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明朝皇帝的族谱,关系?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1浏览:2收藏

求明朝皇帝的族谱,关系?,第1张

  ⑴洪武 太祖朱元璋 (1328-1398)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建立锦衣卫,(比英国的007机构还早了近五百年)(为孙子建文登位扫清道路)锦衣卫隶属于皇帝的亲军体系,长官为指挥使,下领官校,官为千户、百户,校为校尉力士,明中后期达到十几万人之众。锦衣卫下设镇抚司,有监狱和法庭锦衣卫木印。

  借口胡惟庸谋反,趁机宣布撤销中书省,从此不设丞相。

  ⑵建文 惠帝朱允文洪 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 (1377-1402)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史籍称为建文帝。

  在齐泰、黄子澄、方孝儒辅助下仿效西汉初年削藩之策。

  ⑶永乐 成祖[原燕王]朱棣 朱元璋之第四子 (1360-1424)1402年即位,在位23年。时年65岁

  用“恢复祖宗旧制”为旗号,起兵反叛,登上了皇位,史称“靖难之役”。清除建文余党,严厉地处决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对于意降的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既往不咎,量才录用。

  在锦衣卫外,另设东厂,因设于东安门北而得名。

  1421年迁都北京、营建北京皇城和建造紫禁城(今故宫),修筑砖构万里长城,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

  五次御驾北征蒙古,稳定北部边疆。[永乐帝死于北征归途]

  组织郑和下西洋、扫除了禁海闭关的痼疾,开创了中国一个伟大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⑷洪熙 仁宗朱高炽 朱棣之长子 体弱多病,登极后从政仅8个月,就一病不起,

  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南方人聪明刻苦,进士之中多为南方人,北方人天性纯朴忠贞)”的科举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满清。

  ⑸宣德 宣宗朱瞻[zhān]基 朱高炽之长子(1398-1435)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宣德帝当政10年,在洪熙帝奠定的基础上,倚靠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永乐、洪熙、宣德三朝老臣)”及尚书蹇义、夏原吉,组成了志在守成的稳健的统治核心。

  宣德皇帝既是一个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皇帝,又是一个喜欢射猎、斗促织和戏游无度的皇帝。

  ⑹正统 英宗朱祁镇 朱瞻基之长子(1427-1464)

  “正统”;(1435-1449)18年

  “天顺”;(1457-1464)在位23年。英宗朱祁镇[复辟]

  即位时才9岁,“三杨”谢世和离任,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土木之变”后,其弟朱祁钰继位,改元景泰,英宗被尊为太上皇1450年,被放回,英宗回到北京,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短暂的仪式之后英宗被软禁在南宫,开始了他七年的软禁生活。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

  英宗“天顺”停止中国千年以来帝王死后嫔妃的殉葬。

  英宗“天顺”以谋逆罪冤杀了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大学士王文等。

  ⑺景泰 代宗朱祁钰[景帝] 8 朱瞻基之次子

  “代宗”的庙号,表明他不过仅是代替他人当皇帝。

  景泰帝起用了兵部左侍郎于谦,确立了在朝臣中的威望。也先挟持着朱祁镇,率数十万大军已兵临北京城下,景泰帝命于谦为统帅,军民同仇敌忾,初战告捷,大败瓦剌军,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议和不成,进攻又失败,只好在将英宗扣压了一年之后,送还京城。当朱祁镇返回北京,朱祁钰与他在东安门执手相泣后,便将他送进南宫软禁起来。

  朱祁钰在位期间,出于确保自己皇位传承的私心,又做了件大蠢事,即废祁镇之子朱见深的皇太子名位,立自己儿子见济为皇太子,结果招致满朝大臣甚至自己皇后的反对。

  景泰八年(1456年)景泰皇帝得了重病,英宗“夺门之变”,复辟,代宗下台。

  一个月后,朱祁钰在西宫病亡,年30岁。死后也不能进明帝陵,只葬在京西金山。

  现有文物景泰蓝聊以慰藉。证明他当过皇帝。

  ⑻成化 宪宗朱见深 朱祁镇之长子 在位23年

  万贵妃控制后宫

  ⑼弘治 孝宗朱右樘[chēng]18朱见深之第三子 (1470-1505)年号 1487年即位,在位19年。时年36岁。

  (对万贵妃本人,也没有听从臣下的建议对她削溢议罪。这一切都出于一个孝字,孝敬父皇,维持传统,以宽仁忠孝为主,他死后被定庙号为孝宗,也正因为此。)

  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史称“弘治中兴”。被誉为“中兴之令主”。

  ⑽正德 武宗朱厚照 朱右樘之长子 (1491-1521)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过度,(南巡游乐中不慎翻船落水,回京后于第二年三月病崩)时年31岁。

  明武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最浪漫的皇帝。纵观明武宗一生,贪杯、尚兵、萧洒,所行之事多浪漫不经,精通佛学,会梵文,还能礼贤下士,甚至痴情于艺妓。

  ⑾嘉靖 世宗朱厚囱[cōng] 朱右樘之侄 (1507-1566)1521年即位,在位46年。时年60岁。

  严嵩当上内阁首辅,独揽大权20余年。

  海瑞 (1514-1587)海瑞终被被罢官入狱,在狱中住了10个月。嘉靖世宗皇帝死后,穆宗即位,恢复海瑞原职,改任兵部武库司主事。隆庆元年调尚宝司任司丞,后升审谳平反冤狱的大理寺寺丞、南京有通政。隆庆三年升金部御史巡按应天。后张居正当权,张居正政见与海瑞不合,始终没有起用海瑞。

  ⑿隆庆 穆宗朱载后 朱厚囱之第三子(1537-1572)1566年即位,在位7年。时年36岁。

  ⒀万历 神宗朱翊钧 朱载后之第三子 (1563-1620)1572年即位,在位48年。时年58岁。「明之亡,亡于神宗」。

  即位时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与张居正默契)主持政务。

  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享乐,政治腐败;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

  张居正 (1525~1582)神宗是为首辅,为相十年(明太祖朱元璋时已经没有宰相的设置,但是他却有宰相的实权),是明朝的唯一大政治家,也是汉朝以来所少有的诸葛亮和王安石二人,可以与他相比。在军事方面重用戚继光等名将,平定倭寇外患;内政方面实行“一条鞭法”。

  戚继光抗倭寇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

  ⒁泰昌 光宗朱常洛 朱翊钧之长子(1582-1620)1620年即位,在位1月。时年39岁。

  贪财好色,由于*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

  东林党

  ⒂天启 熹宗朱由校 朱常洛之长子(1605-1627) 1620年即位,在位8年。时年23岁。

  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政治腐败。努尔哈赤宗乘机攻占沈阳。

  魏忠贤

  ⒃崇祯 思宗朱由检 朱常洛之第五子(1610-1644)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破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福王即位于南京,1645年(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清军攻破南京,明亡。

按照中国传统,每个人有名、字、号,个中讲究,十分复杂。稍有不慎,便会使用不当,造成大错。

一、古人如何取名?

名跟随人的一生,所以取名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关于古人取名的原则,《左传·桓公六年》写道:“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所谓信,即以出生时与生俱来的特殊标记为名;

所谓义,是根据出生时的祥瑞现象来命名;

所谓象,是以相似之物来命名;

所谓假,是指假托万物之名;

所谓类,是可以取与其父相类似的名字。

此外,古人还提出了取名的六条禁忌,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二、名、字关联讲究多

古人有一种“名外之外”,也就是字。俗话说:“名以正体,字以表德”。起名以分彼此,取字可明尊卑。在许多情况下,“名”和“字”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并列式:字和名意义相同或相通,是并列关系。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的意思。

辅助式: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陆机,字士衡。机、衡皆为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李渔,字笠翁。蓑笠是渔翁的象征。

矛盾式:字和名以相反的意思进行关联。朱熹,宇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王绩,字无功。成绩和无功正好相反。

扩充式:字与名往往出自同一句话中,意思相顺,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于谦,字廷益。《尚书》说:“谦受益。”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谦是前提条件,益是谦的后果。

延伸式:字的意思为名字的意思的延伸。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太意的延伸。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

三、名、字怎么用?

由于古人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一般来讲,有以下几条原则。

名一般用作谦卑的称呼,或是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不过,上对下、长对少也存在以“字”来称呼的情况,以示尊重。

平辈之间,相互称字,这是有礼貌的表现;只有十分熟悉的平辈之间才会相互称名。

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万万不能称名。特别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完全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

取个什么号,全凭你爱好

古代帝王的号,有尊号、庙号、谥号、年号之分,一般都有特定的意思,其中如谥号具有对其一生功过是非进行盖棺定论的意义,是不能随便取的。但是,民间之人取号,则是随意得多。除了封号、谥号之外,号的产生全是凭爱好。

古代的中上层人物,尤其是文人雅士,总喜欢给自己起个号,以自由地抒发和标榜其志向和情怀。比较有名的例子有:

忧世愤俗的爱国诗人陆游,被权贵讥为不守礼法,他索性自号“放翁”,以抒发对他们的蔑视;

宋人郑思肖,在宋亡后隐居苏州,自号“所南”,以示对宋室的铭记;

明朝末年画家朱耷,在明亡时取号“八大山人”。“八大”二字连写,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寄托着自己怀念故国的悲愤之情。

有些号是他人所起并得到公认的,如“绰号”、“浑号”等。它有极强的表义性,往往是人物面貌性格特征的一种折光或写照。

春秋时的百里奚为“五羖大夫”,这是因为他沦落楚国后,被秦国国君用了五张羖(黑公羊)皮赎回了秦国。

宋代有一位“三旨宰相”,是因为他在十多年的宰相任中只做三件事:取旨、领旨、传旨。

黑旋风李逢、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水浒传》一百单八将惟妙惟肖的绰号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难忘的印象。

四、其它的称呼方式

除了上述的字、号之外,历史上称呼的方式还有多种。

一、谱名

谱名中最重要的是谱籍和姓氏,即是什么地方、什么家族的家谱,为什么这样要这样写?更准确的反映家谱作为“史书”来反映信息,不然,编修的人当时明白,经年累月之后,转之何人何地?便无从查考,给后人寻根带来巨大困难。

二、像赞

人物像赞有各种表达,或始祖,如三皇五帝,也可以是近祖,或者迁祖,还可以是自古到今的家族内非凡的人物,特别杰出的人才。以昭示后人发奋图强。

三、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四、目录

全部家谱内容提要,以便检索。

五、谱论

谱论,即谱学理论,从司马迁开始历代都有名家,如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朱熹,王阳明,比如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曰:“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郡府县志,一国之史;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

六、凡例

凡例,即修谱的原则,规定,比如哪些人可以入谱,哪些人不能入谱,对人的次序的排定,哪些内容怎么去写等等,就是规定家谱里面都有什么,这个显示出编修之人的主观态度,如明朝家谱对女性入家谱,就很明确的规定:丈夫之后跟原配,接着依次是:继配,侧室,妾,纳,除原配外,这些二三四五老婆不可以有名字,原籍,生卒,等,这个男尊女卑的“名分”观念,尤 是对女性的一种变态的歧视。

七、家训

不要误解,《家训》不是家谱内容,这里为了突出家训的内容做个配图,中国是家天下的社会结构,名门望族是一大特色,家训家风起了很重要的教育作用。

八、世系

世系是家谱内容的核心部分,从家族第一世开始,记载其生卒,婚配,事略,墓葬,其人如何?一目了然。

九、传记

传记,不是每个人都有,是对家族内的杰出人物,立功立德之人的具体描写,反应出这些人物的杰出品质, 垂范后辈,是榜样力量。可分内传。外传,内传是五服之内,外传是五服之外,还有列传,分门别类,比如家佣,二三四老婆中的贞烈之妇,可做列传,这已经不适合今天。

十、谱跋

上图是梅曾亮的家谱跋语,他自夸了一下,“知岩”以乡兵保障宣州,然后对家族的分派流迁做了陈说,所以跋语就是做谱之后的感想,经验,过程等含有者的寄托之语。

十一、领谱字号

家族支派繁多广布,必须有字号,作为验证, 跟对号入座一样。家谱一般就包括上述内容,除此之外比较重要的包括,祠堂,敕封,艺文,契约等还有一些图表,制作时可根据原谱内容确定。没有原谱,就必须另起创谱,不使历史中断,再根据个人情况确定内容。

明朝大臣:王恕(1416一1508年)字宗贯,号介,又号石渠。明三原(今属陕西)人。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选庶吉士。后为大理寺左评事,迁左寺副,又历任扬州知府、江西布政使、河南巡抚、南京刑部左侍郎、左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傅等,历官19任。也是首任河道总督。

坦白讲,这个不好回答啊,张居正一族出事后散落到全国各地避祸,有许多都已经找不到了。不过这几年有人提出要为张居正修族谱,很多人就跳出来说是张居正的从辈。

这是个历史问题,因为存在断层,有很多重要的东西都无从考证了。

依照荆州张居正故居族谱记载,张居正共有六子一女。

长子:张敬修,妻高氏,有子张重辉及三女,有孙张同敞。

次子:张嗣修,妻贺氏,有子张重光。

三子:张懋修,妻高氏,有子张重登、张重元及二女。

四子:张简修,妻简氏,有子张重润,张重允。

五子:张允修,妻李氏,子女不详,有孙张同奎。

六子:张静修,族谱中未记载其婚配子女。

女:名字婚配不详。

求明朝皇帝的族谱,关系?

  ⑴洪武 太祖朱元璋 (1328-1398)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建立锦衣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