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和清朝明明是外来政权殖民统治,为啥当做了中国的朝代?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1浏览:3收藏

元朝和清朝明明是外来政权殖民统治,为啥当做了中国的朝代?,第1张

个人觉得有两点原因,一是华夏文明没有在这两朝中断过,二是这个两朝在后来也都被同化了。

01、华夏文明没有在这两朝中断过。

元朝和清朝其实在他们朝代刚开始的时候是被很多中原人抗拒的,但之后这种抗拒心理就慢慢消散了,特别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元朝与清朝已经是华夏所有朝代中的两朝,在华夏文明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元朝与清朝之所以被接受,其原因之一是这两朝虽然是外来政权,元朝是蒙古那边的,而清朝是北方游牧民族金朝政权,但这两朝并没有让华夏文明出现断裂的现象。

元朝与清朝刚来到中原时,确实是对于前朝的一些文化进行了打压或毁灭,一些历史珍贵的书籍或东西都毁之一旦,但从结果来看他们当初并没有将事情做绝,他们所做的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

当然我这么说不是为了给他们脱罪,在我个人看来,他们当时没把事情做绝也有两点原因。第一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华夏文明有很多东西是值得他们学习的,他们得依仗那些东西去进步去发展。

第二点化名文明历史悠久,早已深入中原人或者华夏人的骨髓之中,如果他们真将事情做绝,那么对于他们的统治是没有丝毫用处的,也许还会节外生枝,当然在我个人眼中一种历史悠久的文明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覆灭的。

因此华夏文明在元朝清朝是没有出现断裂的现象,一个没有出现断裂现象的文明,那么在它之中的国度自然算是文明国度中的一个。

02、他们在后来也被慢慢同化了。

元朝与清朝刚来到中原之地时,他们的习惯是与中原人或者说汉人是相差很大的,但到最后无论是元朝也好还是清朝也好,他们在习惯上其实是与中原人没什么差别的。

出现这种情况一来是同化的原因,人与人之间相处很容易被双方改变的,一般来说人多一方更能改变对方,这种改变通常是潜移默化的,将对方变成自己的“同类”,也就是同化,而当时中原人人数是多余这些外来政权的。

这二来可能是环境所致,这些外来政权当时是因为环境才过着放牧生活,但中原与蒙古与最北方那边环境是不一样的,游牧生活显然是不适合的,这也是改变的原因之一。

除了习惯同化外,还就是文化或者习俗的同化,上面就说了咱们华夏文化历史悠久,是有很多东西值得他们去学的,这学习久了,这思想就会慢慢被影响,时间一长这思想难免就会彻底改变,思想被同化那么其实这些人也就是中原人了。

还有一点原因,无论是元朝还是清朝,从现在的版图来看,这两者都是属于咱们中华的土地,所以说这两者从本质上来说就不属于外来政权。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一一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一刘禹锡:乌衣巷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一一刘禹锡:竹枝词之一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一一刘禹锡:扬州酬白乐天

附: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一一白居易:醉赠刘使君

一、大唐诗人喜欢攀亲

魏晋以来的中国文人喜说大话,是门阀制度的优越性荡漾的余波;因此也喜欢攀亲,以示门第不凡。读书人都有一定家底,文雅胜于算盘,或有家谱可循;不像平头百姓,终生为衣食奔波恐难以周全,哪有精力操心这种闲情淡事。

大唐李家刚坐江山,先攀上 西凉王李皜 认作祖先,追封兴圣皇帝;以显示自己原本就是皇家血统。

李白初出道,流浪在长安混前程,时常向人吹嘘自己是西凉王李皜的九世孙;扳指头一算:竟和李治武则天同辈;原是吾皇李隆基的本族爷爷,这谁还敢惹?吃几桌霸王餐、喝几坛霸王酒,应不在话下。

但李白不会白吃白喝,吃完喝完,会给店主写字题诗做牌匾,那也老值钱了。中晚唐的李贺、李商隐也都扳过家谱查察,的确都是李唐皇室旁支远脉。

言归正传。 据说,刘禹锡自称是西汉 中山靖王刘胜 之后。

中山靖王刘胜的爵位,仅次于皇帝。刘胜死后陪葬,就是穿金缕玉衣的那个角儿;很有钱的,西汉国第一土豪。郭女士干跌算什么;敢来和刘胜炫炫?

闲言少叙。如果刘禹锡此说属实,刘胜就是他八百年前的祖先。中晚唐时期,估计有家谱可考。

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公元772年,与柳宗元同庚。唐顺宗上位后,王叔文带头发动 永贞革新 ,刘柳二人才刚而立之年,正是干事业的年龄。

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谪的刘禹锡,相较柳宗元要显得旷达超脱;多以山水为乐,以诗文寄怀,他与中晚唐许多文坛巨子都有过唱和答酬,后来被白居易捧为 诗豪 ,诗坛国手。

刘禹锡最初被贬为朗州司马,又转迁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苏州刺史等地方要职。朗州即湖南常德,连州即广东清远。夔州即重庆奉节。和州即安徽和县。被贬的刘禹锡,在粤湘、巴蜀、楚汉、江淮之地不停漂泊。期间,因写诗有过两次反复升降,回京任礼部主客郎中、礼部侍郎、太子宾客等职。

二、大唐王朝病树沉舟

晚年的刘禹锡命运有所好转,任太子宾客之后,又任礼部尚书等要职,死后获赠户部尚书名衔;应是白居锡、元稹等人的提携关照之功。

刘禹锡到苏州就任,距离永贞革新被贬,已有二十三年之久。他在扬州结识白居易,写下著名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绝唱。这两句诗的寓意隐隐可以知觉:久经世事的刘禹锡,对大唐王朝的灭亡已有预感。

欲解刘禹锡此诗,先来回顾盛唐到晚唐衰落的过程。

安史之乱导致两大恶果:一是 宦官专权 ,二是 藩镇割据 。唐肃宗后期到唐代宗时期,宦官专权更甚。阉人李辅国,曾竭力拥护肃宗和代宗父子上位,立下大功;它以两朝元老自居,掌握军政大权。这是中国历史上阉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导致盛唐骤衰的根本之因。

代宗驾崩。唐德宗执政前期,对后宫宦官势力和地方割据势力不断打击,大唐王朝一度出现所谓 中兴局面 。但专制毒瘤难以根除,导致地方势力不服。唐德宗后期,藩镇割据基本形成。经过 泾原兵变 ,朝廷官员相继叛逆失节,与阉党勇往护驾所形成的反差,让唐德宗做出错误判断;宦官阉党的地位又被迅速提高。

皇族势力、宦官势力、地方藩镇势力等利益集团层层盘剥,大唐百姓民生状况苦不堪言;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唐顺宗上位时,宦官势力和藩镇势力不断壮大,已对大唐中央政权构成威胁。

早在顺宗李诵当太子之时,春宫幕宾王叔文和王伾等人对这些问题十分担心;很早就提出改革设想,并得到太子李诵认可。

顺宗李诵上位后,因曾患病几乎呆傻,但心智尚算清晰;他仍然毫不犹豫地任用王叔文、王伾等人主持变法。

三、永贞革新如过家家

唐顺宗新朝,形成以二王为首,以柳宗元、刘禹锡、韦执谊、程异等十数人为辅的 革新集团 。政治军事领域,他们以坚决打击地方藩镇势力、限制后宫阉党涉政为主要目标。同时,实行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经济变革。是为 永贞革新 。

永贞革新 让阉党十分惊慌,它们与地方藩镇势力相互勾结,对 革新集团 展开反击。不到一年功夫,在阉党一手干预支持下,唐顺宗李诵逼迫禅退,又扶持太子李纯上位,是为唐宪宗。永贞革新宣告失败。

永贞革新时期,王叔文主持翰林院;代唐顺宗行任免大权。王伾任散骑常侍,为皇帝贴身参谋长。韦执谊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形同宰相。程异为江淮盐铁使,主抓经济大权。柳宗元任礼部主事,主持文化教育宣传。刘禹锡任监察御史,察查百官整顿吏治。其余各人均为各路钦差御史,尝试在全国变法。

刘禹锡任监察御史,品位低但职权广,行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要务。永贞革新失败后,唐顺宗的家家过完了;王叔文被杀,王伾病逝。刘禹锡、柳宗元、韦执谊等八人,被贬为岭南各州司马。这就是大唐政坛中晚期著名的 革新政变 : 二王八司马案 。

四、刘禹锡诗的历史观

永贞 革新集团 虽然覆灭,但唐宪宗上位后任用武元衡为相,对地方藩镇势力坚决打击的策略并未废除。也就是说:大唐王朝并没有否定王叔文集团的政治主张。

唐宪宗时期,朝廷对地藩镇割据势力进行的战争,曾取得辉煌胜利;但不久之后,地方势力又恢复到割据之初局面。因此,问题的关键是:中晚唐时期的地方割据势力,究竟是什么性质?这是当朝政治家和思想家必须考虑的大事。

或许刘禹锡的诗作,可以找到答案。幸好他的七律《西塞山怀古》里面有所表达。西塞山,位于今之湖北长江黄石段;古中国军事要塞。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诗的前四句是说:西晋初年,益州刺史王浚率领八万水军下武昌、破九江、直捣南京石头城,灭东吴统一中国的历史故事。王浚为西晋统一立下汗马功劳,但却屡受朝中权贵的弹劾打击。

刘禹锡作此诗凭吊 西塞山 ,就是拿自己比西晋大将军王浚;以自己曾经参与的永贞革新方略,比拟历史上的 统一大业 。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诗的后四句意思是说:对照自己二十多年四海为家的漂泊命运,当见山川江河风貌依旧;而看到江边 萧萧秋荻 一岁一枯荣;恰似历史上分分合合的故事不断重演。

永贞革新之后的刘禹锡,人生后期诗作的主题思想,多有对历史循环往复、分分合合这种现象的感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典型的 循环性 史观。在刘禹锡看来,中国历史就是如此不断毁灭着、循环着。

诗的寓意见证: 刘禹锡从自己前半生的不幸和得失,体会到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他把对历史的这种认识,放大到世界与自然之理,才吟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绝唱。

五、刘禹锡的退缩与局限

皇帝儒家治下,仕人一旦达到所谓超然境界,往往失去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从而转向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追求。刘禹锡向白居易表达了这种人生态度。 安贫 ,即安于贫困;所谓 乐道 ,原指乐于接受儒家道德理念,后引申为对人生信念的追求。可见刘禹锡处境虽然贫困,但他仍乐于 坚守信仰 。

儒教修养准则真是古怪:一边给信徒传授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一边让他们安贫乐道。如此把财富和乐趣,以便留给皇帝后妃和太监支配受用。 安贫乐道 的理念,真是崇高无私,难怪中国皇帝可以不断兴灭,而儒家难灭。因为儒家清楚:新的皇帝,还非向他们求教其中奥妙不可。

但又可惜的是,自古究竟没有几人修炼成儒家大圣;史书之所以多达二十四部,更是儒经歪念的铁证。可怜的夫子在 文庙 更难安宁,被翻来覆去折腾,打倒扶起;扶起再打倒;再扶起,不知何时才肯歇手。始终猜不透:儒家学徒既然 安贫 了,还有何种信仰可以坚守。

刘禹锡终生没有认识清楚的问题是:所谓地方割据势力,其实是地方诸侯向大唐王朝寻求平等;所谓割据局面,就是他们追求平等的产物。故而,割剧势力叛逆的斗志,从来不会被完全镇压下去,时起时伏。如果把此理放大延伸到中华文明史,正是中国历史不断循环往复、分分合合的根本之因。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刘禹锡把中国历史循环、分合的必然性,看作天上出现彩虹的偶然性。这种错误认识的缘由,是他做为儒徒兼仕大夫永远无法清楚认识的永恒疑问。因为儒家先生出于 忠孝二心 ,从一开始就为世界为人间划分制定等级秩序;同时为学徒的 安贫 提前定下修行准则。

儒家学徒究竟能否安贫乐道,总是疑问。而刘禹锡的安贫乐道,或是真的感动皇帝。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相对苦求宇宙真谛而英年早逝的柳宗元,刘禹锡终于熬出一个幸福晚年。他晚年仕途的得意,可能让后来的李商隐看透,并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由衷之言。

刘禹锡的晚年和白居易、韩愈的晚年一样,都十分解气。聪明的仕大夫即将老死朝野才恍然大悟:原来乐道的牌坊,可以通过安贫的方式竖起。但晚唐时代地方官吏不断割据叛逆而失节、朝堂官员昏庸老而无道,无疑又是对儒圣和道德家回敬的两计响亮耳光,也让后世徒儿徒孙对儒圣和儒经愈加怀疑。

或许刘禹锡壮志未酬,还想为吾皇再尽一把老迈之力。但很可惜,无论是他人生前期的拼搏还是晚年的努力,却仍然是自己诗句中的一棵 病树 ,根本无法阻挡 前头 皇权必然灭亡的明媚之春。安贫乐道的 诗豪 国手刘禹锡逝世之后,又过了六十年,大唐王朝彻底消失。

唐都浪子《诗解大唐》:刘禹锡的安贫情结

茶馆中也甜不到哪去甜的方言词汇,

宋末明末四川及渠县人口凋零,大量大别山南麓湖北黄州 孝感人多地少的人民向四川迁徙,他们的后代成为了今天四川的主流人群,这次给四川话带大量词汇融合在了四川方言中,正史往往有意的忽略了这一点,甚至北方人否定有湖广填四川,只有地方志和家谱中有记载和四川人代代相传,下面渠县话中和千多公里以外的孝感市方言词汇相同来验证那段移民史。请不要说渠县话和孝感话相同是因为川楚地域相连,那我们离陕西还近些怎么和陕西话不一样呢?

渠县话孝感话相同的词汇

打汤——做汤、烧汤。

煅油——炼油(食用油)。

拈菜——夹菜(用筷子)。

吃白饭——不吃菜,光吃米饭。

吃么伙——白吃,吃不花钱的东西。

莴笋——莴苣。

旱菜——苋菜。孝感话读“苋”如“旱”,所谓“旱菜”也。

苕——红薯。

洋芋头——洋芋

蛾眉豆——形似美女之眉的一种扁豆,学名??。“眉”读如“迷”。“豆”儿化。

圆子——肉、菜做的丸子。

灰面——面粉。又叫“灰面粉子”。

包面——馄炖。又叫“抄手”

哨子——臊子。

粑——饼的统称。

那哈——哪里

厨房叫灶屋

客厅叫陶屋

厕所叫茅室

里面叫里头

外面叫外头

墙壁叫壁子

出洋像——丢人

祭祀先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除夕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还有的地方还叩拜玉皇大帝(中国民间信仰中的最高之神)、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的妻子)。供品有羊、五碗菜、五色点心、五碗饭、一对枣糕、一个大馍馍,俗称"天地供"。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

  祭献礼仪包括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奉茶、献帛、献酒、献馔盒、献胙肉、献嘏辞(福辞)、焚祝文、辞神叩拜等。有的地方在焚帛烧钱纸时,主祭要在神前献上一杯酒,然后由礼生送至焚帛处,将酒酹在上面,酹时将酒滴成一“心”字,以示祭者献上钱帛之虔诚。在祭祀过程的重要环节,还几次鸣锣击鼓或弦乐伴奏,为祭礼增添热烈。气氛。祭礼结束后,将猪肉、羊肉等祭品分给参祭代表。也有将祭品用于宴请参祭人员,只给少数的行祭人员与乡绅、长老等发点祭品。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但因各地习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而台湾地区是在除夕午后,进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祭拜祖先。还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还要去祠堂祭祖。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祭祀分成祭拜祖先和祭拜各种鬼神二类。祭祀乃起源于商朝,商人认为鬼神有很大的权威,能够决定人们的命运,所以他们十分崇敬鬼神。他们把鬼神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且以人鬼-祖先为祭拜的主要对象。他们认为祖先虽然死了,灵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祸、赐福与子孙,因此他们每天都排定日程,虔诚祭祀。这种崇拜祖先的观念一直延续到现今,形成我国文化的特色。再者,东汉时的丁兰(二十四孝之一)以砍柴为生,常因母亲未能按时送饭,而怨怒再三。一日因见乌鸦反哺恩情受感,见母前来便迎向前去,母不解其举,于惊慌之余,竟投河自尽。丁兰救援不及,只得一木,于是以之为母日夜祭拜,此一孝举流传民间,亦形成日后人们祭祖之习俗的由来。 

  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节日。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之后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除夕祭祖,是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之一。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人们每逢除夕总要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在过去,祭祖仪式一般在除夕下午在族人祠堂举行,身穿盛装的同一姓氏宗族参加,仪式较为隆重。而现在,老百姓一般都在吃团年饭之前在家中的先祖神龛面前摆起美酒佳肴,进行拜祭。 

  在东北的农耕地区,一年中最重要的祭祖活动一般都是在岁末举行,而且大部分是在腊月二十八至除夕这几天。祭祀的形式依条件而有所不同。一些祖上做高官而且人丁兴旺、财力殷实的家族,往往建有本族的宗祠,俗称“家庙”,他们祭祖活动则集中在这里举行。在祭祖的日子,当地本家各支系的主要男性成员齐集家庙,事先已将应用的供器擦洗干净、供品预备齐全,把各代先人的神主(牌位)和画像(俗称影像)按辈份顺序摆挂。随后在族长主持下,所有人按辈份高低,分批向各位祖先上香行礼。 

  各家各户的祭祖则虽是一番形式。很多地方都是在吃晚饭前进行。先是到自家的坟茔地祭祀,有的只是磕头,有的还要用炕桌抬一桌酒菜,称为“给老祖宗送席”。祭祀的顺序当然是从坟地中辈份最高者开始。把炕桌摆在坟前,磕头行礼,再倒一盅酒于地上,照此依次祭完之后,把饭菜埋进土里,算是给祖宗们“送去”了,同时还要在坟前烧纸,算是孝敬祖先们过年期间的“零花钱”。

  主要的祭祀则是在家中进行,时间多是在除夕晚饭前后,民间称之为“接老祖宗回家过年”。因为传说死者的魂灵不能在白天行动,所以要等天黑以后进行,以满族人家的做法比较典型。先将香炉、香筒、烛台 (俗称五供)或者木香碟,摆放在西炕上或堂箱的箱盖上,将平时放在“祖宗匣”里的族谱“谱单”(世系表)请出打开挂在西墙上,有的人家因不是长房主枝没有谱单,则按照谱书的记载把自己各代直系祖先的“名讳”写在一张长纸条上张挂,俗称“祖宗条子”或“谱条子”,也有的是摆放木牌位。摆挂好后开始上香摆供,全家大小依次磕头行礼。所摆的供品一般是面食和水果之类。许多人家专门为除夕祭祖蒸白面馒头,每个上面点一个红色的圆点,每两个平面相合摞在一起为一组,一般是三至五级,各盛放在白色瓷盘当中。这些供品一直摆到正月初五,而且从初一到初五每天早晚两次在祖先神位(谱单)前上香,直到初五晚上,才经行礼后把“老祖宗”送走,即将谱单或牌位收归原处。还有一些地区在除夕晚上为去世不久的祖父母或父母举行一些祭奠仪式。比较有特点的是将其生前穿过的衣服叠好摆在炕上,然后晚辈们跪下磕头,嘴里还要说“xx(对长辈的称呼)回家来过年吧”。另有在房山头“落地式”烟筒根处烧纸祭奠,因民间传说这里是本家亡故之人魂灵常栖身之处。烧纸时嘴里还要“叨咕”一些寄托思念和请求保佑的话语,而且相信祖先们一定会听到,给家里人带来幸福和安康。

满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服饰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高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发展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射猎生活的需要,过去满族人无论男女,均多穿“马蹄袖”袍褂。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后,“旗人”的装束,便成为“旗袍”(满语称“衣介”)。

清初,旗袍的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

旗袍的外面还习惯套一件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的短褂。因这种短褂最初是骑射时穿的,既便于骑马,又能抵御风寒,故名“马褂儿”。清初,马褂儿是八旗士兵“军装”,后来在民间流行起来,具有了礼服和常服的性质,其式样、面料也更加繁多。满族人还喜欢在旗袍外穿坎肩。坎肩一般分为棉、夹和皮数种,为保暖之用。样式有对襟、琵琶襟、捻襟等多种。

而作为有清一代“时装”的满族女式旗袍,则多有发展。当初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样式由肥变瘦;在20世纪30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30年代中又加长,两边开高衩,并突出曲线美;40年代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和各种化纤衣料均可。旗袍除有长、短袖之分之外,还分皮、棉、单、夹数种,便于在不同季节穿用。经过不断改进的旗袍,一般样式大致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讲究做工和色彩搭配,大多在领口、袖口和衣边上绣有各色图案的花边。如此既衬托出女性身材之美,又显得文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普遍喜爱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等搭配起来,就构成了满族妇女典型的传统服饰装束。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式,也称发冠。类似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长约30厘米、宽约10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上即可。上面还常绣有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身体挺直,显得分外端庄稳重,适应于隆重场合。

“旗鞋”款式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鞋由此而得名。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穿这种高底鞋走起路来显得姿态优美。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

满族的帽子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凉帽和暖帽两种。过去,满族人常戴一种名为“瓜皮帽”的小帽。瓜皮帽,又称“帽头儿”,其形状上尖下宽,为六瓣缝合而成。底边镶一约3厘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无檐,只用一片织金缎包边。冬春时一般用黑素缎为面,夏秋则多用黑实地纱为面。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疙瘩,黑红不一,俗称“算盘结”。帽檐下方的正中钉有一个“标志”,称“帽正”,有珍珠、玛瑙的,也有小银片、玻璃的。相传这种帽最早始于明代初期。因其为六瓣缝合,取“六合”,即天地四方“统一”之意,故盛行起来。满族入关以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取其“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用此帽,而且颇为流行。现在,在有关清代和民国时期的电视、电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满族男人多穿双脊脸的叫做“大傻鞋”的一种便鞋。鞋面多用青布、青缎布料。鞋前脸,镶双道或单道黑皮条。鞋尖前凸上翘,侧视如船型。妇女除“旗鞋”和平底便鞋(平底鞋鞋面上皆绣花卉图案,鞋前脸多绣有“云头”)外,还有一种“千层底鞋”。“千层底鞋”用多层袼褙做鞋底,故得此名。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卉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用。

还有一种很有特点的鞋,叫乌拉(靰鞡)鞋,多为满族百姓冬季穿用。用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靰鞡(乌拉)草,既轻便,又暖和,适于冬季狩猎和跑冰。

住行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多“高丽纸”,纸上淋油或盐水,免得为雨雪淋湿脱落。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炕上摆有长方形的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暖和方便。桌的左右铺有毡褥子以待宾客。房棂、椽、栋多有雕花油彩。厢房则设碾房和仓库(满语称哈什)。房外四周环砌围墙。院内东南竖“索伦杆”,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墙头饰有雨搭。

过去,城中的富贵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房三至五间,东西厢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门房两侧设有石礅,称为上马石。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满族的这些民间居所式样,大部分保留在东北的满族聚居区。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传统建筑方式外,绝大部分已建造成更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式房屋。

为适应山区和林海雪原居住环境,满族聚居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爬犁、独木舟和桦皮船等。爬犁(满语称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将两根树干用火烤后弯成弓形,上端翘起,贴地部分宽约1米半,上面铺板或做成箱式,驾以马、牛,载人载物极为轻便。目前只在较寒冷的北部山区偶尔使用。满族的水上交通工具最早是独木舟(满语称威呼),由粗大原木凿空而成,可容数人。还有一种桦树皮船,制作较为麻烦。先做龙骨,里外附上桦树皮,一人可以扛着行走。相当轻便。现在已经不多见,被现代船只所取代。

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形式为弹下箭袖,左膝前屈,右腿微弯,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并问安。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现在,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更为明显。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

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为定礼。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家及其亲戚往女家问名,女家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则推谢再三,男方家坚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此时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男方家还要赠银两钱财。此时要议定婚期。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由于各地区满族风俗不同,也有新郎与迎新队伍直接到新娘家迎亲的。还有的地方有"旗俗不亲迎"之说)。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后撤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坐帐时“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夫妻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房。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到了这时,婚娶仪礼乃告结束。

这些繁杂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满族聚居地区已经简化,并且融合了现代形式。比如插车,演变为男女青年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各自由婚庆队伍陪伴,从自己的家里出发,行进至中途相遇时,两人交换自行车或摩托车,再一同到新郎家。还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变为新人拜双方父母。虽然有变化,但仍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满族的婚姻仪式因居住地区不同而略有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满族的育儿习俗比较特殊。生男在门左挂弓箭,生女在门右挂彩色布条,娘家送一个悠车。生儿三天时,亲朋送贺礼,俗称“下奶”。并举行洗礼,称“洗三”。满月时要请客人来“做满月”,并将弓箭或布条取下挂在“子孙绳”上。百日时,要用从各家要的彩布条编成锁,称挂锁。周岁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让孩子“抓周”。一般在16岁时,男孩剃发,女孩盘发髻。至今在东北满族聚居区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

葬俗

满族的丧葬以土葬、火葬为主,土葬和火葬历史都很久远。在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常迁移。另外,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所以多用火葬。满族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丧葬仪式是,死者临终前穿寿衣,多为长袍、马褂,为单数。屋内停灵,一般在7日之内。用木板做成灵床,头西脚东。灵幡用3尺左右的红布制成,上缀以黑穗,悬挂在院中高杆上。满族人用的棺具形状特别,上部隆起,上宽下窄,称“旗材”。

停灵期内合家举哀,举行祭奠。入殓时棺内放金银等物,贫者用金银箔元宝代替,口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灵棚内。出殡多选阴历单日,抬灵有16杠、32杠、64杠之分。出殡后要感谢帮忙的人并请吃饭。下葬后,每7天到坟上烧一次纸,连烧7次。百日时要烧百日,周年时要烧周年。满族烧纸是将纸叠成口袋状,俗称烧口袋。清明节要上坟,烧口袋和插佛托。近30年来,满族的丧葬又改为火葬为主。但祭奠亲人的仪式仍然保留了许多古老传统,如清明节烧口袋、插佛托、烧七、烧百日、烧周年等,都依然如故。

禁忌

满族禁忌较多。不允许亵渎神灵和祖宗。比如满族以西为贵,祖宗匣放在西炕上,西炕不许住人和放杂物,不能有各种不敬行为。不许打狗,更禁忌杀狗、食狗肉、戴狗皮帽子,也不允许外族人戴狗皮帽子进家。传说努尔哈赤曾吩咐族人"山中有的是野兽,尽可以打来吃,但是,今后不准再吃狗肉、穿戴狗皮,狗死了要把它埋葬了,因为狗通人性,能救主,是义犬。"从此爱犬、敬犬便成了满族的习尚。另外,满族人不仅不食乌鸦之肉,还有饲喂乌鸦、祭祀乌鸦之俗。

参考资料:

http://wwwe56comcn/system_file/minority/manzu/fengsuhtm

意思是,广阔的天地还在那里,以往的人情凉薄不说也罢。

读音tiān yá yóu zài , bú sù bó liáng

出处“天涯犹在,不诉薄凉”是郭德纲在微博上发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普遍认为这篇文章是来反击曹云金的。

起因是曹云金发文指责郭德纲,指控郭德纲七宗罪:①郭德纲撺掇大家骗徒弟学费;②郭德纲勒令曹云金央视退赛惹怒央视;③郭德纲让曹云金拍戏分文片酬不给;④郭德纲骂春晚骂记者,还强制要求全团队骂姜昆;⑤八月风波,郭德纲不守承诺,推曹云金出门;⑥郭德纲借助舆论力量“背后捅刀”;⑦生活中设置难题,曹云金演出受阻。

元朝和清朝明明是外来政权殖民统治,为啥当做了中国的朝代?

个人觉得有两点原因,一是华夏文明没有在这两朝中断过,二是这个两朝在后来也都被同化了。01、华夏文明没有在这两朝中断过。元朝和清朝其实...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