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的其他相关
家谱之体现,能合书、图、史、表、志为一体者,它的利用价值就显得大些。家谱主要以文字内容为主,资料为副,但一张好的、照片仍是能将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特质传达出来。
将、照片纳入家谱的意义在于,为家族传承提高了一个最直接的环境背景,使家谱不在局限在文字文字记录、整体概念也变得鲜明而生动起来。
只要是能让人对家谱有更进一步认识的古地图或老照片,均应该被收入家谱里,包括:
1.老照片:家中存有的古老黑白照片、一家人的合照等,都有其历史价值,也是见证家谱的最原始材料。
2.祖先(遗像、人物画、肖像画):中国历代以来多有大量之人物画及肖像画,其中有大部分是为了纪念先人,或表达对圣贤亲人的追慕。也有些家谱将家族先人中显达之人,画出其仪容,置于卷首,以求达到光大族望,启迪后人的目的,有些也刊载一些先人手泽遗墨。
3.风水图(祠堂图、墓图):祠堂是供奉先人的地方,在古代更是家族聚会之所,所以一般的家谱均有记载和刊载建物版图、描绘实状,有些更是附刊墓图,有些甚至详记地理方位。人们相信一个家族的兴衰和祖辈所居住、埋葬的地点有很深的关系,这些都蕴涵着丰富的“风水”内容,所以也被称为“风水图”。
4.故居/村庄图:明清族谱中不但记述居址迁徙,很多富家所修的谱书中,还以精美的版图,印制出他们家族的庭院、楼阁、书斋、房舍等。 明清以来,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议决大事的重要场所。每个祠堂大凡都有自己的堂号,从某种意义上讲堂号是宗族的标志。堂号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具有姓氏特徵的堂号,如王氏“三槐堂”、赵氏“半部堂”等;另一类是没有姓氏特徵的堂号,如“世德堂”、“崇本堂”等。具有姓氏特徵的堂号,其来源大都伴有寓于某些含义的典故,它重复出现于该姓氏的不同支族。没有姓氏特徵的堂号,大部分分别为某一支族特有或与其他宗族的堂号甚少重复,其馀少量的堂号则在同姓和异姓宗族中间着较高的重复出现率。而其他的堂号辅以姓氏、地域的限制,也能在判断宗族方面起一定的作用。如“世德堂”,杨、丁、王、李、吴、何、沈、邵、周、胡、秦、徐、陆、陈、孙、黄、曹、许、张等数十个姓氏都有此堂号,而且同姓中的不同支派也有,出现的重复率极高,但加以姓氏、籍等条件限制,就可缩小范围。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地方府、州、县名。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
因为各族姓基本上都是以郡名作为自己家族的郡号,所以就有了若干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现象。例如:王,胡这两个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堂号名称的另一出处:自创堂号,乃家族中人自立的堂号,该堂号名称一为有别于各姓氏的分支别派,二为铭记祖先或名人的公德事迹或教诲。例如:杨氏的“四知堂”寓意“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为人风范。 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体例的变化与内容丰富是此前谱牒所少有的。正德元年所纂《余氏会通谱》内容包括新旧序、跋、辨、图、外传、外纪图、世系图、茔域图、卷末跋、后序。《休宁文昌金氏世谱》内容已较全面,包括序、凡例、列士、金氏该国、世系、事略、行实、行状、墓志铭、杂著、记、诗、赞、规约。嘉靖十八年许璞、许汉纂《许氏统宗世谱》内容涉及序、名人传记、行状、墓志、世系。嘉靖三十四年朱世恩纂《朱氏统宗世谱》内容涵括历代谱序、敕命、凡例、像赞、祠屋图、墓图、传、世系图。嘉靖三十七年黄侍、黄仁德纂《左田黄氏孟宗谱》内容包括序、图、地理志、姓氏源流、世系、文翰。隆庆六年许可复、许凤翔纂《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吸收并总结了嘉靖以前家谱的有关内容,且有所扩展。该谱涉及历代谱序、目录、世系图、考、先世文翰、序、说、传、记、寿叙、赋、诗、歌、词、挽诗、行状、赞、祭文、谱说、后骗子、领谱字号等诸项内容。万历以后,字谱内容较前更为丰富。隆庆、万历年间歙县殷氏宗族“始为谱,其大凡有姓氏、本原、世系三考”,其后内容又扩充了“世德、规范、训典、文献、宅第、丘墓、遗文、遗迹、里社九考。”万历五年吕仕道纂《吕氏续修宗谱》涉及目录、书法、凡例,历代谱序、像赞、迁源源流、祠墓寺图表、里居图、姓氏来源、世系、世德、规范、训典、文献、遗事、丘墓、祭田、家规、修谱衔名、修谱总论、后序、跋等内容,该谱的列诸项涵盖了后世家谱所具备的基本内容。万历十八年程弘宾纂《歙西严镇百忍程氏本宗信谱》分谱序、谱例、纪源、传疑、传信、世系、世传、内传、保莹、遗翰、族约、续后十二篇。万历末年修成的休宁《曹氏统宗世谱》涉及序列、题辞、谱引、谱歌、谱诗、恩荣录、曹氏先达、迁徙源流、坟墓、后序、跋、谱约、支谱图、统宗谱系小叙、系图、事略、重修族谱叙略、家乘序、诗集序、遗嘱、跋等内容,名目纷繁,同万历以前所修宗谱相比,内容得到大规模扩展,几乎囊括了与宗族相关的所有事项。通过对上述明代宗谱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与宋元谱相比较,明谱新增加的内容主要体现为家规家训、祠产族产等宗族制度的相关方面,这也正是明代宗族制度较前有所发展的一个反映。
关于体例方面,明谱在因袭欧苏谱例的同时,增加了“志”“图”“考”“录”等项新内容,这是明修宗谱进一步吸收正史和地方志编纂学上成果的重要体现。据翟屯建先生研究,明代宗谱体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纲目体,以纲统目;二是条目体,一事一目,互助统辖;三是纲目与条目的混合体。且愈往后,这种混合体的方法在宗谱编纂中愈益得到广泛的运用。与明代以后所修宗谱相比较,有明一代所修宗谱的体例已比较完备,且大体上已定型,此后清、民国年间所纂宗谱在体例上基本承袭明谱,变更甚微。
2016年3月媒体报道:仙桃市张沟镇新西村81岁陈江培老人保存的《义门陈氏江州老谱》。扉页楷书“义门陈氏江州老谱”字体古朴苍劲,纪年“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清晰可见。族谱为黄绫质地,手工抄写。族谱记载了义门陈氏牛公庄的3位先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江西吉水迁至湖北沔阳越舟湖,世袭至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的家族历史。现在这一支系已发展到近2万人,分布于仙桃各地。全国“非遗”评审专家、江西师大历史系教授梁洪生认为这部《义门陈氏江州老谱》是迄今发现的成书最早、保存最好的谱牒,极具史料价值,够得上“国家级历史文物”。
周姓家谱
开放分类: 民俗、历史、百家姓、姓氏、姓氏文化
周姓家谱介绍
周姓族谱的谱序
1、非其本姓所写的谱序。
明初就一批著名文学家为江西吉水周氏家谱写序。如:解缙的《吉水桑园周氏族谱序》、杨荣的《周氏族谱序》(此谱为明初翰林院编修周叙重修)、金幼孜的《周氏族谱序》(此谱为明初大理寺少卿周彦奇、国子监博士周歧凤重修)。
清朝中叶,钱大昕撰的《周氏族谱序》,它介绍了明代上海周氏与清代嘉定周氏的源流。该序说:“周氏之先,自上海之周浦迁居嘉定,百余年来,本支蕃衍。”这段话,对于后人考察上海周氏与嘉定周氏,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序赞扬了上海嘉定周姓族谱:“今观周氏之谱,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缺其所当缺,洵(xun,实在)可以为后嗣法。”
2、周姓人士写的谱序。
明初周是修写《周氏小谱序》。还提出了一个修谱原则,清代康熙十七年(1678年)刊行的浙江《山阴前梅周氏宗谱》卷一转载的明代正德元年(1506年)周用文撰的《涂山公谱自序》。
家谱和族谱
周姓人十分重视家谱和族谱,有修撰家谱的传统。
周朝建立后,专门设立了负责宗室世系、以及宗族事务管理的官员“小史”,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官修谱制度。后来传世的《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便是当时修撰的周先王的传衍情况,明显带有后来家谱的性质,因此被公认为是现存我国第一部姓氏学专著,可以看作是周姓人最早的家谱。
周姓人真正的家谱的出现应是在魏晋以后。魏晋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区分士庶,当时人对于谱牒十分重视,一时间,谱牒学提高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人们重视谱牒,纷纷撰写家谱。东晋时期,著名谱牒学家贾弼之编撰了《十八州百一十六郡谱》712卷,其中就包括了当时著名的汝南安成周氏谱、庐江舒城周氏谱以及义兴阳羡周氏谱。
周姓人为了更准确记载自己家族源流及发展历史、分衍情况,私撰族谱。由于时代久远,这一时期所修的周氏族谱已亡佚殆尽。
唐代,大一统的局面,更加有利于修撰谱牒。官方、私家修谱之风极为盛行,周姓人的家谱内容也进一步丰富。保存至今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谱》中,就有汝南安成周氏及其分支永安黄冈周氏两大著名周姓郡望的世系。
宋代以后,家谱的修撰越来越多,清朝以至民国以来,更是修谱成风。由于修撰时间距今较近,很多家谱都能保存下来,特别是明清以至民国所修家谱。有的家谱根据发展的需要,甚至一修再修。
在族谱中,对周姓人影响最大当是一些为族人所订立的宗规、宗训。一些周姓族谱,还标明了自己的堂名,通过这些堂名,可以看出本族独特的文化旨趣。堂号本是某些周姓支派用于标榜和区别的标志,大多数周姓堂号都是根据与周姓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名、名称等来命名。
周姓家谱文献目录
(略)
周姓字辈
益阳大泉周氏:
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
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广东普邑周氏的字辈谱是:
开基宏远猷,笃庆光前悠,孝友承先德,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守理重经修,奕世永绳武,千秋恒作裘。
广东潮阳泗水周氏字辈谱是:
多士敬宏毓,英资衍芳绪,勤修昭厚德,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淑宪绍懿徽,植本宗永健,嗣典运开祥。
琼州周族辈序:
缵 绪 成 德 经 世 安 邦 家 修 朝 献 万 奕 其 昌
广东潮阳泗水周族派语辈序:
多士敬宏毓 英资衍芳绪 勤修昭厚德 翊赞耀明良
攸子崇伯钦 淑宪绍懿徽 植本宗永健 嗣典运开祥
粤东普邑周族派语辈序 :
开基宏远猷 笃庆光前悠 孝友承先德 萃宗衍范畴
合家宜睦顺 守理重经修 奕世永绳武 千秋恒作裘
湖南益阳大泉周族派语辈序
贵 文 祖 志 一 永 兴 万 代 天 仁 学 宏 宗 益 世 守 绍 前 贤
继 述 声 名 显 由 来 达 孝 全 振 起 三 以 让 令 德 庆 悠 绵
湖南益阳汾湖州周族派语辈序
志 肇 宏 昭 列 时 旺 玉 堂 轩
国 字 必 尚 义 言 方 定 泽 之
当代周姓人取名,较历史上复杂的取名方法已有了很大简化,特别是当今在中国大陆地区,周姓人在取名上,使用频率很高的字:
华、明、志、永、平、新、光、利、端、学、俊、龙、秋、菊、彩、家、少、天、胜、继、坤等。
周姓取名的时代性和政治色彩:
在1949年以前:英、秀、玉、珍、华、兰、桂、淑、文、明、芳、德、金、荣、清、素、云、风、宝、林等。
在1949-1966年间:
华、英、玉、明、秀、国、丽、建、芳、文、平、荣、珍、凤、春、金、桂、志、兰、德等。
在1966— 1976年文革期间:
红、华、军、文、英、明、丽、建、玉、春、小、国、艳、梅、平、芳、志、伟、海、秀等。
周姓男性与女性取名用字
女性名字偏重于使用含植物花草、色彩、香味、季节以及一些比较柔和素 静的字:
英、秀、玉、华、珍、兰、芳、丽、淑、桂、风、素、梅、美、玲、红、春、云、琴、惠等。
男性则偏重于显示阳刚之气:
明、国、文、华、德、建、志、永、林、成、军、平、福、荣、生、海、金、忠、伟、玉等。
根据资料记载,洛阳常代村刘氏家谱辈分可分为十三世,分别是:刘秉忠、刘永忠、刘宏忠、刘瑞忠、刘珩忠、刘旭忠、刘昂忠、刘泰忠、刘炳忠、刘光忠、刘富忠、刘文忠、刘建忠。
这个答案的来源是洛阳常代村刘氏家谱,家谱一般是记录家族世系的重要资料,对于寻根问祖、了解家族历史文化等方面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这个家谱中,记载了洛阳常代村刘氏家族的十三世辈分,包括了每一世的先祖姓名。
如果您是刘氏家族的后代,可以通过查阅家谱来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和世系,对于了解自己的身份、传承家族文化等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您对洛阳常代村、刘氏家族、家谱研究等方面感兴趣,也可以通过查阅家谱来了解相关资料和历史文化。
在查阅家谱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家谱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些家谱可能存在错误或者虚假的内容,需要进行核实和比较。此外,还需要注意保护好家谱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家谱遗失或者被损坏。
总之,洛阳常代村刘氏家谱为了解家族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如果您对此感兴趣,可以通过查阅家谱来了解相关信息。
同样的事物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将其分出不同的类别,例如人,我们可以按照性别分为男人女人两种,可以按照年龄分为婴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也可以按照职业进行划分,那就太多了。而世界的语言,为了更好的进行研究,专家学者们也将其进行了分类,而现在最主要的分类方法有谱系分类法和类型分类法两种。
世界语言的分类研究起源于欧洲,其中谱系法根据亲属关系、类型法根据同型性划分语言类别。
语言的谱系分类法也叫“发生学分类法”,是德国语言学家奥古斯特·施莱谢尔(August Schleicher)提出来的。他受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影响,发明了一种按照植物分类法则对语言进行谱系分类,并按照生物进化树的方式排列各种语言。他提出了语言进化的概念,绘制了语言学里的第一棵谱系树。
对语言的谱系分类,有点类似在一个族群中划分族谱。将每一种语言看做是语言大家庭中的一员,那么若干种语言就存在一个共同的祖先,于是语言学家们就虚拟出了语言学上关于祖语的概念。
祖语(proto-language),又称原始语、原语。指某个语言家族(如语系、语族、语支)的共同祖先,即其一脉相承的古代语言。
语言的分类不像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分类那样具有刚性,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但学者们大致按照语门>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的层级对语言进行系属分类。当然这是很粗略的,目前已被认定的语言系属有上百种,全世界现存的语言约7000种。显而易见,人类肯定是先有口头语言后有文字,人类的先祖们说的是什么口语我们是没办法知道的,故语言系属分类是依据各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之间的对应特征推演而来。
下文就对语言系属分类各层级的概念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语门
语门(Language phylum)是语言分类学的一个专属名词,借用了生物学上“门”(phylum)的概念。一般来说,语门都是用来指一些跨越多个语系的语言关系,过去又称为超语系。
现时在语言学专业里提出过的语门有以下几个:
1、亚非语门(Afroasiatic language phylum)
2、南方语门(Austronesian language phylum)Aztec-Tanoan language phylum
3、德内-叶尼塞语门(Dené-Yenesian language phylum)
4、欧亚语门(Eurasiatic language phylum)Hokan language phylum
5、中美州语门(Mesoamerican language phylum)
6、纳-德内语门(Na-Dené language phylum) Penutianlanguage phylum
语门的分类及研究工作是在20世纪末期才开始的,在古老的语言学中,这是一个很新的课题,因此目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通俗些讲就是还不成熟。但为了语言学科知识体系的完善,这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二、语系
语门的下一级分类是语系。在世界语言学界,学者们对语系的分类各自有不同的见解,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这里我们介绍国内学者采用较多的12个语系:
1、汉藏语系(Sino-Tibetan)
以汉藏语系为母语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分布较为集中,以东亚的中国为中心,略向西南辐射。
2、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印欧语系拥有最多的母语人口,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语族最多的语系。地理分布跨度大,范围广。
3、高加索语系(Caucasian languages)
高加索语系分布在位于黑海和里海间的高加索地区和伊朗、土耳其部分地区。(有时高加索诸语被错误地称为是“高加索语系”。其实它们之间几乎没有明显的亲和力。)
4、乌拉尔语系(Uralic languages)
乌拉尔语系是分布于从斯堪的纳维亚往东经乌拉尔山脉到亚洲西北部广大地区的一组语言 。
5、阿尔泰语系(Altaic languages)
阿尔泰诸语是语言学家按照语言系属分类(谱系分类法)方法划分的一组语言,包括了60多种语言。所谓“阿尔泰语系”已经是一个过时的概念。主要分布在中亚、北亚。
6、达罗毗荼语系(Dravidian family)
达罗毗荼语系分布于印度半岛中南部,又名德拉维达语系,斯里兰卡北部和巴基斯坦等地,
7、南亚语系 (Austroasiatic languages)
南亚语系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约有168种语言被划分在南亚语系,分布在印度、孟加拉、尼泊尔和中国南部边境。
8、南岛语系(Austronesian languages)
南岛语系是主要由南岛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是世界现今唯一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一个语系,包括约1300种语言。其分布东达南美洲西方的复活节岛,西到东非洲外海的马达加斯加岛,南达新西兰,北至台湾岛。其东西的延伸距离超过地球圆周的一半。
9、闪含语系(Semito-Hamitic languages)
闪含语系Hamito-Semitic family(闪米特-含米特语系),又称亚非语系(Afro-asiatic languages)。圣经说,挪亚的儿子闪是希伯来人的祖先,儿子含是亚述人和非洲人的祖先 ,故称闪含。主要分布在北非到非洲之角、西南亚。
10、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Niger-Kordofanian family)
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是非洲最大的语系。主要是分布于非洲西部的塞内加尔地区,经过上几内亚高原区到东部的肯尼亚,向南到大陆南端好望角,大概有900种语言。此语系中的所有语言已被语言学家归类为尼日尔-刚果语系语言。
11、尼罗-撒哈拉语系(Nilo-Saharan languages)
尼罗-撒哈拉语系分布于非洲的尼罗河沿岸,尼日尔河沿岸以及非洲中部的撒哈拉地区,包括了中苏丹语族、东苏丹语族、撒哈拉语族、桑海语族、马巴语族等语族。
12、科依桑语系(Khoisan family)
科依桑语系是霍屯督人和布须曼人以及非洲南部其他非班图人使用的一组语言。
三、语族、语支、语言、方言
语族、语支、语言及方言都是语言谱系分类法的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上文已经介绍过了。世界语言有7000多种,如果我们从语族开始往下介绍,那是一个很大的体系网络。本文的主题是对语言的分类进行一个简述。为了便于说明和使读者易于理解,笔者将汉藏语系语族、语支、语言及方言大致情况用表格说明:
这里要说明的是:
第一、语言的谱系分类是以语言的亲属关系为依据的,然而这种亲属关系主要依靠研究者的分析推论得来,并无一个硬性的标准,不同学者间的差异是很大的。
第二、汉语自古以来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孤立的环境下发展而来的,虽然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有过许多的交流和融合,多数情况是同化为一体,尤其汉语体系在统一文字的作用下,虽不同区域之间口语往往不能交流,但书面语是可以流畅沟通的。因此汉语在汉藏语系中分出汉语语族后,就没派生出不同的语支。汉语不同区域的变体,应该列为不同的语言还是方言,学者们有较大的分歧,但目前更多倾向于列为方言,即汉语从语族往后,没有不同的语支和语言,只有不同的方言。
类型分类法,又称结构分类法。
1772年,Diderot和d’Alembert在他们编纂的法国《百科全书》中,在“语言”条下,作者根据语言的语法结构总特点,区分了两种基本的语言类型:类推型语言(langues analogues和换位型语言(langues transpositives)。然而这种二分法在某些方面含混不清,过于粗线条。十九世纪初期,AWvon schlegle提出:“我们地球上不同民族以前和今天所说的语言,可以分为三类:没有任何语法结构的语言、使用词级的语言和具有屈折变化的语言。”即为大家现在所熟知的三重类型分类法,语言分成孤立型、粘着型和屈折型。这是一个非历史的分类系统。
现代语言学根据语言的共同形态结构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即语言的形态分类(morphological typology),按照这种方法根据语言组合语素栬单词的方式,将语言分为“分析语”和“综合语”两类。
分析语和孤立语之间的概念有时并不很清晰,它们之间的关系常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是将孤立语与分析语两者视为相同的概念;其二是将孤立语纳入分析语,将孤立语视为分析语最极端的表现。而综合语又细分为黏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三种。
下面笔者通过几个例子简略地介绍一下这几个概念:
1、孤立语,代表:汉语
孤立语的特点在于其一般不是通过词形变化来表达语法的作用,而是通过独立的虚词和固定的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而且一般而言,孤立语缺乏数和格的变化。例如马字,一匹马是马、一群马也是马;而我字,做主语是我、做宾语是我、做定语还是我。
2、屈折语,代表:印欧语系诸语言
屈折语是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的语言,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屈折”是指词内部的语音形式的变化,也叫做内部曲折。
3、黏着语,代表:土耳其语、日语、维吾尔语
黏着语是一种语言的语法类型,通过在词根的前中后粘贴不同的词尾来实现语法功能。语法意义主要由加在词根的词缀来表示的,词缀分为前缀、中缀、后缀,常见的有前缀、后缀。
4、复综语(编插语、多式综合语),代表:美洲印第安语
复综语的特点是把主语、宾语和其它语法项结合到动词词干上,以构成一个单独的词,但表达一个句子的意思。其特征是:句子是基本的语言单位,没有独立存在的造句基本单位——词。词和句子合二为一,一个词的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另一个词的组成部分,许多成分互相编插组合在一起连缀成句子。
语言学上这两种分类方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和特征对世界语言进行分类,各有特点,不能说孰优孰劣,都对语言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谱的其他相关
本文2023-11-11 03:58:5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55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