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孟子”是老孟家的第几代传人啊???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晚年时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至今,我们了解、研究孟子的思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一书。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
孟子概述
名人简介 孟子生卒年(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称为“亚圣”。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先王之道。不为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笔带锋芒,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增强说服力,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经典名言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名言解说 *:乱。移:改变。屈:屈服。富贵不能乱我本心,贫贱不能改我志向,威武不能变我气节。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豪杰,这三者必不可少。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著有《孟子》一书。有《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司马迁认为《孟子》为孟轲自撰,“孟轲所如不合,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见《史记·孟荀列传》)。但也有观点认为,从书中用语来看,其编定者极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 《孟子》共七篇,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 (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孟子师承子思,但推崇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孟子是中国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小的时候他的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给他找了3个地方。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亚圣--孟轲
私淑于孔子 孟轲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并以此到齐、梁、鲁、邹、宋、滕等国游说诸侯。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轲所说的“王道”,是“以德行仁”。孟轲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就是说,以“仁政”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他认为实行“仁政”,首先要争取“民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民众。他还提出要重视民众,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他同时却又十分强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地位之不可改变,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孟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从时代特征出发,为孔子思想作出新的诠释,在基本遵循孔子论述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学说的精神品格,从而发展孔子所创立的学说,使儒家思想保持了自身的活力。他在孔子解诗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意逆志”的理论,对孔子以“仁义”为标准的人格美和人格美的形成,都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从而发展并完善了孔子的思想。 他以“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自诩,从人作为生命的主体和人的生存的意义的角度,强化了孔子“仁”的理论的思想内涵,使之成为具有生存价值的一种理想与信念。因此,他的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都与孔子的思想在表述上有一些差异,但却与之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在客观上起了丰富、开拓和深化儒家理论见解作用。坚信人性本善 孟轲的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良知”。 后天教育至关重要 孟轲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还必须通过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尽量去扩充和发展这些“善端”。他主张只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内心的“善端”,就会通过对人性的了解而达到对天命的认识。 孟轲最强调的是内心的道德修养;但他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后天的恶习,可以使人丧失善性。孟轲认为教育的作用比政治的作用更有效果。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为了争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此为真正的大丈夫 孟轲提出的君子是指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的人,并能做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的学说要点
一、心性论 1性善与四端 —— 道德价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说」, 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楚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因此, 孔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 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 这种自觉是表现於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 是与生俱来的。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2义利之辨 —— 道德价值的论证 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於自觉心的, 属于人的「本质」, 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 必有异於禽兽之处, 这种「异於禽兽」的性, 便是「善端」。他指出, 人之所以不善, 是由於受私欲蒙蔽。因此, 人应放弃私利, 以达到社会的公义。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3养气与成德 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 以全力扩充存於内心的「四端」, 孟子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 培养出浩然之气, 使人成为「富贵不能*,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再以「心志统气」, 控制自己的情感, 便能成德。 4道德天 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 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 便是「天」, 「天」表现于人, 便是「性」。人苦能有足够修养, 便能知天, 达致「天人合一」。 二、政治论 1民本说 孟子指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认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 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决条件。因此, 天命在於民心而不在於君主, 苦君主无道, 人民便可推翻他; 但若君主有旨, 人民便应谨守岗位。 2法先王 孟子主张行仁政,必须效法先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统治政治, 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3仁政与王道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必须先有仁心, 然后方推行仁政。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 是统一天下者必具备的条件。而仁政的具体表现,就是使家给人民、百姓安乐的王道, 要实行王道,又要“尊贤使能”。 4德治观念 孔子论“仁”, 是自觉的道德;孟子的“仁”, 则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应培养出德性,这是施行仁政的条件, 故主张“有德者执政”。 5反对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 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 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 缓和社会矛盾, 故孟子主张「王道政治」, 反对霸力服人。 6恢复井田制度 孟子认为理想的经济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为国家公有,国家授田人民耕种, 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当作纳税,因此,农民便有“恒产”(恒常固定的田产),国家自会安定。 三、教育主张 —— 贯彻始终 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 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 此外, 孟子也十分重视学习环境, 置学子於优良环境中,施以自发的教育,方能成功。 孟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A、启发未明理学 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 只要每人扩充善性, 压抑物欲之性, 自身反省。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 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 都是继承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B、形成“道统”观念 孟子时, 更把尧、舜、禹、禺、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 视为儒家的“道统”(一脉相承的知识系统)。从此, 儒家的道统观念与儒家思想之间, 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C、民本思想的影响 孟子的民本思想, 行仁政的主张, 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这套革命理论, 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创见, 号然此说缺乏现代的民主精神, 却成为传统治制度中, 抑制君权的合理性渊源。 孟子“为民制产”的主张, 更成为历代经济制度的最高理想, 如隋唐的均田制。
《孟子》文章特点
《孟子》文章给人印象最深的印象,首先是它的雄辩色彩。这特点,一是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投入自己设置的陷阱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二是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陷阱,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第二个特点,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的罪过。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吃的;如果两者不能都吃的话,我便丢掉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我便舍弃生命而取义。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行仁政的就有很多人帮助,不行仁政的就很少有人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都反对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都归顺他。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天时不及地利,地利不及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译文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译文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样的人,我们就叫作他“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27)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2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30)民事不可缓也。 译文关心人民是最紧迫的任务。 (3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shu^ gu)不入洿(wu)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译文不要在农民耕种和收获的大忙季节征兵和征徭役,妨碍生产,那么生产的粮食便吃不尽了。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到大池中捕鱼,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会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 (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译文现在你的厨房里有皮薄膘肥的肉,你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骏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禽兽来吃人。 (3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译文桀和纣的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们的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方法: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便获得天下了;获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获得了民心,便获得百姓的支持了;获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所希望的,替他们聚积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要加在他们头上,如此罢了。 (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可以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 (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文一切为着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这样去统一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 (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译文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 (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译文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也替他们降生了师傅,这些君主和师傅的惟一责任,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 (38)人皆可以为尧舜。 译文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4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译文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4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译文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42)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4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译文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44)养心莫善于寡欲。 译文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45)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译文向诸侯进言,就得轻视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位置放在眼里。 (4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4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译文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4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译文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5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51)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译文丰收年成,年青人多表现懒惰;灾荒年成,年轻人多表现强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有所不同,是由于环境把他们的心变坏了的结果。 (5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译文做一件事情好像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53)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译文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54)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译文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5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56)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译文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 (57)尽信《书》,不如无《书》。 译文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关于孟子的生卒年月有两种说法 一、认为孟子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卒于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 二、认为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
一、乐正克
乐正克,复姓乐正,名克,鲁国人,曾为鲁臣,是孟子弟子中唯一的官员。据现代教育家郭沫若考证,《礼记》中系统地总结论述先秦时代教育理论的《学记》为其所作,其中“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等理论至今被教育界奉为圭臬。孟子称赞乐正克为善人、信人。乐正克曾推荐孟子做鲁国官员,但未能如愿,而乐正克却实现了孟子未能从政的愿望。当听到乐正克在鲁国做了官员时,孟子竟“喜不能寐”,以为他“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乐正克在孟子弟子中地位最高,于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被封为利国侯,配享孟子于孟庙,这是孟子有配享之始。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贤乐正子。时至今日,在孟庙亚圣殿东侧神龛内供奉着乐正子塑像,是殿内唯一陪祀孟子的弟子。
二、公孙丑
公孙丑,复姓公孙,名丑,齐国人,今寿光市人,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寿光伯,从祀孟庙,一直位设东庑之首。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贤公孙子。公孙丑勇武好学,直爽磊落,“有政事之才”和“不动心”之问。尝慕管仲以期孟子。而孟子说:“管仲是曾西都不愿跟他相比的人,你以为我是愿意学他的吗?”因此其论不动心于孟子。孟子又对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一书中有《公孙丑篇》,多与孟子谈论政治问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揠苗助长”等名言出自此篇。
三、万章
万章,姓万,名章,齐国人,今淄博博兴人,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博兴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西庑之首,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贤万子。万章博学好问,“尝与孟子辩论尧舜禹禅继,伊尹、孔子、百里奚出处,与夫交际之礼,不见诸侯之义” 。万章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孟子》一书中有《万章》篇,是《孟子》一书中与孟子问答最多的弟子,与万章问答共有十五处,其中九处世关于古人行为上的疑问,可见万章是一个喜欢尚论古人、热爱研究历史的人物。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史记·孟轲荀卿列传》云:“退而与万章之徒,序作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的孟子唯一的一个学生。孟子晚年,经常同万章等弟子谈论经书,并和万章等弟子一起著《孟子》一书。今邹城西南有万村因万章而来,万村、淄博张店、滕州分别有万章墓。相传孟子在峄山设帐授徒,万章就到峄山拜孟子为师,至今邹城当地还流传“万章误失登云鞋”的故事。
四、公都子
公都子,复姓公都,其名不显,“楚有公子田,食邑于都”,疑为楚人。能言善辩,勤于思考,学养深厚,连孟子都赞“公都子有学业”,“有好辩之问,有性善之问,又与孟季子有义内之辩”,是孟子得意门生之一。他的关于“人性善恶重要与否”的发问,引发了孟子“四端”德行的阐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标志着孟子思想的成熟。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平阴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东庑。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贤公都子。
五、陈臻
陈臻,姓陈,名臻,齐国人,今蓬莱人。性格内向,颇有心计,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蓬莱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东庑。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儒陈氏。相传是孟子出游列国时负责保管钱财和生活保障的弟子。《孟子》一书中载有陈臻与孟子关于“辞受、去就、收予之礼”等问题。孟子第三次离开齐国回邹时,齐王开出“在都城里给孟子一所房屋,用一万钟粮食供养他的弟子(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的优惠条件,并由陈臻转告孟子,但仍未能挽留住孟子。在《公孙丑章句下》中,孟子对陈臻提出的“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作出了完美的答复,提出了“君子不可货取”的著名论断,形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德观念。
六、陈代
陈代,姓陈,名代。温文尔雅,长于伦理之学。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沂水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东庑。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儒陈氏。《孟子·滕文公下》中载,陈代见诸侯来聘请孟子,孟子不去谒见,劝之“委屈一尺却能伸直八尺,好像是值得去做的(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七、屋庐连
屋庐连,复姓屋庐,名连,任国人,今济宁市人。由《孟子·告子下》“屋庐子喜曰‘连得间矣’” 知之。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奉符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东庑。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儒屋庐氏。对礼颇有研究,曾有著作,“笔自为书,其中似凿”,但未见传世。“尝著书言彭聃之法。后学于孟子。与任人辩礼与食、色轻重,及论季子储子之交际”。任国曾有人问他 “礼节和吃饭哪样重要?”、 “娶妻和礼节哪样重要?”。 屋庐连不能圆满回答,第二天就到邹国求教老师孟子。
八、高子
高子,姓高,一名高齐,齐姜太公(吕尚)之后,食采邑于高,因以为氏。赵歧注云:“高子亦齐人,孟子弟子。”明《邹志》记载“尝学于孟子,乡道而未明,去而学于他术。”宋政和五年从祀孟庙,位设东庑,其封爵为泗水伯,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儒高氏。高子曾随孟子在齐,孟子离开齐国在昼停留时,尹士对别人说孟子是为了贪图富贵来齐,得不到重用而离开。高子将尹士得原话告诉了孟子。孟子说:“齐王如果用我,天下百姓都会安居乐业,我在天天盼望齐王改变态度呀。”尹士听了这话后说:“我真是个没有见识的小人呀”。高子还曾与孟子探讨《诗经·小雅》中的“小弁”那篇诗章是小人所作,而孟子则曰:“小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此处孟子将高子称之为“高叟”论之,似年长于孟子。孟子曾批评高子的心被杂草堵塞了。明《邹志》论高子:孟子尝谓茅塞其心,又论其为诗之顾。
九、孟仲子
孟仲子,姓孟,名仲子,邹国人,今邹城人。东汉学者赵歧注云:“孟仲子,孟子之从昆弟,学于孟子者也”,认为孟仲子是孟子的堂弟。而《孟子世家谱》记载孟仲子为孟子之子,序为二代(“二代仲子,三代睾”)。曾跟公孙丑学习,是一个能说会道、反应敏捷、处事周到的灵活人。孟仲子随孟子游齐,负责接待和处理日常事务。一天,孟子因齐宣王不够礼遇而称病不朝,次日却到东郭大夫家吊丧。恰巧齐王派人来探视孟子并有医生同往。孟仲子巧妙应付,告诉来人孟子已上朝去了,同时派人追赶孟子,告诉孟子不要回家先去朝廷。明《邹志》记载孟仲子:孟子之从昆弟也,有要孟子造朝之事。按仲子,赵歧注谓孟子从弟,朱子因之。宋政和五年从祀孟庙,位设西庑。其封爵为新泰伯。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儒孟氏。
十、充虞
充虞,姓充,名虞,出自从周官充人以后,以官为氏。曾随孟子游齐,又随孟子归邹。充虞深得孟子信赖,常随孟子左右。《孟子》一书中记载了有关充虞的两件事,即“木美之问”和“不豫色之问”。孟子葬母时使他监理棺椁的制作,葬毕问孟子棺木置办的是否过于华美了(木若以美然)。孟子回答,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在父母身上去省钱(君子不以在天下俭其亲)。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同行,路上看到老师不高兴,以孟子以前所言“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来慰藉孟子。引发孟子 “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千古豪言。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其封爵为昌乐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充氏。
十一、徐辟
徐辟,姓徐,名辟,邹国人。今邹城东南徐桃园村旧有徐辟祠,为其后人所建。《广韵》注谓:“徐氏,颛顼之后,伯益之子,受封于徐。至徐偃王,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尝引夷之见孟子”。墨家信徒夷之通过徐辟求见孟子,孟子拒之,并通过徐辟,以厚葬父母事例训导夷之。一次徐辟请教老师,孔子为什么赞美水。孟子以“有源泉水充沛、无源雨水容易干涸”的例子阐述了“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的观点。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其封爵为仙源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徐氏。
十二、彭更
彭更,姓彭,名更,《广韵》注谓:“彭氏,大彭之后。”敏而好学,好标新立异,但常失之于偏颇。在跟随孟子周游列国的途中,看到庞大的出行队伍,向孟子发出疑问:咱们跟随的车子有几十辆,随从好几百人,到处得到诸侯的款待,这样做合适吗(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孟子答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继而阐明了“通功易事,羡补不足” 的社会分工观点。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封爵为雷泽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彭氏。
十三、咸丘蒙
咸丘蒙,复姓咸丘,名蒙。齐国人,祖上鲁国人。咸丘本是地名(原在鲁国)。鲁大夫食邑咸丘,因以为氏。“齐之隐士。尝问舜之臣父臣尧于孟子”(明《邹志》)。咸丘蒙好读《诗》、《书》,曾向孟子请教尧舜孝道之故事。他引用《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请教如何看待舜和父亲之间的君臣、父子关系。孟子认为,解释诗的人不能拘泥于文字而妨害诗的本意,不能因诗句而妨害写诗的根本目的。只有认真去反复体会,才能真正理解诗的意义(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从而形成孟子读书不能“断章取义”“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治学观点。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其封爵为须城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咸丘氏。
十四、桃应
桃应,姓桃,名应,邹国人,今邹城市人。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其封爵为胶水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桃氏。“有皋陶为士,瞽瞍杀人之问”(《孟子·尽心上》)。桃应好学尧舜,又习法制,他以舜为例,向孟子请教孝与法的关系。他问道:假设舜为天子,皋陶为法官,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皋陶怎么办?舜又会怎么办(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答曰:舜应该象扔掉一双破草鞋一样把“天子”那顶官帽子扔掉,然后背起父亲逃走,沿着海边住下来,陪伴父亲颐养天年(“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反映出孟子“父子亲情比‘王天下’重要,道德比事业重要”的价值取向。
十五、浩生不害
浩生不害,姓浩生,名不害,齐国人。约年少孟子四十岁左右。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东庑,封爵为东阿伯。清乾隆二十一年年(1756年)改称先儒浩生氏。“兼治儒墨之道者,尝学于孟子,而不能纯彻性命之理。”浩生不害对孟子器重弟子乐正克不解,问道:“乐正子,何人也?”孟子回答:“善人也,信人也”。浩生不害又问:“何谓善?何谓信?”孟子回答:“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十六、盆成括
盆成括,复姓盆成,名括。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东庑,其封爵为莱阳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盆成氏。“尝欲学于孟子,闻道未达而去”。盆成括从学于孟子,道未通而急于出仕。他离开孟子,在齐国做了个小官。孟子听说后,气愤而又悲痛地说“死矣盆成括”。学生们问老师:何以事先已料到盆成括会被杀死?孟子答道:他的为人,有点小聪明,但不知道做君子的大道,所以会招来杀身之祸(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十七、季孙氏
季孙氏:复姓季孙,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封爵为丰城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季孙氏。性格“倔而拗”。
十八、子叔疑
子叔疑,复姓子叔,名疑。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封爵为承阳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子叔氏。性情桀骜不驯。
十九、滕更
滕更,姓滕,名更,滕国人。赵歧《注》云:“滕君之弟,来学于孟子者也”。滕更求学于孟子门下,因滕文公与孟子的友好关系,颇有优越感。一日,向孟子提问,孟子不答。公都子不解,问道:“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回答:倚仗着自己的权势来发问,倚仗着自己贤能来发问, 倚仗着自己年长来发问,倚仗着自己有功劳来发问,倚仗着自己 是老交情来发问,都是我所不回答的。滕更竟占了其中的两条(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孟涛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
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
孟 姚 孟 姚 (-前301) 战国时赵国人。
吴广女。
因出自舜裔,故称孟姚。
赵武灵王梦处女鼓琴歌诗,乃数言其梦而想见其人。
吴广闻之,乃献孟姚于王。
有宠,是为惠后。
生子何。
孟 达 孟 达 (-227年) 右扶风(今陕西关中地区)人。
字子敬,后改字子度。
东汉灵帝时拜凉州刺史。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冬,益州牧刘璋遣孟达协同法正迎接刘备,刘备平蜀后,为宜都郡(今湖北枝城市)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奉命攻打房陵(今湖北房县),夺取上庸(今湖北竹山县)。
同年八月,汉中王刘备遣关羽攻打樊城、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孟达不予增援,致使关羽兵败身死,遂于延康元年(220年)率部归曹魏,拜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
并合房陵、上庸、西城(治所均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北)三郡为新城郡,兼任郡守,委以西南方面重任。
因欲图中原地区,密谋叛魏,事情败露,魏太和元年(227年)司马懿破上庸,擒斩之,传首京师洛阳。
孟 卿 孟 卿 汉代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人。
史籍上没有留下他的生卒年月。
孟子九世孙。
他的学生后苍汉武帝时立为博士,他的儿子孟喜宣帝时立为博士,则孟卿的活动时代也当在汉武帝时代或稍前。
他的名字也已无可考。
“卿”字是称谓,好像称荀况为荀卿的“卿”字一样,并不是他的本来名字。
他的老师是曾任淮阳太守的暇丘(今山东兖州东北)人萧奄,治《礼经》和《春秋》。
按今文《礼经》创始于高堂生,经萧奄再传至孟卿。
向孟卿学〈礼〉的亲传弟子有二人。
一个是鲁(今山东曲阜)人闾丘卿,后无所闻。
另一卓有成就的弟子是后苍,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字道君,武帝时立为博士,著有《后氏曲台记》,“说礼数万言”。
按“曲台”是汉代未央宫中一个殿堂的名字,取为书名。
此书早巳散佚后苍的学生即孟卿的再传弟子有戴德、戴圣、庆普、闻人通汊等。
戴德字延君,梁郡(郡治在今河南商丘)人,曾任伯都王刘嚣的太傅,宣帝时立为博士为了与他的兄子戴圣相区别,世称“大戴”。
著有《大戴礼记》八十五篇(今已残缺),开创了西汉今文《礼》学的“大戴学”。
戴圣字次君,是戴德的侄子,曾任九江太守。
宣帝时立为博士。
世称“小戴”,著《小戴礼记》,开创了西汉今文《礼》学的“小戴学”。
西汉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一年),在未央宫中的石渠阁“诏诸儒讲五经同异”。
这次由皇帝主持的学术会议史称“石渠阁议”。
戴圣是这次会议的主要参加者。
庆普字孝公,沛郡(今江苏沛县东)人,曾任东平王刘宇的太傅,也曾为博士,开创了今文礼学的“庆氏学”。
闻人通汉字子方,也是沛郡人,以太子舍人参加过石渠阁议,官至中山中尉。
孟卿的三传弟子中有徐良、桥仁、杨荣、夏侯敬、庆咸等。
徐良字斿卿。
琅琊(今山东诸城)人,受业于戴德,也曾为博士,家世传业,成为“徐氏学”。
桥仁字季卿,梁人,受业于戴圣,曾任大鸿胪。
家世传业,成为“桥氏学”。
杨荣字子孙,梁人,受业于戴圣,曾任琅琊太守,创“杨氏学”。
夏侯敬是鲁(今山东曲阜)人。
庆咸是庆普的族子。
二人均受业于庆普。
庆咸曾任豫章太守。
从以上授受关系中,不难看出孟卿在今文《礼》学中所起的承先启后的作用。
孟卿《春秋》之学传授东海兰陵人疏广,也成为大家,立为博士,宣帝时任太子太傅。
孟 光 孟 光 (生卒年不详)东汉时人,字德跃,平陵(今陕西盛阳县西北)人。
汉隐士梁鸿之妻,据传她容貌很丑,但品德高尚,安贫乐道,不慕利禄,与丈夫避仕霸陵山中,以耕耘织作为生。
后移居于吴地会稽。
尽管生活贫困,但夫妻俩志同道合,互敬互爱,孟光每给梁鸿进食,必举案高与眉齐。
她的贤德受到时人称颂,后人便以“举案齐眉”喻夫妇和美。
孟 康 孟康 三国魏安平人,字公休。
魏文帝黄初年间,以外戚拜散骑侍郎。
齐王芳正始中,出为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有善政。
嘉平末,入为中书令,后转监。
尝注《汉书》。
孟 获 孟 获 三国蜀汉建宁(治今云南曲靖)人。
当地豪强。
为夷汉所服。
刘备死后,他和建宁豪强雍阊起兵反蜀,数为诸葛亮所败。
经七擒七纵,终于心服,不再反蜀。
后任御史中丞。
孟浩然 孟浩然 (689-740) 湖北襄阳人,《孟子世家谱》及《三迁志》均把他列为孟氏三十三代后裔。
他年青时应过进士试,没有考中,便在家乡的鹿门山隐居。
为人任侠仗义,救人患难。
早年已擅诗名,为李白、张九龄、王维所赞赏,并先后建立起很好的友谊。
李白那首著名的《赠孟浩然》诗,称他为“夫子”,对这位比李白年长十二岁的诗人表示了十分的尊重与景仰。
浩然一生大部分时间过着隐居生活,以布衣终老。
其实,他并非真正甘心退隐,像许多被儒家思想熏陶的封建士大夫一样,也很想出来做一番事业。
为了实现其用世的抱负,他在四十岁那年离开家乡到长安求官。
张九龄和王维都曾向皇帝推荐过他。
在一个意外的场合,他戏剧性地见到了唐玄宗。
那时王维为翰林待诏,私自把他带进了内署,不料玄宗皇帝偶然来到了。
浩然避匿在床下。
王维不敢隐瞒,具以实告。
皇帝表示:“朕早就闻此人的名字而没能见到,为什么藏起来呢”命他出来,问他的诗作。
于是浩然向皇帝再拜,背诵自己以前所作的诗篇绐皇帝听。
背到《岁暮归南山》一诗道:“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不料“不才明主弃”一句触了皇帝的忌讳,皇帝说:“是你自己不愿做官,为什么赖朕弃你呢”竟因此而放还不用。
他有一首《留别王维》可能就是这次临行时作的,诗最后两句说:“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表达了因功名失意而产生的退隐的愿望。
出仕和退隐两种思想倾向的矛盾一直纠缠和左右着他山南东道采访处置使、荆州刺史韩朝宗回京,愿偕孟浩然同行,就向朝廷推荐。
可能他这时退隐的思想又占了上风。
本来韩朝宗与他约定了行期,届期他却与友人相聚欢饮起来。
有人提醒他与韩的约会,他说:“喝起酒来哪里还顾得上这些事!”竟没有去事后也没有后悔。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张九龄罢相,不久又左迁荆州长史。
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诗,大概作于此时。
诗的前四句以雄浑的格调和磅礴的气势,写出洞庭湖的壮丽景色。
接下去四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名。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既然伏处草莽愧对明主,就是又想出仕了。
张九龄果然把他召到府署里任为从事。
又过了二、三年,张九龄回原籍展墓(实际是休致),府署撤销。
不久张九龄病卒,孟浩然于同一年患背疽而死。
浩然的诗,上承初唐,下启盛唐。
其作品有《孟浩然集》传世。
存诗歌二百六十多首,其中五言诗占多数。
他的诗所反映的多是遁世隐居的幽居生活情趣,或描写山水景物、旅途风光、田园生活。
诗风蕴藉含蓄,出语平易而情景交融、涵意隽永。
最能表现他风格的如《夏日南亭怀辛大》,向来为人传诵:“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还有一些含蓄清丽的小诗、如《宿建德江》也颇耐咀嚼:“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 郊 孟 郊 (751-814) 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
孟郊年青时隐居嵩山,四十六岁入都应试,于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中进土,又过了四年,五十岁那年才得到个溧阳尉的官职(掌一县的军事,位在县令下)。
这个县内有投金濑、平陵城等风景幽美的地方。
他经常徘徊留连在这些地方,终日行吟,不管公务。
县令便禀明府太守,另委任一人代理他的职务,分取他一半的官俸。
在这情况下,孟郊便辞职回家了。
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前宰相郑余庆为东都留守,因李翱的推荐,任命孟郊为水陆转运从事,还作过协律郎。
在洛阳为官的这一段时间,与周围的人们关系不融洽,还受过一些攻击,处境很孤独。
生活上也比较困窘、又因三个儿子都在很短的时间内相继夭殇,所以日子过得也很凄苦。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郑余庆出镇兴元,又表奏孟郊为参谋、试大理评事。
他挈带着老妻从洛阳到兴元(今陕西汉中市)赴任。
只走到阌乡(今河南灵宝)就得了暴病,结束了他凄凉悲苦的一生,年六十四岁。
孟郊身后萧条,没有儿子。
死后靠郑余庆、樊宗师、韩愈、张籍这些朋友的帮助买棺殡敛,运回洛阳安葬。
剩余的一些钱接济他的家属生活。
殡葬时依张籍提议,朋友们私谥他为“贞曜先生”。
韩愈为他写了墓志铭。
韩愈与孟郊是最知己的朋友,韩愈《答孟郊》一诗中说他“人皆余酒肉,子独不得饱,才春思已乱,始秋悲又搅。
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对他穷愁困窘的生活深表同情。
孟郊殇子,韩愈寄诗劝慰。
在为他写的墓志铭及《送孟东野序》那篇著名的文章中,对他的诗给予很高的评价。
《序》中说:“……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
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乎汉氏矣。
”《墓志铭》中说:“及其为诗,刿目鉥心,刃送缕解。
钩章棘句,掐擢胃肾,神施鬼设,闲见层出。
”确实道出了他的创作态度和风格特色。
孟郊的诗长于古风、乐府,内容多悲叹自己的穷愁孤苦。
因为多发寒苦之音,因而后世把他与贾岛并提,有“郊寒岛瘦”之称。
但他也有许多反映劳苦大众苦难和为他们诉不平的作品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
他的诗感情深挚,确实出自肺腑。
不说那首人人尽知的《游子吟》,且看《归信吟》中写道:“汨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 但是他的诗也有求险求奇致使比较晦涩的缺点。
其作品传世的有《孟东野集》,存诗四百多首。
雍正本《三迁志》说:《旧志》(按可能指万历时吕元善所修的《三迁志》,该本已佚,《四库全书》仅列存目,无从查证)把孟郊当作孟子第三十五代,“为世系,殊误”。
但据韩愈为孟郊所作墓志铭最后提到孟简,孟郊与他“于世次为叔父”,所以按孟诜至孟简一支推算,可知孟郊虽非宗支嫡派,其为三十五代后裔是可以成立的。
据《孟子世家谱》载,三十三代孟浩然生二子,长云卿,次庭玢,云卿生孟华,庭玢生孟郊。
于世次均吻合,其间虽不无附会,但在没有新的根据前只得姑仍旧说。
孟子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学大师,是中国传统儒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孟子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秦儒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孟子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人。《孟子》一书已被中国学者和外国传教士介绍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闻名的瑰宝,孟子思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孟子思想的核心是:“大丈夫精神”。孟子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后裔及其字辈谱
孟姓人口2006年统计,排行第73位,达324万,2007年统计显示,孟姓按人口排序为第70位。
据同治版《孟子世家谱》所载,孟氏行辈的确立是从明代景泰二年(1451年),亚圣孟子56代孙孟希文始授翰林院五经博士,并主奉祀事时开始的。从56代“希”字辈,至105代“昌”字辈,共50个字,也就是可供50代人的辈份用字,一辈一字。这50个字是: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第一行,十个字为明太祖于洪武二年(1369年)年御批;第二行,十个字是明崇祯二年(1629年)批赐;第三行,系同治二年(1863年)批赐;后二十个字为民国七年(1918年)北洋政府所批。
孟子后裔北京联谊会
性质 本会是热心于孟子及其学术思想的孟子后裔自发成立的松散型、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其一切活动必须在我国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进行。
宗旨 热爱和关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孟氏家族优秀历史文化,开展对孟子及孟氏历代先贤的优秀思想和文化进行研究与宣传,溯本探源,弘扬祖德;促进孟氏宗亲的广泛交流与联谊,增强团结与合作;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领导组成及简介
会长:孟庆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蒋兆和、叶浅予、刘凌沧,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出版社副总编兼《连环画报》主编、《中国艺术》副主编,国家图书馆咨询专家等。)
常务副会长:孟宪忠(中共中央办公厅人事局原局长、机关党委副书记,现任中办老年大学副校长,中办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中国榜书研究会顾问。)
副会长:
孟繁锦(中国楹联学会会长、曾任军委空军政治部文化部长多年,是空军代军歌《中国空军进行曲》歌词的执笔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空军老干部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孟天宇(国家职业标准书法技能鉴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汉字书写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副主席、海峡两岸书画印名家联谊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九州书画家协会主席、《书画产业报》社社长兼总编、中国人民大学教师书法培训总指导兼博士生书法客座导师、中国书协会员等职。)
孟庆利(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副秘书长,人民画报书画院院长、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常务副会长。)
孟令芳(北京书法家协会原秘书长,北京书法报常务副总编,艺术评审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文联理事,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北京神舟博古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孟繁禧(北京市海淀区书法家协会代主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秘书长:孟祥龙 (人民政协报社事业发展部副主任。)
副秘书长:孟繁臣(中华台商服务中心理事长。)
宗族的亲情联谊活动,其本质就是一种传统文化活动,通过亲族之间的来往、团结、和谐关系,表达的是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带来的是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对传统文化的召唤,对传承文明的迫切。看起来是私人的家族宗亲活动,一个家族的命运,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从来都是与国家紧密相连。由此更能能动关爱家庭和国家的游子情怀。一个个鲜活的寻常百姓的故事,讲述对先祖的几年,对幸福的感受,抒发着故人与今人,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及国与家之间那种庄重而温馨的情节,见证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其内涵之深邃,其意义之悠远,都是可以理解的。
1、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2、孟宗
孟宗(218年—271年),湖北江夏鄂城(今湖北省孝昌县)人,后因避孙皓字讳,改名孟仁,字恭武。少年时,从师南阳李肃读书,后官居吴国司空。素仁孝,二十四孝之一的“哭竹生笋”指的就是孟仁为其母求笋的故事。
3、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4、孟知祥
孟知祥(874年—934年),字保胤,邢州龙冈县(今河北邢台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以姻亲之故,深得晋王李克用赏识。李存勖嗣位,历任中门使、马步军都虞候、北京留守。前蜀灭亡后,出任西川节度使。
后唐明宗统治后期,孟知祥渐生据蜀自立之心,不听朝令,举兵反叛。长兴四年(933年),率军吞并东川,尽占两川之地,击溃朝廷征伐部队,拜成都尹,加封蜀王。应顺元年(934年)正月,正式称帝,建立后蜀,改元明德。同年去世,终年六十一,庙号高祖,谥号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葬于和陵。
5、孟善
孟善(1344年—1412年),字伯侯,山东武定府海丰县孝理村(今山东省无棣县海丰街道办事处)人,明朝开国将领、滕国公。亚圣孟子的五十五代孙。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投奔朱元璋。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孟善投靠朱棣。建文四年(1402年),封保定侯。永乐七年(1409年),致仕。永乐十年(1412年)六月,去世,追赠滕国公,谥忠勇。
-孟姓
谁知道“孟子”是老孟家的第几代传人啊???
本文2023-09-22 08:05:5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