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道彦姓起源的么?我姓彦,但是家族排辈确是按颜姓排的,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1浏览:1收藏

有知道彦姓起源的么?我姓彦,但是家族排辈确是按颜姓排的,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第1张

彦姓人口较少,是一个生僻的姓氏。关于彦姓的起源,据说起源于齐国,是齐太公吕尚(即姜子牙)之后。颜姓则是比较有名的姓氏,孔、孟、曾、颜又有全国统一的排辈用字。彦姓按颜姓排辈,既可以傍上名门望族,又省去了自己排辈的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颜氏得姓始祖:夷父。字颜,又称邾颜公,即位后称邾武公。传说上古颛顼帝的玄孙陆终,一次产下六子,依序为樊、惠连、、莱言、安、季连。后周武王兴师克纣,大肆分封诸侯,就把陆终五子安的一个叫做挟的裔孙,封于邾地,最初乃鲁国之附庸,后来传到夷父的时候,因其字为颜,《公羊传》谓之颜公。后邾国被楚国所灭,颜公子孙便以王父字为氏,称颜姓。他们尊夷父为颜姓的得姓始祖。

通过自己家中的老家谱可以知道家族起源,发生过什么事情。出过哪些名人,近年很流行把家谱搬到互联网上呢。让远在他乡的亲人可以随时查家谱,跟亲人在线聊天。等等,都来自百姓通谱网的同心圆家谱呢。

颜氏的家谱前二十三代:从颜回至二十三代颜盛,

一代回,字渊(一作子渊)。子歆。

二代歆,字少林,少博学,有才名。仕鲁为大夫,娶齐姜氏,子俭。元泰定三年奉旨从祀于复圣庙。

三代俭,字子勤,仕鲁为大夫。元泰定三年奉旨从祀于复圣庙。子威。

四代威,字子严,仕鲁为下大大,子(艹凡)。

五代艽,仕鲁为下大夫,子亿。

六代亿,仕鲁为下大夫,子岵。

七代岵,仕鲁为下大夫,子卸。

八代卸,字伯由。仕秦为大夫,子誉。

九代誉,舍人。子产。

十代产,有学行,楚项羽闻其名,聘之不就,终隐名林。子异。

十一代异,字世仁,汉大夫。子愚。

十二代愚,仕汉为卿士。子逵。

十三代逵,仕汉为大夫。子释。

十四代释,字季达,汉武帝时尚书郎,会稽都尉,书传作“驷”。子衷。

十五代衷,一作忠。郡功曹从事,巩令。子凯。

十六代凯,字季卿。张禹荐于朝,为安成太守。子邃。

十七代邃,字景深,郡上计吏。子龠。

十八代龠,字茂宗,州举茂才,子绰。

十九代绰,字参道,为太守。、子准。

二十代准,始仕,为从事,复高尚不仕。子阮。

二十一代阮,字怀珍,举有道,为著作郎。子亮。

二十二代亮,字世明,为郡督邮。见冀州刺史王纯碑。子敫。

二十三代敫,字士荣,州举茂才,官至御史大夫。子二,斐、盛。

明朝初期,故里颜氏人丁旺盛,为便于家族事务的管理把曲阜一带的颜氏族人按居住区域划分为若干户,每户推举户头、户举,自修支谱,建家祠。到清朝时才完成了故里十六户的划分。

故里颜氏十六户分布情况如下:

1.大宗户。家祠在翰博府西侧,颜子庙内,有谱碑。

2.泗皋户。宁阳县泗皋山。有林、庙、支谱。

3.嵫山户。兖州市,城西嵫阳山。有林、庙、支谱。

4.泗南户。旧名郑村户,曲阜时庄乡郑村。有祠庙、支谱。

5.陶村户。旧名颜家庙户,曲阜姚村西北。有祠庙、支谱。

6.巧泉户。旧名姚家庄户,曲阜姚村西。有祠庙、支谱。

7.坊上户。曲阜姚村西坊上村。有祠庙、支谱。

8.五泉户。旧名店子户,曲阜城南店子村。有支谱。

9.龙湾户。曲阜城西龙湾村,现颜家河口村。有祠庙、支谱。

10。萃溪户。旧名马厂户,姚村西北小颜庙庄。有祠庙、支谱。

11.泗上户。龙湾户分支。之载派五十九代时分出。

12.泗东户。旧名张庄户,之载派五十九代时分出。居姚村,有支谱

13.临泗户。旧名颜家村户,姚村镇颜家村。有支谱、家祠。

14.汉下户。曲阜城东北汉下村。有支

谱、家祠、谱碑。

15.防山户。曲阜城东防山小马庄村。有支谱。

16.陶洛户。曲阜城东陶洛村。有家祠、支谱。

故里颜氏十六户不是一次分定的。五十六代时仅九户。五十九代分十四户。至六十一代才完成了十六户的划分。

今传《颜氏族谱》有康熙五年版、乾隆已卯版,实为陋巷十六户全谱,并非天下颜氏全谱。

1944年,复圣七十七代奉祀官颜世镛、家族长颜怀英、林庙举事颜锡桐、颜振(钅皇)等倡修颜氏合族大谱,成立了筹备会。会长颜世镛,副会长颜怀英,秘书颜振锂,职员颜士株、颜锡榕、颜士英、颜振怀及各户户头、户举、执事官等人。因时局变化,只完成了各户支谱,未能汇成总谱,此后资料损失惨重。

颜氏族谱一向为宗子、族长、户头珍藏,世上无余本流传。

近年来,西安、自贡、湖南的颜氏后裔,都曾派人携族谱来曲阜参加颜子研究活动。

续修家谱

家谱是家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了解后裔传承情况,族人的迁徙与分布。凡在谱者才能享受颜氏特有的待遇,如入三氏学或四氏学读书,享受科举的优惠,减免赋役等。对不遵祖训,违法乱纪,有辱族门的人一概不能入谱,家谱起到了清理门户的作用。

颜姓字辈

确立行辈。颜氏自六十一代起开始有行辈。故里颜氏遵守行辈最为严格。从六十一代起,行辈吉字是:

公重从嗣胤,伯光绍懋崇。

怀士锡振承,景世廷秉培。

克建永沛昭,启裕显兆守。

“守”字下还有吉字三十。

桃源江田颜氏行辈吉字是:

上昌盛世,玉振金声。

承先启后,克绍箕裘。

绳其祖武,万年受祜。

贻厥孙谋,以燕翼子。

安溪行辈吉字是:

宗鲁芳声远,支分裕后昌。

云乃功祖德,奕世昭贤良。

颜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一十二位,人口约二百零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3%左右。

颜姓

颜姓

在先秦时期,颜人活动于山东地区,汉晋时期仍以山东为中心,西向河北,南穿江苏,到东晋永嘉年间过长江进入南京地区,不久安徽、浙江都有颜姓的足迹了。到唐宋时,颜姓由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向四川和江南散布,五代末颜姓经江西已抵达福建。

魏晋 南北朝时,世居在琅琊、东鲁一带的颜氏族人并没有因为外界的动荡不安而受影响,反而高官不断,族大人众,并发展成为颜氏琅琊、鲁国郡望。

颜氏族人入川始于唐朝时期,有颜有意,由成都县令官至刺史。

明朝初期,颜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湖北省等地。

清朝初期,颜氏族人随湖广填四川之风潮入居四川,进而播迁云、贵。康乾年间,有山东之颜氏族人闯关东入东北三省。清朝末期,颜氏族人已广布全国各地。

颜氏族人在全国各地分布中,尤以山东省为多,山东省颜氏约占全国颜氏人口的30%以上。

宋朝时期,颜姓大约有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2%,排在第一百二十三位。颜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颜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江苏、山东,这三省颜姓大约占颜姓总人口的63%,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四川等省。全国颜姓主要集中在从山东、经江苏、江西的一条地带上。

明朝时期,颜姓大约有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1%,排在第一百四十位。宋、元、明期间,颜姓人口几乎没有增长,原因是凡主体在北方的姓族,几乎都受到了战乱的伤害,颜姓也不例外。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等,山东省颜姓大约占颜姓总人口的大部分,其次分布于河北、河南、江西等。宋、元、明期间,颜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

当代颜姓的人口已近170万,为全国第一百一十二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3%。自宋朝至今1000年间,颜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河南三省区,大约占颜姓总人口的超过一半,其次分布于四川、江苏、江西、浙江等,这些省的颜姓又集中了很大部分,颜姓分布很不平衡,颜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山东大部、湖北南部、贵州大部、云南东南、四川北段、青海东部、甘肃中西部、鲁苏交界地区、黑吉东部,颜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2%以上,中心地区可达22%以上,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1%的颜姓人群。在鲁苏大部、安徽、江西东北、河南东南、湖北北部、陕西南端、甘肃东南、宁夏西部、;内蒙古西部、云川大部、重庆、贵州西北、黑龙江西部、吉林中部,颜姓在人群中的频率在011%一022%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12%,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1%的颜姓人群。

楼上回答,我不敢苟同,据我所知:在华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中,有且只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这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而这四家的家谱,所排的字辈——就是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这件事看起来好像与国家民族无关,实际上充分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崇高文化,重视血统的精神。

在山东曲阜,孔府诗礼堂,贴着一张乾隆九年二月十七日的告示,是乾隆皇帝赐给孔府的30个字作为行辈,凡孔氏家族都要遵照30个字行辈取名。如果不依字序,随意取名的,不准入家谱。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上报民国政府批准继30个字后,又续了20个字。

孔、孟、曾、颜后裔行辈五十字: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我是山东诸城颜姓子孙,战乱年间逃荒至此,现在行辈“繁”,父辈“庆”,祖父“宪”。

如有疑问可联系我,一起研究。QQ:70277667

  颜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一十二位,人口约二百零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3%左右。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百家姓颜姓源流,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百家姓颜姓源流

 颜(Yán)姓源出有三:

 1、源于西周,出自曹姓,陆终之后。据《陈留风俗传》、《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黄帝之孙叫颛顼,颛顼之玄孙陆终,陆终生有六子,第五子曰安,曹姓(祝融八姓之一)。安裔孙挟,周武王时封于邾(故城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建立邾国,为鲁附庸。邾挟之后,至于夷父,字颜,又称邾颜公。邾国被楚国灭掉后,颜公的支庶子孙有人以祖父的字为姓,称颜姓。

 2、出自姬姓,起源于春秋时鲁国公族,是周公旦伯禽之后。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公的长子鲁侯伯禽被封于鲁。伯禽的子孙有人被封在颜邑,遂以封邑为姓,称颜姓。孔子的母亲徵在就是鲁国颜氏之女。

 3、他族改姓而来。金时女真人完颜氏后改单姓颜;清满洲人姓,世居大凌河;今台湾省土著、毛难,白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夷父。字颜,又称邾颜公,即位后称邾武公。 传说 上古颛顼帝的玄孙陆终,一次产下六子,依序为樊、惠连、、莱言、安、季连。后周武王兴师克纣,大肆分封诸侯,就把陆终五子安的一个叫做挟的裔孙,封于邾地,最初乃鲁国之附庸,后来传到夷父的时候,因其字为颜,《公羊传》谓之颜公。后邾国被楚国所灭,颜公子孙便以王父字为氏,称颜姓。他们尊夷父为颜姓的得姓始祖。

百家姓颜姓迁徙分布

 颜姓主源两支均发祥于今山东省境内。先秦时期,颜姓主要在齐鲁大地繁衍,但此时已有颜姓人入居河南,如据史载,周哀公二十七年,陈国因颜涿聚死于隰之役,原采邑由其子颜晋继承。

 西汉时,颜姓人有济南亭长后迁九卿的颜异,有官至齐郡太守丞的鲁国薛(今山东省薛城)人颜安乐,可见此际颜姓仍主要繁衍于山东一带。东汉时有楚人颜忠,说明此期已有颜姓人徙居今湖北省境。魏晋南北朝时,世居在琅琊、东鲁一带的颜姓并没有因为外界的动荡不安而受影响,反而高官不断,族大人众,并发展成为颜姓琅琊、鲁国郡望。

 隋代以前,一支颜姓由琅琊临沂入迁关中,到了唐代,此支颜姓下传至颜师古(颜回三十七代孙)时,开始发达昌盛起来,其子辈颜昭甫,孙辈颜元孙、颜惟贞,曾孙辈颜杲卿、颜真卿、颜旭卿,颜曜卿,玄孙辈颜 、颜君页、颜禺页、颜岂页,均有名于当世,或仕宦当朝,或 书法 造诣精深,或两者皆备,其中颜真卿更是大名鼎鼎,百世流芳。此支颜姓风光显赫一时,为世人仰慕。真卿四世孙弘,官金陵同州参军,长子诩为永新(今属江西省)令,次子普,五代末为泉州德化令,遂家焉。普之长子泊迁永春卓埔,后子孙分居于闽南各地及江浙等地,颜姓入川始于唐代,有颜有意,由成都县令官至刺史。

 北宋末期,由于康王赵构南迁杭州,有山东、河南省等地颜姓播迁江南。

 南宋末期,居于江、浙、闽、赣一带之颜姓人为避兵火,有迁两广、两湖之地者。明初,颜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湖北省等地。

 清初,颜姓随湖广填四川之风潮入居四川,进而播迁云、贵。康乾年间,有山东之颜姓闯关东入东北三省。此际亦有颜姓人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清末时,颜姓人已广布全国各地。

 如今,颜姓人在全国各地分布甚广,尤以山东多此姓,该省颜姓约占全国汉族颜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一。

百家姓颜姓 历史 名人

 颜 回:春秋时鲁国贤人,为孔子得意门人,于弟子中最贤,孔子称他:“不迁怒,不二过”。三十二岁英年早逝,后世称其为“复圣”。

 颜 复:山东省人,宋代画家、官吏。颜回四十八代孙,官至太常博士。颜耕道:湖南省平江人,元代学者。博古,工于诗,尤善草隶,亦工绘事。

 颜 辉: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元代画家。善画人物、佛道,亦工鬼怪,造型奇特,用笔虽见刻露,却笔法奇绝,有八面生意之趣,开明初吴伟画法之先河。有《中山出猎图》、《李铁拐像》传世。

 颜 宗:广东省南海人,明代画家。举人出身,曾任邵武知县,后署兵部员外郎。善画山水,融北方 山水画 风于南方山水画中,多写平远景色,苍浑健劲,独具风格。有《湖山平远图》遗世。

 颜子推:字介(公元531-约591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初仕梁元帝为散骑侍郎,西魏破江陵,之推以国仇不仕魏,投奔北齐,任黄门侍郎、平原太守,后北齐亡,又投奔北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被太子召为学士,极为礼遇,不久病逝。他一生奔波,饱经离乱,常因身仕异国为耻。故其诗篇多有伤感怀旧之情。其所著《颜氏家训》一书,共二十篇(见下第2-5楼“附录:《颜氏家训》”),阐述立身治家的方法,问世以后,起到深远的影响,被推为我国家训专著的鼻祖。

 颜师古: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唐代学者、训诂学家,官至中书舍人,著有《五经定本》等。

 颜昭甫:唐代官吏、学者,历官侍郎,华州刺史。工篆、籀、草 隶书 ,与内弟殷仲容齐名,而劲利过之,为伯父师古所赏重。

 颜真卿:唐代大臣、 书法家 。开元年间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因忤逆杨国忠被贬魏平原太守,他预料安禄山必反,早为之备。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反,他与从兄果卿共起兵,附近17郡响应。乱平后,他入京为官,连遭谗言,屡被贬黜。后为刑部尚书,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肃宗、代宗时,他数次为正义而言,为大臣所不喜。德宗时,李希烈自称 天下 都元帅,攻陷汝州,颜真卿受命前往劝谕,后持节不屈,终被李希烈杀害,终年76岁。颜真卿善正、 草书 ,笔力沉着雄浑,为世所宝,称为 颜体 。故宫博物院藏有其66岁作《竹山连句》墨迹。著有《颜鲁 公文 集》。

 颜博文:德州(今属山东省)人,北宋画家、诗人。徽宗时进士,仕著作佐郎。长于人物,亦善水墨花卉。遗画有《罗汉图》、《闲云出岫图》、《野水图》等。

 颜直之: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宋代画家。善画人物,工小篆,作《集古篆韵》,官至中散大夫。其子颜汝勋,官朝请大夫,亦工篆。

 颜光敏:山东省曲阜人,清康熙年间进士,官考工郎中。少年聪慧,九龄工草书,十三娴诗赋。

 此外,颜姓的主要名人还有:西汉有经学家颜安乐,唐代有卫尉颜杲卿,明代有贤良颜伯玮,清代有思想家颜元等。

百家姓颜姓郡望堂号

 1、郡望

 鲁 国:即鲁郡,西汉初年置鲁国, 三国 时魏晋改为鲁郡。治所在鲁县(今山东省曲阜);西汉改治薛(今山东省薛城),相当于现在山东省曲阜、泗水一带。

 琅琊郡:秦始皇时置郡,治所在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县琅琊台西北),西汉移治东武(今山东省诸城),相当于现在山东省诸城、临沂、胶南一带。

 2、堂号

 复圣堂:孔子的弟子颜回,春秋时鲁国人,勤俭好学,乐道安贫。孔子赞叹他说:“颜回真难得啊!吃的是一筐子饭,喝的是一瓢子水,住在僻陋的环境中,要是别人,必将忧烦难受了,颜回却安然处之,并没有改变他向道好学的乐趣啊!”颜回29岁时,头发就全白了,32岁时就去世了,他死后,鲁哀公曾问过孔子:“你的弟子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发了怒,很快就消解,从不把愤怒转移到别人身上;有了过错马上就改正,绝不再犯。可惜他短命死了,现在嘛,就没有这样好学的了。”这说明他是孔门72贤人中最贤的一个,以德行著称。后世儒家尊他为“复圣”(孔子至圣,孟子亚圣,颜子复圣)。

 此外,颜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宝塔堂”、“四乐堂”、“旧雨堂”、“丛桂堂”、“又红堂”等。

1 百家讲坛百家姓颜姓

2 颜姓的来源介绍

3 百家姓颜氏图腾

4 百家姓富姓姓氏源流

5 百家姓严姓姓氏源流

颜氏家谱

颜回(前521年—前481年),字子渊,一作颜渊,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七十二门徒之首,孔门德行科的高材生。《孔子家语》中有颜回一篇。据说颜回非常聪明,深晓推理之术。他主张为人要谨慎,克己,多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而不应该严以待人。在孔教中颜回得到特别的尊重。颜回家境贫困,但其“一箪食,一瓢饮”的精神为后世传为佳话。颜回有才无寿,英年早逝,孔子对此非常难过。

历代追封追谥

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复圣后人

一世 颜回

子 颜歆

孙 颜俭

曾孙 颜威

第五世孙 颜芃

第六世孙 颜亿

第七世孙 颜岵

第八世孙 颜卸

第九世孙 颜誉

第十世孙 颜产

第十一世孙 颜异

第十二世孙 颜愚

第十三世孙 颜逵

第十四世孙 颜律

第十五世孙 颜衷

第十六世孙 颜凯

第十七世孙 颜邃

第十八世孙 颜龠

第十九世孙 颜绰

第二十世孙 颜准

第二十一世孙 颜阮,字怀珍

第二十二世孙 颜亮,字世明

第二十三世孙 颜敫,字士荣

第二十四世孙 颜斐,字文林、颜盛,字叔台

第二十五世孙 颜钦,字公若,諡曰“贞”。

第二十六世孙 颜默,字静伯,西晋汝阴太守

第二十七世孙 颜含,字弘都,因平乱有功,封西平县侯,年九十三卒。谥曰靖

第二十八世孙 颜髦,字君道、颜谦、颜约(皆颜含子)

第二十九世孙 颜綝,字文和,颜髦之子、颜显,颜约之子,曾任护军司马

第三十世孙 颜靖之,字茂宗,颜綝子、颜延之(384-456),字延年,颜显子

第三十一世孙 颜腾之,字弘道,颜靖之子、颜竣,字士逊,颜延之子

第三十二世孙 颜炳之,字叔豹,颜腾之子

第三十三世孙 颜见远,颜炳之子

第三十四世孙 颜协,字子和

第三十五世孙 颜之仪,字子升、颜之推(531-590),字介,颜协第三子

第三十六世孙 颜思鲁,字孔归、颜愍楚、颜游秦

第三十七世孙 颜师古(581-645),字籀、颜相时

第三十八世孙 颜趋庭,字茂实 、颜扬庭、颜光庭,颜师古子、颜勤礼,字敬君、

第三十九世孙 颜尚宾、颜昭甫

第四十世孙 颜元孙,字聿修,颜昭甫之子、颜惟贞

第四十一世孙 颜迢、颜春卿、颜耀卿、颜杲卿,字昕,颜元孙子、颜真卿,字清臣,颜惟贞子

第四十二世孙 颜传贽、颜季明

第四十三世孙 颜文

第四十四世孙 颜君佐、颜君雅

第四十五世孙 颜文威、颜文蕴、颜文铎

第四十六世孙 颜承祜、颜涉、颜街

第四十七世孙 颜仲昌、颜柽

第四十八世孙 颜太初,字醇之、颜端

第四十九世孙 颜复,字长道、颜继

第五十世孙 颜昌

第五十一世孙 颜擎

第五十二世孙 颜价

第五十三世孙 颜顺

第五十四世孙 颜宝

第五十五世孙 颜椿

第五十六世孙 颜之才,字宗艺、颜之美,字宗德

第57代 颜涣、颜襄、颜池,字德裕

第58代 颜拳,字克膺

第59代 颜希仁,字士元、颜希惠

第60代 颜议,字定伯

第61代 颜公宏,字宗器,成化十八年袭

第62代 颜重德,字尚本,正德二年袭

第63代 颜从祖,字守嗣,无子、颜肇先,字启源,颜重礼之长子

第64代 颜嗣慎,字用修,长子颜胤宗先卒,

第65代 颜胤宗,字永昌、颜胤祚,字永锡,万历十七年袭

第66代 颜伯贞,字叔节,颜尹宗之子,万历二十七年袭、弟颜伯廉,字叔清,万历三十四年袭

第67代 颜光鲁,字宗旦

第68代 颜绍统,字景宗、颜绍绪,字振宗,崇祯十四年袭

第69代 颜懋衡,字以玉,康熙五年袭

第70代 颜崇文,未袭封病故,无后、颜崇敷,字化南,康熙四十一年袭

第71代 颜怀礼,字子真,早逝、颜怀圉,字彤宾,

第72代 颜士采,字庆田

第73代 颜锡嘏,字公纯,颜士庄长子,乾隆三十六年袭

第74代 颜振估,字启愚,早卒无子、颜振奋,嘉庆十九年袭

第75代 颜承裔,字波仙,系颜振淇次子,为颜振估嗣子

第76代 颜景育,字养斋,光绪十三年袭

第77代 颜世镛,字冠声,1918年承袭复圣颜子奉祀官,1975年病逝

第78代 颜廷汉,颜世镛长子,1940年生,1972年病故。

第79代 颜秉刚,颜廷汉之子,1965年生,

一世 颜回,字子渊 子 颜歆 孙 颜俭 曾孙 颜威 第五世孙 颜芃 第六世孙 颜亿 第七世孙 颜岵 第八世孙 颜卸 第九世孙 颜誉 第十世孙 颜产 第十一世孙 颜异 第十二世孙 颜愚 第十三世孙 颜逵 第十四世孙 颜律 第十五世孙 颜衷 第十六世孙 颜凯 第十七世孙 颜邃 第十八世孙 颜龠 第十九世孙 颜绰 第二十世孙 颜准 第二十一世孙 颜阮,字怀珍 第二十二世孙 颜亮,字世明 第二十三世孙 颜敫,字士荣 第二十四世孙 颜斐,字文林、颜盛,字叔台 第二十五世孙 颜钦(字公若,谥曰“贞”)。 第二十六世孙 颜默(字静伯,西晋汝阴太守) 第二十七世孙 颜含(字宠都,因平乱有功,封西平县侯,年九十三卒。谥曰靖) 第二十八世孙 颜髦(字君道,颜含子)、颜谦、颜约(皆颜含子) 第二十九世孙 颜綝(字文和,颜髦之子)、颜显,颜约之子,曾任护军司马 第三十世孙 颜靖之(字茂宗,颜綝子)、颜延之(字延年,颜显子) 第三十一世孙 颜腾之(字弘道,颜靖之子)、颜竣(字士逊,颜延之长子)、颜测(颜竣弟)、颜师伯(字长深,峻族兄) 第三十二世孙 颜炳之(字叔豹,颜腾之子) 第三十三世孙 颜见远(颜炳之子) 第三十四世孙 颜协(字子和) 第三十五世孙 颜之仪(字子升)、颜之推(字介,颜协第三子) 第三十六世孙 颜思鲁(字孔归)、颜愍楚、颜游秦(字有道) 第三十七世孙 颜师古(字籀)、颜相时(字睿,师古弟)、颜勤礼(字敬) 第三十八世孙 颜趋庭,字茂实 、颜扬庭、颜光庭(颜师古子)、 第三十九世孙 颜尚宾、颜勤礼生颜昭甫(字周卿)、颜敬仲、颜殆庶、颜无恤、颜少连、颜务滋、颜辟强 第四十世孙 颜元孙(字聿修,颜昭甫子)、颜惟贞(字叔坚,颜昭甫子) 第四十一世孙 颜迢、颜春卿、颜耀卿(颜元孙子)、颜杲卿(颜元孙子)、颜旭卿、颜茂曾,颜惟贞生颜阙疑、 颜允南、颜乔卿、颜真长、颜幼舆、颜允臧、颜真卿(字清臣) 第四十二世孙 颜传贽、颜季明(颜杲卿子)、颜颈(颜真卿子)、颜颙(颜真卿侄) 第四十三世孙 颜文 第四十四世孙 颜君佐、颜君雅 第四十五世孙 颜文威、颜文蕴、颜文铎 第四十六世孙 颜承祜、颜涉、颜街 第四十七世孙 颜仲昌、颜柽 第四十八世孙 颜太初,字醇之、颜端 第四十九世孙 颜复,字长道、颜继 第五十世孙 颜昌 第五十一世孙 颜擎 第五十二世孙 颜价 第五十三世孙 颜顺 第五十四世孙 颜宝 第五十五世孙 颜椿 第五十六世孙 颜之才,字宗艺、颜之美,字宗德 第五十七代 颜涣、颜襄、颜池,字德裕 第五十八代 颜拳,字克膺 第五十九代 颜希仁,字士元、颜希惠 第六十代 颜议,字定伯 第六十一代 颜公宏,字宗器,成化十八年袭 第六十二代 颜重德,字尚本,正德二年袭 第六十三代 颜从祖,字守嗣,无子、颜肇先,字启源,颜重礼之长子 第六十四代 颜嗣慎,字用修,长子颜胤宗先卒, 第六十五代 颜胤宗,字永昌、颜胤祚,字永锡,万历十七年袭 第六十六代 颜伯贞,字叔节,颜尹宗之子,万历二十七年袭、弟颜伯廉,字叔清,万历三十四年袭 第六十七代 颜光鲁,字宗旦 第六十八代 颜绍统,字景宗、颜绍绪,字振宗,崇祯十四年袭 第六十九代 颜懋衡,字以玉,康熙五年袭 第七十代 颜崇文,未袭封病故,无后、颜崇敷,字化南,康熙四十一年袭 第七十一代 颜怀礼,字子真,早逝、颜怀圉,字彤宾, 第七十二代 颜士采,字庆田 第七十三代 颜锡嘏,字公纯,颜士庄长子,乾隆三十六年袭 第七十四代 颜振估,字启愚,早卒无子、颜振奋,嘉庆十九年袭 第七十五代 颜承裔,字波仙,系颜振淇次子,为颜振估嗣子 第七十六代 颜景育,字养斋,光绪十三年袭 第七十七代 颜世镛,字冠声,1918年承袭复圣颜子奉祀官,1975年病逝 第七十八代 颜廷汉,颜世镛长子,1940年生,1972年病故 第七十九代 颜秉刚,颜廷汉之子,1965年生 80-培、 81-克、82-建、83-永、84-沛、 85-昭、86-启、87-裕、88-显、 89-兆、(90-守 90-肇)91-庆、92-宏、93-祚、 94-应、95-毓、96-国、97-良、 98-惟、99-思、100-一、101-本、 102-继、103-起、104-有、105-常

有知道彦姓起源的么?我姓彦,但是家族排辈确是按颜姓排的,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彦姓人口较少,是一个生僻的姓氏。关于彦姓的起源,据说起源于齐国,是齐太公吕尚(即姜子牙)之后。颜姓则是比较有名的姓氏,孔、孟、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