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唐代李世民的后人现在在什么地方?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1浏览:3收藏

历史上唐代李世民的后人现在在什么地方?,第1张

李世民作为唐朝皇帝,其子孙很难被确切地定位。不过,根据一些信息,可以了解到李世民的子孙在历史上的分布情况:

1 在广东省肇庆市四会,有一些李世民的后代居住。根据《四会李氏族谱》,这些后代已经在这个地方居住了700多年,他们是从贬斥南海的临淮公开始,已经历时三十代。其中,有一些著名的后代,如李积中、李大性、李津、李棨等。

2 在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土门镇的李家村,也有李世民的后代。他们的族谱《李氏宗谱》中详细记录了他们的身世,他们是吴王李恪的后代,从那时开始一直辗转迁徙,最后定居在这个地方。

3 在广东省冷坑镇,有一个李氏家族,据称是李世民的后代。他们的族谱《珠堂李氏族谱》上边对家族来源有清晰记载,其中始祖为明朝时期的李什八,是李世民的三十二代。

总的来说,虽然可以找到一些李世民的后代,但这些后代并没有全部都在特定地方居住。此外,由于历史久远,可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和误解。

当然是汉朝,毕竟,文化身份是存在的!当然,唐太宗和他的家人并不是出生在汉族。作为陇西县的一个显赫家族,李氏与鲜卑王室和贵族有着长期的通婚关系,如唐高祖的母亲独孤心的女儿。因此,唐朝皇室有一定程度的胡汉血统。李氏家族服务于鲜卑王朝中期,成长于北魏。在这一时期,李氏家族与鲜卑贵族通婚,使得李氏家族拥有深厚的血统。有一段时间,这个家庭甚至被赋予了大野姓,成为了鲜卑贵族。

对汉族人来说,你是否属于这个国家的关键不是你的血统,而是你的文化。不要让狭隘的种族观念把你带入歧途。如果民族血统决定民族血统,那么汉族就没有纯正的民族。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汉民族自身也经历着不断的融合与演变,尤其是民族融合的南北朝,使得大多数民族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胡汉混血。如果混合了人血,我们就不能说自己是中国人。就好像 的妈妈是日本人,所以我们可以说  是日本人吗?

比如说皇帝的母亲是中国人。你能说他不是满洲人吗?所以,这并不意味着李堂就是鲜卑王朝。唐朝建立后,李唐王室和世界民众都把自己定义为汉人,认同汉文化,尊重孔孟之道。这种文化认同比血统更重要,因为一个人不是血统,而是你自己的选择。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否认自己的国籍,那么即使他有**的皮肤和黑色的眼睛,会说中文,会写汉字,他也不是中国人。否则,世界上就不会有这么多中国人了。

理塘皇室可能有鲜卑血统,但他们一直假扮成汉族人。就像一个混血儿,他的身份由他自己的国家身份决定。早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由李氏祖先李浩所建立的西梁政权,虽然被胡人所包围,但在东晋上仍然保持着汉人的正朔身份。唐朝建立后,李唐王室坚信他们是汉人,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著名的汉族人,如飞利光将军和汉朝宰相李才,也写在他的家谱上。这一切都证明了李唐是一个汉朝。其实,这样的怀疑是不应该存在的,认为唐朝是鲜卑王朝的人民,无疑在自我否定中国。

李显忠,陕西绥德军清涧县人,家族世袭苏尾九族都巡检使。一种说法是李显忠是党项人,一种说法是李唐皇室的后裔。我觉得李唐皇室的说法是最不靠谱的,即就是后世家谱上这么写,也只是因为少数民族酋长内附后被李唐赐姓李,为了攀附提高门第说自己是李唐皇室后人。理由是苏尾九族都巡检使明显是授给少数民族部落酋长的职务,李唐皇族是不会也不合适担任此职务的。下来再说党项,苏尾九族属不属于党项一脉?目前未查到正史记载。我觉得从李显忠是清涧人这一信息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可能属于吐谷浑一系。清涧县城叫宽州镇,宽州是唐代设立的安置内附的吐谷浑人的羁縻州,所以苏尾九族很有可能属于吐谷浑一系。吐谷浑与党项在外人看来差别不大,但还是有区别的。吐谷浑属于鲜卑一系。党项属于羌系,但党项的拓跋氏酋长来自鲜卑(拓跋氏),野利氏酋长来自契丹(耶律氏),民众是党项羌,但酋长来自外部的征服者。

  把唐朝的统治者说成是"鲜卑民族"是没有确切证据的开国皇帝高祖李渊乃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其七世祖李皓于晋末五胡入侵中原引发史上惨烈的五胡乱华大动乱时,在秦凉一带建立汉人政权以自救,史称西凉据陈寅恪先生考证,这一带和东晋以及继承者南朝同为保存汉文化最完整,并对北魏的鲜卑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地区李家又怎麽可能是"鲜卑民族"

  作者: 天可汗tkh 2005-7-1 22:24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唐朝皇室的血统问题

  其实,在隋文帝杨坚掌握了北周大权后,李家也"复高祖姓李氏",即去"大野氏"而恢复了他们的旧姓"李"倘若不是汉人,何来"复其旧姓",即恢复汉姓倘若李家真是鲜卑人,那麽推翻隋朝建立自己的朝代后,就该恢复他们那"鲜卑旧姓"啊可他们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还拿出了他们祖先是汉人的家谱这说明他们要麽是真汉人,要麽就是认同了汉人,并接受了汉人的文化传统的鲜卑人可是,假若真是后者,即他们真不是汉人而是鲜卑人,那也该知道并接受了汉人的文化传统观念历史上汉人是很重血统,有非常强烈的血族意识和血族感情,因此特别注重祭祀自己的祖先,绝不会把他族祖先当作自己祖先来祭祀,因为"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即祖先的神灵不会享用不与自己同族,不是自己子孙所供奉的祭品,所以人们也不会去祭祀异族祖先的亡灵这是汉人,特别是掌握国家政权,江山社稷的皇帝及其贵族们自古就严格遵循的祭祀原则而且祭祀是一项严肃的国家大事,决不允许随随便便把他族祖先当自己祖先来祭祀,这就是《礼记·祭法》所说的"非此族也,不在祀典"所以,认为自己祖先是汉人,并有家谱佐证的李氏只能是汉人

  作者: 天可汗tkh 2005-7-1 22:24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唐朝皇室的血统问题

  著名隋唐史专家陈寅恪曾对李氏祖先进行过分析论证,也得出了李氏血统其初本是华夏的结论,陈先生还推论李渊可能不是陇西李氏之后而是赵郡李氏之后,但赵郡李氏同样也是汉人,而且也曾是望族,不是什麽鲜卑族

  就是北魏的孝文帝,虽然他大力推行汉化政策,严禁鲜卑语,鲜卑习惯,鲜卑姓氏和鲜卑服装,但也没有到窜改自己的家谱,弄个千百年前的汉人大臣作一朝皇帝的祖宗的地步所以,所谓李氏本是鲜卑人,杜撰了自己祖先是汉人的家谱的话,不但没有任何根据,道理上也是说不通的

  作者: 天可汗tkh 2005-7-1 22:25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唐朝皇室的血统问题

  正因为唐皇室祖先一直都是汉人,所以唐朝建立后,不仅没有像四五十年前的北周,北齐那样恢复鲜卑姓氏或鲜卑特色,而是同隋朝一样,建国后还把本已所剩无几的鲜卑特色也极力抹去李家当然也不可能"改回"什麽"大野"之类的鲜卑姓(这个姓本来就是从前的鲜卑皇帝"赐予"的嘛)

  作者: 天可汗tkh 2005-7-1 22:25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唐朝皇室的血统问题

  一些人总以唐皇室祖先中有过娶鲜卑姓的女子的事当做唐朝是鲜卑族所建,或含有浓厚鲜卑血统的非汉族政权的证据,甚至还推出唐不是汉人政权的"结论"可是,这些人恐怕连那几个鲜卑女子身上有多少鲜卑血统,她们还保留了多少鲜卑文化,跟其他汉人有多少的不同这样的基本问题都没弄清楚因为早在三四百年前魏晋,甚至五百年前的东汉,就有不少汉人以及其他民族的人与鲜卑族混居了,而北魏中后期,鲜卑人不是大批死亡,就是被汉人汉化而最多只剩下个象征其祖先中有鲜卑的姓而已,文化上则完全汉化,怎麽能因为那几个女子的姓是鲜卑的,就不但说她们是纯种的鲜卑人,还说她们嫁给汉人后生下的子女也是鲜卑人呢如果以皇帝身上有鲜卑或者其他异族血统就说该王朝是鲜卑王朝或者其他什麽异族王朝的话,那麽日本天皇中有朝鲜人的血统,日本国岂不成了朝鲜人的国家那朝鲜人为什麽还老谴责日本侵略了朝鲜朝鲜人岂不是吃饱了没事找事的无赖

  作者: 天可汗tkh 2005-7-1 22:25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唐朝皇室的血统问题

  其实,就是鲜卑本身,在创建北魏前就与汉人杂居和混血,其文化中早就含有大量的汉文化,而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就更不用说了

  一些人认为只要有少数民族血缘的,就不是汉人,只要建立王朝的人身上有丝毫的少数民族血缘,甚至仅凭借史书上记载的某人的只言片语,甚至仅仅是怀疑其身上有少数民族血缘,就狂言他们是少数民族,他们的王朝就是少数民族王朝,全然不顾这些他们身上的汉人血统,全然不顾他们对汉民族祖先,对汉文化,对汉民族的认同既然这样,那反过来我也可以说,只要有汉族血缘的,就不算少数民族如此一来,北魏比唐朝都还要有资格是汉人的政权了,因为不仅制度和文化,就连北魏的皇帝老子们身上流淌的大部分血缘也是汉人的嘛,呵呵

  作者: 天可汗tkh 2005-7-1 22:25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唐朝皇室的血统问题

  在此就撇开文化等方面的汉化事实,按照这些人的"逻辑"单纯从血统来看看鲜卑人向汉人的转变,北魏为什麽是汉人的王朝

  首先,鲜卑的人数远比汉人的少,鲜卑族的大部分又是贫困潦倒的军户,因此连年的战争,再加上天灾人祸,以及在短短的百年内所遭受的几次满清洗,鲜卑族人大量死亡,使得支撑鲜卑族政权的"国家柱石"军队都不得不由当地汉人组成(府兵),另外还有民族间的通婚与强制汉化等等,因此到了隋唐时期,究竟还有多少纯种的鲜卑族活下来都是个大疑问事实上,不用说一般鲜卑人不是死亡,族灭,就是早被汉人汉化掉了,就连不会因饿死,战死,病死而绝种的北魏皇帝,到了最后,也只剩下了1/128的鲜卑血统,而127/128,即9921875%都是汉族血统了

  作者: 天可汗tkh 2005-7-1 22:25 回复此发言

  --------------------------------------------------------------------------------

  8 回复:唐朝皇室的血统问题

  下面是北魏王朝血统的中国化表(参照宫琦市定《大唐帝国》等)

  1北魏创始人道武帝======刘贵人

  |

  2明元帝(1/2)======杜贵妃

  |

  3太武帝()======贺夫人

  |

  4太子晃(1/8)======闾氏(鲜卑)

  |

  5文成帝(1/8)======李贵人

  |

  6献文帝(1/16)======李夫人

  |

  7孝文帝(1/32)======高夫人

  (唐皇室之祖先之一的李冲时任高官)

  |

  8宣武帝(1/64)======胡皇后

  |

  9孝明帝(1/128)

  (上面括号内的分数为鲜卑族血统的浓度)

  1/128,即只有078125%的鲜卑血统!

  作者: 天可汗tkh 2005-7-1 22:25 回复此发言

  --------------------------------------------------------------------------------

  9 回复:唐朝皇室的血统问题

  从上表可知,推行政策的孝文帝只有1/32=3125%的鲜卑血统,而有96875%的汉人血统,因此,他禁止胡语胡服胡俗而全面推行汉化路线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本身就是汉人,并不是汉化了的鲜卑人嘛

  所以,无论是从文化,习俗,传统,价值观上来看,还是从血统上来看,不用等到唐朝,早在北魏时期,除少部分人只留下个空头的姓氏符号外,鲜卑人已变得与汉人相差无几了

  所以,按某些人的"血统"观点,北魏就更是汉人王朝了

  作者: 天可汗tkh 2005-7-1 22:25 回复此发言

  --------------------------------------------------------------------------------

  10 回复:唐朝皇室的血统问题

  从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鲜卑人必须与汉人通婚,时为西元493年,到李渊的母亲出生(大约550年前后),大约5、6十年的时间,大体有两代的通婚。姑且假设李渊母亲的先人在孝文帝改革时还是100%的鲜卑血统(实际上不可能啊),那么李渊的母亲实际上只有1/4的鲜卑血统了,到了李世民又是两代,则李世民只有1/16的鲜卑血统了。从北魏皇室的情况可以看出,实际上鲜卑人与汉人的通婚在孝文帝改革之前就已存在,那么即使在孝文帝改革前的那许多年里李渊母亲的先人只有过一代和汉人的通婚,那么李世民的鲜卑血统也只有1/32了。所以笼统的说,李世民的鲜卑血统不足1/20,是毫无问题,完全正确的。

  最后很奇怪您的双重标准的立场。既然顺治绝对准确的一半蒙古血统都不能说清朝是蒙古人王朝,那么不要说太宗鲜卑血统不足1/20,即使按照您的观点也只有1/4而已。顺治一半的外族血统都不能说是非满族王朝,怎么到了汉人这里1/4都不到怎么就要说是非汉人王朝呢?

  作者: 天可汗tkh 2005-7-1 22:26 回复此发言

  --------------------------------------------------------------------------------

  11 回复:唐朝皇室的血统问题

  -------全文完-------theend-----

  作者: 天可汗tkh 2005-7-1 22:26 回复此发言

  --------------------------------------------------------------------------------

  13 回复:唐朝皇室的血统问题

  就算有那也是一点

  不知道有些人是怎么想的

  觉得有点少数民族血统就B叫

  那这样说一战前德国皇帝和俄国沙皇还是表兄弟呢

  所以不要拿这些东西来做文章OK?

  作者: 2188982 2005-7-19 15:45 回复此发言

  --------------------------------------------------------------------------------

  14 回复:唐朝皇室的血统问题

  现在有一些人把李唐皇室说成是鲜卑族,其实李唐皇室乃汉族这早已是史学界的共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但在现在这种虚无化汉族的歪风下,三人成虎,所以有必要拨乱反正,澄清李唐皇室的民族属性,还历史真实面貌。

  现在史学界的共识是:李唐皇族的父系是汉族,母系即高祖、太宗的亲母是早已汉化了的鲜卑族后裔。人类早已进步父系社会,父系即为民族属性。李唐皇室的民族属性其实已经很明了了。更何况母系是经过一百年前(公元495年)魏孝文帝汉化改革而早已汉化了的鲜卑后裔,已经是汉人了。不仅如此,李唐皇室的文化属性是汉族,他们代表的利益也是汉族,连他们自己也确认自己是汉族,认同汉族,认同汉文化,这就已经足够了!

  其实唐朝是汉朝文明的复兴,唐朝不仅再现了汉朝恢弘的盛大气象与英武的雄风,更把文明推向昌盛的顶峰。李唐皇室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带动了全国从上到下的民族自信与自豪。唐人作诗皆以汉称唐,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汉庭中选重,更事五原西“。”汉皇重色思倾国“,”汉家大将西出师“,”弓弦抱汉月,马足踏胡尘“等等诸如此类”自称汉,对外称胡“的诗句举不胜举。

  如果说就因李唐皇室有一点早已汉化了的鲜卑后裔的血统,李唐皇室就是鲜卑族的话,那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的世祖太武皇帝拓拔焘的母亲就是汉人,以后的皇帝母亲也多为汉人,那北魏就是汉族王朝了?!北魏孝文帝的祖母、母亲都是汉人,那能说孝文帝是汉人吗?!只有孝文帝汉化改革后,留在中原汉化了的鲜卑族才成了汉族!十六国的皇帝的母亲也有汉人,难道这就能说十六国不是胡人政权了?!清朝顺治的母亲是蒙古人,那清朝皇族就是蒙古族了?!康熙的祖母是蒙古人,母亲是汉人(汉军八旗),难道这就能说康熙是蒙古人或是汉人了?!清朝是蒙古族政权或汉族政权了?!

  鲜卑北魏未汉化改革前他们的文化属性是鲜卑族,代表的利益也是鲜卑族,民族认同上也是鲜卑族,所以他们是鲜卑政权!清朝他们的文化属性是满族,代表的利益也是满族,民族认同上也是满族,所以他们是满族政权!同样的道理,李唐皇室也是如此!

  附: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公元494年,魏孝文帝把都城从鲜卑习气浓重的代北平城迁到华夏文明的中心区洛阳,为后来的汉化改革铺路。

  公元495年,魏孝文帝全面进行汉化改革,主要有:

  1、禁说鲜卑语,改说汉语,习汉文;

  2、改鲜卑姓名为汉族姓名;

  3、改鲜卑服饰为汉服。

  作者: 天可汗tkh 2005-9-30 07:05 回复此发言

  --------------------------------------------------------------------------------

  15 回复:唐朝皇室的血统问题

  其实血统上是不是汉族人又有什么关系?

  只要说汉语、穿汉服、接受汉族文化大家互相杂居,已经毫无分别!

  那么大家也就都是一个民族了吧?

  汉族祖先是华夏,华夏是由很多的民族的混合而成!而汉族只是华夏的一支!

  尽管是主体!

李氏朝鲜是元末明初由王氏高丽权臣李成桂在朝鲜半岛建立的政权,也是朝鲜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洪武二十五年,李成桂废王氏高丽自立后采取了“事大”的战略,向明王朝称臣并将拟定好的几个国号提请明太祖朱元璋定夺。最终,朱元璋一锤定音,朝鲜成了李成桂所建新政权的国号,史称“李氏朝鲜”。

李氏朝鲜国姓李氏的源头

对于李氏朝鲜宗室的姓氏,韩国、朝鲜方面是有明确文字记录的,李氏朝鲜国姓为全州李氏。有文字可考的全州李氏先祖是新罗王朝的司空李翰,更早的祖先已经无法确切考证了。据部分历史学者推测,全州李氏更早的先祖可能是所谓“新罗六姓”中阏川杨山村始祖李谒平的后人。新罗王朝与唐王朝差不多属于同一个时期,其北部的高句丽曾经与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都发生过不愉快,后来百济、高句丽被新罗所灭。换言之,至少从唐王朝开始,全州李氏就不属于唐王朝宗室的分支,他是新罗“土著”!

唐王朝国姓李氏的源头

唐王朝的国姓李氏的源头也是相当明确的,史称“陇西李氏”。陇西李氏自秦汉时期起就是陇西地区著名的世家大族,秦名将李信、汉“飞将军”李广都是出自陇西李氏。其始祖是秦国司徒李昙的长子——陇西郡郡守李崇。魏晋时期,陇西李氏趁乱崛起,西凉王李暠建立了陇西李氏历史上的第一个政权——西凉政权。

南北朝时期,陇西李氏成为了北朝数一数二的豪门世家,与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中原五姓高门士族。在北周时期,陇西李氏曾一度随波逐流、鲜卑化,被赐姓“大野氏”。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在南北朝时期,李氏世家就已经不止陇西李氏一家,还有赵郡李氏。换言之,就算姓李,也未见得就是陇西李氏。这还不包括非豪门世家的李姓以及唐王朝被赐国姓的臣工,如李勣等。所以,姓李与陇西李氏并不是一回事,更不要说是远在朝鲜半岛的全州李氏了。

全州李氏是否与陇西李氏有联系

就目前存世的陇西李氏族谱、家谱及一些史料来看,陇西李氏的几大重要分支——所谓“陇西李氏十三房支”中没有一支是迁徙到朝鲜半岛的。韩国、朝鲜方面的史料也没有指向全州李氏来自中国的记载。因此,较大可能性是二者没有关系,是独立发展的两个李氏。

但是,人们经常说一句话——“五百年前是一家”。同姓者遇到一起经常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似乎同姓就是同一个祖先。其实不然,中国的姓,除了姒、子、姬、姜这些夏商周的古姓之外,战国、秦汉之后的很多姓其实都是以祖上的氏为姓。氏这个东西其实是相当“随意”的,可以以封地为氏、可以以官职为氏,甚至像比干的儿子,因为曾在长林山中避难,于是便成了林氏,后代索性姓了林……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古代交通又非常不便,不同地域的人取了相同的氏是极其有可能的,这些人的后世又以氏为姓,于是不同宗的同姓出现了。这还主要是贵族之后,普通百姓根本没有姓,后来索性随便取一个,那就更加什么姓都有了。因此,五百年前未必就是一家,很可能同姓者根本不是同一个祖先。

全州李氏与陇西李氏很可能就是前面说到的这种情况。商纣王帝辛的胞兄箕子建立箕子朝鲜之后,给朝鲜半岛带去了商周的姓、氏,很可能全州李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或许是因为封地、或许是因为官职,又或许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李氏成为箕子朝鲜的一个姓氏并传承了下去。而这个李氏与中国的李氏无关,它就是朝鲜半岛的“土著”姓氏。

当然,自箕子朝鲜起,朝鲜半岛与中国交往不断,人员往来也相当频繁,会不会有个别中国的陇西李姓氏后裔迁居朝鲜并定居,这个真的很难说。再就是唐王朝的赐姓,他能给自己人赐国姓,难道就不能给臣服自己的外藩赐国姓吗?同样有这种可能性。因此,我们并不能完全排除全州李氏与陇西李氏的联系,但这种所谓联系只是偶然因素,连孤证都算不上。历史学讲究孤证不立,这连孤证都算不上,自然更不立了。

综上所述,李氏朝鲜的国姓李与唐王朝的国姓李虽然都是李姓,但全州李氏与陇西李氏并不是一个概念,甚至“五百年前是一家”都谈不上。它们很可能就是自己中国和朝鲜半岛独立发展出来的两个同字的不同姓氏。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史料或考古出土实物可以证实全州李氏源自陇西李氏或中国的其他李氏。当然,偶然因素是可能存在的,但本着孤证不立的原则,这连孤证都算不上,显然是不能作为理据的。

历史上唐代李世民的后人现在在什么地方?

李世民作为唐朝皇帝,其子孙很难被确切地定位。不过,根据一些信息,可以了解到李世民的子孙在历史上的分布情况:1 在广东省肇庆市四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