墓志)”,“乾符甲午(874年)避黄巢之乱移宁化石壁葛藤村)《罗氏闽赣联修族谱》)。”“值南唐之乱,瑗自宁都万田背村徙居石邑下之温坊(《耸冈石田温氏八修》)。”这些避乱南迁的中原汉人进入江西境内者多数逆赣江而上,沿途滞留,部分进入赣南,少数进入闽、粤。据石城郑、胡、温、徐、赖、许、廖、罗、高、熊、毕、巫等姓氏族谱所载,唐五代时期,先后进入石城境内居住过的姓氏计有温、郑、吴、黄、陈、刘、赖、李、王、张、廖、许、邓、何、罗、谢、曾、周、杨、朱、连、白、钱、袁、方、赵、蔡、黎、官、巫、康、卢、冯、彭、邹、宋、江、余、程、范、崔、傅、徐、胡、高、熊、毕、钟等四十八姓。

  八十年代初全县地名普查中还发现了杜、花、鄢、洪、汤、金、联、雷、蓝等姓居民开建的村落。诚然还有不少其他外迁的姓氏已难以考证清楚了。在上述五十多种姓氏中留下后裔在石城的只有郑、赖、胡、温、许、廖、徐、罗、高、熊、毕、巫十二种姓氏,其余几十种姓氏的居民均已外迁他乡。

  这些进入石城境内的移民们依山傍水、择地建房,据县地名谱查资料,现有居民点中,属晋代建者仍保留5处,随代建者1处,唐代建者40处,五代建者8处,计54处。一千三百多年来,社会已历沦桑之变,人口迁徙又何其频繁,作为居民点不断新建、扩建、迁建,或者废弃荒败而至堙没是常理之中的事,不难推断,当时实际的居民点远远要超过这个统计数字。

  据族谱载,宋代迁入石城境内居住的姓氏计有温、黄、陈、刘、赖、李、王、张、廖、许、邓、何、罗、吴、谢、曾、周、杨、朱、康、邱、胡、宋、郑、熊、徐、伊、巫、池、毛、了、孟、江、应、段、聂、郡、吕、向奚、汉、曹、余、叶、官、孙、邹、金、钟、肖、崔、魏、管、沈、赵、雷、姜、章、潘、卢、钱、田、秦、孔、白、戚、容、郭、童、蔡、龚,过等70余姓,其中多数姓氏的居民陆续外迁,留下裔孙至今天只有其中的30个姓氏,即:温、黄、陈、刘、赖、宋、郭、杨、朱、邓、熊、邱、吴、童、龚、魏、何、张、郑、胡、许、廖、徐、罗、高、毕、巫、潘、蔡等姓。

  元代迁入邑境的新增姓氏有:周、范、曾等姓。

  现存的居民点中属宋代建的有95处,元代建的65处。

  明代,特别是明季江南很不太平。明末清初战事频繁,人口迁徙幅度很大,导致了历史上的第四次人口大迁移。明代新迁入的姓氏有:蓝、严、吉、尹、雷、董、饶、谢、阮、伊、傅、孔、巫、姜、程、施、危、白、肖、容、汪、宁、连、池、蒋、任、上官、顾、沈、伍、包、聂、柯、过、赵、夏等30余种姓氏。这些移民中有半数以上是由福建宁化、清流和江西宁都等地迁入的,现存的居民点中属明代的有505处。

  清政权巩固以后,采取了一些奖励农业生产和人口发展的政策,也促使了人口的大量流迁。清道光《石城县志》载:“康熙五十二年丁册定为常额,续生人丁永不加赋”“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乾隆三十六年载滋生人丁 2279丁,女姓554人,遵恩诏永不加赋(其妇女于乾隆十一年,人丁于乾隆三十七年先后奉文停止编审)。”又载:“自乾隆三十六年编审后见在人丁不啻数十倍。”这些奖励政策的实行,促使了人们往宜于农业开发之地迁移,石城地处山区,宜垦地多,故一时人口骤增。顺治十三年(1656年)石城县总人口为 3420人,至道光元年(1820年),总人口上升为184959人,净增了50多倍。咸丰元年辛亥(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南京)后不久,又举兵西征北伐。短短几年时间,几乎大半个中国闹得沸沸扬扬,大江南北战争纷起。为避兵乱,寻求安全之处,江南地区开始人口大迁徙。石城为闽赣交界处的边远山区,对省、府、州治所来说均属边远山区,相对来说有如一座避风港湾,属可藏可进之地,故四方移民再次云集此地,人口迅速膨胀。咸丰同治年间,石城县在籍人口达22万余人,比一百多年以后的1985年的人口数还多出一千多人。清代新增姓氏有翁、游、武、夏等姓。清代新建的居民点达1091处,占现今居民点总数的一半以上。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的近四十年间,战火连年,民不聊生,社会很不安宁,县际间人口迁移频繁不已,期间新增姓氏有:洪、丰、龙、宗、皮、俞、喻、梅、文、韩、官、鄢、曹、毛、章、方、匡、阎、管、左、慕、向、况、阴等20余姓,新建居民点100余处。

  从晋至清末的十五个世纪一千五百余年间,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五次规模较大的延续时间长的人口大迁移。纵观中国历史,古代战场主要在北方,在中原地区,在河洛地区。相对来说,南方较为安定,人口密度较小,可开垦地之多,对移民的可容量大,故历次移民总是自北向南,而其中部分移民是从中原地区入江西、再往福建、南下广东、再往湖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有的径往海外。流迁方式多以举家群体为主,逐段南移,有的沿途滞留,真正抵南疆者总在少数。这些长途跋涉的迁徙者们在长达数百数千公里的道路上留下了断断续续的足迹。他们带来了中原地区和沿途学到的先进工具和技术,带来了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中原河洛文化,和当地的“土著”一道,用辛勤的汗水和共同的智慧,用披荆斩棘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创造了客家区域和整个南国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一枝最优秀的民系——客家民系。

  石城客家民系的摇篮

  唐末至宋末的两次大规模的北民南迁,使闽赣交界处的宁都,石城、宁化等地成为移民们的集结地中转站,大量移民的迁入加速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开发。就石城来说,宋代是一个比较安定的朝代,社会中兴,人才辈出。石城的主要姓氏均已迁入定居,居民点的主要格局已经形成。在几个世纪的共同经济生活,特殊的山区地理环境,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与过去的中原汉人比较自然地产生了“变异”,一个新的民系开始产生。当然在当时土客斗争十分尖锐的历史条件下,还没有明显的“客家”意识,其实,在唐末至宋末期间,闽赣交界山区以宁都、石城、宁化为中心的周围数十个县份的广阔地区是早期客家民系的形成地和发祥地。当然,客家民系的最后完成应是明清时期,是在粤东以梅州为中心的大片土地上。客家民系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

  从历史的角度讲,北民南迁的确是造成客家民系形成的先决条件,客家民系仅属其中之一。就闽、粤、赣之省交界的山区中形成的客家人来说也是有时限和地域的差别。从移民的先后次序来说,自晋末至唐宋,移民们是在赣州北部结集,尤其以宁都石城为中心,而后翻过武夷山在福建省长汀、建宁、宁化一带结集,尤其以宁化石壁为中心。几个世纪之后,宋末至元明时期又大量往粤东迁徙,形成以梅州为中心的客家区域。从明代起,客家人又往广西、云南、四川等省迁移,并向赣东南部倒流,以致形成今天大陆的客家人的分布格局。从清代起,闽粤客家人出海谋生,开始向海外诸国发展。

  唐末,大量南下北民进入石城境内居住,形成众多的村落。由于石城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当地居民的保守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一种自卫的排外性,故新来的流寓们只得所辟基址,建房造田,形成新的居民点。历史的沉积使石城的居民点大都以同姓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数姓混居的少,有的数百上千人的大村庄几无杂姓,久为一姓之地。圩镇另外,号称“百家姓”。从已查谱牒资料可知石城在唐代当有48种姓氏以上,而民间自古流传至今的汤、花、鄢、洪等古姓,空剩开基肇建的地名,而肇基者的后裔已不知何处去了。可以推断唐代石邑居民最少有50余种。唐代的石城仅是“汤”的建置,为虔化县辖境,史无人口记载。宋代,大量的移民继续往石邑境内迁入,据《赣石城县志》载:南宋宝庆年间石城总户数为16214户,男丁36746丁,总人口数当在8万以上,已当于石城县1948年的人口水平。当时,全县有主户13879户,客户2335户,至客户之比约为6:1。从至客户比例看,主户已占绝大多数,说明先来的移民已成土著,绝大多数已有田产,这样石邑居民就有了相当程度的稳定性,长住户已占绝对优势、宋末以前所建村落至今还存在150多处,可以说条件较好的地方都已经得到开发,建立了居民点。

  移民的迁入加速了石城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据考证,唐末在石城已有圩场之设。手工业也开始发展,闻名中外的横江造纸起源于南宋,在洋地七岭等地已建有不少纸槽。80年代初,在丰山发现晚唐五代古窑址,发掘多件古陶器。县内还出土多件唐五代陶盂、陶壶、陶罐等文物,这些都是中原文化早期传入的史证。

  石城地避人稀,是个穷小县,统治力量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且据县志载,自宋及清,还出现过一些关心民间疾苦的“清正廉明”的县官。与通都大邑比较,石城县较为平静安定,故历代移民在石城中转的多。

  石城既为纯客住县,素有移民定居之传统,争平排外性较弱,易于客寓。

  石城,毕竟是边远山区,战乱年代可作“避风港湾”而安全栖身,战乱过后的和平时期,迁移者们就嫌石城闭塞和狭小了,甚至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又得举家继续迁徙。客家人的迁移真是漫长而无止境。

雷氏家谱兴字辈下一辈是什么字辈

严格来说,这个问题没法回答,因为在历史上,由于迁徙、家族内部的冲突、毫不相干的人都采取了同一姓氏、地理的阻隔导致的音讯不通等多种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